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浙江省中考语文一模试卷_第1页
2018年浙江省中考语文一模试卷_第2页
2018年浙江省中考语文一模试卷_第3页
2018年浙江省中考语文一模试卷_第4页
2018年浙江省中考语文一模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8年浙江省中考语文一模试卷年浙江省中考语文一模试卷一、积累应用1.(3分)下面语段中加点字的拼音正确的一项是()忆江南。莺飞草长,桃花灼灼,满树的嫣然冲破冬的藩篱,烟柳繁华的西子湖畔,无数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历尽千年而不朽。每一载轮回的春风,吹红了桃花,吹绿了柳条,小桥、流水、人家,江南水乡的清秀,江南古镇的恬静,便成了这亘古的柔情。多少人,即使一生起起跌跌,也离不开这旧曾谙的风景。A.pānpànzàiyīn B.fānbànzǎiyīn C.fānpànzǎiān D.pānbànzàiān2.(3分)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领导只是征求我们的意见,最后的取诀权并不在我们手里。/我们要有俯视一切的勇气。/看客们的麻木不仁让我很心痛。(摘自电视字幕) B.绿色交通,低碳出行。/酒性发作不由人,醉酒开车祸害人。/汽车维修,装潢美容。(摘自广告牌) C.碧绿炒时蔬、怪味鸡丝、工保鸡丁/荷花芙蓉豆腐、锦绣炒面线、牛肉什锦干锅/八宝酥鸭、糖醋千张。(摘自食堂菜单) D.假如你是一颗小草,就不要羡慕大树遮天蔽日。/一年四季的忙碌仿佛在这一刻全部都烟销云散了。(摘自学生作文)3.(3分)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宋室南迁,在此建都,使中原文化在此沉淀,与杭州原有文化相交融,重新打造出具有浓重北方韵味的特色江南文化。 B.中国自行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神舟号,在辽阔的宇宙空间,遨游了21小时10分,收集了大量的珍贵科学的数据。 C.辩论会上,他高谈阔论,出众的口才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引来台下同学们的阵阵掌声。 D.随着网络的发展,各种各样的游戏层出不穷,许多学生沉溺其中,乐此不疲,浪费了许多宝贵的青春时光。4.(3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省级特色小镇信息港正着力打造包括智慧健康谷、人工智能谷、智慧交通谷等多个智慧创新,开启了小镇发展的3.0时代。 B.作为央视当家花旦的节目主持人董卿,深受观众的喜欢,她常常引经据典,妙语连珠,拥有广泛的支持者,有很高的收视率。 2018年浙江省中考语文一模试卷全文共14页,当前为第1页。C.为庆祝“三八”国际妇女劳动节,区商务局妇女联合会组织三十余位女性代表赴进化镇开展献爱心扶贫活动。 2018年浙江省中考语文一模试卷全文共14页,当前为第1页。D.如果说环境是人物成长、诞生和活动的背景,那么小说的情节是展现人物斗争和发展过程的能够表现主题和人物性格的一系列生活事件。5.(3分)古诗文名句默写。(1)不义而富且贵,。(《论语》)(2),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亭记》)(3)了却君王天下事,。(辛弃疾《破阵子》)(4)选择是一种人生态度,也是一种价值取向:舍生而取义者也,是孟子的选择;“人生自古谁无死,”,是文天祥的选择。(5)“”,人们传诵此诗句,敬佩的是改革者高瞻远瞩的气象和从容笃定的自信;但是,超越困难,光凭勇气还不够,“”我们只有身处别人难以企及的高度,才能望见别人难以看到的风景。(请选用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中的诗句填写)6.(3分)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1)他们,传授我们知识;他们,告诉我们做人道理。在惊慌无助时抚慰我们,在肆意张狂时告诫我们,在茫茫失落时鼓励我们。