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小说阅读精测卷(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无权选择的纠缠
[澳大利亚]马特•泰伊
“选择你人生里最好的一年,然后我们就能送你去那一年过退休生活。”
你大概会觉得,兜售一项要让你永远消失的服务会很困难。但假如你挑对申请人,假如
你施加恰如其分的游说,呃……我的意思是,拿这个家伙为例——他叫杰弗里•查默斯,60
岁,没有家人,没有子女,婚姻维持了差不多一辈子,如今是名鳏夫,妻子死于癌症。他的
申请表里就这些内容。他孑然一身,大概在梦想着人生里更好的日子——那时人年轻,有爱
情,生活如冒险。他这笔生意可能很容易做。
“你没有听说过多重世界理论?”
他当然听说过——毕竟,他此刻就坐在我的办公室里。但是,尽可能简单地把来龙去脉
解释清楚并没坏处。并非人人都是量子物理学家或者多重宇宙退休方案的销售代表。
“想象一下,在那么多无限数量的世界中,存在一些极为不同的世界,但许多世界和我
们的世界几乎一样。事实上完全一样,除了某些微小的细节,譬如苹果的味道不一样。”
查默斯仅仅摇摇头。好吧,一个水果的比喻无法提供和公司培训一样的背景信息,但这
位顾客看起来理解东西比较慢。不过,我并不惊讶——到他这把岁数的一些老人甚至连设置
简单的全息屏幕都不会。
“没关系!重要的是,这项理论如今成为了实践。我自己对于波函数和量子纠缠也了解
不多,但这样的话,你获得不错的退休生活,我们的星系能喘一口气,摆脱……老化的人
群。所以我们才得到这么多补助金,而你的养老金提供方也将我们列为选择之一。许多人都
渴望这个服务能给自己的人生助推一把。”
“波函数?量子纠缠?”
“量子力学的术语。你开车的话并不需栗知道氢气引擎如何工作,对吧?只用知道这项
技术能运作,这么说吧,它会让你从A点到达B点。”
有时候我的这番话会惹来笑声,有时候不会。但查默斯的反应一直很冷淡,于是我估摸
着这招值得一试。
他没有发出笑声,甚至没有露出微笑。
“任何一年都可以?”他问道,“怎么办到的?”
我努力不让自己咧嘴笑出来。这笔生意真容易。
“对于无限的世界来说,很容易找出一个子集,里面的世界与我们的这个世界几乎完全
相同,但却有一处十分特别的差异。”
“什么差异?”
“那些世界里,你不存在。呃,更准确地讲,我们挑选的那些世界里面,那些'你'刚
好在你想栗插入的时间点过世。探测到那个特定的子集很容易办到。我们一旦找到合适目
标,我们就把你送进那个世界,你作为那个去世的‘你'的分身,接替他继续生活,过了一
年后再把你替换出来。就是这样。”
“在那一年之后,另一个我怎么样?死在那个世界里吗?还是失踪不见?”
我耸耸肩,努力装得随意一点。这部分会让一些顾客出现些许犹豫。“那个,你反正都
会死的。但我们能让你那个死亡的自我进入停滞状态,在那年之后将它重新送回原本的世
界。因为有补助金和各种一揽子计划,我们有许多方案可供选择。”
“能维持多久?”
我摊开双手,”将替换时间保持在一年的周期内,我们能不断搜寻容易控制的其他世
界,而能量费用包含在成本之内,所以我们能为每个人提供服务到他们的百岁之际。对你来
说,还有40年。然后我们会将你留在你待过的最后一个世界里,所以你不管怎样还能在那边
过完余生。我也应该指出多重宇宙的一个奇特之处——当我们将你插入之后,你的外表和感
觉都会与插入的时间点相称。所以,假如我们将你送进另一个你是25岁的世界里,你的长相
会像25岁那时候。可没人想用70岁的身体来打深夜篮球赛。”
“我不爱好运动。”
“那么和一位迷人的美女一起在晚上跳舞。”我没有提及他的妻子,“你喜欢什么都
成。但你要明白我的意思。这又要说到量子纠缠。”
“量子纠缠。你刚才就说过。”
我抑制住一声叹息。这开始变得有点习惯成自然。
“我所知道的是,你无权选择纠缠,纠缠就那么发生。在量子层面上,你和周遭的一切
都是通过纠缠产生关联。假如你希望去往20年前的那一年,我们将你插入一个宇宙,那个宇
宙里有一个比你眼下年轻20岁的'你'。所以,当你在那边遇到纠缠时……呃,大多数人对
于那方面都相当激动。”
“纠缠是关联。”他缓缓说道,我想要用脑袋撞桌子了。通常介绍到现在,顾客们要么
十分兴奋,要么准备放弃。
“你说,任何一年都成?”他再次问道。我的气馁心情顿时烟消云散,再度努力不要让
自己咧嘴笑出来。我给了他多个一揽子方案供他选择,然后让他回去好好考虑一下。
“我已经决定好了。”
我笑着说:“你已经选好去哪年了?”
查默斯仅仅点点头:“我栗去上一年。”
我感觉自己的笑容停住了,转眼就消失不见。我的意思是说,我早已读过他的申请书。
“哎,”我说,“去年的大多数时间你都花在照料末期癌症的妻子上。主要是居家疗
护。这肯定不是最好的一年……”
他这时笑了——是疲惫又伤感的笑容,使得我的话说到一半就打住。
“那些我在去年初就过世的世界里,她要孑然一身地度过人生的最后一年。”
我过了半晌才明白这句话的意思。
“你不会当真要花费余下的40年做这件事吧!”
