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头有机奶牛科技示范园循环经济产业--毕业论文设计_第1页
千头有机奶牛科技示范园循环经济产业--毕业论文设计_第2页
千头有机奶牛科技示范园循环经济产业--毕业论文设计_第3页
千头有机奶牛科技示范园循环经济产业--毕业论文设计_第4页
千头有机奶牛科技示范园循环经济产业--毕业论文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5有机奶牛农业有机奶牛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抶贫贷款项目千头有机奶牛科技示范园循环经济产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项目申报单位:新希望奶牛养殖科技有限公司项目编制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二00六年八月八日千头有机奶牛科技示范园循环经济产业项目申报单位:新希望奶牛养殖科技有限公司企业法人:吴兆英编制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编制人员:曹斌云(教授、奶畜专家) 孙养学(教授、经管专家) 宋宇轩(农学博士) 姬云涛(农学博士) 祝发明(农学博士)目录TOC\o"1-3"\h\z第一章项目概述 6一、项目提要 6二、编制依据 6三、项目背景 6第二章项目意义 9一、搞好优质奶源基地建设是国家大力发展民族乳业的迫切需要 9二、搞好优质奶源基地建设是企业在激烈竞争中做大做强的根本保证 11三、搞好优质奶源基地建设是确保奶品质量的必备前提 13四、搞好优质奶源基地建设是构建和谐奶业的重要举措 15第三章项目基础 20一、市场需求强劲,发展前景广阔 20二、生态条件优越,饲草饲料丰富 20三、生产条件优越,优势区域集中 21四、农民喜养奶牛,养牛效益显著 22五、企业定位准确,发展措施得力 23六、国家政策优惠,外部环境优越 23第四章项目目标 24一、建设目标 24二、建设模式 24三、小区建设 24第五章项目内容 26一、有机奶牛饲草种植基地建设 26二、有机奶牛饲料加工调制 26三、有机奶牛标准化饲养管理 26四、有机牛奶收购加工体系 26五、牛粪沼气再生发酵能源利用 26六、沼液沼渣沼肥肥田利用 27第六章项目措施 28一、提高对发展有机奶业的认识 28二、产地环境要求 29三、奶牛的有机生产技术 30四、有机牛奶加工技术 35五、有机牛奶深加工技术 36六、质量认证与管理 38第七章项目投资 43一、投资估算依据及说明 43二、项目总投资估算 43三、资金来源与筹措 44四、资金使用与管理 44第八章项目效益 46一、项目财务效益分析 46二、社会效益分析 48三、生态效益分析 51第九章项目避险 53一、项目风险辩识 53二、项目风险程度分析 57三、项目风险评价与管理 58第十章项目措施 60一、成立领导机构 60二、完善组织体系 60三、推进良种繁育体系建设 60四、抓好科学饲养管理 61五、搞好奶农技术培训 61六、强化乳品质量管理 61七、积极争取政府支持 62八、将企业奶业发展规划与省市规划有机衔接 62第十一章项目结论 63附表 64第一章项目概述一、项目提要1、项目名称:千头有机奶牛科技示范园循环经济产业项目2、申报单位:新希望奶牛养殖科技有限公司3、企业法人:吴兆英4、投资额度:2100万元5、占地面积:200亩6、养殖规模:1000头基础母牛7、建设地点:咸阳市渭城区低张镇8、建设性质:扩建二、编制依据1、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安全的决定(2005年)2、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决定(2005年)3、农业部关于大力发展奶牛业的决定(2003年)4、陕西省关于大力发展畜牧业的决定(2002年)三、项目背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把“发展循环经济,保证食品安全”作为强国富民的基本国策,必将对我国奶牛业持续快速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虽然,近几年来,各级政府都认同“一杯奶强壮一个民族,一头奶牛富裕一个家庭,一个奶产业振兴一方经济”的理念,将奶牛业作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培育区域经济的支柱产业来抓,使我国奶牛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人均奶量已由2000年8公斤左右提高到2005年的22.8公斤。奶牛业的快速发展,有力地缓解了我国城乡人民吃奶难的问题。但由于我国奶牛业生产严重背离了循环经济和有机奶业发展的方向,存在着以下严重的问题,一是消耗精料过多,致使将奶牛这个典型的草食动物变成了“单胃动物”,加大了饲养成本,降低了奶品质量,缩短了奶牛利用年限;二是防疫治病不规范,造成多种疾病流行,例如:结核、布病等相关人畜共患病随饮用不洁牛奶而大量传播,给人民的健康带来了直接的危害;三是滥用各种添加剂和抗生素,给广大消费者的健康带来了难以估量的潜在影响;四是牛粪尿的大量污染,给养殖场周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五是因我国牛奶的总体质量不高,牛奶出口创汇步履艰难,加之,国内牛奶消费常因质量安全问题频频在大众媒体曝光,挫伤了广大城乡人民消费牛奶的积极性,致使牛奶销售价格一降再降,导致了目前牛奶消费市场疲软,农民养牛效益不高,部分乳品企业亏本运营的恶性循环,造成了奶牛业这个强国富民的支柱产业发展缓慢。如何发展中国的奶牛业?出路在哪里!已经引起了各级政府、企业界和科技界的广泛关注。为了振兴中国的奶牛业,国务院和相关主管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确保牛奶安全的政策和措施,将大力发展无公害牛奶、绿色牛奶和有机牛奶提到了重要议事日程。咸阳新希望奶牛养殖科技有限公司,急各级政府之所急,想广大消费者之所想,遵照党中央和国务院新近提出的“发展循环经济,保障食品安全”的战略构想,在国内外众多专家的论证和建议下,知难而进,紧紧抓住2008年奥运会市场这个难得的历史机遇,在我们现有产业发展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设中国首家千头有机奶牛业循环经济示范工程项目”。而有机奶是指高品质、纯天然、无污染、安全食用的营养保健牛羊奶,有机奶是世界公认的高端奶,在所有奶品中处于最高级别,远远高于无公害奶和绿色奶的标准。本项目按照循环经济的发展原则,遵循生态学规律,将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生态设计和可持续消费融为一体,实现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使经济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谐循环,维护自然生态平衡。具体实施时围绕千头有机奶牛业循环经济示范基地建设展开,将“有机奶牛饲草种植→有机奶牛饲料加工调制→有机奶牛标准化饲养管理→有机牛奶收贮加工→牛粪沼气发酵→沼液沼渣沼肥肥田循环利用”连成一体,创建中国首家千头奶牛业循环经济示范基地,当好中国有机奶业的排头兵,培育振兴区域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样板工程。