师恩难忘,请写出初中阶段学过的写老师的文章,请写出两篇文章的题目。(2)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总有很多相似。同样是描写小人物的命运,清代的吴敬梓在长篇小说《》中,用辛辣的笔触,描写了小人物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寡廉鲜耻,追名逐利的一面;而法国作家莫泊桑,在《我的叔叔于勒》中,不仅写出了小人物的贪婪势力,同时也赋予了他们更多的无奈。通过比较,我们更好地走进了人物。(3)阅读下面文段,指出“我”的名字,并联系你阅读该名著的感悟,归纳选段中的“我”在作品中的性格特点。“我回过头来听听。我看见果子正在成熟的树木。我听见夜莺在半里以外的树林里歌唱。看不见什么邹东海的人影,也听不见任何人走近的脚步;可是那香味却越来越浓;我吓得赶紧逃走。我从通灌木丛的小门走去,却看见先生正在走进来。”“我一边听一边抽抽搭搭地哭了起来;我再也抑制不住我忍住的感情;我不得不屈服;剧烈的痛苦使我从头到脚都在哆嗦。等我说出话来,那也只是表示一个强烈的愿望,说我但愿我从来没被生出来,但愿我从没来到桑菲尔德。”7.(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在横线上补写一段话,要求语意明确、语言得体。100字以内。2018年浙江省中考语文一模试卷全文共14页,当前为第2页。在学校的食堂里面,总张贴了一些温馨警示语,如“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不要推不要挤,关心别人爱自己”等。今天中午,作为值周班一员的你看到一位同学剩了很多饭要去倒掉,你会对这位同学说:“。”2018年浙江省中考语文一模试卷全文共14页,当前为第2页。二、现代文阅读8.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看护父亲的孩子[意]亚米契斯一个春雨绵绵的早晨。一个满身泥水的乡下孩子,来到那不勒斯市一家著名的医院门口,递了一封信给看门人,说要找他入院不久的父亲。看门人瞥了一眼信的大致内容,就叫了一个护士领孩子过去。看着病人的样子,孩子哭起来。病人很瘦,头发变白了,胡须变长了,肿胀的脸又青又暗,皮肤像要破裂似的发亮,眼睛变小了,嘴唇变厚了,全然不像父亲平日的模样。呼吸很微弱,只有额头轮廓和眉毛还有点像父亲。孩子叫着:“父亲!父亲!认得我吗?我是西西洛!母亲不能来,叫我来照顾你。请看看我,跟我说句话吧!”病人看了孩子一会儿,又闭上眼睛。“父亲!父亲!你怎么了?我是你的儿子西西洛啊!”正胡乱想着,有人用手轻轻拍他的肩膀,抬头一看,原来是医生。“不要担心,他脸上发丹毒了。虽然病情很厉害,但还有希望。你要细心照顾他!你在这里真是再好不过了。”从此,西西洛就细心照顾起父亲。病人常常看着西西洛,好像不很清醒,不过注视他的时间慢慢变长了。当西西洛用手帕捂着眼睛哭的时候,病人总是凝视着他。有一次嘴唇微动,好像要说什么。他昏睡之后清醒一点儿的时候,总是睁开眼睛寻找看护他的人。西西洛自己也很高兴,把母亲,妹妹们的事情以及平时盼父亲回国的情形都说给他听,又用深情的话劝慰病人。到了第五天,病人的病情忽然加重,护士送来的药和食品,只有西西洛喂他才肯吃。下午四点钟西西洛依旧独自流泪,忽然听见屋外有脚步声,还有人说话:“护士小姐!再见!”这使西西洛跳了起来,激动地抑制住叫喊的冲动。一个胳膊上缠着绷带的人走了进来。西西洛站在那里,发出刺耳的尖叫﹣﹣“父亲”!那人回头一看,也叫起来:“西西洛!”箭似的跑到他身旁:“啊!西西洛,这是怎么回事?你认错人了!你母亲来信说你已经来到医院了,快把我担心死了!西西洛!怎么这样憔悴?我已经好了,母亲、孔赛德拉、小宝宝都好吗?我正要出院!天呀!竞有这样阴差阳错的事!”西西洛想说家里的情况,可说不出话来。2018年浙江省中考语文一模试卷全文共14页,当前为第3页。“走吧!我们今晚还能赶到家。”父亲拉他走,可西西洛一动不动,却回头看着那病人。病人也睁大眼睛注视着西西洛。西西洛从心里流出这样的话来:“别急,父亲!请等一等!我现在不能回去。我在这里住了5天,已经把他当作你了。我那么爱他,你看他看我的眼神!他不能没有我。父亲!请暂时让我留在这里吧!”2018年浙江省中考语文一模试卷全文共14页,当前为第3页。父亲犹豫不决,看看儿子,又看看病人,问周围的人:“他是谁?”