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与官德修养_第1页
传统文化与官德修养_第2页
传统文化与官德修养_第3页
传统文化与官德修养_第4页
传统文化与官德修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与官德修养河北师范大学法政学院主讲人赵忠祥继承与发展第1页,共36页。题记中国传统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积累了丰富的修养之道与管理智慧资源。在深入挖掘和辨析的基础上,结合当下领导干部管理工作的实际,撷取传统文化之精华,重拾仁者爱人、诚实守信、修己慎独等精神遗产,对提升领导干部自身修养和素质,以达到最佳的社会组织管理的效果,无疑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第2页,共36页。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并强调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在一系列重要讲话中,深刻阐述了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主题的中国梦。准确把握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和中国梦的丰富内涵,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力量,是我们当前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

第3页,共36页。习近平翻阅《孔子家语通解》《论语诠解》

第4页,共36页。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学诗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学伦理可以知廉耻、懂荣辱、辨是非。

——2013年3月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党校80年校庆时的讲话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第5页,共36页。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习近平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习近平第6页,共36页。官德是为官之魂,从政之本,用权之道。近年来,中央连续出台举措加强对官员道德的考核并将职业道德纳入公务员培训,彰显官方回应公众对约束官员品行的急切期待。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夏学銮:不一定要求官员都当圣人,但是最起码底线不能破,“如果连做人最基本的底线都丧失了,怎么可能做好官。”中国社科院哲学所研究员孙春晨:官德败坏是社会道德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官员的行为对老百姓有示范效应,官德败坏对老百姓的社会信任感冲击很大。他们会觉得,社会管理者和精英都不讲道德,凭什么要求我们讲道德?”第7页,共36页。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三不朽——叔孙豹王阳明:立德立功立言真三不朽明理明知明教乃万人师

曾国藩: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

人生数十年,死后形体会朽弊消亡,只有人的品德、功业和言论能够昭垂永远。人生不应追求高官厚禄,享受快乐,而应该实践自己理想的道德原则,永远成为道德榜样;建功立业,对百姓、国家作出贡献;留下经典名言,垂教后世。第8页,共36页。一、修身立德止于至善1.修身为本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德之不修,业之不广。厚德之官,载民载物。修身是保证领导干部能够在管理工作中发挥有效作用的根基所在。第9页,共36页。“德治”,是儒家区别于其他各个学派管理思想的最突出的标志。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依靠领导者的以身作则,进而对下属和民众实行道德教化,正是儒家所强调的“为政以德”的管理手段。第10页,共36页。松下公司(商学院)用儒家仁的思想培养企业干部。和亲合作,全员至诚,一致团结,服务社会。把大学之道作为研修目标。明德即身体力行实践商业道德;亲民即至诚无欺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至善即为实现尽善尽美的目标而努力。从孝经开始,口诵“五偈”。:“此膳耗费多少劳力”;“自己是否有享用此膳之功德”;“以清静寡欲为宗”:“作为健全身心之良药享用此膳”;“为走人之正道享用此膳”。第11页,共36页。李嘉诚给自己规划的日常管理有八个要点:一是勤,这是一切事业的基础;二是对自己节俭,对他人慷慨;三是始终保持创新意识,用自己的眼光注视世界,而不随波逐流;四是坚守诺言,建立良好的信誉;五是决策任何一件事情的时候都应开阔胸襟,统筹全局,一旦决策之后,就要义无反顾,始终贯彻一个决定;六是给下属树立高效率的榜样;七是政策的实施要沉稳持重;八是了解下属的希望。除了生活,应给予员工好的前途,从而使员工对企业有归属感,以增强组织的凝聚力。第12页,共36页。2.修身的要领孝亲敬长:

孝亲敬长是为人之本。百善孝为先。领导干部自身修养的高低都是建立在这一支点上的。一个不能处理好家庭关系的人,不可能管理好一个团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欤。夫孝,德之本,教之所由生也。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第13页,共36页。仁者爱人领导者要公平善待每一个人,要关心人、爱护人,以“仁”、“不忍”之心待人。坚持“仁者爱人”的思想,“君子尊贤而容众”,就能建立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协调好官民之间的关系。从而实现共同的目标。

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第14页,共36页。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儒家强调领导者要以身作则,做出表率。领导干部要得到人民的拥护、卓有成效地开展工作,必须“严以律己,宽以待人”、所谓“赦小过,无求备于人,宽则得众”。这就要求必须先管好自己,再管别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

君子不责人所不及,不强人所不能,不苦人所不好。—《中说·魏相》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中庸》第15页,共36页。

儒家认为,领导者是被领导者的表率,其言行具有示范的意义。只有贤人以上的人才能充当领导者或管理者。在这些人的素质中,最重要的是“德”,其次是“才”。真正的管理者应该是德才兼备的。一个领导者的真正权威来自于他的人格魅力。

现代美国管理学家德鲁克:一个有能力管好别人的人不一定是一个好的管理者,而只有那些有能力管好自己的人才能成为好的管理者。从很大意义上说,管理是树立榜样。—《有效的管理者》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第16页,共36页。宽以待人并不是无原则。儒家认为,是非不分、没有原则的好好先生是道德的祸害。同样,作为官员,首先自己要明辨是非,然后才能让人们知道什么是真善美、假恶丑。