第二章项目意义一、搞好优质奶源基地建设是国家大力发展民族乳业的迫切需要“一杯奶强壮一个民族,一头奶牛富裕一个家庭,一个奶产业振兴一方经济”的论断,已成为各级政府和广大城乡人民的共识。可见,人力发展奶牛业是关乎民族健康和农民增收及企业增效的大事,而搞好优质奶源基地建设是党和国家及各级政府的重大战略举措。无论从当前来看,还是从长远分析,中国奶业市场潜力巨大,增长迅猛,但奶源奇缺,特别是优质奶源奇缺,且分布极不均衡,严重地阻碍了奶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加强优质奶源基地建设,是破解制约奶业持续增长瓶颈的关键,夯实奶业健康发展的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奶牛被誉为人类的“保姆”,牛奶是“最接近于完善的人类食品”。牛奶中含有丰富的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等多种成分,含有12%左右的总乳固体物,是最理想、最简便、最经济的动物蛋白来源,是纯天然、全营养、易消化的蛋白质食品。牛奶及其制品对人一生的健康至关重要,是不可替代的婴幼儿食品,也是青少年、中年、老年普遍适宜的最重要的营养饮品。世界卫生组织把按人口平均的乳品消费量列为衡量一个国家人民生活水平是否切实提高的主要标志之一。多年来,国务院一直把奶业作为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而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农业部进一步把奶业作为要突出发展的新兴产业来抓。“学生饮用奶计划”的实施和“学生营养餐”的推广,对于引导奶类的消费,推动我国乳品工业的科技进步、管理水平的提升和乳制品的更新换代起到了积极作用。目前,牛奶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预测,世界范围内乳及乳制品需求量将迅速增长,尤以发展中国家最为明显。2005年世界奶类总消费量将达到6.15亿吨,人均近百公斤,中国人均仅22.8公斤。随着可任意支配收入的增加,预计对乳品消费需求增长最大的亚洲己占世界需求增长总量的60%,2005年,亚洲地区人均乳品年消费量预计己从过去的34公斤增长到42公斤。我国目前的奶类人均占有量仅为22.8公斤,大大低于世界人均占有水平和消费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奶牛业、乳制品加工业得到长足发展,2005年底全国存栏奶牛1200多万头,牛奶总产量2890万吨,年递增率为12.70%以上。上市液态奶量480万吨,为1996年的4.4倍。2005年是我国乳品行业空前繁荣的一年,我国的乳品市场正以每年两位数的速度在高速增长,液态奶销量的增长尤其惊人,大城市的增长率甚至超过所有其他种类的饮料,目前己达到了90%的渗透率。随着城乡居民收入增加,生活消费结构必将发生重大变化,对优质奶产品消费需求也必然呈不断增长的趋势,我国在有机奶牛业发展方面无疑存在着极大的发展空间。近几年来,许多世界乳业百强企业看中我国巨大的乳品市场,纷纷在我国投资建厂或出资兼并,企图瓜分我国乳业这块诱人的“大蛋糕”,给我国民族乳品企业带来了空前的竞争。为了应对挑战,必须发挥我们的优势,只有搞好优质奶源基地建设,才能夯实我国民族企业发展壮大的扎实基础。二、搞好优质奶源基地建设是企业在激烈竞争中做大做强的根本保证乳品加工是资源型企业,得奶源者得天下,特别是得优质奶源者得天下。目前,我国乳业处于高速发展阶段,1999年全国规模以上企业乳制品总产值为147.9亿元,到2005年达到660亿元,5年增加513亿元,增长4.5倍。乳业已成为食品行业中增长最快的热点行业之一。正因为奶业被看成潜力巨大的朝阳产业,业内外资金蜂拥而入,仅2005年注入奶业的资金就高达数百亿元,这些资木都大量投入于乳品加工业,致使近年来乳制品的增长速度高达30%。同时,国家发改革委和原经贸委也针对我国液态奶发展相对滞后的状况,启动了食品工业专项工程,在全国安排了16个乳品加工(主要是液态奶)项目,截至2005年12月底,大部分项目己建成投产,部分项目在投产当年就实现满负荷运行,据统计,2005年,全国液体奶产量达到680万吨,奶粉等制品产量达到180万吨,分别比2000年增长了305%和89%。但伴随着乳品加工能力的不断增大,奶牛的数量和质量并未大幅提升,高速成长的乳品加工业与奶源不足形成了巨大反差,奶业面临着非常严重的奶源短缺局面。目前,国内各乳品企业竞争激烈,在建设奶源基地方面的“圈地运动”风风火火,针对奶源的攻防战、争夺战、保卫战层出不穷。各企业和地方政府在事关乳品加工企业前途和命运的奶源基地建设上,大胆探索,勇于创新,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伊利集团按照“公司十农户”的思路,建立了“分散饲养、集中挤奶、优质优价、全面服务”的全新经营模式,先后为奶源基地建设累计投入2亿多元,建成了全国最大的优质奶源基地(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呼仑贝尔大草原、黑龙江杜尔伯特大草原)。从2003年4月1日起又全面启动了现代化的牧场园区前期示范工程建设项目,走科学化、规范化、集约化的奶牛养殖道路,建立稳固的高质高产奶源基地。宁夏吴忠市利通区把做强做大奶产业确定为今后的发展目标,井提出打造“中国西部乳都”的设想,而为推动“中国西部乳都”这个口号变为现实,利通区按照“政府搭台、业主投入、企业参与、以奖代补”的办法建设高标准园区,同时采取“政府补助、企业担保、信贷扶持、农户筹资”的办法,实行政府集体购牛和农户个人采购相结合,多渠道引进国内外优质高产奶牛。2004年6月25日《兰州日报》报道,兰州四大乳业集团在经历了数年的产品、价格恶性竞争后,开始跑马圈地建基地,拉开了新一轮的奶源竞争,也推动着兰州乳业整体发展水平步入快速成长期。新疆也是奶源大战正酣。福建长富乳业集团推出“公司+规模牧场”模式,通过先建奶源后开发市场的策略,已拥有34个规范牧场,3万多头奶牛。石家庄三鹿集团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起,在全国首先推行“奶牛下乡、牛奶进城”战略,二十年步步升级,奶牛基地从当初的一家一户“庭院饲养”发展到现在的“奶牛生态科技园区”,奶牛头数从当初的2000多头,发展到现在的16万头,并且带动30万农民走上了致富道路。朔州市制定了乳业发展5年规划,力争到2007年,全市奶牛饲养突破20万头,达到川区户均1头的目标。今年,他们下功夫培育100个百头以上奶牛养殖场,川区4县区,每县新增1个千头奶牛示范场,力争年底全市奶牛存栏达到10万头。陕西是全国乳制品重点产区之一,产量占全国第六位。2002年光明乳品有限责任公司、西安银桥集团、伊利实业集团西安分公司、蒙牛实业集团西安分公司等乳品加工企业,年处理鲜奶能力100万吨,加上陕西现有的本地乳品加工厂(全省现有乳品加工企业75个),年加工鲜奶能力已达120万吨。与发展较快的陕西乳品加工业相比,陕西省奶牛养殖显得滞后。2005年全省奶牛存栏43.03万头,牛奶总产量94.21万吨,奶山羊存栏270.21万只,羊奶44万吨。奶牛基地县奶牛存栏28.78万头,牛奶产量62万吨,鲜奶源十分紧张。三、搞好优质奶源基地建设是确保奶品质量的必备前提我国乳品行业尽管发展很快,但其规模、技术、产品质量同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巨大差距,正因为如此,外国产品、外国企业早就开始抢滩中国市场。