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写作指导-任务驱动型作文拟题_第1页
2023届高考写作指导-任务驱动型作文拟题_第2页
2023届高考写作指导-任务驱动型作文拟题_第3页
2023届高考写作指导-任务驱动型作文拟题_第4页
2023届高考写作指导-任务驱动型作文拟题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任务驱动型作文拟题

一、例析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为了督促学生学习,某职业技术学院的焦老师想出在课后用微信发红包的“新招”,对

出勤率高、学习成绩好和上课认真的同学,都发了红包。此举一出,他的课学生没一个逃

课,课堂气氛活跃,师生关系变好。此事传出,该校老师和学生表示认可,觉得这个做法

有新意。媒体报道后,引发争议,有家长明确反对老师这种做法,认为用“钱”引导学生

上课,会让孩子变得功利,使教育变味。

对以上这件事,你怎么看?请就焦老师、学生或家长的表现,表明自己的态度,阐述

自己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

(-)请分析以下标题优缺点:

1.车与轮

请分析以下标题优缺点:

【点评】名词,名词性短语,观点不明,也缺乏论点,过于简单的标题是不适宜的

2.做时代的弄潮儿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岁月静好,皆因有人负重前行

【点评】没涉及材料的核心

3.以创新,强中华

用创新敲响时代强音

创新之魂,照耀未来

传承创新铸辉煌

创新引领未来

担当方成大任

民之责任,为国为民

【点评】假、大、空,扣材料不紧

4.变味教育,失败教育

【点评】反面立意,立意不积极向上。

读书学艺,岂为钱

莫让学习变了味

红包课堂不可取

金钱不可成为唯一动力

学习之事,勿沾铜臭

创新亦有方——教育莫为铜臭误

“红包教育”治标不治本

“红包教育”不应被苛责

教育处新招,有何不可

小红包,大作用

莫让教育功利化

让教育远离铜臭味

莫让教育沾染铜臭

以奖促学,未尝不可

勿让铜臭为教育染色

莫让教育与金钱挂钩

教育岂可以利作引

二、小组讨论:

请思考:任务驱动型作文拟题应注意什么?

任务驱动型作文标题的设计注意以下几点:

1、表明观点

2、具体,小而实

3、紧扣材料中的关键词、关键人物、紧扣材料中心事件。

4、正面立意,积极向上。

选取材料中关键词句加以组合而成的简洁短语或句子。尽力表明看法或观点。能运用

约定俗成的词句加以改造更为上策。能标新立异就更加理想。

【训练】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随着电视剧《琅珊榜》的热播,剧中出现的“琅珊山”、“琅珊阁”等名称也受到热捧。

近日,安徽滁州琅珊山风景名胜区内的“会峰阁”改名为“琅珊阁”引发网友热议;此外,

江苏南京、山东东南沿海等地也跃跃欲试地想和“琅珊”攀亲戚,加入了争抢“琅娜”地名

的混战。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综合材料内容,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

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下列议论文标题中,最不合适的两项

A.退一步海阔天空

B.改名图利,短视之举

C.文化须自爱,改名要谨慎

D.尊重文化,何须浮名

E.有一种改名叫买梗还珠

【解析】

A项偏离题意,时事件的对立多方都是过错的时候才用得上这个标题,这里不是简简单

单的谦让就能解决问题。

D项中“浮名”不准确。

BCE中包含了改名这个关键词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小

王出生在一个大家族。每逢节假日,长辈们都会召集家族成员聚会,而小王对此不感兴趣,

经常借故缺席。长辈们很不高兴,小王也很苦恼。如今,有不少家族都面临类似的情况,当

地晚报“百姓家事”栏目就此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给小王或小王的父母写一封信,或向“百姓家事”栏目投

稿,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下列议论文标题中,最不合适的两项是()

A.百善孝为先

B.与时俱进,团聚有方

C.家族聚会呼唤年轻人的参与

D.树高千丈,叶落归根

E.兴趣诚可贵,亲情价更高

【解析】

AD错误地理解了材料的核心。

同时这个标题也不算观点,是现象。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近些年的春节,全国各地一些县级城市出台了禁止春节期间燃放烟花爆竹的相关规定,

违规燃放的家庭及单位要被处以罚金。此事引起社会极大反响,反对者说,不能借单个的安

全与局部的卫生状况来消减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而赞成者说,传统文化的坚守亦应与时俱进。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作文,回答你的选择并体现你的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下列议论文标题中,最合适的两项是()

A.传统文化需要复兴

B.年味,不应走远

C.公德心

D.爆竹声中一岁除,千家万户喜迎春

E.移风易俗,势在必行

【解析】

A项显得宽泛,这里虽然有人认为传统文化的坚守亦应与时俱进,但是还是就过年鞭炮

来说的,而且“文化”一词。不如“风俗”准确。

C项显得宽泛,也缺乏论点(过于简单的标题是不适宜的)

