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应激新汇总_第1页
心理应激新汇总_第2页
心理应激新汇总_第3页
心理应激新汇总_第4页
心理应激新汇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心理应激新汇总1/106本章主要讨论:应激概念及心理应激理论发展情况和研究;应激相关原因包含生活事件、认知评价、应对方式、社会支持、个性特征、应激反应概念、分类、研究及其与心理应激关系。基于应激系统论模型应激控制与管理策略。心理应激新汇总2/106教学目标与要求了解:心理应激理论及相关研究

熟悉:生活事件及应激反应掌握:应激产生原因及应对方式心理应激新汇总3/106教学内容第一节总论第二节生活事件(应激源)第三节认知评价第四节应对方式第五节社会支持第六节个性特征第七节应激反应第八节应激控制与管理心理应激新汇总4/10620世纪20年代,著名生理学家坎农(CannonWB)将严重干扰性刺激时,机体所出现整体性反应,包含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激活,交感兴奋性增高,以及各部分内脏器官对应改变等,称之为应急(emergency)即“战或逃”(fightorflight)反应。第一节总论应激概念简史坎农稳态与应急说心理应激新汇总5/1061936年,病理生理学家塞里将机体在严重刺激下出现一系列非特异性反应称为应激,将这种非特异性反应称为普通适应综合征(GAS)。并分为警戒、阻抗和衰竭三个阶段。塞里“普通适应综合征”说

警戒阶段:为应对有害刺激,唤起体内整个防御能力。抗拒阶段:连续暴露在有害刺激中,机体便转入抵抗。衰竭阶段:有害刺激过于严重,机体将会丧失所取得抵抗能力而转入衰竭阶段。Dr.HansSelye心理应激新汇总6/10620世纪60到80年代,LazarusRS为代表心理学家提出认知评价(cognitionorappraisal)以及应对方式(coping)在应激中主要中介作用(LazarusRS&FolkmanS,1984)拉扎勒斯应激、认知评价和应对研究RichardS.Lazarus(1922~)心理应激新汇总7/106塞里1936年首次提出应激概念是应激反应说代表。该理论主要是从医学或病理生理学角度提出来,其所关注是应激反应与临床疾病过程。因为医学科学特殊历史背景和职业任务,决定了应激反应模型在医学界被长久重视。直到现阶段医学界精神病学、病理生理学等领域依然习惯于以应激反应模型来认识应激和应激现象。应激理论模型应激反应模型与传统医学界所关注应激心理应激新汇总8/106

应激刺激模型强调应激刺激即应激源及其性质、种类对人生理和心理影响及机制。心理应激新汇总9/106在Lazarus等应激交互作用理论基础上(其也是一个逐步发展过程),国内医学心理学界部分作者,逐步在教材中强调,心理应激是由应激源(生活事件)到各种应激中间变量再到应激反应多原因作用“过程”。应激过程模型生活事件心理反应行为反应生理反应认知评价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个性等等健康疾病应激源应激中介变量应激反应应激过程模型之一1998心理应激新汇总10/106社会支持其它原因应对方式认知评价个性特征心理反应行为反应生理反应生活事件健康疾病应激过程模型之二心理应激新汇总11/106姜乾金等在研究应激理论历史和在广泛实证研究基础上,在近十年提出了应激(或者压力)相关原因之间不但仅是单向从“因”(应激刺激)到“果”(应激反应)过程,而是多原因相互作用系统。认为个体生活事件、认知评价、应对方式、社会支持、人格特征和心身反应等生物、心理、社会多原因组成相互作用动态平衡“系统”,当因为某种原因造成系统失衡,就是心理应激。应激系统论模型心理应激新汇总12/106心理应激“系统”模型示意图健康

疾病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人格特征生活事件认知评价心身反应心理应激新汇总13/106应激系统论模型特点和意义

该模型基于“整体观”和“系统论”,有以下特点:①应激是多原因系统;②各原因相互影响,互为因果;③各原因之间动态平衡或失衡,决定个体健康或疾病;④认知原因在平衡和失衡中起关键作用;⑤人格原因起关键作用。意义:依据该模型,“应激干预或管理”能够选择从各种应激原因入手,如控制和回避生活事件、调整认知、改变应对策略、提供社会支持、降低应激反应等,能够应用于医学病因学、治疗学和预防医学各方面。

