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室制度篇和供应商调查管理制度_第1页
供应室制度篇和供应商调查管理制度_第2页
供应室制度篇和供应商调查管理制度_第3页
供应室制度篇和供应商调查管理制度_第4页
供应室制度篇和供应商调查管理制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目录消毒供应室制度篇 3一、消毒供应中心(室)工作制度 3二、供应室消毒隔离制度 4三、供应室质量控制管理制度 5四、消毒供应中心(室)感染管理制度 5五、清洁区的感染管理制度 6六、无菌区的感染管理制度 6七、消毒供应中心(室)感染管理监测制度 7(一)灭菌效果的监测制度 7(二)环境卫生学监测制度 7八、热原监测方法 8九、供应室灭菌质量监测 9十、工作人员自身防护制度 10十一、环氧乙烷灭菌器安全管理制度 10十二、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管理制度 11十三、监测室工作制度及热源反应追查制度 11十四、设备仪器维修制度 12十五、安全管理制度 12十六、查对制度 12十七、交接班制度 13十八、下收、下送制度 13十九、工作人员考评制度 13二十、清洁卫生制度 14二十一、消毒与灭菌工作制度 14二十二、无菌室工作制度 14二十三、消毒室工作制度 15二十四、检查包装室工作制度 15二十五、无菌物间管理制度 16二十六、库房管理制度 16二十七、库房物资管理制度 16二十八、供应室回收工作制度 17二十九、物品洗涤制度 17三十、包装制度 18三十一、供应室敷料制作工作制度 18三十二、物品管理制度 18三十三、供应室药品物品器材管理制度 19人员岗位职责篇 19一、消毒供应中心(室)护士长职责 20二、供应室护士职责 20三、回收、初洗室工作人员职责 20四、精洗、包装间工作人员职责 21五、消毒供应中心(室)消毒员职责 21六、消毒供应中心(室)卫生员职责 21消毒供应中心(室)标准工作流程篇 22一、下收下送岗位操作规程 24二、物品清洗岗位操作规程 25三、物品包装岗位操作规程 25四、物品灭菌岗位操作规程 26五、物品发放岗位操作规程 26六、输液、输血器、注射器洗涤操作规程 26消毒供应中心(室)质量标准篇 27一、物品清洗质量标准 27二、包装材料质量标准 28三、物品包装质量标准 28四、灭菌物品装载质量标准 28五、无菌物品储存质量标准 29六、输液、输血器、注射器洗涤质量检验标准 29供应室应急预案篇 301、停水和突然停水的应急程序 302、停电和突然停电的应急预案及程序 31消毒供应中心(室)有关术语篇 31

供应室制度篇消毒供应室-职责制度消毒供应中心(室)的性质消毒供应中心(室)是医院消毒灭菌系统中具备清洗、消毒、灭菌功能的核心部门,是无菌物品供应周转的物流中心,是临床医疗服务的重要保障科室。消毒供应中心(室)已成为一个独立的专业领域,依据消毒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去除和杀灭病原微生物,其工作质量与医院感染的发生密切相关,直接影响医疗护理质量和患者安全。

消毒供应中心(室)的任务1.根据临床科室需要,制作各种治疗包、器械包、布类包及辅料,经灭菌后供全院使用。2.按照医院感染管理有关规定,建立并健全各项制度、操作规程、质控措施,确保临床医疗用品使用安全。3.参与部分一次性使用的无菌医疗用品的院内管理。4.建立医院计算机网络中心系统,使物品供应流程更加便捷,物资管理更加经济科学。5.不断研究、改进工作内容和方法,保证及时有效的物品供应;实施在职人员培训,提高服务质量。消毒供应中心(室)规章制度制度是维护医院正常工作秩序的保证,是质量的保障,是管理者检查工作质量的依据之一。