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总复习-生物必修三5-1_第1页
高考总复习-生物必修三5-1_第2页
高考总复习-生物必修三5-1_第3页
高考总复习-生物必修三5-1_第4页
高考总复习-生物必修三5-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ɡāokǎo)总复习-生物必修三5-1第一页,共51页。考纲要求热点提示1.生态系统的结构Ⅰ2.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应用Ⅱ3.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Ⅰ4.生态系统的稳定性Ⅱ1.生态系统中各成分作用的探究2.生态农业的设计原理和特点3.合理利用物质循环的特点设计生态瓶4.探究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作用5.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的关系高考(ɡāokǎo)要点第二页,共51页。第三页,共51页。根底(gēndǐ)知识第四页,共51页。第五页,共51页。第六页,共51页。自我纠查:①生物群落②无机环境③生物圈④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⑤自养需氧型⑥主要成分⑦异养需氧型⑧异养需氧型或异养厌氧型⑨有机物⑩无机物⑪生产者⑫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小思考:不可缺少的成分是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和分解者。小讨论:不能。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以绿色植物为食,同时也是对绿色植物分解的过程(guòchéng)。假设没有草食动物,必将增加分解者的负担,绿色植物也不利于被分解。另外,消费者对于植物的传粉、种子传播有重要作用。第七页,共51页。1.概念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与其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xíngchéng)的统一整体。知识(zhīshi)热点第八页,共51页。2.生态系统的成分(chéngfèn)(1)各成分(chéngfèn)的比较第九页,共51页。比较项目组成内容作用生物同化类型地位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阳光、热能、空气、水分、无机盐等为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是生物群落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必备成分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也包括化能自养型微生物(如硝化细菌)将无机物转化成有机物;将光能、无机化学能转化成有机化学能;为消费者提供食物和栖息场所自养型主要成分(基石)消费者包括营捕食生活和寄生生活的各种生物(如菟丝子)加快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有利于植物的传粉和种子的传播异养型最活跃的成分分解者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及腐食性的动物(如蚯蚓、蜣螂)通过分解作用将生物遗体、排泄物分解为无机物,供生产者重新利用异养型物质循环中的关键成分第十页,共51页。(2)各成分相互(xiānghù)关系第十一页,共51页。生产者和分解者是联系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的两大“桥梁〞。生产者和各级消费者以捕食关系建立的食物链和食物网是能量流动(liúdòng)和物质循环的渠道。(3)生产者是生态系统基石的分析①从生态系统各组成成分的联系看生态系统各组成成分间是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liúdòng)相互制约的,具体渠道是食物链(网),而食物链的起点(第一营养级)是绿色植物(生产者)。第十二页,共51页。②从生态系统的结构类型上看a.绿色植物决定一个生态系统的结构类型,如以乔木为主的生态系统称森林生态系统,以草本植物为主的生态系统称草原生态系统。b.在生态系统中,植物的空间分布支配(zhīpèi)着动物和微生物的空间分布,植物的种类越复杂,为动物和微生物提供的生活环境就越多样,动物和微生物的种类就越丰富,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大,生态平衡也就越容易维持。第十三页,共51页。③从物质循环角度看a.绿色植物是生态系统中能利用光合作用将无机(wújī)物合成为有机物的自养生物,是在物质上连接无机(wújī)环境与生物群落的桥梁。b.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物是生态系统中其他生物直接或间接的食物来源。④从能量流动角度看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起点是绿色植物固定的太阳能。没有绿色植物,消费者和分解者就不可能获得生命必需的能量。所以,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第十四页,共51页。