心理应激新汇总14/106过程模型心理应激定义:个体在应激源作用下,经过认知、应对、社会支持和个性特征等中间原因影响或中介下,最终以心理生理反应表现出来多原因作用“过程”。系统论模型心理应激定义:个体生活事件、认知评价、应对方式、社会支持、人格特征和心身反应等生物、心理、社会多原因组成相互作用动态平衡“系统”,当因为某种原因造成系统失衡,就是心理应激。当前心理应激定义

心理应激新汇总15/106心理应激与健康心理应激对健康主动影响适度心理应激是人成长和发展必要条件适度心理应激是维持人正常功效活动必要条件

心理应激对健康消极影响心理应激条件下人临床表现急性心理应激临床表现慢性心理应激临床表现心理应激对已经有疾病消极影响心理应激同其它致病原因一起引发新疾病

心理应激新汇总16/106第二节生活事件(应激源)定义是生活中面临各种问题,是造成心理应激并可能进而损伤躯体健康主要刺激物即应激源。当前在心理应激研究领域,生活事件或应激源包含了生物、心理、社会和文化等方面刺激。

心理应激新汇总17/106应激源分类按性质属性分生物性:高温、辐射、噪音、环境污染、衰老、月经心理性:心理冲突与挫折、不切实际期望、不祥预感、工作压力感社会性:灾害、政治动荡、经济衰退、战争创伤、恐怖事件文化性:语言文化环境改变、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改变心理应激新汇总18/106应激源分类按事件现象分工作相关原因家庭和婚姻问题人际关系问题个人健康问题自我实现和自尊方面原因经济问题心理应激新汇总19/106应激源分类按事件对个体影响分正性生活事件含有显著主动体验:晋升晋级、立功嘉奖、新婚再婚负性生活事件指个人认为对自己产生消极作用不愉快事件。降职下岗、患病离婚、亲人死亡心理应激新汇总20/106应激源分类按事件主客观属性和强度分客观事件个人(受强暴、遭抢劫);小区(自然灾害、战争);除身受者外,也可发生于目击者、受害者家眷。主观事件是个体主观原因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产物。日常生活琐事(日常困扰与微应激源)引发精神烦恼日常生活小事心理应激新汇总21/106生活事件在心理病理学中意义生活事件是最早被注意影响健康心理应激原因之一。中外历史上都有大量病案和资料证实,生活事件能够引致个体疾病甚至死亡。在质研究方面,国内外大量资料证实,生活事件致病性与其性质相关。生活事件数量也决定其对健康和疾病影响程度。当前,许多研究正在转向探索生活事件是怎样与其它各种心理应激相关原因相互作用、经过何种机制而影响健康和疾病。心理应激新汇总22/106生活事件与其它应激原因关系过程论认为生活事件是应激反应起源;刺激论更认为生活事件是应激决定原因。但研究证实,应激反应以及应对方式、社会支持、人格特点等原因也会影响许多生活事件发生、发展、性质和程度,甚至影响和决定生活事件是否成为“应激源”。

心理应激新汇总23/106生活事件量化生活事件量表:1967年,Homes和Rahe编制了社会再适应评定量表。利用这个量表能够检测一个人在某一段时间内所经历各种生活事件,并以生活改变单位LCU来度量。国内张明园(1987)编制了同类生活事件量表。另按生活事件对被试按事件对自己影响程度作出评分,并以事件正、负性质分别计分和统计。这些量表所获生活事件分与健康和疾病相关性有显著提升。国内杨德森(1988)也等编制了同类生活事件量表。

心理应激新汇总24/106应激源致应激作用评定社会再适应评定量表(SRRS)若一年内累积LCU小于150,提醒明年基本健康超出300,80%可能患病150-300,50%可能患病LCU分值升高与心肌梗死、心脏猝死、糖尿病、结核病、工伤事故、多发性硬化显著相关中国学者开发生活事件量表(LES)中国大学生心理应激量表(CCSPSS)心理应激新汇总25/106心理应激新汇总26/106第三节认知评价定义是指个体对碰到生活事件性质、程度和可能危害情况作出预计。Folkman和Lazarus(1984)将个体对生活事件认知评价过程分为“初级评价”和“次级评价”。1993年深入提出“认知再评价”补充概念。心理应激新汇总27/106事件、评价、应对与应激过程生活事件初级评价次级评价适应情绪反应(不适应)问题关注应对情绪关注应对无利害关系不可改变有利害关系有效有效无效无效可改变心理应激新汇总28/106认知原因在应激中作用对生活事件认知评价直接影响个体应对活动和心身反应,因而是生活事件到应激反应关键中间原因之一。认知评价本身也受其它各种应激相关原因影响。所以,在近年许多实际病因学研究工作中,即使仍将认知原因作为应激关键性中间变量来对待,但毕竟还要考虑其它相关应激原因综合作用。

