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美国文学概述真正的美国文学,其历史可谓短矣。但其辉煌的成就,却羡煞世人。作一个不大公平的统计:从1930年美国人第一次获诺贝尔文学奖到1980年的半个世纪内,美国是诺贝尔文学奖最丰产的国家。在此单位时间内,美国人获得9次诺贝尔文学奖(分别是刘易斯SinclairLewis,30;奥尼尔EugeneO’Neill,36;赛珍珠PearlBuck,38;福克纳WilliamFaulkner,49;海明威ErnestHemingway,54;斯坦贝克JohnSteinbeck,62;贝娄SaulBellow,76;辛格IsaacSinger,78;米沃什CzeslawMilosz,80),法国人获得5次(分别是纪德AndreGide,47;莫里亚克FrancoisMauriac,52;加谬AlbertCamus,57;佩尔斯Saint-JohnPerse,60;萨特Jean-PaulSartre,64)苏联人获得4次(分别是布宁IvanBunin,33;帕斯捷尔纳克BorisPasternak,58;肖洛霍夫MikhailSholokhov,65;索尔仁尼琴AleksandreSolzhenitsyn,70)英国人获得4次(分别是高尔斯华绥JohnGalsworthy,32;艾略特T.S.Eliot,48;罗素BertrandRussell,50;丘吉尔WinstonChurchill,53)。如果说诺贝尔奖代表世界文学的高峰,那么,喜欢高、大而又自大的美国人有理由又很容易产生“一览众山小”的感觉。但不管怎么说,这种短期内创造的文学奇迹本身就是值得研究的。其成因也许要等我们研究完美国文学的历史才有发言权。殖民地时期哥伦布(1492年8月3日从西班牙出发,10月12日凌晨登陆巴哈马群岛Bahamas。以后又进行3次航行,向南发现了南美大陆)发现新大陆已经500多年,但美国文学的历史只有200年。欧洲人没来之前,美洲大陆的主人是印第安人,据说他们是一万多年前越过白令海峡来美洲大陆定居的亚洲蒙古人。第一个踏上北美大陆的白人是意大利的卡伯特JohnCabot,他住在英国的布里斯托Bristol,受雇于英国的商人。他于1497年5月带领18名水手乘小船从英国出发,7个星期后他看到了陆地,他到达了北美的加拿大。他们后来又到北美探险,几乎到了我们今天称之为弗吉尼亚的地方。但英国国王对他们的成绩漠然视之,因为他们既没有找到去东方的捷径,也没有带回黄金。英国国王做梦也没有想到,在未来的日子里,英国人要为保有这块土地而浴血奋战。在英国人蹉跎岁月的时候,西班牙人已经捷足先登了。他们的探险家庞塞德莱昂JuanPoncedeLeon(1460——1521)随哥伦布到达美洲(在哥伦布第二次到美洲时)。后来,他指挥军队征服波多黎各PuertoRico,成了波多黎各的第一任总督。再后来,他听印第安仆人说起奇妙的“不老泉”FountainofYouth。1513年3月,他带一批士兵从波多黎各起航,复活节时,他们认为到了要找的地方。复活节在西班牙语中叫“花节”,因此,他们把这块鲜花盛开的地方叫做弗罗里达TierraFlorida,意为“LandofFlowers”,弗罗里达这个美丽的名字沿用至今。几乎同时或稍后,又有西班牙探险家到了墨西哥、得克萨斯以及密西西比河流域,因为有了这些探险,西班牙把弗罗里达、墨西哥和南美洲大部分据为己有claimed。法国人也比英国人早一步到了北美。1534年初夏,勇敢的加蒂埃JacquesCartier(1491——1557)船长率两艘小船横渡大西洋,到达了圣劳伦斯河St.LawrenceRiver流入大西洋的地方。次年,他沿河上行,来到了山脚下一个印第安人小村。他称那地方为蒙特利尔Montreal,法语意为MountRoyal,蒙特利尔城后来就建在该地(蒙特利尔如今是巴黎之外讲法语人口最多的城市)。另一个法国探险家尚普兰SamuelChamplain(1567——1635,后成为加拿大的首任法国总督1633——35)1608年在魁北克Quebec建立了堡垒,魁北克是美洲的第一个法国城市。拉萨尔LaSalle(1643——87)是另一个著名的法国探险家,一个富有的皮毛商人。1682年,拉萨尔和他的人马最后到了密西西比河河口。他随即把北起加拿大,南到墨西哥湾,西到落基山脉theRockyMountains的广大地区称为路易斯安那,为法国占有了这片土地。这片地区要到杰斐逊执政时才由法国人手中买来。而英格兰在北美的第一个永久性移民区是在约翰·史密斯(1580——1631,英格兰探险家。1606年12月20日出航,带领一批准备到北美建立殖民地的人横渡大西洋,于1607年4月26日到达切萨皮克湾ChesapeakeBay。5月14日来到詹姆斯敦,旋即成为这个新建殖民地的首领。1608年任总督,1609年回国,1614年航行到他称为新英格兰的地方。次年在航行中被海盗俘获,三个月后逃脱,只身回到英格兰。著有《新英格兰记》ADescriptionofNewEngland1616等书)船长的领导下于1607年在弗吉尼亚的詹姆斯敦建立起来的。史密斯在自己的书里不无夸张地描述了自己的冒险经历:一次,他出去探险,被印第安人包围。他杀死两人,但自己在逃跑时陷入沼泽hesteppedintoaswampandsankintothemuduptothewaist。印第安人把他捉住带回。几天以后,酋长Powhatan和他的勇士们决定处死囚犯。他被反绑双手hishandsweretiedbehindhim带到两块大石头前,他的头被按到石头上,一个印第安人勇士手握沉重的木棒准备击打。就在他闭目等死之时,美丽的公主——酋长最喜欢的女儿Pocahontas站出来救了他的命。史密斯与酋长成了好朋友。公主经常到詹姆斯敦看望她的朋友,带来食物做礼物,她也得到珠饰和其他小玩意beadsandothertrinkets作为回赠。其他殖民地陆续建立起来。英格兰东部一些人不喜欢英国的教会,要建立自己的教堂,以自己的方式崇拜上帝。国王不准,他们便逃到荷兰,被称为pilgrims。过了约10年,他们怕自己的孩子忘掉祖国的语言和习俗,就决定渡海到新大陆。1620年,102人乘上了名叫“五月花”的船。登陆前,人们在船上定了协议,这是美洲第一个宣布殖民地的法律必须是为了所有人的共同利益而公正、平等的协议ItwasthefirstagreementwritteninAmericathatstatedthelawsofthecolonyshouldbejustandequalforthecommongoodofall。签了协议的人许诺要遵守法律。这个被称为“五月花号公约”MayflowerCompact的文件成了美国民主的发端。1620年12月21日,他们到了普利茅斯。很多人生病死了,包括他们的总督。他们选了新总督——布拉福德WilliamBradford(1590——1657,参与组织清教徒移民新大陆。在船上参与制定“五月花号”公约。1621年被选为总督,任职直到1656年。)他明智地统治了多年,他因为写了讲述普利茅斯殖民史的书《普利茅斯开发史》HistoryofPlimmothPlatation而被称为“美国历史之父thefatherofAmericanhistory”。1628年——30年,近千名清教徒来到新大陆,建立了麻萨诸塞海湾殖民地MassachusettsBayColony。威廉斯RogerWilliams(1603——1683,罗得岛殖民地的创建人,宗教自由的先驱。他于1636年建立普罗维登斯城和罗得岛殖民地。1654年,他求得英王特许hepersuadedthekingtogivehimacharterforthenewcolony。)建立了罗得岛殖民地。