我开口的时候,我寻思自己为何栗费心劝他打消主意。毕竟,多一笔生意也好。只是,
他明明可以选择任何一年。
查默斯继续保持那种伤感的笑容,“我想你说对了。你不了解纠缠的意思。但是我
懂。”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没有子女,唯一的亲人刚死于癌症,这样的处境使查默斯“去上一年”这一看似有悖常情
的决定显得合情合理。
B.在说出自己计划前,查默斯较为沉默,在说出计划后,他显得疲惫而伤感,这表现出老人
处事谨慎,情深意重。
C.“我”和查默斯都能理解物理学意义上的“纠缠”,稍有不同的是,查默斯还认为纠缠是
一种情感上的“关联”。
D.星系提供补助金和各种计划以摆脱老化人群,而查默斯决定用余生照顾妻子,这引发了读
者对老龄化社会的思考。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择你人生里最好的一年”,小说以这样的广告开篇吸引了读者的注意力,也为后文
“我”兜售服务作了铺垫。
B.用浅显的话语解说,丰富的表情再加上“耸肩”等动作,这些都体现了“我”销售经验丰
富,理解老人的需求。
C.故事情节一波三折,峰回路转:面对“我”预设的笑点,查默斯态度冷淡;在“我”准备
放弃时,他却购买了服务。
D.“我”与查默斯的对话构成了小说的主要内容,既自然地呈现了科幻元素,又表现了两人
对科技文明的认知差异。
3.小说使用了哪些技巧使结构紧凑?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4.根据下面评价科幻小说的维度和标准,对这篇小说作出评价分析。
评价量表
评价维度评价标准评价分析
科学元素以现有的科学理论、假说为依据。
探讨科技与人类的关系,对科学技术有反思,对人类发展有思
人文思考
考。
科学理论前后相通,没有自我矛盾;
逻辑自洽
人物形象、人物心理、故事情节等符合生活逻辑。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村野的火星(节选)
王愿坚
彭绍明醒来的时候,天已经黑了多时了。他真想再睡一会儿,哪怕打一个盹儿也好。这
像头发一样披散着的、长长的榕树根,把人严严地罩住,又挡风又保密;这厚厚的树叶子又
软又暖和可是不行,时间实在不早了。他伸手从脖子上摸下一只蚂蚁,没有捏死,却把
它轻轻地一弹,弹出老远,想道:倒亏它咬了我这一口,要不,还不知栗睡到什么时候哩。
他仰起头望望外面。林子里漆黑漆黑的,什么动静也没有。只有树梢头鸟巢里的鸟儿,
大概为了挤紧些取暖,咕咕地叫两声,把几根枯枝抖落下来。风,轻轻地摇落败叶,晃着竹
林,最后在林边上抓住了几片枯黄的草叶,像吹口哨似的,发出单调而又尖厉的响声。这声
音使树林显得十分凄冷,使人更加心烦。
他吃力地坐起身,把盖在身上的枯草、落叶轻轻地拨了拨,把那件单军衣穿好。他顺手
掏了掏口袋,从里面抓出了半截生红薯,啃了两口,又半躺在地上,习惯地把耳朵贴在地面
上听了听,然后从怀里掏出驳壳枪,扳开机头,用拇指把枪栓一顶,“喇”地推上了一颗红
子。他关上保险,一手持枪,一手扶地,悄悄地爬出了树林。
林子外面是一片空旷的田野。月亮,像被谁刮了一勺,剩下个细细的牙儿贴在天上,沉
静地盯着地面。他倚棵小树坐下,摸索着把伤口又扎了扎,把剩下的一点红薯塞进口里。他
一面吃一面想:“要是和同志们在一起该多好!”可是队伍呢?他下意识地四下里望望,田
野里是那么空旷、寂静,只有淡淡的月光把他干瘦的影子斜斜地投射在地面上。
彭绍明开始这夜游的生活已经整整一个星期了。他是红三军团五师一个连队的通信员。
长征的部队突破敌人第三道封锁线以后,正兼程向湘水前进。他的连队接受了一项艰巨的任
务,为了整个长征部队能安全渡过湘水,必须不惜一切代价,把敌人挡住。
战斗是异常激烈的,敌人排炮密集地轰击着这个小小的山头,整连整营的白军集团冲
锋。战士们拼死地坚持着,熬过了艰苦的一天。傍晚,阵地终于被敌人突破了,连队接到了
立即撤出战斗的命令。可就在小彭向各排传达完命令,向连长报告的时候,两颗炮弹在他的
身边炸开来,一阵昏黑,他失去了知觉。
不知过了多久,他醒来了,朦胧中闻到一股刺异的血腥气味;睁眼一看,身旁是连队指
导员,负了重伤,已是奄奄一息了。看见彭绍明醒过来,指导员强打起精神,把驳壳枪和两
条子弹,以及一条满装银圆的米袋子递给了他。
“好,把这些东西交给你。”他把彭绍明的共青团团证和自己的党证放在彭绍明手里,
用力抓住他的手,断断续续地说:“小彭,你记住:不管你走到哪里,你都是个少共团员,
是革命的……”他又一连吐了两口血,话都含混不清了,“就……就是剩一滴血,也要
为……人民……流!”说完,他手一松,闭上了眼睛。
彭绍明含着眼泪,掩埋了自己的首长以后,带上战友的遗物和要求,沿着山石和丛林坚
持着向西走。他原希望能赶上自己的部队,但当他走到江边上时,只见江岸上一片火把通
明,敌人已经修好了被红军炸毁的浮桥,大队的国民党军队正急急忙忙地拥过江去。要想赶
过这密密层层的追兵,赶上自己的部队,已经不可能了。
他躲在一丛小树后面,望着那滔滔的江水和成群的敌兵,呆呆地坐着,思索着,直到天
快亮了,他才拿定了主意:往回走,只要有一口气,也要回到苏区去!回到自己人中间,去
进行斗争!
