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学校总体发展方针本章说明学校总体发展方针,包括学校沿革与特色、学校愿景与目标、办学情境分析等内容。第一节学校沿革与特色壹、创校沿革东莞台商子弟学校的成功创办,是历经一段筚路蓝缕的过程。于此之前,台商在大陆各地的台商协会,也曾提出筹办学校的构想,但碍于诸多客观因素,皆未获得大陆当局认可。而“东莞台商协会”于1995年起,成立“教育事业委员会”,在第二、三届叶宏灯会长的带领下,以“公益办学”性质号召两岸相关人士建校,一批创校志工辛勤地投入,从与两岸政府关系的建立,到硬件兴建阶段积极地参与,最终获得两岸政府的认可,成为第一所两岸共同承认学历的学校,在两岸的教育交流史,画下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一、学校成立的背景本校成立的背景,可从经济发展、政治关系及文化交流三个层面谈起。就“经济发展”层面分析可知,本校在大陆地区设立的主要动因是中国大陆乃当前世界经济发展之重心,以及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之效应,促使台商群聚东莞、珠海、广州、深圳等地,故因而衍生出创办台商子女学校的需求。就“政治关系”层面部分,台湾当局从1987年起,正式开放民众到大陆地区探亲与投资,不少企业人士纷纷前往对岸投资设厂,促使两岸互动关系更加频繁。而为解决两岸人民互动所产生的相关问题,于是两岸当局便设立海基会与海协会两个对口单位。但随着两岸经贸关系的快速发展,台商、台干的家庭与孩子教育问题逐渐浮现,所以在1995年东莞台商协会因应台商子女教育之需求,成立”教育事业委员会”,推动筹办台商子女学校。在“文化交流”方面,两岸在分隔40多年后,大陆于八O年代宣示开放改革,台湾在1987年开放民众至大陆投资与探亲,两岸人民之间的交流日易频繁。相关的学术与文化团体不断互访,对于分治后的两岸教育与文化,皆有一定程度的理解与认识。再者,两岸文化具有共同的源流,彼此的互动更容易产生共鸣与交集,故两岸政府对于民间的学术、文化、体育、科技与教育交流,皆采乐观支持的态度。于此一背景,对于台商学校的成立,具有正向帮助。同时,也为本校成立之后,创造一个两岸教育文化交流的平台。由上可知,两岸数年下来,已有频繁之互动,各地台商协会扮演两岸“沟通桥梁”的角色,在此一政治氛围下,台商协会不仅具有经济实力,也逐渐在政治上产生一定的影响力。因此,东莞台商协会累积相关的经济与社会资本后,开始与大陆的地方及中央当局进行互动,以为台商学校的设立铺路。二、学校成立的过程本校在外部经济、政治与文化等因素的交错下,能够成功地突破困境,获得大陆教育部门及国台办系统的支持,以及台湾教育部的认可,可从创办的缘由、历程两个层面说起:(一)学校创办的缘由台商到大陆投资,创造两岸经济的双赢效应后,衍生而出的个人健康、婚姻关系,乃至孩子的教育问题层出不穷,但却一直为两岸政府所关心却无从着手。此一问题对于两岸经贸发展,有着一定程度的影响。东莞台商协会为解决台协会员问题,积极倡导相关活动,例如禁喝白酒,推动正当休闲活动。但上述相关措施皆只是治标的短期措施。长期来讲,若要彻底解决上述问题,还是必须如日本政府当年在鼓励人民大规模移民巴西时,为其人民”开办学校、设立医院及成立银行”,因为此三项东西是经济发展所必备的配套措施。1995年至1999年之时,当时的东莞台商协会会长叶宏灯先生,承受会员极大压力,因为台商聚居此地愈来愈多,成立学校的需求性更加强烈。东莞台商协会当时之所以会承受如此大之压力,在于会员知晓唯有在当地成立一所能与两岸教育接轨的学校,才能彻底解决台商子女的教育与家庭问题。因为学校成立后,孩子得以过来接受教育,眷属也因而可以举家搬迁,解决了台商与家人分隔两地所造成的离婚与健康问题。(二)学校创办的历程台商至东莞地区发展,所衍生的相关问题,必须要有一所能与台湾教育接轨的学校才能彻底解决问题。是故,台商协会第二届、第三届理事会为因应台商子女教育需求,正式于协会内部成立”教育事业委员会”,开始展开一连串的筹办事宜。就整个创办的历程可分为两阶段,第一部分是台商协会取得大陆中央及地方当局的认可,第二部分则是获得台湾教育部的支持与承认。在整个推动过程中,东莞台协需不断与两岸政府进行沟通,并作了以下的努力,最终获得支持,成功创校。寻求大陆官方支持,制定设校法规东莞台商协会历经数年的努力,运用台商办学有利于吸引台商聚居投资的策略,促使大陆有关部门制定相关法令规章,使台商学校设立有了法源相关依据。1997年中国大陆颁布的”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实施条列”中,第19条规定,于大陆投资的台湾同胞子女,在大陆地区上学视同国民教育,可以就近申请进入中小学读书。国家允许在台湾同胞投资企业集中之地区举办台商子弟学校,但应接受教育管理部门的指导与监督。此一条例为台商学校设立开辟了法源基础,但是并没有相关的施行细则及具体实施办法。直至1999年12月5日,中国大陆又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台商同胞投资保护法实施细则”,于第17条规定,台湾同胞投资者个人的子女和台湾同胞投资企业中的台湾同胞职工的子女,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入大陆的小学、中学和高等学校接受教育。另外,台湾同胞投资者或台湾同胞投资企业协会在台湾同胞企业投资集中地区,可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申请设立台湾投资子女学校,经批准设立的台湾同胞子女学校,应当接受教育行政部门的监督。获得国台系统支持,设校阻碍减少对于台商学校的设立,基于对东莞经济发展具有正向帮助,地方的东莞市政府与广东省台办系统一直是采支持态度。但由于牵涉使用台湾教材、教师及任用台籍校长之问题,必须由中央单位审批通过。所以,关键点就在中央国台办系统的认可。当时,在与国台办互动时,相关部门皆坚持台商学校必须任用大陆当地校长与教师,并认为大陆师资素质并不比台湾差。而东莞台商协会则是根据实际考虑,认为使用台湾教材,任用台籍教师自是较为恰当。据此一逻辑,教师是台湾教师,当然也就由台籍校长担任,才能使管理机制运作顺畅。事实上,此一问题会获得解决,主要是台商协会会长叶宏灯先生平时即与北京及国务院台办系统具有良善之关系,故在此一问题遇到瓶颈时,即拜会大陆国台办有关领导人,获得中央部门支持,所以台商学校的筹建才有明显的进展。是故,本校流传一句话:“没有唐树备先生,就没有第一所的台商子女学校。”争取省教育厅核准,东莞市政府全力支持在获取中央部门支持后,东莞台商协会紧接着面临如何具体开办学校的问题,也就是广东省教育厅在审查东莞台商协会是否具有能力筹设学校时,台商协会平时所经营的关系网络效应就发效出来。当时东莞市政府表示,如果台商学校在经费及土地上若有困难,愿意全力支持。其主要原因在于他们知道”学校盖在哪里,就有台商聚居,那个地方的经济就会发展。”此时,学校可以说是同时解决了财力与土地的相关问题。所以,广东省教育厅批准了全中国第一所的台商子弟学校。回台争取台湾教育部之认可就在学校获得大陆当局认可设校后,1999年11月3日正式奠基。但台商协会希望创办学校是一所可以与台湾教育接轨的学校。所以,如何获得台湾当局的承认,也是台协必须面对的问题。于是,相关人士开始至教育部及立法院奔走,并且举办多场的公听会。最后,陆委会于1999年12月初邀及中央各相关单位(包括陆委会经济处、法政处、文教处;教育部国教司、侨教会、大陆工作小组、人事处;侨委会;经济部投审会;海基会),安排叶宏灯等人至陆委会及教育部进行简报,对学校之立案、教材、师资、规模、经费补助等问题获得一些结论,并由当时教育部部长杨朝祥先生(本校荣誉董事长)亲自主持记者会宣布,正式认可台商子弟学校之设立,承认学生之学历,并将其视为国内教育之延伸。