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镇江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9月开学考试历史试题(原卷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791242c7c854f2603f43d7555446146/1791242c7c854f2603f43d75554461461.gif)
![江苏省镇江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9月开学考试历史试题(原卷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791242c7c854f2603f43d7555446146/1791242c7c854f2603f43d75554461462.gif)
![江苏省镇江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9月开学考试历史试题(原卷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791242c7c854f2603f43d7555446146/1791242c7c854f2603f43d75554461463.gif)
![江苏省镇江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9月开学考试历史试题(原卷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791242c7c854f2603f43d7555446146/1791242c7c854f2603f43d75554461464.gif)
![江苏省镇江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9月开学考试历史试题(原卷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791242c7c854f2603f43d7555446146/1791242c7c854f2603f43d7555446146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镇江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9月开学考试历史原卷版一、选择题1.山西襄汾陶寺遗址(距今约4300年—3900年)发现墓葬1000余座。约占90%的小墓几乎没有随葬品,而9座大墓都是男性,随葬品达一、二百件。该现象反映当时该地区()A.部落中出现权贵阶层 B.已迈入母系氏族社会C.发动战争以掠夺财富 D.具备国家的成熟形态2.有学者指出: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采录南朝王俭小说《汉武故事》,刻意构建符合其政治需要的汉武帝形象,而相关记载不见于《史记》《汉书》等汉代基本史籍,因此可信度不高。该学者认为()A.史料的缺失导致不能还原历史真相 B.《资治通鉴》的历史叙述可信度低C.研究者立场影响其对历史的解释 D.《史记》《汉书》等史籍更加可信3.“南海一号”是南宋初期外出贸易时失事一艘古沉船。已出水的数千件完整瓷器汇集了宋代著名窑口的陶瓷精品,其中还有来样加工的棱角分明的酒壶和喇叭口的大瓷碗,具有浓郁的阿拉伯风情。对该船贸易活动表述正确的是()A.出口瓷器以白瓷和青花瓷为主 B.海上丝绸之路已远至西亚地区C.携带玉米、土豆和南瓜等食物 D.促进了阿拉伯地区制瓷业发展4.从1550年到1645年,从海外流入中国的白银大约有1.4万吨之多,是这一期间中国自产白银总量的近10倍。而从1645年到1800年,则大约有6万吨,约1/3到1/2的美洲白银,最终流向了中国。该现象()A.加速了自然经济瓦解 B.抵制了西方殖民势力的入侵C.改变了世界贸易格局 D.改变了中国的货币流通结构5.道光二十九年(1849)十一月,乡村塾师管庭芬出游宁波,在日记中写道“偶步南门,内有英夷设立讲书之所,但其妄谈耶稣之旨,非儒非释非道,词义极其俚鄙(粗俗),且刊刷成卷,递相分送,近闻愚民为其煽诱,皈依极多。”这反映出当时()A.有识之士警惕西方文化渗透 B.英国教会势力渗透内地C.洋教传播导致民族矛盾尖锐 D.西方不断进行经济掠夺6.如图为1933年3月,在苏区瑞金《红色中华》杂志第57期推出的“三八特刊”的一幅插画。这体现了当时的农村革命根据地()A塑造新女性形象 B.宣传婚姻自主 C.废除封建旧制度 D.推动妇女解放7.如图为1954年某画家创作的年画《开掉田埂,生产合作是一家》,这一作品()
A.体现了农村生产关系的变化 B.注重表现作者的艺术想象C.反映出工业建设的巨大成就 D.表明国民经济在逐步恢复8.过去,古丝绸之路最知名的产品是丝绸、茶叶、瓷器,今天在“一带一路”上川流不息的是高铁、核电、航天科技等。如中国国家电网推动国际能源合作,华为陆续与马来西亚、俄罗斯等国签署5G合作协议等。这表明当今中国()A.积极加入经济区域化集团 B.科技实力领先世界C.推动多中心经济全球化 D.努力推进大国合作9.有学者评价一个在6世纪达到鼎盛的地跨亚非欧的帝国:“是具有乌托邦意义的诺亚方舟,保留了基督教会的古老习俗,拥有一套完整的帝国机构和社会组织”,“帝国的唯一贡献是保存了希腊文化并将其向周边国家传播”。据此判断,该帝国是()A.亚历山大帝国 B.波斯帝国 C.阿拉伯帝国 D.拜占庭帝国10.西欧中世纪的城市中不管是市长、法官、贵族、教士或作坊主、商人,还是受雇佣的帮工、学徒,乃至从农村逃来而住满期限的农奴,尽管财产方面存在差别,然而在法律身份上都是平等的自由人。