潘(WilliamPenn,1644——1718哲学家和殖民地领主。他看到占有土地的好处,便向英国国王申请,取得宾夕法尼亚洲的特权,时间是1680年.ItwassuggestedtobeSylvania,meaningwoodedland.Theking’scounciladdedPenntoit,meaningPenn’sWoods.)建立了宾夕法尼亚Pennsylvania殖民地。1682年,国王又特许他建立了马里兰殖民地。贵格派、清教徒与清教思想Quakers,amemberoftheSocietyofFriends,aChristiansectfoundedbyGeorgeFoxabout1650,whosecentralbeliefisthedoctrineoftheInnerLight,theyrejectedsacraments,ritualandformalministry,holdmeetingsatwhichanymembermayspeak。Theybelievedinreligiousfreedom,andthatthespiritofGodispresentineveryoneasaguidetothetruthinallmatters.WhenFoxwasarrestedforpreaching,hesaidtothejudge,“EveryoneshouldtrembleatthewordoftheLord”——thisistheoriginoftheirnameQuakers.Customs:wickedtowearfineclothes,theyworeplaindarkclothesandsimpledarkdresses,theyneverworeribbons,feathersorjewelryofanykind.Warwaswrongandtheyrefusedtofightintheking’sarmy.Theythoughtanypersonwasasgoodasanotherandthekingandthenoblemenwerenobetterthanthepoorestworkmen.清教主义是16世纪末到17世纪英国基督教圣公会内部的宗教改革运动,主张清洗天主教残余影响。1534年亨利八世与罗马教廷分离,亨利自己成了英国国教theChurchofEngland,orAnglicanChurch的首脑,而坎特伯雷大主教则是教民的精神领袖,新教徒致力改革。玛丽女王上台后1553年恢复了天主教,对新教徒进行迫害,圣公会领袖被处死的达288人。1558年伊丽莎白(历史上最有作为的英国国王之一,她的统治是英国历史上辉煌的一笔:文学艺术上达到了空前的繁荣——莎士比亚、本·约翰逊、马洛;军事上英国舰队击败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theSpanishArmada,国人充满了民族自豪感)即位,恢复新教,但不彻底。女王要求教牧人员穿统一服装,许多人认为这是天主教遗迹,他们号称清教徒。英国的清教徒受到了来自法国神学家约翰·加尔文(JohnCalvin1509——1564,法国神学家、16世纪西欧宗教改革最重要的人物之一。1532年,加尔文改信新教。1534年定居瑞士,钻研《圣经》和神学1536年发表《基督教原理》InstitutesoftheChristianReligion。他宣称人与上帝之间有着巨大的无法弥补的鸿沟animmenseandunbridgeablegulfbetweenGodandhumanity,上帝造人是为了让人们去执行上帝的旨意,但由于有了伊甸园的原罪,人便失去了这种执行旨意的能力,而且没有任何办法跨越上帝与人的区别。原罪传布到人类的后代transmittedtothegenerationsofhumanity,我们都生活在“完全的堕落”中welivein“totaldepravity”,他认为罪恶的根本是人们的动机是自我控制而不是上帝控制essenceofsinisthatourmotivesareself-orientedratherthanGod-oriented。他接着论证,所有的人,由于这种天生的罪恶,应得到永久的惩罚。耶稣的死便是赎罪atonement。但耶稣是为谁而死的?显然,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从耶稣的atonement中得到好处。只有上帝选出的才是“上帝的选民”theelect)的直接影响。实际上,自15世纪末,教会由于它的世俗、官员的腐败以及无视信徒的精神要求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抨击。16世纪的法国和德国都出现了宗教改革,法国有加尔文,德国有马丁·路德MartinLuther(1483——1526,德国新教改革领袖、德文《圣经》的的译者1521——1534。他对德国、奥地利、匈牙利以及斯堪地那维亚地区的宗教界影响深远。)英国清教徒认为,英国是一个道德沦丧的社会morallybankruptsociety,政治腐败、卖官鬻爵thebuyingandsellingofpublicoffices、失业人口和贫困人口急剧增加等是上帝的愤怒降临英国的迹象signsthatGod’swrathwouldcomeuponEngland。英国的清教革命是经过内战和所谓的“光荣革命”完成的。历史上教会斗争和政治斗争是非常激烈的。我们提到过的玛丽女王是个天主教徒,她统治时便大肆迫害新教教徒。她的继任者伊丽莎白女王,恢复了新教,但她对天主教的有限让步使两派教徒均不满意。伊丽莎白之后的詹姆斯一世时期,政治宗教矛盾更加激烈,由于他拒绝进一步的宗教宽容,一伙天主教徒便计划炸毁国会,炸死国王、王后、王太子以及来开会的议员。1605年11月4日夜,他们的阴谋败露,盖伊·福克斯GuyFawkes被捕,严刑拷打之下,他供出了同伙,他们都被杀掉(有人拒捕resistarrest被杀,有人被判死刑)。11月5日成了英国的公共节日。詹姆斯一世对天主教和新教都进行歧视和迫害,致使新教教徒外逃,最著名的当属1620年的“五月花”了。1625年,詹姆斯去世,查里一世继位,他倾向天主教,内外政策均告失败,与议会矛盾无法解决。1642年初,伦敦各界的新教教徒武装起来支持议会。8月22日,内战爆发,1649年,1月30日,查里一世被杀。这次内战也称清教革命,因为参加者一方主要是清教徒,其领袖克伦威尔OliverCromwell(1599——1658)即是清教徒。革命时期的另一个清教徒弥尔顿写了很多激情洋溢的小册子鼓吹新闻自由。克伦威尔死后,查里二世回国复辟restoration,对清教徒进行了大肆反攻倒算settleoldscores。1685年,查里二世死,詹姆斯二世上台,3年后,王后生了儿子,天主教徒继位的可能几成现实,新教势力联合起来,请詹姆斯二世的女儿玛丽与丈夫威廉出兵英国,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光荣革命”。它最终解决了英国的宗教问题。在殖民时期的北美,清教势力发展很快,尤其是在新英格兰,而据估计,最早的13个殖民地,80%的教会都有清教主义倾向。清教徒有自己的一套生活方式:他们强调勤劳、简朴、虔诚和宗教严肃hardwork,thrift,piety,andsobriety。他们也有值得赞许的特质:勇敢、热诚和实现目标的意志courage,earnestnessandsenseofpurpose。这些观念占据了早期的美国作品。