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兽共患疾病专家讲座_第1页
人兽共患疾病专家讲座_第2页
人兽共患疾病专家讲座_第3页
人兽共患疾病专家讲座_第4页
人兽共患疾病专家讲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兽共患疾病古德祥中山大学昆虫学研究所国家教育部食品工程研究中心人兽共患疾病专家讲座第1页“四川怪病”疫情,起因初步认定人—猪链球菌感染。疫区:资阳、内江、成都、自贡、遂宁、泸州、绵阳;新增疫区:宜宾、德阳。累计感染病例198宗(至,08,01止)

死亡36人;病危30人

康复出院18人香港感猪链球菌病例9宗,死亡1人,康复5人广东潮安发觉1病例。广东8月初封存疫区冻肉156吨,再查封130吨人兽共患疾病专家讲座第2页人兽共患疾病专家讲座第3页人兽共患疾病专家讲座第4页猪链球菌传染,经过伤口和食用未煮熟猪肉而得病。农民自宰和食用病猪和死猪,黑心商人把埋藏死猪挖出来卖,这是传输直接路径。病猪屠宰冷冻后,从疫区销往外地,使猪链球菌疫情深入扩散。症状:假如1周内有与病猪、死猪亲密接触史,并出现畏寒、高热、头痛、皮肤有出血点、瘀点瘀斑和呕吐等症,就得注意感染了链球菌病。人兽共患疾病专家讲座第5页提纲人兽共患疾病定义1、发病原因2、防治办法3、主要人兽共患疾病

3.1炭疽病

3.2口蹄疫

3.3疯牛病

3.4人兽共患其它细菌病

3.5食源性寄生虫病人兽共患疾病专家讲座第6页WHO对人兽共患疾病下定义“在脊椎动物与人之间自然传输疾病和感染”(1959)当前世界上已证实人兽共患疾病达250余种,如炭疽病、布氏杆菌病、囊尾蚴病、狂犬病、疯牛病等。人兽共患疾病传输与流行,与人类生活方式、饮食卫生及环境情况等原因直接相关。人兽共患疾病专家讲座第7页1、发病原因(1)人类进入新疫源地;(2)不良饮食习惯和癖好,如吃生鱼片、牛肉、海鲜,造成传染病和寄生虫病流行;(3)环境污染,主要是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污染;(4)职业原因,屠宰场工人易感染;(5)宠物原因,狂犬病、猫爪热病等。人兽共患疾病专家讲座第8页2、防治办法人兽共患疾病种类多,对不一样疾病均必须查明流行病学上人与动物关系,针对不一样流行病学特点采取对应办法。(1)加强畜牧业管理工作,提升畜群健康;(2)加强兽医检疫工作,确保肉食品安全;(3)提升检验工作水平,加紧建立快速、准确、简便、标准化检测体系;(4)制订对应法律、法规,加强监督管理。人兽共患疾病专家讲座第9页3、主要人兽共患疾病3.1炭疽病炭疽病是炭疽杆菌引发烈性传染病,人可经过皮肤接触或空气吸入而感染炭疽杆菌,也可因食用被污染食品引发肠胃型炭疽病。近年恐怖活动用信封邮寄炭疽杆菌,制造恐慌。人兽共患疾病专家讲座第10页羊城晚报年8月7日第一版报道人兽共患疾病专家讲座第11页

炭疽杆菌繁殖体在55~58℃温度下,10~15min即可杀灭;但当其形成芽孢后,需140℃、30min才能杀灭。炭疽杆菌在空气中约6小时就形成芽孢,故发觉此菌后必须在6h内进行处理。人兽共患疾病专家讲座第12页3.1.1流行病学

(1)季节性炭疽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在7~9月为高峰期;

(2)流行趋势采取了许多控制办法,发病率呈下降趋势;

(3)地域性存在地域差异,越边远落后地域,其发病率越高;

(4)发病人群多呈散发性,以农民为主人兽共患疾病专家讲座第13页3.1.2临床表现

牲畜感染炭疽病,普通潜伏期1~5天。猪多表现为慢性局部炭疽,病变在颈部颌下,喉与肠系膜淋巴结,剖面为砖红色、肿胀、质硬。人感染路径以直接接触或在污染场地被感染为主,食用病畜肉也可发病。人类普通以皮肤炭疽为主,也有肺炭疽、肠炭疽、脑炭疽汇报。人兽共患疾病专家讲座第14页3.1.3病畜处理与传输预防作为烈性人兽共患疾病,一旦发觉,必须在6h之内采取办法,预防芽孢形成。

