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冀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小数乘法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作业题答案_第1页
新冀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小数乘法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作业题答案_第2页
新冀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小数乘法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作业题答案_第3页
新冀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小数乘法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作业题答案_第4页
新冀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小数乘法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作业题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课时小数点位置变化(一)

教学内容

教材第6-7页小数点位置向右移动变化规律

教学提示

学生已经认识了整数扩大10倍、100倍、1000倍的变化规律。本课时主要

学习一个小数扩大到原来的10倍、100倍、1000倍的变化规律。教学是利用求

总价的教学情境,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通过高级单位的单名数改写成低

级单位的数或复名数掌握小数点向右移动的变化规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经历自主探究小数点位置向右移动的变化规律,以及简单应用

的过程。

过程与方法:理解并掌握小数点向右移动的变化规律,会运用规律口算小数

乘10、100、1000的乘法,会把高级单位的单名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数或复名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积极参与数学活动,获得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

验,感受数学学习的价值。

教学重点:探索由小数点位置的右移引起的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教学难点:能用自己的语言归纳发现“小数点位置的右移引起的小数大小变

化”这一规律。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情景图、纽扣、课件

学生准备:纽扣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纽扣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物品,谁能给大家说说,你们都见过

什么样的纽扣?

学生可能会从纽扣的不同材料来说,比如:金属纽扣、塑料纽扣等等;也可

能会从纽扣的不同外形来说,如:两眼的纽扣、四眼的纽扣等等。

师:看来同学们对纽扣的了解还真不少。老师这里也有一枚纽扣,(出示课

前准备的纽扣)猜一猜这枚纽扣大概多少钱呢?

学生猜测纽扣的价钱。如果学生猜到了纽扣的价钱,就直接提出本节课的第

一个问题;如果没有,老师就告诉学生这枚纽扣的价钱是5分一枚。

师:如果购买更多的纽扣,你知道应付多少钱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购

买纽扣的问题。(板书:小数点位置变化)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提供情节,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引起学生探究的欲

望,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探求新知小数点位置变化规律

1.探究小数点向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

课件出示10枚、100枚、1000枚纽扣图。

师:我们已经知道1枚纽扣5分钱,你能计算出买10枚、100枚、1000枚

纽扣分别是多少钱吗?用自己的方法列式计算,然后交流。

生:1枚纽扣5分钱,10枚纽扣就是10个5,列式10X5=50(分)50分=5

角;100枚纽扣就是100个5,列式100X5=500(分)500分=5元;1000枚纽扣

就是1000个5分,列式1000X5=5000(分)5000分=50元。

师:如果我们把5分化成0.05元,你能计算吗?

生试着列式计算:0.05X10=0.5(元)根据上面计算的5角可得到0.05元;

0.05X100=5(元);0.05X1000=50(元)。

师:观察上面的几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生观察后回答:0.05乘10,0.05的小数点就向右移动一位;0.05乘100,0.05

的小数点就向右移动两位;0.05乘1000,0.05的小数点就向右移动三位。

师:同学们总结的非常正确,一个数扩大到原来的1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

一位;一个数扩大到原来的10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一个数扩大到原来的

100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

设计意图:学生在经历观察过程中发现小数点向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规

律,教师及时总结,肯定学生的发现。

2.探究位数不够时,用0补足

师:下面请同学们应用上面的方法把3.87分别扩大到原来的10倍、100倍、

1000倍,各是多少?

生:自己试着计算。

师:在计算过程中,你们遇到了什么问题?

生:3.87X1000时,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位数不够了,怎么办?

师:想一想,把387扩大1000倍该怎么办?

生:在387的后面填上1个0。

师:对,把3.87扩大1000倍,位数不够时,也用0补足。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实际计算,通过遇到的实际问题,理解小数点在向右

移动时,位数不够时,用0补足,加强知识间的联系。

3.探究名数改写

课件出示例2。

师:你能把写字台的长和宽改写成以厘米为单位的数吗?

生:1.3厘米改写成以米为单位,可以把1.3米分成1米和0.3米,1米是

100厘米,0.3米是30厘米,100厘米加30厘米是130厘米。即:1.3米=100

厘米+30厘米=130厘米。

生:把米改写成厘米,直接乘进率,1米=100厘米,所以1.3X100=130(厘

米)

师:两位同学的方法都很好,比较一下哪种方法更简便?

生:第二种方法简便。

师总结:把高级单位的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数,要乘进率。下面用这种方法

把0.65米改写成以米为单位的数吧。

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使学生在获得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解决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学习的

价值。

三、巩固知新。

1.练一练第1题

(1)出示表格。让学生观察表格,说一说你从表中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

(2)把以千米/分为单位的速度改写成以米/分为单位的速度,该怎样计算?

