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博物馆介绍_第1页
贵州博物馆介绍_第2页
贵州博物馆介绍_第3页
贵州博物馆介绍_第4页
贵州博物馆介绍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贵州省博物馆总录制作人:朱凤琴博物馆学2008级学号:P0803105661馆名地址馆名地址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陈列馆贵阳市观水路73号甲秀楼文物陈列馆贵阳市南明河贵州地质博物馆贵阳市北京路72号贵州省博物馆贵阳市北京路51号贵阳地下党省工委旧址陈列馆贵阳市文笔街10号遵义会议纪念馆遵义市老城子平路87号贵州酒文化博物馆遵义市中华南路178号黎庶昌故居陈列室遵义县新舟镇禹门村湄谭文庙浙大西迁历史文物陈列室湄潭县义泉镇文庙内铜仁周逸群故居铜仁市城关镇共同路13号2铜仁摊文化博物馆铜仁市共同路东山寺内乌江博物馆思南县唐镇文化街府文庙内石阡万寿宫文物陈列室石阡县汤山镇平街336号石阡红二、六军团总指挥部旧址文物陈列室石阡县汤山镇长征北路红二、六军团木黄会师纪念馆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木黄镇毕节地区博物馆毕节县城关镇百花路19号毕节贵州抗日救国军司令部旧址文物陈列室毕节县城关镇和平路74号大方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旧址文物陈列室大方县城关镇文星街福音堂内大方彝文碑陈列室大方县城关镇中街37号奢香博物馆大方县城北隅奢香墓地院内3安顺地区博物馆安顺市礼堂路17号安顺蔡宫地戏博物馆安顺市龙宫镇蔡宫村朝阳寺内王若飞烈士故居安顺市中华北路216号贵州蜡染文化博物馆安顺市前进路平坝天台山民族戏剧博物馆平坝县天龙镇天台山伍龙寺内息烽集中营旧址文物陈列室息烽县阳朗坝息烽集中营旧址修文阳明洞文物陈列室修文县城东隅龙岗山阳明洞贵州民族婚俗博物馆兴义市下五屯“刘氏庄园”内安龙十八先生墓文物陈列室安龙县城关镇十八先生墓祠内黔东南州博物馆凯里市韶山南路

4龙大道烈士故居锦屏县城东北清水江畔迁中共镇远支部旧址陈列室镇远县洛阳镇卫城西门街镇远青龙洞民族建筑博物馆镇远县城东青龙洞古建筑群内镇远“和平村”文物陈列室镇远县舞阳镇和平街150号贵州刺绣博物馆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台江县飞云崖民族节日博物馆黄平县飞云崖上部德苗族村寨博物馆凯里市苗岭腹地黎平会议会址文物陈列室黎平县德凤镇二廊坡路52号岑巩县文物陈列室详巩县思旸镇禹王宫内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博物馆都匀市民族路5邓恩铭烈士故居荔波县玉屏镇向阳路21号

福泉古城屯堡博物馆福泉县城厢镇6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陈列馆陈列馆简介: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岩矿标本陈列馆建成于1977年,该馆是国内少数几个集地球科学、资源、环境、天体化学等学科内容的特色陈列馆之一。

馆中陈列有国内、国外涉及宇宙、地表、海洋、地下及人工合成材料等多个领域的岩石、矿物(石)、陨石(铁)、石油原油、地质作用与灾变(如火山弹、硅化木等)、南极岩石、太平洋深海4,700m处的锰多金属结核,也有距今4亿余年(志留纪)地球上最古老的植物(黔羽枝)化石标本,还有下寒武纪的棘皮动物、水母等古生物化石等标本1300余件。另有经清点登记未展出的馆藏标本5,000余件,加之分散在科研人员实验室的标本总计应在万件以上。

馆藏部分标本非常珍贵。这些标本大多数采集于上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中期国内主要的矿床(点)或重要的地质剖面,还有南极和南太平洋深海的岩矿标本,其中有几百件采自国外十五个国家(地区)的标本。陨石(铁)标本既有国内新疆、吉林贵州等6省区的,也有美国等国外的,如贵州清镇陨石(顽火辉石)是该种陨石迄今在全球陨落的第19次记录,由此可见其珍贵。另外,配有相关内容的彩色挂图多张,这些都是重要的科研资源。

