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麻风病疫情监测骨干培训班学习内容小节_第1页
全国麻风病疫情监测骨干培训班学习内容小节_第2页
全国麻风病疫情监测骨干培训班学习内容小节_第3页
全国麻风病疫情监测骨干培训班学习内容小节_第4页
全国麻风病疫情监测骨干培训班学习内容小节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麻风病的监测管理宁波市疾控中心李怀亮第一页,共一百一十二页。主要内容:麻风病的流行麻风病的监测统计《全国麻风病防治规划(2006-2010)》《全国麻风病疫情监测方案(试行)》《全国麻风病疫情监测方案(试行)》的术语和标准

第二页,共一百一十二页。全球分布主要分布在非洲、南美洲、东南亚地区目前主要流行国家:安哥拉、巴西、中非、刚果、印度、马达加斯加、莫桑比克、尼泊尔和坦桑尼亚。全球登记病例数由1982年的540万减少到2004年底的29万。2004年发现病例数41万。20世纪80年代估计病例数为1000万-1200万,1992年WHO估计数仅为20世纪80年代的一半。东南亚地区2004年底新发病例数近30万,占全球新发病人数的73.2%。主要分布在印度、缅甸、尼泊尔。第三页,共一百一十二页。我国麻风的流行(一)、流行与分布我国流行历史:2000多年。主要分布地区:北纬38℃以南地区,特别是东南沿海和长江流域。全国除北京、山西和内蒙古外,其他28个省(市、区)均有麻风流行。以往病例分布:以沿海的广东、江苏、山东、浙江、福建等省为多。目前分布状况:西南地区、西藏、湖南。占全国60%。第四页,共一百一十二页。1949~1999年全国麻风患病率和发现率变化第五页,共一百一十二页。1949~2003年全国共发现483026例。发病高峰在50、60年代;70年代后期开始下降;2003年下降至0.11/10万。Ⅱ级畸残率由1949年的58.8%下降到2003年的21.2%。第六页,共一百一十二页。现症(活动性)病人-中国定义病例数=6392例患病率=0.049/万患病率>0.1/万的县(市)数=298个患病率>1/万的县(市)数=43个需要治疗的病人-WHO定义病例数=3171例患病率=0.024/万我国麻风流行状况-2005年第七页,共一百一十二页。新发现病人(儿童约占2.1%,2级畸残者约占21%)病例数=1658例发现率=0.127/10万MB:PB=1147/511(69.2%)发现的复发病人病例总数=168例MDT复发数=54例我国麻风流行状况-2005年第八页,共一百一十二页。