“跟你一样,也是个农村人,刚从国外做工回来,恰好跟你同一天住进医院。进来的时候不省人事,话也不能说了。家里人好像不在附近。他准是把你的儿子当成自己的儿子了。”病人仍看着西西洛。“那么你留在这里吧,善良的孩子。我先回去让你母亲放心。这几块钱你当作零用。再见!”父亲说完,吻了儿子的额头就走了。西西洛回到病床旁边,病人似乎安心了,西西洛不离病人半步,病人也紧紧盯着西西洛,吃力地动着嘴唇想要说些什么,眼神也很和善,只是瞳孔渐渐缩小而且渐渐昏暗起来。西西洛紧紧握住病人的手,病人睁开眼,看了看西西洛就闭上了。“他去了!”西西洛叫着。“回去吧,善良的孩子。神会保佑你这样的人的,你将来会得到幸福的,快回去吧!”护士把窗台上养着的花取来一束交给西西洛:“没什么可送你的,请收下这花当作纪念吧!”“谢谢!”西西洛收下花,擦着眼泪。“但是我要走远路,花会白白枯萎的。”说完将花撒在病床四周,“把这花留下当作纪念吧!谢谢医生和护士小姐!谢谢大家!”又对着死者说:“再见!”忽然不知道该如何叫他,西西洛想了一下,就用几天来已经习惯的称呼说:“再见,父亲!”说着取出衣服包,打起精神,缓缓走出去。外面天亮了。(摘自《精品小说》,有删改)(1)小说中哪些内容暗示了西西洛照顾的病人不是自己的父亲?(2)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所反映的人物心理。①有一次嘴唇微动,好像要说什么。②病人也紧紧盯着西西洛,吃力地动着嘴唇想要说些什么。(3)小说首尾都有一段精短的景物描写,说说它们在文中的作用。2018年浙江省中考语文一模试卷全文共14页,当前为第4页。2018年浙江省中考语文一模试卷全文共14页,当前为第4页。(4)明明是西西洛认错了父亲,作品为什么还以“看护父亲的孩子”为题?请结合小说的情节及主题谈谈你的理解。9.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雷电究竟从哪里来?骆昌琴①雷电是大自然最惊心动魄的景象之一,特别是那些光华夺目、划破长空的闪电。②世界各地平均每小时要下1800~2000场雷雨,每秒钟发出100次闪电。在24小时内,有大约850万次闪电袭击地面。有声有色的雷电并非虚张声势,它确实威力无穷。1975年,一次强大的闪电袭击了津巴布韦乌姆塔利城附近的一座茅屋,一下子击毙21人。在美国,平均每年被雷电直接击毙的人数超过125人,还有3万幢房屋和建筑物被摧毁。雷电常常是伴随狂风、暴雨、冰雹而来,还会劈坏树木、造成火灾、干扰无线电通信等,对人类造成了极大的危害。③那么雷电究竟从何而来?18世纪以前,流传着许多关于它的神话。人们对雷电究竟从何而来还一无所知,连少数科学家都以为雷电是毒气在空中爆炸。第一个揭穿雷电秘密的是美国著名学者本杰明•富兰克林。1752年夏天,富兰克林准备了一只用木条和丝手帕做成的大风筝,在风筝顶端缚上一根细铁丝,并把它与放风筝的麻绳连在一起,绳末系了一段不导电的绸带,以便抓握,而在麻绳与绸带之间再系上一把铁钥匙。当雷雨来临时,富兰克林带着小儿子奔向野外,顶着狂风暴雨把风筝送上高空云层。一会儿,麻绳被淋湿,变成良导体,随着电光闪闪,雷声隆隆,风筝和绳索全都带了电,麻绳上原先披散的纤维都奇妙地直立起来。富兰克林觉得手有点儿发麻,他兴奋地把手指挨近那把铁钥匙,立刻就有电火花向手指飞来。这些现象与实验室中带电物体的性质完全相同,原来闪电不过是大气中的强烈放电现象!④其他各国也有不少人做了类似实验,俄国著名科学家罗蒙诺索夫和朋友利赫曼教授,各自把装在室外长铁杆的一端引进实验室内,制成“测雷机”,多次观察打雷时发出的电火花。⑤闪电和雷鸣总是一起出现,但是打雷不一定就会下雨。人们通常把能制造雷电和雷雨的乌云叫做雷雨云。2018年浙江省中考语文一模试卷全文共14页,当前为第5页。⑥通过大量探测,科学家知道:在雷雨云积极发展时,云体会开始带有大量电荷,而且总是在云体上部集中正电荷,云体下部集中负电荷。由于电的感应作用,又使雷雨云笼罩下的地面带有正电。这样,在云的上下部之间、云与云之间、云与地面之间,就会形成强烈的电场。随着电场两边电位差越来越大,正、负电荷间将发生击穿空气的放电现象,并激发空气发光,这就是闪电。每次闪电的电流可高达几万甚至几十万安培,温度高达两三万摄氏度,比太阳表面温度高出五倍。在狭窄的闪电通道中,空气被突然剧烈加热,迅速膨胀,然后空气体积又陡然缩小。空气由此发生振动,造成了轰隆隆的雷声。2018年浙江省中考语文一模试卷全文共14页,当前为第5页。