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 检测练习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1页
第12课 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 检测练习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2页
第12课 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 检测练习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3页
第12课 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 检测练习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4页
第12课 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 检测练习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第12课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1.《威斯特伐利亚和约》规定:“所有(神圣)罗马帝国的选侯、邦君和各邦,应根据本协议确定和确认享有他们自古以来的权力、特权、自由、优惠、自由行使领土权,不论是宗教的,还是政治的或是礼遇性的权利,因而他们永远不能,也不应受到任何人以任何借口进行的骚扰。”该条款(

)A.确立了信守条约的原则 B.促进了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C.承认了各国的主权平等 D.消除了宗教对欧洲政治影响2.近代早期,英国古物研究最初关注罗马因素。16世纪以来,他们从对罗马文明的仰慕与崇拜,转变为对日耳曼因素(撒克逊因素)的关注,威廉•兰巴德还出版了近代英国第一部方志——《肯特郡志》。这一变化说明(

)A.理性思潮逐渐兴起 B.文明冲突空前加剧C.民族国家意识觉醒 D.文艺复兴已成往事3.《威斯特伐利亚和约》规定:“所有(神圣)罗马帝国的选侯、邦君和各邦,应根据本协议确定和确认享有他们自古以来的权力、特权、自由、优惠、自由行使领土权,不论是宗教的,还是政治的或是礼遇性的权利,因而他们永远不能,也不应受到任何人以任何借口进行的骚扰。”这一条款(

)A.承认了国家主权原则 B.促进了近代西方民族国家的产生C.说明欧洲均势体系形成 D.消除了罗马教廷对欧洲政治的影响4.它创立并确认了国际法中的缔约国必须遵守条约的原则,承认德意志数百个诸侯国的主权,承认新教和天主教的同等权利,也进一步承认了国家主权的统一性和独立性,更重要的是它开创了用国际会议解决争端的惯例。它指的是(

)A.《战争与和平法》 B.《威斯特伐利亚和约》C.《国际联盟盟约》 D.《非战公约》5.1618~1648年,欧洲“新教联盟”和“天主教联盟”之间爆发“三十年战争”。战后签订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确立了神圣罗马帝国诸邦的“国家主权”,规定荷兰(联合省共和国)和瑞士获得独立地位,欧洲出现了两个既非王朝也非城邦的新型国家。这说明该和约(

)A.有助于推动民族国家的发展 B.稳固了西方国家均势局面C.促进了近代外交制度的建立 D.奠定了近代国际法的基础6.“这场新教与天主教诸侯之间的德意志内战,实质上,是希望建立帝国中央集权的皇帝与尽力维持地方独立地位的新教诸侯之间因权力的争端而引起”。这场大战之后签署了(

)A.《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B.《维也纳和约》C.《凡尔赛和约》 D.《非战公约》7.“所有(神圣)罗马帝国的选侯,邦君和各邦,应根据本协议确定和确认享有他们自古以来的权利,特权、自由,优惠、自由行使领土权,不论是宗教的,还是政治的或是礼遇性的权利。因而他们永远不能,也不应受到任何人以任何借口进行的骚扰。”该内容最有可能出自(

)A.《战争与和平法》 B.《非战公约》C.《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D.《国际联盟盟约》8.长久以来,拉丁文作为欧洲共同语言的地位无法撼动。18世纪,欧洲国家出版的文化工具书纷纷使用了本国的语言,如俄国出版的《俄语诗简明新作法》等,颇受时人欢迎。这体现出当时()A.拉丁文化影响力下降 B.近代民族意识的兴起勃发C.俄罗斯文化受到推崇 D.印刷术革新推动思想解放9.17世纪初,荷兰学者格劳秀斯在其“占有理论”中强调,“发现”绝不等于“先占”,发现本身并不赋予物以任何法律权利,除非在所说的“发现”之前,它们是真正的不存在任何主权的土地。格劳秀斯“占有理论”的提出(

)A.激化了荷兰与英国的矛盾 B.有效保护了民族国家的主权C.旨在维护荷兰的海上霸权 D.顺应了荷兰殖民扩张的需要10.17世纪,欧洲的地图测绘由各国政府性的职能机构与学术团体主导绘制,测绘成果往往成为外交谈判、国土勘界、调查与空间规划的重要历史依据。这说明(