1999年全国进口乳制品17万吨,比上年猛增84.6%,2000年达到21.9万吨,又增35%,远远高于我国总产量增长12%的水平。2005年净进口各类乳况146万吨,贸易逆差3.1亿美元。加入WTO后,尤其是随着过渡期结束的临近,我国政府承诺的外国乳制品进口关税由奶粉25%、酸奶42%、黄油44%、鲜乳酪43%、分别下降15%、34%、36.70%、34.8%就将成为现实,这必将对我国乳品行业形成强烈的冲击。目前,世界排名前23强的乳品企业已有13家在中国登陆,包括雀巢、森永、帕玛拉特等大型跨国公司,他们依靠其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先进的技术设备和雄厚的财力支持,通过收购、重组、控股等手段,不断地在中国乳品市场抢占自己的“领地”,其竞争激烈程度不须多言。而我国由于农村人口多,人均占有耕地面积少,劳动力大量剩余,农村养殖奶牛、奶羊比较普遍,农户饲养的奶牛占全国奶牛总存栏数的90%以上,全国800多万头奶牛分散在100多万农户中饲养,除少数专业户外70%-80%的农户奶牛饲养规模5-7头,这种传统的“小、散、低”的分散饲养方式,一家一户手工挤奶的现状,劳动生产率低,原料奶的质量和产量难以保证,掺水、掺假时有发生,质量难以控制。我国生奶的细菌和指标、体细胞数量、奶成份组成均与国外存在很大差距。同时,奶牛饲养规模小,布局分散,也不利于技术推广和专业化服务工作的开展。在这种落后的饲养方式与引进世界先进的乳品加工工艺设备形成巨大反差,产生尖锐矛盾的情况下,我国如不尽快加强优质奶源基地建设,着力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井提高原料奶质量,我国民族乳品业和奶牛饲养业将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奶源基地建设的重点是推行奶牛的适度规模经营。国内外实践证明,实现规模化经营是高产、优质、高效发展奶牛饲养业的必由之路,也是解决奶牛生产“小、散、低”状况的一项战略性措施,符合市场经济规律。荷斯坦牛之乡―奶牛大国荷兰王国,现有成年母牛150万头,生产牛奶1100万吨。1995年至2002年间,家庭牛场数由37466家减至26396家,减少29.5%;平均每个家庭牛场饲养成年母牛由45.6头增至56.8头,增长24.6%;奶牛的平均单产由6613公斤增至7187公斤,增长8.6%。我国的近邻韩国,奶牛总头数保持在50万头左右,其中成年母牛37万头,年产牛奶280万吨。1990年至2005年间,家庭牛场数由33277家减至12827家,减少61.5%;平均每个家庭牛场饲养奶牛(全群)由15.1头增至42.7头,增长183%(他们预计在以后的10年里,养奶牛户数将减少一半,每户养奶牛的头数增至100头以上);奶牛平均单产由5372公斤增至6973公斤,增长29.8%。我国的台湾省现有奶牛11.9万头,其中成年母牛6.5万头,年产牛奶35万吨。1997年至2005年间,家庭牛场数由902家减至759家,减少15.9%;平均每个家庭牛场饲养奶牛由128头增至巧157头,增长22.7%;奶牛平均单产由5062公斤增至5501公斤,增长8.7%。这些数据都表明,奶牛饲养向规模化方向发展是必然趋势。因此,必须在统分结合的前提下,突破庭院经济的局限,按照产业化的要求搞好规划布局,使奶牛业围绕加工业相对集中连片发展,推广“分散饲养、集中挤奶”和“集中饲养、统一管理”的奶牛养殖小区或奶牛合作社等饲养方式,淘汰分散饲养、手工挤奶传统奶源管理模式,搞好奶源基地建设,扩大饲养规模,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原料奶产量,引导奶农向规模经营方向发展,是奶源基地成为我国“奶产品生产安全体系”的重要保证。四、搞好优质奶源基地建设是构建和谐奶业的重要举措奶牛业是草食家畜中经济效益最高的产业,农民的养殖热情高。但优质奶牛种源不足,奶牛价格高涨,一些劣质和低产奶牛充斥市场,使群众高价购回却难获得较高利润,严重影响群众的积极性,阻碍了生产的快速发展,拖住了群众快速脱贫的步伐。但如果仅靠现有的奶牛进行自繁自育,良种牛的供给数量与质量,远远跟不上快速发展的奶业需求;而进口良种奶牛又需要大量的资金,养牛户难以承受。缓解高产奶牛缺乏这一奶业大发展瓶颈的有效途径就是,依托乳业公司的资金和技术优势,将奶牛繁育、生产产业化和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结合起来;集约化繁育良种奶牛和建立高品质冷冻精液供应基地结合起来,解决养牛群众的现实困难。因此,在目前大多数农户的资本积累有限,难以形成规模饲养,没能力建成较好的牛舍,生产力素质较低,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够健全,以奶牛大户为主体的规模化饲养难以做到的实际情况下,以奶牛养殖小区为代表的奶源基地不失为当前的现实选择,对科学地组织奶牛饲养业的生产,提高奶牛饲养业的生产力具有深远意义。河北三鹿集团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走奶牛养殖集约化道路,实行了统一规划、统一领导、统一管理、统一服务、分户饲养、集中机械化挤奶的“四统一分一集中”管理模式,实现了由分散饲养向集中饲养、由小规模饲养向大规模饲养、由手工挤奶向机械化挤奶、由粗放饲养向企业化科学化的转变,奶牛饲养效益得到了快速提升,奶牛单产由原来的不足4000公斤提升到5500公斤。目前他们又推行了“托牛所式”、“奶牛公寓式”、“生态园区式”等多种形式的养殖模式,使三鹿集团奶源基地建设走上了科学化饲养、企业化经营、现代化管理的良性发展轨道。此外,奶业发展的一个突出特点是产业链条长,不仅包括产业内部的原料奶生产、乳制品加工和市场营销,而且可以延伸到饲料、兽药、挤奶机械、乳品机械、包装材料等相关产业。正是由于这一特点,奶产业的发展对经济的带动影响面大,整个产业的协调发展难度也大。为了在市场有大的波动时,较好维护各方利益,较好保存生产能力,避免殃及整个产业,必须建立和健全从配种、饲料、防疫治病、牛群改良到收奶等一整套的社会化服务体系,这不但是农户分散饲养奶牛的必要条件,也为国外经验所证明,在法国、荷兰、丹麦等国,一户奶农可以同时参加信用、饲料、机械等多个合作社,来解决奶业生产中所需要的各种服务。国外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借鉴。从另一个角度看,奶源是整个奶业产业链的源头,直接关系到乳品加工、乳品市场的发展和食品安全。要解决原料奶的质量问题,生产优质原料奶,必须从源头抓起,这也是维护千家万户奶农的利益和建设和谐奶业发展的基本要求。五、搞好优质奶源基地建设是实现企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可靠途径国内无数事例已经证明,奶业的发展是合理调整农业结构、繁荣农村经济、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培育区域经济新的增长点和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尤其是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乳品加工业,其所吸纳的劳动力主要来自城镇下岗职工和周边农村的农民。发展乳业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对促进城镇下岗职工再就业和增加农村劳动力就业具有重要作用。