♦喂养间或屠宰间用20%有效氯漂白粉、5%氢氧化钠或5%甲醛进行彻底消毒。

♦病畜一律不准屠宰解体,高温化制或用2m坑加石灰掩埋;

♦屠宰人员进行青霉素预防注射和用2%来苏尔液消毒手和衣服,工具可煮沸消毒。人兽共患疾病专家讲座第15页

炭疽病是一个难以根除自然疫源性疾病,一旦发生畜间疫情,其污染场所就成了长久芽孢滋生地,成为疫源地。疫源地消毒处理是世界难题。所以兽医卫生检疫工作就显得更为主要。人兽共患疾病专家讲座第16页3.2口蹄疫(footandmouthdisease)由口蹄疫病毒感染引发一个急性、有高度传染人兽共患疾病。主要发生于偶蹄动物,牛、羊最易感染,猪和人也可染此病。3.2.1病原体口蹄疫病毒,属微核糖核酸科,口蹄疫病毒属。核酸类型为单链RNA其特点是多型性和易变性。血清学特征有7个主型,70多个亚型。人感染以O型最常见。各型间几乎没有交叉免疫。人兽共患疾病专家讲座第17页此病毒对外界抵抗力很强。含该病毒组织以及污染饲料、饲草、皮毛、土壤及厩舍,可保持传染性达数周甚至数月;腌肉中可存活3个月,骨髓中可存活6个月以上。人兽共患疾病专家讲座第18页3.2.2流行病学患病牛、羊、猪、骆驼等偶蹄动物是主要传染源。患病早期排毒量最大,毒力最强,最具传染性。水疱破溃、唾液、粪便、尿液、精液、乳汁等可携带病毒,经过污染食槽、饲草及厩舍而传染。甚至呼出空气也有传染性。人易感染此病。年安徽一起畜类口蹄暴发流行,21人感染了口蹄疫病。人兽共患疾病专家讲座第19页3.2.3临床表现