)A.人文主义精神在欧洲传播 B.欧洲民族国家意识增强C.资本主义走对外扩张道路 D.近代外交制度逐步建立11.“缔约各国谴责用战争解决国际争端,并废弃以战争作为在其相互关系中实施国家政策的工具;缔约国之间的一切争端或冲突,不论性质和起因如何,只能用和平方法加以解决。”这些国际政治条款应最早出自(

)A.《战争与和平法》 B.《非战公约》C.《国际联盟盟约》 D.《联合国宪章》12.“从文明演进角度看,两次世界大战后成立的国际联盟和联合国是人类文明的一大进步”根据相关历史事实,下列选项中能为这句话提供有力支撑的是(

)A.这两个全球性国际组织使世界和平得到有效维护B.这两个全球性国际组织的成立反映了世界各国人民追求和平的愿望C.这两个全球性国际组织的存在遏止了世界战争的爆发D.这两个全球性国际组织使世界各国安全得到有效保障13.下图为“二战”前英国漫画家大卫·罗所作的一幅讽刺画,图中两个人抬着空担架问狼:“打扰,请问你们是否听见一声尖叫?”这幅漫画讽刺的是

A.法西斯侵略者B.被侵略者C.绥靖政策推行者D.国际联盟14.从机制上看,国联制止战争、制止侵略的宗旨成为空谈的主要原因是A.国联的成员国并非真心维护世界和平B.德国等具有发起战争危险的国家加入国联C.国联的行政院的权力过大D.国联代表大会和行政院决议坚持“全体一致”的原则15.1990年11月,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第678号决议,“授权同科威特政府合作的会员国,除非伊拉克在1991年1月15日或之前……完全执行上述各决议(指无条件撤军),否则可以使用一切必要手段……恢复该地区的国际和平与安全”。依此决议,多国部队对伊拉克采取了军事行动。中国政府对该决议投了弃权票。对此分析正确的是A.中国政府反对军事干预解决争端B.中国政府反对联合国安理会决议C.联合国的军事行动违背了大国一致原则D.联合国大会职责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16.从1527年起,英王亨利八世以《圣经》中的弟娶兄嫂无后的故事为由,要求与王后离婚,结果遭到教皇拒绝批准。愤怒的英王便开始对抗教廷,秘密与安妮·博林结婚,国会立法脱离罗马教廷,进行宗教改革,建立以国王为最高统治者的英国国教会。教皇不懂爱,由一场离婚案引发的宗教改革从本质上反映了A.路德教派提倡的因信称义影响巨大 B.人文主义思想进一步的传播C.资本主义的发展与罗马教会的矛盾 D.世俗王权与神权的尖锐对立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中世纪的西欧形成了统一的基督教世界,民众毫无民族情感而言,他们的忠诚要么是对封建领主,要么是对教皇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把人们从宗教的束缚下解放出来,现实社会的重要性提高,世俗权力特别是王权得到加强。通过马丁·路德翻译拉丁文《圣经》等方式,作为民族凝聚力重要工具的民族语言得到普及,使得宗教共同体的地位下降,民族共同体的地位上升。——摘编自李宏图《论近代西欧民族主义和民族国家》材料二

