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任安书》巩固训练_第1页
《报任安书》巩固训练_第2页
《报任安书》巩固训练_第3页
《报任安书》巩固训练_第4页
《报任安书》巩固训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7-《报任安书》巩固训练《报任安书》巩固训练班级: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一、诵读课文,给加点字注音。曩者()诎体()箠楚()槛阱()圜墙()惕息()羑里()强颜()赭衣()缧绁()倜傥()愠色()刺谬()倡优()暴肌肤()二、解释加粗加横线的字词。1.司马迁再拜言:2.曩者辱赐书:3.若望仆不相师:4.幸勿为过:5.特以为智穷罪极:6.恨私心有所不尽:7.不韦迁蜀:8.草创未就,会遭此祸:9.则不知所如往:10.所谓强颜耳:11.权倾五伯:12.用之所趋异也:13.太上不辱先:14.剔毛发、婴金铁受辱:15.不能引决自裁:16.稽其成败兴坏之理:17.推贤进士:18.鄙陋没世:三、指出下列通假字。

1.其次关木索:

2.其次剔毛发:3.见狱吏则头枪地:

4.及罪至罔加:5.古者富贵而名摩灭:

6.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7.思垂空文以自见:

8.则仆偿前辱之责:9.其次诎体受辱:10.网罗天下放失旧闻:

四、指出加粗加横线字词的活用现象并解释。1.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2.倡优畜之:3.太上不辱先:4.曷足贵乎:

5.且勇者不必死节:6.衣赫衣,关三木:

7.请略陈固陋:8.孙子膑脚:

9.思垂空文以自见:10.曩者辱赐书:11.沉溺缧绁之辱:五、古今异义。

1.意气勤勤恳恳:

2.素所自树立使然:

3.念父母,顾妻子:

4.何至自沉溺缧绁之辱哉:

5.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6.下流多谤议:

7.仆以口语遭遇此祸:

8.恨私心有所不尽:9.发愤之所为作也:10.而文采不表于后也:11.此言士节不可不勉励也:12.所谓强颜耳:

六、一词多义。1.就:①草创未就:②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2.望:①若望仆不相师:②七月既望:=3\*GB3③德高望重:3.为:①难为俗人言也:②重为乡党所笑:=3\*GB3③为十表,本纪十二:=4\*GB3④故士有画地为牢:4.道:①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②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3\*GB3③会天大雨,道不通:=4\*GB3④伐无道,诛暴秦:5.审:①审矣,何足怪乎:②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3\*GB3③审时度势:6.厥:①思厥先祖父:②大放厥词:=3\*GB3③厥有《国语》:7.仆:①若望仆不相师:②(pū)前仆后继:8.比:①不能与死节者比:②天涯若比邻:=3\*GB3③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④比及三年,可使足民:9.重:①古人所以重施刑于大夫者:②重为乡党所笑:=3\*GB3③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④八月秋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10.乃:①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②家祭无忘告乃翁:=3\*GB3③臣乃市井鼓刀屠者:11.而:①古者富贵而名磨灭:②盖文王拘而演《周易》:=3\*GB3③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12.胜:①古者富贵而名磨灭,不可胜记:②沛公不胜杯杓:=3\*GB3③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13.①阙然久不报,幸勿为过:②过犹不及:=3\*GB3③龟玉毁于渡椟中,是谁之过与:④凡四方之士无不有过而拜且泣者:七、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

1.盖西伯拘而演《周易》()

2.虽万被戮,岂有悔哉()

3.下流多谤议()

4.无乃与仆私心刺谬乎?()5.重为乡党所笑()6.灌夫受辱于居室()7.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8.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9.李斯,相也()10.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11.无兄弟之亲()

12.教以推贤进士()八、选择题训练。

1.下列加粗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曩者(rǎnɡ)

剖符(pōu)

系狱(xì)

倡优畜之(xū)

B.阙然(què)

愠色(wèn)

卜祝(bǔ)

定计于鲜(xiān)

C.桎梏(ɡù)

倜傥(tǎnɡ)强颜(qiánɡ)怯夫慕义(qiè)

D.囹圄(yǔ)

沉溺(nì)

赭衣(zhě)

