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自考中国文化概论复习资料_第1页
2023年自考中国文化概论复习资料_第2页
2023年自考中国文化概论复习资料_第3页
2023年自考中国文化概论复习资料_第4页
2023年自考中国文化概论复习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文化概论

绪论

一、“文化”的界定

1.“文化”名称的来源(识记P3):“文”的本义是“错画”,也就是花纹。“化”的本义是改易。这种改易既

涉及从无到有的“造化”,也涉及宇宙生成以后的“演化”和“分化”。

2.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的定义(识记P5)

(1)广义文化:它是指是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发明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广义的

“文化”定义是以人类与非人类的分野作为立论的依据,因此人类文化学、文化哲学取广义的“文化”定义)

三个要点:①广义文化是与人类及人类的发明活动相联系的,是以人为中心的概念;

②广义文化是一个历史概念,它涵盖人类历史的全过程,是一个传承发展的综合概念;

③广义文化的外延涵盖物质发明和精神发明的所有。

(2)狭义文化:又称人文文化,是某一社会集体(民族或阶层)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经传承积累而自然凝聚

的共有的人文精神及其物质体现总体体系。(狭义的文化专指人类的精神发明,它着重人的心态部分。)

三个要点:①狭义文化不仅以人为中心,并且以人的精神活动为中心,即使观测物化世界,也是以其中的人

文精神为内核的;

②狭义文化关注的不是个别人的精神活动,是经历史传承累积凝聚的共有的成体系的人文精神;

③狭义文化关注的不仅是全人类的普遍共性,并且更关注不同民族、阶层、集团人文精神的特点。

3.各种与文化相关概念的正名(识记P6)

(1)文化产品:广义的文化产品指人类发明的一切提供应社会的可见产品,既涉及物质产品,也涉及精神

产品;狭义的文化产品专指精神产品,纯粹实用的生产工具、生活器具、能源资材等,一般不称为文化产品。

(2)文化内涵:它是把一些不属于狭义文化的事物中所具有的人文特性凸现出来,称为事物的文化内涵。

(3)文化现象:指的是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

(4)文化事象:在某一历史时期、某一国家(民族或地区)文化发展中带有典型和标志作用的事情反复出

现时,这种具有规律性的现象称为文化事象。(文化事象的类型性、文化事象的变异性)

(5)文化观念:一个时期某一阶层或某一行业的人群对文化问题所持的态度和见解,或在某一文化事象里

所表现的意识形态,诸如价值观、审美观等等,称作文化观念。

(6)文化思潮:某种文化观念及与之相关的文化事象,在某一特定期期,在一定的背景下,对社会产生广

泛影响,为多数人所赞同和奉行,形成一种潮流,称作文化思潮。

(7)文化政策:指在一定期代、一定的社会条件下,行政机构对文化领域的问题所颁布的相关规定和对策

原则。

二、民族文化、国别文化与两个文化层面

1.民族文化(识记P9):在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里,不同的民族都有自己不同于其他民族的文化,文化的差异与

特色是划分民族的标志之一,而民族又是文化划分的依据。但由于历史发展条件和文化自身的结构、功能等

的特点,不同民族的文化在发展过程中都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区特色。正由于每个民族文化都是独特的,

所以作为一种价值而言,它们均处在平等的地位。

2.国别文化(识记P9):它是某一国家特有的历史与国情为基础,以国家为划分文化的社会依据,多民族国家

的文化即在统一的国家内民族共同体的文化。

3.中国文化的性质(领略P9):中国文化又称中华文化、华夏文化、炎黄文化,它属于国别文化。中国文化是

一种统一的文化,而不是各民族文化的简朴相加。因素:

(1)它有着共同的文化源,各民族共同发明了上古的青铜文化,各民族共同开发了黄河中下游的中原大地;

(2)多元的各民族文化,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互相交流、互相渗透、互相促进,有许多交融和契合的地方,形

成了多元一体的格局;

(3)汉民族文化在整个中华文化中起着主导作用,是中华文化的主体文化,它共同体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中

起到了团结和凝聚各民族文化的作用。

4.两个文化层面(领略P10)

上层文化:指宫廷文化与上层文人所发明、拥有的文化;

底层文化:指民间文化,即不依赖于统治阶级的广大人民及其精英人物所发明、拥有的文化。

三、文化的历史发展与文化传统

1.文化发展的时代性及其历史阶段(领略P10)

应当从两个方面来结识:一方面,一切文化事象都是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存在、变异、发展,从而具有某一

时代的特色;另一方面,文化是在历史传承的过程中积淀并确立了自身的传统。因此,我们描写各民族和国

家的文化发展历程,只有在各阶段文化纵向比较的基础上,探求文化发展的总体脉络,总结文化发展的规律,

才干对民族和国别文化有清醒的结识。

2.传统文化(识记P9):中国的传统文化,指的是以中华文化为源头、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发明的、长期历史

发展所积淀的文化。

3.文化传统(识记P9):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国家的文化,既因时因地而异,又有一定的稳固性和延续性。贯

穿于民族和国家各个历史阶段的各类文化的核心精神,即文化传统。(文化传统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延续性,

它是在传承中积淀下来的,是历史的产物,又在每一个时代产生与这个时代相适应的形式特点;因此,它带

有各时代的普遍特性,又综合了不同时代的多方面的内容。传统不是一成不变的。)

4.当前对待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的错误态度的分析(应用P11.12):有人把传统文化等同于古代文化,从而

认为讲究传统即是复古,甚至认为传统与现代化是不能并存的,或认为要实现现代化必须反传统;也有人认

为发扬传统就要引进和借鉴,或认为中国传统与西方文化是截然对立的。对文化传统一律否认,采用虚无

的态度是不对的;不加分析,采用兼收并蓄的态度也不是对的的态度。

四、“中国文化概论”课程的性质、目的任务和基本内容

1.课程性质:是一门兼顾历史的关于中国国别文化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课程,是中国传统文化学的入门课程。

与中国文化史和人类文化学的区别:(领略P12)

2.目的任务:(应用P12)

(1)使学习者树立对的的文化观,增长热爱并继承祖国优秀文化遗产、促进文化发展的意识;

(2)使学习者对的结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特点,把握中国国情,增强爱国主义的意识;

(3)使学习者对中国文化各分科的具体知识有初步的了解,从而运用这些知识来观测社会,结识社会;

(4)使学习者在提高结识的基础上,加强自身的文化素养,为建设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作出积极的努力。

3.基本内容:

(1)有关文化的一般概念

(2)中国文化赖以存在的地理环境

(3)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脉络以及决定历史发展的诸因素

(4)有关中国文化分科的知识:(四分法)生产生活文化、制度文化、思想观念与精神文化、语言文字文化

(5)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的中的地位

(6)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

第一章中国文化的地理背景

第一节中国文化赖以生存发展的地理条件

1.中国地理的简要概况

(1)中国地形地势的特点:(识记P14)中国处在世界最大的亚欧大陆的东部,东临浩瀚的太平洋。

地势西高东低,自西向东呈阶梯状分布:

第一阶梯:西部的青藏高原地势最高,号称“世界屋脊”,是我国大江大河的发源地。历史上居住过吐

蕃和羌人。

第二阶梯:从青藏高原往东往北。分布着:

①云贵高原一一崇山峻岭,地势复杂,是古代所谓“西南夷”杂居的地区。

②四川盆地一一中华文化重要的发祥地之一,居住着西南夷(南);古巴人、氐人、羌人(北);汉人

(盆地中央)。

③黄土高原——中华文化重要的发祥地之一。

④山西高原(汾河谷地)一一历来有山西居“天下形势”之说。

⑤蒙古高原,一个草原、沙漠、戈壁交错的地带,北方草原民族进入中原地带的要冲。

第三阶梯:北起大兴安岭、中经太行山、南至巫山一线以东的三大平原和江南丘陵地区及海岛疆域。

(2)中国地理的整体性特性:(领略P16)中国地理虽然地形复杂多变,但不失大陆的整体性。

①众多的河流如同血脉,将大陆广大地区联系在一起。

②地理通道四通八达,形成了便利的交通。

(3)气候变化大势:(识记P17)

著名学者竺可桢在《中国五千年来气候变化的初步研究》中指出气候大势是由暖变冷的四个时期:

①温暖期(前3000—前1100);

②寒暖交错期(前1100—1400);

③寒冷时期(1400—1900)“方志时期”;

④“仪器观测期”(1900-)

(4)关中及晋北地区的地位及对中国文化的影响:(领略P15)

关中及晋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在中国显得十分重要。关中地区是四塞之地,黄河在它的西、北、东三面围

绕,南面是秦岭山脉,西北有六盘山、贺兰山,北有阴山山脉、东有吕梁山脉及潼关之固,此地尚有泾水、

渭水流过,真可谓沃野千里,山河表里.并且此地有富裕的经济后方,有方便的交通,进可攻退可守,所以

成为中华文化重要的发祥地之一。周、秦、汉、唐等王朝都在这里建都,发明了灿烂的中国文化。晋北地区

坐落在山西高原上,也是中国文化重要的发祥地,据说尧舜时期就在谷地的偏南地区建立过都城。而晋北地

区又与蒙古高原相连接,是内迁的北方民族进入中原地区的要路,再加上太行山脉的某些断裂处又可以直通

华北地区,所以历来就有山西居“天下形势”之说。总之,正由于关中及晋北地区所处的地理位置的重要,

不仅使大量的人群聚集在这里,并且又使便利的交通让各地区之间进行互相的文化交流,因此对中国文化的

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2.地理条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1)广大地区决定中国文明的道路和文化走向。

广阔地区的人群众多(领略P19):中国大陆的整体性,影响着中国文化的走向统一,地区广阔的大陆

又一定是个人群林立的世界;中国文明时代的开始,家国社会的建立,正以这样一个基本情况为前提。中华

祖先在创建它的古代文明时,一方面面临着大地区上人口构成多族群的特点。在中国,战争是有的,但最终

古代文明的成功依靠的不是战争,而是联合与融会。独特的地理条件,制约着它独特的文明形态和文化方向。

(2)广大地区形成的“大一统”观念。

“天下”观念(领略P20):“天下”观念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追求统一。

(3)地缘特性与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领略P20)

地缘:指的是当中原文化中心形成后,与北方范围更加广阔的草原游牧文化之间的关系,在对峙、冲突、

融合中,走向发展。

自中原文化中心形成后,就一直存在着与北方范围更加广阔的草原游牧文化的冲突和融合。这些北方的

少数民族从文献记载看,最早的人群是狼犹,之后是北狄,秦汉以后有匈奴、鲜卑、突厥、契丹、党项、金

以至蒙古、满族等。这些民族除满族外,基本上都是在前一个民族迁徙、草原出现真空状态时,从本来的居

住地大举跃进,充当新的高原主人的。在中原政治兴旺时,它们逡巡于它的周边,学习着中原文化制度,有

的人群还被强大的中原王朝击溃,或远徙或内迁;当中原王朝政治陷于混乱衰弱时,他们便大举进攻,进而

入主中原,导致中原固有居民的向南迁移,而他们则成为中原文化的接受者和新的发明者。在短暂的停滞后,

文明沿着中原固有的文化方向升温、繁荣.隔一二百年或更长一点的时间,上述的情况再反复一次。虽然这

样的反复,已有许多次,但是有一点值得注意的,这就是中原文化在一直带动着各地区文化的同步发展,从

而形成了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

(4)广阔的地理舞台与中国文化的悠久(领略P21)

广阔的地区,为中国历史的发展提供了可姿回旋的舞台。每当碰到北方边地民族大举南进的时候,中原

文化人群都有一个南国作为他们的后方。因此每当北方进入民族融合的时候,南方则进入开发的高潮期。因

此在中国历史上经常出现这样的南北对峙:南方的经济高潮与北方的剧烈的民族融协议时并举,构成了南北

不同的历史景观。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同时充当着这对峙的文化高潮的两大历史舞台。文化中心与经济中

心从西北向东南逐渐移动,是中国几千年历史发展的大势。广阔的回旋舞台,是中国文明历史悠久的前提条

件之一。

第二节区域地理环境与文化的多样分布

1.大地区与地区文化的形成

(1)中国自然区域的现代地理学划分(识记P22):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区、青藏高寒区。

(2)古代的“九州《尚书》之《禹贡》篇一(识记P22)

冀州(西河以东,东河以西)

兖州(古济水、黄河之间)

青州(渤海、泰山之间)

徐州(黄海、泰山、淮河之间)

扬州(淮河以南、大海以西)

荆州(荆山以南、衡山以北)

豫州(荆山以北、黄河以南)

梁州(华山以南、怒江以东的汉中、四川盆地)

雍州(西河以西、黑水以东)

(3)形成地区文化的几个因素:(领略P23)

①自然环境决定着一个地区的人们的生存质量和状态;

②地理条件的特殊或得天独厚;

③特定区域的人群有明确的区域意识,并与其他区域的人群形成竞争关系;

④典范人物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也可以带出特定地区的文化特色。

2.古代一些重要区域文化概说

(1)先秦时期几个重要文化区域(识记P26):先秦时期,是区域文化大发展的时期。源于齐鲁的儒家文化,

源于三晋的法家文化,源于南楚的道家与楚辞文化,后来通过汇集融合,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基干。

