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繁荣论文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c390edd374deba51614fd54389b81c5/7c390edd374deba51614fd54389b81c51.gif)
![唐诗繁荣论文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c390edd374deba51614fd54389b81c5/7c390edd374deba51614fd54389b81c52.gif)
![唐诗繁荣论文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c390edd374deba51614fd54389b81c5/7c390edd374deba51614fd54389b81c53.gif)
![唐诗繁荣论文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c390edd374deba51614fd54389b81c5/7c390edd374deba51614fd54389b81c54.gif)
![唐诗繁荣论文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c390edd374deba51614fd54389b81c5/7c390edd374deba51614fd54389b81c5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2唐诗研究课论文学院:新联学院班级:姓名:杨跃南学号:1209172034浅论唐诗繁荣的原因摘要:唐代是我国古典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唐诗是我国诗歌发展的巅峰之作。今天可考的唐诗作者三千七百多人,存世唐诗五万四千余首,而这只不过是唐诗的一部分,但从中我们已经可以大略窥见当时诗歌繁荣的面貌。唐诗之所以在这时如此兴盛,这与当时社会的各种因素是密不可分的,政治,经济,文化,甚至是音乐,绘画,舞蹈等都对唐诗的繁荣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还有唐人的生活态度,性格特征也决定了他们创作出的诗歌的水准。而唐代诗歌之所以流传之广缺少不了传唱者,他们使诗歌更多的为人们所接受,所以唐诗才能千百年来盛传不衰,才能历久弥新,在今天仍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关键词:唐诗;繁荣;统治者;文人;传播唐代诗歌,无论就其作者之众多、题材之广泛,还是就其艺术之高超、影响之深远来说,都是空前的。要缔造出这样顶级的文学样式并不是任何朝代都可以的,需要鼎盛的外部环境,而唐代正符合了这样的条件。正因为唐诗如此的成就,吸引了古往今来无数的学者专家去研究,唐诗研究队伍挤身为中国古代文学研究队伍中庞大的一支,对唐诗繁荣成因的研究便是基础,从中可反映出政治、经济环境、文化精神对唐诗发展的影响,能更利于了解唐代社会风貌、唐代诗人的现实生活态度等。而且唐诗不仅仅是文学艺术,而是已经形成了一种文化。一千多年来,唐诗始终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拥有最广大的读者群,并输注给后代诗人最丰富的精神养料,对今天新诗的创作与繁荣仍然起着重要的借鉴作用,因此,对唐诗繁荣原因等问题,仍有继续深入探讨的必要。我们要继承和研究唐诗这份宝贵的遗产,吸收其精华,期望有一天再创造出一个中国诗歌的新高峰。我国的诗歌起源于上古时期,从《诗经》、《楚辞》到汉赋、乐府诗,再到建安文学、南北朝民歌,到了唐代,我国的古典诗歌进入它发展的黄金时代。唐诗代表了中华诗歌的最高成就,无疑是中华文坛上浓墨重彩的笔触,更是世界文化发展发展史上最具文采的一座巍峨耸立的高峰。后世所考的唐诗大部分都收录在《全唐诗》,共计900卷,有二千二百二十九个诗人的四万二千八百六十三首诗,这与西周至南北朝一千六七百年遗留诗歌总数比较还超出两到三倍!自唐朝开始,有关唐诗的选本不断涌现,而流传最广的当属蘅塘退士编选的《唐诗三百首》。其中共收录了77位诗人共311首诗(也含唐诗三百首赏析),尽管离现在已有一千多年了,但许多诗篇还是为我们所广为流传。“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王翰《凉州词》)(二)在经济上由于经济的普遍提高,给文学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和广泛的来源。唐代交通发达,南北畅通无阻,文人有机会饱览祖国大好山河,激发诗情,写出了许多歌颂祖国大好河山的诗歌。李白便有《游天门山》,《梦游天姥吟留别》等。唐代经济富裕,百官经常宴游,并互相唱和,蔚然成风。在唐代,诗歌活动是高品质生活的表现。凡庆典、饮宴、游览、欢会、送别等场合,都要有诗歌活动。