贪生恶死(wù)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蝼蚁

槛井

震恐

文史星历B.文采

诎体

发愤

王侯将相

C.缧绁

钳奴

绳墨

义气用事D.鞭箠

枝体

辞令

权倾五伯

3.下列各句中加粗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为迎接全国十运会的召开,今年以来,南京市下大力气整顿市容,画地为牢,分区管理,城市面貌焕然一新。B.据《扬子晚报》11月8日报道,经过历史学家近段时间的考证,扑朔迷离一千多年的唐代书法家、政治家、军事家颜真卿的墓葬竟然藏之名山,埋葬于江南小城句容境内的龙山。C.从11月5日起,美军和伊拉克部队在伊西部哈赛巴镇发起了“铁幕行动”,对反美武装实施重于泰山的打击,遭到当地逊尼派阿拉伯人的强烈反对。D.每年6亿多美元的联合国会费,对经济总量占全球财富28%的美国来说,只不过是九牛一毛,但美国偏偏不肯支付,连续多年大数量地拖欠,去年最多时候竟达18亿美元之巨。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来自60多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卫生专家和官员将于10月上旬左右在华盛顿召开会议,讨论建立国际合作机制,以共同对抗由H5N1型禽流感病毒变异而可能会引发的人类流感疫情。B.中国第一位航天员杨利伟前不久对俄罗斯的成功访问,对今后俄中两国在载人航天方面开展合作开创了良好前景。C.在花费了2000万美元后,美国富商奥尔森终于实现了自己的飞天梦想,顺利进入国际空间站开始观光和科考之旅,成为世界第三位太空游客。D.日本文部科学省审定并通过了由右翼的“新历史教科书编撰会”编写、扶桑社出版的新历史教科书,肆意歪曲历史,美化侵略,将日本发动的侵略战争赞美为“大东亚战争”,“是为了自存自卫”。5.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称:称道。

B.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赋:铺述,这里指创作。

C.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

责:责任。

D.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

诚:确实,实在。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的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①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②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

B.①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②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

C.①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

②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

D.①近自托于无能之辞②亦欲以究天人之际7.选出加粗字古今意义都不相同的一项(

①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②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③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④仆窃不逊⑤网罗天下放失旧闻⑥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

A.①③⑤B.②④⑥C.③⑤⑥D.②④⑤8、下列加粗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盖文王拘而演《周易》演:推演B、不韦迁蜀,世传《吕览》迁:贬谪C、稽其成败兴坏之纪稽:考订D、故述往事,思来者思:想9、与“难为俗人言也”中的“为”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重为乡党所笑B、为十表,本纪十二C、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D、不足为外人道也E、推贤进士为务10、与“丁卯三月之望”中的“望”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若望仆不相师B.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C.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D.壬戌之秋,七月既望E.先达德隆望尊11、古人在对话或交流中,常使用尊称或谦称,以表示礼貌或谦虚,下列句中加粗的词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A.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B.少卿足下C.仆非敢如此也D.臣虽下愚,知其不可1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司马迁“愤而著书”的思想的一组是(

①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②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

③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④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

⑤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⑥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

A.①②④B.②③⑤C.②③④D.④⑤13.下列陈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A.司马迁列举了周文王、孔子、屈原、左丘明、孙膑、吕不韦、韩非等人受辱的事例,说明受辱者能在逆境中发愤图强,获得成功。B.司马迁“就极刑而无愠色”,身受腐刑却能不以为辱,反而把它作为著书立说的动力,实在是难能可贵的。C.司马迁著《史记》的目的在于研究历史,借鉴前人,同时又不拘泥于前人,力求有自己的见解。D.从上述两段文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司马迁隐忍坚强的性格和沉郁悲痛的感情,进而想见他的为人,理解他,敬佩他,并为他一掬同情之泪。九、翻译下列句子。1.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古人所以重施刑于大夫者,殆为此也。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无乃与仆之私心剌谬乎?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十、文本研习。1.司马迁在遭受奇耻大辱之后为什么仍“苟活于世”?结合文章重点语句谈谈自己的看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司马迁有着怎样的人生观和创作观?结合文本说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有人说司马迁是一位悲剧英雄,他在“身残处秽”之时,却能以超人的毅力,完成“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巨著《史记》,成就了“功追尼父”的千秋伟业,在民族文化史上构筑了一尊悲剧英雄高高耸立的塑像。请你结合《报任安书》(节选)》这篇文章,探讨司马迁的悲剧精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报任安书》巩固训练参考答案一、诵读课文,给加点字注音。(略)二、解释加粗加横线的字词。1.司马迁再拜言(两次)2.曩者辱赐书(从前)3.若望仆不相师(效法)4.幸勿为过(责备)5.特以为智穷罪极(只是)6.恨私心有所不尽(遗憾)7.不韦迁蜀(贬谪,放逐)8.草创未就,会遭此祸(副词,恰巧)9.则不知所如往(到……去)10.所谓强颜耳(厚颜,指厚脸皮)11.权倾五伯(超过)12.用之所趋异也(因为)(趋求,追求)13.太上不辱先(最上等)14.剔毛发、婴金铁受辱(绕)15.不能引决自裁(引决、自裁:都是指自杀)16.稽其成败兴坏之理(考察)(规律)17.推贤进士(推荐)18.鄙陋没世(终结一世)三、指出下列通假字。

