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题库)模拟试卷二_第1页
教师资格证《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题库)模拟试卷二_第2页
教师资格证《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题库)模拟试卷二_第3页
教师资格证《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题库)模拟试卷二_第4页
教师资格证《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题库)模拟试卷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师资格证《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题库)模拟试卷二[单选题]1.下面谱例中,5~(江南博哥)6小节和1~4小节的关系是()A.时值紧缩B.时值扩大C.模进D.加花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谱例中的5~6小节与1~4小节的旋律音相同,但总时值通过紧缩的方式缩短了一倍。[单选题]2.下面旋律片段出自()A.《伤逝》B.《白毛女》C.《江姐》D.《小二黑结婚》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谱例出自歌剧《白毛女》中杨白劳的唱段《十里风雪》。[单选题]3.下列不属于拉丁舞的是()A.桑巴B.伦巴C.斗牛舞D.探戈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拉丁舞源自拉丁美洲国家的民间舞会舞蹈,包括桑巴、伦巴、恰恰、斗牛舞、牛仔舞。[单选题]4.下面谱例中的旋律片段出自()A.《热情奏鸣曲》B.《田园交响曲》C.《悲怆奏鸣曲》D.《悲怆交响曲》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谱例出自柴可夫斯基的《第六(悲怆)交响曲》。[单选题]5.下面旋律片段的节拍类型是()A.单拍子B.复拍子C.混合拍子D.散拍子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由完全相同的单拍子结合在一起构成的拍子叫作复拍子。复拍子比单拍子多了次强拍,[单选题]6.中国最早的骨笛约有9000年的历史,它出土在黄河流域的哪个省()A.甘肃B.陕西C.河南D.山东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中国最早的骨笛出土在河南省舞阳县。[单选题]7.下面谱例中的民歌主要流行于哪个省()A.河南B.江西C.江苏D.青海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谱例出自《上去高山望平川》,这是一首青海民歌,是“河湟花儿”的代表曲目。[单选题]8.音乐教学过程中的主要环节是展开阶段,“展开”意味着铺展、发展,这一阶段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过程。下列哪项不属于展开阶段的活动设计()A.活动体验B.发现探究C.总结提炼D.情感投入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总结提炼属于结束阶段的活动。[单选题]9.作为指挥,在排练新作品之前应做的工作是()A.仔细研读总谱B.督促乐队成员练习作品C.与乐队成员讨论作品D.和乐队成员聆听作品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作为指挥者在排练新作品之前,应做好三个案头工作,即熟悉作品、分析作品、表现作品,整个熟悉作品的过程,就是要仔细研读总谱。[单选题]10.皮亚杰认为,儿童思维发展趋于成熟的标志是()A.获得“客体永久性”概念B.有符号功能思维C.获得“守恒”概念D.进入形式运算阶段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进入形式运算阶段是儿童思维发展趋于成熟的标志。[单选题]11.下面谱例中的旋律片段是由()创作的。A.斯美塔那B.德沃夏克C.柴可夫斯基D.鲍罗丁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谱例是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的《e小调第九交响曲“自新大陆”》中的片段。[单选题]12.在一档电视节目中,蒙古族的表演者将蒙古族的艺术瑰宝呈现在了广大观众面前。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判断,他们表演的才艺最有可能是()A.