高仲武《中兴间气集》就曾记载了诗人郎士元和钱起的故事:“自丞相已下,出使作牧,二君无诗祖饯,时论鄙之。”从中可以看出,当时官员外任,照例要举行宴会,照例要有人作诗送行,而为官员饯行的宴会一定要有当红的诗人参加,如果当红的诗人没有到场,那么这一活动就会黯然失色。如“渭城朝雨浥青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便是有名的出使诗。“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送孟浩然之广陵》)又是一首送别诗。安史之乱后,唐室中衰,内忧外患,虽国力,经济受到影响,但诗歌创作并没有因此停止,反而又富创新。这时的诗人大都饱受颠沛流离之苦,这又丰富了他们的生活素材,刺激了他们的文学创作灵感,郁结之情,借诗歌来表达,唐诗又多了抒发家愁国恨的内容。杜甫就有“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则写了对朝廷收复失地的喜悦之情。二、兼收并蓄的文化精神(一)宗教自由在唐代,统治者深知宗教对国家的影响。唐代以李姓为国姓,开国初为神话统治,便尊李耳为祖,奉道教为国教。太宗时,僧人玄奘奉命西去求经,为佛教的发展和传播做出了贡献。武周时,更是广建庙宇,大兴佛教。如此一来,加上历代统治者对儒家的重视,儒,释,道三教并存,终形成了以儒家政治伦理为基础,佛道学说兼收并蓄的盛唐独特的统治思想体系,既巩固了统治,又促进了三者相互吸收,不断完善。在这种氛围下,人们的宗教自由,思想自由,言论自由,也为诗歌创作扫除了许多障碍。(二)与外族的交往唐朝统治者奉行的政策是“中国既安,四夷自服”,同邻国交往政策相对宽松,(这可能与唐朝统治者出身有关,高祖李渊的身上就有一半的鲜卑族血统)与边境各族实行的是经济、文化交流政策,音乐、舞蹈、绘画、建筑等在传统基础上,又吸收了外来影响,(印度、中亚国家)这些新鲜事物,对诗歌内容和风格都有积极影响和启发作用,同时也给诗人们以宽敞良好的艺术熏陶。诗人王维精通音乐、绘画、书法,艺术修养深厚,苏东坡在观赏王维的诗画后评价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王维的《山居秋暝》“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柳宗元的《冬雪》“千山鸟飞绝,万迹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杜甫写成都草堂前的春景的《绝句其三》“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些诗句所写的内容都如画一般。唐诗还形象地描述了公孙大娘舞剑,琵琶女弹琴,画家挥毫泼墨,宫女长袖歌舞等场面,用语言来表现音乐是很难的,“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白居易《琵琶行》)更是被推为写音乐经典诗句。另外还有杜甫的《画鹰》,高适的《画马篇》,白居易的《胡旋舞》,韩愈的《听颖师弹琴》更是直接描绘了绘画和音乐。三、丰厚的文化积累任何一个时代的任何一种文学形式的发展一方面有对以往文学艺术的继承,一方面有其自身的变革和发展,这也是文学发展的自身规律。从先秦到汉魏六朝,诗歌发展经历了一个长远的历史发展过程。五言、七言古诗已经成熟,律诗、绝句也基本上跨越了试验阶段,无论是创作方法、文体特征、艺术技巧,还是声律的运用,语言风格的创造,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唐诗的发展提供了值得借鉴的财富。唐诗的形式和风格是丰富多彩、推陈出新的。唐朝的诗人们博采众长,不仅继承和发展了从先秦到六朝文学上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传统,像汉魏民歌、乐府传统及五言、七言古诗,而且发展了各种形式和技巧的艺术传统,如歌行体的样式,叙事言情的长篇巨制,还创造了风格优美整齐的近体诗。近体诗是当时的新体诗,它的创造和成熟,是唐代诗歌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它把我国古曲诗歌的音节和谐、文字精炼的艺术特色,推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为古代抒情诗找到一个最典型的形式,至今还特别为人民所喜闻乐见。中唐后期,古文运动、传奇小说以及佛经古诗促成了这个时候诗歌的散文化,曲子词的兴起又给晚唐诗歌拓宽了新境界。前人的成果得到了很好的继承,因此也为唐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唐代诗人们是在前人的文化遗产上,发扬光大才有可能兼收并蓄,难能可贵的是唐诗人对待文学艺术遗产并不是简单的拿来,而是采取了批判继承,取人之长,推陈出新的科学态度,把中华诗歌文化推向新的高峰。