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课标实验版-必修三-第四单元-13 宇宙的边疆 全国一等奖_第1页
人教课标实验版-必修三-第四单元-13 宇宙的边疆 全国一等奖_第2页
人教课标实验版-必修三-第四单元-13 宇宙的边疆 全国一等奖_第3页
人教课标实验版-必修三-第四单元-13 宇宙的边疆 全国一等奖_第4页
人教课标实验版-必修三-第四单元-13 宇宙的边疆 全国一等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宇宙的边疆》同步练习一、积累运用(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粗的字,每对读音完全不相同的一组是(

)。A.伫立/贮藏

罗绮/旖旎

眷属/万众瞩目B.漫溯/塑料

揉碎/荟萃

根茎/泾渭分明C.舂米/窠臼

枸杞/坍圮

漆黑/促膝相谈D.瘟疫/兵役

纳税/木讷

提防/翠堤春晓2.下列各项中,加粗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代斯勒的足球才华固然令人羡慕,但这并不是他留给广大球迷的最深刻的印象,是他,让人知道了抑郁症也能积毁销骨。B.数百名作家及大小出版商准备向百度公司发起大规模诉讼,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表示支持,而百度在四面楚歌中却依然闲庭信步。C.中国男篮与巴西男篮进行第三场热身赛,因为朱芳雨的一次冲动,引发了两队数十人参与的群殴。最终,巴西队愤然退场,比赛无疾而终。D.这样跟你说吧,作为责任编辑,我敢对刊物的文字部分负责任,至于书籍出版的其他环节,说老实话,我可就真的是望尘莫及了!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方正县官方多次向记者解释了“立碑”原因,不过记者在当地坊间采访发现,此事已经在当地民众间引起了议论,对“立碑”表示出不理解,甚至不满。B.加藤嘉一虽然从小饱受生活折磨,憎恨社会不公,但我们从其文章中依旧可以感受到他阳光的内心,从伊豆一路奋斗到北京的坚强意志。C.我们认为,在世界要求中国承担更多全球责任的时候,中国迈出发展航母的进程,是维护全球海洋安全、促进世界和平的体现。D.“郭美美事件”以特有的形态横空出世、持续发酵、高潮迭起。按网友的话说,就像是一部剧情复杂的电视剧,每天都有新人物、新情况出现,让人百看不厌。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怀疑精神是科学精神的主要内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通俗一点说,就是要求人们对任何事情都敢于问一声“为什么”②它主张人应当面对现实不断提出问题③促使我们的思想不断地趋向真理④从问题出发,对前人进行质疑⑤探求出能够接受更多怀疑、更多考验的原则⑥对已经决定了的,或者是常规的、多数人尊奉的东西A.①③②④⑥⑤

B.①④⑤⑥②③C.②⑤①⑥④③

D.②④③①⑥⑤二、阅读鉴赏(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8题。没有沙漠,地球会更好吗?沙漠常常被视为环境恶化的产物,但实际上,沙漠也是维持地球生态循环的一分子,同时也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能源。沙漠不见了,地球上的生态系统是不是该长长地松口气了?没那么简单,新的问题会出现。树木虽然优点很多,比如能涵养水源,能调节气候,还可以降低噪音,但是有的时候并不是很可爱。它们在捕获和吸收阳光的同时,还会将热量传输到空气中,以便自身降温,但这样会使得地面温度升高。树木本身虽然可以通过吸收二氧化碳而抵消掉向空气中散发的热量,可是整个过程极为缓慢,要花数十年的时间。由于有了沙漠,整个过程就不会这样拖拉,因为它反射阳光的能力较强,有助于散热,可以起到很快降温的作用。不仅如此,包括沙尘在内的大气中的微粒,能大量反射掉射入地球的太阳辐射,大约能抵消掉因工业大量排放二氧化碳造成的全球变暖升温值的20%。而沙漠在地球上湿气的交换中也充当了重要角色。此外,沙尘暴所携带的碱性沙尘,大大减少了北方的酸雨。如果没有沙尘暴带来的碱性沙尘的中和,中国北方将和南方一样多酸雨。沙尘暴还会给很多地方带去养分,夏威夷当地肥沃的土壤,有许多的养料成分来自遥远的欧亚大陆内部。两地相隔万里,普通的风无法把内陆的尘埃吹到这么遥远的地方,而沙尘暴却可以把细小却饱含养分的尘土携上3000米高空,穿越大洋,再播种一般把它们撒下来。除了夏威夷群岛,科学家还发现,地球上最大的绿肺——亚马孙热带雨林也得益于沙尘暴,它的一个重要的养分来源也是空中的沙尘。没有沙漠,最先郁闷的一定是考古学家。沙漠气候虽然干燥,却历来是考古学家的乐园,因为他们在那里可以找到很多文物和化石。如果秘鲁沙漠的新鲸类化石未被发现,我们就永远不会知道史前还存在着可以吃须鲸的巨鲸。我们也不能了解恐龙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动物,更不用说深刻地探究恐龙大灭绝之谜了。地质学家一定也同样郁闷。位于非洲纳米比亚西部的纳米比沙漠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沙漠,它形成于5000多万年前,保留着很多古老动物和植物的化石,它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地质学家了解了地形地貌的变迁和动植物的进化,可以说是一个地质学的图书馆。世界上的石油大都在沙漠地带,不仅石油,有些矿物也产在如沙漠这样的干燥地区。盐滩上有很多水蒸发之后留在表面的矿物质,如石膏、盐等。从硼砂和其他硼酸盐中提炼出来的硼,是制造玻璃、陶瓷、农业化学制品、软水剂和西药的一种基本成分。美国加利福尼亚南部的塞尔斯湖是个著名的干盐湖,那里已出产的矿物就价值10亿多美元。云母、黏土等非金属物质也出现在干燥地区。时代倡导低碳经济,沙漠盛产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而只有森林的地球会让它们都变成星际神话。总之一句话,如果地球上只有森林,我们将损失一大批潜力资源。(《科学博览》2011年4月版,有删改)5.下列关于如果没有沙漠,地球上将会出现的问题的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A.地球表面散热降温的时间将会延长。B.相当多的地方出现酸雨的频率将会增加。C.考古学家将失去很多找到文物和化石的机会。D.地质学家无法了解地形地貌的变迁和动植物的进化。6.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A.树木在进行光合作用时,为了给自己降温,必然会释放热量,以致地面温度上升。B.森林吸收二氧化碳能够为地球降温,但其速度远远比不上沙漠降温的速度那么快。C.地球上所有肥沃土壤的养分都来自沙漠的沙尘,如夏威夷群岛和亚马孙热带雨林。D.失去了沙漠,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就会大量流失,低碳经济就可能成为泡影。7.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沙漠是维持地球生态循环的功臣,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能源,故人类以后再不必治理沙尘暴了。B.人们可以合理运用科学手段有意识地利用沙尘暴反射阳光、抵消热量的特点,为环保作出有益的举动。C.沙漠保留了大量的文物和化石,说明沙漠在史前有可能是遍布动植物的绿地,或是一望无际的海洋。D.步入低碳经济时代,人类在寻找、开发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时,将会更多地把战略眼光瞄向沙漠。8.作者认为沙漠“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能源”的依据是什么?(6分)

