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学专题研究作业_第1页
刑法学专题研究作业_第2页
刑法学专题研究作业_第3页
刑法学专题研究作业_第4页
刑法学专题研究作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妨害公务罪:是指以暴力、威胁的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人大代表、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履行职责;或者故意阻碍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依法执行国家安全工作任务,未使用暴力、威胁方法,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

2.

受贿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

3.

一般累犯:是指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并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赦免以后,在五年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犯罪分子。

4.立功:是指犯罪分子揭发他人犯罪行为,查证属实,或提供重要线索,从而得以侦破其他案件的等行为。

5.过于自信的过失:是指行为人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

6.单位犯罪:是指由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依法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危害社会的行为。

7.刑事责任能力:是指行为人构成犯罪和承担刑事责任所必需的,行为人具备的刑法意义上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

8.疏忽大意的过失: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有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

9.防卫过当:是指在实行防卫过当过程中,违反正当的限度条件,明显超过必要限度给不法侵害人和造成重大损害,因而依法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行为。

10.

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行为人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而未完成犯罪的一种犯罪停止形态。

11.间谍罪:是指参加间谍组织或者接受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的任务,或者对敌人指示轰击目标的行为。12.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是指生产者、销售者违反国家产品质量管理法规,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在5万元以上的行为。

13.

重婚罪:是指有配偶而与他人结婚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行为。

14.

洗钱罪:是指明知是毒品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贪污贿赂犯罪、恐怖活动犯罪、走私犯罪等的违法所得及其收益,为掩饰、隐瞒其来源和性质,通过存入金融机构、投资或者上市流通等手段使非法所得收人合法化的行为。

15.

敲诈勒索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被害人使用威胁或要挟的方法,强行索要公私财物的行为。

16.

妨害公务罪:是指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人大代表依法执行职务,或者在自然灾害中和突发事件中,使用暴力、威胁方法阻碍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依法履行职责,或故意阻碍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依法执行国家安全工作任务,虽未使用暴力,但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

17.

受贿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的;或者非法收

受他人财物并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

18.玩忽职守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其职责,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1.犯罪的三大属性为(

ABC

)。

A.

刑事违法性

B.

应受刑罚处罚性

C.

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D.

严重的违法性

2.广义的刑法包括(

ABCD

)。

A.

刑法典

B.

刑法修正案

C.

单行刑法

D.

附属刑法3.

刑法上的因果关系是(

A

)。

A.必然因果关系

B.偶然因果关系

C.行为与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D.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4.

对于累犯,应当(

B

)。

A.

加重处罚

B.

从重处罚

C.

从轻处罚

D.

减轻处罚

5.李某开枪射击赵某,射击的结果却导致赵某重伤,同时导致赵某身边的王某死亡。关于本案,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

BCD

)。

A.认定甲的行为成立一个故意杀人罪即可

B.认定甲的行为成立

一个故意杀人罪未遂和一个过失致人死亡罪C.认定甲的行为成立一个故意杀人罪和一个过失致人重伤罪

D.认定甲的行为成立一个故意杀人罪和一个故意杀人未遂,实行并罚

无限防卫权适用于以下哪些犯罪行为?(

ABCD

A.

绑架

B.

杀人

C.

抢劫

D.

强奸

行为人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其意志以外的原因未能完成犯罪的一种犯罪停止形态是(

D

)。

A.

犯罪既遂

B.

犯罪预备

C.

犯罪中止

D.

犯罪未遂8.

以下属于危险犯的是(

ABD

)。

A.

放火罪

B.

爆炸罪

C.

故意杀人罪

D.

投放危险物质罪

9.根据刑法第13条的规定,犯罪是指危害社会的、依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

A

)。

A.不认为是犯罪

B.也应当以犯罪论C.可以认定为犯罪也可以不认为

D.可以判处刑罚也可以免予刑罚处罚

10.广义的刑法包括(

ACD

)。

A.

刑法典

B.

刑法修正案

C.

单行刑法

D.

附属刑法

11.

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是(

ABC

)。

A.

罪刑法定原则

B.

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C.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D.

无罪推定原则

12.

我国刑法的溯及力原则是(

A

)。

A.

从旧兼从轻

B.

从旧兼从重C.

从轻兼从新

D.

从重兼从新

13.

犯罪的三大属性为(

ABC

)。

A.

刑事违法性

B.

应受刑罚处罚性

C.

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D.

严重的违法性

14.

我国的刑法分则根据犯罪的(

B

)不同,将犯罪分为(

)大类。

A.