人们一再认为Ithasbeenmaintainedoninnumerableoccasions,清教徒诅咒文学和艺术,使美国至今仍受其害thePuritanslaycursesuponliteratureandartsfromwhichAmericaisstillsuffering。殖民时期的新英格兰没有小说和戏剧,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诗歌。有人断言,美国文学在其诞生之日便几乎被扼杀了throttledatbirth。20世纪20年代后,对清教的过火攻击over-stated变了个方向,转而成为大加颂扬。可以说,这两种倾向都是不负责任的。我们不否认清教的传统,但这个传统的影响似乎并不是一个强大积极的力量astrongpositiveforce。19世纪作家中,只有霍桑Hawthorne、哈里耶特·比彻·斯托HarrietBeecherStowe、约·格·惠蒂埃J.G.Whittier和罗威尔J.R.Lowell,算是或多或少受到了这种传统的影响。朗费罗60多岁时承认,自己很想读一读乔纳森·爱德华兹JonathanEdwards的作品,却一直没读过headmittedthathehadnotread,thoughhemeantto。要知道,朗费罗可是一个博览群书的人。殖民地最流行的文学体裁是诗歌,绝大部分是宗教性的。北美出版的第一部书是1640年出版的《海湾圣诗》TheBayPsalmBook,它是由希伯来文翻译成英语的民歌圣诗集。北美人写的第一本诗集是1650年在伦敦出版的,书名是《美洲新崛起的第十位缪斯女神》TheTenthMuseLatelySprungUpinAmerica(该书由作者安妮的姐夫带到伦敦出版,反响之好,让作者吃惊),作者是安妮·布雷兹特里特AnneBradstreet(1612——1672),是美国最早写出真正有价值的英文诗歌的一位女诗人。她的宗教组诗《沉思集》Contemplations受到20世纪文学批评界的重视,被认为是一部不朽作品。她在养育8个孩子和料理家务的同时坚持写作,当真难能可贵。最好的清教徒诗人是爱德华·泰勒EdwardTaylor,1645——1729。一般认为他是北美殖民地杰出的诗人。年轻时从英国来到新英格兰,1671年毕业于哈佛大学,后成为牧师enteredministry。他一生默默无闻,临终还嘱咐后人不要出版他的诗歌。他的诗歌意象生动,如他描写人那卑鄙的心灵的诗句:Astyoffilth,atroughofwashingswill,一个泔水槽,一个藏污纳垢的地方,Adunghillpit,apuddleofmereslime,粪坑一个,臭水一汪,Anestofvipers,hiveofhornet’sstings,毒蛇一窝,蜂刺一巢,Abagofpoison,civetboxofsins.一盆子罪孽,一袋子毒药。1883年他的后人把诗稿捐献给耶鲁大学,他最好的诗歌在1939年才得以发表。而他的诗歌全集要到1960年才出现。他精巧的隐喻,和奇特的想象让人想起另一位隐居新英格兰的女诗人艾米莉·狄更生EmilyDickinson。如他的诗句:乘着传谕上帝法令的马车,ThusintheusualcoachofGod’sdecree如果不受虚伪的诱惑,Theybowlandswim他们就轻快地驶向Toglorybright,ifnohypocrisy灿烂幸福的天国。Handedthemin.另一个片段颇具想象力:谁用翠玉丝带般的河川Wholacedandfilletedtheearthsofine把地球编织得这样好看?Withriverslikegreenribbonssmaragdine?谁为海洋装饰上织边Whomadetheseasitsselvedge,anditslocks=selvage象银盆内绣球般的璀璨?Likeaquiltballwithinasilverbox?谁为它覆上华盖?织好垂帘?Whospreaditscanopy?Orcurtainsspun?谁在这滚球场上把太阳滚转?Whointhebowlingalleybowledthesun?中国古代的诗人中,也许李贺的想象力堪与他匹敌,我们不妨看一看李贺的“梦天”老兔寒蟾泣天色,云楼半开壁斜白。玉轮轧露湿团光,鸾佩相逢桂香陌。jadependant;sweetosmanthus黄尘清水三山下,更变千年如走马。三山:传说中蓬莱、方丈和瀛洲三座神山。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当然,李家的前辈诗人,卓越的浪漫主义大师李白,也以其奇诡飞腾的想象力著称,而且更为雄奇,不信,读一读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巧的是,和李贺一样,李白也在诗歌中提到“烟涛微茫信难求”的“瀛洲”。爱德华兹(1703——1758)是北美殖民地最大的神学家和哲学家。他13岁就进入耶鲁学院学习,后来在耶鲁学院获得硕士学位。他在纽约短暂传教。在1751年后,在马萨诸塞州作牧师,写出了使自己名垂青史的著作:《意志自由》FreedomoftheWill(1754),《原罪说辩》TheDoctrineofOriginalSinDefended(1758)以及《真正德行的本质》TheNatureofTrueVirtue(1765)。爱德华兹在1720s——1740s年间北美殖民地兴起的“大觉醒”运动时成为其重要的理论家。所谓的“大觉醒”TheGreatAwakening是北美殖民地兴起的基督教奋兴运动Christianrevival。“大觉醒”运动的一个重要人物是怀特非尔德牧师GeorgeWhitefield(1714——1770)。他是英国基督教圣公会的传教士,在牛津大学与卫斯理Wesley兄弟(查利,1707——88卫斯理宗传教士和圣诗作者hymns;约翰,1703——99卫斯理宗创始人,1784年约翰宣布他创立的教会脱离圣公会独立。他的教会称基督教循道宗或卫斯理宗MethodismorWesleyanChurch)结为挚友,1738年应邀与他们一起到北美乔治亚殖民地传教。早在1734和1735年马萨诸塞州和新泽西州就爆发了宗教奋兴运动。而它的高潮要到1740才到来。这一年,怀特非尔德牧师开始了他著名的在北美殖民地的巡回宣教“GrandTour”。他在拥挤的教堂、礼堂assemblyhall和露天野外向成千上万的听众传教。它的宗教观点message主要是加尔文主义的:上帝的威仪与完美;人类的罪恶处境;通过耶稣的死与复活使一些人得救themajestyandperfectionofGod;thesinfulconditionofhumanity;thesalvationgrantedtoafewthroughthedeathandresurrectionofJesus。尽管持续的时间不长,“大觉醒”对北美殖民地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首先,它增强了人们的信心:上帝为美国计划了伟大的事物,这同时也是英国和欧洲很多福音会新教徒所共有的信心itraisedthehopethatGodintendedgreatthingsforAmerica,ahopesharedbymanyEnglishandContinentalevangelicalsaswell。其次,在人际交往较少,地区认同强烈regionalidentitystrong,宗教对立激烈religiousrivalriesintense的殖民地地区,“大觉醒”是第一次殖民地间的大事thefirstgreatintercolonialevent。第三,“大觉醒”提醒我们,加尔文主义的正统观念仍然在美洲殖民地很活跃Calvinistorthodoxywasstillalive。