1.其次关木索(

“关

”通“贯”,套上)

2.其次剔毛发(“剔”通“剃”,剔光)

3.见狱吏则头枪地(“枪”同“抢”,撞击)

4.及罪至罔加(“罔”同“网”)

5.古者富贵而名摩灭(“摩”通“磨”,消磨,磨掉)

6.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底”通“抵”,大都)7.思垂空文以自见(“见”通“现”,显露)

8.则仆偿前辱之责(“责”通“债”,此处指下狱受宫刑)

9.其次诎体受辱(“诎”通“屈”,弯曲)10.网罗天下放失旧闻(“失”通“佚”,散失)

四、指出加粗加横线字词的活用现象并解释。1.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牛马:名词作状语,像牛马一样,这里是作者的谦称)

2.倡优畜之(倡优:名词作状语。像乐师优伶一样)

3.太上不辱先(辱: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受辱)

4.曷足贵乎(贵:形容词作动词。尊重,称道)

5.且勇者不必死节(动词的为动用法,为……而死)

6.衣赫衣,关三木(名作动,穿)

7.请略陈固陋(形作名,固执鄙陋的意见)8.孙子膑脚(名作动,受膑刑)9.思垂空文以自见(使

……

流传)10.曩者辱赐书(使对方蒙受耻辱)11.沉溺缧绁之辱(名词作动词,囚禁)五、古今异义。

1.意气勤勤恳恳

(意气,古:情义。今:意志和气概;志趣和性格;由于主观和偏激而产生的情绪。勤勤恳恳:古,诚恳,恳切。今指勤劳而踏实)

2.素所自树立使然

(古:立身处世。今:指建立)

3.念父母,顾妻子

(古:妻子和儿女。今:指男子的配偶)

4.何至自沉溺缧绁之辱哉

(古:陷身。今:指陷入不良的境地,难以自拔)

5.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古:不同寻常。今:用作程度副词,相当于“很”、“十分”)

6.下流多谤议

(古:身处下流,指地位卑微。今:指卑鄙龌龊,不文明。)

7.仆以口语遭遇此祸

(古:说话。今:指谈话时使用的言语,与“书面语”相对)

8.恨私心有所不尽(古:自己的心愿。今:为自己打算的念头。)9.发愤之所为作也(古:抒发愤懑。今:下决心,立志。)10.而文采不表于后也(古:文章。今:指写作的才华。)11.此言士节不可不勉励也(古:勉力自励。今:鼓励,劝人努力。)12.所谓强颜耳(古:厚颜,意为不知羞耻。今:勉强做出笑容。)

六、一词多义。1.就:①草创未就(完成)②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靠近,引申为承受)2.望:①若望仆不相师(望:怨恨)②七月既望(农历每月十五)=3\*GB3③德高望重(名望,声望)3.为:①难为俗人言也(对)②重为乡党所笑(被)=3\*GB3③为十表,本纪十二(写作)=4\*GB3④故士有画地为牢(作为)4.道:①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主张,理想,思想,学说)②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说)=3\*GB3③会天大雨,道不通(道路)=4\*GB3④伐无道,诛暴秦(道德,道义)5.审:①审矣,何足怪乎(明白,清楚)②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仔细,详细,周密)=3\*GB3③审时度势(察看,仔细研究)6.厥:①思厥先祖父。(他的)②大放厥词。(他的)=3\*GB3③厥有《国语》。(才)7.仆:①若望仆不相师[(pú)谦称自己,我]②(pū)前仆后继[(pū)倒下]8.比:①不能与死节者比(同等看待)②天涯若比邻(靠近的)=3\*GB3③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合)④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到)9.重:①古人所以重施刑于大夫者(慎重)②重为乡党所笑(更加)=3\*GB3③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加上)④八月秋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量词,层)10.乃:①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竟然)②家祭无忘告乃翁(你的)=3\*GB3③臣乃市井鼓刀屠者(是,就是)11.而:①古者富贵而名磨灭(表转折)②盖文王拘而演《周易》(表顺承)=3\*GB3③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你,你的)12.胜:①古者富贵而名磨灭,不可胜记(尽,全)②沛公不胜杯杓(禁得住)=3\*GB3③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胜利)13.①阙然久不报,幸勿为过(责备)②过犹不及(超过,过头)=3\*GB3③龟玉毁于渡椟中,是谁之过与(过错)④凡四方之士无不有过而拜且泣者(经过)七、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