同类客体

B.

同类客体

十C.

一般客体

D.

直接客体

十15.

甲为年满15周岁的人,实施下列哪些犯罪行为应该负刑事责任?(

ACD

A.

抢劫

B.

抢夺

C.

绑架

D.

放火

16.

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主观心理态度

是(

B

)。

A.

直接故意

B.

间接故意

C.

疏忽大意的过失

D.

过于自信的过失

17.

刑法上的因果关系是(

D

)。

A.必然因果关系B.偶然因果关系C.行为与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D.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18.

“罪过”是指(

AD

)。

A.故意

B.犯罪动机

C.犯罪目的

D.过失

19.

行为人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其意志以外的原因未能完成犯罪的一种犯罪停止形态是(

D

)。

A.

犯罪既遂

B.

犯罪预备

C.

犯罪中止

D.

犯罪未遂

20.

以下属于危险犯的是(

AB

)。

A.

放火罪

B.

爆炸罪

C.

故意杀人罪

D.

盗窃罪

5.简述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的区别。

两者的区别:(1)从认识因素上看,二者对行为导致危害结果发生的认识程度上有所不同。(2)从意志因素上看,二者对危害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显然不同。(3)特定危害结果的发生与否,对这两种故意及其支配下的行为定罪的意义也不相同。6.简述刑罚的概念和特征。

答:刑罚是刑法中明文规定的由国家审判机关对犯罪人所适用的限制或剥夺其某种权益的最严厉的法律制裁方法。刑罚具有以下主要特征。(1)刑罚是以限制或剥夺犯罪人权益为内容的最严厉的法制制裁方法。(2)刑罚的适用对象只能是犯罪人。(3)刑罚的适用的主体只能是国家审判机关。(4)刑罚适用以国家强制力作保障。

7.简述减刑的概念和条件。

减刑是指对于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据其在刑事罚执行期间的悔改或者立功表现,而适当减轻其原判刑罚的制度。

减刑的条件:(1)减刑的适用对象是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2)犯罪分子在刑罚笋期间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或立功表现。(3)减刑必有一定的限度。

8.

简述交通肇事罪的概念和构成要件。

答:交通肇事罪是指从事交通运输和非交通运输的人员,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本罪客体是交通事故中被侵害的不特定或多数人的生命权、健康权及公私财产权,即:公共交通安全。

本罪客观要件是行人违反交通运输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即从事交通运输和非交通运输的人员,包括直接操纵机动车辆、船舶的驾驶人员和直接领导、指挥公路、水路交通运输活动的领导、指挥人员

4、本罪主观要件是过失,即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重大交通事故并造成严重后果,但由于疏忽大意没有预见,或者虽然预见但轻信能够避免,以致造成了严重后果。

9.

简述强奸罪及其刑事责任。

答:强奸罪是指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段强奸妇女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

期徒刑。

奸淫不满十四周岁的幼女的,以强奸论,从重处罚。强奸罪量刑标准:强奸妇女、奸淫幼女,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一)强奸妇女、奸淫幼女情节恶劣的

(二)强奸妇女、奸淫幼女多人的;

(三)在公共场所当众强奸妇女的;

(四)二人以上轮奸的;

(五)致使被害人重伤、死亡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10.

简述集资诈骗罪及其构成要件。

答:集资诈骗罪是指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行为。

该罪构成要件如下:

一、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且为个人。

二、为人在主观上有犯罪故意,即有非法占有的目的。

三、行为人有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的行为。四、集资诈骗行为,数额较大的,才构成犯罪。

11简述绑架罪及其构成要件。

答:绑架罪,是指勒索财物或者扣押人质为目的,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绑架他人的行为。

绑架罪的构成要件是:

一.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人身权利。二.客观方面表现为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的方法,绑架他人的行为。三.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四.主观方面由直接故意构成,并且具有勒索财物或者扣押人质的目的。12.

简述伪证罪的概念和构成要件。

答:伪证罪,是指在刑事诉讼中,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对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故意作虚假证明、鉴定、记录、翻译,意图陷害他人或者隐匿罪证的行为。

本罪的构成要件是:

(1)本罪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即本罪既妨害了国家的正常司法秩序,又侵犯了公民的人身权利。

(2)本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是实施了伪证行为。

本罪的主体为特殊主体。即只有刑事诉讼中的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才能成为本罪主体。

(4)本罪的主观方面为故意,且行为人具有陷害他人或者隐匿罪证的意图。

13.