确实,福音会宗教evangelicalreligion在美国文化中一直有很重要的地位。爱德华兹认为“大觉醒”是神秘的,是人们无法预测的来自上帝的礼物。他来自偏僻的马萨诸塞州provincialMassachusetts,而不是英格兰和欧洲的文化中心,很快在“大觉醒”运动中成为美国最主要的文化巨擘firstintellectualmaster,和威廉·詹姆斯之前最伟大的美国哲学家。在某种意义上说,本杰明·富兰克林BenjaminFranklin(1706——1790)是美国革命之前最好的作家,因为,他也许是殖民时期唯一一个其作品今天仍有人在读的作家。富兰克林于1706年1月17日生于波士顿一个肥皂和蜡烛制造商家庭,是17个孩子中的第15个,10个男孩子中最小的。男孩子进学校的时间都不长,就帮助家里工作。本杰明只在波士顿上了两年学,除了算术arithmetic他的各科学习都很好。10岁时,他就在家里帮忙做蜡烛。12岁,他成了哥哥詹姆斯的印刷店的学徒。根据苛刻的安排,他要给哥哥做学徒到21岁,只在最后一年拿薪水。在自学写作的过程中,他曾经化名作好事不留名太太Mrs.SilenceDogood给哥哥的报纸写故事,而他的故事居然被登出来了。哥哥詹姆斯是个爆脾气的人,对小弟弟也不好。他决定离开哥哥的印刷店,但他知道,那样,他不会在波士顿找到印刷工的活,于是,他决定到另一个城市试试运气。他卖了一些书才凑出去纽约的船票,这一年是1723年,他刚17岁。纽约那时是个小城市,他找不到工作,有人建议他去费城Philadelphia。他在费城一切顺利,很快便成了全城知名的印刷工。1730年他24岁时,有了自己的印刷厂。费城当时只有一家报纸,本杰明建起了另一家报纸——《宾夕法尼亚报》PennsylvaniaGazette。1732年,乔治·华盛顿出生的那年,富兰克林出版了《格言历书》PoorRichard’sAlmanac。当时的历书不仅包括日历,还包括天气以及其他有用的信息,因此销路较好。此后,他一年一本,连出了25年。他在历书中倡导的节俭和正当的生活方式thriftandrightliving影响了成千上万的美国家庭。他的《自传》是仍旧吸引读者的一本书。他的名言有:Losttimeisneverfoundagain.Godhelpthosewhohelpthemselves.Timeislife.Nogainwithoutpain.Apennysavedisapennyearned.Earlytobedandearlytorise,makesamanhealthy,wealthy,andwise.Neverleavethattilltomorrowwhichyoucandotoday.Wemustindeedallhangtogether,or,mostassuredly,weshallallhangseparately.—RemarktoJohnHancock,atthesigningoftheDeclarationofIndependence,4July1776Thereneverwasagoodwar,orabadpeace.----LettertoQuincy,11Sept.1783Whatistheuseofanew-bornchild?----Whenaskedwhatwastheuseofanewinvention富兰克林是一个精力充沛、勤奋努力、多才多艺的人。他在1752年的一场暴风雨中进行了他的雷电实验,还据此发明了避雷针,这些以及其他一些发明为他赢得了一些欧洲著名大学的博士学位。他还建立了美洲的第一个公共图书馆。他建立了一所学校,后来成了宾夕法尼亚大学。他还为殖民地建立良好的邮政系统付出了努力,1737年,他被任命为费城的邮政局长。由于出色的业绩,他于1753年被英国政府任命为全殖民地的邮政总监Postmaster-General。他还参加了1787年的制宪会议hewasadelegatetotheconventionthatwrotetheConstitution。他还是一位卓越的政治家和外交家。作为大陆会议的代表,他参与了独立宣言的起草和签字;1776年,他被派去法国寻求经济和军事援助,到1781年,法国共派出1.2万陆军,3.2万海军;1778年英国军队战败,他与英国谈判,和约1783年签定,美国从此独立。他是18世纪名列华盛顿之后最著名的人物。革命时期的两个托马斯,托马斯·潘恩和托马斯·杰斐逊在文学上都值得一提。潘恩(1737——1809),这个有反叛天性的写鼓动性小册子的能手在革命时代应运而生thenaturalgiftofpamphleteeringandrebellion,wasappropriatelybornintoanageofrevolution。他生于英国一个穷裁缝家stay-maker。13岁就离开了学校,先后做过父亲的学徒、水手、教师和税务员exciseofficer。早年的不幸和流浪生活使他成了一个不畏艰险、向往自由的战士。1774年来到美洲,在富兰克林的帮助下,担任《宾夕法尼亚杂志》PennMagazine的编辑。1776年1月10日,他出版了小册子《常识》CommonSense,提出了“为独立而战斗”的号召。他知道。这种言论会要了他的命,只署名“一个英国人ByanEnglishman”,三个月内,卖掉了10万册,而且还在国外再版。潘恩成了美国革命最有力的代言人themostarticulatespokesmanoftheAmericanRevolution。战争期间,他参加了多次战斗,但他最杰出的贡献是在1776年到1783年12月9日之间写的一系列16个名为《美国危机》TheAmericanCrisis的振奋人心的小册子。潘恩在1787和1802年还去法国和英国参加革命运动,期间他发表了《人权论》TheRightsofMan,PartI,1791;PartII,1792和《理性的时代》TheAgeofReason,PartI,1794;PartII,1795,宣扬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常识》和《美国的危机》是革命战争年代北美军民意志和愿望的集中体现,语言精练,层次arrangementofideas分明,结构严谨,抒情和说理有机结合,是美国文学史上散文著作的经典。《美国的危机》一开头就向北美军民“现在正是考验人们灵魂的时候。那些只能做盛世的士兵,只能做顺境的志士,在这紧急关头,对于为祖国服务却畏缩不前了;只有现在还经得起考验的人们,才值得全国人民的爱戴与感激。暴政,象地狱一样,是不容易被打倒的;然而我们可以引以为荣的是:斗争越激烈,胜利越辉煌。Thesearethetimesthattrymen’ssouls:Thesummersoldierandthesunshinepatriotwillinthiscrisis,shrinkfromtheserviceoftheircountry;buthethatstandsitNow,deservestheloveandthanksofmanandwoman.Tyranny,likehell,isnoteasilyconquered;yetwehavethisconsolationwithus,thatthehardertheconflict,themoregloriousthetriumph.”他还写道“退缩不前是懦夫,意志坚强、行为无愧于良心的人将坚持自己的理想,视死如归,勇往直前。’Tisthebusinessoflittlemindstoshrink;buthewhoseheartisfirm,andwhoseconscienceapproveshisconduct,willpursuehisprinciplesuntodeath.”