(2)秦汉时期农业与农牧交错区的大体界线(四大基本经济区K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汾:(识记P26)

①“山西”(关中)地区

②山东地区(先秦时期秦国以东的六国)

③龙门一碣石(从山陕交界南端到河北东北部一代)以北农牧交错地带

④江南地区

(3)唐初南方文化状况的概观(领略P27):有较大的改观,丹阳、毗陵、吴郡等地,已经属于开化之地;

岭南二十余郡,已有南海、交趾等荟萃一方的人文、物产的都会。

3.地区文化对统一文化的作用:(领略P27)

(1)地区文化是正统文化的资源。

(2)地区文化的互相交融,可以产生文化的典范人物、典范著述,从而推动正统文化,并作用于地区文化

的发展。

(3)历史悠久的国家,有时也面临着各种深度的劫难,我们的文化从未断绝,地区性的保存之功实在不小。

第三节古代开发运用自然方面的文化得失

1.古代保护自然方面的作为:(识记P29)

(1)农忙季节,不征调百姓服役,以保证粮食的丰收;

(2)在大池塘捕鱼,不用过密的鱼网,以保护鱼类繁殖。而一些大规模的狩猎活动,一般都安排在秋季进

行,也是为了保护兽类的繁殖;

(3)砍伐树木要按一定的时候砍伐,朝廷甚至严禁擅自砍伐山林,并把山岭资源归王朝所有,在一定限度

上保护了森林不受滥砍滥伐的伤害;

(4)皇家大量修建大规模的园囿和灵寝,也对保护环境起了相称的作用;

(5)由政府提倡和领导的植树造林运动,使全国进行大面积绿化;

(6)在西北地区广建牧马的场地,使唐朝中期以前的黄土高原地区有良好的植被状态。

2.古代运用自然方面的成就(识记P30):①土地的开垦;②水利的兴修;③运河的开凿

3.古代运用自然的重要失误:①土地的过当开垦;②林木资源的过量开采

4.黄河、淮河由利变害的因素:(领略P32)

黄河中上游地区森林被砍伐,牧场被开垦成耕地,自然植被破坏严重。特别是农业经济的发展,一些湖泊渐

趋淤塞,而最终导致它们淤平的是黄河挟带的大量的泥沙。没有这些湖泊的吞吐作用,黄河的为害更加严重。

到了明清以后,黄河夺淮入海,导致了淮河流域的大劫难;而淮河在此以前,一直是一条河床很深便于航运

的“利河二明清统治者片面地保护大运河交通,不从主线上对黄、淮加以治理,最终酿成更大的灾害。长

江、黄河以及淮河越来越大的为害,都与片面的重农思想有关。黄河由母亲河变为劫难河,固然与自然方面

气候变冷、植被不易恢复有关,但无视自然规律“自作孽”的人为因素还是更重要的。

第二章中国文化的历史发展脉络

第一节中国文化的创始与奠基

1.中国文化的多元发生

(1)新石器时代(识记P34):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大约始于距今大约1万年左右,结束于距今402023左

右,延续时间长达五六千年之久。新石器时代最重要的特性是原始农业的出现、陶器的制造、磨光石器的广

泛使用以及村落的出现、氏族制度的形成等。新石器文化遍布中国黄河、长江两大流域和东南、西南及华北、

东北各地。

初期:仰韶文化以前时期(前8000-前502023)

中期:仰韶文化时期(前5000-前302023)因最早发掘的是河南省湮池县仰韶村遗址而得名。彩陶文化。

晚期:龙山文化时期(前3000-前2023年)因一方面发现于山东省章丘县龙山镇城子崖而得名。黑陶文化。

(2)新石器时代的三大文明成就(识记P35):农业、制陶、石器的磨制与钻孔

2.传说时代的文化线索

(1)三皇五帝的传说(识记P36):“三皇五帝”是中国古代的传说时代。“三皇”人物极不拟定,但他们的

共同处都是文化的发明者,如神农氏发明农业,有巢氏发明居室等。“五帝”的人物则有相称的拟定性,他

们是黄帝、颛顼、高辛、尧、舜K《史记•五帝本纪》几

(2)敬授民时(识记P38):在上古时期,人们是按着时节的序列敬奉上天的。日月星辰运营中任何反常现

象,都会引起他们的恐慌。然而正式在对“天序”的尊奉、恭敬之中,却有着古代天文学科学实践活动。人

们在虔诚的宗教心态下,包含着把握农时的努力。这就是“敬授民时”的本质。

3.夏、商、西周:族群代兴历史的结束与统一化文明进程的开始

(1)尚忠的夏文化

年代:约前21世纪-前17世纪,历时近五百年

特性:“遵命”、“近人”而“远鬼神”

(2)商代文化的宗教特性

年代:前17世纪初-前11世纪中期,共历17世31王;

特性:“尊神”、“事鬼”,“先鬼后礼”

(3)西周,统一文化历程的开始

年代:前11世纪中叶-前771年

分封制的特点和意义(领略P42):(西周建立后,把大批同姓贵族和异姓亲信赐封到各地建立诸侯国

家,史称封建;所形成的社会制度,就是分封制。)

①作为一种制度,分封实际认可了涉及商人在内的异族生存的权利;

②旨在维护王室的统治分封,实际形成的是周王与诸侯共治天下的局面;

③分封制是一个激励历史发明力的制度。

农耕文化方向的选择(领略P43):周人极端重视农业。但是考察周人的重农,他们不时仅把农耕当作

简朴的生产行为,而是赋予它某种“政道”的含义。周公赋予农耕活动两方面的政治含义:一是继承传统一

一稼嵇之事是周家“王业”之所起,二是可以防止贵族像商朝的上层那样腐化。然而,农耕作为一种政道,

尚有它更深刻的内涵。所以,与周公的重农相应,《诗经》的《周颂》、《大雅》、《小雅》中,保存了大量农

事典礼的诗篇,体现着西周农耕文化方向的选择。

4.春秋战国:文化观念的原创时代

(1)百家争鸣的特点(识记P45):百家争鸣横贯春秋战国,但也有前后的变化。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更像学

者、教师,他们或是宁静地思考,或是广招门徒。(春秋时的思想家,老子像学者,孔子、墨子像老师)而

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更像辩土。所以前期的著作多是对老师或创始人思想的语录,后期则多争辩的论说。(百

家争鸣是中国文化的黄金时期)

(2)重要几家的代表人物(识记P45)和各家思想的特性(领略P45):