在生态系统的进化历程中最早的生态系统是由生产者和分解者组成的两极生态系统,至寒武纪动物大爆发后,生态系统才由两极生态系统进化为由生产者、消费者及分解者组成的三极(sānjí)生态系统。由此看出生态系统必须有的成分是生产者和分解者。第十五页,共51页。【例1】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局部,以下关于生产者的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 ()A.都位于能量金字塔同一营养级B.一定能固定CO2C.都是生态系统能量转换的载体D.一定是植物解析:此题考查生产者的功能。但凡自养生物都是生产者,包括光合细菌、蓝藻、绿色植物(lǜsèzhíwù)等,生产者不一定是植物。答案:D第十六页,共51页。评析:要做好此题,需掌握好生态系统各成分(chéngfèn)的作用。第十七页,共51页。►变式1:以下四项中的圆分别表示:a—生产者、b—分解者、c—原核生物、d—蓝藻、e—腐生细菌。能正确表示它们(tāmen)之间相互关系的是 ()第十八页,共51页。解析(jiěxī):原核生物中有生产者(如硝化细菌、蓝藻等)、消费者(如根瘤菌)和分解者(如乳酸菌等)。答案为A。生态系统各成分(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及分解者)之间相互联系、共同进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答案:A第十九页,共51页。1.生态系统(shēnɡtàixìtǒnɡ)营养结构的内容及其功能(1)食物链:在生态系统(shēnɡtàixìtǒnɡ)中,各种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该联系可包括捕食链、寄生链和腐生链,但通常状况下所指的是捕食链。(2)食物网:由于一种绿色植物可能是多种动物的食物,而一种植食性动物既可能吃多种植物,也可能被多种肉食性动物所食,由此造成许多食物链彼此交错形成食物网。第二十页,共51页。(3)举例(jǔlì)食物链草―→兔―→狐―→狼生态系统的成分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营养级别第一营养级第二营养级第三营养级第四营养级所属类型主要是绿色植物植食性动物小型肉食性动物大型肉食性动物营养状况自养异养异养异养重要作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沿此渠道进行第二十一页,共51页。由于高中主要研究的是捕食链,所以种间关系有两种捕食和竞争。3.生态系统中因某种生物减少导致(dǎozhì)其他生物数量变化情况的分析与判断(1)食物链中第一营养级的生物减少对其他生物数量变化的影响(口诀:第一营养级减少,其他生物跟着跑)食物链中,假设处于第一营养级的生物数量减少,直接以其为食物的第二营养级生物因食物缺乏而数量减少,又会引起连锁反响,致使第三、第四营养级生物数量依次减少。第二十二页,共51页。(2)“天敌〞一方减少,对被捕食者数量变化的影响假设一条食物链中处于“天敌〞地位的生物数量减少,那么被捕食者数量因此而迅速增加,但这种增加并不是无限的,随数量的增加,种群密度(mìdù)加大,种内斗争势必加剧,再加上没有了天敌的“压力〞,被捕食者自身素质(如奔跑速度、警惕灵敏性等)必会下降,导致流行病蔓延,老弱病残者增多,造成种群密度(mìdù)减小,直至相对稳定,即天敌减少,造成被捕食方数量先增加后减少,最后趋于稳定。第二十三页,共51页。(3)假设处于“中间〞营养级的生物减少,另一种生物的数量变化情况应视具体食物链确定如以下图所示的食物网中,蚱蜢(zhàměng)突然减少,那么以它为食的蜥蜴减少,蛇也减少,蛇减少那么鹰就更多地吃兔和食草籽的鸟,从而导致兔及食草籽的鸟减少。在这里必须明确蛇并非鹰的惟一食物,所以蛇减少并不会造成鹰的减少,它可依靠其他食物来源而维持数量根本不变。较复杂食物网,一般认为最高营养级和第一营养级根本不变。第二十四页,共51页。①食物链的每一环节被称作一个营养级,功能越复杂的生态系统,每一环节所包含的生物类群(种群)越多,假设其中某一种生物消失时,可由占据同一环节的其他类群行使该环节的功能,从而使整个(zhěnggè)食物网处于相对稳定状态,这正是生物多样性越丰富的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越强的原因所在。②食物链中的营养级等级比消费者等级数值大一个数,如第三营养级是次级消费者。第二十五页,共51页。【例2】右图表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关于此食物网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该食物网共有4条食物链B.野兔、鹿及昆虫均为初级(chūjí)消费者C.狼和云豹在不同食物链上均属于同一营养级D.如果土壤受到污染,鹰体内的污染物积累浓度可能最高第二十六页,共51页。解析:图中食物网由6条食物链构成。野兔、鹿及昆虫均为初级(chūjí)消费者,第二营养级。狼和云豹在不同食物链上均属于同一营养级,即第三营养级。由生物富集现象可知,污染物在沿食物链流动过程中随营养级的升高而增加,鹰为最高营养级,其体内的污染物积累浓度可能最高。答案:A第二十七页,共51页。评析:此题考查食物链的结构和特点,并利用(lìyòng)了能量流动的特点第二十八页,共51页。►变式2: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通过捕食与被捕食关系构成食物(shíwù)链。多条食物(shíwù)链彼此交织成食物(shíwù)网。以下图食物(shíwù)网中的食物(shíwù)链有()A.4条B.5条C.6条 D.7条第二十九页,共51页。