马头琴、囊玛、呼麦B.扎木聂、安代舞、木卡姆C.安代舞、呼麦、长调歌曲D.马头琴、安代舞、赛乃姆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此题可采用排除法。囊玛是藏族的歌舞表演形式,扎木聂是藏族的弹弦乐器。木卡姆和赛乃姆是维吾尔族的歌舞表演形式。所以本题选C。[单选题]13.创作下面作品的作曲家还作有()A.《天鹅湖》B.《唐璜》C.《费德里奥》D.《塞维利亚的理发师》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谱例为《费加罗的婚礼》中的片段,作曲者是莫扎特。《天鹅湖》的作曲者是柴可夫斯基,《唐璜》的作曲者是莫扎特,《费德里奥》的作曲者是贝多芬,《塞维利亚的理发师》的作曲者是罗西尼。[单选题]14.A.B.C.D.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从和弦各音的等音条件看,先排除B,其次从和弦结构看,A、D都不属于三和弦的范畴,C将原和弦的各音同时向同方向求出等音,是不改变和弦结构的等和弦。[单选题]15.《黄河大合唱》是冼星海最有影响的一部作品,共八个乐章。其中()是以配乐诗朗诵的形式来表现,并以三弦伴奏的。A.《黄河颂》B.《黄水谣》C.《黄河之水天上来》D.《河边对口曲》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黄河大合唱》是一部史诗性的大型声乐套曲,创作于1939年,光未然作词,冼星海作曲,由八个乐章组成,以朗诵词和乐队音乐加以贯穿。其中《黄河之水天上来》是以配乐诗朗诵,三弦伴奏的形式出现的。[单选题]16.下面谱例是()的作品。A.刘天华B.马思聪C.贺绿汀D.聂耳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谱例是贺绿汀的钢琴曲《牧童短笛》的片段。[单选题]17.“在初中音乐欣赏课《阳关三叠》的教学中,老师带领学生聆听欣赏了乐曲后,与学生共同伴随音乐进行诗歌朗诵,并让擅长绘画的同学画出送别的场景,并与学生进行分享和讨论。”这一教学过程体现了《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的基本理念。A.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B.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C.突出音乐特点,关注学科综合D.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案例中的音乐教学综合了诗歌、美术等不同艺术门类,所以体现了突出音乐特点,关注学科综合的基本理念。[单选题]18.音乐剧《歌剧魅影》的曲作者是_________的著名作曲家_________。选()A.英国、安德鲁·洛依德·韦伯B.美国、安德鲁·洛依德·韦伯C.法国、克劳德·米歇尔·勋伯格D.美国、奥斯卡·汉姆斯特恩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安德鲁·洛依德·韦伯,英国著名音乐剧作曲家,代表作有《猫》《歌剧魅影》等。[单选题]19.下列旋律的调式是()A.#F和声大调B.#F自然大调C.#f旋律小调D.#f和声小调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旋律中出现了#F、#E、D、#C、#G、#A、B,最后音落在#F上,若为#F大调的话,调号应为六个升号(#F、#C、#G、#D、#A、#E),但是D音没有升高,相当于降低,符合#F和声大调降低第Ⅵ级音的条件,所以为#F和声大调。[单选题]20.体验性是音乐学习的突出特点。音乐创作、表现和欣赏都离不开日常亲身参与和体验。音乐教学的过程应是一个在教师启发和指导下学生主动参与体验音乐的过程。没有参与体验,就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音乐教学。下列哪一个选项不属于体验性音乐学习()A.演唱歌曲B.演奏器乐C.编创旋律D.教师讲解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体验性音乐学习强调学生亲身参与音乐活动,通过演唱歌曲、演奏乐器、编创旋律等活动获得实际的音乐体验。教师讲解强调教师的“讲”,而忽视了学生的体验感受。[单选题]21.下列属于印度特色乐器的是()A.B.C.D.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选项A是苏格兰的风笛,选项B是日本的三味线,选项C是欧洲的琉特琴,选项D是印度的萨朗吉。[单选题]22.《歌声与微笑》《妈妈的吻》《烛光里的妈妈》等歌曲的曲作者是()A.施光南B.谷建芬C.