大诗人李白所继承的传统,首先是《楚辞》和汉魏六朝乐府民歌,他受屈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既发扬了屈原爱国主义精神和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也继承了屈原的浪漫主义创作方法,并极大地拓展了浪漫主义表现手法,其独特的浪漫主义诗风便是显著的标志。如从他的《梦游天姥吟留别》,《蜀道难》,《梁甫吟》中就能够看出来。而李白仿效,化用前人诗意,诗句的作品更是不胜枚举。在中国的诗歌发展史上,杜甫带有集大成的性质,对于后来者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杜甫在《戏为六绝句》中对此作了很好的总结:“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窃攀屈宋直方驾,恐与齐梁作后尘”(《其五》),“未及前贤更铁勿疑,递相祖述复先谁?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其六》)。后人评价他“尽得古今之体势,而兼人人之所独专”。总之,唐诗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并存,古体近体两种诗体共生,包容万象,灿烂辉煌。四、文人特性及诗歌的传播(一)文人性格对诗歌影响由于当时特定社会环境的影响,当时统治阶级开明的政策,当时的文人们大多关心国家大事,为社稷建言献策,或驰骋沙场,渴求建功力业,表现出热切的关注和极大的热情,许多文人同时把这种心里折射到诗歌中,这就形成了昂扬豪迈,积极进取的诗风。初唐“四杰”便通过自己的诗作抒发愤激不平之情和壮烈的怀抱,显示出雄伟的气势和开阔的襟怀。如杨炯有“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从军行》的激扬豪迈的格调。著名诗人岑参有:“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诗中表现的乐观豪迈的气概,正是盛唐时期时代精神的体现。而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抒写不遇的悲怆,但其中蕴含的是自信和抱负,情怀壮伟,苍凉辽阔,哀而不伤。安史之乱以后,即唐代社会由盛变衰的转折阶段。经过这场大浩劫的中唐时代,各种矛盾更为尖锐,统治阶级更为腐败,人民生活更为痛苦不堪,因而这时期的诗人们表示了对于国家的关心、对于黑暗现象的抨击和对于民生疾苦的同情,渴望王朝中兴,饱经沧桑,稍有迟暮之感,但政治热情仍未衰退。杜甫在诗中提出许多的社会问题,反映愿望和理想,时代与个人心灵的脉搏在他诗中跳动得强烈有力。他有“致君尧舜”的抱负,而一生却穷愁潦倒,因此在感情上更能体验到民众的疾苦。杜甫在战火中流离转徙,写下了《北征》等表现民生疾苦的诗作。战争中许多重大事件、战争带来的破坏、战火中百姓的心态,在杜诗中都有极为生动的反映。他由于自身的坎坷遭遇,对百姓的苦难深有感触,发为歌吟,家国之痛与个人的悲哀也就融为一体。《春望》《登楼》《登岳阳楼》都是这样的诗。“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百感交集,既是身世之感又是家国之悲。中唐诗人刘禹锡因参加过“永贞革新”而受到守旧派的迫害,一贬再贬,但是,他没有屈服,也没有沉论,仍然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他在《秋词》中写道:“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一扫古代诗词中的悲秋情绪,身处逆境而心胸坦荡,胸襟开阔。在《扬州逢乐天席上见赠》一诗中,他又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豪情、哲理来鞭策自己,鼓励友人。晚唐朝庭更加腐败,这时出现了大量写得非常好的咏史诗,杜牧是写咏史诗的大手笔,对于历史的思索其实是对于现实的感慨,历史感和现实感在流丽自然的形象和感慨苍茫的叹息中融为一体,《江南春》是咏史佳作。与这些诗人表现的关心政治不同,另一类诗人却寄情山水,于秀美山川中陶冶心性,享受农耕乡野之乐,表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那种宁静平和的心境。并诉诸于诗歌当中,产生了许多情韵盎然,语言清新,恬静雅淡的田园诗歌。题材多青山白云、幽人隐士,如王维的山水诗融诗情画意于一体,把人引向秀丽明净的境界,那境界里洋溢着蓬勃生机。《山居秋瞑》: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江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孟浩然善于用最省净的笔墨,写山水田园的秀美。“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过故人庄》)写做客田家的喜悦,恬静的农舍,真挚的友情,充满浓郁的生活情趣。《宿建德江》,只用20个字,便写出了无尽的情思韵味:“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在这朦胧而明净、深远而静谧的境界中,弥漫着一缕淡淡的乡愁。