三、表达交流(13分)9.仿照下面的示例,照应给出文句的意思另写两句话,要求使用的诗文名句贴切合理。(6分)中学的许多课程,可以用诗文名句风趣地加以说明或议论。比如,生物课:“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物理(实验)课:“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又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再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10.根据下面文字的内容,简要概括渤海湾漏油事件的经过。不超过25个字。(7分)搜狐财经讯

国家海洋局2011年7月5日在京召开渤海漏油通气会,会上海洋局环保司司长李晓明介绍了漏油事件的先后经过。漏油发生的先后顺序为,6月4日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接到康菲公司的报告,报告称蓬莱19-3油田B平台东北方向发现不明来源油膜;6月8日康菲再报告在B平台东北方向附近海底发现溢油点;6月12日,经海洋局分析认定漏油源头为蓬莱19-3B平台。继B平台之后,6月17日,海洋局再次接到蓬莱19-3C平台的漏油报告,C平台C20井在钻井作业中发生小型井涌事故。海洋局称,发生漏油事故后,截止7月4日,海洋局共安排4艘海监船、2架海监飞机、40余名现场工作人员和将近400名陆岸工作人员参与相应工作。B平台溢油于6月19日得到基本控制,C平台于6月21日基本控制。从接到报告,到两座出事平台基本控制,前后17天时间。参考答案1.答案:C思路解析:A项,分别读zhù,qǐ/yǐ,shǔ/zhǔ;B项,分别读sù,suì/cuì,jīng;C项,分别读chōng/jiù,qǐ/pǐ,qī/xī;D项,分别读yì,nà/nè,dī。2.答案:B思路解析:A项,“积毁销骨”,指不断地毁谤能使人毁灭。B项,“四面楚歌”,比喻四面受敌,处于孤立危急的困境。C项,“无疾而终”,没有病就死,比喻事物未受到干扰就自己消灭了。D项,“望尘莫及”,只望见走在前面的人带起的尘土而赶不上,比喻远远落后。3.答案:D思路解析:A项,成分残缺,在“对‘立碑’”前加“人们”。B项,语序不当,应该为“虽然加藤嘉一……但我们……”。C项,搭配不当,“进程”应为“步伐”。4.答案:D思路解析:②句的“它”指代“怀疑精神”,故在最前面,接着是④③,这是对“怀疑精神”的阐述。①⑥⑤是从“通俗”的角度进行的进一步解说。故答案为D。5.答案:D思路解析:D项,“无法了解地形地貌的变迁和动植物的进化”与文意不符,原文说的是“在很大程度上……的进化”。6.答案:C思路解析:C项,“地球上所有肥沃土壤的养分都来自沙漠的沙尘”的说法过于绝对。7.答案:A思路解析:A项,“人类以后再不必治理沙尘暴了”的推断缺乏依据且不合情理。8.思路解析:此题考查对文中信息要点的筛选。结合文章第6、7段的有关内容,分点表述即可,但应准确理解题目中“能源”这一关键词的含义。参考答案:(1)世界上大部分的石油都在沙漠地带。(2)沙漠出产矿物质和非金属物质。(3)沙漠盛产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9.思路解析: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