(因为1千米=1000米,所以小数点要向右移动三位。)

(3)独立计算完成,全班交流结果。

2.练一练第2题。

(1)出示题目。让学生观察,这道题要解决什么问题?

(2)单位改写时应注意什么?(高级单位改写成低级单位就用高级单位乘

进率,把单名数改写成复名数,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分别换算)

(3)独立改写,全班交流结果。

四、达标反馈。

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在5.2的末尾添上两个“0”,这个数()。

①扩大了100倍②缩小了100倍③大小不变

2.把7.1的小数点向()移动()位是710。

①左②右③二④三

3.把0.06扩大10倍是()0

①0.006②0.6③6

答案:1.③2.②③3.②

五、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小数点向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谁

能总结一下?

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即可。

最后师生共同总结:一个数扩大到原来的1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一

个数扩大到原来的10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一个数扩大到原来的1000倍,

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

六、布置作业:

1.填空。

(1)把0.011扩大10倍,得();把0.001扩大100倍,得();把

0.001扩大1000倍,得()o

(2)5.3千克=()克2.73米=()分米

2.一个游乐场原来面积是0.056公顷,现在的面积比原来扩大10倍,现

在面积有多少平方米?

答案:1.(1)0.110.11(2)530027.3

2.0.056X10=0.56(公顷)=5600(平方米)

板书设计

小数点位置变化(一)

1.0.05X10=0.5(元)

0.05X100=5(元)

0.05X1000=50(元)

一个数扩大到原来的1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一个数扩大到原来的100

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一个数扩大到原来的100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

2.3.87X1000=3870

位数不够时,用0补足。

教学反思

“小数点向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这一内容的学习,是在学生已

经掌握了小数的意义、小数的性质和小数大小比较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学习这

一规律既是小数乘法算理的理论依据,又是名数改写的重要基础,在教材中地位

显著。本着“人人学有所用”的数学课程教学新理念,我们必须对教材内容作适

当的开发与处理,以让学生有选择如何学习的权利,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体验到

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从而让学生喜欢数学、亲近数学。因此,我在教学时以引

导学生经历自主探索小数点位置向右移动的变化规律,增强了学生的主体参与

性,让学生在体验中获得了成功。

教学资料包

一、教学精彩片段

师:同学们,你们每两个人都有一张卡片,上面是一个小数,请同学们玩一

玩,在玩中把你的发现及时地汇报给老师和同学们。(可抽拉卡片上写有0.435)

学生反馈:

(1)小数点会向右动。(让学生继续玩)

(2)小数点向右移动后数变大了。

(3)小数点移动到4的后面,原来的数变成了4.35;小数点放在3的后面,

原来的数变成了43.5;小数点放在5的后面,原来的数变成了435。

师:都是这几个数字,数字的顺序没有改变,小数点的位置向右移动,得到

的数比原来大了,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小数点位置的变化决定着小数的大小。

设计意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初步感

知小数点的变化规律。

二、教学资源包

小数点在实际中的应用

1.人民去超市购物,购买数量是整十或整百时,总价就在单价的基础上向右

移动小数点。

2.改写单位时,把高级单位改写成低级单位时,用高级单位乘进率,向右移

动一定的小数位数。

三、资料链接

小数点与悲剧

1967年8月23日,前苏联著名宇航员费拉迪米尔•科马洛夫一人驾驶着

“联盟一号”宇宙飞船胜利返航。此时此刻,全国电视观众都在观看宇宙飞船的

返航实况。当飞船返回大气层后,科马洛夫无论怎么操作也无法使降落伞打开以

减慢飞船的飞行速度。地面指挥中心采取了一切可能的措施帮助排除故障,但都

无济于事。两小时后在着落基地附进坠落,宇航英雄科马洛夫遇难.

同学们,你们是否被这悲壮的场面所感染?!当时的一切,就是因为地面检查

时,忽略了一个小数点。

金箍棒“变变变”

孙悟空和他师傅一行人来到一座山头,孙悟空前去探路,遇到一个妖怪,妖

怪喝到:“猴头,交出唐僧!”孙悟空大声喊道:“休想!看我金箍棒!”于是从

耳朵里掏出一根只有0.009米长的金箍棒,妖怪觉得很奇怪,想:这么短有什么

用?孙悟空嘿嘿一笑,对着金箍棒轻轻吹了一口气,金箍棒从0.009米变成0.09

米,接着又吹了一口气,金箍棒从0.09米变成0.9米,吹第三口气的时候,金箍

棒从0.9米变成9米,孙悟空喊道:“看棒!”,金箍棒重重的砸在妖怪身上,把妖

怪打死了。

第2课时小数点位置变化(二)

