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节初步诊断第一页,共七十四页。第一单元确定造成求助者心理与行为问题的关键点第二单元确定求助者的问题是否属于心理咨询的工作范围第三单元对求助者形成初步印象,对一般心理健康水平进行分析第四单元一般心理问题的诊断第五单元严重心理问题的诊断第六单元提出心理评估报告第二页,共七十四页。第一单元确定造成求助者心理与行为问题的关键点第三页,共七十四页。学习将临床资料相互对照印证和比较,确定资料的真实可靠性;学会将各种资料进行纵向和横向比较,抽象概括出牵动各种因素的关键点。学习目标第四页,共七十四页。一、由不同途径收集到的临床资料(与求助者临床症状相关的)主诉(对症状的自身体验)1.主诉内容一2.主诉内容二3.4.n家属报告与主诉内容一相关的报告同左同左n摄入性会谈与上两项相关的内容同左同左n临床观察与上三项相关的内容同左同左n心理测验与上四项相关的内容同左同左n其他二、资料纵向比较,验证可靠性三、临床症状与相关因素之间的联系(说明是因果关系或横向影响关系)工作程序(一)按下表分类填写收集到的全部临床资料
第五页,共七十四页。(二)按先后次序,列出临床表现,再列出收集到的各类与临床表现有关的资料,进行对比和分析。(三)找到引起心理问题的关键点。(1)该因素是多数临床表现的原因或者与多数临床表现有内在联系。(2)该因素在个体发展中持久地存在着并随着生活环境的变化改变自身的形式,但无论形式如何改变其本身性质不变。工作程序第六页,共七十四页。找关键点或关键因素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技能。女,大一新生,音乐专业,上大学以后觉得周围的人都比自己优秀,自己不敢在别人面前表演。自己选的专业老师并没有选择自己,因此有些失落,阴差阳错地别另外一位优秀的老师选中,之后就开始焦虑,怕自己表现不好让老师失望。家长一直因为她文化成绩不好而贬低她,认为她能够考上大学都是运气。现在有时会出现心慌气短的症状。相关知识第七页,共七十四页。注意事项(一)收集的资料必须真实可靠:未经验证的资料不能作为分析问题的依据.第八页,共七十四页。注意事项(二)分析资料不能有主观随意性,要符合客观逻辑。第九页,共七十四页。第二单元第十页,共七十四页。
如何对求助者形成初步印象,对一般心理健康水平进行分析??第十一页,共七十四页。初步印象:通过对资料整理分析之后,对求助者的心理问题和行为问题就严重程度和归类诊断方面,形成大致的判断。基本确定求助者心理活动的薄弱环节。对求助者心理问题的严重程度、对当前的一般心理健康水平予以评估。第十二页,共七十四页。一、学习目标根据观察、会谈和心理测验所获得的资料,进行分析、判断,对求助者的心理与行为问题形成临床初步印象。第十三页,共七十四页。第十四页,共七十四页。(一)心理健康水平评估的十项指标。(二)选择有效的测评工具对求助者的问题进行量化的系统评估。(三)鉴别诊断:区分出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和神经症性心理问题。工作程序1心理活动强度2心理活动耐受力3周期节律性4意识水平5暗示性6康复能力7心理自控力8自信心9社会交往10环境适应能力
郭念锋,1986年,《临床心理学概论》健康心理学第十五页,共七十四页。(一)心理健康水平评估的十项指标。(二)选择有效的测评工具对求助者的问题进行量化的系统评估。(三)鉴别诊断:区分出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和神经症性心理问题。工作程序1自我意识良好:自知和自爱2情绪积极稳定3社会适应良好4人格健全:性格和气质5意志健全可控6承受能力好7社会交往能力好8康复能力要快9愉快感要甚于痛苦感10积极参加社会活动第十六页,共七十四页。(一)心理健康水平评估的十项指标。(二)选择有效的测评工具对求助者的问题进行量化的系统评估。(三)鉴别诊断:区分出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和神经症性心理问题。工作程序第十七页,共七十四页。(一)关于心理诊断心理诊断一词曾经就是狭义地指心理测量(新加)。