①儒家:创始人是孔子,儒学的文化背景是鲁国礼乐文明。儒家思想的重要特性是孔子的“仁”和孟子

的''仁政”,他们提倡积极入世的观点。

②道家:重要人物有老子、庄子。老子的“无为”、“道法自然”和庄子的“齐物”,他们提倡追求个体精

神解放的观点。

③法家:在先秦明显分为前后两期。初期法家人物的代表是齐国的管仲、魏国的李悝,以及在楚国、秦国

变法的吴起、商鞅等。初期'‘法”的精义是“尚公义”,主张建立普遍的法度,上约君,下约民,以一种公

平的法度智力国家。后期法家的集大成人物是韩非子,他把商鞅的“法”、申不害的“术”、慎到的“势”结

合在一起,发展一套专门为君主权力斗争服务的法术之学。

④墨家:墨家思想的重要特性是:墨子的“兼爱”、“尚同”、“尚贤”、“节用”、“非乐”等。保护民利是墨

子思想的重要倾向。它标志着私营劳动阶层已经开始有了思想的代言人。

⑤阴阳家:战国时期的邹衍的阴阳五行相生相克“五德终始”说。他以此解释朝代的变更,对当时的诸侯

有很大的震骇作用。

⑥名家(又称刑名家):创始人是春秋时代郑国的邓析,战国时期的代表人物有公孙龙、惠施。邓析的“以

非为是,以是为非”和公孙龙、惠施的''离坚白"、“协议异”的争辩,都有很强烈的思辩色彩。它涉及的是

事物的概念与实际(即“名”和“实”)的关系问题。

第二节秦汉:统一王朝政治下的文化演变

1.开边拓土

(1)汉武帝时打击匈奴的几次战争:(识记P51)

①收复河套地区的河南战役(元朔二年,前127年)

②争夺河西走廊的河西战役(元狩二年,前12023)

③规模最大的漠北战役(元狩四年,前12023)

(2)打击匈奴的后果:(领略P51)

①三次战役,迫使匈奴向西北边沿地区迁徙,基本解除了匈奴对汉西北地区的威胁。

②引发了西域的打通。对匈奴的成功打击引发了西域的打通和“丝绸之路”的成型。

③在相称大限度上花费了王朝的人力、物力、财力,从而引起内政的变化和内在矛盾的激发。

④对匈奴的打击,导致了匈奴族的分化和大漠以北“真空”地带的形成

(3)西域(识记P51):狭义的西域指新疆地区、天山南北,汉时分布着大小36个国家,文明水准相称高。

广义的西域,除新疆外,还涉及中亚、印度、伊朗、阿富汗、巴基斯坦一部分。

(4)丝绸之路(识记P51):是横贯欧亚大陆的东西方交通要道。从长安向西经河西走廊、新疆境内,通过

中亚、西亚直至欧洲。从西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到东汉明帝派班超过使西域,汉朝共用200余年的时间,

打通了通往西域各国的“丝绸之路”。这条“丝绸之路”不仅交流着物质,也沟通着中外的文化。

2.新王朝政治格局下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1)分封制向郡县制度的转变(领略P53):从秦朝建立到汉武帝初期百余年里,王朝政治经历了郡县制与

分封制的反复。汉景帝时以吴国为首的“七国之乱”的爆发及其平定,标志分封诸侯的做法彻底过时。通过

汉武帝一番切实的削弱政策的实行,郡县制作为王朝惟一的政治制度,最终得到确立。政治大一统的格局由

此正式形成。

(2)汉武帝中央集权的措施(领略P54):

①实行“强干弱枝”政策,将家财在多少万以上的郡国豪富和二千石以上的官员之家迁往长安附近的

皇陵地区;

②任用酷吏,惩办那些地方的豪侠;

③“内朝官”地位逐渐取代''外朝官",皇帝剥夺了丞相的权力。

(3)官员选拔的文化标准(领略P56):两汉选官方式多种多样,最重要的有察举、征辟、考试等方法。有

许多科目,其中以孝廉、茂才、贤良方正文学三科最显著。(其他科目尚有明经、明法、尤异、治剧等。)孝

廉重德行,茂才重才干,贤良方正则重学问。三科取土是政治,也是文化行为,对化导社会以文化立身、以

学问扬名,有着非常实在的作用。

(4)察举制(识记P56):两汉选官方式的一种,察举就是选举,是一种由下向上推选官员人才的制度。它

有许多科目,其中以孝廉、茂才、贤良方正文学三科最显著。孝廉重德行,茂才重才干,贤良方正重学问。

察举制为中下层知识分子提供了入仕和进入上流社会的机会,对当时社会的教化、引导作用是巨大的,对后

世科举制也有深远的影响。

(5)“文景之治”(识记P57):西汉文帝、武帝统治时期,社会政治相对安定,经济文化有声有色,人

民生活有了相称提高,国家财力得以增强,呈现出封建社会以来少有的繁荣兴旺局面,同时也是封建政治较

为清明的时期,史称“文景之治”。

(6)“独尊儒术”(识记P59):公元134年,汉武帝接受董仲舒《天人三策》的建议,罢黜黄老百家之言,

独尊儒术,使儒家学说上升为国家的统治思想。独尊儒术一方面是汉武帝制礼作乐、搞封禅的需求,一方面

是董仲舒“大一统”理论中加强中央集权与限制皇权的思考。虽然限制皇权未实现,其他实现了。从此,儒家

思想成为延续二千年之久的封建社会的主导思想,对土人通经致用和读书为官思想影响深远。

(7)两汉经学的作用及变化(领略P61):汉武帝独尊儒术之前。经学之士与其他诸家地位均等,备顾问而

已。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但事实上实行的是内法外儒,安抚与弹压并用的政策。他运用儒学的