贰、发展现况本校发展现况之基本数据分从学校规模、组织现况及校舍建筑现况三方面具体说明:一、学校规模(一)员额编制九十二学年度全校学生总人数近1,100人,中学部设有15班(含高中部5班),学生数约400多人,一般教师40人(台师26人、外师4人、陆师10人),生辅教师13人,职员5人;小学部(含幼儿园3班)设有22班,学生数约600多人,一般教师56人(台师31人、外师3人、陆师22人)、生辅教师31人,职员3人。(二)组织现况董事会:本校董事是由企业与文教人士组成,一共有17位,其中企业人士有10位,文教人士有7位。校务会议:由校长、教师、职工、家长代表共同组成,负责议决校务发展计划、学校各种重要规章等重大事项。行政单位:本校设有小学部(含教务组、学务组、辅导组、英语教学组)、中学部(含教务组、学务组、生活辅导组)、总务处(含膳食组、文书组、后勤组)、信息教育中心、图书馆、安全室(含人事组)、主计室(会计组、出纳组)、企划室(含招生组)。新学年度起,为因应外部环境变迁,及提升行政效率与效能,将进行组织再造。二、校舍建筑现况目前学校硬件建筑有科技楼、国小部教学大楼、小学部学生宿舍、餐厅楼、教师宿舍楼、中学部教学大楼、中学部教师与学生宿舍楼。未来的硬件规划包括室内温水游泳池、教职工宿舍、学生活动中心、生命力学习营地等。参、发展特色本校是由东莞台商协会汇集两岸人士的大爱创办而成,主要办学使命在协助台商家庭团圆,故招收学生全是台商、台干子女。基于此,本校目前的发展特色有三:一、与台湾教育趋势同步发展的学校本校是属台湾国民教育的延伸性质(并兼办高中部),为协助台商、台干因为工作缘故,往来两岸之间,为使孩子教育衔接顺畅,不致发生学习困难,本校在教材的选择、师资的任用,皆是与台湾地区的学校一致。同时,为顺应教改潮流,也同步实施九年一贯课程。职此之故,本校是台商、台干至大陆地区经商或任职,为其子女选择就读学校的第一考虑。二、与两岸及国际教育系统接轨的学校本校与台湾或大陆地区的传统学校,最大不同之处是:我们的学生,在小学、国中、高中毕业之时,同时领有两岸政府所颁发的毕业证书,学历为两岸政府共同承认,故本校学生在升学的途径上,除可回台湾接轨国中、高中、大学教育外,还可留在大陆当地就读大学。除此之外,为因应全球经济化趋势,本校也特别为学生规划国际教育系统,协助学生到欧美先进国家接受高等教育,扩展国际化视野,以培养大格局的台资企业接班人。故本校特色之一,即是规划三条升学径路,与台湾、大陆、国际教育系统接轨,提供台商或其子女选择。三、六育教育特色体现全人精神的学校全人教育是一种理念,实践方式受到学校脉络的不同,会有不一样的教育作法。在本校特殊的教育环境下,为达成培育”全人”的目标,是以”生活、语文、才艺、信息、探索及环境”教育的内涵,来体现全人教育的精神(如图2所示),其主要缘由如下:生活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本校又是”全机能”的住宿型学校,学生”食、衣、住、行、育乐”皆在学校完成,如何透过生活教育的引导,完善学生的人格发展,及培养学生独生自理的能力,是我们努力的目标;语文教育源自学生背景多是台商、台干子女,让需要四处奔走谈生意的台商,感受到语文教育的重要。学校为满足家长的需求,特别规划一系列有系统的双语教育课程,以提升学生中英文的听、说、读、写能力;才艺教育是学校为丰富学生课后生活,所设计的非正规课程,期盼透过艺术人文的涵养过程,活化学生平日烦闷的住宿生活;信息教育是现代公民所需具备的基本能力,亦是住宿型学校通往世界的窗口。学生一星期有五天在校生活,必须透过网络方式,与外界取得联系。学校强化学生信息能力,期待学生能藉由网络渠道,获得更多的学习讯息;探索教育是为培育台商新世代的领袖人才,经由”野外技能、体能训练及探索超越”课程的洗炼,让学生能够摆脱草莓族的封号,成为具有胆识、毅力及挫折容忍力的新人类;环境教育是为美化本校校园环境,让学生具备环境意识,学会爱护与感恩身旁的人、事、物。以下就六项教育特色打造的背景与历程,具体说明本校如何实践全人教育的愿景目标。图2东莞台校全人教育的实践内涵图像(一)落实生活教育,培养学生独立自理本校学生遍布珠江三角洲,分散于东莞、深圳、珠海、广州及惠州等地,九成学生必须住校生活,方能节省通车时间。在多数学生住宿的背景下,生活教育(lifeeducation)自然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一环。据此,学校特别聘请师范学校毕业的教育专业教师,担任生活辅导教师,扮演”教师、父母及朋友”的角色,负责学生的”生活、课业及心理辅导”工作。而藉由住宿生活的体验,学生学会食、衣、住、行、育、乐的基本生活礼仪,发展出独立自理的能力,并在团体生活过程中,学会待人处事的道理。易言之,生活教育是本校诠释全人教育的重要概念之一,我们认为透过团体生活的学习,学生能够修养自身品格,学会自尊尊人、人我共存共荣的精神。(二)透过语文教育,开拓学生多元视野语文是学习及建构知识的根基,语文学习应培养学生灵活应用语文的基本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良好基础(语文学习能力指标,)。在中文学习方面,为强化孩子的语文能力,本校透过古文背诵、深耕阅读、读经、静思语教学、图书利用教育及语文竞赛等活动,提升学生高层次的语文应用能力;在英文学习方面,本校希望深化学生的听、说、读、写基本能力,并学习与外国人士沟通交流,融合更多元的文化思想,拓展自己思维与视框,其具体作法如下:(一)师资方面:聘请外籍、大陆及台湾英语教师,每周进行教学研讨,并有计划派送教师到国外英语师资机构受训;(二)教材方面,使用剑桥国外版本及自编教材,并根据节日及学校活动,设计主题教学;(三)学习环境方面:设立英语情境教室,内置英语图书、学习光盘、说故事园地及游戏场等,让学生在全英语的学习环境里,自然习得两种语言。(三)开办才艺教育,展现学生多元智能才艺教育(或称艺术教育)(artisticeducation)是美学的展现方式之一,它以情感人、激发灵感、发挥创意,培养审美观,实践生命的价值。古今中外的思想家、教育家,早把才艺教育视为培养健全人格的必备条件。本校开办各类才艺课程,目的不在训练专业的音乐、美术或体育选手,而是培养学生的兴趣,美化学生的心灵,涵化学生的气质。在该前提下,我们尊重亲师生的意见,开设”体育性、音乐性、美术性及学术性”的社团,期望透过各式才艺活动,开展学生的多元智能,增长鉴赏艺文的能力。换言之,我们认为才艺教育是全人教育的核心内涵,它可让学生的多元禀赋,获得充分实现,进而发展成一个完整个体。四)藉由信息教育,教导学生自主学习全人教育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与”全面性”,鼓励学生根据自身需求,主动汲取相关的学习资源,丰富自己的生活。本校藉由信息教育,强化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学生学会如何独立学习。具体而言,我们期望厚植学生的传统素养(读、写、算)、计算机素养、媒体素养、网络素养及信息与沟通素养(Information&CommunicationTechnologyLiteracy,简称ICT),形塑学生下述的基本信息能力:(一)知道哪些是有帮助的信息能力;(二)知道哪些才能获得信息的能力;(三)具备检索信息的能力;(四)具备评估、解释及组织信息的能力;(五)具备利用及传播信息的能力。(五) 运用探索教育,厚植学生挫折容忍本校学生家长多为台商或台干,自小生活在较优渥的家庭及学校环境中,其专注力的持续、挫折容忍的程度,常较一般人低落,但家长对其子女往往赋予高度期待,希望学校能将他们的孩子培育成企业的接班人。学校为解决现有家庭及学校教育问题,在董事长叶宏灯先生的提议下,由吴灿阳先生(创校校长)着手规划”生命力学习营地”。学校企图透过肇建营地,打造全人教育平台,完备人格淬炼计划,与学校正规教育相辅相成。运用探索教育(ProjectAdventure,简称PA)及体验学习(experientiallearning)的教育理论,肇造相关的活动设备设施,以”做中学、学中做”的教育历程,激发学生潜能,强化生命动力,在经验中习得团队合作的精神,创造学习的高峰经验。