在本教材中,心理诊断是指心理咨询师通过观察法、会谈法,实验法、测验法、量表法,获取求助者临床资料,并通过对资料的分析,对求助者的心理状态和人格特征进行评定,最终对求助者的心理和行为状态的性质作出判断的过程。
心理诊断相关知识第十八页,共七十四页。(二)心理诊断在临床心理学中的重要性:
了解情况:选择最恰当的治疗方法和制定符合求助者实际情况的治疗方案。心理诊断不仅仅是一个结果,它应该是心理治疗之前的决策过程,并且随着求助者心理状态变化,这个决策过程要不断的变化。因此,心理诊断实际上贯穿在心理咨询的全过程中。心理诊断相关知识第十九页,共七十四页。注意事项(一)心理诊断中,避免“贴标签”(先入为主的观念)。应以现实的临床表现为依据(二)对难以确定诊断的案例,力争通过会诊解决问题。第二十页,共七十四页。第三单元
确定求助者的问题是否属于心理咨询的工作范围第二十一页,共七十四页。学会判断求助者的问题是否属于心理咨询工作范围的原则。学习目的第二十二页,共七十四页。正常健康:十大标准不健康心理问题: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神经症性的心理问题(即“可疑神经症”)不正常人格障碍各种类型的神经症其他精神障碍第二十三页,共七十四页。神经症具有如下五个特点:
第一,意识的心理冲突:典型的休验是,感到不能控制自认为应该加以控制的心理活动,病人对症状的事实方面有自知力。
第二,精神痛苦:神经症是一种痛苦的精神障碍,没有精神痛苦,根本就不是神经症。因此,病人往往主动求医,或求助于心理咨询者喜欢诉苦是神经症病人普遍而突出的表现之一。
第三,持久性。神经症是一种持久的精神障碍。第四,神经症妨碍着病人的心理功能或社会功能。
第五,没有任何器质性病变作为基础:第二十四页,共七十四页。病程不到3个月为短程,评分1;3个月到1年为中程,评分2;1年以上为长程,评分3。
精神痛苦的程度。轻度者病人自己可以主动设法摆脱,评分1;中度者病人自己摆脱不了,需借别人的帮助或处境的改变才能摆脱,评分2;重度者病人几乎完全无法摆脱,即使别人安慰开导他或陪他娱乐或易地休养也无济于事,评分3。社会功能。能照常工作、学习以及人际交往只有轻微妨碍者,评分1;中度社会功能受损害者工作学习或人际交往效率显著下降,不得不减轻工作或改变工作,或只能部分工作,或某些社交场合不得不尽量避免,评分2;重度社会功能受损害者完全不能工作学习,不得不休病假或退学,或某些必要的社会交往完全回避,评分3。第二十五页,共七十四页。如果总分为3,还不能诊断为神经症。如果总分不小于6,神经症的诊断是可以成立的。4一5分为可疑病例,需进一步观察确诊。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对精神痛苦和社会功能的评定,至少要考虑近三个月的情况才行,评定涉及的时间太短是不可靠的。神经症与疑似神经症的区别?第二十六页,共七十四页。(一)正常与异常心理活动的三项原则
1.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原则。2.精神活动的内在协调一致性原则。3.个性的相对稳定性原则。工作程序第二十七页,共七十四页。正常与异常心理活动的三项原则
1.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原则。2.精神活动的内在协调一致性原则。3.个性的相对稳定性原则。工作程序任何正常心理活动和行为,必须就形式和内容上与客观环境保持一致性。自知力例如,奇装异服,幻听第二十八页,共七十四页。正常与异常心理活动的三项原则