现陈列馆室面积有100余m2,新馆面积有200余m2。近年来利用标本陈列馆配合所内每年举办“开放日”和“全国科技活动周”活动,参观陈列馆展出的岩石、矿物(石)标本是科普教育活动的内容之一。7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陈列馆

地址:贵阳市南明区观水路46号联系人:

刘虹电话:0851-5891246

传真:0851-5891246电子邮件:liuhong@

8钒钛磁铁矿矿石

白云母矿

雌黄矿石

方铅矿石

方解石晶体

9甲秀楼文物陈列馆甲秀楼文物陈列馆于1993年8月对外开放,由贵阳市文管所管理,隶属于贵阳市文化局。

甲秀楼(含翠微园)是贵阳市内一组面积较大的古建筑群。甲秀楼原藏碑刻、楹联甚多。二、三楼多用于举办临时性陈列展览。

翠微园在甲秀楼南面,园内主要建筑有山门、拱南阁、翠微阁和龙门书院。1991年贵阳市政府拨款修复,基本还原了翠微园的本来面目。园内举办贵阳当代书法大师、康有为的弟子肖娴女士的书法陈列展。另在园内的龙门书院辟展室一个,面积117平方米,为贵阳市文物保护单位图片陈列室。

1011贵州地质博物馆

贵州地质博物馆是中国的省级地质博物馆。位于贵州省贵阳市北京路。其前身为1958年建立的贵州省地质局陈列室。1966年以后近3000件地质标本全部散失,1980年重新筹建,1985年建成贵州地质博物馆。

该馆收藏有各种地质标本4000余件。其中有独具特色、驰名中外的辰砂晶体、晶簇和块重达数百千克的汞矿石,晶体大而完整的萤石、冰洲石、方解石、重晶石、晶簇状水晶,中国首次发现的超微细粒金矿石及以它为原料提炼出来的黄金,泥盆系的包阳鱼、石炭系的大型贵州珊瑚、中生代的胡氏贵州恐龙化石等。

该馆现设有矿产资源、古生物等陈列室及科学普及橱窗,并及时举办了有关专题展览。矿产资源室主要陈列有能源矿产、黑色金属、有色金属、稀土金属、特种非金属、化工原料、冶金辅助原料、建材等8类,计有40多个矿种、300多件标本及产品,其中以汞砂矿、磷矿、铝土矿、锰矿、锑矿、煤矿、超微细粒型金矿等最有特色。古生物室主要陈列有三叶虫、笔石、珊瑚、腕足类、头足类、脊椎动物、植物,以及微体古生物等10多个门类的化石标本。其中以晚古生代的珊瑚、腕足类化石发育最为良好。

12贵州省博物馆13贵州省博物馆

简介:贵州省博物馆是中国省级综合性博物馆。位于贵阳市北京路,1953年筹建,1958年开馆。占地总面积1.93万平方米。少数民族文物是该馆重点藏品之一,除刺绣、蜡染、挑花、织锦、银饰等1000余件外,典型藏品有苗族婚姻记事符木、苗族刻绘动物图案酒角、苗族青缎镶花边饰银铃银坠女夹衣,彝族土司八挂龙袍、彝文《六祖纪略》手抄本和水族墓葬石刻“铜鼓”。