只有加强科学的管理,建立一整套完善、系统、有效、科学的管理制度,做到有章可循、才能有效地保证工作质量。一、消毒供应中心(室)工作制度l.按各科室需求配置各种物品,根据使用情况及时调整基数,保证临床需要和减少无效储备。2.每日定时下收下送,保证无菌物品的供应。3.供应的无菌物品应标明品名、灭菌期、失效期及打包人签名。凡灭菌物品外观检查不合格或超过有效期必须重新检查、包装后再做灭菌处理。4.各种器材、敷料准备均应达到标准要求。5.一次性用品按计划报采购中心(设备科)。6.建立各科室物品账目及请领、发放、报损制度,定期清点并上报有关部门。7.定期征求临床科室对供应工作的意见,及时完善工作规程。8.建立停电、停水、停汽及灭菌器出现质量问题时紧急风险预案,完善突发事件处理流程。9.严格执行各区的工作流程要求及操作规程。二、供应室消毒隔离制度一、供应室周围环境应整洁,无污染源。严格区分无菌区、清洁区、污染区,路线采用强制通过的方式,不准逆行。严格区分无菌物品、清洁物品和污染物品,流水操作不逆行。消毒与未消毒物品须严格分开放置,并有明显标志,各个区域有专用抹布和拖把,不得交叉使用。二、工作人员操作前后认真洗手;必须熟练掌握各类物品的消毒、洗刷、清洁和灭菌的方法程序和质量要求以及各类物品的性能、保养方法和使用范围。三、供应室工人必须经培训后方可上岗,消毒员应持有上岗证。四、供应室内保持清洁、整齐,墙上无灰尘、霉点、裂缝、蜘蛛网。每天用消毒液擦拭各个工作室内物体表面一次,地面用消毒液拖地,每周一次大扫除。五、无菌物品收发、污染物品的接收,均应有单独窗口和专职人员。六、送回供应室的医疗器械,必须先用多酶液浸泡后再洗净擦干,经高压蒸气灭菌后备用。七、下收下送配有专人分别负责无菌物品的发送、污染物品的接收。下送车有明显标志,每次收发回来应用消毒液擦拭下送车,每周用消毒液彻底擦拭。八、压力蒸汽灭菌操作程序严格按照《消毒技术规范》执行。使用时必须进行工艺监测、化学监测、生物监测。工艺监测必须每锅进行;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每日灭菌前进行B-D试验,排气系统正常方可使用;生物监测每月进行一次,所有的监测必须作好详细记录,资料保存3年。九、已灭菌物品应立即存放于无菌间。无菌室应干燥通风,排气扇向外排风,室内、柜内清洁,无积灰。十、进入无菌室前要洗手、戴口罩、更衣换鞋。十一、无菌物品接收时,应检查无菌包标记是否完整、包布是否清洁干燥。十二、灭菌合格物品必须有明确的灭菌标识和有效期,专室专柜存放,并且有效期不得超过七天。过期或有污染可疑的必须重新灭菌。十三、无菌室每天空气消毒两次,每次60分钟,并有记录。十四、供应室室内组装间、无菌间必须每月做空气监测一次;各区域的物表、工作人员的手必须每月进行一次微生物监测。所有的监测必须作好详细记录,资料保存3年备查。十五、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须拆除外包装后,方可进入无菌室单独存放,并严格按照一次性医疗用品管理办法实施管理。三、供应室质量控制管理制度1、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及操作规范。2、按规定要求认真进行灭菌质量监测压力及蒸汽灭菌效果监测,根据不同类型的灭菌器及消毒物品分类达到该产品所需的蒸汽压力、灭菌温度、灭菌时间。3、灭菌时物品摆放合理,所有的灭菌包应竖放,分层放置,包与包之间有空隙。灭菌物品装载量不超过柜容量的80%,预真空灭菌器装载量不超过柜容量的90%。4、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在灭菌前、维修后均应进行一次BD测试,检测空气排除效果,每个包必须按要求使用化学指示胶带和化学指示卡。