1.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原则。2.精神活动的内在协调一致性原则。3.个性的相对稳定性原则。工作程序人类的精神活动(知、情、意等)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各种心理过程之间具有协调一致的关系,这种协调一致性保证人在反映客观世界过程中的高度准确和有效。第二十九页,共七十四页。一个人在亲人离他而去,而表现出的悲伤情绪是能他人理解的,其精神活动的内在协调一致的;若表现为兴高采烈,喜形于色,则不能被他人理解,其精神活动的内在协调性不一致。心理过程之间的协调一致性作为区分正常与异常的标准之一应该是最容易理解的。第三十页,共七十四页。正常与异常心理活动的三项原则
1.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原则。2.精神活动的内在协调一致性原则。3.个性的相对稳定性原则。工作程序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心理特征。这种个性特征形成之后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个性的相对稳定性作为区分精神活动正常与异常的标准之一。第三十一页,共七十四页。(二)求助者具有典型意义的某些特异行为表现进行定性有些异常心理行为很典型,因而具有诊断和鉴别诊断意义。例如:周期性发作的抑郁或抑郁与躁狂的交替发作,有助于“躁郁症”的诊断。强迫与反强迫同时存在为强迫症的典型症状患有神经症的求助者常常表现为强烈的求治愿望而主动求医,而出现精神病性问题的人很少主动求医。患有神经症的求助者对自己的症状是有自知力。出现精神病性问题的人对自己的症状没有自知力。
工作程序第三十二页,共七十四页。(三)确定工作范围1.明确自己的胜任力。术业有专攻,匹配。2.理论上,健康心理咨询的主要对象是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和部分神经症性问题
。3.对精神病性问题,心理咨询师只能进行有条件的辅助性工作。
4.慎重对待出现神经症性问题的求助者和能够确诊为神经症的求助者。强迫症,抑郁症,恐惧症等。5.综合分析和鉴别精神病性问题和神经症性问题。工作程序第三十三页,共七十四页。典型症状的诊断价值相关知识第三十四页,共七十四页。求助者,男性,12岁。
自小受循规蹈矩和“很传统”的父亲的教育,要求自己当一个好孩子。上课时遵照老师的要求将双手放到课桌上,自己克制尽量不变换姿势;见到姐姐穿的衣服“露脐”,批评她“这样不文明,会污染环境”;控制自己“不看女孩子的胳膊”,怕学成“坏孩子”。自去年开始每次洗手都要反复数十遍。晚上入睡前还要下床反复检查煤气阀和自来水阀是否关闭。自己虽然知道没有必要,但就是控制不住地要反复做
。该求助者同时存在自我强迫和反强迫的心理冲突,具备强迫症的症状,还需要进一步评估病程、痛苦程度、社会功能受损程度,并进行必要的鉴别诊断。
相关知识第三十五页,共七十四页。识别就医行为第三十六页,共七十四页。求助者,男性,成年,未婚,某工厂的技师。由其父亲陪同前来。进门先问:“凭什么带我到这个地方来?”又指着他的父亲说:“我看他脑子有问题了。”问他父亲有什么问题,他开始不回答。其父说他工作干得不错。但近年来脾气有些怪,常疑神疑鬼对谁都不信任,谈了几个对象都来成。反复询问他才回答道:“说了你们也不相信。”最后他父亲出示了他写给公安部的信,内容是控告他所在市的公安局在他所到之处都安装有高科技的监控设备。对其进行监控迫害。他说:“这些高科技的设备太先进,一般人不懂,也不会相信,心理专家有什么用?”说完不顾父亲的劝说,扬长而去。【分析】该求助者是被动求医。注意区分是主动求医还是被动求医,主动求医过程中的主要目的是什么。相关知识第三十七页,共七十四页。甄别求助者对症状是否“自知”第三十八页,共七十四页。