浙江省麻风疫情概况

防治初期:全省有4个县市为高流行区,28个中流行区,38个低流行区及4个非流行区。患病率:最高为1973年的0.2775‰,1994年为0.0032‰。1995年通过卫生部考核达到基本消灭麻风病指标。至2004年底全省累计病人数为16545例,临床治愈12000例,现症死亡及外迁等4466例,累计复发339例。目前尚有现症病人103例,患病率为0.02/万,其中31个县(市)已无现症病人。第九页,共一百一十二页。浙江省近5年(1999—2003年)共报告新发麻风病83例,复发18例(均为多菌型DDS单疗复发)。新病人发现的方式以报病、皮肤科及专业机构门诊居多,而主动发现者较少;除2002年发现一例儿童病例外,其余新发病人的发病年龄均大于15岁,平均发病年龄为49岁;麻风新发现病人中每年仍有20%左右存在II级或II级以上可见性畸残,五年平均病期为2.68年。第十页,共一百一十二页。浙江省2000-2004年麻风疫情年份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新发现病人数9 12 222219其中外省病人数0024 6平均延误期(年)3.62 1.17 2.321.012.102级畸残数(WHO)1 4 762儿童病例数 0 0 100发现率(1/10万)0.02 0.03 0.050.05 0.04年底现症病人数87 76 91 94 1032级畸残数(WHO)16 14 19 26 26患病率(1/万)0.019 0.0170.020 0.020 0.022MDT覆盖率96.61 97.7898.1598.46 94.12复发病人数53 413第十一页,共一百一十二页。2005年全省共发现20例新病人(其中外省流动病人10例),复发4例,临床治愈27例,外迁2例,现症死亡1例,至2005年底共累计发现病人16565例,目前尚有现症病人97例(其中外省流动病人21例),较2004年(103例)下降5.83%,患病率为0.0021‰。由于部分县(市)在外省流动人口中发现麻风新病例较多,有两个县(市)已超过以县、市(区)为单位基本消灭指标。第十二页,共一百一十二页。宁波市情况宁波市麻风病防治工作始于上世纪50年代余姚、慈溪、鄞州分别于1960年、1965年、1972年相继成立了皮防站1990年、1991年、1997年慈溪市、余姚市、鄞州区及宁波市五区相继达到了基本消灭麻风病标准1990年余姚皮防站撤销;2004年8月鄞州皮防站撤销,2004年宁波市卫生局对我市麻风病的防治工作做了职责划分,慈溪市皮防站保留,承担全市麻风病诊断、治疗以及麻风休养员的住院管理工作。第十三页,共一百一十二页。宁波市流行情况2006年宁波市发现6例新病人,均为外地流动人员,当年临床治愈1例,外迁2例,至2006年底累计发现病人762例,目前尚有现症病人15例(其中外地流动病人9例)。第十四页,共一百一十二页。1、分布不均匀;2、登记患病率低于实际患病率;3、麻风患病率下降但发现率无明显改变;4、全球估计有300万麻风畸残者,浙江省有3500左右的麻风畸残者,畸残预防与康复工作必须予以关注;5、近5—10年来全省每年新发病人数仍非常稳定(每年约20例左右),表明完全依靠MDT来控制传染源未达预期结果。(一)流行特点第十五页,共一百一十二页。传染源1.未治瘤型病人体内含大量麻风菌24h鼻分泌物中平均含菌量为2.4亿条;1ml喷嚏物中约含2000万条菌;1克麻风瘤中可含25亿条菌;2.病人体内麻风菌主要从鼻黏膜和咽喉黏膜分泌物排出。第十六页,共一百一十二页。3.未治疗过的MB病人是最重要的传染源;MB病人的家庭接触者发生麻风的危险是一般人群的5~10倍;皮肤涂片查菌阳性程度与其感染力呈正相关;4.PB病人的家庭接触者发生麻风的危险比非接触者高,比MB病人的接触者低,表明PB病人也具有传染性;5.治疗过的MB病人其接触者发病的危险比未治疗过的MB病人的接触者低,但比一般人高;第十七页,共一百一十二页。6.麻风杆菌带菌者问题:高流区健康人鼻黏膜和皮肤上查到抗酸杆菌,分离到与麻风杆菌一致的DNA序列;这些健康人血清检查,对麻风杆菌的特异性抗体阳性;高流行国家许多病人没有与麻风病人接触的历史;麻风杆菌健康带菌者在麻风传染过程中的作用,尚无实论;第十八页,共一百一十二页。上呼吸道——鼻黏膜、咽喉黏膜大量排菌破损的皮肤——可排出大量活菌完整的皮肤——很难查到麻风杆菌传播途径第十九页,共一百一十二页。1.直接传播长期密切接触;偶尔短期接触。病人排出体外的麻风杆菌在自然干燥过程中可存活2天;病人喷嚏或咳嗽时,排放到空气中的麻风杆菌悬滴被尘埃吸附,健康人吸入这种悬滴和尘埃,通过上呼吸道黏膜进入人体——这是麻风杆菌进入人体的主要途径;第二十页,共一百一十二页。含菌的悬滴或尘埃附在健康人的皮肤上,由于搔抓、外伤和昆虫叮咬,麻风杆菌可通过表皮进入真皮而致感染;MB病人皮肤破溃可排出大量麻风杆菌——健康人与病人长期接触,杆菌可自健康人破损的皮肤进入机体——这是传统认为麻风传播的重要方式。第二十一页,共一百一十二页。2.间接传播接触麻风病人的衣物、生活用品或生产工具——理论上是可能的,因为麻风杆菌排出后在自然干燥过程中可存活数天;昆虫叮咬传播——多菌型病人菌血症检查为阳性,其菌量可达105条/ml,蚊子、臭虫等体内可查到麻风杆菌,吮血昆虫传播麻风的可能性值得进一步研究;第二十二页,共一百一十二页。土壤中可查到麻风杆菌;据报告有的流行区在水中查到麻风杆菌特异性DNA,用污染的水洗澡、洗物可引起感染;已报告狗咬、用麻风杆菌污染的针头作免疫接种和纹身后可出现麻风皮损。总之,间接传播很少见,对麻风的传播不起重要作用。第二十三页,共一百一十二页。(四)机体的免疫力麻风杆菌感染后是否发病,主要与细胞免疫力有关;绝大多数人对麻风菌有特异性免疫力,在麻风菌侵入机体后并不发病,少数对麻风易感;麻风菌素晚期反应阳性者,一般不易患麻风病,即使发病也是TT;麻风菌素晚期反应阴性者,感染后发病的危险较大,且大多为MB;第二十四页,共一百一十二页。麻风的感染率较高而发病率较低;有调查表明,流行区健康人群和麻风接触者中,亚临床感染者可达15~25%,但发病者很少;成人对麻风菌免疫力较强;儿童感染后发病机会相对较大;青少年发病比年龄较大者高;夫妇间麻风发病率(2~5%)较低;人对麻风杆菌的易感性差异很大,从有绝对抗病能力到抵抗力完全缺如;第二十五页,共一百一十二页。麻风联合化疗1.少菌型方案6个月2.多菌型方案2年3.上述方案是最低有效方案,但不反对应用作用更强或疗期更长的方案。第二十六页,共一百一十二页。麻风防治策略第二十七页,共一百一十二页。WHO消除麻风的策略病例早期发现;综合性医院均能诊断和治疗麻风;MDT治疗所有病人:确保MDT免费供应,易于获得,普遍治疗;畸残预防与康复。第二十八页,共一百一十二页。麻风防治的持续性新病人和复发病人会继续不断地出现;新发生的病人需及时予以MDT治疗;新发病人中畸残率5~30%;正在接受治疗或已经治愈的病人有发生进一步损伤的危险,需要及时处理;尽管麻风的流行率低,但麻风的诊断、治疗、畸残预防和护理、康复等需持续进行。第二十九页,共一百一十二页。早期发现和MDT治疗的措施:麻风防治与综合性卫生机构一体化,由综合性卫生机构发放MDT,改善社区MDT的可获得性;加强能力建设,使流行区综合性卫生机构都能开展麻风的诊断和治疗;改善后勤保障,确保MDT持久、方便、免费获得;提高社区对麻风早期体征的认识,改变社会对麻风的态度,动员患者及时寻求治疗。第三十页,共一百一十二页。低流行地区的麻风防治