在唐代,上至宫廷秘闻,下至生活百景,大千世界无一不可入诗。唐诗的题材非常广泛:除了上述这些反映当时社会的阶级状况和阶级矛盾,揭露封建社会黑暗的;歌颂正义战争,抒发爱国思想的;勾勒山水风景,享受农耕之乐的;此外,还有抒写个人抱负和遭遇的,有表达儿女爱慕之情的,有诉说朋友交情、人生悲欢的等等。诗仙李白是最能反映盛唐精神风貌、代表盛唐诗歌高度艺术成就的,他性格豪迈、感情奔放、不受拘束而又向往建功立业的诗人。他的诗充分表现了盛唐社会士人的自信与抱负,神采飞扬,充满理想色彩。又亲眼看到唐代社会的衰败,理想和现实之间产生巨大反差。又抒发了自己既有建立不世功业的信心,又常常有愤慨不平和控诉抨击朝廷黑暗之情。他说自己是“吟诗作赋北窗里,万言不值一杯水”,有才华而不得重用;而痛斥那些庸才却春风得意,“骅骝拳不能食,蹇驴得意鸣春风”,直骂那些奸佞之徒“董龙更是何鸡狗!”即使处在失意的境况中,他也不忘报国。安史乱起之后,他前后两次从军就是证明。他的诗有着鲜明的艺术个性:爆发式的抒情、变幻莫测的想像和明丽的意象。他的诗写得有如行云流水,感情喷涌而出时,便如黄河之水,奔腾千里,一泻而下。他的诗想像瑰奇,常常想人所想不到处。前人评他的诗,说是“发想无端”,《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都是例子。我们读《将进酒》、《梁甫吟》、《行路难》等作品时,就会深刻地感触到希望与失望,理想与现实,光明与黑暗,追求与痛苦在其中的交织与斗争,就能听到李白那些发自内心的呼喊:“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行路难》其二),“行路难,行路难,多岐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行路难》其一),“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这些个性色彩与抒情味极浓的诗句,深深地叩击着每个读者的心弦。李贺是一位灵心善感的诗人,在他的诗里,充满青春乐趣的五彩缤纷的世界,以及人生寥落的悲哀,与过早到来的迟暮之感交织在一起。他的诗,想像怪奇而丰富,意象色彩斑斓,而且组合密集。在众多诗人中独树一帜,被后人称为“诗鬼”。李商隐的爱情诗深情绵邈,隐约迷离,刻骨铭心而又不易索解。他的不少诗(特别是无题诗)情思流动是跳跃式的,意象组合是非逻辑的,意旨朦胧而情思可感,往往可作多种解释。他的艺术技巧,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极大地扩大了诗的感情容量,为唐诗的发展作出了最后的贡献。《夜雨寄北》是情感丰富感情细腻的代表作。“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正是这些性格各异,充满色彩的诗人把他们的情感都寄托于诗歌,才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诗歌创作的高峰,是他们赋予了诗歌生命,使它生生不熄。诗歌的传播在唐代,皇帝、诗人、歌者分别担负起诗歌活动的组织者、创作者、传播者的角色,他们一同促成了诗歌活动的繁荣,其间的关系可以作如下表述:皇帝的提倡开启了崇尚诗歌的生活方式和社会风气;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线分类与面分类》课件
- 2.1+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情境探究课件)-高一下地理同步教学(人教版2019必修二)
- 2025至2031年中国工程管道防腐热缩电缆附件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至2031年中国圆形鸡蛋布丁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至2031年中国LED条屏控制卡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链板式冰箱生产线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继电保护装置原理》课件
- 《飞机的引进和租赁》课件
- 《桩基础复习》课件
- 底盘维修复习试题含答案
- 深圳市建筑工务署参考品牌库申报资料
- QES三体系内审检查表 含审核记录
- 信息论与编码 自学报告
- 口腔百问百答
- 二年级乘除法口诀专项练习1000题-推荐
- 贷款项目资金平衡表
-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监理日志
- [整理]10kv开关站标准设计说明(最终版)
- 分级诊疗制度管理办法
-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
- 公务员入职登记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