目的,是为了加强封建统治。而到汉元帝上台后,提拔了一大批名儒来主政,使得西汉儒生一套宽政减刑、

不与民争利的言论不顾实际地得到实行。建国二百年的王朝腐败以十分严重,现在全用“宽政”使得王朝政

治如脱缰之马般向更腐败的地步堕落。本来汉代儒学就是杂着阴阳灾异的混合物,它的宇宙论模式是阴阳家

的五行相生相克,落到历史层面的是'‘五德终始”之说。政治的腐败透顶,再加上自然灾害频繁,汉家的“失

德”该有新王朝代汉的说法渐渐传开来。于是王莽运用这种说法,代竿建立新朝。但王莽完全按照《周礼》

治理国家,所行的大政没有同样切合实际。当时由于天灾人祸,人民无法生存,开始造反,他还只顾和大臣

们议制度,认为礼制一定,天下自然太平。所以王莽的失败,是一场经学的失败。东汉建立后,像“尧舜禅

让”一类的经论被皇帝“受命于天”的论调代替了,以后再也没有见谁敢提起过。

(8)上大夫阶层的养成(领略P62):两汉独尊儒术的一个重要结果就是土族阶层的养成。从汉武帝开始儒

学之士被提拔任用,特别是元帝以后,经学兴盛,儒学起家的士人开始分享国家的权力和利益。在这个阶层

身上,有中国的学术思想、文化艺术,有中国的政治,作为社会的清流显要,又对时代风尚施以重要影响。

许多重大的文化现象,都与这个阶层有关。

第三节魏晋南北朝:中国文化在曲折中的演进

1.西晋灭亡引起的变动

(1)西晋灭亡的文化因素及后果(领略P64):统一西晋王朝的旋生旋灭,是大一统帝制文化阶段性走到尽

头的结果。西晋败亡的直接因素是“八王之乱”,事实上是曹魏以来皇权建立不合法理的恶果。八王之乱争

夺皇权,弄到家族内部骨肉相残的地步,实在是政权的“继统”一事上失去了道德的表现。但继统问题的道

德沦丧只是结果和表象,深层的因素是东汉以来世家大族的势力膨胀,主线妨碍着统一王朝的稳固。另一个

重要表现是奢侈腐朽。所以,西晋灭亡的文化因素及后果就是:从西汉重儒术起,几百年哺育起的一个对维

系社会政治有重要职责的阶层,到汉晋之际,已经被权力腐蚀,负不起它应负的政治责任,因此,西晋的灭

亡是必然的。

(2)永嘉之乱(识记P64):八王之乱时,成都王颖招引匈奴贵族刘渊作外援助战,刘渊就以“赴国难”的

美名。长驱直入,攻城掠地,蹂蹒中原。晋永嘉二年(32023),在山西平阳称帝,国号汉。永嘉五年,刘渊

的军队攻陷洛阳,俘虏晋朝皇帝,史称“永嘉之乱”。

(3)十六国(识记P66):西晋之后,初期进入内地的少数民族纷纷建立政权并且互相征伐、先后替代,共

有十余个政权,史称“十六国”时期。

(4)南朝土族政治及土族文化(领略P66):东晋是世家大族势力获得更大发展的时期,高门大族完全掌握

了政权。东汉以后,是土族操纵地方权力,经西晋到东晋,中央权力几乎都操纵在大族手里。大族在政治及

其他方面的得势更助长了他们的门阀观念,土庶之别,判若云泥。傲慢的世家大族有一个心理依据,即他们

是书香门第。土族起家于两汉经学,而国家需要经学之士的因素在于平治天下。但因此起家的土族在魏晋之

际却发生了转变。他们日益向虚旷的方面发展,越来越把注意力集中于学术、文学和艺术,同时也越发放浪

形骸。当世家大族把政务实权避让出去的同时,也更牢固、更杰出地把文化大权操纵在自己手里。

(5)玄学(识记P67):玄学是魏晋时期用老庄思想糅合儒家经义的一种新的哲学思潮。一般认为始于曹魏

的何宴、王弼。他们提倡玄学,竞事清谈。清谈的内容是谈玄论道,剖析妙理,提倡放荡,是老庄思想的发

展。但到稍后的嵇康、阮籍时,因他们极端厌恶司马氏以道德的“名教”欺世,于是标举“自然”大唱反调,

在行为上更是放纵,不守礼法,为世人树立了一种名士形象。西晋立国后,一些清谈名士如向秀、郭象屈从

于司马氏,著文否认嵇、阮的主张,使玄学完全变成了为西晋统治及门阀利益服务的思想工具。

2.开发江南的过程(领略P68):

长江中下游地区(即一般所谓的江南地区)开发的加快,是从三国时的吴国开始的。东吴政府注意兴修

水利,疏通河道,农业和商业也都有相称大的发展,吴都建业成为繁华的都会。(江南大族阶层也随之出现)

永嘉之乱后上百万的北方农民迁移江南,为江南开发带来了生力军•南方的开发,为后代中国历史的发展提

供了一个稳固的经济后方。

3.佛教的传播

(1)佛教的传播及南北特点(领略P70):佛教产生于印度,约在两汉之交传入中国。汉武帝通西域,中国

与中亚的道路打通,佛教也从西域经丝绸之路传到东土。最早传入的教义是小乘教派的《四十二章经》,而

初期的传教者为西域胡僧。汉魏之际佛教的传播依托的是本土固有的长生不老宗教,魏晋之际,佛教更在玄

风大畅的背景下,在社会上层中广泛流传。从那时起,教义已经为大乘经论为主。大体而言,魏晋南北朝佛

教教义的流行可分为两大阶段:前期以般若学为主,后期以涅槃学为主。佛教在南北朝的发展,是有南北之

分的。在南朝,皇帝和土族对佛教都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南朝士人信佛,“偏于谈理”。北朝“偏于教”,其

含义是北朝人的信教重在照佛教所说的去修行,以摆脱轮回,所以特重禅法。(在北朝是寺院经济妨碍国家

利益,在南朝则表现为义理的冲突)

(2)般若学(识记P69):这是佛家“空宗”的理论,强调以“空观”看世界。代表人物初期有道安,之后

有鸠摩罗什及其学生僧肇。

(3)涅槃学(识记P70):涅槃意译为“圆寂”,涅槃学重要讲成佛的问题,如何成佛,成佛的理据及成佛

的阶段等。在中国,涅槃学的代表人物是道生。

(4)《神灭论》(识记P71):由佛教引起的争论。最富于观念色彩的是神灭论的争论。这场争论以范缜

《神灭论》最著名,在诸多争论中也最为剧烈。

4.民族大融合

南北民族融合(领略P72):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大融合,不仅是北朝的现象,也发生在南朝境内各民族

之中。中原人群的南迁及对南方的开发过程,也正是南朝民族融合的过程。开发所至,也就是融合所至。北

方边地民族内迁的过程同样也是融合的过程。十六国时代许多政权的建立者,都对中原文化有较深的熏染。

就在混乱的十六国时期,北方各政权就已经开始仿照汉族王朝的政治文化模式,建立自己的国家体制,提倡

文教。不能将北朝的民族融合简朴地视为汉化,融合在相称大的限度上也是“胡化”。

第四节隋唐两宋:中国文化的鼎盛时期

1.唐朝的开放精神及其影响

(1)政治制度概况

①三省六部制(识记P75):三省六部是隋、唐朝廷行政机构。三省即中书省(隋称内史省)、门下省、尚

书省。中书省负责诏书起草,是决策机构;门下省职掌封驳,是审议机构;尚书省负责政策执行,属行政机

构。尚书省下设六部,即吏部、户部(隋称民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各部长官统称尚书,各司其