制订针对性方法:有麻风流行的地区,选择适当的综合性卫生机构提供麻风服务;综合性卫生人员的技能:主要是对麻风的疑诊,然后转至转诊中心;转诊中心:进行确诊和开始治疗;

治疗连续性:发药、随访委托给病人所在社区的基层卫生机构;

基层综合性卫生人员:应予诊疗技术和病例管理方面的培训;

神经损伤及康复:集中在中等层次以上或大的医疗机构。

第三十一页,共一百一十二页。

一、现症病人的治疗管理

1、各级防病单位或医疗机构必须建立起一套完善的现症病人转诊系统,在日常工作中,发现疑似病人后,应告知病人去何处确诊。2、新病人确诊后,要及时的给予MDT治疗,治疗必须规则、足量、全程(疗前必须做实验室相关检查),同时,完成病历的书写工作;复发病人确诊复发后,处理同新确诊病人。3、治疗过程要定期随访,需注意不良反应,如皮疹、胃肠道反应、药物性肝炎等,通过和病人及其家属的谈话,了解其是否遵医嘱治疗,及在治疗前期是否发生麻风反应等问题。麻风监测及资料统计第三十二页,共一百一十二页。

二、疫点调查

当某地发现有麻风新病人时,即可在一定范围的疫点(如该村庄、学校、机关、工厂或车间等)进行发病调查(包括接触者调查),还可以结合开展麻风病健康教育,消除人们的误解、顾虑和偏见。

第三十三页,共一百一十二页。三、监测期病人及其家属的监测和随访

1、现症病人在完成规定疗程后,必须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包括临床和细菌检查,如细菌检查原阳性者转阴后,临床皮损基本消退,即可考虑判愈,判愈时原则上必须做病理切片,判愈后仍需实行临床和细菌监测。2、监测期限:多菌型病人完成规定疗程后监测十年,监测期内每年必须给予体格检查,每二年必须给予一次细菌检查,少菌型病人完成规定疗程后监测五年,监测期内每年必须给予体格检查,完成监测时还必须给予细菌检查。3、对治愈病人并完成监测的,仍需保持2—3年随访一次,并告知如有可疑症状出现时该去何处求诊。第三十四页,共一百一十二页。四、麻风畸残预防