同时,由于农产品的集散地和加工企业往往在水、电、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较为便利的小城镇,乳品加工业的发展,及其所带动的饲料种植业、饲料加工业、奶牛养殖业、包装印刷、运输和销售等诸多相关行业的发展,促进了小城镇的物流、商流、人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加快了小城镇人口积聚和产业集聚步伐,推动了小城镇发展。而依托和围绕乳品加工企业,农民增收致富成为现实,在企业的辐射下,一条自东向西绵延2000多公里的奶牛产业带正在内蒙古形成,并成为农牧民持续、稳定增长的收入来源。同时,伊利、蒙牛2个企业在包头设立了分厂,自2003年初以来,包头市平均每天购进200多头奶牛,持续到今天,全市奶牛由不足2万头增长到8万头,农民从中增收1亿多元。2002年,内蒙古全区鲜奶产量110万多吨,奶牛产业化不断加速,企业的触角伸到哪里,哪里就会冒出一大批奶业“工薪族”。呼和浩特地区奶牛存栏17.5万头,年鲜奶产量40多万吨,使地区110万农民人均增收328元。奶牛养殖户平均舟头牛纯收入3000-5000元,4万多养牛户户均收入8300元。三鹿集团的发展使161个大中型奶牛场和18家乳品企业由亏损或微利变为当地的利税大户,安排下岗职工7000多人,盘活资产7.8亿元,有效地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30余万人。银桥集团以临撞相桥镇为基地,带动周边6个县区、14个乡镇416个村奶牛生产,发展奶牛2.8万头,惠及农民几万人。正是奶业发展的良好带动作用,近年来,河北、河南、内蒙、黑龙江等省十分重视奶牛产业发展,政府采取有效措施强力推动。河北省委、省政府把发展奶业作为主导产业、新兴产业、朝阳产业和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县域经济增长和县级财力增强的“四增产业”来抓,出台了《河北省奶业发展“十五“规划》,制定了“河北省千万吨奶工程实施规划”,实施加工龙头带动、奶源基地建设、饲草饲料基地建设、奶业相关产业建设四大工程,着力完善奶牛良种繁育、疫病防治、质量监控、新技术创新和培训四大体系,2003年全省奶牛存栏130万头,牛奶产量208万吨,分别是全国总量的六分之一和八分之一,涌现出三鹿、小洋人等一大批大中型龙头企业,己经成为河北省食品工业中发展最快、成长性最好的产业,初步形成了规模化生产、集团化运作、产业化经营的格局。石家庄奶业一直保持着30%以上的增长速度,2003年,奶牛存栏量达到32万头,鲜奶总产量达到52.4万吨,奶业总产值达到50亿元,奶业产业化经营达到93%。在农业产业化中,奶业的经营率最高、发展最快,不仅成为石家庄畜牧业发展的支柱,也是石家庄继制药业、纺织业之后兴起的又一新型产业。发达国家的奶业已成为其农业的支柱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20-25%,而我国仅为3%,发展空间广阔。陕西省委、省政府制定的“以奶业为突破口,大力发展奶牛、奶山羊和奶产品深加工,首先把奶业做大做强,带动整个畜牧业的快速发展”的行业战略;西安市委、市政府决定通过制定优惠政策,建设奶牛基地、推进奶业规模化、养殖小区化、生产科学化、经营企业化、服务社会化,积极培育奶牛养殖业发展,强县富民奔小康的举措,都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提供了依据,我们要充分发挥陕西,尤其是咸阳市区位优势,建设以有机奶源基地为标志的高端奶,在吸收国内众多企业经验的基础上,把作为企业的特色和品牌,实现跨越式发展,争当中国有机奶的龙头企业。第三章项目基础一、市场需求强劲,发展前景广阔无论是从国际乳品市场发展趋势分析,还是从国内乳品市场需求及前景预测,发展潜力和市场容量最大、增长速度最快的仍然是乳品消费市场。世界乳产量在近20年间,以平均年递增1.7%的速度上升。据联合国粮农组织估计,2005年世界奶类总产量达到59868.6万吨,其中牛奶产量50232.5万吨,分别比1990年增长10.3%和4.8%。2005年亚洲奶类产量比1980年和1990年分别增长159%和67%,占世界总产量的比重己由1980年的15.1%上升到1990年的20.1%,2005年进一步上升到30%。2005年世界人均奶类占有量为97.6公斤,其中发达国家人均占有268公斤,发展中国家50.9公斤。而我国2005年牛奶总产量只有2890万吨,人均乳品占有量仅为22.8公斤,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1/5左右。专家预计,如果13亿中国人口对乳品年平均需求量达到25公斤的话,将需要年产乳品3250万吨,价值2100亿元。因此,国内外专家普遍认为,中国在未来10年中将是世界上潜力最大的牛奶消费市场,未来5年内的年增长率有望达到15%左右,未来15年内乳品的消费需求也将呈现高速增长的趋势,尤其是高品质、纯天然、无污染、安全食用的营养保健型有机奶的市场潜力更大。二、生态条件优越,饲草饲料丰富陕西咸阳地处关中平原,气侯适宜,光照充分,雨量适中,交通便利,饲草饲料资源丰富,具有发展优质奶源基地得天独厚的生态基础和社会条件。咸阳市渭城区目前共有100多万亩玉米秸秆,农区年产农作物秸秆300多万吨,年可提供精饲料194多万吨,如果将玉米秸秆的一半青贮利用,就可供应10多万头奶牛饲用。三、生产条件优越,优势区域集中陕西咸阳是农业大市,奶畜生产条件良好。尤其是2002年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畜牧产业化建设的决定》后,全省上下掀起了全力建设奶业大省和畜牧业经济强省的热潮,奶牛业呈现出了超常规发展的势头。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生产水平明显提高,规模化经营初具雏形。全省奶牛存栏由2000年的10多万头发展到2005年的43万头,增长了4倍,存栏居全国前列,牛奶产量由32万吨增加到100多万吨,年均递增20%左右;2005年更是取得了突破性发展,全省奶牛存栏43万头,牛奶总产量近130万吨,分别比2003年增长30%多。在生产水平方面,2005年全市成年奶牛年头均产奶4500公斤左右。年产10吨的高产奶牛2000余头,一些集约化奶牛场年头均产奶量达到7500至8500公斤。2005年全市己建成奶畜养殖小区200多个,机械化挤奶站300多个,100头以上的奶牛养殖场(户)200多个,规模饲养量占全省奶牛存栏的31%,其中500-1000头以上的奶牛场3个,饲养奶牛2659头。同时,陕西种公牛资源优势突出,省公牛站就建在咸阳,省站种公牛数量多、冻精加工能力强。全省共有2万公斤以上产奶潜能的良种奶用种公牛50多头,年加工冻精细管能力达200万枚左右。渭城区作为全省牛奶产品的主产区之一,生产基础好,群众素有饲养奶牛的习惯,发展奶业生产积极性很高。2005年全县存栏奶牛2万多头,生产牛奶10万吨,加之,政府重视,农民积极性高,奶牛饲养基础好,这些都为奶牛业的大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四、农民喜养奶牛,养牛效益显著奶牛业以其饲料转化率高、投资回报率高、经济效益高吸引着各类投资者。奶牛养殖的饲料报酬高,奶牛能将饲料能量的20%至30%转化为牛奶。用1公斤饲料喂奶牛比喂猪所能获得的动物蛋白质至少高2倍。