心理应激新汇总29/106认知原因量化研究怎样将认知原因加以数量化研究,存在不少详细困难。当前一些自我估分生活事件量表,以及一些应对量表和社会支持问卷,实际上已部分结合个人认知评价原因。在临床心理研究工作中,为了探讨认知原因在事件引发应激性病因机制中作用,能够依据问题性质和客观条件,选择采取问卷或访谈方法,将被试对相关事件认知特点一一做出等级评定。

心理应激新汇总30/106第四节应对方式

定义又称应付。因为应对能够被直接了解成是个体处理生活事件和减轻事件对本身影响各种策略,故又称为应对策略。当前普通认为,应对是个体对生活事件以及因生活事件而出现本身不平稳状态所采取认知和行为办法。心理应激新汇总31/106应对概念多维度

将应激看成是过程,应对活动包括应激作用过程各个步骤。从应正确主体角度,应对活动包括个体心理活动、行为操作和躯体改变。从应正确指向性看,有问题关注应对和情绪关注应对。从应对是否有利于缓冲应激作用来看,有主动应对和消极应对。从应对策略与个性关系来看,可能存在一些与个性特质相关、相对稳定和习惯化了应对格调或特质应对。

心理应激新汇总32/106生活事件认知评价社会支持情绪反应生理反应应对活动计划回避面对分散注意升华再评价否定祈祷自评幻想合理化求援倾诉转移退化屈服幽默淡化自控自责忍受发泄放松烟酒药品(应激过程)问题关注应对情绪关注应对应对与应激过程关系心理应激新汇总33/106应对方式与应激相关应对在心理病因学中作用,已成为当前心理应激研究中很活跃一个领域,比如癌症病人、心肌梗塞病人应对特点、机制及处置方法。相关应对与应激原因间关系,各种研究证实,应对与各种应激相关原因存在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关系。应对受生活事件、认知评价、社会支持、个性特征、应激反应等各种应激相关原因影响。还与性别、年纪、文化、职业、身体素质等相关。心理应激新汇总34/106应正确量化研究

Folkman和Lazarus应对量表将应对分为反抗、淡化、自控、求援、自责、逃避、计划和自评,且划归为问题关注应对和情绪关注应对两大类。国内肖计划等筛选出包含处理问题、自责、求援、幻想、退避和合理化等6种应付方式应付方式问卷。卢抗生等修订自Folkman等老年应对问卷,包含处理问题、自责、求援、幻想、退避和合理化。姜乾金等以应正确特质研究思绪,形成特质应对问卷,包含主动应对和消极应对。

心理应激新汇总35/106第五节社会支持定义是指个体与社会各方面包含亲属、朋友、同事、搭档等社会人以及家庭、单位、党团、工会等社团组织所产生精神上和物质上联络程度。心理应激新汇总36/106社会支持在应激和病因学中作用

。多项研究证实社会支持与应激事件引发心身反应成负相关,说明社会支持对健康含有保护性作用,并深入能够降低心身疾病发生和促进疾病康复,是应激作用过程中个体“可利用外部资源”。心理应激新汇总37/106社会支持抗应激作用机制1.缓冲作用假说该假说认为社会支持本身对健康无直接影响,而是经过提升个体对日常生活中伤害性刺激应对能力和顺应性,从而削减应激反应,起到缓冲生活事件作用。2.独立作用假说该假说认为社会支持不一定要在心理应激存在下才发挥作用,而是经过社会支持本身作用以维持个体良好情绪进而促进健康。

心理应激新汇总38/106应激相关原因对社会支持关系

个体社会支持程度实际上与各种应激原因存在一定程度上交互影响,社会支持可受生活事件、认知评价、应对方式、个性特征、应激反应等各种应激相关原因制约,也与性别、年纪、文化、职业、身体素质等相关。心理应激新汇总39/106社会支持分类与量化研究