5、无菌物品包装外应有明显的灭菌标志,注明物品的名称、灭菌日期、失效日期、责任代码、检查者代码。专室、专柜保管,在有效期内使用。6、每月对无菌室、包装间、精洗间、回收粗洗间、办公室进行细菌培养。每月对室内物体表面、工作人员的手进行消毒监测。7、紫外线灯管消毒效果检测:每半年由院感专职监控人员进行紫外线强度测定,使用中的紫外线灯管强度应≥70uw/cm2。8、保持室内清洁,每日用消毒液拖地,擦拭桌面、台面一次,紫外线空气消毒2小时。紫外线灯管每周用95%酒精擦拭一次,每周进行一次卫生大清扫。四、消毒供应中心(室)感染管理制度(一)污染区的感染管理制度1.污染区应分为回收区、洗涤区和精洗区。2.污染区工作人员应有专用防护用品,做好自我防护。3.物品的去污应经过分类、浸泡、清洗(酶洗)、自来水漂洗、去离子水漂洗及干燥6个步骤。非一次性使用的注射器、输液器灭菌前须进行去污、去热原、去洗涤剂、精洗4个步骤。4.下收下送车辆必须洁污分开,分区存放,每日清洁。下收下送过程中应做到定人收、发,采用专车、专线运送。5.正确选择、合理使用清洁设备。五、清洁区的感染管理制度1.清洁区是对清洁物品进行检查、装配、包装、保管、灭菌的工作区域,可分为包装区和灭菌区。2.根据待灭菌物品的性质,选择正确的灭菌方法及包装材料。3.正确包装待灭菌物品,灭菌包的体积和重量均不得超过消毒规范要求,灭菌包外必须有化学指示胶带贴封,并有明显标记。4.灭菌时应注意物品的摆放及装载量,尽量将同类物品一批灭菌。灭菌操作程序正确。5.灭菌岗位人员(消毒员)持证上岗,对所有灭菌器应定期进行常规保养和检查。六、无菌区的感染管理制度1.无菌区是无菌物品存放的区域,分为无菌物品存放间及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存放间。该区应尽可能靠近灭菌区,要求有较高空气洁净度,必须每日空气消毒和卫生保洁。2.无菌区须专室专用,专人负责,限制人员出入,进人无菌区的人员必须二次更衣更鞋,进行洗手处理;外出的工作服不得穿着入内;非无菌物品严禁进入。3.载物架应由不易吸潮、表面光洁、易清洁的材料制成。4.对无菌物品的包装、灭菌标志及内在质量有检测措施,及时检查包装的完正性,有无湿包及化学指示胶带变色的异常情况,不合格者重新灭菌,并将相关数据记录备查。已灭菌物品不得与未灭菌物品混放。5.灭菌物品储存的有效期应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规定,并按有效期的顺序放置并发放,超过有效期后须重新灭菌。6.一次性使用的无菌医疗用品,须拆除外包装后,方可进入无菌区。七、消毒供应中心(室)感染管理监测制度(一)灭菌效果的监测制度1.各种灭菌器每次灭菌过程均应进行工艺监测,并有关键参数记录。2.每个灭菌包进行化学监测。3.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每天第一锅次进行B—D试验,合格后方可进行灭菌。4.每月对灭菌器进行生物监测。新灭菌器使用前及包装容器、摆放方式、排气方式等改变时,均必须先进行生物监测,合格后才能采用。经环氧乙烷灭菌的物品,条件许可应每次进行生物监测,并待结果合格后方可发放。5.凡监测不合格,应立即停用灭菌器,查找原因,监测合格后重新启用灭菌器。6.定期对所使用的消毒剂、灭菌剂的性能进行化学监测。7.对所使用的消毒剂每季度进行一次生物监测。8.对所使用的灭菌剂每月进行一次生物监测。9.对医疗器械进行灭菌效果的监测。(二)环境卫生学监测制度每月对无菌区的空气、物体表面及工作人员的手进行监测,监测结果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l5982—1995。