晚清以来,现代“民族”观念逐渐被引入。梁启超认为国民的独立自由是国家独立自由的前提,所以他的民族主义既肯定了人的基本权利和法律自由,也强调了国民拥有参与政治的权利。1917年,李大钊比较明确地提出了“民族复兴”的思想,认为“当以中华民族之复活为绝大之关键”。孙中山在“新三民主义”中也批评列强“不准弱小民族复兴”的观念。“九一八”事变爆发至整个抗战时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成为中国最为响亮的政治口号和社会性全民话语之一。——摘编自黄兴涛等《民国时期“中华民族复兴”观念之历史考察》(1)根据材料一,指出西欧近代民族观念的变化,并结合时代背景分析成因。(2)根据材料二,概括近代中国民族主义思想的特点,并谈谈民族国家观念在当今的时代价值。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体系宗藩体系威斯特伐利亚体系时间古代近代行为主体根据东方政治文化构建的宗主国(中国)和藩属国(周边国家)荷兰、西班牙、法国等欧洲主权国家目标诉求维系宗藩之间的和平与稳定排他性的利益,对原料、市场和投资场所的争夺权力结构中华帝国一统天下的垂直等级结构,其内部形态通常随着宗主国的盛衰而变化水平型的均势权力结构,其内部形态随着体系内国家力量的消长而变化组织原则依据宗主国和藩属国之间的不同地位而规定的不同权利和义务主要体现在大国协商和国际法的应用互动方式宗主国和藩属国主要依靠朝贡体系维系彼此之间联系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互动呈现出繁荣的状况,并不断向外扩张发展趋势区域性,日益封闭,在西方国际体系的冲击下,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宗藩体系寿终正寝西方列强以威斯特伐利亚体系为基础,建立起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据胡忠礼、邢新宇《宗藩体系与威斯特伐利亚体系一一两种经典国际体系的比较与启示》整理围绕材料(整体或部分),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论题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阐述需包含对两种国际体系的分析)参考答案:1.C【详解】根据材料“所有(神圣)罗马帝国的选侯、邦君和各邦,应根据本协议确定和确认享有他们自古以来的权力、特权、自由、优惠、自由行使领士权”可知,该合约承认了国家的主权,认为宗教、政治等因素不能干预国家主权,确立了国际关系中国家领土、主权与独立等原则,C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国家主权原则,而非信守条约原则,排除A项;16世纪,法国国王签署敕令,规定法国的法律文件必须用以巴黎方言为主形成的法语撰写,对民族语言的重视强化了民族认同,促进了民族国家的形成,上述结论早于《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签订(1648年)之时,排除B项;“消除”说法过于绝对,排除D项。故选C项。2.C【详解】根据材料“16世纪以来,他们从对罗马文明的仰慕与崇拜,转变为对日耳曼因素(撒克逊因素)的关注,威廉•兰巴德还出版了近代英国第一部方志——《肯特郡志》。”可知,近代以来,英国从对罗马文明的仰慕与崇拜,转变为对日耳曼因素(撒克逊因素)的关注,说明英国开始关注本民族因素,民族观念和国家意识正在觉醒,C项正确;材料描述的是英国民族国家意识觉醒,没有体现理性思潮逐渐兴起,排除A项;材料描述的是英国民族国家意识觉醒,没有描述文明冲突空前加剧信息,排除B项;文艺复兴发生在14世纪到16世纪,而材料描述时间为16世纪以来,无法判定文艺复兴是否已成往事,排除D项。故选C项。3.A【详解】根据材料中的“所有(神圣)罗马帝国的选侯、邦君和各邦,……享有他们自古以来的权力、特权、自由、优惠、自由行使领土权”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结束了欧洲的混战局面,随后形成的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确立了国际关系中的国家领土、主权与独立等原则,A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6世纪,法国国王签署敕令,规定法国的法律文件必须用以巴黎方言为主形成的法语撰写,对民族语言的重视强化了民族认同,促进了民族国家的形成,上述结论早于《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签订(1648年)之时,排除B项;1815年欧洲各国在维也纳会议及此后签订了一系列条约,建立了维也纳体系,这标志着欧洲均势体系的形成,此结论晚于《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签订之时,排除C项;“消除了”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D项。故选A项。4.B【详解】依据材料“它开创了用国际会议解决争端的惯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合约是《威斯特伐利亚和约》,B项正确;《战争与和平法》奠定了近代国家法的基础,排除A项;《国际联盟盟约》是一战后为建立国际联盟而制定的规则,与材料不符,排除C项;《非战公约》规定放弃以战争作为国家政策的手段,只能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和冲突,尽管该公约较为理想主义,并没有发挥实际作用,但它是人类第一次放弃战争作为国家的外交政策,排除D项。