求助者,女性,38岁,银行会计。怀疑丈大有外遇,采取查电话、盯梢等手段获得“证据”。后与丈夫大吵大闹,语无伦次并昏过去。被家人送往某精神病医院,按“精神病”治疗一个月,因用药副作用大,要求出院。因为有报复丈夫的念头而接受一个年轻的司机的邀请,与他共同进餐一次,虽然没有发生什么事,但感到很后悔,觉得不应该那样做。以后再见到他时有些紧张,脸发热,后来逐渐发展到不敢看异性客户,因此感到痛苦,害怕这样下去肯定会发展成“精神病”。相关知识第三十九页,共七十四页。【分析】该求助者开始的吵闹、语无伦次等行为都是有因而发,是可以理解的。其后的表现显然不正常,但有“自知力”,为此感到痛苦并积极求助。根据对典型症状的分析不难看出这是一例“对视恐怖症”,属于“恐怖性神经症”的一种。它不是“精神病”,也不会因此转成“精神病”。
相关知识第四十页,共七十四页。心理诊断,它也可能是一个动态连续的过程。要求咨询工作者要以楔而不舍的精神去完成这一过程。在错综复杂的症状中,心理咨询师必须能够抓住重点,主要从病人的特异性心理与行为表现中寻找那些具有典型意义的症状,并结合其“求医行为”及对症状的“自知力”的水平这两个方面做深入的分析。相关知识第四十一页,共七十四页。不属于心理咨询范围问题的处理心理咨询师必须明确自己的工作范畴。因为有些问题即使和心理有关也不是心理咨询所能解决的,有些问题心理咨询可能只是部分地起作用。婚姻纠纷及小孩抚养等问题,心理咨询师可以提供参考意见;股民们要选择什么股票,应该找股评家咨询,但因炒股票失利引起的焦虑情绪可找心理咨询师。精神障碍、老年痴呆、儿童智残等都应及时地转到有关科室处理;考研问题,可以分析个人的需求。相关知识第四十二页,共七十四页。第一,心理咨询师只有获得相关资质后才能对确诊为神经症的求助者进行心理治疗。第二,发展心理咨询也是心理咨询的一个重要领域,心理咨询师在遇到因此类问题前来咨询的求助者时,应该尽力而为,必要时寻求相关专家会诊或转诊。注意事项第四十三页,共七十四页。一般心理问题的诊断第四单元第四十四页,共七十四页。通过案例分析、掌握一般心理问题的诊断方法。学习目标第四十五页,共七十四页。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必须满足以下四个条件:由于现实生活、工作压力、处事失误等因素而产生内心冲突,并因此而体验到不良情绪(如厌烦、后悔、懊丧、自责等);不良情绪不间断地持续满一个月,或不良情绪间断地持续两个月仍不能自行化解;不良情绪反应仍在相当程度的理智控制下,始终能保持行为不失常态,基本维持止常生活、学习、社会交往,但效率有所下降;自始至终,不良情绪的激发因素仅仅局限于最初事件;即便是与最初事件有联系的其他事件,也不引起此类不良情绪。第四十六页,共七十四页。(一)分析求助者问题是否有器质性病变做基础(如,与激素有关的疾病,感觉减退,大脑损伤等)。(二)根据区分正常与异常的心理学原则(三原则)和精神病性症状,与精神病性问题相鉴别。有关精神病性症状?一般心理问题诊断程序第四十七页,共七十四页。(三)分析求助者的内心冲突类型,与神经症性问题相鉴别。内心冲突类型和神经症性问题特点?心理冲突有常形与变形之分
常形:1它与现实处境直接相联系,涉及大家公认的重要生活事件;2是它有明显的道德性质。变形:1它与现实处境没有什么关系;2不带明显的道德色彩。神经症判断标准(许又新)病程。精神痛苦的程度。社会功能。一般心理问题诊断程序第四十八页,共七十四页。(四)分析求助者情绪是否泛化与严重心理问题相鉴别泛化和严重心理学问题的特点?
泛化:痛苦情绪不但能被最初的刺激引起,而且与最初刺激相类似,相关联的刺激,也可以引起此类痛苦,即反应对象被泛化
一般心理问题诊断程序第四十九页,共七十四页。(五)确定求助者心理问题持续时间、心理、生理及社会功能影响程度。一般心理问题的特点?