见下表与消毒供应中心(室)相关的卫生监测标准环境类别范围空气(cfu/m3)物体表面(cfu/m2)医务人员手(cfu/m2)II类无菌区≤200≤5≤5III类清洁区≤500≤10≤10八、热原监测方法1、热原检测用于注射器洗涤质量监测,以杜绝和预防热源反应。2、鲎实验监测:方法抽取5ml无热原灭菌用水,注入预检的注射器,放于保温箱中,在500C左右的温度下保温1分钟,(期间转动注射器2次),取出注射器,抽取0.1ml,用鲎实验法检查热原。3、无热原灭菌注射用水用量:密闭式输液器2.5ml20ml注射器2ml10ml注射器1ml4、检验方法:⑴、取0.1ml检品加0.1ml的鲎试剂,混合于管中,在370C左右的恒温水中放置1小时,取出试管,置于平稳处2~3分钟看结果。⑵、设阴阳性对照:阳性对照管内加入0.1ml大肠杆菌内毒素;阴性对照管加入无热原灭菌用水0.1ml。5、结果测定:⑴、将试管轻轻拿起,慢慢倾斜倒转1800,观察液体是否流动,入产生凝胶则为阳性;清亮、透明或呈浑浊有絮状物,但倒转能流动均为阴性。⑵、阳性对照出现阴性,可能为大肠杆菌毒素浓度过低或鲎试剂灵敏度下降失效。⑶、阴性对照出现阳性,说明此次实验不成立,需查找原因,重新实验。6、输液器、注射器热原检测阳性为不合格产品,不得发放九、供应室灭菌质量监测供应室灭菌质量监测包括工艺监测、仪表监测、化学监测和生物监测。1、工艺监测:⑴、满足必要的灭菌参数:根据不同类型的灭菌器,达到该产品所需要的消毒剂量、蒸汽压力、灭菌温度和灭菌时间。⑵、正确的包装:包装材料透气性能好,可用脱脂棉布、专用包装纸及带通气孔的器具;灭菌包的体积不得大于30*30*25cm,预真空灭菌器的灭菌包体积不得大于30*30*50。⑶、合理摆放,所有灭菌包应竖放,包与包之间留孔隙,灭菌物品的装量不得超过柜室容积80%,预蒸空灭菌器不得超过90%。⑷、灭菌设备无技术障碍:进排气系统通畅,仪表温度和时间显示正常,蒸汽饱和度好。2、仪表监测:⑴、灭菌器所有仪表定期监测,每半年有设备科对压力灭菌器的安全阀、压力表、温度表进行效对鉴定,并记录。新设备启用前及旧设备维修后必须有性能鉴定记录,合格后方可使用。⑵、紫外线灯管强度监测,每半年有院感专职监控人员监测一次。使用中的灯管强度不得低于70uw/cm2。3、化学监测:常用的方法有:化学指示胶带、压力蒸汽化学指示卡、压力蒸汽化学指示试纸、B—D实验指示图、消毒液浓度试纸等。使用灭菌包时,应先观察化学指示卡变色情况,领取无菌包时,应先查验指示胶带变色情况。⑴、化学指示胶带、化学指示卡作为日常监测,每个包都必须使用。121。C压力蒸汽化学指示卡专用于下排气式压力蒸汽灭菌效果监测;132。C压力蒸汽化学指示卡专用于预真空或脉动压力蒸汽灭菌效果监测。⑵、B—D试纸用于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的监测,是判断灭菌器内冷空气是否彻底排尽的一种方法,用于新灭菌柜安装调试之后,灭菌器维修之后及每日灭菌器使用之前。使用方法:备好标准实验包—用脱脂棉叠成25*25*30cm重量为4~5kg的敷料包,将B—D试纸放与包的中层,包好后放于灭菌器底部前端。灭菌后,B—D试纸色条变化均匀一致,说明另排气功能良好。⑶、化学指示卡必须放于灭菌包中心,避免与金属和玻璃直接接触,以免被冷凝水浸湿,影响变色。⑷、化学指示胶带贴于包外,可作为灭菌处理的标志。4、生物监测:生物监测是指用国际标准抗力的细菌芽孢制成的干燥菌片或由菌片和培养基组成的指示管即生物指示剂进行监测(压力蒸汽灭菌上午指示剂为嗜热芽孢杆菌)。生物监测是判断灭菌效果的直接指标。⑴、操作方法:将菌片装于牛皮纸袋内,放于标准实验包中心处,灭菌后将菌片接种于溴甲酚紫培养液中,经56。C培养72小时(24小时查看初步结果)。生物指示剂菌管可以现场或实验室取出,挤破玻璃管让培养液浸透菌片,置于56。C培养48小时观察结果。⑵、结果判断:溴甲酚紫培养液仍为紫色为阴性,表示无菌生长,如颜色变黄则为阳性,表示有菌生长。