目前,母牛犊价格为3000-4000元/头,成牛10000-12000元/头,若投资购买一头母牛犊,饲养一年半育为成牛卖掉,除去饲料成本1000余元,可获净利1500-3000元,若再繁育一头母牛犊,可再获利6500-7000元。奶牛平均产奶量25-30公斤/日,年产奶期按9个月算,单头牛年总产奶量为6750-7560公斤,以平均奶价1.56/公斤计算,每头奶牛毛收入10249-11793元。一头牛平均日食精料10公斤,草料25公斤,一年饲料成本4680元,加上疫病防治、管理配料等费用1000元,一头牛年可获净利4500元以上。农民养一头奶牛年收入少则4000元,多则10000元,比种几十亩田的效益还要高,群众发展的积极性非常高。1999-2004年5年全省奶牛存栏量年均递增25.5%,牛奶产量年均递增18.8%,就能很好地说明这一问题。五、企业定位准确,发展措施得力咸阳新希望奶牛养殖科技有限公司,作为由多家有实力的公司投资兴建的高科技企业,率先在全国提出建设我国首家千头有机奶牛业循环经济示范基地项目,秉承“兴办一个企业、带动一种产业、发展一片经济、富裕一方农民”的原则,依靠科技创新,实施名牌战略,以其过硬的技术,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牛奶质量、优质的服务和良好的信誉,深受消费者的喜爱。六、国家政策优惠,外部环境优越奶业是国家大力鼓励发展的朝阳产业。1999年农业部就提出全国要“突出发展乳品生产”。2000年农业部等九部委局联合推出国家“学生饮用奶计划”。并就发展奶业制定了一系列扶持政策。陕西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视畜牧业和奶业的发展,把畜牧业作为全省经济跨越式发展的特色产业来抓,省委、省政府专门出台了《关于加快畜牧业产业化建设的决定》,将畜牧业作为山东经济发展的六大支柱产业之一,将奶业发展、胚胎移植、良种繁育推广体系建设,作为重中之重,井制定了相关优惠政策。省上还成立了畜牧产业化领导小组,协调解决畜牧产业化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千方百计扶持奶牛产业发展,这些都为奶牛产业发展提供了优越的外部环境。第四章项目目标一、建设目标瞄准2008年奥运会市场和中高收入消费人群集中的大城市,加工生产高品质、纯天然、无污染、安全的营养保健奶。其主要目标是一是建成3000亩有机奶牛饲草种植基地,二是建成年产1万吨有机奶牛专用饲料厂,三是建成600万公斤有机奶机器挤奶站,四是建成1.1万吨牛粪沼气再生能源厂,年产值700万元,将咸阳渭城区建成中国首家有机奶牛业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基地。二、建设模式以循环经济理论为指导的有机奶业基地建设,具体采用“有机奶牛饲草种植→有机奶牛饲料加工调制→有机奶牛标准化饲养管理→有机牛奶收贮加工→牛粪沼气发酵再生能源生产→沼液沼渣沼肥肥田循环利用”连成一体的有机奶业发展模式,可充分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率,最大限度的减少废物排放,保护生态环境,确保牛奶质量和食用安全。该模式是一个资源→生产→产品→消费→废弃物在资源化利用的清洁闭环流动模式,利用该模式,创建中国首家千头奶牛业循环经济示范基地,培育振兴区域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样板工程。三、小区建设有机奶业基地建设采取企业集约化建厂,规模化生产,与农户有机奶牛养殖小区相结合的办法进行,企业提供示范样板,农户的养殖小区按照有机奶业生产要求进行标准化生产,重点是规范农户养殖小区。养殖小区分统结合生产方式的创新,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大大调动了牛奶生产者、乳品加工者和业外投资者的积极性,使奶牛养殖小区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据对北京、上海、大津、河北、山西、内蒙古、黑龙江等七省(自治区、直辖市)奶业优势产区的不完全统计,短短几年中,共建有小区1,600多个,数量猛增。奶牛存栏70多万头,占七省(自治区、直辖市)总存栏头数335万头的比例达20%以上。究其原因,就是小区对奶牛养殖户有极大的吸引力,“小区”也适合农民现有的经济条件和承受力。和传统的一家一户分散饲养相比,养殖“小区”便于开展科学养牛,奶牛的单产将大幅度提高,同时,由于饲养环境改善,实行机械挤奶,减少了挤奶、贮存和运输等环节的污染,降低了细菌总数,也是掺杂使假无机可乘,“小区”所生产的牛奶质量得到明显改善,与传统散养户相比,牛奶的等级提高,农户的牛奶能卖得好价钱。小区饲养奶牛的又一个显著优势是劳动生产率提高。小区养殖规模一般在300-500头,每户养10-20头,由于有机械挤奶厅,并提供系列服务,一般1-2个劳动力即可承担自家的养牛工作,与散养户相比,劳动生产率提高几倍。所有这些集合起来,自然提高了“小区”奶农所获得的比较效益。乳品企业也随之拥有一丰富的优质原料奶,增强了市场竟争力。此外,通过对区内奶农饲养奶牛提供品种改良、精粗饲料配制、疫病防治、机械化挤奶、原料奶交售和技术培训等服务,有利于推进奶业产业化经营,也有利于改善奶牛的饲养环境,提高农民生活的环境质量,确保牛奶品质。第五章项目内容一、有机奶牛饲草种植基地建设根据建设千头有机奶牛业循环经济示范基地的要求,采取政府协调,,企业连片租用,农民反租倒包按标准种植,公司高价收购的订单农业发展方式,种植1万亩有机饲草种植基地,确保有机饲草的充分供应。二、有机奶牛饲料加工调制根据国家有机食品发展中心(OFDS)对有机奶业饲料和添加剂的要求,建成年生产加工4千吨的有机奶牛专用饲料加工厂。三、有机奶牛标准化饲养管理根据OFDS对有机奶牛标准化饲养管理规范,建立起完整的饲养管理体系及实施细则。四、有机牛奶收购加工体系根据OFDS对有机牛奶的加工要求,建立起完整地有机牛奶收购加工体系及实施细则。五、牛粪沼气再生发酵能源利用根据OFDS对牛场粪便的处理要求,应用循环经济的理论,集中建造牛粪沼气池,既可利用沼气照明、供暖、烧水、做饭、发电,又能减少环境污染,变废为宝,循环利用,通过清洁生产环境,生产和加工有机牛奶,用顶级高端牛奶占领中高消费市场。六、沼液沼渣沼肥肥田利用牛粪经过发酵后产生的沼液沼渣沼肥既是无污染的高效有机肥料,又是促进有机饲草和饲料作物生长的调节剂、驱虫剂、防病剂,对于生产有机饲草和饲料提供了可靠基础。通过以上物质的循环利用,既节约了资源,又保证了有机奶牛业的可持续发展。第六章项目措施一、提高对发展有机奶业的认识1、有机牛奶的含义有机牛奶为高品质、纯天然、无污染、安全的营养保健食品,是国际上通行的环保生态食品,已成为发达国家的消费主流。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有机食品出口贸易额已从1995年的30万美元,增加到2000年的3000多万美元,预计今后我国有机食品的年增长率在30%以上。2000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的颁布,为我国有机农业和有机食品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极好的机遇。2、有机农业的定义有机农业(Organicagriculture)是一种按照规定的生产管理体系进行农产品生产,即在生产中完全不使用人工合成肥料、农药、合成兽药、生长调节剂和饲料添加剂的农业,主要产品是有机食品。有机农业始于1924年,由RudolfSteiner创立的生物动力农业。