故选B项。5.A【详解】根据材料“确立了神圣罗马帝国诸邦的‘国家主权’,规定荷兰(联合省共和国)和瑞士获得独立地位,欧洲出现了两个既非王朝也非城邦的新型国家”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和约承认了荷兰和瑞士的独立,这促进了民族国家的发展,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欧洲政治力量改变的相关内容,无法得出稳固了西方国家均势局面,排除B项;17世纪欧洲君主不满足派遣使者与他国联系,而是派遣常驻外交使节和外交使团,在此基础上,近代外交制度逐渐建立起来,1815年维也纳体系建立,外交制度进一步发展,材料未体现相关内容,排除C项;《战争与和平法》奠定了近代国际法的基础,排除D项。故选A项。6.A【详解】根据材料“这场新教与天主教诸侯之间的德意志内战,实质上,是希望建立帝国中央集权的皇帝与尽力维持地方独立地位的新教诸侯之间因权力的争端而引起”。并结合所学,1618年,德意志的新教同盟和天主教同盟之间爆发战争,欧洲各国纷纷卷入,战后,交战各方签署了《威斯特伐利亚和约》,A项正确;《维也纳和约》是拿破仑战争后签署的,排除B项;《凡尔赛和约》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国(协约国)对战败国(同盟国)签订的和约,其主要目的是削弱德国的势力,与材料不符,排除C项;《非战公约》是一战后签署的,规定禁止缔约国以战争作为推行国家政策的手段,用和平方法解决国际争端,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7.C【详解】根据材料“所有罗马帝国的选侯、邦君和各邦,应根据本协议确定和确认享有他们自古以来的权利、特权、自由、优惠、自由行使领土权,不论是宗教的,还是政治的或是礼遇性的权利,因而他们永远不能,也不应受到任何人以任何借口进行的骚扰。”可知,《威斯特伐利亚和约》规定,所有罗马帝国的选侯、邦君和各邦,享有他们自古以来的权利、特权、自由、优惠、自由行使领土权,说明该条约承认国家主权,政治和宗教不能干预国家主权,国家主权意识的增强,C项正确;《战争与和平法》一书中提出君主应该制定条约并接受约束,确定了国际法的主体是主权国家,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A项;非战公约宣布缔约各国在它们的相互关系中废弃以战争作为实行国家政策的工具,和平解决国家之间的争端,与神圣罗马帝国无关,排除B项;《国际联盟盟约》是《凡尔赛和约》的第一部分,为建立国际联盟而制定的规则,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项。故选C项。8.B【详解】材料中“长久以来,拉丁文作为欧洲共同语言的地位无法撼动。18世纪,欧洲国家出版的文化工具书纷纷使用了本国的语言”,根据材料前后的对比并结合所学可以得出,用民族文字来印刷书籍可以体现出近代民族意识的兴起勃发,B项正确;拉丁文和拉丁文化不是一个概念,A项混淆概念,排除A项;材料只是把俄国作为使用本国语言的示例,并不能说明俄罗斯文化受到推崇,排除C项;印刷术革新确实有利于推动思想解放,但是材料不能体现印刷术是否有所革新,排除D项。故选B项。9.D【详解】依据材料“发现本身并不赋予物以任何法律权利……它们是真正的不存在任何主权的土地”,可以看出荷兰学者格劳秀斯的“占有理论”,并不承认其他殖民国家对殖民地以及半殖民的统治,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荷兰殖民扩张的发展,D项正确;激化两国矛盾的是两国之间的利益冲突,排除A项;该理论并未有效保护民族国家的主权,排除B项;格劳秀斯“占有理论”,为荷兰的殖民扩展提供了便利,但其目的并不是维护荷兰的海上霸权,排除C项。故选D项。10.B【详解】根据材料可知,17世纪由欧洲各国政府和学术团体主导的地图测绘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结合所学可知,16-19世纪欧洲近代民族国家逐步产生,民族国家意识逐渐增强。材料反映了近代欧洲对国家地图的重视,凸显了民族国家意识的增强。B项正确;人文主义精神指以人为中心,反对以神为中心,肯定人的价值,而材料反映的是民族国家意识的增强,排除A项;材料反映欧洲民族国家意识增强,没有提到欧洲国家对外侵略扩张,排除C项;近代外交制度是指欧洲国家互相派遣使节和外交使团,而材料反映的是民族国家意识的增强,排除D项。故选B项。11.B【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非战公约》规定放弃以战争作为国家政策的手段和只能以和平方法解决国际争端或冲突,由于该公约本身是建立在理想主义的国际关系理论下,所以该公约没有发挥实际作用,但是该项公约是人类第一次放弃战争做为国家的外交政策。因此材料内容出自《非战公约》,B项正确;《战争与和平法》第一次完整地提出国家主权“对内最高,对外独立”的原则,主权国家是国际法的主体,排除A项;《国际联盟盟约》生效后国际联盟才成立,它对国际联盟的运作具有重要的意义,排除C项;《联合国宪章》是联合国的基本大法,它既确立了联合国的宗旨、原则和组织机构设置,又规定了成员国的责任、权利和义务,以及处理国际关系、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排除D项。