14地址贵州省贵阳市北京路47号电814或803

传系人吴一方

邮政编码550004

/ca/?cateid=6415贵州省博物馆少数民族文物1617贵州酒文化博物馆

建在遵义的酒文化博物馆,在展示贵州酒史、贵州名酒的同时,刻意展示多姿多彩的酒礼酒俗。贵州山川秀丽,气候宜人,水质优良,多出佳酿,是我国最重要的酿酒基地之一,享有酒乡之美誉。贵州酒史,源远流长。出土文物表明,早在商末周初贵州便有了酒。贵州各族人民,在长期酿酒、用酒过程中,形成了一套风格独特的酿酒技术和饶有风趣的酒礼酒俗。从博物馆展出的种种用酒活动,可窥见苗岭山区、夜郎故地的历史文化、人生礼仪、禁忌信仰等风土民情。凡是看过酒展的观众,无不认为:“贵州美酒令人醉,苗岭酒俗更醉人。”18铜仁傩文化博物馆贵州省-铜仁傩文化博物馆-贵州省铜仁市共同路东山寺

傩戏,被称为中国戏剧活化石。而铜仁的傩文化可以说是源远流长,铜仁地区傩的活动主要有两大类,即:“冲傩”和“还愿”。主要特点是通过傩祭鬼逐疫。祭中有戏,戏中有祭,通过傩祭酬神驱鬼,通过戏娱人娱神。再就是通过生动形象的别具一格的傩面具化妆来进行表演,每个面具都固定的名称,代表扮演角色的身份。铜仁傩文化博物馆收藏着明清以来的傩面具200多个,还有各种法器,原汁原味地保存了中国傩文化的精髓。1920贵州蜡染文化博物馆贵州省-贵州蜡染文化博物馆-贵州省安顺市前进路

贵州蜡染文化博物馆前身是省文化厅组织的“贵州蜡染文化展览”,馆舍为贵州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安顺府文庙。

该馆设在文庙第四进院内,共有三个展室。

三室展品共304件,绝大部分是实物,从古至今,从民间到工厂,从生活用品到艺术作品,从原始图案到现代图案,内容极为丰富。通过举办展览,不仅有助于蜡染工艺开发利用,而且为民族、民俗、考古、工艺美术诸学科的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21奢香博物馆贵州省-奢香博物馆-贵州省大方县

奢香博物馆,在大方县城北0.5公里处奢香陵园内的东南角,坐东向西,占地1600平方米。1993年5月1日奠基并动工兴建,历时11个月,于1994年4月16日竣工落成,是西南地区第一个以民族历史人物为名的博物馆。该馆是一座具有彝族传统建筑艺术特色,形式别具一格的仿古建筑。整个布局,结构紧凑,楼台重叠,仿佛壁立,嵯峨雄浑,气象奇伟。奢香博物馆展示的是聚居在贵州黔西北,以大方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古代水西彝族历史文化的辉煌。彝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古老文明的民族。彝族默部德施氏迁入贵州后,长期在鸭池河以西的大片地区进行开发和繁衍生息,史书称为“卢鹿部”或“水西彝”。在蜀汉时,有过妥阿哲为罗甸王,建都大方;在明朝初期,有过奢香夫人摄贵州宣慰使,开辟龙场九驿等兴盛时期。经过漫长的社会发展历程,水西彝族在实践中创造了具有自己特色的灿烂文化。馆内有6个陈列室,收藏了大量的彝文古籍。22湄潭文庙浙大西迁历史文物陈列室贵州省-湄潭文庙浙大西迁历史文物陈列室-贵州省湄潭县义泉镇县文庙内

湄潭文庙浙大西迁历史文物陈列室于1990年对外开放,由湄潭县文管所管理。

湄潭文庙占地面积15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1300多平方米,曾是浙江大学西迁贵州时的办学地点之一。1989年,对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湄潭县文庙进行全面维修。1990年在维修后的大成殿及东西两庑举办浙大西迁历史文物展览,展出各种文物和资料500多件。

展览分为“漫漫西迁路”、“遵湄办学史”、“竺公风德颂”、“求是群芳谱”、“今日求是园”、“湄杭情意深”6个部分。23贵阳地下党省工委旧址陈列馆贵州省-贵阳地下党省工委旧址陈列馆-贵州省贵阳市文笔街10号