托马斯·杰斐逊(ThomasJefferson,1743——1826),是杰出的政治领袖,《独立宣言》的起草人,美国第三任总统,优秀的散文作家。他的人格和思想比任何美国人对国人的影响都大。他生于弗吉尼亚贵族家庭,从小博览群书,有广泛的兴趣——法律,哲学,行政,建筑,教育,科学,机械乃至农业。1775年,他代表弗吉尼亚出席第二次大陆会议;第二年,和约翰·亚当斯、本杰明·富兰克林、罗杰·谢尔曼、罗伯特·利文斯顿一起——他起草了《独立宣言》。1779——1781,他出任弗吉尼亚州长。1784年,他去法国协助富兰克林和亚当斯与欧洲列强谈判。1785年,他出任驻法国大使。1789年回国,被华盛顿任命为国务卿。1801年任总统,再任期间,1803年决定购买路易斯安那,使国土面积几乎扩大一倍。他离任后回故乡,于1819年创建弗吉尼亚大学,并成为其首任校长rector。他为人慷慨,平易近人,深为人民爱戴。他的民主的政治主张,也深浮众望。他于1826年7月4日逝世,正值《独立宣言》签署50周年纪念日。真正美国文学的兴起独立战争之后,一些作家尽管还受着欧洲文化的影响,已经开始关注美国文学的建设。他们以美国作为其作品的背景,表现美国本土的风土人情和人民的生活,在促进民族文学的发展上起了重要作用,这些人包括:欧文、库珀和享誉欧洲的爱伦·坡。欧文(WashingtonIrving,1783——1859)是美国建国后第一个赢得国际声誉的作家,被称为“美国文学之父”。他创造性地借用欧洲文化,利用本国题材,极大地促进了美国文学的发展。欧文生于纽约富商之家,由于是11个孩子中最小的,从小在溺爱中长大,不愿上大学,倒是喜欢读书。少年时就喜读英国浪漫作家司各特、拜伦和彭斯的作品。在J.O.霍夫曼的律师事务所断断续续学习法律,并与霍夫曼的漂亮女儿马蒂尔达相爱(不幸的是,1810年两人还未结婚马蒂尔达就去世了)。1802——03年间,以JonathanOldstyle的笔名在哥哥的报纸上发表了一系列讽刺纽约生活的文章。1807——08年间,与哥哥威廉和J.保尔丁JamesPaulding合写连载杂文,题为《杂拌》SalmagundiPapers。1809年发表的《纽约外史》AHistoryofNewYork,byDiedrichKnickerbocker是一部具有独特风格的幽默之作,出版后,欧文成了纽约文坛上风靡一时的人物。1815年,欧文去英国照管家庭的企业cutleryfirmheadquarteredinLiverpool,在欧洲一住就是15年。虽然未能使企业免于倒闭,但却在文学事业上受到了司各特的鼓励,1819——20,他的《见闻札记》TheSketchBook陆续连载并很快成书appearedseriallyandsooninvolumeform,这是他的代表作,出版后,欧洲各国竞相翻译出版。这部讽刺与异想、事实与虚构、杂写新旧世界的作品,其中包括被称为最早的现代短篇小说的《睡谷的传说》TheLegendofSleepyHollow和《瑞普·凡·温克尔》RipVanWinkle,获得极大成功。1822年,出版了《布雷斯布里奇田庄》BracebridgeHall。之后,他游历了德国、法国、奥地利、西班牙等国,并且在西班牙作了几年外交官。1824年,他出版了《游客谈》TalesofaTraveler,1828年,出版《哥伦布传》AHistoryoftheLifeandVoyageofChristopherColumbus,1829年,《攻克格拉那达》AChronicleoftheConquestofGranada,1832年,出版了一部有名的故事集《阿尔罕伯拉》afamousvolumeofstoriesandsketchesTheAlhambra。1832年,欧文回到了阔别17年的故乡,受到了热烈欢迎。他去西部作了一次旅行,写出《草原漫游记》ATouronthePrairies,1835和《阿斯托里亚》Astoria,1836。晚年,他写出了传记《哥尔斯密传》LifeofOliverGoldsmith1840和《华盛顿传》LifeofGeorgeWashington1855——59。欧文尽管受欧洲古典文学影响,但在主要作品中突破了传统的束缚,创造性地运用了民族题材,不仅描写了美国的自然景色和风土人情,而且为美国的“童年”创造了浪漫主义的画像:不是冷酷无情地追求财富,而是闲适、幽静、淳朴、天真,富于想象力和魅力。他的某些人物形象已经成为文学典型,至今流传。优美的“欧文式”散文是19世纪英语散文的典范。几代美国作家都从欧文的作品中汲取营养。与欧文同时代的库珀JamesFenimoreCooper,(1789——1851)在创建真正美国文学上贡献更大,是小说领域中第一个采用民族题材的美国作家。他1789年(这一年,通过了美国宪法)生于新泽西,父亲是国会议员。曾就读于耶鲁大学,当过水兵。一次,在读一部乏味的英国小说时,他对妻子说,自己可以写一本更好的。妻子不失时机地要他自圆其说hiswifelostnochancetochallengehimtomakegoodhisboast,于是,库珀在30岁时开始了将给他带来财富和世界声誉的文学事业。他的第一部小说《戒备》Precaution1820是模仿奥斯汀的风俗小说,单调乏味,很不成功。但他的第二部小说借鉴了司各特以苏格兰为背景的传奇小说,以独立战争为背景,刻画了几个有特色的美国形象,为美国小说开辟了新天地。这部作品是《间谍》TheSpy,出版于1821年,这也是作者第一部民族题材的小说。该书歌颂了爱国主义者的形象,受到了读者的热烈欢迎,不仅在国内连续出版,而且还被译成多种欧洲文字。接着,他又写出了边疆题材的《拓荒者》ThePioneers1823,和航海题材的《水手》ThePilot1824(《水手》是第一部美国海上冒险小说,与《间谍》一样,小说也突出了爱国主义的主题,描写了独立战争时期的著名人物约翰·保尔·琼斯JohnPaulJones船长。琼斯在历史上真有其人,他1747年生于苏格兰,12岁就出海,22岁就作了船长,掌握自己的船。1773年来到美洲,战争爆发时参加了美国军队。琼斯被誉为“美国海军之父”TheFatheroftheAmericanNavy。战争开始时,美国人没有军舰,1775年12月7日,琼斯受命到大陆军海军的“阿尔弗雷德”号做上尉lieutenant,这是新的美国政府所购买的第一艘军舰。Alfred上服役之后,他被提升为“Providence”号舰长。1777年,给了他一艘新船,名叫“Ranger”而英勇的琼斯船长居然率领他的军舰到了英国的沿海去作战。去英国之前的1777年6月14日,大陆会议刚刚通过美国的国旗Ithad13stripes——7ofredand6ofwhite,representingthe13originalcolonies,Intheupperleftcornerwere13whitestarsonafieldofblue,镇上的姑娘们从她们最漂亮的裙子上剪下一块块丝绸成国旗。琼斯是第一个在海上升起美国国旗的人thefirsttoflytheAmericanflagatsea。后来,他在爱尔兰沿岸击败了英国军舰“德雷克”号,让英国人大为惊恐。他还去法国看望富兰克林。1779年,法国政府给了他一艘新船,他把它命名为“好人里查”LeBonHommeRichard,TheGoodmanRichard,来向出版过《穷人里查年鉴》PoorRichard’sAlmanac的富兰克林致敬。他的杰作是让自己的士兵跳上敌船,通过白刃格斗俘获比自己的军舰更大且装备更好的敌舰Serapis号。)这两部作品出版后影响很大,满足了美国读者对民族题材的渴求,向国外读者介绍了美国这个新兴国家的面貌。库珀很快成了美国最重要的小说家,有“美国的司各特”之称。