解析:该食物(shíwù)网中a、b都是生产者,共有6条食物(shíwù)链。①a→c→d→e;②a→f→g→e;③a→f→h→i;④b→c→d→e;⑤b→e;⑥b→g→e。答案:C第三十页,共51页。1.以下各项中,包含非生物因素的是()A.种群B.群落C.生态系统D.物种解析:生态系统包括生物群落和无机(wújī)环境,无机(wújī)环境包括阳光、温度、水分、土壤等,这些因素属于非生物因素。答案:C随堂练习(liànxí)第三十一页,共51页。2.以下组合中,依次属于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一组是()①一块稻田(dàotián)中所有三化螟幼虫、蛹和成虫②崇明岛东滩的全部生物③东方绿舟的全部生物及无机环境④九段沙湿地的全部动物及绿色植物A.①②③ B.②③④C.③④① D.①②④第三十二页,共51页。解析:此题考查种群(zhǒnɡqún)、群落和生态系统的概念以及理解能力、判断能力。种群(zhǒnɡqún)是生活在同一区域的同种生物的一群个体;群落指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的各种生物种群(zhǒnɡqún)的总和;生态系统那么指生物群落及其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其中种群(zhǒnɡqún)要具有相应的特征,群落应具有三大功能类群。据此可知:①——种群(zhǒnɡqún)、②——群落、③——生态系统,④和三个概念都不符。答案:A第三十三页,共51页。3.如以下图表示生态系统四种成分(chéngfèn)之间的关系,以下相关表达中正确的选项是()第三十四页,共51页。A.甲和乙所包含的所有种群构成群落B.乙1的同化量越大,流向乙2的能量就越少C.丙不一定是原核生物D.丁的CO2含量增加将导致臭氧层被破坏解析:根据图示可知,甲为生产者,乙为消费者,丙为分解者,丁为无机环境。生物群落包括其中各种生物(甲、乙、丙)。乙1的同化量越大,乙2通过食物链得到的能量越多。分解者可以是营腐生生活的动物(dòngwù)或细菌、真菌。无机环境中CO2可以导致“温室效应〞,它不能导致臭氧层被破坏。答案:C第三十五页,共51页。4.有关“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的理解,正确的选项是()①生产者能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属于自养型生物②生产者的细胞呼吸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实现了物质的循环(xúnhuán)③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降低了环境温度④生态系统内流动的能量全来自生产者固定的能量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第三十六页,共51页。解析:生产者是自养型生物,能够把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这些有机物一局部用于满足自身的生长和代谢(dàixiè)的需要,另一局部维持着生态系统内除生产者以外的全部有机体的生命活动。答案:D第三十七页,共51页。5.某种甲虫以土壤中的落叶为主要食物,假设没有这些甲虫,落叶层将严重堆积,最终导致落叶林生长不良。以下分析正确的选项是()A.这种甲虫与落叶树之间为捕食(bǔshí)关系B.这种甲虫属于次级消费者C.这种甲虫对落叶林的物质循环有促进作用D.这种甲虫在能量金字塔中位于底部第三十八页,共51页。解析:甲虫以土壤中的落叶为主要食物,营腐生生活,属于分解者,不参与一般食物链的构成,但却对生态系统的物质(wùzhì)循环、能量流动具有促进作用。答案:C第三十九页,共51页。6.以下图为南极某海域的食物网。据图判断(pànduàn)正确的选项是 ()第四十页,共51页。A.此食物网共有6条食物链B.硅藻既是生产者,又是分解者C.磷虾在不同食物链上都属于同一营养级D.严禁过度捕杀(bǔshā)蓝鲸是由于其对该食物网影响最大解析:由图中可以看出磷虾始终位于第二营养级。答案:C第四十一页,共51页。7.以下(yǐxià)图是食物关系图,分析并简要答复:第四十二页,共51页。(1)该图是一个简单的________,含有________条食物链。(2)图中的初级消费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蛇是________消费者,属于(shǔyú)________营养级,鹰同时占有________个营养级。(3)图中的兔和蚱蜢两者是________关系,而蜥蜴和蚱蜢是________关系。(4)如果蚱蜢突然减少,食草昆虫数目将会________。第四十三页,共51页。解析:(1)食物网是指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许多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成的复杂营养(yíngyǎng)结构,此图表示的是一个食物网的图解,食物链的起点是生产者,止点是该生态系统中没有天敌的动物,该食物网中有3条食物链。(2)初级消费者是直接以绿色植物为食的动物。蛇在该食物网中,以肉食动物为食,属于三级消费者。某生物在食物链中的营养(yíngyǎng)级应从生产者数起,蛇在该食物网中属于第四营养(yíngyǎng)级,而鹰在该食物网中同时占有第三、四、五3个营养(yíngyǎng)级。第四十四页,共51页。(3)兔与蚱蜢都以绿色植物为食,属于竞争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