教学内容

教材第8-9页小数点位置向左移动变化规律

教学提示

学生已经认识了小数扩大到原来的10倍、100倍、1000倍的变化规律。本

课时主要学习一个小数缩小到原来的‘、-L、」一的变化规律。教学是利用

101001000

把彩带分份的教学情境,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通过低级单位的数或复名

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单复名数,掌握小数点向左移动的变化规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经历自主探究小数点位置向左移动的变化规律,以及简单应用

的过程。

过程与方法:理解并掌握小数点向左移动的变化规律,会运用规律口算小数

除以10、100、1000的乘法,会把低级单位的数或复名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单名

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积极参与数学活动,感受知识间联系和学习的价值,获

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探索由小数点位置的左移引起的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教学难点:能用自己的语言归纳发现“小数点位置的左移引起的小数大小变

化”这一规律。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情景图、彩带、课件

学生准备: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小数点向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谁能用自己的话或举出例子说一说这个变化规律?

生: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原来的数就扩大1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

原来的数就扩大10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原来的数就扩大1000倍……

生:一个小数乘10,就将原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乘100,原数的小数

点向右移动两位;乘1000,原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

师:小数点向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同学们学得很好。今天这节

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小数点向左移动的变化规律。

板书课题:小数点位置向左移动的变化规律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提供情节,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引起学生探究的欲

望,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探求新知小数点位置变化规律

1.探究小数点向左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

师:老师今天带来了一根彩带,(出示彩带)你们估计一下这根彩带有多长?

生估一估彩带的长。

师:看来同学们的眼力真不错,这根彩带是5米长。现在老师想把它平均分

成10份,你知道每份是多少米吗?

生:5米是50分米,50分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5分米,5分米是0.5

分米。

师:说的很好。谁能列出除法算式?

生:54-10=0.5(米)

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5+10=0.5(米)

师:如果把5米的彩带平均分成100份,每份多少米?

生:5米是500厘米,500厘米平均分成100份,每份是5厘米,5厘米是

0.05米。

师:怎样用除法算式表示?

生:54-100=0.05(米)

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5+100=0.05(米)

师:如果把5米的彩带平均分成1000份呢?

生:5米是5000毫米,5000毫米平均分成1000份,每份是5毫米,5毫米

是O005毫米。

师:我们一起列出除法算式吧。

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5+1000=0.005米。

师:观察上面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生观察三个算式的特点:5除以10,5的小数点就向左移动一位;5除以100,

5的小数点就向左移动两位;5除以1000,5的小数点就向左移动三位。

师总结:同学们总结的很好。一个数缩小到原来的工,小数点向移动一位;

10

缩小到原来的」一,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一个数缩小到原来的一匚,小数点

1001000

向左移动三位……

2.探究位数不够时,用0补足

师:下面请同学们应用上面的方法把53.8分别缩小到原来的,、一!一、

10100

一^,各是多少?

1000

生:自己试着计算。

师:在计算过程中,你们遇到了什么问题?

生:53.8・1000时,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位数不够了,怎么办?

师:想一想,把538缩小1000倍该怎么办?

生:在538的5的前面填上1个0。

师:对,把53.8缩小1000倍,位数不够时,也用0补足。即:

53.84-1000=0.0538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实际计算,通过遇到的实际问题,理解小数点在向右

移动时,位数不够时,用0补足,加强知识间的联系。

3.探究名数改写

课件出示例4。

师:你能把梅花鹿的身高改写成以米为单位的数吗?

生:85厘米■米=0.85米。

100

生:可以用除法计算854-100=0.85(米)

师:两位同学的方法都很好,比较一下哪种方法更简便?

生:第二种方法简便。

师总结:把低级单位的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数,要除以进率。下面用这种方

法把练一练第1题完成吧。

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使学生在获得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解决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学习的

价值。

三、巩固知新。

1.练一练第2题

(1)出示题目。让学生观察表格,说一说你从表中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

(2)把以千克为单位质量改写成以吨为单位的质量,该怎样计算?(因为

1吨=1000千克,所以小数点要向左移动三位。)

(3)独立计算完成,全班交流结果。

2.练一练第3题。

(1)出示题目。让学生观察,这道题要解决什么问题?

(2)一个数乘10、100、1000和一个数除以10、100,1000的计算?(一

个数扩大到原来的1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一个数扩大到原来的100倍,

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一个数扩大到原来的100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一

个数缩小到原来的上,小数点向移动一位;缩小到原来的二-,小数点向左移

10100

1

动两位;一个数缩小到原来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

1000

(3)独立改写,全班交流结果。

四、达标反馈。

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把6.25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这个数()。

①扩大了100倍②缩小了100倍③大小不变

2.把9.8的小数点向()移动()位是0.098。

①左②右③二④三

3.把4.51缩小10倍是()o

①45.1②451③0.451

答案:1.②2.①③3.③

五、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小数点向左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谁

能总结一下?