从1821年发表第一部作品起到1851年逝世止,30年间库珀笔耕不辍,出版作品近50部。最初的三部作品分属三个类型,也是他在美国文学史上开创的三种不同的小说形式,即以《间谍》为代表的革命历史小说、以《拓荒者》为代表的边疆生活小说thefrontiersaga和以《水手》为代表的航海小说theseaadventuretale/searomance。奠定库珀在美国文学史上地位的是他的边疆题材小说,即以那蒂·班颇NattyBumppo,whoisalsocalledDeerslayer,Hawkeye,Pathfinder,andLeatherstocking为中心人物的皮袜子系列LeatherstockingSeries五部曲,《拓荒者》是第一部,其后为《最后的莫希干人》TheLastoftheMohicans,1826、《草原》ThePrairie,1827、《探路者》ThePathfinder,1840和《杀鹿者》TheDeerslayer,1841。这些作品大量细致地描写了开拓边疆的生活,用想象和夸张的手法,使“皮袜子”的形象鲜明生动,富于浓厚的浪漫色彩。小说主人公那蒂是个白人老猎人,代表荒原。5部书写了他的一生。勇敢,善良,目不识丁的那蒂徘徊于hoversbetween印第安人和白人世界之间。精通山林的各种本事,是莫希干人酋长金家谷的心腹之交abosomfriendoftheMohicanchiefChingachgook,看得惯印第安人的信仰,保持着白人的某些特点:不想同肤色不同的女子结婚,虽然始终陪伴金家谷南征北战,但从来不割敌人的头皮tolerantofIndianbeliefs,heremainssomewhitecharacteristics:hewouldnotthinkofmarryingagirlofanothercolor,norwillhetakescalps,thoughheaccompaniesChingachgookonthewar-path.与上述两人相比,坡的情况可以说比较特殊一些。欧文和库珀都是同时代公认的文人中的佼佼者eminentmanofletters,而坡在短暂的一生中从来没有象他们那样显赫reachedtheirlevelofeminence。坡1809年生于波士顿的流浪艺人家庭。2年之内父母双亡withintwoyearsofhisbirth。他被弗吉尼亚州里士满城Richmond的商人约翰·爱伦收养。少年时(6——11岁)曾在英国(在伦敦和苏格兰)受教育,回国后曾进弗吉尼亚大学,但不久就离开了,因为他不愿意学习养父希望他学习的法律专业。在军队短期服役后,1830年,养父帮他安排进了西点军校afterabriefenlistmentinthearmy,hereceivedanappointmenttoWestPoint,whichAllanhadhelpedtoarrange。在西点不到一年,就因违反军纪遭开除1831hewasdischargedlessthanayearlaterforgrossneglectofduty(今天的西点校园内却矗立着一座爱伦·坡纪念堂)。这样,他与养父关系彻底破裂。他一度住在巴尔的摩市姑母家,与姑母Mrs.MariaClemm和她的女儿,自己的表妹Virginia生活在一起。后来,作过几家杂志的编辑(33年《南方文学信使》SouthernLiteraryMessenger;《格雷厄姆杂志》Graham’sMagazine;《波顿绅士杂志》Burton’sGentleman’sMagazine,他的小说“厄舍古屋的倒塌”TheFalloftheHouseofUsher最早刊登在该杂志),显示出诗人、小说家和文学批评家的天才。1837年,28岁的坡与15岁的表妹结婚,此时的新娘已经有了肺病TB。婚后10年,贫穷、疾病、酗酒和失意始终是他无法克服的敌人。潦倒时,他要向朋友借钱,岳母都被动员去乞援。他曾经穷得没有钱买邮票,或买不起火柴。弗吉尼亚病重时,让猫趴在她胸口为她取暖。1846年,疾病终于夺去了妻子的生命。此后,坡精神抑郁几至崩溃,同时与多名女子谈柏拉图式的恋爱,求她们给自己以母亲般的爱护,还曾与一个45岁的寡妇莎拉·海伦·惠特曼(莎拉与大诗人惠特曼无关)订婚。曾尝试自杀。1849年10月3日,人们在巴尔的摩的一家旅社发现了半醉半死的他,4天后,他死在巴尔的摩的医院里。28年后,巴尔的摩为他竖起一座纪念碑,逢此典礼的唯一作家竟是诗风与他大异其趣的惠特曼。坡的作品可以分为三大部分,即批评,短篇小说和诗歌。他的批评文字很多,多数是书评。他认为诗歌创作有三要素:“美,纯,谐”(beauty,purity,melody),并认为诗歌是“美的节奏性的创造”(Therhythmicalcreationofbeauty)。他的主要论著为《诗歌原理》ThePoeticPrinciple和《创作哲学》ThePhilosophyofComposition。他的诗歌主张对法国象征主义诗人和纯诗lapoesiepure有极大影响。坡的短篇小说共70篇。他受哥特小说的影响。对人的变态心理和犯罪意识有精彩的描写。被认为是西方侦探小说的鼻祖,对现代科幻小说家如威尔斯等也有很大影响。他的男主角通常都是出身贵族,富有而博学,孤独而神经质lonelyandnervous。女主角则呈现笼罩在死亡阴影的幽灵般的美。他的名作包括:《袒露真相的心》TheTell-TaleHeart,《黑猫》TheBlackCat,《莉盖亚》Ligeia,《金甲虫》TheGoldBug,《红色死亡的假面舞会》TheMasqueoftheRedDeath,《厄舍古屋的倒塌》TheFalloftheHouseofUsher,《莫格街谋杀案》TheMurdersintheRueMorgue,《被窃的信》ThePurloinedLetter以及《阿芒提拉多的酒桶》TheCaskofAmontillado。作品结集为《述异集》TalesoftheGrotesqueandArabesque1840,和《故事集》Tales1845。诗歌上,坡的产量很有限,只有50首诗。他的诗歌几乎全是抒情诗。诗歌的背景几乎全是黑夜,读者简直不可能在他的诗歌中见到阳光或活人。他的诗歌充满了对另一世界的向往;那氛围和他的故事一脉相承。忧郁,绝望,回忆,幻觉是经常的主题。出版过4本诗集:《帖木尔》TamerlaneandOtherPoems1827、《艾尔·阿拉夫》AlAraaf1829、《诗集》Poems1831和《乌鸦及其他诗篇》TheRavenandOtherpoems1845。“乌鸦”问世后,他的诗才才得到了普遍的承认。在诗歌理论和创作上,他都表现出对形式的偏重,这一点他多少可算是反潮流,因为当时的诗人朗费罗、洛威尔甚至爱默森无一不是喜欢说理,或多或少相信“文以载道”didacticism。他的名诗《乌鸦》据说有16种不同的手稿。他和济慈一样,是介于浪漫派和象征派之间的人物。他的诗歌有如下特点:一、重复repetition:坡喜欢重复字句,以达成某种气氛。他的重复不是叠句refrain而是结构相同字眼略有不同的半叠句。《乌鸦》中每段的第四第五行;《安娜贝尔·丽》AnnabelLee中,安娜贝尔·丽的名字出现于行末达7次之多。而这两首诗通篇用一韵,也是一种重复。二、头韵alliteration:头韵可说是盎格鲁·萨克逊民族文学之一大特色,在其民族史诗《贝奥武夫》Beowulf中就已流行。在《致海伦》中,Theweary,way-worn,wandererbore一行中,4个w和5个r来暗示疲倦的温柔。在《乌鸦》中,Whatthisgrim,ungainly,ghastly,gaunt,andominousbirdofyore一行中,以个g的音来暗示乌鸦的瘦削和阴森。