⑦可为什么雷雨云会带电呢?为什么雷雨云中的电荷总是呈上正下负的分布呢?自富兰克林揭示了雷电的本质之后,无数科学家为查明雷电之源绞尽脑汁,提出过许多种解释。我们可以把这些解释大致归为三大类:第一类认为,雷雨云吸附了空气中的带电离子而起电;第二类认为,云粒子受到外界电场感应,因为即使在晴朗时,大气也存在电场;第三类认为,带电云层是由于云粒子间的相变、摩擦、破碎等机械作用或云粒子的化学变化形成。⑧雷电是大自然最常见的自然现象,尽管科学家提出了多种大相径庭的假说,但直到今天,还没有一种假说能完美地说明雷电的起源。(1)根据文章相关内容,分析雷电形成的过程,在下图①②③处填写恰当的内容。(2)简要分析文章第②自然段的作用。(3)阅读下列句子,回答括号中的问题①在24小时内,有大约850万次闪电袭击地面。(“大约”一词能否删掉?为什么?)②文章第③段讲述富兰克林的故事是为了说明雷电是大自然最常见的现象。(判断句子的正误,并阐明理由)(4)文章第②段说雷电对人类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其实,我们也可以利用雷电为人类造福,请根据你所掌握的知识,进行大胆设想。2018年浙江省中考语文一模试卷全文共14页,当前为第6页。2018年浙江省中考语文一模试卷全文共14页,当前为第6页。三、古诗文阅读10.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甘霖亭记韩日缵甘霖亭者,为前太守荆公纪雨也。荆公守惠之明年,岁在壬戌,自夏五至秋七月不雨,郡之人戚曰:“不有播,其曷有获?”太守荆公容有蹙曰:“天于民务殖之也,非天弃民,太守其不勤民,实弃守也!”于是罪躬简事,禁酷徙市,损膳恶服。撤盖谢乘暴赤日中自宫至郊日行数十里遍呼于群神。其衷疚,其词伤,其形容憔悴。如是者日行之,行之不辍,乃润风墨云密布并发,自原野达于畎亩,无不优渥霑足者。三农慰望,百谷仰荣,咸欢然谓太守感于天而天惠于民。郡人平越守张孟奇为《甘霖之歌》,能言者和之。无何,荆公擢考功令,郡之人戚曰:“民无岁,赖公以有岁,国人望公如望岁焉,奈何夺我公?”群走御史台、都御史台为公留行,不许。荆公去之日,日集万众,使公车不得发,两岸攀号至百里外。时余偕诸绅饯公州中,挥涕而别。郡人乃作甘霖亭于江之浒。亭成,父老数十辈造韩子①之庭请焉,曰:“伐石为亭以记太守之泽,不日成之矣。我辈登兹亭也,如瞻顾复焉,。”余曰:“公之雨我民也,渗漉于闾阎,沦渍于心髓,其为雨也非一日矣,乃公精诚所结,叩于天而天答之,泽于民而民戴之。”父老徘徊亭下,旦夕必祝。【注】①韩子:韩日缵,字绪中,广东博罗人,曾任检讨官职,后累官至礼部尚书。(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A.郡之人戚曰不戚戚于贫贱B.如是者日行之于是与亮情好日密C.时余偕诸绅饯公州中宠辱偕忘D.乃公精诚所结臣诚知不如徐公美(2)对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撤盖谢/乘暴赤/日中自宫至郊日/行数十里/遍呼于群神B.撤盖谢乘/暴赤日中/自宫至郊日/行数十里遍/呼于群神C.撤盖谢乘/暴赤日中/自宫至郊/日行数十里/遍呼于群神D.撤盖谢/乘暴赤/日中自宫至郊/日行数十里遍/呼于群神(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①不有播,其曷有获?②三农慰望,百谷仰荣,咸欢然谓太守感于天而天惠于民。2018年浙江省中考语文一模试卷全文共14页,当前为第7页。2018年浙江省中考语文一模试卷全文共14页,当前为第7页。(4)百姓尊敬爱戴荆公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文章分析。11.阅读下面的诗词,回答问题。鸟鸣涧【唐】王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春行即兴【唐】李华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注]此诗写于安史之乱平息后不久。诗人因在安禄山陷长安时受伪职,被贬为杭州司户参军。(1)《春行即兴》景中含情,情景交融,诗中和之景都显出了山中的寂静。(2)两首诗运用了相同的手法却表达了不同的情感,请结合诗文作简要赏析。