职。

②科举制(识记P76):科举制是隋唐设科考试选拔官吏的新制度。大体分为制科和常科两类,制科有皇

帝临时安排,以待非常之才,官员和平民子弟都可参与.常科基本每年一次,科目重要有进土、明经等六科。

其中进士一科要考经典、诗赋和时务策论,难度大、录取率低,中举后前程却好,所以特别受土子重视。

(2)唐朝的北方文化背景及其作用:(领略P76)

①尚武精神。唐朝精良的府兵以北方传统为背景。从北朝带来的尚武精神和能征善战的习性,是唐朝建立

赫赫武功的重要因素。

②开放的民族政策。

③崇佛教与重诗文。

(3)唐朝在民族关系上开放精神的体现及给北宋带来的影响(领略P80):不管是对边地民族还是异国之人,

唐朝基本能以开放、包容的精神一视同仁。心态开放决定着唐王朝在解决与边地民族关系上,采用宽松的方

式。唐王朝一视同仁的民族政策,导致了一种波澜壮阔的历史文化景观:在东亚前所未有的以强大的唐朝为

中心的部落民族大联合,以及日益高涨的学习唐文化的运动。唐代的边疆民族政策带来的历史结果,是北

宋立国的艰难,北方的辽、西北的夏,使它的边疆压力十分沉重。安史之乱及随后的藩镇拥兵自重,致使北

宋王朝忌讳武人。外有并立的敌对政权,北宋不得不大量养兵;忌讳武将,又养就了一个庞大的食禄阶层。

两者及其他奢侈浪费,导致北宋财政的极度困难。这又引发了改革的浪潮并激起土阶层剧烈的党派之争。

2.唐宋间的社会文化变革

(1)两税法:中唐时期制定的赋役制度。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年),朝廷采用杨炎的建议,颁布实行‘'两

税法”,它以夏、秋两次征税而得名。其核心内容是以一个家庭的财产状况和田亩数量为依据征收赋税。同

时政府针对商业贸易日益活跃的现实,对茶、酒、盐等商品交易征税,改变了数年来以单一农业税为主的税

收结构。同时还协调了中央与地方税收关系。两税法的实行,使北魏以来的均田制寿终正寝。后来两税法历

代相沿,至名不改。

两税法的作用(领略P81):不仅使唐王朝摆脱了经济困境,它还标志着一种王朝治国观念的改革,对

中国社会、经济、文化各方面的变化影响至深。两税法初次以官方政令的形式,公布了一种与传统重农主义

大不相同的国家观念,两税法的核心是“为以资产为宗“,他改变着将工商业视为浮末、不道德行为从而严加

限制的做法。也改变着将土地的占有,视为威胁国家安定从而严厉打击的旧做法。

(2)南方经济的高涨(领略P83):①安史之乱以后,中国的经济重心开始向东南方转移。在南方的长江中

下游流域,“进入全面开发耕地的时期”,显示着实行新税法对农业开发的刺激作用。中唐以后,水稻业、经

济作物,尚有盐业、矿冶业,南方都有长足发展。②生产的高涨一定带动商业贸易和都市文明的发展。在许

多交通要道,集市贸易空前发展,大运河和长江沿岸及东南沿海大都市纷纷出现,十分繁荣。长安、洛阳、

开封、扬州、成都、广州等都是当时著名都会,并且扬州、成都、泉州、明州等城市,都是随着区域经济的

发展而发达起来的,是富甲一方的经济中心。

(3)市井文化的兴起(领略P84):城市不仅积累着财富,也荟萃着人文。市井文化方方面面,其中最适合

市民阶层审美趣味的新文艺的兴起,最能观测当时社会文化之一斑。讲述历史及人世间故事的“说话”从中

唐以后就兴旺起来,有了行会并在南宋进入“黄金时期”。戏剧的发达同样令人瞩目。

3.民族传统复归下士大夫的文化振作

(1)中唐时期(识记P86):“安史之乱”之后,唐王朝由盛唐转入中唐时期,从中唐起,知识分子的思想

体系明显变化。变化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争文化正统的意识,一是更关注现实问题和具体问题。中唐思想

界、文学界代表人物是韩愈、李翱、柳宗元、刘禹锡、白居易等,思想界的变化在这些人身上分别表现出来。

(2)古文运动(识记):是中唐时期一场文风、文体和文学语言的革新运动。重要提倡者是韩愈、柳宗元,

参与者有李翱、皇甫混、刘禹锡、白居易等。其主旨是为了恢复和发扬先秦、两汉散文质朴流畅的传统,使

散文更适宜于叙事、说理和抒情。由于先秦、两汉的时间比六朝更古,所以,文学史上称这次运动为“古文

运动

(3)新乐府运动!(识记P87):新乐府是一种自命新题写时事的乐府诗。在中唐,经白居易、元稹的大力提

倡下,加上李绅、王建、张籍等一批诗人的积极参与,形成一场规模不小的诗歌运动,史称“新乐府运动”。

它以“但歌生民病”为宗旨,实际是故意恢复《诗经》和汉乐府开辟的文学传统。

(4)新党旧党的分歧(领略P87):北宋有以王安石为首的“新党”,和以司马光为首的“旧党”。试图以种

种新的政治举措改变王朝“积贫积弱”局面的属于新党,以“扰民”、“生事”、“与民征利”为理由反对这种

变法的为旧党。新党代表士大夫积极有为的精神,旧党也不能简朴视为“反动”。两派的分歧产生于对现实

的不同理解。

(5)王安石变法(识记):王安石是北宋杰出的政治家。在他担任宰相期间,企图以种种新的政治举措改变

王朝“积贫积弱”的局面。他积极推行青苗、均输、市易、免役、农田水利等新法,克制大官僚地主和豪商

的特权,以期富国强兵,缓和阶级矛盾。但由于保守派(旧党)的固执反对,新法推行迭遭阻碍,总的来说

推行新法是失败的。

(6)理学(识记P88):理学是北宋兴起的一门学问。它以阐发孔孟学说中天道性命内容为主,讲究成贤成

圣。理学代表人物在北宋有周敦颐、张载、程顾、程颐,在南宋则有朱熹、陆象山。他们要复兴儒学,就是

要从精神的层次救败。像先秦儒家同样,他们认可人性中有道德的根源,这根源就本于创生万物的天地。成

贤成圣就是要修养成一种整天地合一的“天地境界”。但这境界不是要出世,也不是要逍遥,而是像天地那

样“曲成万物”,也就是本着一种大公精神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第五节元明清:中国文化的衰变期