从此,他走上了回头路。
为了安全地通过这段白区,他不得不昼伏夜行:白天,他找个僻静的山坳、树丛躲藏起
来,睡上一会儿;夜里,当路断人稀的时候他拄根大竹杖,一病一拐地赶路。渴了,到水塘
里喝口生水,饿了,到收获过的红薯田里扒点剩下的红薯啃啃。就这么着,一天天,一步步
地往东赶。
这些,对于一个负了伤的、十七岁的娃娃说来,是够困难的,但都还能够忍受。最使他
难耐的,还是这可怕的孤独。他是在红色政权下面长大的。过去,在童子团里,小朋友成群
结队地在一起念书、劳动。参加了红军,又是在一个和乐的大家庭里,学习和战斗。而现
在,却是一个人,披星戴月,峋躅在这荒凉的郊野里。只到这时,他才深深地感到,一个人
离开了同志们,离开了集体,是多么痛苦。这种对孤独的恐惧,对回到集体的热望,也成了
他激励自己的力量。
“走,快点走,多走一步就早一点赶到苏区,早一点见到自己的亲人!”
(1957年11月7日)
5.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漆黑林子、鸟叫声、风吹叶落之声,小说第二段环境描写所营造的氛围与彭绍明脱离大部
队内心的感受相映衬。
B.在彭绍明醒来后,小说插入了其身份介绍和“夜游生活”的背景,这既是故事发展的需
要,也丰富了叙述艺术。
C.连指导员这一形象出场不多却意义重大,其遗志成为彭绍明前进的动力,也成为他克服困
难、最终成长的精神信仰。
D.身处漆黑树林、遭遇战友牺牲、目睹敌军堵住过江之路,彭绍明回归大部队的渴望因恐惧
而变得越来越迫切。
6.本文节选自小说开端,假如后续部分以“在返回苏区路上”为情境,下列最能体现彭绍明
作为革命的村野“火星”的情节是()
A.在返回苏区路上,彭绍明遇到了围追堵截的敌人,英勇奋战之后光荣牺牲。
B.在返回苏区路上,除了忍受肚子饿、身体受伤之外,彭绍明一路顺利抵达苏区。
C.在返回苏区路上,彭绍明路过一个敌军占领的村子,团结村民一起智勇抗敌。
D.在返回苏区路上,彭绍明正好遇到另一批“掉队”的战士,结伴顺利抵达苏区。
7.文本虽然只节选了小说一部分,但彭绍明的形象却鲜活、真实,请从“少年”和“战士”
两个角度简要分析。
8.有学者评论王愿坚的小说:善于找到有别于他人的新的“独特的角度”。除人物形象独特
外,本文中“独特的角度”还有哪些?请加以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野葫芦引(节选)
宗璞
这一天,孟嵋到病房给丁医生送材料。不巧丁医生不在。她又回到资料室。一时无事,
便拿着抹布到处擦拭,在病案架后面,她发现一本薄薄的小册子,第一页上写着:“我不知
道谁能看到这些文字,却知道你们读它时,世上已经没有了我。”
①字很大,很不工整,有的两个字重叠在一起,像是用尽力气写的。孟嵋好奇地看下
去。
我是一个女兵,一个中国女兵,我就要死了。
我是一个孤儿,在长沙孤儿院里长大。后来上了护士学校,毕业后在一所医院里工作。
医院前面有一条小溪,我常在溪边站站,看溪水向远方流去。
我从没有想到自己会像溪水那样,流得那么远。
抗日战争爆发以后,战火逐渐逼近,部队在我们这个县招募护士,我很舍不得安定的生
活,可是我知道安定维持不了多久,日本鬼子随时会打来。②我本来就没有家,难道还要失
去国吗?我和几位同伴一起参加了部队,在几处野战医院工作过。一直和我在一起的是水
姐,她比我大两岁,文化水平比我高,她的父母都是小学教师,她是一个出色的护士。
一九四二年,战争越来越激烈,伤亡也越来越严重,我所在的部队也接到了上级的命
令,开赴了前线。
在休整的几天里,又有几名护士加入。有一个很小的女孩,又黄又瘦。父母都被敌机炸
死了。她参加部队的态度很坚决。有人说:“你这样小,走不了那样远。”她说:“不抗日
还活着干什么?”医院收留了她,我们叫她小木。我们经过了大山大水,许多人水土不服,
最厉害的是吐泻不止。
水姐从当地老百姓那里得到了偏方,那是野地里的一种草。这种草和一种毒草很相像。
一次,在检查药草时,水姐怀疑其中一束不是正品,扔了又觉可惜。小木说:“我来试
试。”立刻拿了一片叶子嚼着,随即叫了一声:“好麻!”忙不迭把草吐出,可下半个脸都
肿起来了。水姐怜惜地拍拍她,让大家仔细分辨这些草。采的药草每天都经过水姐认真的检
查,这偏方加上我们的治疗总算有效。我们全体护士受到表彰,师部来人说,这个战役打得
漂亮。水姐还受到特殊嘉奖,师部的人要她讲几句话。水姐平时就话少,当时只平静地说了
一句:“我们为正义而战。”
后来,我们一边撤退,一边作战。为了摆脱敌人,我们走进了一座大森林。我和水姐、
小木,还有几个伤员在一■起。
这里有些零散的敌人,他们在森林边缘地带活动。我们走过时,他们从大树后面打枪,
我们急忙从肩上取下枪来还击。小木本来没有枪,这时,迅速地从一个失去右臂的伤员身上
取得了枪,向树林中射击。水姐说这样不行,我们都会死的。小木忽然说:“你们赶快走,
我往那边去。”说着,向另一个方向钻进草丛。过了一会儿,一个稚嫩的声音在大声喊: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同时响起了枪声。敌人向那边打枪。枪声随着喊声渐渐远去。
小木没有回来,她永远消失在大森林里。
天,我在草丛里发现了一种暗红色的果实,招呼水姐来看。水姐先自己尝试,然后采了