他们可以自由支配他的财产,如同自由支配他的人身一样,而不受领主的管制。这一状况()A.加剧了西欧的分裂割据局面 B.削弱了君主专制统治C.促进了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 D.有利于教会控制城市11.“这一时期的宗教还是神圣的,然而由于广泛吸收了希腊罗马的古典美、世俗的对美好人生的渴望,使该时期的美术、雕刻、建筑、音乐、文学,表现出迥异于肃穆、苦涩、古板的中世纪特征,鲜活反映了人间的关怀。”该时期的学者侧重于()A.提出未来理想王国的构想 B.抨击基督教的禁欲主义C.主张建立独立的民族教会 D.理性科学化的思维方式12.法国雅各宾派掌权时期,宣布把逃亡贵族的土地分成小块出售,地价在10年内付清。1804年,《拿破仑法典》规定“所有权是对于物有绝对无限制地使用、收益及处分的权力”,正式从法律上确立了法国大革命中农民取得的土地所有权。法国的这些措施()A.有利于巩固革命成果 B.被欧洲各国所效仿C.彻底摧毁了封建经济 D.杜绝了君主制复辟13.19世纪英国曾存在一种职业——“叫醒工”。他们专职叫人起床上班:早晨挨家挨户拜访顾客,用短棍敲门或长杆敲窗,或者射豆子的方法,直到把客户叫醒为止。这项职业反映了英国()A.工厂制度兴起发展 B.市民缺乏时间观念C.社会分工日益细化 D.城市生活丰富多彩14.1917年7月19日,德国国会以212对126票通过了《和平决议》,在奥匈帝国,1917年11月21日,年轻皇帝查理继位后,开始了秘密议和,同时在英国,前外交大臣兰斯多恩提出若不采取某种方法结束冲突,西方文明将崩溃。这说明()A.同盟国集团的最终失败 B.战争灾难引发厌战情绪C.美国参战改变力量对比 D.俄国退战产生连锁反应15.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说:“我们并不苛求马克思或马克思主义者知道走向社会主义的道路上的一切具体情况。……至于在实践中具体如何走,那只能在千百万人开始行动以后由千百万人的经验来表明。”列宁的相关成功经验是()A.实行农产品义务交售制 B.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在一国取胜C.推行“新经济体制”改革 D.在一些经济部门引入外国资本16.下图为美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年度百分比变化示意图。造成20世纪80年代美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政府()
A.扩大财政开支 B.减少经济干预 C.完善福利制度 D.发展第三产业二、非选择题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从东汉末年开始,在中原地区历次战乱的推动下,南迁人口逐渐增多。至唐中期,南方一些地方人地关系开始紧张起来。在人口压力下继续实行火耕水耨易田制的耕作方法,显然不能解决日益增长的粮食需求量。北方人南下过程中,首先采取的是复栽技术实行土地连作,土地利用率从原来的50%提升至100%。稻麦复种制出现于北宋时期,但实行之初种植规模并不大。南宋时期习惯面食的北方人大量南下,为了满足需求,南宋朝廷多次下诏劝民种麦。在朝野的共同推动下,冬小麦种植范围逐渐扩展,江南一带(即太湖平原与长江三角洲地带)四五月间“处处稻分秧,家家麦上场”已不是稀罕之事。由于农时要求收麦与秧稻几乎在一周左右完成,充足的劳动力是实现“双抢”的必要保证。农作物一年两熟使土地利用率从100%发展到200%,并在这一基础上加大了精耕细作的力度,进而在亚热带地理条件的支撑下,为江南赢得经济重心的地位。北宋中期江南部分地区平均人口密度简表地区主要地形平均人口密度(人/平方公里)苏州、湖州、常州、秀州平原104稳住、台州丘陵55歙州、睦州山区30——以上材料摘编自韩茂莉《论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综合以上材料,拟定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论述。(要求:论点明确,论述清晰,史论结合)18.民法是调整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法律规范。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在20世纪之前,中国没有独立的民法典。尽管历代封建统治者都十分重视法典的编纂,但这些法典大都是刑法,其中虽涉及民事关系,如户、婚、钱债、赔偿等,亦采取刑罚的手段调整之,本质上仍属刑法规范。纵观中国古代,没有成文的民法典,民刑不分,以刑事责任代替民事责任;民法观念不发达,民法中的平等、自由、权利等观念一直没有形成。——摘编自房绍坤《中国民法的历史、现状与未来》材料二编纂民法典之议始于19世纪末,1902年光绪帝下诏参酌外国法律,改订律例。政府派员分赴各地调查民商事习惯,并强调:“中国幅员广远,各省地大物博,习尚不同。使非人情风俗洞澈无遗,恐创定法规,必多窒碍。”至1910年,《大清民律草案》完成。共分五编,前三编主要是以日本公布的民法为蓝本,同时对德国、瑞士的民法有所参考,采纳了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契约自由、过失致人损害应予赔偿等近代民法基本原则。后两编(亲属和继承)虽也采纳了一些西方新制,但更注重的是中国固有的礼教民俗。