乔羽D.刘炽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谷建芬,中国作曲家,主要作品有《妈妈的吻》《烛光里的妈妈》《年轻的朋友来相会》《歌声与微笑》等。[单选题]23.为了改进和完善教学活动而对学生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的评价是()A.诊断性评价B.形成性评价C.终结性评价D.相对性评价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为改进和完善教学活动而进行的对学生学习过程及结果的评价。[单选题]24.下列中国古代乐律学理论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蔡元定十八律②京房六十律③何承天新律④三分损益法⑤新法密律A.④③②①⑤B.④②①③⑤C.④②③①⑤D.④①②③⑤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在周代正式确立的我国古代生律的方法,按其振动体长度来进行音阶或十二律吕的相生,史称“三分损益法”,最早记述这一理论的是《管子》一书。京房,西汉律学家,他因为三分损益法所生十二律中仲吕不能回到黄钟律,因而继续推算下去,成为“六十律”。何承天,南朝宋时郯人,提出了“十二等差律”(即隋书称之“新律”)的理论。蔡元定,南宋律学家、理学家,在《律吕新书》中提出了十八律的理论。朱载培,明朝人,他的十二平均律理论最初发表于《律历融通》,在《律学新说》一书中,称它为“新法密律”。[单选题]25.我国周朝“八音”乐器分类的依据是()A.发音原理B.演奏方式C.乐器音色D.制作材料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八音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乐器分类法,始于周朝,是以乐器的制作材料来进行分类的,分为金、石、土、革、丝、木、匏、竹。[单选题]26.下面谱例中的歌曲出自哪一部电影()A.《上甘岭》B.《海外赤子》C.《红日》D.《海霞》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谱例是电影《海外赤子》中的歌曲《我爱你,中国》。[单选题]27.“审美体验,创造性发展,社会交往,文化传承”是音乐课程的()A.性质B.理念C.原则D.价值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音乐课程价值有审美体验价值、创造性发展价值、社会交往价值和文化传承价值。[单选题]28.中国地方戏曲种类繁多,其中豫剧、吕剧分别广泛流传于()A.河南、江苏B.河南、山东C.河南、安徽D.河南、四川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豫剧为河南的代表剧种,吕剧为山东的代表剧种。[单选题]29.咬字吐字属于十三辙中“由求”辙的是()A.酒、酬、舟、头B.湾、船、干、板C.河、国、歌、我D.芳、江、茫、香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由求辙是指韵母是iu、ou的字。[单选题]30.“假如我们能在一个孩子身上唤起对音乐的一种强烈的热忱,假如我们能把这种兴趣延长若干年并且缓步地把它提高到更高水平的话,那么即使他永远成不了一个技艺名家,他也将通过音乐找到他的个人幸福。”这段话符合哪一条音乐课程理念()A.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B.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C.突出音乐特点,关注学科综合D.弘扬民族音乐,理解音乐文化多样性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新的音乐课程背景下要求我们的教学要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根据题干可知答案选A。[问答题]1.为美国歌曲《故乡的亲人》片段编配和声及键盘伴奏音型。参考答案:无参考解析:首先,先确定旋律的调式调性,G大调。其次,在此基础上,上半旬结束在Ⅱ级上,下半句结束在调式主音上,和弦配置应该是在小节强拍上配上相应的级数。(Ⅰ级、Ⅳ级以及Ⅴ级之间做替换)常用伴奏音型有柱式和弦、半分解式和弦、分解式和弦。对于不同类型的歌曲片段要根据两个方面去判断:(1)曲子的调式样态;(2)曲子的曲式结构。结构变化时,伴奏音型一般会出现相应的变化。[问答题]2.分析歌曲《摇篮曲》。要求:(1)写出调式调性。(2)写出曲式结构。(3)分析歌曲特点。参考答案:无参考解析:(1)歌曲为D大调。(2)歌曲为二段体,全曲由两个乐段组成,每个乐段两个乐句,呈方整性结构形态。