(六) 融入环境教育,涵化学生爱人敬土本校属封闭型的教育环境,学生多数时间皆在校园中学习与生活。为活化学生的校园生活乐趣,学校特别规划生态教育园区,让师生透过户外的田园野趣活动,增添对校园环境的感情与记忆。具体教育作法包括:规划生态池、生态教育墙、自然步道、动植物养殖区及制作有机堆肥等,并将”永续、生态、环保、健康”的环境教育(environmentaleducation)概念,融入正式及非正式课程中,教导学生如何良性地与环境互动,进而涵养学生”敬天地,尊人事”的人文情怀。第二节学校愿景与目标本校愿景与目标的发展,主要有三大阶段,第一阶段是创办阶段,由创办人叶宏灯先生提出办学宗旨,藉以号召两岸各界人士,共同投入兴学事宜。第二阶段是正式开办阶段,首任校长吴灿阳先生为具体落实创办宗旨,引领全体教师、家长、学生,提出温馨校园、全人教育、终身学习的办学理念,作为彼此沟通的平台。第三阶段是接任校长陈金妆女士,为传承与跃升,先提出学校经营的三大经营策略,而为因应外部办学环境快速的变迁,上任后,更邀请本校具有企业管理专长的文教董事吕鸿德教授,带领全体行政人员,投入学校愿景与策略的建构活动,藉以研碍出具体的经营策略与建设方案。壹、创办宗旨本校创办宗旨是为协助在大陆地区的台商家庭,可以因为有一所与台湾教育同步接轨的学校,让台商子女可以就读,而不必因为孩子教育问题,让夫妻、孩子分隔两地,造成个人健康、婚姻关系的问题。基于解决上述问题,创办人叶宏灯先生提出五大办学宗旨:培育优质子弟、增进家庭和谐、推动公益活动、加强文化交流。换言之,这五大宗旨说明了本校存在的意义、价值与定位,更揭示出本校的办学使命与方向。在”培育优质子弟”方面,由于学生皆是台商、台干的子女,未来多有可能是企业的领导者或中坚干部,在此一脉络下,本校的教育使命之一,即是培养学生具备宏观性的视野、国际化的胸襟,藉以开发学生潜能,达致全人教育的目标。在”增进家庭和谐”方面,学校创办初衷即是协助台商家庭团圆,藉此解决台商子女长久以来的就学问题,进而增进家庭圆满和谐,让台商无后顾之忧,为企业经营与发展挹入源源不绝的动力。在”推动公益活动”方面,由于”良善的外部关系”是东莞台商协会得以成功创办两岸共同承认之第一所学校的主要关键。学校本身亦是两岸政府与人民所共同捐资兴学的公益性单位,其汇聚了众人的大爱,对于社会回馈自是不可缺少。而创办人叶宏灯先生更期待学校未来能够作为台商社群的文化象征,协助台商营造良善的外部关系,以优化当地的投资环境,创造双赢局面。在”加强文化交流”方面,两岸在分隔近三十年之后,各自发展出不同的教育特色,彼此都有自身的优点。本校位处大陆地区,有机会与大陆当地学校及学术团体进行实质性的交流活动,进而增进彼此了解。故,学校创办后,如何创造一个教育文化交流平台,集合两岸教育优势,培育优质的子弟,打造出一所文化融合的典范学校,是本校努力的方向之一。贰、办学理念校长的办学理念是实质影响学校经营策略与运作模式的关键,首任校长吴灿阳先生在学校正式开办后,即根据创办人的创校宗旨提出了三大办学理念:温馨校园、全人教育及终身学习,作为引领校务发展的基本方针。一、营造”温馨校园”,让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本校是住宿类型的学校,行政人员、教师、学生及职工皆同住于校园之中,营造一个彼此尊重而和谐的校园环境,是有其必要性。加上环境对于孩子的”情意”熏陶是潜移默化的。职此之故,如何营造一个具有”爱”与”人文”气息的温馨校园,是本校努力的办学目标。二、落实”全人教育”,培养孩子带得走的能力台湾中小教育单向度地强调升学主义,让许多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动机与意愿。本校的教育理念,非仅是培育学生的学识教育,更着重于完善人格的养成。是故,吴校长提出”全人教育”的观念,告诉教师与家长,”爱”是全人教育的核心,是由”关怀、责任、理解与沟通”四个要素构成,身为孩子学习伙伴的我们,必须将学生视为一个完整的个体,促使学生的成长能够健全而不有所偏废。三、追求”终身学习”,激励孩子向上跃升的力量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知识的半衰期不断缩减,今日学习已无法确保明日的需求,唯有不断进修,才能与时俱进。故终身学习是一个人面对未来环境,所需具备的学习态度。对于本校而言,主要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启发学生具创意的思维,以及自我解决问题的能耐,促使学生具备学习如何学习的能力。参、学校愿景新上任的陈金妆校长,为获取学生家长的信心,以及学校教师的支持,提出”传承与跃升”的理念,具体以”策略联盟、知识管理、信息科技”的三大经营策略,追求”成长卓越、创新”的办学绩效。职此之故,为落实前述种种的学校目标,本学年(2004年)乃积极规划”中长程校务发展计划”,于是学校行政人员利用周休二日时间,在吕鸿德董事的带领下,成立”愿景与策略共识团队”(参与成员名单请参阅附录二),正向展开学校愿景与发展策略的形塑工程,透过管理理念与实务课程的教导,学校内外部的办学情境分析,构筑出本校中长期发展的愿景蓝图与实践策略。在历经半年多的规划下(2003年10月25日至2004年5月15日),提出”全人教育:自信心、人文情、包容力、国际观、竞争力”的愿景图像(如图1所示),作为未来校务发展的目标,希望能为台商家庭培育出最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第二代子女。具体而言,本校未来致力于培育具有自信心、人文情、包容力、国际观与竞争力的学生。以下兹就本校愿景所欲达成的理想图像,阐述如下:全人教育:平衡发展、品格第一。一、自信心:认识自我、了解自我、肯定自我(认知);面对问题、解决问题、预应问题(能力);责任感、荣誉感、感就感(情意);积极、乐观、主动进取。二、人文情:知足感恩、关怀社会、尊敬自然。三、包容力:尊重、宽容、欣赏他人;互动、互信、互谅;群己和谐、团队合作。四、国际观:国际视野、全球胸襟;外语能力、信息能力;无疆界学习、跨文化融合。五、竞争力:专业素养竞争力、逆境生存竞争力、人我共荣竞争力。第三节学校办学情境分析本校办学情境可从巨观与微观层面分析,巨观层面是指与学校间接相关,但却会牵系学校存续的关键因素;微观层面是指与学校具有直接连带关系的影响因素。以下兹就巨观与微观的环境与趋势发展因素加以分析,藉以作为本校规划中长程校务发展策略之参考依据:壹、巨观层面影响本校办学情境的巨观因素,主要可从外部的政治、经济、文化三方面来看,以下兹就各因素的具体情境加以说明:一、政治因素在当前两岸关系极度不稳定的状态下,本校位处大陆地区,可直接与当地政府及人民接触,透过良善外部关系的经营,增益彼此的理解,以及学习对方的优势。另外,也因为两岸正式的官方交流管道尚未建立,本校在两岸教育文化交流的角色扮演上,更显具意义与重要。故本校应该积极发扬创办宗旨,成为两岸融合的种子与桥梁。然而,当前两岸政府因为意识型态不同,对于两岸关系未来的走向,具有不一样的意见,促使双方原有的互动基础与管道,一一断绝。依目前两岸发展的趋势,对本校可能的具体冲击,可从两方面探究。在大陆当局方面,对于台湾教科书的教材审查标准可能会趋于严格,造成部分科目无教科书可用的状况,使学生回台参加考试对部分内容无法掌握。在台湾当局方面,对于台商学校的补助,可能会受到台商在两岸政治及经济关系所扮演的角色,而决定是否继续给予本校教学资源及学费的补助。二、经济因素(一) WTO后教育产业逐步性开放随着经济发展全球化的趋势,大陆与台湾当局近年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教育产业逐步开放乃不可免之情势。换言之,本校未来办学的压力,会随着”境外学校”及”民办学校”不断地兴办,而使既有的生源会受到瓜分。目前在大陆地区,台商可为其子女选择就读的学校类型有当地公立重点学校、民办学校、国际学校、台商学校等四类。