乡愿,德之贼也。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孔子第17页,共36页。以民为本

民本思想在中华文化史上源远流长,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中国传统的思想家、政治家认同“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理念,人民才是国家体系的基础、政治稳定的条件。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所恶勿施尔。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民之所欲,天必從之重人事,轻鬼神。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君舟民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管子第18页,共36页。诚实守信

诚信是为人之本、立国之基。人无信不立,国无信不宁。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诚故信,无私故威。凡人所以立身行己,应事接物,莫大乎诚敬。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论语》)第19页,共36页。公平正义在我国的早期论述中,“义”就有“正义”的意义,《中庸》说:“义者,宜也。”“义”一定正,不正何“义”?所以《墨子·天志下》说:“义者,正也。”“义”包涵人之行为的正当与公正,也包涵社会制度评判上的合宜与公平。人类文明的普遍法则与基本价值在于公平和正义。孔子、儒家追求“天下为公”,“公则不为私所惑,正则不为邪所媚”,“唯公然后可正天下”。“义”意味着“公”,我们今天追求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都以“公义”和“正义”为前提。天下有义则治,无义则乱。(墨子)行义以正,事业以成。(荀子)古之正义,东西南北,苟舟车之所达,人迹之所至,莫不率服。(贾谊)

“义”是历代国人的共同价值追求。

为官者公,为公者正,为正者廉,为廉者明。第20页,共36页。慎独自律

慎独是一种情操,是一种修养,是一种自律,也是一种坦荡。人们在独自活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凭着高度自觉,按照一定的道德规范行动,而不做任何有违道德信念、做人原则之事。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慎独是一种境界,生命取向、体验要高。月白清风夜半时,扁舟相送故迟迟。感君情重还君增,不畏人知畏己知。——清·叶存仁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

——唐·杜荀鹤第21页,共36页。二、无为而治知足不争1.无为而治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为无为,则无不治。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无为,不是不作为,而是不妄为,是顺规律而为。领导工作有其自身的规律,如何调动人民的积极性,无为而治也是达到预期效果的方法之一。第22页,共36页。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治大国,若烹小鲜。无为的本质:不干扰、不宰制、不自以为是、不居功、不勉强他人、顺其自然、自行发展。贝尔实验室负责人陈煜耀博士在他的办公桌前挂有一条“无为而治”的条幅,并在这句格言下面将它译成英文:最好的领导者是能帮助人,让人感到不需要他。陈博士进一步解释说:领导者的责任在于既要做到你在领导又要做到别人并不认为你在干预他。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第23页,共36页。老子还描述过各种类型的领导者,认为最高明的领导者,下属不知道他的存在;其次一等的领导者,下属亲近并赞誉他;再次一等的领导者,下属害怕他;最次一等的领导者,下属辱骂他,不信任他,原因是他本身缺乏诚信的品质。平时态度悠然自得,轻易并不发号施令,结果还能取得成功。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第24页,共36页。2.少私寡欲知足不辱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圣人去甚、去奢、去泰。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第25页,共36页。老子认为人世间所有的纠纷、冲突,无不是因为人的私心太重、私欲太多造成的。为此老子劝导人们按照自己的本性,减少私心私欲,回归到纯朴自然的本性。过分追求私欲有碍道德完善,把名利、财货看得高于一切,不择手段地攫取,只会辱没道德名声,威信扫地,身败名裂。正因如此,老子告诫说:“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在生活中,减少我们的欲望,我们就会轻松许多。第26页,共36页。3.处下不争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夫唯不争,天下莫能与之争。得之坦然失之淡然行之必然顺其自然道家教导我们不恃己功,不争私利,不争自有成,领导干部不要一味的怨天尤人,而要豁达的对待眼前利益,站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上,朝着有意义方向努力,才能获得内心的平静与充实。第27页,共36页。三、心灵的超越与境界1.孔颜之乐孔颜之乐是儒家的最高精神境界问题。在物欲横流、人愈来愈丧失自我的今天,我们靠什么来守护着我们的“精神家园”,不妨从先贤那里撷取有益的精神遗产。境界的高低决定着人生格局的高低,人生格局的高低便决定着事业的大小。第28页,共36页。孔子评价颜回:“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孔子自谓:“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显然,此乐绝非是物质欲望的满足,是为精神生活的理想而乐,也是道德修养达到至高境界的心理和精神状态。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图第29页,共36页。2.逍遥的境界心灵何以不自由?一是认识的偏差:总是以自我为中心,以自己的标准为标准。庄子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以物观之,自贵而相贱。第30页,共36页。二是嗜欲心的桎梏(“有待”)

道家并不反对人生的欲望,他们反对的是“功利机巧”之心。嗜欲心使人为满足毫无节制的欲望而失去了人本来的意义。领导干部如果怀着一颗功利之心去行事,不可能做到一心一意。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列子御风而行,犹有所待者也。第31页,共36页。心灵境界的跃升

至人无己(没有偏执的我见),神人无功,圣人无名。逍遥游主旨是说一个人当透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