社会支持分类与量化也需要采取多维方式。所以,社会支持量表种类也相当之多。肖水源(1987)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包含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和利用度3类。姜乾金等引进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erceivedsocialsupportscale,PSSS),分为家庭支持、朋友支持和其它人支持3类。

Wilcox(1982)社会支持调查表(SSI)包含情绪支持、归属支持和实质支持。

Sarason等(1981)社会支持问卷(SSQ)包含社会支持数量和对取得支持满意度两个维度。心理应激新汇总40/106第六节个性特征个性与应激原因关系

应激系统论模型强调个性特征在应激多原因相互作用中关键意义。个性影响生活事件、认知评价、应对方式、社会支持和应激反应,但因为个性对各种应激原因影响往往被应激过程中各种表面现象所掩盖,在实际工作中很轻易使我们忽略个性原因存在,更不会注意到个性在应激中关键作用。心理应激新汇总41/106个性在应激和病因学研究中意义个性是最早被重视心身相关原因之一。个性与疾病关联,极难说是二者之间直接因果关系。到是人们早已注意到,个性-情绪-疾病之间存在联络。许多资料证实,特定个性确易造成特定负性情绪反应,进而与精神症状和躯体症状发生联络。这说明情绪可能是个性与疾病之间桥梁。心理应激新汇总42/106胆汁质——

情绪粗犷心理应激新汇总43/106多血质——

情绪丰富心理应激新汇总44/106粘液质——

情绪贫乏心理应激新汇总45/106抑郁质——

多情善感心理应激新汇总46/106人格在应激与疾病关系中作用决定个体行为类型、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影响对各种社会、心理、生物刺激物认知评价,甚至决定生活事件形成。影响一个人对环境刺激、挑战、竞争应对方式、适应能力及其效果。影响个人同他人人际关系,从而决定社会支持数量和质量。人格与应激反应形成和程度相关。心理应激新汇总47/106应激相关原因对个性影响个性一旦形成较难改变,即使改变也是迟缓。但长久应激原因作用是能够影响个体一些个性特征。尤其是兴趣、态度、观念、习惯等个性成份在应激作用下能够部分改变。心理应激新汇总48/106第七节应激反应定义是指个体在应激原因作用下所出现各种生物、心理、社会、行为方面改变,常称为应激心身反应。应激反应概念存在界定上困难。比如伴随应激所出现个体对应认知改变和寻求社会支持,既可算作应激心理行为反应,但也可分别界定为认知评价、应对或者社会支持。心理应激新汇总49/106应激反应与健康应激反应是个体对改变着内外环境所作出一个适应,这种适应是生物界赖以发展原始动力。各种应激反应包括到个体心身功效整体平衡。临床医学中许多问题实际上就是这种平衡与不平衡问题。所以,适度应激反应有利于个体人格健全和对环境适应能力。但严重应激反应会破坏个体系统平衡,从而经过心身中介机制能够影响健康直至诱发疾病。心理应激新汇总50/106应激反应量化

当前在心理卫生工作中常采取能整体反应心身健康水平问卷测试方法,其中SCL-90使用最多。另外,因为应激反应、心身障碍、心身疾病三者存在联络,故在国内外一些量化研究中,经常将心身障碍和心身疾病也作为应激“反应”变量进行研究。

心理应激新汇总51/106应激心理行为反应1.情绪性应激反应

焦虑:是应激反应中最常出现情绪反应。恐惧:是一个企图摆脱已经明确有特定危险会受到伤害或生命受威胁情景时情绪状态。

抑郁:表现为悲伤、寂寞、孤独、丧失感和厌世感等消极情绪状态,伴有失眠、食欲减退、性欲降低等。愤恨:因为目标受到妨碍,自尊心受到打击,为排除妨碍或恢复自尊,常可激起愤恨。心理应激新汇总52/1062.认知性应激反应轻度应激刺激能够使人适度唤起,个体认知能力增强,以适应和应对外界环境改变。但强烈应激刺激因为唤起水平过高,也可使个体产生负面认知性应激反应。如出现:偏执灾难化闪回与闯进性思维以及一些心理防卫机制如否定、选择性遗忘心理应激新汇总53/1063.行为性应激反应严重应激能够出现:逃避与回避:都是为了远离应激源行为。