当地公立重点学校(经批准的涉外学校才可招收台商子女)由于省或中央给予特别经费补助,在师资与设备上均有一定的质量,而且学费较为便宜(每学期学费约一千元人民币,但入学前需额外缴交一笔赞助费)。对于许多较无经济能力就读本校的台商、台干家庭,多将学生送往此一类型学校。在民办学校方面,由于办学风格强调”严谨纪律”,采”军事化”的管理方式,让习于活泼自由的台商子女不易融入其中。但也有部分台商也刻意让自己的小孩接受严格的管教,以树立端正的品格与行为。就前述两类型学校,因为采大陆教材,政治思想是课程的内涵之一,部分台商不愿让自己的小孩从小即接受与自己不同的观念思考系统,故在小学阶段较少将子女送到当地学校。但此一趋势,随着两岸政经大环境的改变,已有松动现象。国际学校方面,由于学费极为昂贵(每年学费大约两万美金,但不需再缴交赞助费),对于以”传统中小企业”为主的台商、台干而言,是一大负担。加上东莞一带台商的子女数,多在二个以上,还无能力将孩子全数送到与欧美教育系统接轨的国际学校就读,此一部分对生源威胁较小。目前本校学费界于民办学校与国际学校之间,而且台湾当局为鼓励台商子女就读本校,每年皆会补助”新台币三万元”给予本校学生家长(此一补助措施仅限就读台商学校之子女),此一措施将可协助部分因经济因素无法就读台商子弟学校的家庭,将孩子送到本校学习。(二)当地台商企业推动干部本土化任何外资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业主为积极扩展当地市场,就会开始实行”干部本土化”的策略,虽然任用当地人才,可能会有忠诚度不足、价值观不同、沟通不易的现象,但干部本土化却可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培育与留住当地优秀的人才。此一发展趋势,将会促使各台资企业的台籍干部减少,进而间接影响到本校的生源。是故,本校未来的生源不能仅局限于领有台胞证的学生,必须扩及外籍、港澳及大陆当地学生。(三)两岸三通对生源增减的影响性两岸的经贸关系,随着台商不断前往大陆投资,已形成双赢共荣的景象。未来在双方政治关系有所改善时,两岸之间直接”通邮、通商、通航”的可能性将会增加。若将来两岸三通真正实现,即会改变原本人际互动的时空距离与观念。此时,台商、台干是否会再举家迁居到大陆地区,亦或每周、每月回台探亲,种种的可能性,都会使本校生源的稳定性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三、文化因素在东莞地区聚集约有近六千家台资企业,常驻台湾人口约有十万人。多数台商及其眷属在本地多会有思乡情怀,本校由于皆是招收台湾子女,采用台湾教材,任用台籍师资,洽可提供台湾人民在东莞地区一个精神寄托的象征。是故,本校若能积极妥善连结台商与本校的互动关系,将可提高台商对本校的向心力。(一)台商落地生根入境随俗台商因为企业在大陆缘故,举家迁移当地。为积极适应当地环境,必须入境随俗、融入当地,才能安身立命。而随着居住时间的增长,将会对本地逐渐产生认同,最后在当地落地生根。此一现象,将会影响台商考虑是否继续将其子女送到本校。原因是当台商准备在本地长期发展,就必须认同与了解本地人民的思维与行动,否则无法适切地与之和谐共处。加上若把子女送到本地学校,孩子将可即早适应大陆人民的生活模式,同时也可扩展当地的人际关系,此将有助未来家族企业的永续经营。(二)当地文化迅速向上跃升在欧美国家地区,未有台商或台北海外学校的开办,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当地台商不多,生源不足;二是在欧美的台商多认为当地教育较台湾教育模式优越,故将孩子送往当地学校就读,积极学习当地文化。同样地,近年来,大陆沿海地区经济迅速的发展,许多地区的发展已追过台湾。就以上海地区为例,当地文化发展迅速,人文素养足够,不少在上海的台湾人民已将当地视为新故乡,故把子女送入当地学校,促使昆山市的华东台商子女学校生源受到严重的瓜分。未来,广州、深圳、珠海、东莞地区亦会在文化层面向上跃升、追上台湾,本校应该积极思考自身的发展走向与定位,否则将逐步流失生源。贰、微观层面在微观层面上,本计划先就学校内部整体发展的重要趋势与问题进行探究;其次,再透过SWOT(Strength,Weakness,Opportunity,Threat)分析全校及各部门未来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与威胁点,以作为本校整体及各部门发展策略之规划依据。一、学校发展的问题分析本校发展的问题可从师资流动、生源不定、学生学习意愿、家长期待及学费调涨等五个层面深入探究:(一) 学校的师资更迭频繁本校由于办学环境特殊,台湾教师须飘洋过海到大陆地区服务。目前东莞当地的经济与文化发展,还未与台湾地区相当,造成年轻教师害怕长年在东莞任教,将会使自己的文化素质下落,逐步丧失竞争力。另外,本校为积极提升办学绩效与学生学习成就,对于教师的教学质量要求提高,加上工作量与日俱增,教师长期处在重度压力下,对身心易有不利影响。故教师常在任教二至三年后,就选择离开本校,此一趋势造成本校发展易有原地踏地与不断重新学习的现象。(二) 学校生源的不稳定性本校学生来源是以台商、台干子女为主,学生流动因素主要有二:第一,家长对于学校所提供的教育质量无法认同或接受,而将孩子转回台湾或大陆当地学校就读;第二,家长因为自身工作迁调或转换的缘故,需将子女转至与其工作地点相近的地区。生源的不稳定性造成学生进出频繁,对于学生的管理与辅导均需花费极大的心力,才能使学生在本校平稳学习。(三)学生的学习意愿较弱本校创办宗旨是协助台商家庭团圆,对于国中、国小、幼儿园的学生皆未进行筛选。本校学生来自台湾、大陆当地及国际学校,个别差异极大,造成本校教学与管教上的困难。加上台商平日忙于事业经营,对于孩子问题无法关心投入,促使学生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再者,本校位于大陆东莞乡村地带,学生无法直接感受台湾或大陆地区浓厚的升学竞争压力,也缺乏比较的参照点,故易满足现况,而无强烈的学习动机与意愿。(四)家长对学校高度期待本校学生家长多是台商、台干,皆属企业领导层级的人才,对于孩子教育自然会有高度的期待,因为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未来都能有能力接掌自己的事业。是故,当孩子的学习状况或在家表现不尽理想时,家长易把责任归属托予学校,形成对行政人员与教师极大压力。(五)学校的学费逐年调涨随着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迅速地发展,当地物价也飞速地涨高,本校经营为符合成本效益,必须根据当地物价水平,进行一定幅度的调整,否则无法提供同质量的教育水平。此一调涨趋势,对于具有多位孩子的台商家庭而言,是一大经济负担。二、学校SWOTS情境分析除了上述学校整体性的重要问题趋势分析外,为仔细探究本校各方面的发展条件、能力与趋势,特别进行全校与各部门的SWOT分析,分别从地理环境、学校规模、硬设备、教师资源、行政人员、学生、家长、小区参与、地方资源等向度进行探究,藉以了解现况,规划未来发展方向与策略(以下仅列全校性SWOTS分析,各部门分析请参阅附录一)。第二章学校整体发展策略与规划「策略」是一种规划的历程,运用过去与现在的讯息,预测未来可能的发展,藉以理出最可能达成的目标方案。其本身具有未来不确定性、不可立即测量性,在发展过程中,必须统整客观之数据与主观之判断,充分掌握重要信息,使其在执行上具高度的可行性与稳定性。就企业经营与管理的经验可知,发展策略的研拟可建立组织的竞争优势,推动经营活动,指导资源投入,界定生存利基。基于此,本计划运用「传承与跃升问卷、共识营活动、分组座谈、SWOT分析」等方法,检视与诊断本校过去与当前发展的概况后,具体提出校务发展的三大经营策略,分别是策略联盟、信息科技及知识管理,以作为各部门发展策略与规划建设方案之依据(关于愿景、策略、建设方案及实施计划对应之关系,请参阅附录三)。