1、现症病人:麻风防治应包含畸残的预防。因此,在治疗病人的同时必须要预防病人发生畸残,让病人知道在治疗中可能会出现的一些问题,教会病人如何自我护理等相关知识。

2、治愈病人:目的是防止原有畸残加重和恶化及预防新的畸残发生,教会病人做自我护理、防护鞋使用等相关知识。第三十五页,共一百一十二页。五、资料填写

1、新病人和复发病人确诊后,必须分别填写麻风病人登记表和复发病人登记表。2、病历书写:病历格式按浙江省卫生厅下发的《浙江省病历书写规范》中的格式及书写要求书写;3、麻风治愈登记表:现症病人(包含复发现症)在经治疗临床判愈时,必须填写麻风病人治愈登记表;4、麻风死亡病人登记表:系指麻风病人在判愈前死亡的,必须填写该表,治愈后死亡的不用填写此表。第三十六页,共一百一十二页。

目的:为及时、准确地掌握我省麻风疫情和防治情况,了解麻风的流行动态与趋势、评价麻风防治效果,为制定和改进我省麻风防治策略与措施提供依据。(一)麻风年度报表表1麻风防治情况年报表表2麻风现症病人年报表表3麻风疫情监测系统情况统计表表4麻风MDT实施情况统计表表5麻风防治专(兼)管单位情况统计表表6麻风院、村情况统计表六、麻风年度报表和疫情监测系统表第三十七页,共一百一十二页。(二)麻风疫情监测系统表

1、浙江省麻风病人登记表2、浙江省麻风复发病人登记表3、麻风疫情监测系统整理表4、麻风病临床治愈登记表5、麻风患者死亡登记表6、现症病人畸残记录表7、麻风患者访视记录卡8、麻风患者家属访视记录卡第三十八页,共一百一十二页。第三十九页,共一百一十二页。第四十页,共一百一十二页。第四十一页,共一百一十二页。第四十二页,共一百一十二页。第四十三页,共一百一十二页。第四十四页,共一百一十二页。第四十五页,共一百一十二页。第四十六页,共一百一十二页。第四十七页,共一百一十二页。第四十八页,共一百一十二页。第四十九页,共一百一十二页。第五十页,共一百一十二页。第五十一页,共一百一十二页。第五十二页,共一百一十二页。第五十三页,共一百一十二页。第五十四页,共一百一十二页。第五十五页,共一百一十二页。第五十六页,共一百一十二页。第五十七页,共一百一十二页。第五十八页,共一百一十二页。第五十九页,共一百一十二页。第六十页,共一百一十二页。第六十一页,共一百一十二页。《全国麻风病防治规划(2006-2010)》第六十二页,共一百一十二页。联合化疗覆盖率100%联合化疗覆盖率又称接受治疗率,是反映联合化疗实施状况的重要指标,接受联合化疗≥1个月后才计入分子计算联合化疗覆盖率=接受联合化疗的病人总数/同期应该接受联合化疗的病人总数╳100%第六十三页,共一百一十二页。联合化疗规则率95%规则率受规则治疗定义的影响:多菌型(MB)用多菌型方案治疗,每月服药不少于20天,每年至少服药8个月,24个月的疗程可以在36个月内完成,称为规则治疗少菌型(PB)用少菌型方案治疗,每月服药不少于20天,6个月的方案可在9个月内完成,称为规则治疗联合化疗规则率=某阶段接受规则联合化疗的病人数/同阶段应该接受联合化疗的病人总数╳100%第六十四页,共一百一十二页。治愈率95%治愈率=某阶段治愈人数/同期接受联合化疗的病人数╳100%第六十五页,共一百一十二页。2级畸残率20%世界卫生组织将麻风引起的畸残分为3级:0级为正常1级为保护性感觉丧失2级为肉眼可见的畸残2级畸残率=某阶段新发现病人中有2级畸残的病人数/同期新发现病人总数╳100%