分给伤员,可是它们不能疗伤。伤员一个个倒下,后来只剩我和水姐两个人,再后来水姐也
死了。
那天下着大雨。我们走进一个小窝棚避雨,水姐先弯腰进去,立刻叫了一声:“什么东
西!”她踉跄地退出来,迅速地从自己衣服上撕下一条布,扎在右腿膝盖下,防止毒液扩
散。“这里不能呆。”她说。我们急急向前,没有多久,水姐的腿已肿得碗口粗细。可能是
蛇咬的,也可能是一种很大的毒蝎,也可能是别的毒物。水姐渐渐呼吸困难,抓住我的手,
一字一字地对我说:“你要让人知道,我们都是爱国青年,我们为正义而战。”说完,她的
手放开了,她和小木去做伴。水姐是二十二岁,小木是十八岁。
当时我没有死,我站起来,又倒下,好像是被雨打倒了。我向前爬,爬了不知多久,迷
糊中听见后面有人问:“前面是谁?”我挣扎着报了部队番号。有一小队人走过来,他们扶
起我,随即讨论该怎么办。我说:“你们走吧,不要管我。”他们不听,迅速地砍了几棵小
树,做了一个担架。③只听一个声音说:“你躺好了,你很轻,你这样小。”我昏沉地在担
架上,被这些不认识的弟兄们抬着。渐渐地我能走路了,我指出那些能吃的野果,大家都很
高兴。
我走得很慢,拖住他们的脚步,真是一个累赘。我恍惚中听见他们谈话,一个说:“我
们管不了她了。”另一个说:“扔下她?做得出来吗?"我想我简直是一个祸害,我会拖垮
这些好弟兄。怎么办呢?
以后又经历了多少艰险,我来不及写了。有人要甩掉我,但总有人救助我。我感谢救助
我的弟兄,也不责怪要甩掉我的同伴。实在是太艰难了。
我们终于走上了一个山坡,在不远的平地上有许多五颜六色的帐篷,那是部队接应的地
方。我立刻扑倒在地,躺了很久。我尽可能报告了牺牲伤员的名字,也报告了水姐和小木已
一去不复返。
④我又想起那条小溪。
文字到这儿忽然断了。孟嵋勉强忍住泪水,不让自己哭出声来。
“孟嵋,”是丁医生的声音,“你找我吗?”
孟嵋开门,默然把手中的小册子递给丁医生。丁医生很快看完那几页文字,说:“她是
我到这里最初接触的病员。”丁医生停顿了,他不想说这间小屋曾经做过她的病房,也是她
去世的地方。
“她的病很重,每天还要拼命写字。我们劝她不要写了。她断断续续地说:'这不是我
一个人的事。'”丁医生抬头望着窗外,“她是一个女兵,我竟不知道她的名字。”
(有删改)
9.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写孟嵋在资料室的病案架后发现小册子,又引述第一页上的文字,让读者隐约感
到此时小册子的写作者已去世。
B.文中先写水姐死去,然后详细交代她死亡的过程和原因,这样的叙述方式避免了行文的单
调,增强了文本的可读性。
C.“我”对救助“我”的人充满感激之情,而对那些想要甩掉“我”的人也没有过多埋怨,
因为他们也是勇敢的战士。
D.水姐、小木都具有勇敢坚定、无私无畏的形象特点,但细细品味,两人的性格又存在差
异,这样写避免了人物的同质化。
10.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句子①呈现的书写样貌,暗示“我”当时的病情已经非常严重,简单的书写对“我”来说
已经变成了艰难的挑战。
B.句子②是“我”的内心独白,交代了“我”参加抗日队伍的原因,反问的形式也强化了
“我”朴素的爱国情怀。
C.句子③既是路过的战友对“我”的安慰,意在消除“我”的心理负担,也反映出战争与恶
劣环境对“我”的折磨。
D.句子④“我”想起小溪是对童年生活的回忆,也是经历人生艰辛后对安定生活的渴望,语
言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11.本文节选自《野葫芦引》第三卷,原文没有标题。请你从“中国女兵”“为正义而战”中
选择一个作为标题,并说明理由。
12.当一个故事包含在另一个故事之中时,小说就产生了多个叙事层次,如《红楼梦》《石门
阵》等。请分析本文的叙事层次及这样叙事的效果。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树长在那里
李云风
上
有一天,我发现家的正前方一百米的地方出现了一棵树。以前我从没有看到它,它是一
下子出现在那里的。这棵树至少五年的树龄了,五年时间我不可能对它视而不见,它确实是
凭空出现的。它是那种我们这里不常见的松树,支支蓬蓬,泛着绿色,浓密的针叶挤在一
起,很像回事儿地占有了一小片空间。我到跟前仔细观察过,围绕它的土质浑然一体,没有
丝毫人工栽植的痕迹,一些零星的蕨莱和细草很自然地分布在四周,怎么看它都在这里生长
很久了。它大约有三米高的样子,树干粗粗糙糙,表面的皮质排列成鱼鳞的模样,手触上去
有一种坚硬的质感。我用力摇了摇它,它几乎没有动,再摇,还是没有动。我确信了它与下
面的大地早已经接通了血脉,交融在一起。
这是一小块废弃的空地,除了一些零星的贴地植物,就没有其它的什么了。如果不是这
里突然冒出一棵树,我根本都不会注意这个地方。
下
我生活在一个小村里,左邻是一个单身男人,他每天除了沉默,就是喝酒,喝酒时会说
一些醉话,从屋里传出来,但也不会说得太多。右邻是一个老人和一个十四五岁的男孩。男
孩有着一头柔软的卷发和一双忧郁的眼睛,漂亮,身子很弱,总是围在老人身边。他是老人
的孙子,从城里回乡下养病。他带回一条雪白色的狗,也很温顺。男孩围在老人身边,狗围
在他身边。村里人家几乎从不来往,都过着自己的日子。有时在道上碰见,也会打上一声招