贵阳地下党省工委旧址陈列馆于1991年对外开放,现由贵阳市党史办代管。

旧址“高家花园”建于清乾隆年间,是贵阳有名的高氏家族大公馆。“高家花园”作为历史的见证,记载了中共贵州省工委领导下的许多可歌可泣的革命斗争史迹。过去由于各种原因对旧址未加保护,多数房屋被拆除。1982年旧址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高家花园”原有格局基本无存。现在的贵阳地下党省工委旧址是80年代由国家拨款易地按照“怡楼”原貌重建的,一楼一底,面阔三间,占地263.5平方米。《中共贵州党史展览》陈列于此楼。

展览共分7个部分,35个单元,展出历史图片400余幅,文物、文献和图表100余件。另辟有贵阳革命英烈室一间。

该馆出版物有《贵阳党史》。

24石阡红二、六军团总指挥部旧址文物陈列室贵州省-石阡红二、六军团总指挥部旧址文物陈列室-贵州省石阡县汤山镇

石阡红二、六军团总指挥部旧址文物陈列室1991年对外开放。由石阡县文管所管理。

石阡红二、六军团总指挥部旧址于1982年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随即拨款维修。1991年,石阡县隆重纪念红军长征过石阡45周年。为配合纪念活动,石阡县文管所在维修后的红二、六军团总指挥部旧址北楼,举办相关的革命文物展览,展出各种文物300余件。25毕节地区博物馆贵州省-毕节地区博物馆-贵州省毕节县城关镇百花路19号

毕节地区博物馆成立于1986年4月,馆址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旧址(毕节市百花路19号)和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团政治部旧址(毕节市中山路12号)两部分组成,占地约2800平方米。两个馆址俱为西仿古式建筑,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旧址中设有“红军和地下党在毕节地区的革命活动展”和“毕节地区历史文物”两个基本陈列。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团政治部旧址主要用于举办各种临时性展览。

地区博物馆现有一级文物3件、二级文物17件、三级文物299件。另收藏了许多别具特色的毕节地区少数民族服饰。

地区博物馆自建馆以来,共接待来宾20余万人(次),接待过胡锦涛、彭佩云、王思茂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和萧克老将军。接待过来自美国、英国、瑞典、日本、新西兰的外国朋友和港台同胞。26石阡万寿宫文物陈列室贵州省-石阡万寿宫文物陈列室-贵州省石阡县汤山镇平街336号

石阡万寿宫文物陈列室于1990年对外开放。举办文物展览,展出各类历史文物300多件,包括当地出土和传世的陶瓷、字画、古钟、钱币、碑刻和傩面具等等27红二、六军团木黄会师纪念馆贵州省-红二、六军团木黄会师纪念馆-贵州省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木黄镇

红二·六军团在木黄胜利会师,标志着红六军团胜利完成了中央军委赋予的战略任务,为中央红军实施战略转移起到了开路先锋的作用。同时,红六军团与红二军团胜利会师后两军组成了一支强大的战略力量,为后来开创湘鄂黔革命根据地,为策应中央红军长征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为红二方面军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红三军创建的黔东革命根据地和红二、六军团木黄胜利会师在黔东大地上留下了许多红色的遗址。主要有印江木黄红军军部旧址、红三军政治部旧址、会师柏、会师泉、贺龙钓鱼台、毛坝红三军司今部旧址、旧寨坝苏维埃政府旧址、红二·六军团会师纪念碑等。这些红色遗址及黔东革命根据地所承载的革命精神,已成为开展红色旅游的重要资源。

281996年,省委、省政府将纪念碑命名为“贵州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7年省委、省政府又将木黄纪念馆命名为“贵州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5年省人民政府命名木黄红二·六军团会师纪念馆为省级首批国防教育基地。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国防教育基地,平均每年接待海内外游客及专家15000人次,对加强革命传统教育、依法开展国防教育、增强国防观念起到了极大的作用。为了进一步推动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和打造我县红色旅游,1984年印江县委、县政府举办了红二·六军团木黄会师五十周年纪念活动,肖克将军亲临大会,并命名题写了馆名。1994年、2004年自治县委、县政府相继举办了红二·六军团木黄会师60周年和70周年纪念大会及一系列活动。同时,木黄红二·六军团会师纪念地地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联合国人与生物圈保护网成员单位”---梵净山,现依托梵净山生态资源、佛教文化和印江独特的土家民族文化以及民间艺术资源开发红色旅游,已经形成了一条以遵义会议-梵净山-木黄红色旅游景区-铜仁九龙洞-湖南夙凰的旅游线,对开展国防教育,开发和培育以木黄为中心的黔东红色旅游,拉动老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29毕节贵州抗日救国军司令部旧址文物陈列室贵州省-毕节贵州抗日救国军司令部旧址文物陈列室-贵州省毕节县城关镇今和平路74号