第六十六页,共一百一十二页。随访监测率95%随访监测率=某阶段实际接受监测的病人数/同期应该接受监测的病人总数╳100%第六十七页,共一百一十二页。接触者检查率90%所谓密切接触者是指与麻风病患者密切接触的人,一般包括病人家属和近邻接触者检查率=某阶段实际接受麻风病检查的接触者人数/同期应该接受检查的人总数╳100%第六十八页,共一百一十二页。皮肤科医生接受麻风培训率90%皮肤科医生接受麻风培训率=某阶段实际接受麻风培训的皮肤科医生/同期接受麻风培训的皮肤科医生总数╳100%第六十九页,共一百一十二页。乡村医生培训率80%乡村医生一般指乡镇卫生院防保科和村卫生所的医务人员乡村医生培训率=某阶段实际接受麻风防治培训的乡村医生人数/同期该接受麻风防治培训的乡村医生数╳100%第七十页,共一百一十二页。公众麻风知识知晓率70%公众麻风知识知晓率=某时期在抽查一般人群中基本了解麻风知识的人数/同期抽查一般人群的人总数╳100%第七十一页,共一百一十二页。完成麻风院(村)的改造建设任务,并投入正常运转。第七十二页,共一百一十二页。《全国麻风病疫情监测方案(试行)》第七十三页,共一百一十二页。监测病例定义(一)诊断原则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结合流行病学史进行综合判断。(二)诊断标准(详细的诊断标准参考最新版《麻风病防治手册》)

1、皮损伴明确的感觉障碍;

2、周围神经粗大伴相应的功能障碍;

3、皮肤和/或神经涂片中找到抗酸杆菌;

4、皮肤和/或神经病理有麻风病的特异性变化。符合上述2项或2项以上标准者可确诊为麻风病例;只有一项者为麻风疑似病例,应作密切随访。第七十四页,共一百一十二页。

*新发现病例:年度内新发现的麻风病人(不含复发病例);

*复发病例:年度内发现的所有临床判愈后复发的病人;

*现症病例:根据中国规定,现症病例为年度内正在接受治疗,或完成治疗后尚未达到临床治愈标准者;

*需治病例: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规定,需要接受联合化疗的病人;

*耐药监测病例:多菌型联合化疗后,复发病例再次联合化疗效果不佳者。(三)病例分类第七十五页,共一百一十二页。监测内容和方法(一)病例登记报告1、病例的发现与报告。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卫生检疫机构执行职务的医务人员发现疑似或确诊病例,应在诊断后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规定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及时报告。第七十六页,共一百一十二页。(一)病例登记报告2、麻风病新发现病例的登记和报告。

县级麻风病防治业务负责单位接到麻风病新发现病例报告后,应及时对病例进行检查确认,并填写《浙江省麻风病人登记表》(附1)进行报告。第七十七页,共一百一十二页。(一)病例登记报告3、麻风病复发病例的登记和报告。