第一节运用策略联盟,追求卓越策略联盟是藉与理念相近的组织相互合作、结盟,扩大规模或互补长短,使参与策略联盟的组织,能提升彼此能力,并获得最大的教育效益。策略联盟的目的,具体言之,即是透过与外部良善关系之建立,促使资源交流与共享。学校位于乡村地带,偏属封闭式环境,成员反应外部文化刺激不足,缺乏进修管道,所以,学校如何引入资源、注入活水,促使师生共同成长,是愿景实践过程中,需要加以解决的问题。学校的特殊性质,促使外部关系的经营特别紧要。加上外部文化刺激不足,需要引入资源,协助教师专业成长。再者,学生寒暑假期间返乡之时,若要进行学习,也需要有一些管道。是故,学校推动策略联盟的目的有三:壹、营造良善外部关系,减少政治问题的干预本校成立至今受到两岸政府高度的关注,外部的参访人次就近达四千两百多人次,包括两岸政府机关、学术、社会、文化、企业团体及个人等。本校藉此一「透明化」的开放经营模式,取得两岸政府与人民高度的信任,同时也达成教育文化交流之目的,间接营造良善的外部关系。历经四年的努力,本校师生皆能感受到校园内部的教育理念与作法,未受政治相关因素而有强大或直接的影响,而能让教师与学生安心地教书与学习。本校未来将继续与两岸政府单位、教育团体、民间人士、及企业组织建立良善外部关系,以撑起一道保护伞与防护网,为本校永续发展树立稳健根基。贰、协助教师专业成长,促进教育文化的交流本校地处乡村地区,外部文化刺激不足,教师不知如何引入与运用外部教育文化资源,面对教师强烈的成长需求,本校有义务与责任作为资源引入的导入都与媒介者,以满足教师专业成长之期盼。参、提供学生学习管道,寒暑假返乡寄读就学本校学生皆是台商、台干子女,多数来自台湾地区,寒暑假多会返乡,此一期间若有可供继续学习的场所,将可解决长假带来的学习空档问题。同时,也藉由返乡寄读的机会,开拓学生学习视野,引发学习动机,了解台湾学校其他教师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而知晓自己的学习层次。第二节运用知识管理,追求成长知识管理是组织学习的策略之一,其与组织学习具有相互彰益之关系。因为透过知识管理才能让个人、团体或组织的知识于组织之中为成员所取得、传递、扩散、创新与储存,进而达成组织学习的目标。本校为推动学习型的组织文化,藉以达成愿景目标,拟透过知识管理策略,营造组织学习的氛围。本校运用知识管理的策略,主要目的在解决教师流动过大,组织经验丧失无法传承之现象。另外,也希望藉此一策略营造内部组织学习的氛围,解决外部文化刺激不足,及教师专业进修不便的问题。壹、解决教师流动,保存学校成员丰富经验本校海外办学的性质,促使教师流动性极大,人员来来去去。若没有一个相关机制,将组织中的个人、团体知识与经验保存下来,新进成员进来,就需要花费极多的时间,学习相关的组织知识。过往本校并无相关的机制或规范,要求教师留存个人资料给予学校,未来,本校会研拟相关措施,促使个人及组织经验传承成为可能。贰、解决进修问题,营造组织内部学习气氛本校外部大环境的文化刺激不足,可能无法一时一刻产生改变。但内部的学习氛围却是可以透过内部人员或行政部门的积极引导与营造。事实上,本校教师每人皆有其特殊的专业知能,如果能够透过适当机制,彼此分享与学习,亦可以解决专业进修的相关问题。第三节运用信息科技,追求创新在迈入知识经济的时代,若能善用信息科技,将有助于知识的取得与创新,本校为打造信息科技的环境,拟推动相关建设方案。对本校而言,信息科技的应用不是终极目标,而仅是一个手段与策略,其目的在形塑无障碍的沟通环境,还有活泼化的学习氛氛,以及无疆界的学习场所。壹、提升沟通多元管道,营造无障碍的沟通环境无障碍的沟通环境在促使教师、学生的意见与问题,可以运用多元的管道获得抒发与解决。目前学校就信息科技方面所提供的沟通管道,包括电子邮件、网页留言板、电子公告、在线维修与会议室申请系统等。贰、协助教师多元教学,营造活发化的学习气氛就信息科技实质对教学产生的帮助,在于它具备信息搜集的便利性,以及具有多媒体的声光效果,对于教师的教学准备,学生的学习兴致皆有极大帮助。参、形塑信息科技环境,营造无疆界的学习场所信息科技环境的形塑,对于位处乡下地区的学校而言,特别具有意义。因为,它是与世界迅速接轨的重要管道。教师常感受外部文化刺激不足,但若能藉信息网络系统,开拓在线学习管道,亦是一个可行的进修学习策略。目前学校无论在教学区、生活区、休闲区皆有网络与计算机系统的设置,对于教职员工生而言,提供了一个便利的学习场所。第三章教学部门发展策略与建设方案教学部门主要负责与学生学习相关事务的活动规划包括教务与学务两大层面,以下胪列教学事务发展组、学生事务发展组的建设方案:第一节教务发展策略教学事务发展组主要规划教师教学与学生课业学习活动,为积极提升教师教学成效,与学生学习成就,该组提出以下几个建设方案,作为愿景目标的实践策略:壹、振兴学生学习风气建设方案一、招收台湾及当地的优秀台商子女,转化本校学生学习风气:扩大招生范围,向台湾及大陆名校招揽优秀台商子女就读本校,给予奖助学金,藉以带动学生学习风气,留住有心向学的学生。二、强化招生文宣,形塑台商学校入学学生应有的基本能力与要求,严防「劣币驱逐良币」的效应。三、新生入学进行学习诊断,作为教学管理的参考,以及未来学习成果的比较参照点,并在入学教育训练时,说明学校各项规范及校规。四、针对学生进行品德检视,包括:学习态度、家庭背景等,并加强学生品格,教学从教育着力,倡导礼仪教学。五、做好亲师沟通事宜,协助学生周休二日在家学习,催化家庭教育之功能。六、中学教师夜间轮值进入教室进行课业辅导与秩序管理事宜,协助学生专注投入课业学习。贰、推动学校本位课程建设方案一、成立「课程发展委员会」,根据学校愿景规划与设计学校本位与特色课程。二、组织「年段课程研讨小组」,研讨与设计年段或学年主题特色课程。三、设立「艺能科课程研讨小组」,依本校发展特色与愿景目标,自编本校一至六年级音乐、美术、体育与信息教材。参、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建设方案一、订定「教学视导活动」办法,由校长、副校长、主任、资深教师定期走入教室,给予教师教学回馈。二、订定「教师教学师徒制」办法,由资深或表现优异的教师,带领新近、年轻教师组成教学活动研究团队,进行教学研讨或观摩活动。三、订定「教师教学观摩」办法,每学期固定邀请表现优异之教师,进行教学示范,以发挥经验传承之功能。肆、培育多元资优学生建设方案一、小学每年级开设美语实验班一班,针对外语能力特优学生给予适性教学。二、小学于课余时间,开办奥林匹克数学班,培育数学能力资优的学生。三、中学开设数理实验班,实行分组教学,解决学生能力参差不齐的问题。伍、扩展多元升学途径建设方案一、与台湾、大陆及国外相关大学签订合作计划,为学生铺设多元的升学管道。二、为学生搜集当地与国外大学入学所需相关资源,并依学生意向进行不同管道的升学辅导事宜。陆、开设直升冲刺班级建设方案一、订定国小、国中、高中直升班实施办法,达成培育菁英的教育目标。二、订定本校学生参加直升班的奖励办法,鼓励资优、绩优学生直升本校。三、订定直升班学生升学辅导办法,给予学生、家长信心。柒、转型综合高级中学建设方案一、订定综合高中具体实施方案,以确立本校高中部的发展方向。二、研究本校适合开办之职业类科,例如信息科、应用英语科等。三、规划相关师资与设备,因应本校综合高中相关类科之成立。四、与台资企业签订建教合作计划,完善职业类科学生之实习课程与生涯规划。五、协助本校未来职业类科学生通过相关职业技术认识,厚实就业与升学之竞争力。捌、扩展学生国际视野建设方案一、教学内容融入国际化、地球村之观念,同时运用双语进行教学活动。二、与台湾、当地及外国的国际学校举办交流活动,透过师生交换,让师生体验与学习多元文化,例如与台北美国学校、广州美国学校、日侨学校进行师生交流。三、寒、暑假举办师生游学团,让师生实际接触外国的文化氛围。四、开设英语、信息学习社群,强化教师与世界接轨的能力。五、校园情境布置双语化,同时纳入台湾、本地与国外的学习信息。第二节学务发展策略学生事务发展组负责规划学生生活辅导、心理辅导、品格教育事宜,为积极导正本校学生外在的形象、内在的气质,形塑本校优质的学生文化,该组提出以下几项建设方案:壹、全人品格学生辅导建设方案一、有计划编授「伦理道德教育」课程,加强固有的传统文化思想,例如运用「静思语」融入教学活动中。