作为贵州抗日救国军司令部的周素园住宅,是一栋六排五间、一楼一底的重檐歇山顶木结构建筑,占地250平方米,建筑面积120平方米。1985年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旋即拨款维修。毕节县文管所在维修后的贵州抗日救国军司令部旧址内举办了相应的革命文物展览,展出各种文物100余件,并局部复原周素园居室。30大方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旧址文物陈列室贵州省-大方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旧址文物陈列室-贵州省大方县城关镇今文星街福音堂

大方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旧址文物陈列室于1986年2月开放。由大方县文管所管理。

大方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旧址为一中西合璧建筑,占地92平方米,建筑面积276平方米。1985年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旋即拨款维修。旧址内举办相关的革命文物展览,展出各种文物100余件。31安顺地区博物馆贵州省-安顺地区博物馆-贵州省安顺市礼堂路17号

安顺地区博物馆建立于1984年3月。

该馆经过数年的工作,在文物普查方面,已掌握了全县文物分布情况,对保护文物起到了积极作用,并在有关部门的协助下,已先后联合举办了《安顺地区碑刻拓片展览》、《王宅明书画展》、《贵州革命文化史展览》。

该馆现征集了少数民族服饰30余套,碑刻拓片、陶器、青铜器、书画116件。

该馆已编印《安顺文物》、《王若飞故居》文物丛书;组织撰写《文物支搞》、《中国文物地图集.贵州分卷》的有关条目;还为〈贵州文化旅游指南》、《贵州文化》、《贵州文物》等书刊提供稿件数十篇。32大方彝文碑陈列室贵州省-大方彝文碑陈列室-贵州省大方县城关镇今中街37号

大方县是彝族的主要聚居地,彝族有古老的文字。至今在大方县境内仍遗存镌刻古彝文的墓葬碑、道路碑、桥梁碑、纪功碑等数百通,比较全面地反映水西地区的社会历史、社会生产、社会生活、风俗习惯和民族关系,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

为集中保护这批珍贵的文化遗产,国家拨款征集散存碑刻并修建200多平方米的彝文碑陈列室。1986年大方县文管所与县民委彝文翻译组合作,在陈列室内举办彝文碑刻及碑刻拓片等展览,展出各种实物及拓片100多件,彝文古籍60多部,金石图录40余册。33安顺蔡官地戏博物馆贵州省-安顺蔡官地戏博物馆-贵州省安顺市龙宫镇蔡官村

安顺蔡官地戏博物馆是于1988年4月成立的贵州省第一个民办公助的博物馆。馆址时一座清代庙宇,坐北朝南,由正殿、两厢与正方形亭式门楼组成四合院。占地面积275平方米,建筑面积162.5平方米。

该馆现有大小面具251件,道具252件,服装78套,模特2个,地戏唱本《薛丁山征西》全套,《征东》、《四马投唐》、《三战吕布》、《潼关遇马超》、《返荆州》等折子剧本。

在博物馆东侧,建有露天表演场一个,与博物馆配套,当国内外考察者、旅游者前来参观时,便有地戏队进行现场表演。34王若飞烈士故居贵州省-王若飞烈士故居-贵州省安顺市中华北路216号

王若飞烈士故居于1982年被列为贵州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于1991年4月8日王若飞烈士遇难四十五周年纪念日向社会开放。