县级麻风病防治业务负责单位接到麻风病复发病例报告后,应按以下程序诊断,并填写《浙江省麻风复发病人登记表》(附2)进行报告。a.单疗治愈病人怀疑复发者,须经县级以上单位两名有经验的专业人员详细了解病史,作全面临床、细菌、病理检查,并分析复发原因后才能确诊;b.联合化疗(MDT)治愈病人怀疑复发者,经上述程序初步诊断后,应上报省皮肤病防治研究所派员复查后方能确诊;c.联合化疗(MDT)多菌型复发者,由省皮肤病防治研究所与全国性病麻风病控制中心联系,邀请专家会诊确诊后,方能开始抗麻风治疗。并上报卫生部国家CDC麻风病控制中心。第七十八页,共一百一十二页。(一)病例登记报告4、新复发病人个案资料登记要符合以下要求。4.1新复发麻风病人一周内完成病历书写和建立完整的个案资料,包括麻风病人登记表、病历、访视卡、家属访视卡、现症病人畸残记录表,复发病人有复发登记表等;4.2病历要按以下要求书写:4.2.1参照浙江省卫生厅下发的病历书写规范中内科病历的书写格式,且还必须包括皮肤、神经、实验室诊断、治疗、知觉图和阳性体征;4.2.2皮损的描写要包括大小、多少、部位、颜色、边缘、有无免疫区存在、有无卫星状损害,有无结节及皮损的性质;4.2.3畸残描写要准确,并用WHO规定的0、1、2级分部位记录。4.3病理送检申请单和细菌单书写要符合要求:4.3.1申请单各栏目要正确书写、完整,特别是体征、诊断等;4.3.2每一次查菌确定的部位和标准号必须沿用;4.3.3有新的皮损或可疑处可临时增加割菌部位,不可取消原定部位;4.3.4首诊阳性的细菌涂片和第一次阴转涂片妥善保存三年。第七十九页,共一百一十二页。(一)病例登记报告5、麻风现症死亡病例的登记和报告。县级麻风病防治业务负责单位接到麻风现症死亡病例报告后,及时填写《浙江省麻风患者死亡登记表》(附3)进行报告。6、麻风临床治愈患者的登记和报告。县级麻风病防治业务负责单位治愈麻风现症病例后,应填写《浙江省麻风临床治愈登记表》(附4)进行报告。第八十页,共一百一十二页。(二)病例监测1、监测对象及时间a、已完成联合化疗规定疗程后即开始计算监测时间,多菌型方案治疗者10年,少菌型方案治疗者5年;原查菌阳性者,每年临床检查和皮肤涂片各一次,原查菌阴性的少菌型病人,每年临床检查1次,出现可疑皮损则需做皮肤涂片查菌;b、判愈后的监测病人每年需临床检查1次,原查菌阳性者每2年及完成监测时需做皮肤涂片查菌1次;c、完成监测期后的麻风治愈者每2~3年需随访1次,进行有关检查并记录;2、麻风病现症病例的登记和报告县级麻风病防治业务负责单位按规定(参考最新版《麻风防治手册》)对现症病例进行随访后,并填写《麻风疫情监测系统登记整理表》(附5)进行报告。第八十一页,共一百一十二页。(二)病例监测3、神经炎监测县级麻风病防治业务负责单位按规定(参考最新版《麻风防治手册》)对所有现症病例进行随访,并填写《现症病人畸残记录表》(参考最新版《麻风防治手册》)进行报告。4、耐药监测各麻风病防治业务负责单位如遇可疑耐药监测病例,应及时与省皮肤病防治研究所联系,进行耐药监测。第八十二页,共一百一十二页。(三)相关资料收集和报告县级麻风病防治业务负责单位每年年底进行麻风病防治情况统计,并填写《浙江省麻风防治情况年报表》和《浙江省麻风现症病人年报表》(附6和7)进行报告。第八十三页,共一百一十二页。数据报告、收集、分析和反馈(一)数据报告和收集1、疫情报告卡: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卫生检疫机构应将填写的疫情报告卡按规定进行网络直报。不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医疗单位应在诊断后按规定向县(市)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送(寄)出传染病报告卡,县(市)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收到传染病报告卡后,即进行网络直报;2、麻风新发病例登记表、复发病例登记表、现症病例年度随访检查及治愈、死亡登记表:县级麻风病防治业务单位应在两周内将上述登记表上报至省皮肤病防治研究所;3、麻风病防治情况年报表:县级麻风防治业务单位于每年6月30日和12月16日前将本年度麻风病防治情况年报表上报至省皮肤病防治研究所。第八十四页,共一百一十二页。数据报告、收集、分析和反馈(二)资料分析各级麻风病防治业务单位定期对麻风病监测资料进行分析。1、参考统计指标新发现病例:新发现病例数、发现率(/10万),年龄、性别、职业、发现方式、传染来源分布,平均延迟期、II级畸残比、儿童发病比、临床分型比、治疗分型比等;现症病例:现症病例数、患病率(/万),II级畸残比、临床分型比、治疗分型比等;复发病例:复发病例数、II级畸残比、临床分型比、治疗分型比等。2、参考流行动态发现率趋势、患病率趋势、延迟期趋势、畸残比趋势、儿童发病比趋势、发现方式变化等。第八十五页,共一百一十二页。数据报告、收集、分析和反馈(三)资料的报告和反馈各级麻风病防治业务负责单位应由专人负责监测工作,定期将有关监测报告、统计分析和半年、年度总结以电子邮件,同时以传真或信函的形式上报上级麻风病防治业务负责单位和同级卫生行政部门。上级麻风病防治业务负责单位接到报告后,应及时对分析结果进行反馈(以文件、信函、督导等方式)。省皮肤病防治研究所于每年8月和次年2月底前将资料上报全国CDC麻风病控制中心、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和省卫生厅。第八十六页,共一百一十二页。《全国麻风病疫情监测方案(试行)》的术语和标准第八十七页,共一百一十二页。参考统计指标发现率及其含义指一定时间(阶段、年度)内,一定人群中新发现麻风患者的频率,通常以10万分之几表示:发现率=某阶段内新发现病人数/同期平均人口数X10万发现率在0.5/10万以上考虑为麻风工作重点地区第八十八页,共一百一十二页。流动人口目前流动人口的含义比较模糊,一般指农民工,没有城市户口,没有住房,但生活在当地的务工人口.第八十九页,共一百一十二页。各种指标的趋势及其含义发现率:受发现病人力度的影响;患病率:受疗程和有无及时判愈的影响;复发率:受治愈病人随访力度的影响;儿童麻风率:受开展病人接触者检查工作的力度影响。第九十页,共一百一十二页。麻风型比