——摘编自李启成《中国法律史讲义》材料三1985年,随着改革开放日益深入,民事生活越来越活跃,客观上迫切需要制定一部全面调整各种民事关系的基本法律,于是1986年领布民法通则。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确定了改革开放的方向。随后,与之相适应的担保法、合同法等单行法相继制定。进入21世纪,中国经济与国际接轨,民法典的起草加快。2021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正式实施。——摘编自梁慧星《中国民法典编纂的几个问题》等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民法不发达的原因有哪些?(2)据材料二概括《大清民律草案》编制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编纂民法典之议始于19世纪末”的国内背景。(3)据材料三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民法典编纂历程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民法典颁布的主要意义。1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至道光初年,大运河已千疮百孔,处处淤塞难通,整个河道仅存一线河形而已。清咸丰五年(1855年),黄河大改道,洪水北泻,殃及山东、河南、直隶三省部分地区。清朝政府无暇顾及治黄、治运之事,漕运逐步转为海运。1872年在上海成立轮船招商局,正式用轮船承运漕粮。1901年,清廷颁布了停漕改折的命令:“自本年开始,直省河运海运,一律改征折色(折价征银),责成各督、抚等认真清厘整顿,节省局费、运费,并查明各州县征收浮费,勒令缴出归公,以期成巨款。”——摘编自王频《清代运河衰落原因论析》材料二目前欧洲公路兴建以每天吞噬平方千米土地的速度发展,公路的二氧化碳年排放量占整个交通运输业总排放量的八成以上,欧洲公路交通拥堵造成的经济损失已高达其GDP的%,欧洲的交通事故每年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600亿欧元,随着精力充沛的退休人员增加、旅行机会增多、购买力提高等,国际间客运量强劲增长,铁路客运市场获得新的发展机遇。而物流与信息技术的进步,以及欧盟单一市场的诞生与发展,为开拓欧洲的铁路货运业务提供了良好的契机。铁路、城市和城际轨道交通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在欧洲,一个新的铁路时代已经到来。——摘编自耿志民、季令《欧洲铁路联盟交通政策对中国铁路的启示》完成下列要求(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晚清时期漕运衰落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概括分析欧洲“新的铁路时代”到来的社会背景。(3)综合以上材料,从中外交通方式的变迁中可以得到哪些启示?20.2005年第二十九届世遗大会上,澳门历史城区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目录》。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澳门历史城区以澳门旧城为中心,串连起逾20个历史建筑,是中国境内现存年代最古老、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和最集中的东西方风格共存建筑群。该城区建筑群中的各建筑建成时间从明至民国,时间跨度达400多年。材料二澳门历史城区内有22处不动产,受中西方文化的影响,这些建筑形式和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小学三年级口算题500道
- 2025年和田道路运输从业资格证考哪些项目
- 企业成长与融资选择
- 2024-2025学年高中英语阅读理解五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 2024年高中化学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第二节第1课时乙烯精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 中药与医院合作协议
- 上学期学校工作计划
- 公司出纳人员个人工作计划
- 村民纠纷协议书
- 腾讯广告合作协议
- 一年级下册数学开学第一课
- 2023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题(A类)
- 《蜀相》课件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2
- 南方日报图片管理系统开发项目进度管理研究任务书
- 空调维保服务投标方案 (技术方案)
- 《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22年版)
- 2024-2030年中国炼油行业发展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小学英语语法选择题100例附答案(完整版)
- JB∕T 7946.4-2017 铸造铝合金金相 第4部分:铸造铝铜合金晶粒度
- 家谱凡例范文(白话)
- 小学三年级奥数入学测试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