故选B项。12.B【详解】试题分析:国际联盟和联合国都是本世纪以来对国际关系影响深刻的全球性国际组织,这两个组织都是世界大战的产物;在性质上都是全球性国际组织;在宗旨上都以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为宗旨,B项正确;从效果和影响来看,国联成员国不及联合国普遍,对成员国的约束力也不及联合国。国联由于受少数大国控制,导致在许多国际事务处理上不公正,制裁侵略软弱无力,国联并没有遏止了“二战”的爆发。联合国在成立初期,由于受美国控制,从而使其宗旨得不到有效发挥,但也发挥过一些有益的作用,如参与推动印度尼西亚独立事务,这是联合国史上首次有效处理殖民地问题,A、C、D项排除。故选B项。13.C【详解】漫画中的抬担架的代表英法两国,““打扰,请问你们是否听见一声尖叫?””讽刺的英法对于德国的进攻采取绥靖政策,C正确;A不是材料漫画主旨,排除;被侵略者不符合漫画中主旨,B错误;国际联盟不是材料讽刺对象,D错误。14.D【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国联代表大会和行政院决议坚持“全体一致”的原则,D项正确;A、B两项叙述不准确,也不符合“机制”的要求,排除;C项不符合史实,排除。故选D项。15.A【详解】试题分析:据材料提到,1990年11月,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多国部队对伊拉克采取了军事行动。中国政府对该决议投了弃权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政府反对军事干预解决争端,故投了弃权票,故A正确。中国政府并不反对联合国安理会决议,故B排除。弃权票不等于反对票,故没有违背了大国一致原则,故C排除。联合国大会职责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与材料无关,故排除。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开创外交新局面·表现16.C【详解】A选项错误,英国的宗教改革与路德派没有必然联系;B选项说法不够准确,材料反映的是一对矛盾,而不是突出人文主义思想;C选项说法正确,正是由于矛盾冲突才导致宗教改革运动的发生;D选项说法没有落实到本质。17.(1)变化:由对宗教、国王的忠诚到对国家的忠诚(或宗教共同体地位下降,民族共同体地位上升)。原因: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资产阶级的形成和力量的壮大;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等促进人文精神的发展;西方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2)特点:西方理念与中国传统相结合(受西方观念的影响)强调民权思想:与反抗外来侵略、国家独立紧密相连(以追求民族独立为目标)以民族复兴为基本内涵,并逐渐发展为社会性全民话语。时代价值: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有利于捍卫国家利益;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任答2点,言之有理即可)【详解】(1)变化:根据“他们的忠诚要么是对封建领主,要么是对教皇的”“世俗权力特别是王权得到加强。”得出由对宗教、国王的忠诚到对国家的忠诚。原因:根据所学,从经济、阶级角度概括,得出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资产阶级的形成和力量的壮大;根据“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把人们从宗教的束缚下解放出来”得出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等促进人文精神的发展;根据所学可得出西方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2)特点:根据“现代‘民族’观念逐渐被引入。”得出西方理念与中国传统相结合;根据“所以他的民族主义既肯定了人的基本权利和法律自由,也强调了国民拥有参与政治的权利”得出强调民权思想:根据“孙中山在‘新三民主义’中也批评列强‘不准弱小民族复兴’的观念。‘九一八’事变爆发至整个抗战时期”得出与反抗外来侵略、国家独立紧密相连;根据“李大钊比较明确地提出了‘民族复兴’的思想”得出以民族复兴为基本内涵,并逐渐发展为社会性全民话语。时代价值:根据“成为中国最为响亮的政治口号和社会性全民话语之一。”并结合所学可得出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有利于捍卫国家利益;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等。18.示例一:大国在国际关系中发挥关键作用。宗藩体系是一种中华帝国一统天下的垂直等级结构,历代中原王朝是宗主国,周边大量政权是藩属国,二者形成朝贡关系;宗藩体系是中华文化圈的象征,形成的关键是中国当时强大的实力与影响力。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由欧洲一些主权国家构成,建立在均势权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