患畜先有体温异常,继而口腔粘膜、齿根、舌面和鼻翼边缘出现水泡,破裂后形成烂斑,口角线状流涎。猪蹄冠、蹄叉也发生经典水泡。

人患口蹄疫时,先表现为咽痛,全身关节酸软;随即高热,口腔粘膜出水泡,牙龈、舌部溃烂,伴烧灼样疼痛、吞咽困难、厌食、流涎、口臭。上下唇出现多个卵圆形水泡。血清O型口蹄疫抗体阳性。普通预后良好,可获持久性型特异性免疫。人兽共患疾病专家讲座第20页3.2.4预防(1)加强卫生防疫对喂养场所定时消毒,对喂养动物疫苗接种;(2)一经发觉畜患,马上隔离,对患口蹄疫同群牲畜给予扑杀;对喂养场所消毒。同时做好健康动物和人群预防工作;(3)加强屠宰前兽医检疫(4)口蹄疫是烈性传染病,人群可因亲密接触病畜而感染。所以喂养偶蹄动物人员、兽医、屠宰者注意个人卫生,加强自我防护人兽共患疾病专家讲座第21页3.3疯牛病疯牛病可传输海绵状脑病(transmissiblespongiformencephalopathies,TSE),是一类侵袭人类及各种动物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脑病,潜伏期长,100%致死率。其传病因子是一个不含核酸、含有自我复制能力感染性蛋白质粒—朊病毒(prion),这类病又称为朊病毒病(priondisease)或朊病毒相关疾病(prionassociateddisease)。人兽共患疾病专家讲座第22页1986年英国发觉第一例疯牛病,之后有149位疯牛病患者,120人死亡,约4000人携带疯牛病毒。爱尔兰发觉576例疯牛病;西班牙513例。加拿大、美国、波兰、德国、日本相继发觉疯牛病患者。全世界确诊有167人死于疯牛病。人兽共患疾病专家讲座第23页3.3.1传染路径与致病过程许多学者利用自然或试验感染羊瘙病研究海绵状脑病发病过程。致病因子似乎可穿过表皮而进入机体;致病因子似乎穿入局部淋巴结中复制,后在脾脏和其它淋巴中复制;致病因子也可沿着外周神经直接进入脊髓部位;经口感染牛海绵状脑病试验中,致病因子出现在中枢神经系统、三叉神经和脊神经根、眼晴和远端回肠,在脊髓仅短暂出现。TSE在人漫长潜伏期中,致病因子分布和含量了解甚少。人兽共患疾病专家讲座第24页3.3.2动物可传输海绵状脑病(1)牛海绵状脑病(bovinespongiformencephalopathies,BSE),俗称疯牛病。于1986年第一次在英国报道。疾病平均发病年纪为5岁(28个月至18岁),平均潜伏期为60个月。牛食用了被海绵状脑病(TSE)污染骨粉饲料引发。研究显示,自然感染中,牛脑、脊髓和视网膜有高度感染性,试验感染动物远端回肠、背根神经节和骨髓也有一定感染性。人兽共患疾病专家讲座第25页(2)羊瘙痒病是最早发觉海绵状脑病(TSE)。流传于欧洲各国。自然感染确实切机理还不清楚,感染性强,可垂直传输,可能传输路径包含胎盘间、口、鼻、眼或皮肤,遗传原因也影响羊敏感性。猫海绵状脑病(felinespongifromencephalopaphy,FSE),1990至1997年英国报道77例,大型猫科(美洲狮3、猎豹4、老虎1、豹猫2例)也有记载。(3)野生反刍动物海绵状脑病1996年英国报道野牛海绵状病,可垂直传输。人兽共患疾病专家讲座第26页3.3.3人类可传输性海绵状脑病(1)克雅病1920年德国报道1例,1922年报道了另1病例,称为克-雅氏病(Creutzfeldt-Jacobdisease,CJD)。1996年证实可传染给灵长动物。依据其发病机理分为以下几个类型:散发性CJD家庭遗传性CJD医源性CJD变异性CJD人兽共患疾病专家讲座第27页(2)库鲁病(Kuru)发生于巴布亚新几内亚山区高地人群TSE,1955年首次报道。发病人颤动或发抖。(3)运动失调症GSS病(gerstmann-straussler-scheinker)是一个常染色体显性疾患。先失去协调,然后变成痴呆。50多个家族被证实是遗传性PrP基因突变。(4)致死性家族失眠症(fatalfamilialinsomnia,FFI)1986年意大利家族首次报道。严重失眠和自主性衰竭;丘脑神经胶质增生。人兽共患疾病专家讲座第28页3.3.4疯牛病造成危害

对畜牧业沉重打击:自1986年英国首次报道疯牛病以来,12年间疯牛达17万头以上,英国政府赔偿费用超出1.35亿英镑;有疯牛病牛群要全部杀灭,牛及牛肉不能出口,经济捐失巨大。疯牛病风云从欧洲扩展到世界各地。美国发觉疯牛病,6个月损失30亿美元。人兽共患疾病专家讲座第29页对人类健康威胁:疯牛病对人类造成最大灾难,并不但经济上巨大损失,而是证实动物源性TSE,可突破种属屏障传输给人,而引发变异克-雅氏病(vCJD),此病100%死亡率,当前并没有特效预防和治疗方法,带来空前恐慌。这类疾病潜伏期限尤其长,传输因子未明,疯牛病终究能产生多大影响,极难预计。vCJD病例当前尚不足100例,但护理费平均每人2万英镑(英国卫生部统计),还未包含其它相关费用。英国禁止数百万人献血。人兽共患疾病专家讲座第30页对食品影响:疯牛病感染因子能经过消化道进入人体,食用疯牛病肉是传输给人主要路径。但人不可能不吃牛肉。因为检测伎俩所限,牛肉食品安全问题尤为突出。英国及欧洲其它国家即使将几十万头病牛处理焚烧。但以前受感染牛预计超出1百万头,这些亚健康牛大部分已进入人食物链,或加工成其它产品(如明胶、油脂、动物饲料等)。人兽共患疾病专家讲座第31页