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即可。

最后师生共同总结:一个数缩小到原来的,,小数点向移动一位;缩小到

10

原来的一二,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一个数缩小到原来的一匚,小数点向左移

1001000

动三位。

六、布置作业:

1.填空。

(1)把29.7缩小10倍,得();把2.97缩小100倍,得();把297

缩小1000倍,得()o

(2)240米=()千米6毫升=()升

2吨50千克=()吨

2.甲地到乙地的路程是65千米,一辆汽车以每小时100千米的速度行完全

程,需要多长时间?

答案:1.(1)2970.02970.297(2)0.240.0062.05

2.654-100=0.65(小时)

板书设计

小数点位置变化(一)

1.54-10=0.5(米)

54-100=0.05(米)

54-1000=0.005(米)

一个数缩小到原来的■,小数点向移动一位;缩小到原来的」一,小数点

10100

向左移动两位;一个数缩小到原来的」一,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

1000

2.53.84-1000=0.0538

位数不够时,用0补足。

教学反思

“小数点向左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这一内容的学习,是在学生已

经掌握了小数点向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规律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学习这一规

律既是小数乘法算理的理论依据,又是名数改写的重要基础,在教材中地位显著。

本着“人人学有所用”的数学课程教学新理念,我们必须对教材内容作适当的开

发与处理,以让学生有选择如何学习的权利,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体验到数学就

在我们的身边,从而让学生喜欢数学、亲近数学。因此,我在教学时以引导学生

经历自主探索小数点位置向左移动的变化规律,增强了学生的主体参与性,让学

生在体验中获得了成功。

教学资料包

一、教学精彩片段

师:出示例3:5除以10、100、1000各是多少?

生用计算器计算5+10、5+100、5+1000的商。

指名说说计算结果,并照下面的样子板书:54-10=0.554-100=0.05

54-1000=0.005

师:引导观察、比较:每次除得的商与被除数5比较,小数点的位置有什么变

化?

师:把一个小数除以10,就要把这个小数的小数点向什么方向移动几位?把

一个小数除以100、1000呢?

生观察发现:一个数除以10,就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一个数除以100,就

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一个数除以1000,就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

师:充实感性材料:以小组为单位,每组任意找2-3个小数,分别把它除以

10,100,1000,看看小数点位置的变化情况。并在小组里交流。

师归纳:通过计算,你认为我们刚才的发现的规律对不对?谁能用一句话说说

你们发现的规律?

生用自己的方式回答。

师:逆向思考,全面地掌握规律。反过来,这个规律还可以怎么说?(引导学

生说说如果把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分别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就相当于这

个小数分别除以多少?)

二、教学资源包

小数点在实际中的应用

1.在生活中,人们要把一些数量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这时

只要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小数点。

2.改写单位时,把低级单位改写成高级单位时,用低级单位除以进率,向左

移动一定的小数位数。

三、说课设计

教材分析:小数点位置的变化是在学习了整数惩罚的基础上安排的,在现实

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教材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通过比较算式的

结果得出小数点移动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进而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教学内容: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8—9小数点位置变化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目标:结合具体事例,经历自主探索小数点位置向左移动的变化

规律及应用规律进行计算的过程。

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并掌握小数点向左移动的变化规律,会口算小数除以

整十、整百、整千的数。会把较小单位的数或复名数改写成用小数表示的单名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归纳小数点向左移动变化规律时,感受知识之间

的联系,并培养学生的归纳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会通过观察、比较、总结小数点位置向左移动的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会把较小单位的数或复名数改写成用小数表示的单名数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师:举例法:让学生举例子说一说小数点位置向右移动变化规律

生:学生能够举例说明小数点向右移动的变化规律。

设计意图:既复习已学的知识,又自然揭示本节课要研究的内容。

二、出示问题,尝试解决

师:教师提出教材问题,学生根据已有经验解决。板书课题:小数点位置向

左移动的变化规律

师:5米长的彩带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多少米呢?请同学们自己想一

想,并试着解答。

学生独立思考,自主解答问题。

学生说,教师板书5+10=0.5(米)