(3)歌曲的第一乐段(始于不完全小节的第3拍,止于第8小节第2拍)包括两个乐句。第一乐句旋律平稳地起伏向上,而后稍稍地向下回转。第二乐句旋律依然是平稳地起伏向上,并且收束在较高的主音位置上。这个乐段给人的印象是温柔、亲切的。歌曲的第二乐段(始于第8小节第3拍,止于第16小节第2拍)同样包括两个乐句。第一乐句开始有一个八度大跳,随后的旋律逐步下行,再回转上行到歌曲的属音,从而表现出一种激动的、期待的情绪。第二乐句的开端重复第一乐句的旋律,后半部分回转下行到歌曲的主音,给人以由激动转为安详的感觉,也使人感受到一种无比慈爱的亲切感情。音,节奏进行了细致的改变,把舞曲性格的节拍化为内在的韵律,使音乐更富于舒缓的叙事语气,也更适于歌词的语意内容。[问答题]3.依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基本理念,按照下列要求进行教学设计。教学对象:七年级学生教学内容:演唱《彩色的中国》要求:(1)设定教学目标。(2)针对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过程,其中至少有2个课堂提问。(3)针对(2)中的主要环节,写出设计意图。参考答案:无参考解析:【参考设计】《彩色的中国》一、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聆听并学会以领唱、合唱的方式演唱《彩色的中国》,能用歌声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与赞美之情。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聆听、分析、体验,了解歌曲中休止符的意义,掌握换气时机,表现“声断情不断”的艺术效果。3.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正确的演唱姿势,能够自然地歌唱。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会以领唱、合唱的方式演唱《彩色的中国》。2.教学难点:了解歌曲中休止符的意义;演唱中,掌握换气时机,表现“声断情不断”的艺术效果。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伴着动听的旋律,学生陆续进入教室,待大家坐好之后,教师宣布本课课题并播放刚刚听到的歌曲《彩色的中国》的音频,学生认真欣赏。教师提问:同学们在课前都预习了这首歌曲,刚才我们又完整地进行了欣赏,现在请谈谈你们的感受。(学生踊跃发言……)【设计意图】通过动听的音乐与优美画面的完美结合,自然地把学生带入歌曲的意境。(二)新课讲授1.教师范唱全曲,学生聆听思考(1)教师提问:大家在聆听老师范唱的同时,思考一个小问题:这首歌曲可以划分为几个乐段?(2)大屏幕出示歌曲《彩色的中国》的歌谱,教师自弹自唱。(3)学生为歌曲划分段落:全曲共分为两个乐段。第一乐段由四个乐句组成,第二乐段是二部合唱部分,由两个乐句组成。【设计意图】与前面播放的录音范唱相比,教师声情并茂的弹唱更能贴近学生,更易引起他们的注意与共鸣;为歌曲分段虽然并不难,也不是学习的主要目标,其目的是为后面歌曲的分层学习做准备。2.用对比的方法,攻克“休止”难点(1)教师提出要求:请同学们边划拍边视唱曲谱,并且把你们视唱中感到有难度的地方找出来,我们想办法共同解决。(2)教师弹钢琴伴奏,学生跟钢琴伴奏加歌词完整演唱歌曲。(3)学生讨论后可能会发现这首歌曲中多次出现休止符,感觉换气比较频繁,没有老师唱得自然流畅。(4)教师进一步启发引导:许多歌曲中都带有休止,有些休止的地方是可以换气的,而有些休止是不能换气的。现在我们就视唱一遍这首歌曲的第一乐段,体会一下哪些地方的休止可以换气,哪些地方的不仅不能换气,还必须做到“声断气连”。(5)学生视唱后,可能会发现凡是停顿时值较长的(一拍)休止处都可以换气,而停顿时值较短的(半拍)休止处就不能换气,即必须做到“声断气连”。(6)教师进一步提问:我们现在就用这种换气的方法再视唱一遍歌曲,看看演唱的效果是否有所改变。同时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在每个乐段中一拍的休止都出现在第三拍,而半拍的休止都出现在第三拍的前半拍,作曲家这样安排的用意是什么呢?能起到什么作用?(7)学生在教师进一步的启发后发言:一拍的休止都是在乐节、乐句的末尾处,音乐与歌词所表达的内容相对完整(教师引申:它是情感表达时所需要的语言节奏),因此可以换气;半拍的休止大都是在乐句的进行中,音乐与歌词的内容仍未表达完整,因此要声断气连。(8)教师引申:在各个乐段中一拍休止处的换气与半拍休止处的“声断气连”体现出了形式美的最高法则——“和谐而对比”。【设计意图】从歌曲学习的难点——休止符被发现,到归纳出适合音乐表现的两种换气方式,进而分析出一拍休止处的换气是情感表达时所需要的语言节奏,半拍休止处的“声断气连”是为了更好地表现“声断气连”。