牛肉消费量下滑。以英国为例,1986年牛肉消费约1200万t,1996年为850万t。世界上最大快餐连锁店“麦当劳”营业额连年下滑。人兽共患疾病专家讲座第32页对化装品影响:在化装品中含有大量牛源物质:①来自在牛脑、胎盘、脾脏、胸腺细胞提出取物,广泛用于护肤剂,如抗衰老霜、抗皱霜等;②牛源副产品,如胶原蛋白、弹力蛋白、明胶、油脂衍生物等,广泛用于各种面霜、护肤品、口红、眼影、洗浴用具等;③原胶添加剂,广泛用于各种化装品、洗浴用具。化装品即使用量少,但天天必用,可能造成积累;而皮肤黏膜小损伤血行感染、眼睛接触眼球感染、唇膏舔消化道感染,理论上仍含有危险性。一些国家和地域禁止来自疯牛疫区生产化装品进口。人兽共患疾病专家讲座第33页对医药产业影响:牛源材料医药产品临床上广泛应用有以下3大类:①直接牛源成份:如牛源组织细胞、蛋白、组织提取物、激素类等,制备过程为保持其生物活性,不能进行严格高温、高压消毒,而这些产品大都经过肌肉注射、静脉注射或蛛网膜下腔注射,可能造成感染;②牛源材料制备医疗产品,如外科手术肠线;③生产过程使用过牛源产品,包含各种疫苗,生产过程使用牛血清、牛肉浸膏或提取物。疯牛病潜伏期血液可使接种动物发病。人兽共患疾病专家讲座第34页3.3.5疯牛病组织传染性与控制以库鲁病为代表人类TSE病人和羊瘙病羊各器官、组织中感染性研究显示:感染因子主要分布在中枢神经系统和眼球,脾脏、淋巴结等也有分布(现下表)。人兽共患疾病专家讲座第35页表患海绵状脑病人和动物感染性频率分布宿主组织人类/库鲁病感染性绵羊/山羊瘙病感染性脑++++++脊髓+++++脑脊液+++++眼球++++++周围神经(0)+++垂体腺NT+++脾++++淋巴结++++白细胞+NT人兽共患疾病专家讲座第36页宿主组织人类/库鲁病感染性绵羊/山羊瘙病感染性血清(0)0血球血浆0±骨髓(0)0肺+±肝++肾+0肠(0)+++卵巢NT+子宫NT+注:+++总是存在,++经常,+不规律,±罕见,0未发觉,()少许样本结果,NT示检验人兽共患疾病专家讲座第37页表疯牛病动物各组织器官感染性(WHO)分类风险分级相关动物组织Ⅰ类高感染性脑、脊髓、眼Ⅱ类中感染性脾脏、扁桃体、淋巴结、回肠、近端结肠、脑脊液、脑垂体、肾上腺、硬脊膜、松果体、胎盘、远端结肠Ⅲ类低感染性周围神经、鼻黏膜、胸腺、肝、肺、胰腺Ⅳ类未发觉感染骨骼肌、心脏、乳腺、乳液、血块、血清、粪便、肾、甲状腺、唾液腺、唾液、卵巢、子宫、睾丸、副睾、胎组织、初乳、胆汁、软骨组织、结缔组织、毛发、皮肤、尿液人兽共患疾病专家讲座第38页疯牛病控制TSE病原体是有传染性,但不是接触传染。也没有确定CJD病是职业性感染。

TSE因子对外界灭活抵抗力很强,对各种消毒(煮沸、冷冻、高压灭菌、乙醇、双氧水、过锰酸盐、碘、甲醛、紫外线外线、γ射线等)都有耐受性。已污染TSE因子样品尽可能焚烧处理;推荐使用≥132℃高压蒸汽灭菌最少2h;利用5.25%次氯酸钠(未稀释漂白粉)和氢氧化钠(2mol/L或更浓)可降低其感染性;人兽共患疾病专家讲座第39页3.4人兽共患其它细菌病结核病(tuberculosis)分枝杆菌属,是引发人和动物结核病病原体,分人型、牛型、禽型、鼠型、冷血动物型、非洲型,前3种对人畜危害最大。布氏杆菌病(brucellosis)布氏杆菌(Brucella)由6个种,19个生物型组成。此细菌侵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