简述医疗事故罪的概念和构成要件。

答:医疗事故罪,是指医务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造成就诊人死亡或者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行为。

(一)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医疗单位的工作秩序,以及公民的生命健康权利。

(二)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严重不负责任,造成就诊人死亡或者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行为。具体而言,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医务人员在诊疗护理工作中有严重不负责任的行为

②因严重不负责任行为导致病人严重损害身体健康或死亡的结果

③严重不负责任行为与病员重伤、死亡之间必须存在刑法上的因果关系

(三)主体要件

本罪主体为特殊主体,是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并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实施了违章医疗行为的医务人员。

(四)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即行为人主观上对病人伤亡存在重大业务过失。在这里,本罪要求行为人主观上存在重大过失而不是一般过失,即从主观上过失程度之轻重来说,行为人主观上存在严重过失。临床医疗活动本身有特殊的导致人身伤亡的危险性,医务人员稍有不慎即会发生不幸后果,如果把一般过失行为确定为犯罪,于情理上有失公平、于法律上则有失于严苛。因此,本罪主观方面是指存在业务过失而不是普通过失。医务人员依照法律承担救死扶伤的职责,有义务对自己的医疗业务行为负责,即对病人的生命健康安全负责,而医务人员的业务能力实际是指其业务技术水平。

14.

简述贪污罪的概念和构成要件。

答:贪污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和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

答:构成要件:1、侵犯的客体:是公共财产的所有权和国家的廉政建设制度。

2、客观方面:表现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

3、犯罪主体:

为特殊主体,即国家工作人员和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或者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4、主观方面:由故意构成,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目的。

15.

简述滥用职权罪的概念和构成要件。

答:滥用职权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本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滥用职权,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具体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1)行为人有滥用职权的行为。表现为:一是非法地行使本人职务范围内的权力。二是行为人超越其职权范围而实施有关行为。(2)行为人的行为造成公共财产重大损失。

案例分析题

一.女工甲某在某纺织公司做工期间,因违反公司纪律被开除。某年12月12日下午,公司总经理发现甲某被开除后仍滞留公司并住公司宿舍,于是训斥和驱赶甲某,甲某便怀恨在心,欲行报复。12月13日凌晨约3点钟,甲某拿了一盒火柴离开留宿的宿舍,走到四楼仓库的货梯便,乘四下无人之际,划着一根火柴,点燃了堆放在仓库西南角的纱料,结果酿成大火,烧毁四楼仓库内所有的货物和参考北部用木板违章隔成的女工宿舍,仓库货物燃烧放出的大量毒气,通过气窗进入仓库外侧的女工宿舍,致使61名公司员工被毒气熏死,15名女工受伤,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请问:1.甲某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如果构成,定何罪?为什么?

2.如果甲某并没有被开除,而是在其工作期间,想抽空吸口烟,将划燃的火柴随意一抛,点燃了纱料,以致引起案例中的重大伤亡和财产损失,则甲某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构成什么罪?为什么?

(1)甲某的行为构成放火罪。甲某出于报复的动机,故意放火烧毁公共财物,危害了不特定的多数公司财物和多数人的人身安全,造成重大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已构成放火罪。

(2)甲某的行为构成犯罪,应认定为重大责任事故罪,而不应定放火罪。因为职工(特殊主体)在生产作业活动中,由于违章而造成重大责任事故,虽然可能发生火灾,爆炸等事故,但是和放火罪,爆炸罪在犯罪构成上,特别是主观方面,主体方面有很大不同。甲某作为公司的职员,违反规章制度引起火灾,因而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应属于重大责任事故罪。

二.被告人韩某,男,50岁,外国籍,该国某公司驻中国某地办事处负责人。

韩某于2001年6月25日晚带被害人胡某(女,20岁,该公司文员)外出应酬,至次日凌晨1时许回到公司宿舍。当胡某进入自己宿舍关上房门要休息时,韩某借口要与胡某谈话,骗胡某打开房门后进入其宿舍。在利诱胡某与自己发生性关系遭到拒绝的情况下,韩某将胡某按压在床上,扯下自己的领带将胡某的双手捆在床架上,然后对胡某实施了奸淫。其间,胡某因极力反抗以致身体多处受伤(经鉴定属轻微伤)。约30分钟后,韩某又强行将胡某抱至对面自己的宿舍,再次对胡某实施奸淫。凌晨5时许,胡某乘韩某入睡后溜出韩某宿舍,向公安机关报案,并带领公安人员抓获韩某。韩某在被羁押审查期间,主动交待,曾于2001年3月至5月间先后3次与卖淫女陈某(1988年1月21日出生)发生性关系,共向陈某支付嫖资3000元人民币,经查属实。(《刑法》第236条规定:以暴力、威胁或者其他手段强奸妇女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第360条第2款规定:嫖宿不满14周岁的幼女的,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请分析:韩某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我国法院是否有权管辖?如果我国法院有权管辖,应当如何量刑?为什么?