1.元朝时期政治经济文化及民族融合

(1)元朝统一及民族融合

①色目人(识记P89):这是元朝把它统治下的人民分为四等中的二等人,地位仅次于蒙古人。色目人涉

及西北人、西域人乃至欧洲人。他们归顺蒙古人最早,所以,元朝政治深深打上了西域商人的烙印。

②南人(识记P89):这是元朝把它统治下的人民分为四等中的最低下的一等人,即四等人。南人就是南

方最后被蒙古人征服的汉族和其他民族。

③回回(识记):它是元朝进入中原的色目人,通过长期与内地其他各族人民的杂居、通婚以及文化上互

相学习后,所形成的一个新的民族。现在称回族。

④元朝民族融合的新特点(领略P90):在元朝,本来辽、金统治下的臣民被通通视为汉人,久之他们之

间原有的区别消失了。部分进入中原的蒙古人逐渐变为农业居民,在元朝中原统治崩溃后,改用汉姓,也融

合在这北方新形成的汉族之中了。今天北方人大多是元朝新融合成的汉族后裔。同元朝征服者一起进入中原

的色目人,通过长期与内地其他各族人民的杂居、通婚以及文化上的互相学习,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即回族。

所有这一切都表现出元代民族融合不同以往的特色。

(2)世界性的文化交流

①孟德高维诺(识记P90):孟德高维诺是13世纪末期意大利方济各会土。1291年他乘船到达中国泉州,

数年后又被教皇任命为汗八里(今北京)大主教,是基督教在中国传教的先驱人物。

②八思巴(识记P91):西藏喇嘛教萨迦派的领袖,被忽必烈奉为国师,除“做佛事”,为皇帝及后妃传授

佛戒外,并在宗教、文化等方面备皇帝征询。朝廷又设宣政院,让八思巴管理全国佛教及西藏地区事务,加

强了中原与西藏地区的联系。

③基督教与穆斯林的传入(领略P90):1291年,意大利方济各会士孟德高维诺乘船到达泉州,数年后又

被教皇任命为汗八里(今北京)大主教,是基督教在中国传教的先驱人物。另一位意大利方济各会土鄂多立

克也曾到达北京,在那里建立教堂,据载信教者高达三万余众,受洗者有六千人。伊斯兰教在甘肃、新疆、

云南及在北京等地的广泛传播,也是在元朝开始的。特别是甘肃、新疆一带,作为西域的一部分,那里曾经

是佛教东传的地方,现在则变为穆斯林世界。

(3)元朝政治及经济政策(领略P91):元代实行行省制度:在中央设立中书省,在地方设行省,作为中书

省的派出机构;省之下尚有路、府、州、县各级行政机构。元朝在经济方面的积极作用是在北方的生产的恢

复。蒙古人是在南方经济连续高涨的情况下入主中原的,元朝统治伤害了这一势头。在北方,元朝恢复经济

的办法是广开牧场,实行屯田;大多数土地是强夺民田而来的。在这些土地上盛行的是农奴制。在江南,本

来属于南宋的官田变成新王朝的官田,强占土地的现象同样严重。但元朝统治者从不贱视商业,相反特别优

待和运用色目商人。他们运用的商人活动,在相称大的限度上是对“战利品”的掠夺行为。

(4)元朝时期的文化

①儒户(识记P100):元朝社会阶层中出现了一个新的名目“儒户”。这是根据宗教派别划分出的户籍,

与佛教、道教、穆斯林、景教、阴阳先生、萨满教巫师户等同等级,可以免去赋役。

②文人与戏剧(领略P100)

2.东西方的相遇与明清时期的政治

(1)东西方的相遇

①明清的闭关锁国政策(领略P93):自16世纪中叶,西方人就将目的瞄向了中国,如葡萄牙人赖占了澳

门,荷兰人占据了台湾、澎湖等。在这初步的相遇中,中国一点也感受不到危机。明朝的航海技术在世界上

是顶尖的,这有郑和下西洋为证。然而在郑和从海洋里向“番邦”们扬大明国威的同时,他的政府却不许百

姓下海谋生,稍早些的朱元璋有“片板不许下海”的规定。在西方入向海洋寻找未来时,明朗却把国家牢牢

地锁起来了。这样以来的政策,在清王朝那里基本得到了延续。结果导致了我们对海上来的敌人难以对付。

特别是鸦片战争以后,这种政策遭到了丧权辱国的处罚。

②利玛窦(识记P95):西方基督教传教士,明朝时进入中国传教。

③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情况(领略P93):东西方的相遇,是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流。西方人狂热的普救主义

宗教精神,在中西文化的交流中,起着特殊作用,因此继商人之后东来的是基督教士。(西方教士,明朝以

利玛窦,清朝以汤若望、南怀人最为著名)除宗教典籍之外,大量西方天文、历算、物理方面的著述及钟表

和天象仪器、火炮制造术传入中国。传教士的影响不仅在一般民众,也在士大夫阶层。在18世纪趋向高潮的

中西交流中,西方世界受惠更大。在18世纪,西方形成过一个了解中国学习中国文化的高潮。中国的养蚕和

陶瓷技术大约在172023传到欧洲,此外尚有大量的花草、树木品种。除此尚有观念层面的内容。

④西方对中国的介绍和对中国的学习(领略P94):17—18世纪西方对中国的介绍的书籍有:1676年法国

魁奈的《中国的专制主义》、1776年法国出版34卷的《耶锦会士书简》、杜赫德神父的《中华帝国全志》、格

鲁贤的《中国志》和《中国杂纂》、法国汉学家谢和耐的《中国文明史》等。

(2)明清两朝立国观念

①朱元璋出身与明初政局的关系(领略P95):朱元璋是位下层农民出身的新朝皇帝,在他缔造明朝政治

规制时,受着两方面的影响:一是蒙古贵族政治的混乱给他的教训;一是他贫苦乡村生活所经历、见闻的官

吏鱼肉小民之事,给他导致的心理影响。前者使他极度专权,后者使他对官僚阶层极度地不信任;替农民做

主,是贯穿朱元璋二十余年皇帝生涯的主导倾向,他是一个农民意识强烈的皇帝。有鉴于元朝宰相的专权,

朱元璋废除了丞相和元以来的中书省。皇帝直接领导六部,将原中书省在地方上的权力分割为三,设主管地

方行政的承宣布政使、负责监察的提刑按察使和负责军事的都指挥使。这影响了明朝乃至清朝政治。

②锦衣卫(识记P93)

③明清运用民间宗族关系加强统治的表现(领略P96):明清两代有一个共同特点,不少皇帝在文化上都

是泛道德主义者。一般的文教政策,是重儒教,表现在地方上就是特别注意将民间宗族组织与政权相结合,

结果是专制精神贯彻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明清两朝更看中宗族关系在社会治安、收取赋税方面所发挥的作