师:根据刚才的经验写出下面两个算式。

生:54-100=0.0554-1000=0.005

师:引导学生发现规律

一个数缩小到原来的,,小数点向移动一位;缩小到原来的一匚,小数点

10100

向左移动两位;一个数缩小到原来的」一,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位数不够用0

1000

补充。

师:课件出示例2

同学之间交流一下自己的做法,

854-100=0.85(米)85厘米=0.85米

引导学生观察算式,说说自己的发现

生:由低级单位改写成高级单位,要除以他们的进率。

三、巩固拓展,强化新知

教材第8页试一试。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与同学交流计算方法。

教材第9页练一练。独立完成,交流计算过程,集体订正。

四、归纳总结

一个数缩小到原来的,,小数点向移动一位;缩小到原来的一匚,小数点

10100

向左移动两位;一个数缩小到原来的二一,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位数不够用0

1000

补充。

由低级单位改写成高级单位,要除以他们的进率。

五,板书

1.54-10=0.5(米)

54-100=0.05(米)

54-1000=0.005(米)

一个数缩小到原来的,,小数点向移动一位;缩小到原来的」一,小数点

10100

向左移动两位;一个数缩小到原来的一匚,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

1000

2.53.84-1000=0.0538

设计意图:通过简明扼要额板书,是学生了解本节教学内容的知识点儿,明

确小数点儿向左移动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三)资料链接

猜谜语

别家兄弟手拉手,我家兄弟不碰头。圆圆身子个头矮,总在数字脚边跑。(打一数学符号)

第3课时小数乘整数

教学内容

教材第10〜11页小数乘整数

教学提示

学生已经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本课时主要学习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教

学是利用超市购物的教学情境,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通过把高级单位转

换为低级单位计算的过程,理解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实例,经历用自己的方法解答问题,以及学习小数乘

整数计算方法的过程。

过程与方法:理解并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会正确进行小数乘整数的

乘法计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愉快的体验,培

养反思质疑的习惯,体会学习乘法计算方法的价值。

教学重点: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探索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积的小数位数的确定。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情景图、课件

学生准备:计算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情景图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超市吗?我们今天就去超市看看。这里也有几位同

学在挑选商品呢?看看他们准备买些什么呢?

师问:你能从图中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说:自动铅笔每枝1.8元;钢笔每支2.62元;挂面每包0.94元……

师问:亮亮买买3枝自动铅笔要花多少元呢?可以怎么列算式?

生:1.8X3

师:这个算式和我们以前学的乘法算式有什么不同?

生:一个因数是小数。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究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板书课题:小数乘整数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自然地引出小数和整数相乘的学习内容,

学生感到自然、亲切。

二、探求新知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1.用自己的方法解决

师:同学们,小数乘整数怎么计算我们还没有研究过。那么1.8X3的结果

是多少呢?你有办法知道吗?请同学们试试看。

学生练习后交流。

师:谁来说说看,1.8X3=结果是多少呢?你是怎么想的呢?

生:1.8+1.8+1.8=5.4(元)

师:1.8X3是3个1.8相加,所以可以用加法来计算出结果。

生:L8元是18角。18角X3就是54角,54角用元作单位就是5.4元。

师:把元转换成角来计算,把小数乘法转化成整数乘法计算。

生:2元X3=6元,2角X3=6角,6元-6角=5元4角=5.4元

师小结:同学们能利用小数的加法和元角分的知识来计算出结果,采用旧的

知识来解决新的问题,这一点做得很好。

2.用竖式计算

师:你们想不想尝试用竖式计算?该怎么计算呢?

学生小组交流:可以把1.8元看作18角进行计算,也就是把1.8个1看作

18个0.1计算,按照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算出积,就是54个0.1,表示5.4个

Io

师:说得非常好。小数乘整数的方法就是先按照整数乘法的方法算出积,然

后看计算时把因数扩大了多少倍,得到的积就缩小同样的倍数。

师板书:

1.8乘101a

1.8-------------►18

X3X3

5.4--------------54

54除以10

3.两位小数乘整数

师问:妈妈买25包挂面要花多少元?先估算一下。

生:每包挂面接近1元,买25包不到25元。

师:你能用乘法算式计算吗?

生:0.94X25o

师:和上面的算式有什么不同?

生:两位小数乘整数。

师:两位小数乘整数时,就要把小数扩大100倍变成整数,再把积缩小100

倍。

生独立完成、交流。

师:在计算的过程中,你发现计算小数乘整数的方法是什么?

生用自己的方式总结。

师生共同总结同时板书:小数乘整数,先把小数看成整数计算,算出积后,

看小数是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设计意图:经历过程,体验算法。让学生进行观察、比较,让学生充分感受

计算教学中计算方法、计算法则的形成过程。

4.独立解决问题

师:有了计算方法,请同学们利用超市商品信息,自己提出一个问题并解

答。

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使学生在获得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解决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学习的

价值。

三、巩固知新。

1.练一练第1题

(1)出示题目。让学生观察题目,说一说计算方法?

