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下册力基础知识点归纳总结_第1页
八年级物理下册力基础知识点归纳总结_第2页
八年级物理下册力基础知识点归纳总结_第3页
八年级物理下册力基础知识点归纳总结_第4页
八年级物理下册力基础知识点归纳总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单选题1、茶杯放在水平桌面上,下列关于茶杯和桌面受力情况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杯子所受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B.茶杯受到向上的弹力是因为茶杯发生了弹性形变C.此时桌面发生了弹性形变D.桌面受到向下的弹力是因为茶杯发生了弹性形变答案:B解析:A.水平桌面上的杯子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作用,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茶杯放在水平桌面上时,由于茶杯对桌面产生了向下的压力,使得桌面发生了弹性形变,可知茶杯受到桌面向上的弹力,故B错误,符合题意;C.茶杯对桌面的压力,使桌面发生弹性形变,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茶杯放在水平桌面上时,由于桌面对茶杯有向上的支持力,使得茶杯发生弹性形变,可知桌面受到茶杯向下的弹力,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2、我们站在地面上,脚朝下,站得很稳。但地球是球形的,在我们“脚下”的阿根廷人,好像脚朝上,可也站得很稳当啊!A点为阿根廷人的重心,O点为地心,图中标出人的重力示意图正确的是()A.B.C.D.答案:C解析:人受的重力是竖直向下的,指向地心O,人受重力的作用点在A点,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3、关于力的概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两个物体只要相互接触,就一定有力的作用B.力不能脱离物体而独立存在C.有力的作用就一定有施力物体,但可以没有受力物体D.两个相互不接触的物体之间,一定没有力的作用答案:B解析:A.物体相互接触不一定有力的作用,弹力的产生还必须发生弹性形变,故A错误;B.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不能脱离物体而独立存在,故B正确;C.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物体的作用,所以力是不能离开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而独立存在的,故C错误;D.两个相互不接触的物体,也可能有力的作用,如磁力,故D错误。故选B。4、用绳子系住水桶,手握住绳子从井里提水。水桶所受竖直向上的拉力的施力物体是()A.地球B.绳子C.水桶D.手答案:B解析:手握住绳子从井里提水,水桶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作用,施力物体是地球,同时受到竖直向上的拉力作用,施力物体是绳子。故选B。5、如图所示,用大小相同的力垂直作用在开瓶器手柄上不同位置,作用在B点比A点更容易打开瓶盖,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A.作用点有关B.大小有关C.方向有关D.大小、方向、作用点都有关答案:A解析:由题意知,力的大小和方向相同,作用点A、B不同,在B点比A点更容易打开瓶盖,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故选A。6、如图所示为某届奥运会运动项目图标,其中不是利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这一原理的是()A.游泳B.皮划艇C.蹦床D.举重答案:D解析:A.游泳时人对水施加向后的力,同时水对人施加向前的力使人前进,故A不符合题意;B.皮划艇前进是因为桨对水施加向后的力,同时水对桨施加向前的力,使艇前进,故B不符合题意;C.人对蹦床施加向下的力,同时蹦床对人施加向上的弹力,使人蹦起,故C不符合题意;D.举重利用的不是“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这一原理,而是力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D符合题意。故选D。7、以下是我们生活中可以见到的几种现象。这些现象中,物体因为受力而改变运动状态的是()①用力揉面团,面团形状发生变化②撞击在篮板上的篮球被弹回③用力握皮球,皮球变瘪了④一阵风把地面上的尘土吹得漫天飞舞A.①②B.①③C.③①D.②④答案:D解析:①用力揉面团,手给面团的力使面团的形状发生变化,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②篮球撞击在篮板上被弹回,篮板给篮球的力使篮球的运动方向改变,即运动状态改变,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③用力握皮球,皮球变瘪了,手对球的力使球的形状发生变化,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④一阵风把地面上的灰尘吹得漫天飞舞,说明力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物体因为受力而改变运动状态的是:②④,故D正确。故选D。8、图是运动员跳水的情景,下列关于运动员对跳板的压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可以使跳板发生形变B.其施力物体是地球C.一定等于运动员的重力D.可以改变运动员的运动状态答案:A解析:A.运动员对跳板的压力的作用效果是使跳板发生弹性形变,故A正确;B.运动员对跳板的压力的施力物体是运动员,故B错误;C.运动员对跳板产生压力时,开始形变小压力小于重力,故压力不一定等于重力,故C错误;D.运动员对跳板的压力改变的是跳板的运动状态不是改变运动员的状态,故D错误。故选A。9、如图所示,如图所示,甲、乙两种拧紧螺母的方式,主要体现力的作用效果与下列什么因素有关()A.