发现并理解了休止符出现与使用的真正目的,有助于学生正确把握与表现音乐中的特殊节奏。3.感受气息位置,体会呼气方法(1)气息的位置:既然呼吸、换气非常重要,那么气息到底在哪儿呢?是什么感觉呢?现在全体同学用象声词“si”来做个练习,体会发声时丹田(肚脐眼周围或称小腹)有什么感觉。(2)学生回答:小腹的肌肉向周围膨胀(小腹有一直向外撑住的感觉)。(3)教师进一步引导:现在我们全班同学分为三组来做一个节奏练习,第一组与第二组用“ci(一声)”来念(即声带不振动,上、下牙齿挡气,向外送气发气音),第三组用“ci(四声)”,体会发声时小腹周围是怎样的感觉。(可作三声部练习)(4)学生回答:与前面做练习时的感觉是一样的,小腹微微内收,气息自然呼出的感觉。(5)气息的方向:现在我们来做个试验,请各位同学伸出左手,手心向内立于口前1厘米,体会往手上吹气与哈气时,气息是怎样运动的,小腹部位的感觉又有什么不同。(6)学生分别体会并表述吹气与哈气时气息流动的方式,以及小腹部位不同的感觉:吹气时小腹也向外膨胀但时间很短,哈气时小腹向外膨胀的时间长、多并且持续了整个哈气的过程。(7)教师讲解:大屏幕出现的是人体发声器官的侧剖面图,图中标明歌唱时气息的流动方向。(8)教师范唱第一乐段。(9)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模仿教师的范唱,演唱第一乐段。可以找单个学生进行练唱,唱得对的同学讲体会。(10)在教师的钢琴伴奏下,师生共同演唱第二乐段。注意提示学生运用连绵的呼气、持续的小腹支持,唱出此乐段连贯、抒情的特点。【设计意图】通过教师范唱、学生模仿、学生个人演唱、交谈体会、集体演唱,使学生体会到歌唱时气息的存在以及初步运用自然的气息进行歌唱的感受。4.注意关键词语,传递歌曲意境(1)教师启发引导:整首歌曲表达、抒发的是怎样的情感和意境呢?(2)这首歌曲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少年儿童对知识的探求和对事物的好奇心理,也真挚地表达了少年儿童热爱祖国的情感。(3)教师进一步引导:除了准确地把握和表现音乐的节奏、旋律以外,作品本身还有哪些方面会影响音乐的情感与意境呢?(4)歌词。因为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歌曲所体现的情感和意境。(5)教师边讲解,边带领学生分句练习。歌词语言生动,既善于抒情,又长于叙事。在表现歌曲第一乐段的意境时,要重点体会歌词中描绘动作的关键词语及对少年儿童对知识探求和对事物好奇心理的描述。如:“轻轻打开”“看到了”这些词语要唱得传情、入神。把“碧绿的”“金黄的”“长长的”“弯弯的”形容词深情地演唱出来,要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仿佛祖国的山河、平原、沙漠都尽收眼底;在歌曲第二乐段要格外关注所有的名词,例如:“台湾”“小船”“东海”“神州”“中国”,只有把它们表现好,才可能更好地表现少年儿童热爱祖国的真挚感情。【设计意图】通过对第一乐段歌词中的动词、形容词及第二乐段中名词的把握与表现,将第一乐段“断中有连”,第二乐段“连中有断”的歌曲意境很好地表现出来。在此也体现出了“和谐而对比”的形式美。5.合唱部分学习,声部均衡统一(1)教师提出问题:现在我们来视唱第二乐段的第二声部,请大家体会其节奏上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是紧凑还是舒展呢?(2)学生视唱后回答:十分舒展。(3)教师引导学生:舒展的第二声部要唱得优美、深情,现在我们就用轻声练唱第二声部。(4)全体学生随琴轻声视唱第二声部。注意提示学生所有两拍和三拍的音,都要唱够时值。(5)将全体学生分为两个声部练习合唱,练习时注意调整声部间的和谐、均衡与统一;提示学生,像高声部“神州处处好”这样紧凑的短乐句,要唱得轻快活泼,要与低声部形成对比。【设计意图】让学生带着问题视唱第二声部的旋律,是培养学生“在音乐中体会音乐”的习惯。全体学生一起视唱第二声部,是为了加深学生对非旋律声部的印象。6.恰当运用要素,表现歌曲风格(1)教师提问:大家知道这是一首抒情的三拍子歌曲,然而它绝不是机械的“强、弱、弱”的重复,那么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表现呢?(2)学生自由回答。(3)教师引导:抒情性的三拍子歌曲与舞曲性的三拍子歌曲在风格、特点上是有一定差异的。因此,我们应该用富有情感的、轻盈柔美的强、弱、弱来演唱。(4)教师进一步引导:作者带着情感写出了优秀的作品,我们再创作时的核心仍是带着情感来演唱。(5)教师指挥,全体学生分声部演唱歌曲《彩色的中国》。【设计意图】用舞曲性三拍子歌曲处理节拍的方式,反衬出抒情性三拍子歌曲演唱时的风格、特点,即用富有情感的、轻盈柔美的感觉演唱。(三)表现歌曲1.小组练习,以不同的形式表现歌曲提示:可采用齐唱与合唱的演唱形式演唱歌曲;可一个同学指挥,其他同学演唱;可采用演唱与演奏相结合。