诊断为—般心理问题,必须满足以下四个条件:第一,由于现实生活、工作压力、处事失误等因素而产生内心冲突,并因此而体验到不良情绪(如厌烦、后悔、懊丧、自责等);第二,不良情绪不间断地持续满一个月,或不良情绪间断地持续两个月仍不能自行化解;第三,不良情绪反应仍在相当程度的理智控制下,始终能保持行为不失常态,基本维持止常生活、学习、社会交往,但效率有所下降;第四,自始至终,不良情绪的激发因素仅仅局限于最初事件;即便是与最初事件有联系的其他事件,也不引起此类不良情绪。
一般心理问题是由现实因素激发,持续时间较短,情绪反应能在理智控制之下,不严重破坏社会功能,情绪反应尚未泛化的心理不健康状态。(六)形成初步诊断一般心理问题诊断程序第五十页,共七十四页。求助者,男性,22岁,由父母陪同前来,系独生子。父母以儿子上网,不读书,有时与家长顶嘴、脾气暴躁求助。该青年仪容及衣装服饰均正常,入座后说自己主要是情绪不好,后悔以往学习不努力,现在只是个专科生。回忆小学及初中学习都很优秀,升入高中后,不适应寄宿生活,也未及时调整学习方法,学习成绩不理想,高中毕业考入一所大专,由于不是自己的理想大学,学习无动力,三年的时间忙于社会活动和谈恋爱。毕业后发现没有学到什么东西,女友也因分配异地而分手。一月前,经人介绍一位正在读研究生的女友,对方愿意和自己建立恋爱关系,但考虑到自己只是个专科学历,有自卑感,十分犹豫不敢继续发展。后悔当初不努力,造成现在的被动。着急,又不知从何处下手,心烦意乱,只好上网打发日子。近半月来,上床迟迟不能入睡。家长虽然自小宠爱自己,但并不知道自己的内心感受,说不到自己心里去,因此向他们发脾气。自己开始不愿来,是因为自卑,不好意思,见到心理咨询师后,觉得也很愿意请咨询师帮助走出困境。心理测验EPQ:E45;P55;N70;L40SCL—90:焦虑因子分2.5其余各因子分均小于1SAS:57(标准分)SDS:47(标准分)第五十一页,共七十四页。【分析】该案例诊断过程如下:1.求助者有睡眠不好的症状,具体情况需要进一步了解,以排除器质性病变。2.根据区分心理正常与异常的心理学原则,该求助者产生情绪困扰有明显的原因,情绪性质和强度与现实处境相符合,有良好的自知力,也有求治愿望,心理活动协调,人格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心理状态正常,可排除精神病性问题。3.该求助者的内心冲突时趋避式冲突,与现实处境相符,属常形冲突,可排除神经症性问题。4.该求助者的焦虑情绪仅局限于与先女友的关系上,没有泛化,可排除严重心理问题。5.该求助者的主导症状是焦虑情绪,情绪反应在正常范围内,持续时间一个月,没有严重影响社会功能。6.根据以上分析,该求助者的问题当属一般心理问题。第五十二页,共七十四页。实际上,非精神病性心理障碍者是心理咨询的主要工作对象。当然,也还有一部分是为了子女教育、求职人才培养、选拔、婚恋指导等来访,对此,心理咨询工作者也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予咨询指导,如感到不能胜任就应实事求是地介绍给有关部门或专家解决。注意事项第五十三页,共七十四页。第五单元严重心理问题的诊断第五十四页,共七十四页。
如何对严重心理问题做出诊断?第五十五页,共七十四页。(一)分析求助者问题是否有器质性病变做基础(如,与激素有关的疾病,感觉减退,大脑损伤等)。(二)根据区分正常与异常的心理学原则(三原则)和精神病性症状,与精神病性问题相鉴别。有关精神病性症状?严重心理问题诊断程序第五十六页,共七十四页。(三)分析求助者的内心冲突类型,与神经症性问题相鉴别。内心冲突类和神经症问题特点?心理冲突有常形与变形之分
常形:1它与现实处境直接相联系,涉及大家公认的重要生活事件;2是它有明显的道德性质。变形:1它与现实处境没有什么关系;2不带明显的道德色彩。神经症判断标准(许又新)病程。精神痛苦的程度。社会功能。严重心理问题诊断程序第五十七页,共七十四页。(四)分析求助者情绪是否泛化与严重心理问题相鉴别泛化和严重心理学问题的特点?