二、强化公德心教育,加强尊师重道观念,正确的人际关系与守法重纪的观念,对品格操行不佳的学生提出办法规范,并落实奖惩公布及时通知家长。三、建立校风,导正学生品格,在感恩惜福的理念下,传承本校公益的精神,如发动建校募款、奖助扶贫…等活动,让学生实际参与亲身体验懂得珍惜资源回馈社会。四、实施性别、生命、生涯教育辅导,促使学生能够了解自己、肯定自我、尊重他人。五、 编制教师辅导工作手册,协助本校教师提升专业辅导知能。六、 邀请志工家长加入认辅行列,并定期与教师进行个案研讨会议。贰、雕塑学生优质形象建设方案一、改善学生制服款式,教导穿衣的礼节,使之穿着合宜,并着重服装仪容的检查。二、规划国际礼仪课程,例如用餐礼仪、接待应对,可透过本校大型活动(毕业典礼、校庆)从中学习。三、透过各项生活教育课程与活动比赛的实施,树立典范标竿相互观摩。例如举办礼仪先生与小姐选拔,推展礼貌运动等。四、引导学生阅读伟人传记及忠孝楷模等图书刊物。五、全体教职工言行举止作为学生学习表率,着重身教、境教之熏陶功能。参、搭建亲师沟通桥梁建设方案一、每学期固定编制亲师沟通、亲职教育刊物,倡导亲职、家庭教育的理念。二、在中小部辅导网站上,定期提供学校、班级活动事宜。三、定期举办亲子活动,增进家长与孩子的互动机会。例如举办卡拉OK、烤肉活动、户外健行等。四、 定期邀请学生家长参与学校或班级的重要活动或会议,增进家长对学校的向心力。五、 规划学校志工家长进入班级,协助教师教学活动事宜。六、 开设「亲职教育专题」学习社群,邀请家长共同投入学习。肆、强化学生生活教育建设方案一、 编制生活辅导教师工作手册,强化生辅教师生活辅导功能。二、 指导学生正确的食、衣、住、行、育、乐之观念与行为。三、培养学生生活自理能力,成为能够独立能力处理私人事物的学生。第三节教学资源策略信息建置组主要负责本校教学资源设备与设施的规划、充实、支持与维护,统筹与执行单位为「教学资源中心」。而为因应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该组提出三大建设方案,作为推动校园知识管理的具体措施。壹、信息设备软硬件升级与更新建设方案一、建置VOD教学影片点播系统:师生可随时点播教学节目,辅助课堂教学。二、 更新教学个人计算机硬盘、CPU设备,提升运作速度及安全性,延长计算机使用期限。软件部分,教学个人计算机系统升级WinXP。三、 DDN(Internet)专线汰换双绞线,建置光缆传输:更换传统电话线路为光缆线路及配套光电设备,DDN专线由2M传输速率为10M传输速率,配合多媒体网络教与学系统,配合视频会议系统,提升网络传输速率。四、 计算机服务器汰换并升级操作系统:服务器操作系统由Win2000Sever提升为Win2003操作系统(配合VOD点播系统传送影音数据更有效率),建立VPN虚拟网络提高网络效能,更新ProxyServer系统为ISAServer,提高整体网络效能。五、 建置校园无线上网系统:行政会议室及校园建置无线覆盖区域,师生在校园内随时可上网查询教学与生活信六、建置同步远距教学系统:在线实时互动授课、交流,无空间限制的教学、学习与交流,超越大陆国家级学校水平。七、校园LED屏幕讯息传递系统建置:公告学校最新重要讯息予以全体教职工生。贰、校园知识管理系统资源建置建设方案一、建置校园知识管理系统:搜集文件数据,创建数据库,电子化文件,快速获取与更新知识信息,推动校园文化与新知分享,创造整体竞争优势。二、设立在线教学资源中心:建立资源共享网页,内建学生才艺课程选课系统、学生成绩输入系统、学生在线考试系统、学生辅导数据系统、教师进修选课系统、教师在线评鉴系统、学习单测验试卷分享系统、网络联络簿系统等。三、OA自动化窗体系统建置:E化行政手段提升办公效率。参、校园图书资源系统数字化之建设方案一、 建置数字化图书馆系统:向出版商购买电子出版品,将图书馆实体馆藏数字化,达成透过网络将可在屏幕上显示任何一本书、文章或文献,只需按个键即可。如果要读全文或只读其中一部分皆可以轻易做到。每个人都拥有一个图书馆。二、 图书馆馆藏量达八万册目标:图书总馆容量预计六万册,分馆预计容量二万册,图书藏量平均每年增加1万册为目标。第四章行政部门发展策略与建设方案为积极实现学校愿景与规划策略,行政部门分为校务发展、小区网络、信息建置、校园环境、财务规划等五组,具体研拟相关建设方案与推动计划。第一节校务发展策略校务发展组主要负责规划学校整体发展事宜,其所推动方案与计划多属跨部门层次,故由校长领衔主导。以下说明拟推动的相关建设方案与实施计划:壹、行政革新建设方案创校以来,本校以「摸着石头过河」的精神,不断探索各种可能的办学理念与经营策略,逐步树立各种典章制度,可说是一段「从无到有」的历程。本计划以追求「成长、创新、卓越」之精神,提出行政革新建设方案,并以「学校组织再造」及「ISO9000质量认证」两大实施计划,作为提升行政效率与效能的策略方案。以下兹就两项计划拟实施的具体内容加以说明:一、学校组织再造计划(一)本校组织结构演变历程学校组织结构的运作,在成立四年的过程中,一直在摸索一个灵活且具行政效率的运作模式。本校是属住宿型学校,教职工生的食、衣、住、行、育、乐皆在学校完成,学校所需应付的内部事务极为复杂与庞大。本校开办初期,主要参照台湾政府所颁布的组织系统表,但实际运作后,却无法完全适应学校的情境,后来根据本校实际业务的需要,将组织结构划分为「幼儿园、国小部、国中部、总务处、后勤管理室、安全室、人事室、会计室、信息教育中心、图书馆台北办事处」(11个1级单位)。接着在运作一年多后,随着运作的经验与组织事务考虑,将工作重迭率较高的后勤管理室并入总务处,同时也增设秘书室协助校长处理繁多的文件,并把国小部、国中部改设为小学部、中学部(因应高中部的成立),明确划分相关经营权责。去年(2003年)八月起则是将秘书室改称为企划室,并将其业务扩大化,负责公文、招生、家长关系及义工资源运用等事宜。(二)本校组织结构调整方向组织结构重组原由:(1)本校今年(2004年)八月起,加入私立学校协会,组织规章必须参考相关法令规定。(2)校务四年运作后,出现「迭床架屋、业务重复、权责不清、效率不彰、沟通困难、本位主义」等现象,造成校长综理校务之时,常需耗时费力地协调近十个部门意见,而无法有多余的时间进行战略层次的校务发展思考。组织结构重组依据:此次组织结构重组,系依「组织再造问卷分析结果、行政会议研讨意见及咨询董事看法」等,所拟定而出的架构。组织结构重组原则:将原本业务重迭、功能相近的部门或组别予以合并,以发挥事权统一、专业分工、同类设备集合一处使用之效益(新的组织结构如图2所示)。组织结构重组方向:组织重整初期,部分处室或组别将有副主任或副组长的设置,待行政运作娴熟及各部门工作手册完善后,将朝一处室一主任,一组别一组长之方向迈进,以节省本校人事成本、沟通协调之时间,进而达成提升组织效率与效能之目标。新组织结构运作时间:本计划于今年九月开学起,新的组织结构正式运作。图2东莞台商子弟学校组织结构图台此辦事龜教育資源申心台此辦事龜教育資源申心、ISO9000质量认证实施计划(一)ISO9000质量认证简介ISO9000质量认证是指将各种工作内容予以步骤化、规格化与书面化,促使产出的产品或服务能有一定的质量。(二)推动ISO9000质量认证的意义储存成员的工作经验:本校创校四年至今,由于外在环境的影响,使教师或行政人员的流动率年近三成,若能藉由推动ISO9000认证的过程,建立各部门组别的工作手册,将可使业务经验得到一定程度的保留。对于新接掌的主任或组长,可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工作的内容与处理方法。有利创新性业务的推动: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知识价值的产生,来自源源不断的创意。本校若要追求「成长、创新、卓越」,就必须将行政业务处理的重心摆放在「创新性」的业务上,否则将无法与时俱进。