之后于20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在瑞士由HansMueler,在英国由LadyEveBalfour和AlbertHoward,在日本由MasanobuFukuoka分别创建了各国的有机农业。20世纪60年代以来,一些发达国家,特别是欧洲一些国家政府开始重视有机农业,鼓励并补贴农场从常规农业向有机农业转换。3、有机牛奶条件和特点(1)有机牛奶需要符合的条件原料必须来自于已建立的有机农业生产体系;产品在整个生产过程中严格遵循有机食品的加工、包装、贮藏、运输标准;生产者在有机牛奶产品生产和流通过程中,有完善的质量控制和跟踪审查体系,有完整的生产和销售记录档案;必须通过独立的有机食品认证机构认证。(2)有机牛奶产品的特点有机食品的主要特点就是原料必须来自有机农业生产系统,在生产加工过程中不使用任何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促生长剂、兽药、食品添加剂、防腐剂等物质,不采用辐照处理,也不使用基因工程生物及其产品。有机牛奶产品必须符合国家食品卫生标准和有机食品技术规范要求,并通过了国家或国际有机食品认证机构认证,且应使用有机食品标志。二、产地环境要求1、生产基地的选择有机牛场以及牧草和饲料生产基地应选择在没有污染源的区域,无水土流失、风蚀及其他环境问题,远离交通要道、旅游景点、公共场所、居民区、学校和医院。并要经过转换期和有机食品基地生产认证,方可从事有机食品生产。有机生产与非有机生产体系之间应有界线明确的过渡地带,即缓冲带(bufferzone),用来防止受到邻近地区传来的禁用物质的污染。2、环境质量要求(1)环境空气质量有机牛场和有机牛奶产品的产地环境空气质量应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一级标准的有关规定。(2)水质要求奶牛的饮用水、有机牧草和饲料的灌溉用水的水质应分别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和《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的有关规定。(3)土壤环境质量种植有机牧草、饲料的土壤应耕性良好、无污染,土壤环境质量必须符合《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的规定。三、奶牛的有机生产技术1、转换期转换期(conversionperiod)是指从开始有机管理至获得有机认证之间的时间。饲料产地牧草、饲料生产基地必须符合有机农场的要求,一年生牧草转换期一般不少于24个月,多年生作物的转换期一般不少于36个月,新开荒地或撂荒多年的土地也要经过至少12个月。奶牛转换期奶牛转换期一般为6个月。产品转换期饲养的奶牛经过转换期后,其产品方可作为有机产品出售。2、奶牛的引入(1)购入常规奶牛的条件当牛场、养牛企业不能买到有机奶牛时,允许购进常规奶牛,犊牛应出生不超过6个月,且已断奶。(2)购入常规奶牛的数量牛场每年引人的常规奶牛不能超过有机食品发展中心(OFDC)认证的同种成年牛数量的10%。在特定情况下,颁证委员会可以允许引人的常规牛超过10%,任何情况下不得超过40%,而且引入的常规牛必须经过相应的转换期。(3)种牛引入可从任何地方引人种公、母牛,但是引人后必须按照有机方式饲养。(4)基因工程产品所有引入奶牛都不能受到来自基因工程(geneticengineering)产品的污染,包括涉及基因工程的育种材料、药物、代谢调节剂和生物调节剂、饲料和饲料添加剂。3、饲料与饲料添加剂(1)词料①饲料来源与销售奶牛应以OFDC认证的或OFDC认可的其他认证机构认证的有机饲料和饲草料饲养,其中至少50%的饲料必须来自本农场或相邻农场。在牛场实行有机管理的第一年,牛场自产的饲料可以作为有机饲料饲养奶牛,但不能作为有机饲料出售。②常规饲料的消费限量在有机饲料供应短缺时,颁证委员会可以允许牛场购买常规饲料和草料。饲喂常规饲料时必须详细记载,并且要事先征得OFDC的许可。常规饲料消费量在全年消费量中所占比例不得超过10%(以干物质计)但最高摄食常规饲料量不应超过每日总饲料量的25%。在以下情况下可以允许例外,但必须同时规定时间限制和条件:如不可预见的严重自然或人为灾害;极端的天气情况;该地区有机农业尚处在初级发展阶段。③营养需要必须保证奶牛每天都能得到基本满足其基础营养需要的粗饲料。初生犊牛在初乳期必须由母牛喂养并能吸吮母乳;禁止犊牛在10周内断奶,或用奶替代品喂养犊牛。(2)词料添加剂①允许使用和限制使用的物质允许使用《OFDC有机认证标准》附录D规定的氧化镁、绿砂等天然矿物和微量元素及其他天然添加剂,经OFDC许可可以使用《OFDC有机认证标准》附录D规定的限制使用的物质。②禁用物质禁止使用人工合成的生长促进剂(包括用于促进生长的抗生素、激素和微量元素)、合成的开胃剂、防腐剂(作为加工助剂时例外)、合成的色素、尿素、动物粪便(未经加工或经过加工的)、经化学溶剂提取的或添加了化学试剂的饲料、纯氨基酸、基因工程生物或其产品,禁止给反刍动物饲喂动物副产品。3、配合词料(1)安全要求所有主要的配料必须由获得OFDC认证或OFDC认可的组织的认证。配合饲料中的配料加上添加的矿质元素和维生素不能低于95%。添加的矿质元素和维生素可以来自天然或合成产物,但不能含有禁止使用的添加剂或保护剂。(2)营养要求饲料必须满足奶牛的营养需求和饲养目标,并为以下两种证明方式的一种所证实:①各种成分满足国家相关管理规定或国家有关权威机构规定的要求;②除水之外,以配合饲料作为惟一的营养来源饲养健康奶牛,经国家有关管理机构规定的程序测试,能够满足奶牛的各生命阶段的营养需求。4、饲养管理(1)环境要求奶牛的圈舍、围栏等饲养环境必须满足奶牛的生理和行为需要,应当有足够的活动空间和休息场所,足够的垫料、饮水和饲料,空气流通,自然光照充足;避免过度的太阳照射及难以忍受的温度、风和雨的影响,避免使用对人或奶牛的健康明显有害的建筑材料和设备;必要时可以用人工照明来延长光照时间,但一般每天不得超过16h。(2)饲养方式在适当的季节,必须对所有奶牛进行户外放养。禁止采用奶牛无法接触土地的饲养方式和完全圈养、舍养、拴养、笼养等限制奶牛的自然行为的饲养方式。奶牛不能单独饲养,在不影响奶牛健康的条件下同一圈舍至少要饲养2头奶牛。成年公牛、试验用牛、病牛及妊娠后期的母牛可以例外。(3)饲养数量必须保证饲养的奶牛数量不超过本牛场和其合作养殖范围的最大载畜量,要充分考虑饲料生产能力、奶牛健康和对环境的影响。如果因过度放牧导致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则不能获得认证。粪便处理必须保证奶牛粪便的贮存设施有足够的容量,以免奶牛粪通过直接排放、地表径流或土壤渗漏污染水体,因此,应定期清理奶牛的粪便。5、繁殖提倡自然繁殖,允许采用不对奶牛的遗传多样性产生严重限制的各种繁殖方法,禁止使用胚胎移植技术。6、疾病防治(1)防治原则应依据以下原则进行有机奶牛养殖中的疾病预防:①选择适当的奶牛品种;②根据每个品种的需要,采用适当的饲养管理方法,增强对疾病的抵抗力和对传染因素的预防;③采用优质饲料,结合有规律的舍外活动,促使奶牛增强抗病力;④确定合理的饲养密度,防止奶牛密度过大损害奶牛的健康。(2)卫生消毒允许在饲养场所使用《OFDC有机认证标准》附录E所限定的清洁剂和消毒剂和附录B中的物质。消毒处理时,应将奶牛迁出处理区。(3)兽药使用限制使用常规兽药。必需要对病牛使用常规兽药时,则须经过该药物降解期(半衰期)的二倍时间之后,这些牛及其产品才能作为有机产品出售。禁止为了提高牛群体的生产力而使用抗生素、抗寄生虫药和其他生长促进剂。禁止使用激索控制奶牛的生殖行为(如诱导发情、同期发情、超数排卵),激素可在兽医的监督下用于对个别动物进行疾病治疗。