答:韩某的行为构成了强奸罪,我们法院对此有管辖权,对于强奸罪,对量刑应在3年以上10年以下量刑,因为根据刑法第236条只规定,构成强奸罪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对于之前交代的嫖娼行为因为不构成犯罪,所以不属于坦白,不能作为酌定量刑情节考虑。韩某还犯了嫖宿幼女罪,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三.甲某,男,26岁,曾因盗窃罪被判处拘役6个月,1999年12月刑满释放。乙某,男,18岁。2000年4月底,甲某与乙某多次密谋共同实施抢劫,并为此准备了凶器。2000年5月上旬,甲某、乙某携带凶器多次于夜间在偏僻小路旁守候,欲抢劫行人财物,但均未遇见行人。2000年6月,甲某和乙某在公安机关例行检查中,因没有身份证和暂住证而受到盘问。经公安人员教育,两人将上述情况如实供述。

请问对甲某、乙某应当如何定罪处罚?为什么?

答:乙某与甲某年满18周岁,属于完全刑事责任能力人,对共同抢劫的行为承担刑事责任。甲、乙在夜间持凶器预备抢劫,但每次由于意志外的因素没有碰到实施对象,其行为尚未着手实施,只停留在预备阶段。后来,在公安机关的盘查中,甲、乙交待犯罪事实,构成自首。综上,甲、乙构成抢劫罪(预备),而且有自首情节,在量刑上可以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四.吴某嗜赌,导致夫妻不和。一日,吴某赌输回家,寻妻泄气。在与其妻殴打过程中,突生杀人之念,遂举菜刀将妻砍伤,并欲进一步行凶。恰逢邻居赶到,将吴某手中菜刀抢下,对其进行教育。吴某息怒,略有悔悟,及时送其妻去医院,不久其妻痊愈出院。

试分析:(1)吴某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构成何罪?(2)吴某的行为属于哪种停止形态?为什么?(3)吴某的行为应如何处理?

答:(1)吴某构成故意杀人罪。理由是主观上具有杀人故意,客观上实施了杀人行为。

(2)吴某属于杀人未遂。其理由是:吴某已经着手实施杀人行为,只是由于邻居阻拦、

制止这样的意志以外原因,才使其未能实现杀妻目的。

(3)吴某因构成故意杀人罪,属于未遂;又具有悔悟、抢救等情节,依刑法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五.2008年8月15日,贵州省习水县公安局城西派出所接到一女子报案称女儿被强奸。公安机关迅速侦破此案,依法对7人执行逮捕,其中有5名在职公职人员。贵州省遵义市中级人民法院于2009年6月30日依法进行了不公开开庭审理。经法院查明:2007年10月至2008年6月,被告人袁荣会(女,无业)指使、教唆未成年人刘某某、袁某某采取威胁手段,先后强行将3名幼女、7名少女多次带到袁荣会家中,由袁荣会联系被告人冯支洋等7人嫖宿。其中,被告人冯支洋(习水县第一职业高级中学教师)嫖宿幼女2人3次;被告人陈村(习水县同民镇司法所干部)嫖宿幼女1人2次;被告人母明忠(习水县人大代表、利民房地产开发公司经理)嫖宿幼女2人2次;被告人冯勇(个体驾驶员)、李守明(习水县移民开发办公室主任)、黄永亮(习水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干部)、陈孟然(习水县马临工业经济区土管所副所长)分别嫖宿幼女1人1次。2贵州省遵义市中级人民法院于7月24日作出一审判决:根据各被告人的犯罪事实、性质、情节和社会危害程度,依照刑法的有关规定,以强迫卖淫罪判处被告人袁荣会无期徒刑;以嫖宿幼女罪分别判处被告人冯支洋有期徒刑14年,被告人陈村有期徒刑12年,被告人母明忠有期徒刑10年,被告人冯勇、李守明、黄永亮、陈孟然各有期徒刑7年。

请问:强奸罪(奸淫幼女)与嫖宿幼女罪有什么区别?

强奸罪,是指违背妇女意志,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段,强行与妇女发生性交的行为,或者故意与不满14周岁的幼女发生性关系的行为。嫖宿幼女罪,是指嫖宿不满十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