退化与依赖:敌对与攻击:其共同心理基础是愤恨。无助与自怜:无助是一个无能为力、无所适从、听天由命、被动挨打行为状态,通常是重复应对不能奏效,对应激情境无法控制时产生,其心理基础包含了一定抑郁成份。物质滥用:心理应激新汇总54/106应激生理反应

早期,坎农“应急”,塞里GAS,以及Hess和Gellhorn自主-整合理论,主要内容是应激生理反应。应激生理反应以神经解剖学为基础。各种心理刺激经过脑干感觉通路传递到丘脑和网状结构,而后继续传递到包括生理功效调整植物神经和内分泌下丘脑。另首先经过神经体液路径,调整脑下垂体和其它分泌腺体活动以协调机体对应激源反应。心理应激新汇总55/106应激生理反应研究一直都是病理生理学、分子生物学、神经与精神病学等医学相关领域最热门研究领域之一,几十年来形成了浩瀚文件资料,也取得许多新进展。但看起来,自坎农、塞里和赫斯以后,应激生物学基础研究整体上还没有超越前人很远。尤其在应激生理反应整体生物学机制,以及不一样应激条件、不一样个体特质与不一样心身疾病之间生理反应差异方面,所知不多。可能,这方面真正“突破”,需要脑科学研究水平首先突破。

心理应激新汇总56/106应激反应心理—神经中介路径心理-神经中介机制

以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为轴心,在ChrousosGP和GoldPW“应激系统”中主要是LC-NE/交感系统。造成心理、躯体和内脏功效改变,包括HessWR和GellhornE非特应系统与向营养系统。心理应激新汇总57/106应激反应心理—神经—内分泌中介路径心理-神经-内分泌中介路径

以下丘脑-脑垂体-靶腺(肾上腺皮质)为轴心,在ChrousosGP和GoldPW“应激系统”中主要是PVN-CRH系统。经过各种内分泌激素引发一系列生理改变。包括腺体除了肾上腺皮质,还有胰腺、甲状腺和性腺等。心理应激新汇总58/106应激反应心理—神经—免疫中介路径心理-神经-免疫中介路径在应激反应过程中,免疫系统与中枢神经系统进行着双向性调整。近年还发展了“心理神经免疫学”。

心理应激新汇总59/106第八节应激控制与管理

应激控制与管理概念

依据应激系统论模型,所谓应激管理,就是经过促进应激各相关原因之间良性互动,将原因间可能恶性循环关系转化为良性循环,最终维护整个系统动态平衡,到达减轻、预防和应付应激目标。心理应激新汇总60/106

应激管理前综合评定

1.应激综合评定基本方法对应激相关原因包含生活事件、认知评价、应对方式、社会支持、个性特征和心身反应等做出综合评定,包含:⑴晤谈、观察与调查⑵量表⑶试验心理应激新汇总61/1062.应激易感性

采取各种生理指标和心理社会指标,尝试对个体生理易感性、心理易感性和社会易感性做出评定。3.应激原因综合评定、分析与判断

各项应激原因是否在正常水平;多项原因异常往往比单项原因异常更有实际意义;当生物、心理和社会三个维度异常都集中于同一些个体上时,更有临床或预防意义。比如生理反应个体差异性能够与一些心理层面个体差异性(如完美主义倾向)呈伴随关系。心理应激新汇总62/106

应激管理基本伎俩

(1)在详细方法上,选择或结合采取心理教育、心理指导、心理治疗和药品等干预方法。

(2)针对生活事件(或应激刺激)管理

(3)针对认知评价管理

(4)针对应对方式管理

(5)针对社会支持管理

(6)针对个性特征管理

(7)针对应激反应管理心理应激新汇总63/106

系统应激管理方案

1.基本流程应激管理是多维度系统工程,包含:⑴评定与诊疗⑵干预方案制订与实施⑶干预效果评定

心理应激新汇总64/106

2.个体应激管理方案

⑴评定第一层次心身问题第二层次应激相关原因与“问题”关系第三层次人格特点尤其是观念在“问题”中作用⑵干预方案制订与实施针对三个层次特点,分别选择心理教育、心理指导、心理治疗和药品干预心理应激新汇总65/106压力反应心身症状情绪症状行为症状生活事件应对方式认知评价社会支持人格压力分析与干预决议心理应激新汇总66/106