三、行内韵internalrhyme:一行之中,中间的字与行末的字押韵,称为行内韵。如《乌鸦》中每段第一行和第三,四行Onceuponamidnightdreary,whileIpondered,weakandweary;WhileInodded,nearlynapping,suddenlytherecameatapping.《安娜贝尔·丽》的末段:Forthemoonneverbeams,withoutbringingmedreams;Andthestarsneverrise,butIfeelthebrighteyes;Andso,allthenighttide,Iliedownbytheside(Ofmydarling—mydarling—mylifeandmybride)。四、抑抑扬格anapaest/anapest,metricalfootofthreesyllables,thefirsttwoshortandthelastlong和扬抑格trochee,ametricalfootoftwosyllables,thefirstlongandthesecondshort:英诗中最普遍的格律是抑扬格iambus;无论是“无韵体”,“十四行诗”,“英雄双韵体”还是“斯宾塞体”,一律使用“抑扬格”。而坡则喜欢与众不同,偏用常人少用的“抑抑扬格”(两轻一重的三音节如domineer)和“扬抑格”(一重一轻的两音节)。这也显示出他超乎常人的诗才。19世纪中期的浪漫主义文学19世纪前30年,欧文等文化名人把纽约变成了美国的文化首都,但到了19世纪中期,重心又回到了新英格兰(美国东北部地区,包括缅因Maine,新罕布什尔NewHampshire,佛蒙特Vermont,马萨诸塞Massachusetts,罗得岛RhodeIsland和康涅狄格Connecticut6州。1614年由英国船长J.史密斯命名,后由英国清教徒开拓。18世纪为独立战争的策源地,在创建新国家的斗争中作用显著。南北战争中坚决站在联邦一边。内战后涌入爱尔兰和东欧国家移民,出现人口的多民族。该地区负有盛名的教育机构HarvardUniversity1636andMassachusettsInstituteofTechnology1861inthestateofMassachusetts;YaleUniversity1701inConnecticut和历史地位使其对全国仍有影响。)。在那里,一大批有才华的作家写出了现在已被公认的杰作,形成了一次文化上的百花齐放,有人称之为美国文艺复兴。这些作家的中心是康科德派文人,大都是爱默森和梭罗的忠实信徒。这些人被他们的敌人称为sonamedbytheirenemiestobeTranscendentalists,becauseitwasthoughtthattheystudiedKant’stranscendentalphilosophy超验主义者。哲学上,超验主义被定义为“对人自身通过直觉认识真理的能力或超越理智获取知识能力的认可。”therecognitioninmanofthecapacityofknowingtruthintuitively,orofattainingknowledgetranscendingthereachofthesenses.爱默森认为直觉的能力intuitivefaculty,也就是超越理智的能力,也就是人的内在的洞察力,在精神事物上更具权威性moreauthoritativeinspiritualmatters。伴随超验主义的其他观念有:自然可以使人崇高,人到了外面的森林和草原会更好;相反,商业使人堕落,作生意的一生是毁掉的一生naturewasennobling,thatmenweresomewhatbetteroutintheforestsandmeadows;ontheotherhand,commercewasdegrading,thatalifespentinbusinesswasalifewasted。还有观点认为个人的灵魂可以直达上帝,或者爱默森所称之为的超灵,亦即上帝,而无须教会和教士的帮助theindividualsoulcanreachGod,orasEmersoncalledhim,theOver-Soul,withoutthehelpofchurchesandclergy。超验主义对美国文学有很大影响,激发了一整代inspiredawholegenerationoffamousauthorssuchasEmerson,Thoreau,Hawthorne,Melville,WhitmanandDickinson著名作家。在梭罗身上,它表现为个人主义和对政府的不服从;在爱默森,它是自助,自足,是学者的独立,是自然的启示;在惠特曼,它是民主意识。爱默森RalphWaldoEmerson(1803——1882)散文家,诗人,超验主义的代表人物。生于波士顿附近的康科德村,该村与它齐名的莱克星顿(麻省东部城镇,1640年创建,现主要为波士顿西北郊住宅区。独立战争第一次战事发生地。1775年4月19日77名民兵在在约翰·帕克上尉的指挥下在村子的绿地阻击向康科德进军的700名英军。战斗中民兵死8人、伤10人。现在,当地有纪念石碑,上刻帕克的命令“坚守岗位,不遭射击不开火。假若他们要开战,就从这里开始吧。”alittlebandof77MinuteMendrewuponthevillagegreentopreventtheadvanceoftheEnglisharmy.CaptainJohnParkercommandedhisMinuteMen“Standyourground.Don’tfireunlessfiredupon;butiftheymeantohaveawar,letitbeginhere!”)在美国历史上负有盛名,是独立战争爆发的地方(是爱默森所谓的打响“声震世界的第一枪”firedtheshotheardroundtheworld)的地方,而由于爱默森和梭罗等人的活动又成了著名的文化中心。爱默森生长在教会家庭,自幼养成思考的习惯。在哈佛大学读书时阅读了英国浪漫主义作家和思想家柯尔律治、华兹华斯、卡莱尔等人的作品。毕业后曾在波士顿作牧师,但教会中的迷信成分他不能接受,于是放弃教职,到欧洲各国旅行,在英国拜访了心仪已久的柯尔律治、华兹华斯和卡莱尔,深受欧洲浪漫主义的影响。以后的几十年中,他一直和卡莱尔保持着联系。回到美国后,便开始全面通俗地介绍他的超验主义理论。1834年定居康科德,使之成为超验主义的圣地。1836年发表《论自然》Nature,这是一本内容广泛的重要著作,是爱默森理想主义的最高体现,以后的著作都是对这本书的主旨进行的变化和发展。1837年8月31日向哈佛知识界发表演说,题为《论美国学者》TheAmericanScholar,宣告美国文学已脱离英国文学而独立,告戒有识者应警惕学究气,警惕纯粹模仿,警惕信从传统和脱离生活的研究工作。这一演说轰动一时。1838年,又发表著名演说《神学院致辞》TheDivinitySchoolAddress,批评了死气沉沉stagnant的基督教传统。强调人可以通过道德本性和直觉认识真理。1840年,创办了超验主义杂志《日晷》TheDial。他把自己的演讲稿分为两卷《论文集》Essays:FirstSeries,1841和《论文集:第二集》Essays:SecondSeries,1844。他的两册诗集《诗集》Poems,1846和《五月节》May-DayandOtherPieces,1867为他赢得了诗人的声誉。他最成熟的作品是《人生的行为》TheConductofLife,1860,主要反映了作者的全面的人文主义思想。他充分意识到人的局限性和人在不断进化的世界中不可能得到充分发展。爱默森是欧洲哲学和美学思想传入美国的中间人,是美国文艺复兴(1835——1865)的领袖,对梭罗、惠特曼、霍桑和狄更生都有影响。