藉由推动ISO9000活动认证,对于例行性的业务处理,将因为业务机制化、规格化,不必再重新花费时间规划或思考,仅需针对个别状况,进行小幅度的修正即可。(三)推动ISO9000质量认证的办法推动ISO9000的时机:本学年(2004年)是组织结构重组后,运作的第一年,部分主管或组长皆是接触与掌理新的工作业务,还未能完全熟悉运作的模式或过程。故本学年将是ISO9000认证的理念倡导阶段,其负负规划与执行单位为「人事室」。参访通过ISO9000的大陆中小学:初期将组织行政人员到大陆当地学校参观通过ISO9000认证的中小学(例如东莞市沙田镇的东方明珠学校),了解他们的推动成效,学习他们的推动策略。引入ISO9000认证公司进入本校辅导:协请董事介绍ISO认证公司,协助本校规划相关准备事宜。4.取得ISO9000认证的时间:整个推动的实施办法与时间,由校长组织ISO推动小组具体研拟之,本计划预定于2006年取得ISO9000质量认证。贰、教学创新建设方案随着本校发展迈入第二阶段,面对外部强大竞争压力,让台商子女家长不在仅停留「有」台湾学校可念的心态,对于学校如何创造更好的教与学环境,开始提出质疑与关心。职此之故,本校如何创造出「优质的教育成效」将是存续与否的关键。具体来说,教育成效呈显在学生的品格、学识与生活能力等各方面,教师是第一线与学生直接接触的学习伙伴,唯有教师不断专业成长,学生才能获得最佳的教学质量与学习氛围。基于此,本校为积极营造教师内部的学习文化,拟推动教师进修成长计划、教师评鉴回馈计划。一、教师进修成长实施计划基于落实创校宗旨、办学理念、学校愿景、经营策略之目标,校务发展组(2003年下学期已开始推动)提出四大实施办法,作为推动学习型学校的具体策略。兹就各行动办法具体实施的内容与办法陈述如下:(一)晨会教师经验分享为让「教学专业」成为学校发展主轴,教师晨会时间将改变以往行政事务倡导形式,改由第一线教师站上舞台,诉说自身教学经验或学习所得的教育理念与作法(详细办法请参阅教师进修成长计划结案报告书)。(二)教师教学观摩教学观摩是经验分享最常使用的方法之一,观摩者可具体获得完整的教学流程与内容。教师可任选自身专长之科目单元,撰写教学活动设计,观摩教学现场亦将同步录像,刻录光盘分送演示者及图书馆保存(详细办法请参阅教师进修成长计划结案报告书)。(三)成立学习社群1.在线学习社群现行学校教育人员的工作负荷有愈来愈重的趋势,要在办公时间内能够进行专业成长的时间相对减少。因此,如何透过学校网站空间,设置网络社群空间,使学校成员在公余、下班在家及假日时间,也能经由网络社群同好分享工作经验及相互讨论新知。是故,本计划所规划的教师行动办法中,将在线学习社群列为重要的推动业务(详细办法请参阅教师进修成长计划结案报告书)。2.教师学习社群教师学习社群是由学校各学科领域专长教师担任讲师,针对学校发展特色及工作职务需求所开设的。社群课程内容可区分为信息、语言、学术及艺文四大类别,目的在促进教职员专业成长与情感交流,间接提高成员对学校的向心力(详细办法请参阅教师进修成长计划结案报告书):(四)出版书籍刊物本计划(2004年到2006年)预计出版书籍如下:1.国小生辅教师工作手册本书可分成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国小生辅教师工作角色与内容之研究」(目的在采集教师的隐性知识),内容详述生辅教师的角色定位、例行工作、专业知能、期望建设等,冀希透过「文字」描述方式,将六位生辅教师丰富的工作经验与智慧储存下来。然后,藉由「手册读书会、晨会教师经验分享、印制手册、光盘刻录」等方式,将他们宝贵的经验分享到学校的其他成员手中,以发挥「扩散学习」的效应。第二部分则是「国小生辅教师工作常用文件数据」(目的在采集教师的显性知识),藉由搜集生辅教师工作常用的文件资料(包括服务要点、工作规章、活动办法、实施要项、各类记录表、观察表、联络单、给家长的信等),让他们未来在从事生活辅导工作一职时,可以重复运用相关的表格文件,不必每星期、每学期、每年皆做作同样「例行性」的工作,进而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去发挥创造思考,或从事休闲活动。2.班级经营本校教师流动率大,常有年轻教师加入教学行列,为协助这些较无经验的教师新鲜人,可以快速融入学校的情境中,学校协请具有十多年丰富教学经验的吴淑贞教师及其团队撰写《班级经营》一书,内容包括开学前、学期初、学期中、学期末、教学活动实务、亲师合作、班级常规、教师进修等内容。藉以使级任教师之间的经验得以交流。爱在东莞:台商学校的点滴本书为采集、储存与分享教师在本校任教之经验,以及为教师累积个人著作,厚植教学与行政之专业。特别对行政人员、级任导师、科任教师、生辅教师征稿,征文的内容如下:(1)学校管理篇:含教职工管理、学生管理、宿舍管理等内容;(2)课程教学篇:含各学科领域教学经验、班级经营、教育改革等内容;(3)英语教学篇:含英语实验班实施经验与带领技巧、英语教学之相关议题等内容;(4)心理辅导篇:含学生心理辅导、课业辅导、生活辅导等内容;(5)生活体验篇:含生活适应(感受与体验)、旅游见闻等内容;(6)其他。海外学校经营与管理之研究:东莞台商子弟学校的经验本书规划目的是为分享本校创校四年的办学成果与经验,预计向陆委会、教育部、侨委会申请相关经费,从事各项议题的探究,最后协请台湾出版社付梓研究成果。初期规划研究的主题有:(1)行政管理篇,含「学校愿景的构筑与实践」、「跨文化学校管理之研究」;(2)教师管理篇,含「两岸小学教师互动之研究」、「生辅教师工作角色与内容之研究」、「学校本位教师评鉴与考核之研究」、「学校本位课程发展之纪实」;(3)学生管理篇,含有「大陆台商家庭及其子女台湾认同之情况对东莞台商子弟学校发展之影响」等。二、教师评鉴计划推动教师评鉴的意义本计划拟于2004年第一学期订定教师评鉴办法,本校推动评鉴意义的主要用意不在区别或比较教师间彼此的专业知能,而是藉由评鉴活动,协助教师知悉自身教学的优势与限制,进而提出一套符合教师的自我进修计划。当然,在评鉴的历程与结果中,若教师有突出优异的表现,学校也会提出相关激励措施,鼓励教师不断精进。推动教师评鉴的办法教师评鉴计划目前初步规划是由「董事会研发组」负责研拟办法,办法初稿出炉后,将与校长、行政人员、教师进行意见的交换,以期评鉴计划能够符合教师实际的工作情参、师资稳定与强化建设方案一、协请两岸政治的政策面协助,因本校在特殊环境下,教师异动比率过高,增加行政成本,并影响师生及家长情绪。建议台湾政府每学期(年)固定提供优秀教师名单,至本校服务与指导。二、营造人性化工作与生活环境:提供良好的住宿环境,减少级任导师、科任教师及生辅教师工作量,让教师有足够休闲的时间,不要使学校像工厂一样24小时的运作。三、建构良好的外围生活机能,与当地政府共同努力,设立医院、公交车、超市、银行等。四、提供中小学教师到本校实习:与师范院校或大学教育学程中心合作,推动实习生到本校教育实习,表现良好直接聘用。五、从食、衣、住、行、育、乐层面提升生活质量,充实各项生活休闲设施,增加教师休闲福利,解放平时的工作压力。六、走入台湾的师范院校或大学的教育学程中心介绍本校,并遴选优秀学生,鼓励来校实习与任教。七、了解大陆沿海地区教师薪资水平,订定符合当地经济水平的薪资或福利结构。肆、生源扩增建设方案:筹设国际部门一、成立国际部门的需要:台商、台干子女生源有限由于本地台商子女生源有限,加上其他民办学校、当地重点学校瓜分生源,促使本校生源成长产生停滞现象。为积极扩展生源,本校未来将在两岸相关法令许可下,开始招收本地或外籍学生,藉以扩充学校规模,充分发挥经营效益。而为招收本地或外籍学生,本校未来将开设国际部门,使用与欧美教育系统接轨的教材与师资。此一方案,可让本校台商子女多一项就学系统选择空间,同时也营造出培育「包容力、国际观」的学习环境与氛围。二、成立国际部门的办法:突破相关法令限制由于大陆地区现行法令规定,「境外学校」不能招收当地学生,本校即便成立国际部门,也仅能招收「外籍、港澳生及台商子女」,对于生源的扩充效益不大。直言之,本校在推动成立国际部门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努力方向,即是与大陆当局积极沟通,就相关法令限制进行调整,给予本校更良善的办学环境,以间接优化本地的投资环境。