力的方向B.力的大小C.力的作用点D.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都有关答案:C解析:由图甲可图乙可知,手握住工具的不同位置,力的作用点不同,施加相同大小的力时转动的幅度不同,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故选C。10、下列几个事例中,主要能体现力改变了物体运动状态的是()A.运动员拉开弓B.熊猫拉弯竹子C.用力拉长拉力器D.运动员把球踢出答案:D解析:A.运动员拉开弓,弓变弯,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故A不符合题意;B.熊猫把竹子压弯,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故B不符合题意;C.用力拉长拉力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故C不符合题意;D.运动员把球踢出,球由静止变为运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D符合题意。故选D。11、下列过程,力的作用效果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A.篮球受重力从篮筐内竖直下落B.滚动的足球受阻力缓缓停下C.用力将实心球掷出D.把橡皮泥捏成不同造型答案:D解析:A.篮球受重力从篮筐内竖直下落,速度越来越快,属于力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B.滚动的足球受阻力缓缓停下,足球由运动变为静止,力改变了足球的运动状态;C.用力将实心球掷出,实心球由静止变为运动,属于力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D.把橡皮泥捏成不同造型,橡皮泥的形状发生变化,属于力使物体发生形变,故D与其他不同,符合题意。故选D。12、以下是我们生活中可以见到的几种现象。这些现象中,物体因为受力而改变运动状态的是()①用力揉面团,面团形状发生变化②撞击在篮板上的篮球被弹回③用力握皮球,皮球变瘪了④一阵风把地面上的尘土吹得漫天飞舞A.①②B.①③C.③①D.②④答案:D解析:①用力揉面团,手给面团的力使面团的形状发生变化,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②篮球撞击在篮板上被弹回,篮板给篮球的力使篮球的运动方向改变,即运动状态改变,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③用力握皮球,皮球变瘪了,手对球的力使球的形状发生变化,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④一阵风把地面上的灰尘吹得漫天飞舞,说明力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物体因为受力而改变运动状态的是:②④,故D正确。故选D。13、使用弹簧测力计时,下面几种说法中错误的是()A.弹簧测力计必须竖直放置,不得倾斜B.使用中,弹簧、指针、挂钩不能与外壳摩擦C.使用前必须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上D.使用时,必须注意所测的力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答案:A解析:A.测量力的大小时,只要使用时力的方向应与弹簧的轴线一致即可,不一定竖直放置,故A错误,A符合题意;B.使用中弹簧指针、挂钩不能与外壳摩擦,否则会影响实验的结果,故B正确,B不符合题意;C.每次使用弹簧测力计是都要观察指针是否指在零点,不在零点的就要校零,故C正确,C不符合题意;D.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能超出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故D正确,D不符合题意。故选A。14、用绳子系住水桶,手握住绳子从井里提水。水桶所受竖直向上的拉力的施力物体是()A.地球B.绳子C.水桶D.手答案:B解析:手握住绳子从井里提水,水桶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作用,施力物体是地球,同时受到竖直向上的拉力作用,施力物体是绳子。故选B。15、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在弹性限度内,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时会产生弹力B.力有大小、方向和作用点三要素,只有人才能产生力C.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D.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答案:B解析:A.在弹性限度内,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时由于要恢复原来形状会产生弹力,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B.大小、方向和作用点是力的三要素,任何相互作用的物体都能产生力,故B项错误,符合题意;C.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一个是施力物体一个是受力物体,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D.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如果一个物体是受力物体,那么它必定同时也是施力物体,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多选题16、下面是与某个初中生相关的一组数据,其中基本符合实际的是()A.身高:165cmB.体温:37℃C.密度:1g/cm3D.重力:65N答案:ABC解析:AB.成年人的身高约为170cm左右,一个初中生的身高比成年人的身高小一些,约为165cm;人的正常体温在36~37℃,故AB符合题意;C.人的密度和水的密度接近,故初中生的密度约为1g/cm3,故C符合题意;D.