3.团体应激(压力)管理方案

建立团体人群应激综合测评档案;评定分析团体应激分布特点,判断整体压力程度,开展团体咨询(如讲座),提供决议提议;筛查高“压力”个体,实施个别心理咨询和应激管理指导或治疗;定时追踪。心理应激新汇总67/106心理应激调控适度心理应激或压力对于工作、学习和健康是有益,而过于强烈、过于持久心理应激是有害。将心理应激控制在适中水平“适中水平”因人而异详细方法心理应激新汇总68/1061、消除应激源(担心性环境要求)

(1)对环境要求进行分析,找出关键问题(关键应激源)(2)想出尽可能多处理方法(3)选出最值得一试方法,尝试处理问题以学习或工作应激为例心理应激新汇总69/1062、认知调整策略(1)改变认识评价(2)学会从不一样角度看问题(3)调整个人期望和目标、培养正确信念和高尚价值观(4)动用自我防御机制—无意识认知改变策略心理应激新汇总70/106心理应激新汇总71/106心理应激新汇总72/106心理应激新汇总73/106心理应激新汇总74/106心理应激新汇总75/106心理应激新汇总76/106心理应激新汇总77/106心理应激新汇总78/106心理防御机制定义:是指个体处于挫折与冲突情景时,在其内部心理活动中含有解脱烦恼,减轻内心不安,以恢复情绪平衡与稳定一个适应倾向。是精神分析理论一个基本概念,是一个潜意识心理保护机制。它包含压抑、否定、投射,退化、隔离、抵消、转化、合理化、赔偿、升华、幽默、反向形成等各种形式。心理应激新汇总79/106心理防御机制压抑——当一个人某种观念、情感或冲动不能被超我接收时,就被潜抑到无意识中去,以使个体不再因之而产生焦虑、痛苦,这是一个不自觉主动遗忘和抑制。如很多人宁愿相信自己能中六合彩而不愿想像自己出街时遇车祸危险,其实后一个概率远比前者大,这是一个压抑机制不自觉利用,因为当人意识到每次出街都要面临车祸威胁时就会感到焦虑,人为了防止焦虑有意将其遗忘。否认——指有意或无意地拒绝认可那些不愉快现实以保护自我心理防御机制。如有人听到亲人突然死亡消息,短期内否定有此事以减免突如其来精神打击。心理应激新汇总80/106心理防御机制投射——指个体将自己不能容忍冲动、欲望转移到他人身上,以免去自责痛苦,如一个人性张力过大,做梦时都梦见另一个人与异性在发生性行为,这是自我为了逃避超我责难,又要满足自我需要,将自己欲望投射到他人身上从而得到一个解脱心理机制。退行——当人受到挫折无法应付时,即放弃已经学会成熟态度和行为模式,使用以往较幼稚方式来满足自己欲望,这叫退行。如一些性变态病人就是如此,成年人碰到性挫折无法满足时就用幼年性欲方式来表示非常态满足,比如在异性面前暴露自己生殖器等。心理应激新汇总81/106心理防御机制隔离——将一些不快事实或情感分隔于意识之外,以免引发精神上不愉快,这种机制叫隔离,如人们来月经很多人都说成“来例假”人死了叫“仙逝”“归天”,这么说起来能够防止尴尬或悲伤。抵消——以象征性行为来抵消已往发生痛苦事件,如强迫症病人固定仪式动作常是用来抵消无意识中乱伦感情和其它痛苦体验。

心理应激新汇总82/106心理防御机制转化——指精神上痛苦,焦虑转化为躯体症状表现出来,从而避开了心理焦虑和痛苦,如歇斯底里病人内心焦虑或心理冲突往往以躯体化症状表现出来,如瘫痪、失音、抽搐,晕厥、痉挛性斜颈等等,病者自己对此完全不知觉,转化动机完全是潜意识,是病者意识不能认可。补偿——是指个体利用某种方法来填补其生理或心理上缺点,从而掩盖自己自卑感和不安全感,所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就是这种作用。