D项是现象,不是观点

4.某报为了发掘有温度和人情味的新闻,引导读者以温暖的视角看待社会,开设了《暖

闻》专栏。编辑部收到三则新闻:

一位卖油条的青年多年坚持不用有害的“复炸油”炸油条,给顾客提供新鲜健康的油条,

被网友称赞为最帅的良心“油条哥”。

一位老父亲从外地来医院看望儿子,看到儿子正在坐诊,忙得抬不起头,根本说不上话。

老人家等了两个多小时后,只好挂了个号,和儿子见了一面。

某地举办珍品画展,一位男孩在探身观赏时不慎跌倒,损害一副珍贵名画,主办方认为

男孩只有12岁,又不是故意的,因此仅备案而未报案,希望男孩的心理不要受到影响。

从以上新闻中选择一则刊登在《暧闻》专栏中,你认为哪一则更合适?请综合材料内容

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

下列议论文标题中,最不合适的两项是()

A.油条飘香,温暖人间

B.理解亲人,凸显关爱

C.暖闻暖心,温暖社会

D.愿阳光温暖你的眼睛

E.只要人人献出一份爱

【解析】

ABE分别从油条哥、老父亲和主办方出发,立意准确

C项观点不明确,没有回答任务“选择一则刊登在《暖闻》专栏中,你认为哪一则更合

适”

D项也没有回答任务

三、写作实践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万州坠江公交车黑匣子还原事件真相,因原站点道路施工,公交车未报站,行至长江大

桥时,一位女乘客说坐过站点,要求下车,因附近无停靠站点,司机拒绝,女人动手打司机,

司机腾出一只手还击,公交车顿时失控,撞破栏杆,掉入70多米深的江水里,一车十五人

无一生还。

对此,网友展开激烈讨论。有人说,这个女人素质低下,不遵守交通规则,是罪魁祸首;

有人说,司机缺少职业素养,应该预知危险,不该激烈还击;还有人说,悲剧令人悲痛,但

这一车人没有一个无辜的人;有人说……

对以上事件和讨论,你有怎样的看法和思考?请选一个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

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拟题】

从闹事女乘客立意:闹事女乘客素质低,无视公共安全,可以提炼出她缺少规则意识,

不够友善。

1.漠视规则,害人害己。

2.遵守规则,敬畏生命

3.规则意识是基本素养。

3.做人应该友善宽容,退一步海阔天空。

4.学会控制自我,不做“垃圾人

司机角度立意

司机是风险掌控人,若定力足够的话,足以避免事故,可以提炼出他缺少敬业精神,

对职业、对生命缺少敬畏。

冲动是魔鬼,忍耐更为佳

忍一时风平浪静

从其他乘客角度:

乘客面对危险时变成了看客,任由事态恶化,放任悲剧发生,可以提炼出他们缺少见

义勇为的精神。

不做看客,维护和谐。

沉默并不是金

学生作品拟题分析

愿道德之光照亮世界

“道德”过于宽泛,用“职业道德,职业素养”更扣题。

沉默,死亡的催化剂

莫开情绪车,避走黄泉路

勿开情绪车,免上地狱路

语言暴力,语言恐吓,偏激性语言要注意

把住方向盘,守住一车人

把住方向盘,把好方向

坚守职业道德,开人民放心的车

题目不够“文雅”,有点像政论文

手握责任守社会和谐

没有谁是一座孤岛

公共安全,匹夫有责

沉默并不是金

莫做新时代“看客”

【素材积累】

中:

1.最美司机吴斌,黄志全。

黄志全:突发心脏病,最后三分钟,停车,保证一车人的生命安全。

2.甘肃庆阳女孩跳楼,民众的看客心态

3.鲁迅笔下的看客

4.河南省漂河市公安局大队长王培“必须上”的姿态最动人。

5.“小月月”事件。

外:

1.马丁路德金:”最大的悲哀不是坏人的嚣张气焰,而是好人的过度沉默

2.英国查尔斯王子:“有些事你不喜欢做,但你又必须去做,这就是责任的全部意义

3.伏尔泰说:雪崩时,每一朵雪花都不是无辜的。

4.小不忍则乱大谋。

2016年5月27日,在长江大桥上,面对乘客抢方向盘的情况,正在开车的女司机

齐婷婷却不是去还手,而是踩刹车拉手刹让车停下来并报警。而在2016年齐婷婷被抢方

向盘时,两位乘客不当看客,而是上前制服了抢方向盘者,避免了一次悲剧的发生。

我们活在人与人构建的社会里,每个人都学会克制,社会才能更加文明。

一篇网文的观点曾经引发热议:要尽量远离“垃圾人”,才能保证我们生活的安宁。

重庆万州长江二桥公交车坠江事件又让人不得不反思,仅仅远离他们真的能够让我们的生

活静如止水吗?作死者固然是找死,而明哲保身者的沉默也会让自己陷入没顶之灾,大家

都是在同一辆车上,没有人是自成一体、与世隔绝的孤岛。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无论出于何种动机,即便从最利己的角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