初中生的质量约为45kg,重力约为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BC。17、在物理实验中,对物理量进行多次测量,有的是为了通过多次测量减小误差,有的是为了通过多次测量寻找规律。下列实验中多次实验的目的是为了“寻找普遍规律”的是()A.“用刻度尺测量八年级物理课本的长度”时,多次测量取平均值B.“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时,多次改变入射光位置及入射角的大小C.“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多次测量物距、像距以及物像大小D.“探究物重与质量的关系”时,多次改变质量大小测量对应物重答案:BCD解析:A.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时,需要多次测量来求平均值以减小实验误差,故A不符合题意;B.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时,需要多次改变入射光的位置从而改变入射角的大小,以寻找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这是通过多次实验来寻找普遍规律,故B符合题意;C.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需要多次测量像距和物距以及像物的大小关系,以确定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关系及像与物的大小关系,这是通过多次测量来寻找普遍规律,故C符合题意;D.探究物重与质量的关系时,通过多次改变质量大小来测量对应物重,这样可寻找更具普遍性的规律,故D符合题意。故选BCD。18、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B.只有直接接触的物体间才有力的作用C.由相距一定距离的磁铁间有相互作用力可知,力可以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D.力的作用效果是一定会使物体运动答案:BCD解析:A、由力的概念可知: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故A正确;B、两个不接触的物体之间也会有力的作用;如磁铁间吸引力、万有引力等,均是两个不接触的物体之间的力;故B错误;C、磁铁间的作用力是通过磁场来相互作用的;力是不能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的;故C错误;D、力作用在物体上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或形状;故D错误;故选BCD1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实验中认真仔细地进行测量可以消除误差B.站在上升的观光电梯里的乘客认为电梯是静止的,他是以地面为参照物的C.鸡蛋掉到地板上摔破了,地板对鸡蛋的作用力等于鸡蛋对地板的作用力D.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一定受到力的作用答案:CD解析:A.误差是不能避免的,但可以通过科学的方法减小误差,故A错误;B.若是以地面为参照物,上升的观光电梯应该是运动的,故B错误;C.鸡蛋对地板的作用力和地板对鸡蛋的作用力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二者大小相等,由于地板坚硬,蛋壳易碎,所以力的作用效果不同,故C正确;D.“力是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所以说物体运动状态一旦发生改变,一定是受到了力的作用,故D正确。故选CD。20、如图所示的实例中,主要说明力改变物体形状的是()A.篮球落到地面,被弹回B.用力压气球,气球变瘪了C.撑竿被跳高运动员压弯D.用力拉弹簧,弹簧变长答案:BCD解析:A.篮球落到地面,被弹回,说明力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A不符合题意;B.用力压气球,气球变瘪了,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形状,故B符合题意;C.撑杆变弯,是形状的改变,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形状,故C符合题意;D.用力拉弹簧,弹簧变长,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形状,故D符合题意。故选BCD。计算题21、如图所示是全国中小学生比赛指定用球﹣﹣充气实心球,其质量为2kg,直径为14cm,体积为1436cm3。已知石英砂的密度为1.6×103kg/m3。求:(1)充气实心球的重力;(2)若充气实心球内填充的石英砂的质量为1.92kg,则橡胶及其空心部分的体积为多少;(3)观察实心球我们可以发现,橡胶的表面有凸起的胶粒,其目的是什么?答案:(1)20N;(2)236cm3;(3)为了增大摩擦力解析:解:(1)充气实心球的重力(2)根据可得,实心球中石英砂的体积则橡胶及其空心部分的体积为(3)实心球橡胶的表面有凸起的胶粒,增大了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在压力一定时可以增大摩擦力。答:(1)充气实心球的重力为20N;(2)橡胶及其空心部分的体积为236cm3;(3)橡胶的表面有凸起的胶粒,其目的是为了增大摩擦力。22、如图所示,小明同学将一塑料小桶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当在塑料小桶中装满密度为0.8×103kg/m3的酒精时示数为1.6N,当在塑料小桶中装满密度为1.0×103kg/m3的水时,示数为1.8N,求小桶的容积和重力。答案:(1)10-4m3;(2)0.8N解析:解:小桶的容积为V,在塑料小桶中装满密度为0.8×103kg/m3的酒精,根据密度公式,酒精的质量为当在塑料小桶中装满密度为1.0×103kg/m3的水时,水的质量为根据题意有代入已知量有

②解①②可得出G桶=0.8N,V=10-4m3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