十、工作人员自身防护制度1.加强工作人员自身防护教育,防止各类意外事故发生。2.在回收、清洗区处理物品时,应穿隔离衣,戴橡胶手套、口罩、帽子如有污染应及时更换,必要时戴防护镜。脱掉手套后应立即洗手。3.皮肤表面一旦染有血液、其他体液、各种消毒液及酶,应当立即彻底清洗。4.不慎被利器刺伤,应按锐器伤处理原则处理。5.使用压力蒸汽、干热灭菌器时,应具有防止爆炸、燃烧的措施,操作时应戴防护手套,预防烫伤事故发生。6.使用低温灭菌器时,应保持空气流通,防止环氧乙烷中毒、燃烧、爆炸等意外事故发生。7.必要时检测环氧乙烷灭菌区环境中气体的浓度,防止产生职业伤害。十一、环氧乙烷灭菌器安全管理制度1.消毒员必须严格执行操作规程。2.专人负责环氧乙烷灭菌器的操作、保养,定期检查各管道是否漏气。3.灭菌周期结束取物时应戴口罩、防护手套,并采用人在前、物在后方式移动物品。4.打开环氧乙烷钢瓶阀门时应缓慢,钢瓶出口不可朝向面部;皮肤、黏膜、眼睛不慎溅上环氧乙烷时,应立即用水冲洗,防止灼伤。5.在使用及维修灭菌器过程中,应防止工作人员中毒,如出现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时,应立即离开现场,在通风良好处休息,症状严重者应及时就医。6.环氧乙烷灭菌器在解析过程中排出的环氧乙烷气体,应经专用排气管道系统排出,并按照有关部门对排放系统的相关管理规定执行。7.环氧乙烷储气罐应存放在通风、防晒、温度≤40℃的环境内,但不能将其放在冰箱内。8.环氧乙烷储气钢瓶的瓶口必须旋紧,钢瓶禁止横放,搬运时轻拿轻放。9.灭菌室内严禁明火作业,并有通风设施和消防器材。十二、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管理制度1.医院所用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必须由设备部门统一集中采购,使用科室不得自行采购。2.医院必须从具有“三证”的企业采购合格的产品。3.库房专人负责并建立登记账册,记录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批号、灭菌日期、失效日期、生产许可证、生产企业等信息。4.发放、回收一次性输液(血)器、注射器时,应记录核对用量。5.如发现不合格产品或质量可疑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时报告当地药检部门,不得自行作退、换货处理。6.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用后必须按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进行集中处理。十三、监测室工作制度及热源反应追查制度1、设专职或兼职人员一名,负责本室的各项监测工作,2、一次性物品,对每批号抽样进行热源检测,并作好记录。3、凡热源监测阳性者,一律禁止发放,复验阳性者给予退货。4、发生热源反应,供应室应跟踪调查,及时留取样本,送药检部门进行检测,按规定做好记录,并上报上级有关部门。5、对供应室所有灭菌处理的物品进行灭菌质量监测,杜绝不合格物品流入临床科室。6、严格质量监测,杜绝不合格产品进入供应室。十四、设备仪器维修制度1、大型、贵重仪器必须有专人管理,帐目登记。2、各仪器应有严格的操作规程、注意事项和日常保养措施,并严格执行。3、每日上班前后得仪器设备进行清洁保养。4、每周对所负责的仪器进行检查,并登记。5、按照国家安全局计量国力规定,每半年对压力灭菌器的安全阀、压力表、温度表进行效对鉴定,并记录。新设备启用前及旧设备维修后必须有性能鉴定记录,合格后方可使用。6、仪器出现故障,护士长应立即通知设备科进行维修。