四、写作1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三年的初中生活,美好而充实。三年里,我们成长着,那年轻而敏感的心弦,会不经意间被轻轻拨动。家人的唠叨责备,其实我懂;老师的批评教育,其实我懂;同学的鼓励劝告,其实我也懂;小草的坚韧、莲的出淤泥而不染、雨的滋润、感人的画面、美丽的故事……其实很多我都能读懂。奇妙的感觉,温暖的情怀,美好的想象,深刻的哲思,让我们更加懂得感恩,懂得珍惜,懂得坚韧,懂得幸福……请以“懂你”为题,写一篇600字到800字的文章。【要求】①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③不得抄袭、套作;④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2018年浙江省中考语文一模试卷全文共14页,当前为第8页。

2018年浙江省中考语文一模试卷全文共14页,当前为第8页。2018年浙江省中考语文一模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积累应用1.【解答】“藩篱”中的“藩”应读作“fān”;“湖畔”中的“畔”应读作“pàn”,排除ABD.(载,读“zǎi”时,①年,岁。例如:千载难逢。②记录。例如:刊载。读“zài”时,①装,例如:装载。②充满,例如:怨声载道。谙,读“ān”,意思是“熟悉”)故选:C。2.【解答】A.有误,“取诀权”中的“诀”应为“决”;B.正确;C.有误,“工保鸡丁”中的“工”应为“宫”;D.有误,“烟销云散”中的“销”应为“消”;故选:B。3.【解答】A.有误,沉淀:从溶液中分离出的沉淀物。这里应该用“积淀”。B.有误,收集:侧重于指把分散在各处的东西等收拢、聚集在一起。用来形容科学数据不恰当。C.有误,高谈阔论:多指不着边际地大发议论。这是一个贬义词,词语感情色彩错误。D.正确。故选:D。4.【解答】A.有误,成分残缺,在“创新”后添加“的平台”;B.有误,搭配不当,“她”“有很高的收视率”搭配不当,可将最后一句删去,或在句前添加“她主持的节目”;C.正确;D.有误,语序不当,将“成长”与“诞生”调换位置。故选:C。5.【解答】答案:(1)于我如浮云(2)醉翁之意不在酒(3)赢得生前身后名2018年浙江省中考语文一模试卷全文共14页,当前为第9页。(4)留取丹心照汗青2018年浙江省中考语文一模试卷全文共14页,当前为第9页。(5)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6.【解答】(1)本题考查对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的积累。根据题目要求写出初中阶段学过的写老师的文章题目即可。如:《再塑生命的人》《藤野先生》《最后一课》等。(2)本题考查对文学常识的识记。同样是描写小人物的命运,清代的吴敬梓在长篇小说《儒林外史》中,用辛辣的笔触,描写了小人物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寡廉鲜耻,追名逐利的一面;而法国作家莫泊桑,在《我的叔叔于勒》中,不仅写出了小人物菲利普夫妇的贪婪势力,同时也赋予了他们更多的无奈。(3)本题考查对文学名著的阅读与识记。由“看不见什么邹东海的人影,也听不见任何人走近的脚步”“我一边听一边抽抽搭搭地哭了起来;我再也抑制不住我忍住的感情”可知,文段出自《简•爱》,文中的“我”是简爱。简爱是一个自尊、自爱、追求平等自由与人格独立、敢爱敢恨,坦率真诚、勇于追求幸福的人。答案:(1)《再塑生命的人》、《藤野先生》、《最后一课》等。(2)儒林外史菲利普夫妇(3)简•爱。示例:敢于追求自由平等的爱情,在磨难中勇于维护自己的尊严。7.【解答】组织语言时,要先有称谓,再写清劝说的理由或原因,语气要委婉,要简明、连贯、得体。答案:示例:同学,你好!你倒这么多剩饭多可惜,多浪费呀,你说是不是?下一次在盛饭之前,先估量一下自己的饭量,吃多少盛多少,这样就能避免浪费了。二、现代文阅读8.【解答】(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文章的中间,写到西西洛照顾的病人不是自己的父亲,并不使读者感到过于突兀,是因为前面有几处伏笔。