呼,说上一两句话,然后各自走开,也不多言。日子过得很慢,像水流一样,一天到来,一
天过去,没有一丝缝隙。
一天,老人门前停了一辆轿车,车上下来一对穿着时尚的男女,那是老人的儿子儿媳。
他们领着一个同样一头卷发,洋娃娃一样的男孩,下了车,进到院子,进到屋里。偶尔会出
来,有时是上厕所,有时站在院中往村子的四下望。他们会在院里放一些鞭炮和烟花,但在
过年的晚上会放更多,发出的笑声也更大。我和单身男人也从屋里出来,站在自家院中,把
目光投向他们。一些过年的气氛从那里飘过来,一些兴奋也会感染过来。但有时等不到他们
热闹完,我们就会转回屋中。这时我会打出一个程式化的电话,有时也会接到一个电话。
过了一段时日,邻院老人的儿子儿媳就走了,再次领着那个洋娃娃一样的男孩走出院
子,老人和他生病的孙子跟在后面。他们打开车门,一个接一个地隐进车子,车子启动,离
开。老人和他生病的孙子站在门前望一会儿,再回到院里。他们的年过完了,我和左邻单身
男人的年也过完了。
日子重新开始,重新开始的日子一如既往地展开,铺开它时疏时密的针脚。开门关门,
走出院子,走进院子,直到有一天,我发现了那棵树。我想把这件事告诉别人,但又不知道
告诉谁。
直到一天早晨,我在门前碰到邻院的男人。他抬起鼓鼓的金鱼眼,尖尖的喉头骨碌着,
在我脸上搜寻。我指给他看。男人顺着我手指的方向,望了一会儿,没说什么,转身走开
了。
又一年,老人门前停了一辆轿车,这回是白色的。一对穿着时尚的男女从车上下来,还
是老人的儿子儿媳,他们又回来过年了。还是一年前的样子,只是那个洋娃娃一样的男孩长
高了许多,从院里迎出来的卷发男孩也强壮了许多,只是老人更老了。
又一年,年过完之后,卷发男孩也跟着父母离开了。他完全好了,身体已经有了成年男
人的雏形。邻院老人站在道上望了很久。我陪他说了一阵话,很自然地说起那棵树。我又指
给他看,说这次你看到了吗?他顺着我手指的方向望过去,伫立着。我知道这次他看到了。
这年夏天过完了,秋天也过完了,冬天没有过完,老人就去世了。
又一个年来临了,老人门前再也没有一辆黑色或者白色的轿车出现。我和邻院单身男人
年三十的晚上,也就再没有看到很多的烟花。
日子还在过着,犹如浅水静流。我和邻院男人偶尔会说说话,我们再也没有提起那棵
树,都回避着。
(本文有删改)
13.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男孩围在老人身边,狗围在他身边,朴实的生活画面,给冷清的山村增添了生机。
B.单身男人除了沉默就是喝酒,有时会说醉话,可见生活对他来说是单调而沉闷。
C.老人门前停的轿车先是黑色再是白色,后来再没轿车,意在表达生活发生了变化。
D.他们的年过完了,“我们”的年也过完了,强调“过个好年”是人们的美好愿望。
14.“照应”是小说创作常用的手法,它能增强小说的内在联系,让小说更有魅力。下列对本
文中“照应”的相关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天”“一天”“一天”……“一年”“一年”“一年”……时间上的反复照应,使小
说形成循环复沓之美。
B.“右邻是一个老人”“只是老人更老了”“老人就去世了”,人物照应使老人的坚毅性格
变得突出,让人印象深刻。
C.“发现那棵树”“说起那棵树”“再也没有提起那棵树”,细节上的照应,使小说的主旨
内涵得以丰富和深化。
D.“日子过得很慢,像水流一样”“日子还在过着,犹如浅水静流”,意象照应和勾连使小
说结构紧密,含义隽永。
15.请在标题的方框处填上一个单字动词,将标题补充完整,并以文本为依据阐释你填写这个
动词的理由。
标题:树长在那里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微型小说本就短小,作者却将其分成“上”“下”两部分,请结合文本分析作者这样安排
的意图。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C.“‘我’和查默斯都能理解物理学意义上的‘纠缠’”错,查默斯并不理解物理学
意义上的“纠缠”,他所说的“纠缠”是与妻子感情上的牵绊。故选:Co
2.答案:B
解析:B.“理解老人的需求”错,由“你不会当真要花费余下的40年做这件事吧!”“只
是,他明明可以选择任何一年”等可知,“我”并不理解老人的需求。故选:B。
3.答案:①场景集中,故事始终发生在“我”的办公室里。②事件集中,小说以“我”向查
默斯兜售服务为中心事件,用一问一答推动情节的发展,不蔓不枝。③关键词语前后勾连,
“纠缠”一词多次出现,有相互照应的效果。
解析:答题方向是“使用了哪些技巧使结构紧凑”。①场景集中,小说中“我”是一个推销
员,一个老人到“我”办公室咨询如何利用多重世界过退休生活,而“我”为他作推销,故
事始终发生在“我”的办公室里。②事件集中,小说始终围绕“我”向查默斯兜售服务这一
中心事件,用一问一答推动情节的发展,不蔓不枝。比如“选择你人生里最好的一年,然后
我们就能送你去那一年过退休生活”,引出对查莫斯的介绍;“我”向他介绍多重宇宙理
论,他“仅仅摇摇头“,“我”知道这个年龄的老人根本不懂这些,于是接续介绍“没关
系!重要的是,这项理论如今成为了实践……”。小说就是在这样的“推销”过程中不断发
展,情节逐渐推进的。③关键词语前后勾连,“纠缠”一词多次出现,有相互照应的效果。