7、维修后器械需经性能测试、检查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并登记维修日期、损坏何种部件、维修结果及维修人员和验收人员。十五、安全管理制度1、在总护理部的领导下,成立科室安全质控小组。2、定期组织室内工作人员进行法制法规、消防知识及安全教育,树立安全意识。3、消防设备有专人定期检查和管理,并保证消防设备的性能完好。4、加强对各工作室的安全检查,每日下班前,应仔细检查各工作室水电设施及其它安全设施,做到防火、防盗、防水、放爆。5、做好假日前的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应及时解决。6、严格执行各项技术操作规程,确保常规器械灭菌合格率100%,防差错事故发生。十六、查对制度1、回收物品时应查对品名、器械的种类、数量、性能,盒、盖、物相符,所用器械已经过初步消毒处理。2、各类诊疗包包装前须经两人核对品名、器械的种类、数量、性能、质量,合格后方可进行包装送消毒室灭菌。3、发放无菌物品时,应认真核对发放单上登记的科别、物品名称、数量及灭菌日期、失效日期。4、配置酸碱液时,需经两人查对后方可进行配置使用。5、定期查对各物品的基数,及时补充,保证供应。十七、交接班制度1、供应室实行周轮流值班制,值班人员接班时应严格进行物品交接手续,接班时发现问题有交班者负责,接班后发现的问题有接班者负责。2、无菌物品固定一定基数,标记清楚,定期检查无菌物品有无过期、霉变等现象,及时进行处理。确保无菌物品的供应。3、清点回收物品的品名、数量、质量,并进行登记。外借物品必须办理借物登记手续。4、检查各工作室的常备设施性能是否良好,发现问题及时向护士长报告。十八、下收、下送制度1.以病人为中心,满足临床需要,及时供应一次性医疗用品。2.服务态度热情、主动,使用文明语言,做好耐心解释工作,挂牌上岗。3.加强责任心,严格区分无菌物品与污染物品,专车专用。4.认真做好消毒隔离工作,专车必须用盆用消毒液抹洗或用蒸气高压枪冲洗。十九、工作人员考评制度1.完成年度工作人员职业道德考评工作。2.实施年度工作人员岗位职责履行情况考核,如工作质量、完成工作情况等。3.实施年度工作人员业务技术考核,包括专业技术能力和理论学习、解决疑难问题等。如:运用工作程序。基本操作技术、专业操作技术、掌握新技术、护理“三基”考核等。4.实施年度工作人员教学、科研以及继续教育学分完成情况考核。包括临床带教、护理科研、撰写论文等。二十、清洁卫生制度1.做好消毒供应中心(室)室内外清洁卫生,保持环境清洁整齐。2.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各区用物固定专用、分开放置,消毒措施有效,避免交叉感染。3.执行垃圾分类和废物管理制度,医疗废物应密闭保存和运输,有明显标识,做到日产日清。4.各区域卫生定人负责,每天定时湿式打扫,及时清除污物;每周清扫一次,室内无杂物,地面、水池清洁无垢,物品放置整齐有序。二十一、消毒与灭菌工作制度1.消毒员必须持证上岗,必须有高度的责任感,遵守操作规程,保质保量完成各临床科室的消毒灭菌工作。2.做好消毒灭菌前后的安全检查。3.高压蒸汽灭菌时,消毒员不得擅自离开岗位或做其他事情;应严格掌握压力、温度、时间,保证灭菌效果。4.灭菌前,须检查包布是否是双层、有无破损,包扎是否严密。5.已灭菌物品与未灭菌物品要严格分区放置,避免混淆。6.装放物品时打开容器盒侧孔。灭菌后戴好无菌手套关闭侧孔。7.灭菌炉每天进行灭菌器运作程序试验及B-D试验。不合格时需查找原因并检修。8.各科室需灭菌的物品标签要清楚,并登记送物数量,以便消毒员验收。9.消毒员每次灭菌后要做好消毒处理及室内的卫生,做好器材保养。二十二、无菌室工作制度1.进入无菌间必须洗手,严格着装,更鞋入内,执行无菌操作。