(4)预防接种当奶牛场有发生疫病的危险而又不能用其他方法控制时,允许采用预防接种(包括为了促使母体抗体物质的产生而采取的接种措施)技术。允许进行法定的预防接种。(5)自然疗法允许采用自然疗法,如使用植物制剂、针灸和顺势疗法(homeoPathy)医治奶牛的疾病。(6)标记与档案记录对于接受过常规兽药治疗的奶牛应逐个标记。饲养者必须对所用药物以及疾病诊断结果、剂量、给药方式、给药时间、药物降解期进行记录。(7)非治疗性手术允许采用非治疗性手术,如阉割、断角、断尾等。但应尽量减少给动物带来的痛苦,必要时可使用麻醉剂。四、有机牛奶加工技术在有机奶牛养殖和牛奶生产过程中,除满足上述的奶牛养殖规范外,还必须符合以下要求。1.设备消毒允许使用《OFDC有机认证标准》附录E规定的物质对乳制品加工设备进行清洗和消毒,并标明其用途和正确的使用方法。所有使用过清洁剂的设施必须进行彻底清洗,以保证在设备和乳制品中没有清洁剂残留。2.有机牛奶要求有机牛奶至少必须符合常规牛奶的卫生要求及质量标准。建议牛奶中体细胞数不能超过800000个/ml;细菌数不得超过10000个/ml。每月对每头牛所产乳汁中的体细胞数进行检测。如果没有达到这些质量标准,则要求制定满足这些标准的计划,并提交OFDC批准。对新的牛群,在认证前3个月,乳汁中平均体细胞数应低于800000个/ml。五、有机牛奶深加工技术1、食品配料、添加剂和加工助剂(1)食品配料食品配料(foodingredient)必须是OFDC认可的或OFDC认可的组织认证的有机原料,这些配料在终产品中所占的重量或体积不少于配料的95%。在有机配料的数量或质量得不到保证时,允许使用常规的、非人工合成的配料,但总量不得超过5%。非有机配料不能是基因工程产品,并须获得OFDC的许可,该许可需每年更新,一旦有条件获得OFDC认可的或OFDC认可的组织认证的有机配料时,应立即用有机配料替换非有机配料,所有使用了非有机配料的单位都必须提交将其配料转换为100%有机配料的计划。同一种配料不允许既有有机来源的又有非有机来源的。水和食盐只要符合国家食品卫生标准可免于认证,但不计入有机原料中。2、食品添加剂和加工助剂在有机牛奶等产品加工过程中,允许使用《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中规定的天然色素、香料和添加剂,禁止使用人工合成的色素、香料和添加剂;允许使用《OFDC有机认证标准》附录F和附录G所列的添加剂和加工助剂,一般不得使用超出此范围的非天然来源的添加剂和加工助剂。禁止使用矿物质(包括微量元素)、维生素和其他从动植物中分离的纯物质,法律规定必须使用或可证明食物或营养成分中严重缺乏时例外。禁止使用来自基因工程的配料、添加剂和加工助剂(processingaid)。2、加工有机牛奶产品加工的主要原料必须来自有机生产体系,禁止使用石棉过滤材料或可能被有害物质渗透过的过滤材料,禁止使用离子辐照处理和基因工程技术及其产物,加工用水水质必须达到相关标准。加工过程对环境的影响应最小化,排放的废弃物必须达到相应标准。如果加工、贮藏场所周围存在或有潜在的污染源,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保证产品不受影响。卫生管理有机加工应制定正式的卫生管理计划,该计划要符合国家或地方卫生管理法规,并应提供以下几方面的卫生保障:①外部设施(垃圾堆放场、旧设备存放场地、停车场等);②内部设施(加工、包装设备和库区);③加工和包装设备(防止酵母菌、真菌和细菌污染);④职工的卫生(餐厅、工间休息场所和厕所)。设备有机加工应该配备专用设备,如果不得不与常规加工共用设备,则必须在常规加工结束后进行彻底清洗,并不得有清洗剂残留。工艺加工工艺必须尽量保持有机食品的营养成分和产品的完整性。可以使用机械方法、冷冻、加热、微波等处理方法及微生物发酵工艺。3、包装提倡使用天然材料制成的包装材料,允许使用符合国家食品卫生标准要求的其他包装材料。包装应简单、实用,避免过度包装,并应考虑包装材料的回收利用。允许使用二氧化碳和氮作为包装填充剂。4、质量控制有机牛奶等产品加工单位必须制定和实施内部质量控制措施,建立从原料采购、加工、贮藏、运输、包装、标识直至销售的完整档案记录和通过批号、系列号等跟踪审查体系,并保留相应的票据。六、质量认证与管理1、管理机构我国有机产品发展中心(OrganicFoodDevelopmentCente,OFDC)成立于1994年10月,它协助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行使有机产品行业管理职能,同时接受国家有机食品发展管理委员会的监督,主要负责有机食品标志管理和有机食品证书的审批与管理,监督标志的使用,定期向社会公布授予有机食品标志的食品目录。OFDC一直保持广泛的国际合作,是中国最早加人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合会(InternationalFederationofOrganicAgricultureMovement,IFOAM)的成员,并于2003年2月14日正式获得IFOAM认可。目前,OFDC实现与多数IFOAM认可的有机认证机构的互认。OFDC颁证委员会根据审查检查员报告的情况,给符合标准的农场(牛场)、加工厂和贸易单位颁发有机认证证书,并授权在有机产品上使用OFDC有机认证标志。2、法规与标准2001年6月19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颁布的《有机食品认证管理办法》,主要包括有机食品认证机构管理、有机食品生产经营管理和有机食品标志管理等内容。同年,国家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机构认可委员会颁布了《有机食品认证机构基本要求》,规定了在中国境内提供第三方有机食品认证服务的机构应满足的基本要求,为有机食品认证机构的认可和监督管理提供依据。2002年4月1日起施行的《有机食品技术规范》HJ/T80,是对有机食品生产、加工、贸易和标识的基本要求,也是我国有机食品认证机构从事有机食品认证的基本依据。2003年4月,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制定了《OFDC有机认证标准》,是对我国境内有机生产、加工和贸易的基本要求。3、认证在国际市场上销售的有机食品需要经过IFOAM授权的有机食品认证机构的认证,并加贴有机食品标志。2003年2月14日在德国纽伦堡举行的IFOAM认可授证仪式上,中国的OFDC、美国的QAI和捷克的KEZ三家认证机构获得了IF0AM的正式认可,至此全世界已有16个国家的24家有机认证机构获得IFOAM的正式认可,如美国的OCIA、CCOF、ICS/FVO和QAI,德国的Naturland和Bioland,意大利的Bioagricert、CCPB和ICEA,亚洲只有中国OFDC日本JONA和泰国ACT三家。以上各认证机构一般都有各自的认证标准。在国内,凡符合《OFDC有机认证标准》的牛奶等产品均可申请认证,经OFDC颁证委员会审核同意颁证后,授予该标志使用权。现将中国的OFDC认证程序介绍如下。第一,有机牛奶产品认证的单位或个人(申请人)向有机产品认证中心索取申请表。第二,申请人将填好的申请表传回中心,中心根据申请表所反映的情况决定是否受理。若同意受理,则书面通知申请人。申请人向中心交纳申请费后,中心将全套调查表及有关资料寄给申请人。第三,申请人将填好的调查表寄回中心,中心将对返回的调查表进行审查,若未发现有明显违反有机食品颁证标准的行为,将与申请人签订审查协议。一旦协议生效,中心将派出检查员,对申请人的生产基地、加工厂及贸易情况等进行现场审查(包括采集样品)。