第二节小区网络策略小区网络组主要任务在协助本校营造良善的外部公共关系,优化学校的办学环境,统筹与执行单位为「本校育苗基金会」。为达成此一使命目标,该组提出以下四大建设方案:壹、「整合产业资源,凝聚台商社群」建设方案一、汇入企业资源强化本校教学资源实施计划(一)结合企业参与本校信息教育活动的拟定、教学与推广。(二)鼓励企业认养本校中小学信息教育建设与推展。(三)建立产学合作机制,为本校开发优质的软硬与教材,例如与光宝文教基金会、宏碁等企业合作。二、挹入家长义工资源共好亲师关系实施计划(一)协助整合家长专长及义工服务队,带动社群共好学习,支持教学活动。(二)协助营造亲师生无障碍沟通、互动环境,并鼓励家长建置计算机设备。(三)协助聘请两岸教育专家,每学期开设一场亲子教育讲座。三、提供本校教育资源开办进修课程实施计划(一)提供本校场地租借给企业、社教及研究机构,开办推广教育,成为终身学习场所。(二)结合台协教育功能委员会,共同举办各项专业课程,提升台籍人员专业素养。(三)协助规划于周六、日对外开放图书馆,以利小区民众参与学习。贰、「两岸教育交流,提升师资素质」建设方案一、两岸教育参访实施计划(一)每年计划邀请两个大陆教育文化参访团赴台进行交流。(二)协助与缔结合作交流学校,建立两岸教育文化交流平台。(三)协助本校教职工生参访台湾或举办短期教育国际参访交流活动。二、两岸学术研讨实施计划(一)研订两岸教育学术主题研讨会,邀请两岸三地学者、专家、校长、教师共同参与。(二)协请两岸文教出版社出版本校举办研讨会发表之论文。(三)引入两岸高等教育资源,协助本校教师专业成长。四)研发两岸及国际教育课程教材,融合各地教育优势。参、「做好敦亲睦邻,关怀当地小区」建设方案一、美化小区环境实施计划(一)协助每年举办1至2次劳动服务,全体教职员工生打扫小区环境。(二)协助小区小公园及古文物认养活动。(三)协助小区中小学共同推动环保教育,如资源回收、垃圾分类活动。二、凝聚小区共识实施计划(一)协助与小区共同每年举办一次跳蚤市场义卖活动,并将筹募款项扶贫地方清寒学子。(二)积极参与小区文化活动如龙舟赛、敬老扶贫活动。(三)每年在本校对面河滨公园举办一次小型艺文活动发表,邀请当地民众参与。(四)举办小区读书会(成人、学生)分享读书心得,加强友好关系形成小区共好学习。(五)云南扶贫活动:每年举办一次项目扶贫活动。肆、「奖助敦品励学,筹募办学资金」建设方案一、企业捐资励学实施计划(一)修订奖励个人或企业团体协助本校推展或参与校务订定捐助奖励办法。(二)拟定本校义工奖励对热心协助学校办理重大活动支持校务工作者,透过学校举办毕业典礼或校庆活动,颁发本校感谢状。(三)结合台北市教育局荣誉奖状请颁要点及教育部颁捐资教育事业奖励办法,提出申请奖励。(四)向大型企业及个人劝募校务基金(五)以大型企业、个人、家长会募集基金,设立奖助学金协助台商贫困学子完成学业。二、项目奖助基金实施计划(一)设立个人或企业奖助学金,鼓励本校教师及学生参与两岸各种活动比赛。(二)设立中长程校务发展项目计划基金,研拟校务发展方向与定位。(三)设立个人或团队研究奖励基金,鼓励本校教师参加两岸教育学术论文发表。伍、「维系公共关系,争取法源地位」建设方案一、架设网站整合台商资源实施计划(一)建立两岸产、官、学及各界往来档案数据库。(二)与东莞市台协、深圳台协及广州台协等友会,搭建网络平台,资源共享。(三)与台湾各级私立中小学校超链接,先搭建分享数据平台,拓展本校知名度。二、维系两岸重要人士关系实施计划(一)维系两岸政府、立委对本校支持肯定,定期将办学成效透过文宣或信函传达。(二)保持与两岸三地媒体传播工作者良善关系,主动提供本校优良事迹。三、争取法源支持永续经营实施计划(一)协助争取两岸政府教师退辅福利政策通过。(二)争取本校校地大陆国土证及代码证的取得(三)争取台湾教育部编列常年,补助本校台商子女教育经费。第三节校园美化策略校园环境组主要负责规划本校硬件建筑、资源利用、景观设计、校园安全等建设,统筹与执行单位为「总务处」,以下说明该组所拟定的四大建设方案:壹、教学活动园区硬件建设方案一、筹建室内游泳池,增加体育活动及舒解亲师生压力游泳池一直是师生期盼已久的运动设施,在学生、教师、家长及台商社群的支持下,已筹得一百四十多万人民币。目前本校将此一设施列为首要完成之目标,正积极规划相关硬件建设,以使学生有更多的体育活动。在此一设施完工后,不仅学生获益,教师及台商社群更可在晚上及假日时间,进行生理与心理压力的舒解,此一室内游泳池仍待相关经费的支助。二、增建教职工宿舍,稳定教师与职员工作团队目前学校教师宿舍计有七十八间,职工暂时安顿于餐厅二楼。随着学校规模的扩充,宿舍无法满足全体成员之需求,已有部分教师在校外潢涌村租屋。在可预见的未来,生源会因学费补助的影响,而有所增加,故教职工住宿的规划势在必行。将来如果增建经费筹集困难,计划以鼓励方式,选择适当地点,让教师在校外购屋,以安定人事。三、建造学生活动中心,解决体育活动的教学相关问题学生现有的体育活动场域是以操场为主,若遇到雨天或烈日当空,相关体育教学就无法如期进行,未来规划的学生活动中心,将可解决此一现象。再者,学生活动中心设有体育馆、集会场、社团办公室,亦可提供学生自治活动、社团活动场所,让学生更有相关的活动空间。四、规划野外教育活动营地,强化学生克服困难与团队合作之能力随着生活条件的提升,家长对学生的呵护更是无微不至,但这也造成学生挫折容忍度的下降。如果学校能设有野外教育活动营地,未来教学可设计探索(ProjectAdventure,简称P.A.)教育的相关设施,增加学生面对逆境、课业或生活等挫折的容忍度与克服力。五、设计学习教材园,扩增教师教学活动场域与多元性活泼化、多元化的教学是提升学生学习意愿的最佳策略,目前学校教室已装设三机一幕,改变传统教学形式,但仍局限在教室场域。未来在学习教材园建设完成后,教师可在教室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初中数学课听评课记录
- 衢州市常山县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土建计量》高分冲刺试卷含解析
- 【超星学习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南开大学)尔雅章节测试网课答案
- 《无锡百货商场考察》课件
- 四川省自贡市荣县旭东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1月第一次月考道德与法治试题(含答案)
- 《上研究体系的建立》课件
- 教材帮课件七下语文
- 《做学习的管理者》课件
- 地球和地图复习课件人教版
- 【课件】现代企业管理-教材
- LNG加气站运营与维护方案
- 人教版数学六上第四单元《比》全单元教学设计
- 2024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测试试卷及答案解析
- LY/T 3371-2024草原生态状况评价技术规范
- 2024年中华全国律师协会招聘5人历年(高频重点复习提升训练)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大国外交演讲与辩论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供货能力方案
- 四川2024年四川省公安厅招聘警务辅助人员186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附答案解析
- 艾滋病性病的健康教育与行为干预
- 2023年12月辽宁大连甘井子区招考聘用社区工作者50人 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剖析附答案详解
- 2024事业单位聘用合同书封面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