2.小组展示,交流评价提示:启发学生从歌唱的要求与姿势、声音的音色与音准及表演的形式与效果等方面去评价。(四)延伸总结结束语:彩色的中国,可爱的祖国,在这片“多情的土地”上,我们用歌声、乐声表达了“爱我中华”的质朴情感。让我们继续在“歌唱祖国”的音乐中,怀着这份情感与祖国同行,“走向复兴”。延伸作业:以小组学习的方式,课后初步聆听歌曲《多情的土地》《爱我中华》和《走向复兴》三首歌曲,标出歌曲的演唱形式,下一节课我们互相交流学习。[问答题]4.阅读案例并回答问题。案例:某校老师在《梁山伯与祝英台》课堂教学过程中,选择欣赏以《梁山伯与祝英台》为背景音乐的舞蹈视频作为导入部分,直观形象地展示了乐曲的情绪,教学环节首先欣赏、学唱音乐主题,通过学唱音乐主题,有表情地表现乐曲的主题。然后播放整首乐曲,整体感受乐曲的艺术形象,老师为了讲授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与越剧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听越剧片段,并分析两者之间的相似性,学生刚开始讨论,老师就提问学生回答问题,最后欣赏、对比《长亭惜别》《哭灵》片段。最后时间安排得不够,学生学到的知识点也很少。问题:依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基本理念,对案例进行分析并阐述你的观点。参考答案:无参考解析:(1)这是一个问题案例。(2)本案例是以《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欣赏为教学内容,但是教学过程安排不合理,教学时间不够,而且欣赏内容的很多知识点没有凸显出来,刚开始选择欣赏、学唱音乐主题,这一环节很不错,学生能在静和动中表现音乐。但是全曲的演奏需要二十多分钟,整首欣赏达不到教学目的,不符合学情,老师在活动环节中让学生讨论的内容太宽泛,给定讨论的时间太短,激发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能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教学中,拓展学生的文化艺术视野,为的是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音乐,在“听”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而不是盲目地听。(3)在教学中教师应遵循听觉艺术的感知规律,突出音乐的特点,正确地处理音乐知识、技能的学习与审美体验和文化认知能力的关系。在新课程音乐教学中提倡挖掘学生的听辨能力,但要把“听”的知识点清晰地展现出来,根据时间的安排选择合适的欣赏内容,设置的问题应具体化、具有针对性,要有利于学生的探讨交流,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问答题]5.依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基本理念,分析下面课例并进行点评。【课题名称】走进拉丁美洲【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拉丁美洲音乐,亲身参与演奏等活动,有进一步了解拉丁美洲音乐的愿望。2>.感受探戈、伦巴两种拉丁美洲舞曲的基本节奏与风格。3>.认识几种拉丁美洲音乐的演奏乐器,能够用自制乐器参与合奏活动。【教学重难点】加强对拉丁美洲几种不同音乐体裁的认识并运用乐器进行节奏练习。【教学过程】1>.导入学生在歌曲《生命之杯》的音乐声中走进教室。教师提问歌曲的名称、演唱者及音乐的风格,引出主题——拉丁美洲音乐。2>.认识探戈音乐(1)教师播放电影片段,提示思考几个问题:电影讲述的故事发生在什么地区?从画面上能看出有哪些人种?电影主题歌的节奏是由一种闻名于世的拉丁舞节奏演变而来的,这种拉丁舞是什么?学生看后回答:①故事发生在拉丁美洲。②从画面上看到了三个人种,有本土的印第安人、欧洲人和非洲人。教师:拉丁美洲音乐融合了印第安人的音乐文化、欧洲的音乐文化以及非洲的音乐文化。随着时代的变迁,拉丁美洲的音乐也在不断发展、变化,不同时期的音乐风格、特点也是不同的。刚才我们听的这首歌曲属于“LatinPopMusic”,它的节奏是由探戈演变而来的。(教师边哼唱旋律边打节奏)这也许是我们听到过最熟悉的拉丁舞曲的名字了。下面老师请大家听一首非常典型的探戈节奏的歌曲,是拉丁美洲人民非常喜爱的《鸽子》。请同学们拿出打击乐器,模仿最典型的探戈节奏。学生活动:在音乐旋律中,用自制的乐器(在空的易拉罐或者饮料瓶内放入小石子等颗粒状物,模仿沙槌的音色),以典型的探戈节奏为音乐伴奏。教师:这些节奏里都包括哪些节奏型?学生:附点、切分节奏。(2)实践练习。①教师带领学生练习探戈的基本舞步。②教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