(2)独立计算完成,用计算器验算,全班交流结果。

2.练一练第2题。

(1)出示表格。让学生观察,这道题要解决什么问题?

(2)计算总价的方法?(单价乘数量)

(3)独立完成,全班交流结果。

四、达标反馈。

1.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3.95X456.8X715.7X39.55X4

24.8X5123.4X515X2.536X6.2

2.一辆载重汽车一次可运煤12.6吨,7辆这样的汽车一次可以运多少吨?

答案:1.15.8396.947.138.212461737.5223.2

2.12.6X7=88.2(吨)

五、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谁能总结一下?

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即可。

最后师生共同总结:小数乘整数,先把小数看成整数计算,算出积后,看小

数是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六、布置作业:

1.用竖式计算。

15.9X1185.3X4150.2X7

32.7X864.8X395.6X5

2.教材11页练一练第3题

3.教材11页练一练第4题

答案:1.174.9341.2105.14262.4194.4478

2.70X2.4=168(千米)

3.3.85X45+4.20X30+6.15X45=576(元)

板书设计

小数乘整数

1.8乘101„

1.8-------------►18

X3.3

5.4-------------54

54除以10

小数乘整数,先把小数看成整数计算,算出积后,看小数是几位小数,就

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教学反思

这节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小数乘法,计算教学是学生最感到枯燥无味的知识,

但教材安排了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情景进行教学。通过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

过程中掌握一位小数乘一位整数的计算方法之后,安排了两位小数乘整数的计算

教学。教学中我采用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规律,有意识地进行探究式教学,把

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能以课堂主人的身份主演舞台,探究小数的位数

的变化,小数的位数和因数的小数位数都是一一样的。在整节课的学习中,学生开

始对学习充满兴趣,积极的思考,运用发现的规律去解决问题,能正确计算小数乘

整数,能正确判断积里面的小数位数。然而也有很多不足,自己在课堂教学中应

变能力有待提高,有时忽略学生的想法,没能及时捕捉到学生发言中有价值的教

学资源,教学在动态中延续不够,说明老师在课堂上要注意倾听和思考,在今后

的教学中我会多注意这些细节。

教学资料包

一、教学精彩片段

1.整理旧知

师课件出示:

列竖式,并说一说各算式所表示的意义

5X13518X24

生观察回答。

师出示表格。

因数5555

因数135135013500135000

积675675067500675000

师:积的变化与因数的变化有没有什么规律?

生: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分别扩大10倍、100倍、1000倍,积也扩

大10倍、100倍、1000倍。

师:总结得很好。现在已知一枝自动铅笔L8元,亮亮买3枝自动铅笔一共

要花多少元?

2.探究小数乘整数的方法

师:怎样列式计算?

生:1.8义3。

师:根据整数乘法的规律,你能计算小数乘整数吗?

生:先把1.8扩大10倍,变成18,18乘3等于54,得到的积也扩大了10倍,

要得到原式的积就把54缩小10倍,即1.8X3=5.4o

设计意图:利用复习帮助学生回忆整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回忆积的变

化规律,这些知识的前导为学生进行新的知识的学习作了顺畅的连接;另一方面,

在新课的教学中也对的掌握提供了有效的支撑。

二、资料链接

热闹的早晨

小朋友,你们一定听过《雪地里的小画家》的故事吧!其实,动物王国里也

有不少数学家呢。瞧,他们来啦。

大清早,公鸡就大声地叫起来“喔喔喔,喔喔喔,喔喔喔,喔喔喔。”一只

小喜鹊被惊醒了,不高兴地喊:“这么冷的天,谁在叫啊,真烦人。”喜鹊妈妈说:

“孩子,该起床啦,公鸡也是为大家好,告诉我们天亮了。其实,他的叫声不但

优美动听,还包含了一些有趣的数学知识呢!”小喜鹊特别喜欢数学,一听妈妈

这样说,就不再嚷嚷了。她仔细听了听公鸡的叫声,果然有规律,高兴地叫起来:

“我明白了,我明白了,公鸡每次叫3个‘喔'字,一共叫了12个‘喔'字,4

X3=12嘛!我也会。”于是,她也发出了一串有趣的声音,早晨醒来的其他动物

们听了直夸这个孩子真能干。小朋友,喜鹊的叫声究竟可以写出什么样的乘法算

式呢,请试一试吧!