比如“波函数?量子纠缠?”“你喜欢什么都成。但你要明白我的意思。这又要说到量子纠
缠”“所以,当你在那边遇到纠缠时……呃,大多数人对于那方面都相当激动”“我想你说
对了。你不了解纠缠的意思。但是我懂”。
4.答案:
评价维
评价标准评价分析
度
“多重宇宙论”“量子纠缠”“波函数”等已有的科
科学元以现有的科学理论、
学理论或假说,让查默斯的“多重宇宙退休方案”成
素假说为依据。
为可能,他可以插入另一个宇宙任何一年生活。
①反思在科技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人类有选择的权
探讨科技与人类的
利,也有被科技异化、裹挟的可能;②人类拥有生物
人文思关系,对科学本身有
学上的存在自由,也有与他人产生“纠缠和羁绊”的
考反思,对人类发展有
精神需求;③在解决老龄化社会问题时,要考虑老年
思考。
人的精神需求是多元化的。
①自我只能存在于一个宇宙中,如果去了另外的平行
科学理论前后相通,
宇宙,当下宇宙中的自我就会消失,所以查默斯选择
没有自我矛盾;人物
逻辑自回到前一年。故事符合科学逻辑。
形象、人物心理、故
洽②“我”想成功兜售“多宇宙退休方案”,查默斯想
事情节等符合生活逻
陪伴罹患癌症的妻子,他们的言行举止、心理变化都
辑
符合现实生活的逻辑。
解析:①科学元素,以现有的科学理论、假说为依据:小说中提到了很多物理学概念,如
“多重宇宙论”“量子纠缠”“波函数”等,这些是已有的科学理论或假说,让查默斯的
“多重宇宙退休方案”成为可能,小说中解释了这种退休方案的具体实施“我们挑选的那些
世界里面,那些‘你'刚好在你想要插入的时间点过世。探测到那个特定的子集很容易办
到……你作为那个去世的‘你'的分身,接替他继续生活,过了一年后再把你替换出来”,
他可以插入另一个宇宙任何一年生活。②人文思考,探讨科技与人类的关系,对科学技术有
反思,对人类发展有思考:文中的“多重宇宙论”让人有了更多的选择,比如可以选择任何
一个人生中的时间节点回到过去,这听起来似乎很好,但也有可能会让人被科技凄挟而无法
自拔,失去自我,因此我们应反思在科技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人类有选择的权利,也有被科
技异化、裹挟的可能。小说中的老人可以选择回到他20岁的时候去重新体验年轻的美好,但
他却选择回到上一年,因为他心疼妻子,“那些我在去年初就过世的世界里,她要孑然一身
地度过人生的最后一年”,他宁可回到照顾癌症妻子的“上一年”,他说“你不了解纠缠的
意思。但是我懂”。可见人类拥有生物学上的存在自由,也有与他人产生“纠缠和羁绊”的
精神需求。小说中的“我”自以为是,以为像这样的老人“大概在梦想着人生里更好的日子
——那时人年轻,有爱情,生活如冒险”,却没有想到老人的情感需求。可见我们要反思在
解决老龄化社会问题时,要考虑老年人的精神需求是多元化的。③逻辑自洽,科学理论前后
相通,没有自我矛盾;人物形象、人物心理、故事情节等符合生活逻辑。小说中“多重宇宙
退休方案”的理论是“我们挑选的那些世界里面,那些‘你'刚好在你想要插入的时间点过
世……我们一旦找到合适目标,我们就把你送进那个世界,你作为那个去世的‘你’的分
身,接替他继续生活,过了一年后再把你替换出来”,自我只能存在于一个宇宙中,如果去
了另外的平行宇宙,当下宇宙中的自我就会消失,所以查默斯选择回到前一年,故事符合科
学逻辑。“我”是“多重宇宙退休方案”的推销员,“我”的心理、言行举止都符合现实中
推销员急于成功兜售“多重宇宙退休方案”的想法和做法,如“他孑然一身,大概在梦想着
人生里更好的日子一一那时人年轻,有爱情,生活如冒险。他这笔生意可能很容易做”“没
关系!重要的是,这项理论如今成为了实践”“有时候我的这番话会惹来笑声,有时候不
会。但查默斯的反应一直很冷淡,于是我估摸着这招值得一试”;而查默斯“60岁,没有家
人,没有子女,婚姻维持了差不多一辈子,如今是名鳏夫,妻子死于癌症”,他对妻子感情
深厚,现在独居,应该很孤独,缺少情感慰藉,于是他想陪伴罹患癌症的妻子,这样的想法
符合人物年龄、身份等。他们的言行举止、心理变化都符合现实生活的逻辑。
5.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D.“恐惧”错,由“往回走,只要有
一口气,也要回到苏区去!回到自己人中间,去进行斗争!”彭绍明迫切渴望回到大部队是
因为想继续战斗。
6.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A.“火星”代表的是革命的“希
望”,“牺牲”的结局不能体现出这个含义。B.“一路顺利”不符合当时的实际,且无法体
现彭绍明对革命的忠诚和坚韧的品格。C.表现彭绍明机智勇敢,体现他的成长,符合作为
“火星”的特点。D.“结伴顺利抵达”不符合当时的实际,且无法体现彭绍明对革命的忠诚
和坚韧的品格。故选C。
7.答案:①“少年”的特征:面对孤独,恐惧、退缩;渴望亲人;
②“战士”的特征:斗争经验丰富,孤身在野外生活,娴熟运用武器,与白军周旋。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