诊断为“严重心理问题”,必须满足如下条件:第一,引起“严重心理问题”的原因,是较为强烈的、对个体威胁较大的现实刺激。第二,从产生痛苦情绪开始,痛苦情绪间断或不间断地持续时间在两个月以上,半年以下;第三,遭受的刺激强度越大,反应越强烈。多数情况下,会短暂地失去理性控制;在后来的持续时间里,痛苦可逐渐减弱,但是,单纯地依靠“自然发展”或“非专业性的干预”,却难以解脱;对生活、工作和社会交往有一定程度的影响。第四,痛苦情绪不但能被最初的刺激引起,而且与最初刺激相类似,相关联的刺激,也可以引起此类痛苦,即反应对象被泛化。
“严重心理问题”是由相对强烈的现实因素激发,初始情绪反应剧烈、持续时间长久,内容充分泛化的心理不健康状态。严重心理问题诊断程序第五十八页,共七十四页。(五)确定求助者心理问题持续时间、心理、生理及社会功能影响程度。(六)形成初步诊断严重心理问题诊断程序第五十九页,共七十四页。
某男,18岁,艺术学校三年级学生。自述:从小喜欢绘画,想报考中央美术学院。认为上文化课纯粹是浪费时间,故从一年级就经常借故逃避上文化课。自认为应该用这些时间来练习自己的绘画技巧,但家长不同意,理由是文化课必须要有一定的分数才能录取。自认为只要稍微看看就能通过,用不着花费那么多时间,为此经常与父母冲突。很是心烦,即使在家作画,也没有好心情。进入高三后,发现自己绘画的水平没有多大提高,而文化课也不如自己想的那么简单,恐怕自己考中央美院的理想要落空,很是焦急,睡眠不好(主要是入睡困难)。父母更是经常责备自己不听家长的意见,自己心中有些后悔,但表面上还要装出理直气壮的样子,不肯承认。还有几个月就要参加考试了,一家人都着急,自己更感到希望渺茫。对生活中的其他事情,也打不起精神。拿起画笔,经常发呆,觉得画笔很沉重。听课时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很差。该生的母亲证实儿子所说的内容属实。有位专家建议,让他看心理咨询师。第六十页,共七十四页。【分析】对该案例,诊断过程如下:1.该求助者有睡眠不好的我症状,具体情况需进一步了解,以排除器质性病变。2.根据区分心理正常与异常的心理学原则,该求助者产生情绪困扰有明显的原因,情绪性质和强度与现实处境相符合,有良好的自知力,也有求治愿望,心理活动协调,人格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心理状态正常,可排除精神病性问题。3.求助者的内心冲突来自三个方面:第一,自小学一年级开始就存在学习文化课与绘画的内心冲突;第二,与父母意见不一致形成的内心冲突;第三,高考临近。这些冲突,都是具有现实意义的心理冲突,属于常形冲突,可排除神经症性问题。4.该求助者的不良情绪已经出现泛化。5,该求助者的主导症状是焦虑和抑郁情绪,情绪反应尚在正常范围内;但从高三开始一直持续到高考几个月(推算下来,至少4个月);社会功能受较大影响。6.根据以上分析,该求助者的问题当属严重心理问题。对该求助者的诊断:严重心理问题。第六十一页,共七十四页。(一)严重心理问题的诊断,力求与神经症性心理问题相鉴别。关键点:冲突类型(二)心理冲突的性质,对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与神经症鉴别诊断的关键因素)(三)通常情况下,对青年人来说,关系到个人发展前途的事件,大致都属于高强度刺激。(四)在分析情绪是否泛化时,要注意区分泛化、心境对人的影响的区别。严重心理问题的诊断注意事项第六十二页,共七十四页。第六十三页,共七十四页。第六单元提出心理评估报告第六十四页,共七十四页。综合初诊材料,对求助者的问题性质、程度及可能的原因作出评估?