中国草原生态和文化的明珠呼伦贝尔大草原_第1页
中国草原生态和文化的明珠呼伦贝尔大草原_第2页
中国草原生态和文化的明珠呼伦贝尔大草原_第3页
中国草原生态和文化的明珠呼伦贝尔大草原_第4页
中国草原生态和文化的明珠呼伦贝尔大草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景观鉴赏中国草原生态与文化的明珠:呼伦贝尔大草原

注: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PPT模板来源于千图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导入

2017年“内蒙古呼伦贝尔地貌景观及古代少数民族发祥地”“神山和圣湖风景名胜区”被列入世界遗产预备名单,呼伦贝尔大草原是其核心区域,我们将以此为框架,开展今天的探索。我们从以下五个方面学习交流:一、典型的草原生态系统二、圣湖——呼伦湖和贝尔湖四、少数民族发祥地五、历史文化价值三、神山——宝格德乌拉神山

呼伦贝尔大草原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大兴安岭以西,是世界四大草原之一,属于半干旱温带大陆性气候,总面积1100多万公顷。3000多条河流纵横交错,500多个湖泊星罗棋布。一、典型的草原生态系统

呼伦贝尔大草原由东向西呈规律性分布,地跨森林草原、草甸草原和干旱草原三个地带。有碱草、针茅、苜蓿、冰草等120多种营养丰富的牧草,堪称牧草王国。一、典型的草原生态系统森林草原草甸草原干旱草原碱草针茅苜蓿冰草呼伦湖是内蒙古第一大湖泊,2002年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这里栖息的鸟类,占中国鸟类总数的1/5,全世界有鹤类15种,这里就有5种,白鹤、丹顶鹤、白枕鹤是世界濒危物种。二、圣湖——呼伦湖和贝尔湖呼伦湖的八个著名景区分别为水上日出、湖天蜃楼、石桩恋马、玉滩淘浪、虎啸呼伦、象山望月、芦荡栖鸟、鸥岛听琴。

二、圣湖——呼伦湖和贝尔湖水上日出湖天蜃楼石桩恋马呼伦湖的八个著名景区分别为水上日出、湖天蜃楼、石桩恋马、玉滩淘浪、虎啸呼伦、象山望月、芦荡栖鸟、鸥岛听琴。二、圣湖——呼伦湖和贝尔湖玉滩淘浪虎啸呼伦象山望月芦荡栖鸟鸥岛听琴

贝尔湖古称“捕鱼儿海”,与呼伦湖为姊妹湖。位于呼伦贝尔草原的西南部边缘,是中蒙两国共有湖泊,盛产鲤鱼、鲇鱼、白鱼等丰富鱼类,以“贝尔全鱼宴”享誉国内外。二、圣湖——呼伦湖和贝尔湖鲤鱼鲇鱼白鱼三、神山——宝格德乌拉神山神山海拔900~1158米,由于该地区海拔较低,相对看起来高大而雄伟。相传当年成吉思汗西征时,躲进了宝格德乌拉山。三、神山——宝格德乌拉神山

成吉思汗下山后抚胸告天“我得以免灾,我之区区性命,被宝格德乌拉山所搭救,日后我必常常祭祀此山,我的子子孙孙当与我一般祭祀”说完,他向着太阳把腰带挂在脖子上,将帽子挂在手上,屈身拜了九拜,撒马奶酒以祭。三、神山——宝格德乌拉神山1738年始,每年的农历五月十三和七月初三,草原上的牧民都要在宝格德乌拉圣山举办隆重的民间祭山盛会,草原上的牧民就进行祭山祭敖包活动。四、少数民族发祥地

呼伦贝尔草原是中国古代鲜卑族的发祥地,鲜卑族世居中国北方,并创建了北魏王朝,成为中华民族历史上第一个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著名的北魏太武帝、孝文帝稳定了十六国时期混乱的北方,保存延续了儒家文明,促进民族大融合,也为隋唐统一全国创造了条件,对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

四、少数民族发祥地现今鄂伦春自治旗的嗄仙洞即为著名的“鲜卑石室”,是拓跋鲜卑的祖庙所在之地。其中的石刻祝文,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是非常珍贵的历史文物。五、历史文化价值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在2020年开启了新的篇章,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开展了国家草原自然公园创建试点的工作。国家草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