①“少年”的特征:“他一面吃一面想:'要是和同志们在一起该多好!“最使他难耐
的,还是这可怕的孤独”“只到这时,他才深深地感到,一个人离开了同志们,离开了集
体,是多么痛苦。这种对孤独的恐惧,对回到集体的热望,也成了他激励自己的力量。
'走,快点走,多走一步就早一点赶到苏区,早一点见到自己的亲人!'”,面对孤独,恐
惧、退缩;渴望亲人;
②“战士”的特征:“他……又半躺在地上,习惯地把耳朵贴在地面上听了听,然后从怀里
掏出驳壳枪,扳开机头,用拇指把枪栓一顶,‘躺’地推上了一颗红子。他关上保险,一手
持枪,一手扶地,悄悄地爬出了树林”“为了安全地通过这段白区,他不得不昼伏夜行:白
天,他找个僻静的山坳、树丛躲藏起来,睡上一会儿;夜里,当路断人稀的时候他拄根大竹
杖,一痫一拐地赶路”,斗争经验丰富,孤身在野外生活,娴熟运用武器,与白军周旋。
8.答案:①选材独特:小说通过描写少年战士的经历和内心感受,表现革命战争星火燎原的
宏大主题。②叙述方式独特,以少年战士的独特视角叙述故事,既展示其自身的成长,也借
其视角传递作者的情感态度和价值判断。③情节推进独特:人物内心的变化与“火星”燎原
这个故事相辅相成,共同推进情节发展。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体裁特征和写作手法的能力。
①选材独特:小说描写了一个掉队的红军小战士彭绍明历尽艰辛想要回到苏区继续战斗的故
事,文中细致展现了彭绍明的经历和内心活动。经历方面,侧重写他接受指导员的委托去追
赶大部队,”彭绍明含着眼泪,掩埋了自己的首长以后,带上战友的遗物和要求,沿着山石
和丛林坚持着向西走”,结果发现无法追赶上大部队了,“要想赶过这密密层层的追兵,赶
上自己的部队,已经不可能了”,于是他决定回到苏区去,“直到天快亮了,他才拿定了主
意:往回走,只要有一口气,也要回到苏区去!回到自己人中间,去进行斗争!”;这一路
上他“昼伏夜行:白天,他找个僻静的山坳、树丛躲藏起来,睡上一会儿;夜里,当路断人
稀的时候他拄根大竹杖,一痫一拐地赶路。渴了,到水塘里喝口生水,饿了,到收获过的红
薯田里扒点剩下的红薯啃啃”;文章也展现了彭绍明的内心世界,“只到这时,他才深深地
感到,一个人离开了同志们,离开了集体,是多么痛苦。这种对孤独的恐惧,对回到集体的
热望,也成了他激励自己的力量”。总之,小说通过描写少年战士的经历和内心感受,表现
革命战争星火燎原的宏大主题。
②叙述方式独特,小说全部从彭绍明的视角展开叙述,如开头写他从睡梦中醒来,准备出
发,“吃力地坐起身,把盖在身上的枯草、落叶轻轻地拨了拨,把那件单军衣穿好。他顺手
掏了掏口袋,从里面抓出了半截生红薯,啃了两口,又半躺在地上,习惯地把耳朵贴在地面
上听了听,然后从怀里掏出驳壳枪,扳开机头,用拇指把枪栓一顶,‘躺’地推上了一颗红
子”;写他的回忆,“战斗是异常激烈的,敌人排炮密集地轰击着这个小小的山头,整连整
营的白军集团冲锋。战士们拼死地坚持着,熬过了艰苦的一天”“彭绍明含着眼泪,掩埋了
自己的首长以后,带上战友的遗物和要求,沿着山石和丛林坚持着向西走”;写他一路上的
艰难,“他不得不昼伏夜行:白天,他找个僻静的山坳、树丛躲藏起来,睡上一会儿;夜
里,当路断人稀的时候他拄根大竹杖,一痫一拐地赶路”。总之,以少年战士的独特视角叙
述故事,既展示其自身的成长,也借其视角传递作者的情感态度和价值判断。
③情节推进独特:小说写了彭绍明细腻的内心世界,如前文”他原希望能赶上自己的部
队……要想赶过这密密层层的追兵,赶上自己的部队,已经不可能了”“他躲在一丛小树后
面,望着那滔滔的江水和成群的敌兵,呆呆地坐着,思索着,直到天快亮了,他才拿定了主
意:往回走,只要有一口气,也要回到苏区去!回到自己人中间,去进行斗争!”,于是情
节推进,写他如何赶路;后文“最使他难耐的,还是这可怕的孤独。他是在红色政权下面长
大的。过去,在童子团里,小朋友成群结队地在一起念书、劳动。参加了红军,又是在一个
和乐的大家庭里,学习和战斗。而现在,却是一个人,披星戴月,胸痛在这荒凉的郊野里。
只到这时,他才深深地感到,一个人离开了同志们,离开了集体,是多么痛苦。这种对孤独
的恐惧,对回到集体的热望,也成了他激励自己的力量”,正是这力量激励他继续走下去。
总之,人物内心的变化与“火星”燎原这个故事相辅相成,共同推进情节发展。
9.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的能力。C.“没有过多埋怨,因为他们也是勇敢
的战士”理解不当,原文有“实在是太艰难了”,不埋怨是因为“我”能理解当时的情况太
过艰难,想要甩掉“我”实是出于无奈。故选C。
10.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的能力。D.“对童年生活的回忆”分析不
当,原文有“医院前面有一条小溪”,此时“我”已经护士学校毕业,参加工作不是童年
了。应是对过往的护士工作的回忆。故选D。
11.答案:示例一:选择“中国女兵”理由:①“中国女兵”这个标题点明了本文的主人公,
情节也围绕女兵的抗日事迹展开。②本文写了三个中国女兵,但通过这个标题有利于引导读
者联想到中国女兵的群像。
示例二:选择“为正义而战”理由:①“为正义而战”是主人公水姐的话,突出了水姐的形