1.盖西伯拘而演《周易》(无被动标志的被动句)

2.虽万被戮,岂有悔哉(以“被”表被动)

3.下流多谤议(无被动标志的被动句)

4.无乃与仆私心刺谬乎?(固定结构

“无乃……乎”不是……吗?恐怕……吧?)5.重为乡党所笑(被动句)6.灌夫受辱于居室(状语后置)7.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被动句)8.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状语后置)9.李斯,相也(判断句)10.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判断句)11.无兄弟之亲(定语后置)

12.教以推贤进士(状语后置)八、选择题训练。1.D(A曩nǎnɡB愠yùnC强qiǎnɡ)2.B(A井—阱C义—意D肢—枝)3.D(A“画地为牢”原指在地上画个框框作为牢狱,后来比喻只许在规定好的范围内活动。不符合语境。B“藏之名山”指把著作藏在名山中,传给志趣相投的人。这里用错了对象。C“重于泰山”形容意义重大。这里用来形容打击的力度大是不恰当的。D“九牛一毛”比喻极大量中微不足道的一点。)4.C(A“10月上旬”本身就是一个较长的时间段,不能再与表概数的“左右”连用。应删除“左右”。B“今后”前的介词用错。“对”表对象,应改为“在”。D主语残缺。应将“通过了”改为“通过的”。)5.C责(zhài)〕通“债”。指下狱受腐刑。

6.D(A①通晓②四通八达B①于是②却C①思想观念②说D的)

7.C(①倜傥:洒脱,风流。②非常:句中指“不寻常,不一般”;今多指“十分”。③发愤:句中指“抒发愤懑”,今指“决心努力”。④不逊:不谦虚。⑤网罗:句中指“从各方面搜寻招致”,今一般用于搜寻人才。⑥句中特指“腐刑”,今指“死刑”。)

8、D。思:使……思。9、D。介词,向。A介词,表被动;B动词,写作;C动词,创作。E、动词,作为。10、解析:D。望:阴历每月十五。既望:阴历每月十六。怨恨B、向远处看C、盼望E、名望,声望11、解析:B。足下,书信中对对方的尊称。A.牛马走,谦词,像牛马一样被驱使的人;C.仆,自称的谦词;D.下愚,谦词,愚昧无知。A.C.D.三项均为谦词。12.C(①是讲拥有财富、尊贵而姓名埋没的人很多。⑤是讲《史记》的创作目的。⑥是讲俗人不能理解自己。)13.B(从文中“则仆偿前辱之责”可知,“不以为辱”的说法是不恰当的。)