如第三段中,西西洛初到医院看到病人的样子,全然不像父亲平日的模样;“病人看了孩子一会儿,又闭上眼睛”,后来病人“常常看着西西洛”“总是凝视着他”,这说明他对于一直在病床前照顾自己的孩子感到不解、疑惑。(2)本题考查人物心理的揣摩。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结合语境,进行分析。①病人嘴唇“微动”,好像要说什么,表现了病人狐疑的心理:这孩子真是我的儿子吗?这是怎么回事呢?②病人临终前,紧紧盯着西西洛,“吃力”地动着嘴唇想要说些什么。这句话表现了病人感激的心理:感谢这个孩子在最后时刻给了他亲人般的照顾。2018年浙江省中考语文一模试卷全文共14页,当前为第10页。(3)本题考查分析景物描写的作用。开头“一个春雨绵绵的早晨”,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天气情况,暗示西西洛已经赶了好几个小时的路,烘托了他焦急、忧虑的心情。结尾“外面天亮了”暗示西西洛熬了一夜,象征着他崇高的思想境界给人们带来的美好感觉,使小说的主题得以升华。2018年浙江省中考语文一模试卷全文共14页,当前为第10页。(4)本题考查对标题的理解分析能力。做此题首先要认真阅读文章,了解内容,在此基础上作出分析,可运用提取中心法得出答案。文章从西西洛急着赶去看护父亲写起,行文处处紧扣西西洛对父亲的细心照顾和看护,特别是得知病人不是自己的父亲竟然还以“父亲”称呼,这些情节都充分表现了西西洛的品质,进而突出小说的主题。答案:(1)西西洛初到医院看到病人的样子,全然不像父亲平日的模样;“病人看了孩子一会儿,又闭上眼睛”“常常看着西西洛”“总是凝视着他”,表明病人对于一直在病床前照顾自己的孩子感到不解、疑惑。(2)①突然间来一个自称是自己儿子的小孩来照顾自己而感到疑惑的心理。②对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给予他关心照顾,给了他亲人般温暖的孩子的感激的心理。(3)开头“一个春雨绵绵的早晨”,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天气情况,烘托了主人公焦急、忧虑的心情。结尾“外面天亮了”象征着主人公崇高的思想境界给人们带来的美好感觉,使小说的主题得到了升华。(4)文章写了西西洛急着赶去看护父亲,对父亲的细心照顾和看护,特别是得知认错了人竟然还选择了留下,明知不是自己的父亲竟然还以“父亲”称呼。以此为题目意在充分表现西西洛的善良、充满爱心的美好品质,凸显人与人之间超越亲情的大爱主题。9.【解答】(1)本题考查梳理文章脉络的能力。由“由于电的感应作用,又使雷雨云笼罩下的地面带有正电”可得出:①云下地面带有正电荷;由“这样,在云的上下部之间、云与云之间、云与地面之间,就会形成强烈的电场”可得出:②形成强烈电场;由“正、负电荷间将发生击穿空气的放电现象,并激发空气发光,这就是闪电”可得出:③击穿空气,放点发光。(2)本题考查段落的作用。细读第②段,“世界各地平均每小时要下1800~2000场雷雨,每秒钟发出100次闪电。在24小时内,有大约850万次闪电袭击地面。”一句里,用具体数字写出了雷电声势大,威力无穷,对人类造成了极大危害。“1975年,一次强大的闪电袭击了津巴布韦乌姆塔利城附近的一座茅屋,一下子击毙21人。在美国,平均每年被雷电直接击毙的人数超过125人,还有3万幢房屋和建筑物被摧毁。”列举事例,突出了雷电对人类造成的极大的危害。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3)①本题考查说明文语言的特点。“大约”意思是大概,表示约数,说明在24小时内,大概有850万次闪电袭击地面,有可能不到850万次,也有可能超过850万次,不确定。如果去掉就表示就是850万次,过于绝对化,与事实不符。最后强调一下,这个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与严密性。2018年浙江省中考语文一模试卷全文共14页,当前为第11页。②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细读第③段可知,讲述富兰克林的故事揭示了闪电不过是大气中的强烈放电现象这一秘密。由此可判断,此句表述错误。2018年浙江省中考语文一模试卷全文共14页,当前为第11页。(4)本题考查说明文的阅读拓展能力。