喳喳,喳喳,喳喳,喳喳,喳喳

()X()=()

小象听了不服气,咚咚咚地跑了过来,也用脚步声出了一道乘法题。

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

()X()=()

一会儿,小猪吹着小喇叭来了。

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

()X()=()

不一会儿,各种动物都跑来看热闹。小狗说:“你们这样叫几声、吹几声谁不会

呀,要把乘法题画出来才算本事呢!”说完,就在雪地里走了几步,停下后地上

出现了几个像梅花一样的脚印,得意地说:“看,我画的每朵梅花有6个花瓣,4

朵梅花一共有多少个花瓣呢?”

()x()=()

小鸡说:“哈哈,看我的!我画了5竹叶,每上有3片竹叶,一共有多少竹片呢?”

()X()=()

小马想:''我偏要画-一个非常简单的图画考考大家,看他们能不能写一个乘法算

式?”

()X()=()

不知不觉,天快黑了,咋办呢?小熊说呼啦啦取出几只小灯笼:''别急别急,只

要我们能点亮这一颗颗星,就不愁找不着路了。”你知道他们怎么做的吗?

动物朋友们利用乘法知识,解决了很多实际问题。小朋友,你想成为一个乘法小

专家吗,从现在开始,仔细观察身边的事物,好好研究研究吧!

第4课时小数乘小数

教学内容

教材12〜13页小数乘小数

教学提示

学生已经会计算分数乘整数。本课时主要学习小数乘小数。教学时充分利用

情境图,和学生的学习经验,让学生进行小数乘小数的乘法计算。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事例,经历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以及学习小数乘小

数计算方法的过程。

过程与方法:理解并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会正确进行小数乘小数的乘

法计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运用已有知识理解计算方法的过程中,体会知识间的

联系,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重点、难点

重点:在理解小数乘和小数意义的基础上掌握计算方法。

难点:让学生自主探索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笔算。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情景图课件。

学具准备:计算器。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师:同学们,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居住条件有了明显改观。前不久,聪聪同学家刚搬进新房,看!这是聪聪的房间。

(演示课件“聪聪的家”)

1.从图中,你能获取哪些信息?

(学生根据情景信息发言)

2.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生:求客厅的面积有多大?

师:小明家客厅的长是4.8米,宽是3.6米,怎样求客厅的面积呢?

学生口答算式:4.8X3.6

师:这个算式该怎么求着,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一一小数乘小数。

板书课题:小数乘小数

设计意图:通过师生谈话的方式,引出客厅面积的话题和有关的信息,提

出问题,引入课题。

二、探求新知

1.小数乘小数的方法。

师:观察算式中的因数,你发现了什么?

生:算式中两个因数都是小数。

生:两个因数都是一位小数。

师:请同学们先估算一下,聪聪家客厅的面积大约是多少。

生:把4.8看成5,把3.6看成4,5X4=20,所以客厅面积不到20平方米。

生:把4.8看成5,把3.6看成3.5,5X3.5=17.5,所以,聪聪家客厅的面

积大约是17.5平方米。

生:把4.8看成4,把3.6看成3,4X3=12,聪聪家客厅的面积一定在12

平方米以上。

师:聪聪家客厅的面积不到20平方米。那么,到底是多少平方米呢?我们

运用竖式计算一下。

教师板书竖式

4.8

X3.6

师:同学们,大家已经会用竖式计算小数乘整数了,这个算式中两个因数都

是一位小数,怎么办?

生:4.8扩大10倍是48,3.6扩大10倍是36,先算48X36。

生:把两个因数分别扩大10倍,变成48X36。……

师:把两个因数分别扩大10倍,变成48和36。

教师板书:

4.8扩大10倍r48

X3.6扩大10倍,X36

师:用整数相乘的方法算出48乘36的积以后怎么办?

生:把积缩小100倍。

生:把积缩小10倍。

教师进行指导。使学生了解,两个因数分别扩大10倍,就等于这两个因数

的积扩大100倍。即:

4.8X10X3.6X10

=4.8X3.6X100

师:谁来说一说,4.8X3.6怎样用竖式计算?

生:把4.8看作48,把3.6看作36,用整数乘整数的方法算出48乘36的

积,再把积缩小100倍。

师:好!请同学们说,我来写,我们共同完成竖式计算。

教师随着学生的回答,板书:

4.8

X3.6

288

144

1728

师:按整数相乘得出1728后,怎么办?

生:把1728缩小100倍。

生:从1728右边开始数出两位点上小数点。

教师完成板书:

4.8

X3.6

288

144

17.28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境,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

性,进而学会计算小数乘小数。

2.沙发占地面积。

师:通过计算,我们知道了客厅的占地面积是17.28平方米,聪聪家客厅中

摆放着一个沙发,请看13页的沙发图,并认真读一读文字,说说你了解到哪些

信息,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生:沙发的长是L8米,宽是0.85米。

生:问题是沙发占地多少平方米?

师:求沙发占地多少平方米?怎样列式?