故居内现在布置有《王若飞革命事迹陈列室》。通过图表、照片、报刊资料和大量的实物,将王若飞各个时期的主要革命事迹,介绍给广大观众。毛泽东、周恩来、朱德、董必武、宋庆龄、何香凝、黄炎培悼念王若飞遇难的诗词、文章、挽联等,最能显示故居陈列的个性和特点,具有强烈的感染力。35贵州民族婚俗博物馆贵州省-贵州民族婚俗博物馆-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兴义市下五屯

民族婚俗博物馆,系统展示了苗、布依、侗、彝、水、土家、瑶等少数民族的恋爱、婚姻与家庭。展览分为自由的恋爱、多彩的婚礼、和睦的家庭三个单元。另外还特辟一个“情歌馆”,展出寓意深刻的情歌。民族婚俗博物馆,对克服历史上造成的对少数民族恋爱、婚姻与家庭的种种误解与偏见,从而促进互相了解,增进民族团结,具有重要作用。36息烽集中营旧址文物陈列室贵州省-息烽集中营旧址文物陈列室-贵州省息烽县阳朗坝

息烽集中营是抗日战争期间国民党特务机关,主要用以关押共产党员、革命志士的一所规模巨大的监狱。

息烽集中营旧址于1982年被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升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已修复部分“斋房”、碉堡和围墙,并于“斋房”内举办文物展览。37安龙十八先生墓文物陈列室贵州省-安龙十八先生墓文物陈列室-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安龙县城关镇

“十八先生”即以东阁大学士吴贞毓为首的南明永历政权的十八位朝臣。

十八先生墓于1982年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此前后拨款维修。安龙县文管所在维修后的十八先生祭祠内举办“十八先生之狱”展览,在祭祠的东厢房内举办安龙历史文物展览,两展总共展出各种文物和资料100余件。38黔东南州博物馆贵州省-黔东南州博物馆-贵州省凯里市韶山南路

黔东南州博物馆1984年开始筹建,1988年7月23日正式开馆,隶属州民族事务委员会。

该馆馆舍由东西展厅、中央塔楼组成,东西长85米,南北宽40米,占地面积9723.36平方米,建筑面积7421平方米。

该馆现有《黔东南概貌》、《民族风情》、《现代民间艺术》、《傩戏》、《龙舟》等五个基本陈列,通过照片、图表、沙盘、模特、标本和大量文物,从各方面介绍黔东南州的自然风光、名胜古迹、物产资源、人文历史、文化艺术、节日活动、婚丧礼仪、生活习俗和当代社会经济发展情况。

39龙大道烈士故居贵州省-龙大道烈士故居-贵州省锦屏县

龙大道(1901—1931),上海龙华二十四烈士之一,其故居位于茅坪镇上寨村,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是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烈士故居是典型的江南杉木质结构楼房,中间有天井,两边有厢房,木料均是上等油杉,虽经历100多年,现仍保存完好,自1986年开馆以来,共接待了参观者达4万余人。40平坝天台山民族戏剧博物馆贵州省-平坝天台山民族戏剧博物馆-贵州省平坝县天龙镇天台山伍龙寺

平坝天台山民族戏剧博物馆由安顺地区博物馆协助筹建,与平坝县文管所合署办公,隶属于县文化局。

为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并妥善保护文物古迹,地、县文化部门按照贵州省文化厅制定的《贵州省“七五”期间文博事业发展规划》要求,在广泛调查征集地戏活动和文物的基础上,利用维修后的平坝天台山武龙寺,举办地戏文物展览,为建立贵州民族戏剧博物馆奠定了基础。自1989年开始展出的《地戏文物展》,含历史文献、民间唱本、面具道具、演唱模特、出国交流等内容,共有展品800多件,展线60多米。41镇远“和平村”文物陈列室贵州省-镇远“和平村”文物陈列室-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镇远县

“和平村”全称“在华日本人民反战同盟和平村工作队”。陈列室设在旧址正楼即原办公楼二楼上,由镇远县文管所管理。于1987年开放。42镇远青龙洞民族建筑博物馆贵州省-镇远青龙洞民族建筑博物馆-贵州省镇远县城东