九、翻译下列句子。1.人总有一死,有的人(死得)比泰山还重,有的人(死得)比鸿毛还要轻,这是因为他们的追求不同。2.古人对大夫慎重施刑,大概就是这个缘故啊。3.古代拥有财富、尊位而姓名埋没的人,不可胜数,只有卓越超群不同寻常的人才被人称道。4.恐怕和我个人的想法相违背吧?5.《诗经》三百篇,也大多是圣贤们为抒发郁愤而写出来的。十、文本研习。1.(1)司马迁强调“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2)“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司马迁之所以忍受屈辱活下来,陷于粪土般的污浊境地中而不肯死去,是因为《史记》没有完成。(3)“盖文王拘而演《周易》……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司马迁歌颂这些古代圣贤,他们虽然身处逆境,受尽迫害,但并不因此而消沉,而是努力给后人留下有价值的东西。他们的事迹激励了司马迁。(4)“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尝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表明作者忍辱苟活是为了著书,又希望终以著书而洗清耻辱。2.人生观:文中体现他人生观的句子,如“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一也”,“且勇者不必死节”,“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古者富贵而名磨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等。这些都表现出他的人生观,他以古人为榜样,完成自己的人生目标。创作观:“发愤著书”,即在逆境中著书以抒其愤,与现实抗争,实现人生价值。文中体现他创作观的句子,如“盖文王拘而演《周易》……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等。他把著书当作实现人生价值的手段,而“究天下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则表现了他并非只是单纯地发愤,而是有探究社会本质的目标。3.(1)超越生死的观念。司马迁超越了“士可杀,不可辱”的传统观念,认为为了理想,可以超越生死。他于绝望中看到希望,于黑暗中憧憬光明。这种超越时空的生死观,极大地丰富了民族悲剧精神的哲学内涵。(2)忍辱负重的毅力。司马迁在遭受了人生奇耻大辱之后,没有沉沦,没有倒下。相反,他在咀嚼苦难中升华了生命的价值,让自己破茧成蝶。这种忍辱负重的精神,在乞食的伍子胥身上闪现过,在卧薪尝胆的勾践身上闪现过,在受辱的淮阴侯韩信身上闪现过。他们都不屈服于现实,扼住了命运的咽喉。(3)自强不息的斗志。“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鲁迅先生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在司马迁身上,频频折射出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光辉。报任安书司马迁作者简介司马迁(公元前145年-公元前90年),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中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后任中书令。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司马迁早年受学于孔安国、董仲舒,漫游各地,了解风俗,采集传闻。初任郎中,奉使西南。元封三年(前108年)任太史令,继承父业,著述历史。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该书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为“二十六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创作原因任安是司马迁的朋友,字少卿,早年在大将军卫青门下。当霍去病渐渐受到汉武帝的宠信,逐渐凌驾在卫青之上的时候,卫青的故人、门下都投靠霍去病了,并因而获得官爵,只有任安不肯,仍效命于卫青。在巫蛊之祸中,任安担任护北军使者,握有兵权,戾太子派人持节到他那里要求发兵助战,他受了节,但仍闭城门,不肯接应太子。事件平息后,汉武帝赏赐了那些系捕太子的人,而把那些跟随太子和为太子助战的人都治以重罪。关于任安,汉武帝对他的做法认为还可以,没有责怪他。可是后来有人进言,说太子在“进则不得见上,退则困于乱臣”的情形下,不得已而“子盗父兵”,其实并无造反之心,使汉武帝感悟到太子是冤枉的。于是,先前所做的处置,又重新检讨,变成了与太子战、反太子的人全部有罪。而当汉武帝心理转变的时候,便对任安对待太子的态度产生了根本的怀疑,他怪任安不帮太子,却坐持两端,准备看谁胜了就依附谁,于是就判他腰斩。任安自认为自己是冤枉的,十二月就要行刑了,他写信给经常可以见到皇帝的司马迁,请他设法援救。