象。②“为正义而战”突出了抗日战争的正义性。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章题目意蕴和作用的能力。文章题目分析题,首先可考虑题
目本身的意义,是否运用了技巧,再考虑和内容、人物、主旨的关系等。选择“中国女
兵”。内容上,文中主人公“我”是一名护士,也是一名女战士,涉及的孟嵋、水姐、小木
也都是“中国女兵”,这个标题点明了本文的主人公,情节也围绕女兵的抗日事迹展开;本
文提到“我是一个女兵,一个中国女兵”,具体写了“我”“水姐”“小木”三个中国女
兵,这个标题既呼应文中的“中国女兵”,又有利于引导读者联想到中国女兵的群像,升华
主题。选择“为正义而战”。“水姐平时就话少,当时只平静地说了一句:'我们为正义而
战'”“水姐渐渐呼吸困难,抓住我的手,一字一字地对我说:'你要让人知道,我们都是
爱国青年,我们为正义而战'”,"为正义而战”是主人公水姐的话,文中两次提到这句
话,再以之为题目,可以突出水姐这一人物形象;“抗日战争爆发……本来就没有家,难道
还要失去国吗”“不抗日还活着干什么?”“为正义而战”对应抗日战争,因为是保家卫国
的战争,所以爱国的女兵们能无惧牺牲,这一题目突出了抗日战争的正义性。
12.答案:(1)三个叙事层次:①孟嵋、丁医生发现、谈论小册子的故事。②“我”讲述的
自己的故事。③“我”讲述的水姐和小木的故事。
(2)效果:①增强了叙事的艺术性、真实性、复杂性;②多视角叙述故事、表现人物,增强
了小说的表现力。③呈现多元感受与多元评价,增强小说的立体性。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小说叙述层次及效果的能力。分析小说叙述层次要把握情节,缕清
结构。分析效果可从充实内容、人物塑造、生动情节、阅读感受等方面考虑。(1)三个叙事
层次:“这一天,孟嵋到病房给丁医生送材料……她发现一本薄薄的小册子……孟嵋开门,
默然把手中的小册子递给丁医生……丁医生抬头望着窗外”,“她是一个女兵,我竟不知道
她的名字”,孟嵋、丁医生发现、谈论小册子的故事;“我是一个女兵,一个中国女兵,我
就要死了……我又想起那条小溪”,“我”讲述的自己的故事;“一直和我在一起的是水
姐,她比我大两岁,文化水平比我高,她的父母都是小学教师,她是一个出色的护士”“有
一个很小的女孩,又黄又瘦……我们叫她小木”“小木没有回来,她永远消失在大森林
里……再后来水姐也死了……水姐是二十二岁,小木是十八岁”,“我”讲述的水姐和小木
的故事。(2)效果:孟嵋发现小册子,以第一人称“我”叙述自己和别人的故事,构思巧
妙,增强了叙事的艺术性、真实性、复杂性;“文字到这儿忽然断了。孟嵋勉强忍住泪水,
不让自己哭出声来”“丁医生很快看完那几页文字,说:'她是我到这里最初接触的病
员’”,以孟嵋及丁医生的第三人称呈现故事;“我走得很慢,拖住他们的脚步,真是一个
累赘。我恍惚中听见他们谈话",以“我”的第一人称叙述故事,多视角叙述故事,多侧面
塑造人物,使人物更生动形象,增强了小说的表现力;“我”叙述故事,对战友及救助自己
的人有相关的感受和评价;“文字到这儿忽然断了。孟嵋勉强忍住泪水,不让自己哭出声
来”“'她的病很重,每天还要拼命写字。我们劝她不要写了。她断断续续地说……'丁医
生抬头望着窗外,'她是一个女兵,我竟不知道她的名字'",孟嵋和丁医生也有自己的感
受和评价,多层叙事,呈现多元感受与多元评价,增强小说的立体性。
13.答案:D
解析: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第二学期总务工作计划024-2024年度
- 2024年四年级语文组教研工作计划
- 2024年12月班主任工作计划
- 学年第一学期幼儿园班级工作计划班级工作计划
- 临沂大学《大学英语I(艺体类)》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临沂大学《大学物理》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德育工作计划:2024年暑假德育工作安排
- 2024年业务员销售工作计划范文参考
- 聊城大学《美国文学》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聊城大学《雕塑设计》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欧洲民间故事》教学设计
- 如何做好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相衔接课件
- 山东建筑大学混凝土结构设计期末考试复习题
- 沙盘游戏概述课件
-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说课课件
- 介绍家乡南通课件
- 政府安置房交房交付仪式活动方案
- 大队委竞选自我介绍课件
- 气体灭火系统验收表1
-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课件(全册)
- ZC25-3(500)兆欧表使用方法(精)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