镇远青龙洞民族建筑博物馆是贵州省系列专题博物馆之一,1987年筹建,1989年10月正式开馆接待观众。隶属于县文化局。

该馆馆址设在国保单位青龙洞古建筑群内。整个建筑群汇融了边疆少数民族建筑和中原地区古建筑的文化内涵,是国内罕见的古建筑群。占地面积近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7千余平方米。馆舍面积1500平方米。

该馆陈列“贵州民族民间建筑文化展览”,由居住环境、民族村寨、公共建筑、民族民间建筑、民族民间建筑的细部处理、建筑构件、模型等7个部分组成,分两个展厅7个展室。共陈列照片146张,建筑图81幅,实物124件,1:10模型10个,从不同角度展示了贵州各族人民在开发贵州高原的长期历史过程中创造出的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格的建筑文化。

43福泉古城屯堡博物馆贵州省-福泉古城屯堡博物馆-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福泉县城厢镇

福泉古城屯堡博物馆建于1989年,与福泉县文管所合署办公,隶属于县文化局。

福泉古城屯堡博物馆,以城内一座古建筑——“大夫第”为馆舍。“大夫第”为一封闭式四合院,其中系统展出贵州境内的城墙、营盘、碉堡、战壕、关隘、烟墩(烽火台)等军事设施及相关文物,在该省乃至全国博物馆中独具特色。44中共镇远支部旧址陈列室贵州省-中共镇远支部旧址陈列室-中共镇远支部旧址陈列室

中共镇远支部旧址即“周公馆”,为晚清里人周炳元建,故名。

中共镇远支部旧址1985年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1年迁出旧址内住户,随即拨款维修。县文管所在维修后的旧址内举办文物陈列展览,展厅面积174平方米,陈列与地下党活动相关的革命文物6件,图片18幅,历史资料110份45贵州刺绣博物馆贵州省-贵州刺绣博物馆-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台江县

贵州刺绣博物馆始建于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与莲花书院毗连,构成别具一格的建筑群。文昌宫坐东朝西,有阁楼式宫门。左右配殿,主体建筑—阁楼,组成一座四合院,布局紧凑规整。阁楼为三层六角攒翘檐尖顶木塔式结构建筑,底层四角,高18米。层面小青瓦覆盖,阁顶置多色覆钵顶,上置风标,刁檐翘角,层层舒展,轻盈飘洒。每角系有风铃,迎风拂动,叮当作响,声闻远近。檐下斗拱层叠,玲珑剔透。柱枋之间以镂雕骑马花牙子为饰,各层皆环以廊,阁楼底层有青砖空斗墙围护。阁两侧及后院,围以青砖梅花墙。院中有一小莲花池,池旁有数株大樟树,浓荫蔽日,清香四溢。

46黎平会议会址文物陈列室贵州省-黎平会议会址文物陈列室-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

中央政治局“黎平会议”会址在黎平县城(德凤)东二郎坡(旧称翘街)52号。原为城东翘街胡荣顺店铺。会址为晚清建筑,前低后高,分为三进,是黎平城建筑十分讲究的古式木楼。第一进为店铺;第二进为住宅,有明间、次间、稍间;第三进为后院花园。会址有大小天井8个,四周为青砖空斗封火墙,高约20米。会址总面积800余平方米。第一进门面左墙壁书有“锅鼎瓷器”四个行书大字。第二进有一较大的天井,正堂雕塑“二龙戏珠”,左右窗边书有“绸缎布疋”,“苏洋广货”,“京果杂货”,“各种名酒”等行书大字。正堂对面雕塑二只大凤,雕刻精美。墙顶有一屏峰台,塑有狮、鸟、兔类。左右为格扇门书房,房后为小天井,置有青石水缸。墙壁上绘有以历史故事为题材的壁画。整个建筑高大、宽敞、森严,为黎平县城内屈指可数的老式民房。1934年12月14日,中央红军长征由湖南通道一举攻克黎平县城。18日,党中央在此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史称“黎平会议”。出席黎平会议的有:毛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