第四,检查员将现场检查情况写成正式报告报送OFDC颁证委员会。第五,颁证委员会定期召开会议,对检查员提交的检查报告及相关材料依照有关程序和规范进行评审,并写出评审意见,通常有以下几种不同的颁证结果。同意颁证申请人的产品若全部符合有机食品认证要求,可以分别发给“OFDC有机农场证书”或“OFDC有机加工证书”以及“OFDC有机贸易证书”,在此情况下,申请人申请认证的产品可以作为有机产品销售。有条件颁证在此情况下,申请人的某些生产条件或管理措施需要改进,只有在申请人的这些生产条件或管理措施满足认证要求,并经OFDC确认后,才能获得颁证。不能获得颁证生产者的某些生产环节、管理措施不符合有机生产标准,不能通过OFDC认证。在此情况下,颁证委员会将书面通知申请人不能颁证的原因。(4)有机农场转换证书如果申请人的生产基地是因为在一年前使用了禁用物质或生产管理措施尚未完全建立等原因而不能获得颁证,其他方面基本符合要求,并且打算以后完全按照有机农业方式进行生产和管理,则可颁发“有机农场转换证书”,从该基地收获的产品也可作为有机转换产品销售。给通过认证的有机生产、加工和贸易者颁发销售证书,并签订OFDC标志使用协议。4、标志管理获得OFDC有机认证的有机食品拥有一个由有机食品认可委员会统一规定的专门的质量认证标志,已经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标局注册。标志由两个同心圆、图案以及中英文文字组成。内圆表示太阳,其中的既像青菜又像绵羊头的图案泛指自然界的动植物;外圆表示地球。整个图案采用绿色,象征着有机产品是真正无污染、符合健康要求的产品以及有机农业给人类带来了优美、清洁的生态环境。取得有机食品认证证书的单位或个人,可以在其有机牛奶产品认证证书规定产品的标签、包装、广告、说明书上使用有机食品标志,但必须在限定的范围内使用。使用有机食品标志时,可根据需要等比例放大或缩小,但不得变形、变色,并应在标志图形的下方同时标印该产品的有机食品认证证书号码。第七章项目投资一、投资估算依据及说明1.国家关于可行性研究阶段投资估算编制方法与参数。2.本可研报告确定的项目建设方案与设备配置清单,各专业提供的技术经济数据及参数。3.项目承建单位提供的有关资料及数据。4.土建工程费用参照陕西省西安市近期类似工程的预、决算资料并结合本项目的实际情况确定。5.设备购置按生产厂家提供的价格及收集到的市场价格计算。设备安装、运转、调试等费用按设备购置费的10%计算。6.项目开办费,设计论证费等,参照同类建设项目费用指标计提。7.根据国家《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的有关规定》,本项目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为零。8.预备费按固定资产投资的3%计取。二、项目总投资估算1、项目工程建设投资根据项目的总体规划、空间布局和建设内容,按照单项工程投资估算法,项目工程建设投资为1845万元,其中,土建工程投资468万元,占25.4%,设备及安装费投资275万元,占14.9%,高产奶牛购置投资1000万元,占54.2%,无形资产投资30万元,递延资产投资20万元,不可预见投资52万元,占2.8%(具体见附表1)。2、项目流动资金投资依据该项目产品的总成本费用估算表,运用流动资金周转法估算的该项目正常生产年份流动资产335万元,流动负债80万元,需运营流动资金255万元,第2年初全部投入。流动资金来源于银行贷款(200万元)和企业自筹(55万元),(见附表2、3)。3、项目总投资项目总投资=工程建设投资(1845万元)+运营流动资金(255万元)=2100万元,其中,工程建设投资占87.9%,运营流动资金占12.1%(见附表3)。三、资金来源与筹措本项目资金来源,主要由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地方政府财政配套资金、银行贷款和企业自筹四个方面构成。其中,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资金300万元,占总投资的14.3%,主要用于购买高产奶牛;地方政府财政配套资金150万元,占总投资的7.1%,主要用于购买高产奶牛;银行贷款200万元,占总投资的9.5%,主要用于运营流动资金;企业自筹1450万元,占总投资的69%,主要用于项目土建工程、设备购置、无形资产、递延资产、购买高产奶牛和流动资金补充(见附表3)。四、资金使用与管理资金管理就是要全面考核项目的资金流量(现金流入量和现金流出量),减少资金的占用量、加速资金周转、提高资金的利用率,是有限的资金产生最大的经济效果。工程建设资金主要是用于项目建设过程中的投资,是固定资产的货币表现,是垫支在劳动手段上的资金,如工程、设备、土地、技术等。工程建设资金的管理必须根据它的特点来进行,具体内容有:固定资产的购置和建造要有计划性;要努力提高已有固定资产的利用率;合理计提折旧;科学考核固定资产利用效果;设立项目专用账户,专款专用,严格按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资金管理办法进行资金的调控与使用。运营流动资金是项目进行日常经营活动,垫支在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周转资金,它的特点是只参加一次生产过程即被消耗掉,其价值全部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然后在销售收入中得到补偿。根据流动资金的特点,加强流动资金管理的具体内容是:合理核定流动资金的需要量;制定物资储备定额和消耗定额;有计划地采购、供应原材料,搞好物资仓库管理;采用先进技术,缩短生产周期,加快资金周转;疏通流通渠道,减少产品积压,提高周转速度;建立建全流动资金管理制度;科学考核流动资金使用效果。总之,该项目资金的管理将完全按照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管理原则,专款专用,专人管理,节约开支,高效利用,严格报账制度,增加审计检查力度,保证将有限的资金使用在项目最需要的地方上。第八章项目效益一、项目财务效益分析1、项目财务效益评价依据方法依据:一是《国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提纲》中规定的方法与参数。二是国家计委和建设部联合颁发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和参数》(修订版);三是农业部发展计划司规划设计研究院与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共同编著的《农业项目经济评价实用手册》。取价原则:建设投资采用建设第一年的预测价格作为计算价格,通过预备费解决建设物资在建设期的涨价问题。生产期投入物和产出物的价格,以近期市场价格为基价,在计算期内保持不变。基础参数:项目计算期10年,建设投资期1年,基准收益率10%,土建工程折旧年限30年,设备折旧年限20年,高产奶牛折旧年限8年,无形资产摊销年限5年,递延资产摊销年限5年,大修费占折旧费25%,福利费占工资10%,管理费占年总销售收入的3%,销售费占年总销售收入的5%,增值税销项税率17%,进项13%,城市维护建设税率5%、教育费附加3%,企业所得税税率33%。企业提留占10%,银行贷款利率6.08%。2、项目经营收入估算(1)销售收入本项目正常经营年可实现销售收入2499万元。其中,有机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