司马迁接到这封信时,他的心里相当为难。他了解汉武帝,自己就曾尝过汉武帝暴怒之下的痛苦,他实在不愿意再遭到第二个“李陵之祸”。论交情,李陵与他“素非相善”,而任安是他的老朋友,双方的家庭彼此都很熟悉。司马迁也非常明白汉武帝一心为太子报仇,任安的死判,觉无平反的可能。他要把自己见死不救的苦衷,向老朋友说明,并请求他原谅。于是,在征和二年十一月,五十五岁的司马迁写了一封长信给任安。任安终于被腰斩了,司马迁也在感叹中度完了他的余生。前有李少卿(李陵),后有任少卿(任安),都在他生命中激起很大的涟漪。显然前者是狂风暴雨式的,而后者只是前者的余波,它看起来平静而又清澈见底,却又让人沉思。文学赏析这篇文章是司马迁在自己生命遭受极端摧残之后写的。“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司马迁认识到生与死的价值,并作出了毫不含糊的解释。这种人生观发扬了孟子“生”与“义”的精神之髓,并将其发展到了一个更高的境界。作者从生命历程与创作的关系上揭示了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就是“愤怒出诗人”的文学创作规律。他在《史记·屈原列传》中写道:“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原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嚼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司马迁用诗一般的语言,高度评价屈原的一生,是写屈原,也是在写自己。“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这些话体现了作者对统治者有清醒的认识,看透了这个社会。司马迁是叙事的高手,《报任安书》这篇作品把事件叙述得凄婉动人。“且李陵提步卒不满五千,深践戎马之地,足历王庭,垂饵虎口,横挑强胡,仰亿万之师,与单于连战十有余日,所杀过当。虏救死扶伤不给,旃裘之君长咸震怖。乃悉征其左右贤王,举引弓之民,一国共攻而围之。转斗千里,矢尽道穷,救兵不至,士卒死伤如积,然陵一呼劳军,士无不起躬流涕,沫血饮泣,张空弮,冒白刃,北向争死敌者。”这段叙述,激烈悲壮。叙述是抒情的基础,情生于事,叙事以抒情;事随情陈,写情以染事。本文把叙事和抒情融合在一起,“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这既是叙述又是抒情,如怨如慕,如泣如诉。本文是书信体。书信最适合任意挥洒,不受羁绊。在信中,司马迁借任安要求其“推贤进士为务”,陈述了自己不能听从的理由,由此引发了一大篇愤激之词。他写了自己所受到的冤枉,虽然没有直接表明自己是受冤的,但处处暗含着怨怼之气,表现了作者骨子里不认为有罪的倔强性格。本文写了自己对人生价值的探索,点明了中华仁人志士生死观的内核。本文写了作者身残志坚的英雄气概,在耻辱中写完了煌煌巨著《史记》。本文写了世态炎凉,人情冷暖。“家贫,货赂不足以自赎;交游莫救,左右亲近不为一言。身非木石,独与法吏为伍,深幽囹圄之中,谁可告诉者?”既有对世态的感叹,也有对任安的委婉责备,都通过书信的形式,向朋友道来,激越雄壮,如江海波涛,汹涌澎湃。本文所表现出来的超越时代局限的历史穿透力令人感佩不已。作者对汉武帝的态度是很明确的,全文无一处盛赞之语,处处是怨尤愤懑。“未能尽明,明主不晓”;“拳拳之忠,终不能自列,因为诬上,卒从吏议”;“仆之先非有剖符丹书之功,文史星历,近乎卜祝之间,固主上所戏弄,倡优所畜,流俗之所轻也”。这些语言实际是对汉武帝的控诉。作者写《史记》不是为帝王树碑立传,也不是为将相歌功颂德,而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作者希望“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6-7]名家评价明末清初文学家金圣叹《天下才子必读书》:学其疏畅,再学其郁勃;学其迂回,再学其直注;学其阔略,再学其细琐;学其径遂,再学其重复。一篇文字,凡作十来番学之,恐未能尽也。清代学者李晚芳《读史管见》:此篇与《自序》,俱原作史之由。《自序》重承先继圣,此重惜死立名。《自序》悲惋,此则沉郁雄健。其操纵起落,俱挟浩气流行,如怒马奔驰,不可羁勒,与《史记》之雅洁稍异,是史公另一种豪放激宕之文。盖因救友陷刑,满肚皮拂郁不平之气,借此发泄。书中“舒愤懑”是此本旨,故篇中处处皆愤懑之辞。纵横跌宕,慷慨淋漓,转折提接虽多,却如一气呵成。挣眉裂眦而写之,骤读无不为之惋惜。明代学者孙月峰《评注昭明文选》:直抒胸臆,发挥又发挥,唯恐倾吐不尽,读之使人慷慨激烈,唏嘘欲绝,真是有大力量大文字。近代著名学者钱钟书《管锥编》:“太上不辱”云云,每下愈况,循次九而至底,“不辱”四,“受辱”五,事归一致而词判正反,变化以避呆板,得不谓为有意为文耶?……此书情文相生,兼纡徐卓荦之妙,后人口沫手胝,遂多仿构。李陵《重报苏武书》、刘知几《史通·杂说》下以来论定为赝托者,实效法迁此篇而作。杨恽《报孙会宗书》亦师其意。恽于迁为外孙,如何无忌之似舅矣。泻瓶有受,传灯不绝。内容结构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说明复信之由。