此题为开放性试题,鼓励学生有自己的创意,充满想象力。紧扣“利用雷电为人类造福”展开,结合本文“原来闪电不过是大气中的强烈放电现象”等内容,想象可研发一些速充材料,利用雷电迅速充电。答案:(1)①云下地面:正电荷②形成强烈电场③击穿空气,放点发光(2)通过列数字和举例子,写出了雷电声势大,威力无穷,对人类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引出了下文对雷电究竟从何而来的说明,吸引读者的眼球,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3)①不能。“大约”表示估计,说明24小时内闪电袭击地面的次数是一个估计的数字,去掉的话就变成了精确地统计,与事实不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②错误。列举富兰克林的故事不是为了说明雷电是大自然最常见的现象,而是揭示了闪电不过是大气中的强烈的放电现象这一秘密。(4)示例:蓄电造福:闪电时,把电能储蓄起来,需要多少就用多少;雷电来时威力巨大,可研发一些速充材料,利用雷电迅速充电,来取代现在的充电电瓶。三、古诗文阅读10.【解答】(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作答本题,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A.“戚”都是“悲伤”;B.“日”的意思分别为“整天”和“一天天”;C.“借”分别是“偕同”和“一起”;D.“诚”分别是“诚心”和“的确,确实”的意思。故选:A。(2)本题考查文言文语句的句读。句读时要注意古汉语的语法和句式,句读不能出现“破句”的现象本题根据句意句读。句意是:撤去车盖,出门不坐车子。冒着烈日曝晒,从府衙到郊外,一天走几十里,向群神吁请。据此,句子断为:撤盖谢乘/暴赤日中/自宫至郊/日行数十里/遍呼于群神。故选:C。(3)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①句中重点词:播,播种;曷,哪里。句意为:没有播种,哪里会有什么收获呢?2018年浙江省中考语文一模试卷全文共14页,当前为第12页。②句中重点词:三农,所有种田人;仰荣,欣欣向荣;咸,都;惠,恩惠。句意为:所有种田人欢喜仰望,各种农作物欣欣向荣,人们全都高兴地说是太守感动了上天而上天恩惠于百姓。2018年浙江省中考语文一模试卷全文共14页,当前为第12页。(4)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筛选和概括能力。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筛选符合题意的内容并概括作答即可。根据“咸欢然谓太守感于天而天惠于民。郡人平越守张孟奇为《甘霖之歌》,能言者和之”“群走御史台、都御史台为公留行”“荆公去之日,日集万众,使公车不得发,两岸攀号至百里外。时余偕诸绅饯公州中,挥涕而别。”“郡人乃作甘霖亭于江之浒。”“父老徘徊亭下,旦夕必祝。”等内容概括即可。答案:(1)A(2)C(3)①没有播种,哪里会有什么收获呢?②所有种田人欢喜仰望,各种农作物欣欣向荣,人们全都高兴地说是太守感动了上天而上天恩惠于百姓。(4)①荆公求雨得雨,百姓欢欣感激,平越守作歌,士绅唱和。②荆公要调任,百姓向朝廷请求留任。③荆公离开之日,百姓齐聚挥泪送别。④荆公走后,百姓建造甘霖亭纪念。11.【解答】(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掌握。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理解其意思,抓住主要景物,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这首诗写了作者春行时的所见所闻,有草有水,有树有山有花有鸟,可谓一句一景,且每个画面都有特色。但诗又不是纯粹写景,而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诗中“花自落”“鸟空啼”之景都显出了山中的宁静,从中更透出一丝伤春、凄凉之情。(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