用。清朝则大力提倡“移孝作忠”,运用宗族道德对普遍的民众进行控制。同时,族长权力也因政权的支持

而变得牢固,其结果是朝廷的专制与宗族的专制联成一气。

(3)重农主义下的政治经济

①一条鞭法(识记P98):明朝万历年间,张居正提出实行税制改革的名称。内容是:把田赋、力役及其

他众多杂税合成一条,统一按田亩数量征收;简化手续。旨在增长国库收入、减轻农民承担。

②摊丁入亩(识记P98):它是清朝的一种赋税制度。“丁”指丁银,即人头税,摊丁入亩即以康熙五十年

的人丁银额为准,将丁银摊到人家所占的地亩中去征收赋税,实际是取消了人头税。由于康熙五十年以后出

生的人口不纳税,在一定限度上刺激了人口的增长。

③税监(识记P99):明朝万历皇帝曾派亲信太监到全国各地做“税监”,所到之处,工商业者被弄得断绝

生计,在苏州、潮州、景德镇及锦州等地爆发了大规模的反税监的起义。

④明清社会经济迟滞的因素(领略):重农抑商的国家观念,具体的表现是国家商税繁重;政治上腐败导

致的经济上的以权谋私。

3.明清时期的文化政策与知识阶层的文化活动

(1)明代文人的正统与非正统

①明朝士大夫群体的分野及学术活动(领略PI01):明朝土人群落基本可以分为正统与非正统两大分野。

此处正统与非正统之分重要指生活道路和思想状态。生活道路上的正统派指那些走着唐宋以来科举仕途老路

的群体;思想上的正统则或是信仰程朱或陆王之学的人士。非正统一流有不少也是仕途中人,区别的是他们

不只在官场中兜圈子,而是把注意力集中到当时的生产科技及其他有关国计民生的事业上去;尚有一些文人

处在下层,但不少了不起的文学、科技名著都完毕于他们手中。道德意识浓重而又随着着异端思想澎湃,是

明代思想文化的明显特性。

②王阳明(识记P101):明代著名哲学家。由于他把“心”当作宇宙万物之本,所以,他的理论被称为“心

学”。心学的宗旨是“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也就是说,只要注意自己的内心修养,即可达成

“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的境界。这种理论,明中叶后影响很大。

③明中期以后社会经济全面高涨时期:李时珍《本草纲目》,徐光启《农政全书》,徐弘祖《徐霞客游记》,

宋应星《天工开物》,朱栽育的乐律研究。

(2)清朝文化高压下的学术状况

①清初三先生的思想与著作(领略P103):明朝的灭亡,对仁人志士产生了强烈的刺激,所以在明末清初

有以“三先生”为代表的对中国历史文化的深刻反思。三先生指王夫之、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以孤臣孽

子之心反思宋明以来的心性之学,反思整个中国历史,著有《船山遗书》。顾炎武曾长期到西北地区进行实

地考察,著有《天下郡国利病书》、《日知录》等,其重文献考据的方法,为后来的清朝“乾嘉学派”奠定了

基础。黄宗羲著有《明夷待访录》、《明儒学案》等,在《原君》一文中,痛斥封建皇帝是万民痛苦之源,显

示出可贵的民主色彩。

②清王朝文化政策体现在两件事上,一是《古今图书集成》、《四库全书》,一是日趋残酷的文字狱。

③文字狱(领略P103):清朝统治者迫害知识分子的一种冤狱。多发于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康熙朝的

文字狱重要针对那些有反清复明思想的人物及著作,但《四库全书》编纂的进行,从搜集来的图书中,他们

发现了大量对清朝统治不利的东西,于是故意从作者的诗文中摘取字句,罗织成罪,文字狱更加残酷。文字

就使清朝的知识分子走向纯而又纯的学术研究中去了。

④明清之际学风变化的因素(领略P103):明朝的灭亡,对仁人志士产生了强烈的刺激,以明末清初的“三

先生”为代表的知识分子对中国历史文化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再者,清王朝实行文化高压政策。但清朝学风

的变化尚有着学术史自身方面的因素。明朝的灭亡,教训了人们不能只是空谈性理,还应当博学以致用。正

是在这两方面的作用下,考据之风渐渐兴旺起来。学者们对传统的经史文献进行了大量的考订、校勘、辑佚、

辨伪和注解工作,整理了一大批文献。由于这样的工作在清乾隆、嘉庆年间特别兴盛,所以称之为乾嘉学派。

这一时期的学术成就,对后代中国古代文化的研究,是有很大帮助的。

⑤乾嘉学派(识记P104):清朝实行文化高压政策,为使知识分子不问政治,走纯学术研究道路,让学者

对传统的经史文献进行考订、校勘、辑佚、注释,由此考据学大盛。这一工作在乾隆、嘉庆年间最兴盛,被

称之为“乾嘉学派”。

第三章中国传统的生产生活文化

1.中国的生产文化的含义(识记P105):指在中国传统的农耕自然经济的基础上,所发生、发展和连续传承的

一种社会文化形态,又称农业文明。

2.中国农业经济的多元文化要素(识记P106):中国的生产经济文化的基础,是农耕自然经济,除此之外,尚

有牧业、林业和渔业等。在我国历史上,农业文化与游牧文化的联系尤为密切。

3.中国生产经济文化的核心特性:(领略PI24)

(1)天时、地利、人勤的重农经验;

(2)以工补农、以商求富的农人心理;

(3)精打细算、知足节用的务农传统。

第一节中国传统的生产经济文化

1.以农耕生产为主的自然经济的发展

(1)农耕灌溉文化:中华民族生产文化的主体内容。

重要部分(识记P110):南方农业是稻作型农耕文化,重要标志是栽培水稻和整修田填、水渠,使用水

车等。北方农业是麦黍型农耕文化,重要标志是栽培麦子、黍子、高粱、玉米、谷子、裨子、豆类,以犁耕

为主和井渠双灌等。南北方的农耕文化也具有许多共同点,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二十四节气文化。

(2)农业岁时历法的文化价值(领略P110):至西汉中期,历法定型,二十四节气同时拟定下来,成为统

一的历法定制。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地球和月亮的运动变化所制定的一种计时方法。每到重要的节气来

临,当朝皇帝都要亲自举行农耕示范意识,表达启动全国的农耕生产。两千数年来,我国的农民按照二十四

节气安排农业生产生活,促进了农业社会的发展。现存第一部完整地纪录了二十四节气名称的历史文献是成

书于公元前137年的《淮南子》。

(3)农事信仰的文化阐释

(4)农耕典礼的类型与功能(领略P112)

(5)农书对农耕文化思想的概括(领略P113):(汉崔宴《四民月令》、北朝贾思勰《齐民要求》、唐

陆龟蒙《耒貂经》、宋陈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