这一部分由任安要求作者“推贤进士”(即替任安“说情”的委婉说法)以及“若望仆不相师”,道出“仆非敢如此”之旨,并由此引出自陈已志。

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陈述自己遭极辱而不自杀之事由。

其中第一层(第3自然段),说明自己不轻死而择受极辱之事情。这一层中,先叙祖先职务不为天子所重,而自己受诛而死不能被认为是为名节而死,而人之死当有价值,“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故不轻死。接着在说明自己受极辱之后,列举王侯将受辱后不自杀的例子,进一步说明自己受辱后已不能再为名节而死(要为名节而死,在受刑前就该自杀)。

第二层(第3自然段),表明自己受辱不死是为了使“文采表于后世”。这一层中,先说自己并不是因为顾及亲人家庭,也不是没有自杀的勇气,而是因为自杀就断送了自己生命价值所在的事业。于是为了完成心愿,他超越为名节而死的一般观念,抛弃庸碌一生而死之俗念,为文采显露于后代,让历史证明自己的人生价值,他选择了历苦难而走向卓越之路。

第三部分(第4-5自然段):进一步说明隐忍苟活是为了完成《史记》。

其中第一层(第4自然段)列举古圣贤(“倜傥非常之人”)受辱后发愤有为之事,以佐证自己选择之确。

第二层(第5自然段)介绍《史记》的体例、写作目的,说明自己“就极刑而无愠色”是为了完成它。——再一次证明自己所择是超越庸凡而走向卓越之路。

第四部分(第6自然段):抒写痛辱愤郁之心情,再点复信之意(言无从“推贤进士”之苦衷)。

写作特点

这篇千古名文,表现了司马迁崇高的人生信念和伟大的为事业献身精神,读其文,如见其人。文章至情感人,见识深远,辞气沉雄,言论剀切,多有可学习借鉴之处。简归如下。

(1)写法上融记叙、抒情、议论为一体,行文曲折跌宕

(2)语言精炼生动,含情蕴理,深刻有力。

白话译文像牛马一样替人奔走的仆役太史公司马迁再拜。少卿足下:从前承蒙您给我写信,教导我用谨慎的态度在待人接物上,以推举贤能、引荐人才为己任,情意十分恳切诚挚,好像抱怨我没有遵从您的教诲,而是追随了世俗之人的意见。我是不敢这样做的。请让我向您略约陈述浅陋的意见。隔了很长的日子没有复信给您,希望您不要责怪。我的祖先没有剖符丹书的功劳,职掌文献史料、天文历法工作的官员,地位接近于算卦、赞礼的人,本是皇上所戏弄并当作倡优来畜养的人,是世俗所轻视的。假如我伏法被杀,那好像是九牛的身上失掉一根毛,同蝼蚁又有什么区别?世人又不会拿我之死与能殉节的人相比,只会认为我是智尽无能、罪大恶极,不能免于死刑,而终于走向死路罢了!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是我向来所从事的职业以及地位,使人们会这样地看待自己。人本来就有一死,但有的人死得比泰山还重,有的人死的却比鸿毛还轻,这是因为他们用死追求的目的不同啊!一个人最重要的是不使祖先受辱,其次是不能使身体受辱,其次是不能因自己的脸色不合礼仪而受辱,其次是不能因为自己的言语不当而受辱,其次是使肢体受扭曲(长跪、被可捆绑)而受辱,其次是穿上囚服受辱,其次是带上木枷,遭受杖刑而受辱,其次是被剃光头发、颈戴枷锁而受辱,其次是毁坏肌肤、断肢截体而受辱,最下等的是宫刑了,侮辱到了极点。古书说"刑不上大夫",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对于士大夫的气节,不可不劝勉鼓励啊(鼓励士大夫在犯罪以后勇于自杀,自杀就坚守了士大夫的气节)。猛虎生活在深山之中,百兽就都震恐,等到它落入陷阱和栅栏之中时,就只得摇着尾巴乞求食物,这是人不断地使用威力和约束而逐渐使它驯服的。所以,士子看见画地为牢而决不进入,面对削木而成的假狱吏也决不能接受他的审讯,把思虑计谋定在自我了断上面。如今我的手脚捆在一起,被木枷锁住、绳索捆绑,皮肉暴露在外,受着棍打和鞭笞,关在牢狱之中。在这种时候,看见狱吏就叩头触地,看见牢卒就恐惧喘息。这是为什么呢?这是经过长时间的威逼约束所造成的形势。事情已经到了这种地步,再谈什么不受污辱,那就是人们常说的厚脸皮了,有什么值得尊贵的呢?况且,像西伯\t"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