目前的多菌型病人的概念范围较大,一般是5级分类中的LL、BL、BB患者,其占所有病人的比例称型比。第九十一页,共一百一十二页。疾病延迟期

从麻风发病到被确诊的时间;其中分:病人延迟期和医疗延迟期,前者延误的原因在病人,未能及时主动找医生就诊,后者延误是医务人员未能及时诊断所致。第九十二页,共一百一十二页。麻风的诊断要严格掌握麻风的诊断标准,1)皮损伴或暂无麻木,2)周围神经粗大,3)皮损查菌阳性,4)皮损活检有麻风特异性改变的这4条标准中,一定要符合2条以上标准方可诊断麻风;仅有皮损麻木+神经粗大=PB麻风皮损(可无麻木)+查菌阳性=MB麻风皮损(可无麻木)+病理阳性=PB或MB麻风第九十三页,共一百一十二页。麻风疑似病例

WHO规定前3条标准中,有1条可以确诊麻风病人。在我国麻风监测方案中,具备4条麻风诊断标准中的1条为可疑病例,在现场中可行性差。根据实际情况,应该是只有神经粗大1条,定为可疑病人。因为皮损可以做病理检查,而神经粗大目前无法做病理。如果查到菌或病理阳性的1条标准,可以确诊是什么原因引起,可以排除或确诊麻风。第九十四页,共一百一十二页。皮肤查菌的适应症 1、任何疑似麻风,不管何种类型,均应查菌;2、临床确诊麻风,通过查菌证实诊断和分型; 3、治疗开始后,监测疗效; 4、疑似复发的病人; 5、监测期间的麻风患者。第九十五页,共一百一十二页。观察或试验ITTBTBB~BLLL皮损数量一个或少一个一个或很少较多或多很多皮损大小小不定不定不定小皮损表面不定干燥屑干燥光亮光亮毛发情况稍减少缺少或减少减少稍减少不影响感觉丧失轻或无有有轻无或轻微皮损AFB阴性或阳性阴性1~2+3~5+4~6+查菌结果与临床各型关系如下第九十六页,共一百一十二页。在有效化疗后,各型麻风患者细菌数量会出现不同变化;瘤型患者在治疗第一年,细菌数量变化不大,一般是每年减少0.6~1+;一般来说BT患者联合化疗12个月左右细菌可阴转;BB患者36个月左右阴转;BL患者48个月左右细菌阴转;LL患者60个月左右细菌阴转。第九十七页,共一百一十二页。如细菌下降过快,提示分型错误;如下降缓慢,提示病人服药不规则或细菌出现耐药;在界线类患者,有效治疗后细菌数量可下降很快,特别是BB和BL患者;在治疗后期的多菌型患者,细菌指数接近阴转时,细菌数量可下降特别慢,细菌密度1+可维持多年时间不阴转,此时不能认为是复发。麻风复发时密度指数常达2+以上,并能观察到完整麻风菌形态。第九十八页,共一百一十二页。规则治疗含义MDT疗程规则治的含义:MB方案24个月,每月服药不少于20d,一年中至少服药8月,或连续中断4月应重新治疗。整个疗程可在36月内完成。PB方案6个月,每月服药不少于20d,可在9月内完成,连续中断3月应重新治疗。第九十九页,共一百一十二页。临床治愈标准各类型麻风病患者完成规定的疗程后,在监测期内活动性症状和体征完全消退,且皮损查菌阴性,3个月后细菌复查仍然阴性;或病人初诊时皮损查菌阴性,活动性症状和体征消退后,皮肤查菌仍然阴性为临床治愈。第一百页,共一百一十二页。麻风反应的定义在麻风病治疗前,治疗中或完成治疗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