第六十五页,共七十四页。(一)临床资料的核实(二)评估求助者的心理、生理及社会功能状态(三)导致心理问题的原因的分析:精神分析学派:潜意识的冲突,童年时期的情结。行为主义学派:条件反射的形成认知理论:不恰当的认知评价方式(四)写出分析评估报告工作程序第六十六页,共七十四页。第六十七页,共七十四页。多选题1.心理不健康的状态可包括() (A)一般心理问题 (B)精神分裂症康复期 (C)严重心理问题 (D)部分神经症性问题2.收集求助者临床资料的途径包括() (A)家属报告 (B)临床观察 (C)心理测验 (D)作品分析3.心理咨询师若要对确诊为神经症的求助者进行心理治疗,应该() (A)分析求助者心理冲突的类型及特点(B)接受相关培训并获得相应的治疗资质 (C)必要时寻求相关会诊或转介相关专家 (D)使用神经症简易评定法分析问题性质4.心理咨询工作范围包括() (A)改善睡眠质量 (B)如何争取加薪(C)工作缺乏成就感(D)总是担心身体健康第六十八页,共七十四页。练习一般资料:男,28岁,未婚,公司职员。求助问题:反复思考毫无意义的问题,伴急躁和睡眠障碍2个月。案例介绍:近2个月来反复思考一些毫无意义的问题,如“洗水果时是多用一点水好,还是少用一点好”“削带皮的蔬菜如黄瓜时,是去皮厚一点好还是薄一点好”,等等。虽然认为想这些没必要,但还是控制不住地想。继而出现洗衣服时总担心洗不干净而反复洗涤,直到自认为洗干净为止,为此耽误了许多时间。后来又出现了一种奇怪的想法,走过街天桥时总想着跳下去,为此感到害怕,尽量避免走过街天桥。因而非常烦恼,脾气变得急躁,遇到一点小事就爱发火,经常感到疲惫,睡眠不好,常到凌晨一两点才能入睡,醒来感觉昏昏沉沉。由于这些问题的困扰,工作、生活受到了影响,虽尚能坚持应对,但感觉苦恼,希望尽快解决,因此前来心理咨询。
第六十九页,共七十四页。练习一般资料:男,28岁,未婚,公司职员。求助问题:反复思考毫无意义的问题,伴急躁和睡眠障碍2个月。案例介绍:近2个月来反复思考一些毫无意义的问题,如“洗水果时是多用一点水好,还是少用一点好”“削带皮的蔬菜如黄瓜时,是去皮厚一点好还是薄一点好”,等等。虽然认为想这些没必要,但还是控制不住地想。继而出现洗衣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仓库设备维修合同范本
- 2025年航空运输辅助服务项目提案报告模板
- 机修班组自查报告范文
- 2025年软泡聚醚项目提案报告
- 2024年海南省中考语文一模试卷
- 机场就业调查报告范文
- 货物损失报告范文
- 2025年盘园儿钢项目申请报告模式
- 2025年织物阻燃剂项目规划申请报告模稿
- 2025年液压破碎锤项目立项申请报告
- 城市绿化与生态环境改善
- 监理人员安全培训考试试卷(答案)
- 2024-2025学年中小学校第二学期师德师风工作计划:必看!新学期师德师风建设秘籍大公开(附2月-7月工作安排表)
- xxx项目财务评价报告
- 《急性心力衰竭的急救处理》课件
- 万兆小区方案及实施路径
- 2025年高压电工作业考试国家总局题库及答案(共280题)
- 初中图书室阅览室建设实施方案范文(2篇)
- 2024年中国养老产业商学研究报告-银发经济专题
- 印刷公司生产部2025年年度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计划
- 2025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八年级下册知识点梳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