他是欧洲浪漫主义潮流在美国的发言人,曾给当时美国的思想运动指明方向。他的作品广泛流传,影响极大。19世纪和20世纪的文化名人如尼采FriedrichNietzsche1844---1900,Germanphilosopher,poetandcritic,notedforhisconceptofthesupermanandhisrejectionoftraditionalChristianvalues.Hischiefworksare:TheBirthofTragedy1872;ThusSpakeZarathustra1883—91andBeyondGoodandEvil,1886(中文译名《善恶之彼岸》)、梅特林克MauriceMaeterlink1862---1949Belgianpoetanddramatist,notedforhissymbolicplays:PelleasetMelisande1892whichservedasthebasisforanoperabyDebussy(ClaudeDebussy,1862---1918,Frenchcomposerandcritic,thecreatorofimpressionisminmusicandaprofoundinfluenceoncontemporarycomposition.HisworksincludePreludeaL’apres-midid’unfaune,1894andLamer,1905fororchestra,theoperaPelleasetMelisande,1902,heandMaeterlinkclaimedtohavebeendeeplyinfluencedbythehorriblestoriesofEdgarAllanPoe,andmanypianopiecesandsongsettings,)andL’OiseauBleu1909,1911Nobel、柏格森HenriBergson1859——1941,Frenchphilosopher,whosoughttobridgethegapbetweenmetaphysicsandscience.HismainworksareMemoryandMatter1896;CreativeEvolution1907;NobelPrize,1927等公开承认从爱默森那里获益非浅。他是美国具有世界影响的作家。另一个康科德出生的超验主义作家梭罗HenryDavidThoreau1817——1862也是这一时期的重要人物。和爱默森一样,生于小商人家庭的梭罗也毕业于哈佛大学。从哈佛毕业后,作过小学教员,在家里制作过铅笔,与兄弟一起开办过三年小学,还作过家庭教师(教爱默森的侄子)。1837年与爱默森相识,过从甚密,并深受其影响。1841——43,梭罗就住在爱默森家里。他终身未娶,一直住在康科德附近。在超验主义杂志《日晷》上发表了不少诗作和散文。为了实践超验主义的理论,他于1845年春在距康科德一英里半的沃尔登湖边建起一间小木屋WaldenPond,wherehebuilthishut,wasonlyamileandahalffromConcord开始过一种与大自然溶为一体的简朴生活。他居住了两年,对自然和世界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写出了两篇最著名的著作:《在康科德和梅里马克河上的一周》AWeekontheConcordandMerrimack和《沃尔登或林中生活》Walden,orLifeintheWoods1854。他曾以政府无道为理由,拒付人头税而被关进康科德监狱一夜,一个朋友为他付了税,把他保了出来hewasjailedinConcordforrefusingtopay,poll-taxtoagovernmentheconsideredunjust,afriendpaidthetaxonhisbehalfandhadhimreleasedovernight。这次经历使他写出了名为《论公民的不服从》CivilDisobedience(1849)的文章。梭罗后来的超验主义观念逐渐淡薄。尔后,积极投身于废奴运动,协助奴隶逃亡北方,并著文反对奴隶制,热情讴歌约翰·布朗(如他在“马萨诸塞州的奴隶制”SlaveryinMassachusetts中说布朗“最近死于克伦威尔时代,不过又在我们这里重生”“diedlatelyinthetimeofCromwell,buthereappearedhere”)。梭罗的作品对美国思想有两个贡献,首先,他认为人们应该生活,而不是用工作去谋生peopleshouldliveinsteadofworkingforaliving。他用自己在沃尔登湖的经历告诉人们,独立的生活,保持自己的独立人格是可行的。其次,如果人们认为法律是不公平的,他们可以用公民的不服从来与之对抗ifpeoplethoughtalawwasunjusttheycouldresistitbycivildisobedience。甘地MahatmaGandhi(1869——1948,印度民族主义领袖,20世纪非暴力主义的倡导者。主张苦行和戒杀,信奉素食主义,提倡不同宗教间的互相容忍。1894年25岁时在南非创立印度国大党IndianNationalCongress。他试图使印度摆脱英国独立,并为此付出了艰辛和努力包括牢狱之苦,终于在去世前的1947年看到了印度和巴基斯坦成为自治领dominion。)是众多被这一思想吸引的人之一,他以这一思想在印度获得了巨大的成功。马丁·路德·金也深受梭罗关于以非暴力抵抗不公的思想的影响,而且,公民的不服从的学说也是今天美国民权斗争的指导思想。马库斯·坎利夫MarcusCunliffe在《美国的文学》TheLiteratureoftheUnitedStates中有一段爱默森和梭罗的比较。乍一看,似乎没有另两个作家比爱默森和梭罗更相似了。两人都住在康科德,被同样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气体检测监控系统项目发展计划
- 数字工具在传统课堂中的应用与效果分析
- 智能教育机器人在家庭教育的应用前景
- 教育心理学实践激励学生的关键要素
- 教育公平政策与资源分配的实践
- 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培养教育心理学的秘密武器
- 教育技术的成功案例与实践经验分享
- 商业综合体工程监理案例分析
- 能源革新引领教育升级探索智能教育设施的新模式
- 商业行业如何推动青少年健康饮食政策的落实
- 2024-2025学年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八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
- 陆河辅警考试题库2025(有答案)
- 2025至2030拼图玩具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
- 喀什地区莎车县招聘警务辅助人员考试真题2024
- DB43∕T 876.2-2014 高标准农田建设 第2部分:土地平整
- 针灸科重点病种诊疗方案
- 从管控到赋能:我国文艺演出市场发展进程中政府职能转变探究
- 光伏电站安全规程培训
- 高水平专业群建设与产业适配性研究
- 2025至2030中国防爆设备行业发展分析及发展前景与投资报告
- 科研团队经费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