心理应激新汇总83/106心理防御机制合理化——是个体遭受挫折时用利于自己理由来为自己辨解,将面临窘境加以文饰,以隐满自己真实动机,从而为自己进行解脱一个心理防御机制,如狐狸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是酸。升华——指被压抑不符合社会规范原始冲动或欲望用符合社会要求建设性方式表示出来一个心理防御机制,如用跳舞,绘画,文学等形式来替换性本能冲动发泄。心理应激新汇总84/106心理防御机制幽默——是指以幽默语言或行为来应付担心情境或表示潜意识欲望。经过幽默来表示攻击性或性欲望,能够无须担心自我或超我抵制,在人类幽默中关于性爱,死亡、淘汰,攻击等话题是最受人欢迎,它们包含着大量受压抑思想。反向形式——自认为不符合社会道德规范内心欲望或冲动会引发自我和超我抵制,表现出来会被社会处罚或引发内心焦虑,故朝相反路径释放造成反向形成。如有些恐人症病人内心是渴望接触异性,但却偏偏表现出对异性恐惧。心理应激新汇总85/1063、改进应对方法和策略应对压力方法和策略可分成两大类:着重于问题应对和着重于情绪应对两种应对策略各自适合用于不一样情况,都有意义。普通而言,着重于问题应对是适应性或主动;但不能认为着重于情绪应对一定是适应不良或消极。心理应激新汇总86/106关于退避和回避问题不是总能得到处理。当问题无法取得处理时,能够采取此策略。退避和回避本身无所谓好坏,关键看怎样使用。习惯性退缩会妨碍适当调整和个人成长,而暂时退避是一个有价值应对压力策略。退避作为一个健康应对压力策略是因为它能够为人赢得必要准备时间,方便从正面处理问题。正所谓“退一步海阔天空”。心理应激新汇总87/1064、做好时间管理为能够预想到压力源做好应对准备构想很快未来可能会遭遇压力事件,想一想能够怎样应对它改变生活节奏:很多压力来自于想在尽可能短时间内做过多事情,所以做好时间管理便可降低许多压力。心理应激新汇总88/106时间管理提议(1)早晨适当早起,防止急促行事在你最喜欢地方放置闹钟花时间吃早饭保持不慌不忙步调上班将要做事情列表,把最主要事情放到前面防止过多饮咖啡或使用烟酒、药品天天最少一次跟同事一起吃午餐或晚餐天天花时间进行松弛练习,散步、骑自行车或洗澡心理应激新汇总89/106时间管理提议(2)不要拖延,开始做事越快,忧虑便越少一次做一件事,将注意力集中在所做事情上花时间同朋友交谈规律地安排学习时间周末安排松弛时间,方便打破压力周期记下想做而没有来得及做事情,留待明天做睡觉前放松,不从事猛烈活动,可倾听音乐心理应激新汇总90/1065、寻求并利用社会支持一份压力,两个人负担,便可降低二分之一。向朋友倾诉苦恼,能够到达情绪宣泄作用。朋友抚慰、勉励和确保等也可使当事人感到有依靠,产生安全感和希望。向有相关经验人讨教,获取处理问题有效方法(“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支持是相互:要乐于助人,宽容待人,常怀感恩之心。心理应激新汇总91/1066、身体应对策略(1)倾诉、喊叫、痛哭等.(2)体力活动,尤其是有氧体育锻炼,是一个减轻压力有效方法。(3)借助于吸烟等方式应对心理压力或者“借酒浇愁”。(4)药品伎俩(5)松弛练习。方法有:自我暗示、自我催眠、静默术、瑜珈、渐进性松弛术、自生训练和我国气功中三线放松功等。(6)听音乐、看电视、散步、忙于工作以忘记痛苦,读书、书写,进食,性生活和购物。心理应激新汇总92/1067、必要时寻求专业性心理帮助掌握适当时机:经再三努力依然不能处理问题,个人心理困扰已经开始影响正常学习和生活时寻求合格专业性心理帮助心理应激新汇总93/106应激相关障碍概念应激相关障碍(stress-relateddisorder)是指一组由社会心理原因引发异常心理反应所造成精神障碍。共同特点

1)精神症状与心理应激原因之间存在一定因果关系;

2)个体社会文化背景、人格特点、教育水平、生活态度与信念等原因对疾病发生含有一定影响;

3)严重程度达不到焦虑障碍和抑郁症标准。

心理应激新汇总94/106重点难点心理应激新汇总95/106关于心理应激理论研究需要注意问题

心理应激实际上是一个多原因作用“系统”。应激相关原因如应激源和应激反应均包含生物、心理、社会和文化多个层面。认知评价在应激作用过程中起关键性作用,但其它中间原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