学生可能说出不同的算式,教师肯定并板书。0.85X1.8

师:同学们看一看这个算式的两个因数,你发现了什么?

生:这个算式中的两个因数都是小数。

生:两个因数一个是一位小数,一个是两位小数。

师:这样的两个小数相乘,用竖式计算怎样算呢?

教师板书竖式:

生:1.8扩大10倍是18,0.85扩大1000倍是85,先算出18乘85的积,

再把这个积缩小1000倍。

生:先按整数相乘的方法计算85X18,再把积缩小1000倍。

学生说的只要合理就给予肯定。

师:好!就按大家说的方法,我们一起算一算。大家说,我来写。

学生说,教师板书。

师:按整数相乘的方法算出85X18等于1530后,怎么办?

生:把1530缩小1000倍,在1的后面点上小数点。

生:从1530的右边开始数出三位,在前面点上小数点。

教师在竖式中点上小数点。

师:大家看今天算出的这个小数积比较特殊,小数的末位是0,根据小数的

基本性质,在横式写得数时,小数末尾的0可以不写。完成横式:0.85X

1.8=1.53(平方米)

师:用竖式算的对不对呢?请同学们用计算器检验一下。

学生计算交流。

三、归纳总结师:观察两个竖式中的因数和积,你发现它们的小数位数

有什么关系?

生:小数乘小数,两个小数一共有几位小数,积里面就有几位小数。

生:积的小数位数就是两个因数小数位数的和。

师:观察的很认真。知道了两个因数和积中小数位数的这种关系,在计算小

数乘法时,不计算,我们就能判断积的小数位数。谁能说一说小数乘小数的计算

方法?

生:按照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算出积。

生: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师:小数乘小数,先按照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

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四、尝试应用1.师:请同学们看12页第(2)题中的图及文字,说说你

知道了哪些信息,问题是什么?

生:茶几的长是0.9米,宽是0.45米,要求茶几的面大约是多少平方米。

师:怎么列式?

学生说,教师板书:0.45X0.9=

师:估计一下,0.45X0.9的积有几位小数?为什么?

生:三位。因为两个因数一共有三位小数,所以它们的积也一定是三位小数。

师:请同学们试着用竖式计算。

学生自主笔算,教师巡视,个别指导。请一名好学生板演。

师:谁和板演的结果不一样?

如果学生出现小数点点错的,就结合错题进行指导。如果没有,请板演的同

学说一说确定小数点时是怎样想的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看“试一试”,根据126X12=1512,直接写出下面各

题的积。你知道怎样确定小数点的位置吗?

生:看两个因数一共有几位小数。

设计意图:利用计算沙发的面积,学习一位小数乘两位小数的计算方法。

通过讨论题,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小数乘小数时,位数的变化对积的影响。

通过计算茶几的面积,让学生明确纯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三、巩固知新。

1.练一练,第2题。

(1)出示题目,让学生观察,说说从题目中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

(2)指导计算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和过程。

(3)同学之间交流测量结果,并指名读出自己的答案。

2.练一练,第4题。

(1)学生读题目,了解题目中的信息。

(2)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使学生能熟练掌握这节课的内容。

四、达标反馈。

一、填空。

1.1.3的十分之八是多少,列式是()。

2.3.62X1.7的积是()位小数。

3.()4-0.42=2.58

4.把702X101的积缩小()倍等于70.2X1.01的积。

二、列竖式计算

87.5X2.4=10.28X0.7=31.4X3.8=

答案:一、1.1.3X0.82.33.1.08364.1000

二、87.5X2.4=21010.28X0.7=7.19631.4

X3.8=119.32

五、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用角度描述物体的方向。谁能说说在平面图上怎么

用角度来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呢?

不要求学生描述得特别准确,只要意思对就可以。最后,师生进行概括:

1.确定观测点。

2.在观测点和要确定位置的物体之间作连线。

3.测量这条连线与北或南构成的角度。

六、布置作业

1.填一填。

(1)0.18X0.4中两个因数,一共有()位小数,积就有()位小数。

(2)一个因数是3.6,另一个因数是0.05,它们的积是()。

(3)计算9.6X1.4,先按照()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位小数,

就从积的()边起数出几位,点上()。0.78X0.04积的小数位数(),

要在积的前面用()补足,再点小数点。

2.一颗人造卫星环绕地球的最低速度是每秒7.8千米,照这样的速度,这

颗人造卫星6.5秒能运行多少千米?

答案:1.(1)三三(2)0.18(3)整数乘法两右小数点有四位0

2.7.8X6.5=50.7(千米)

板书设计

小数乘小数

4.8X3.6=17.28(平方米)

4.8

X3.6

288

14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