2、无菌专人管理,坚守岗位,服务周到,工作间使用专用工作衣、鞋,非工作人员不得入内。3、每日用消毒液擦拭桌面、地面,保持环境清洁,每日空气消毒2次。4、无菌物品摆放有序,发放日期先近期后远期,5月1日—9月305、发放无菌物品应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及交接班制度,不得发放过期、潮湿、破损包,外借物品必须办理登记手续。6、每月做空气细菌培养、物品细菌培养、热源监测一次,符合卫生学标准要求,并做好记录在案。7、做好物品的清点和交接班工作。二十三、消毒室工作制度1、消毒室专人管理,消毒员负责全院医疗物品的消毒灭菌工作。2、消毒员必须经过培训,持证上岗。3、消毒期间,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坚守工作岗位。4、定期监测灭菌锅的使用效能,确保使用安全,物品灭菌合格率为100%。5、“已灭菌”、“未灭菌”物品有明显标记,分开放置。6、认真作好灭菌效果监测,有记录。7、定期进行灭菌锅的保养及室内卫生清洁工作,每日空气消毒一次,有记录。8、对“待消包”严格执行规范检查工作,做到送取包有登记。二十四、检查包装室工作制度1、所属人员衣帽整洁,禁戴手饰及穿拖鞋。2、严格执行初洗后物品的精洗工作程序及器械保养、打包。3、室内物品放置有序,工作前后洗手,用消毒液擦拭桌面、地面、每日紫外线消毒,并做好记录。4、打包前按卡片认真核对,检查各类器械性能完好,包布洁净、无破损、十字包扎,并注明名称、灭菌日期,失效期,工作责任代号。5、各种诊疗包需经另一人查对方可进行灭菌。6、复消的各种诊疗包,要重新处理后再包装灭菌。7、每日做好登记,统计工作。二十五、无菌物间管理制度1.各种消毒标记明确、完整、必须有名称、有效日期。标记不清、记录不全,均不得发放。每包应粘贴3M胶带和132℃2.保证高压锅灭菌结果,每季度一次用嗜热嗜酸脂肪杆菌作为指示菌,以测定热力灭菌的效果。3.经高压灭菌后,无菌物品在传递过程中应保持清洁、干燥、无污染,消毒室柜子(分为灭菌物品柜、清洁物品柜)每天用消毒液擦拭,并有标志。4.无菌室通风干燥,应向外排风。5.室内、柜内清洁、无杂物、无积尘,清洁工具(拖把、抹布等)专用,有标志,应每月用消毒液湿擦抹二次。6.专职人员相对固定,入室前要洗手、戴口罩、换鞋,严格无菌操作规程,其他人员不得入内。7.接收无菌物品时应检查标记是否完整,包布是否清洁干燥,监测每包3M胶带是否达到灭菌效果。物品应按顺序放置。每月检查,不得有过期物品。过期或有污染可疑者应重新消毒灭菌。8.无菌室消毒合格,空气培养细菌菌数<500cfu/m3,每月有监测记录。9定时更换浸泡盒内的消毒液。二十六、库房管理制度1.库房专人负责。2.库存物品必须分类存放于地架上,便于发放和清点。做到账物相符,定期核对。3.按批号依次发放,做到先人库先发,后入库后发,保证质量。4.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干燥,防止物品潮湿霉变。5.定时卫生保洁和空气消毒,配备灭火设备,以防意外。6.尽量避免人员流动,减少进出人员。二十七、库房物资管理制度1、专人管理,负责计划、请领供应室必备的各种器材、敷料、消毒及监测用品。2、严格执行物品存放制度,包装完好,无锈蚀、霉变及破损。3、管理者定期抽检各类器材的外观质量,检查产品及中小包装、消毒液及监测物品的有效期,有计划使用,防止人为的浪费。4、库房必须清洁、干燥、阴凉、通风良好,无鼠害。5、储存的物品摆放有序,货架距离地面不小于20cm,距离墙壁不小于5cm。6、物品发放有记录,发放者和领物者签名,帐物相符。7、库房不得存入私人物品。8、加强库房安全管理,每日下班前,常规进行安全检查,消除安全隐患。二十八、供应室回收工作制度1、负责回收全院科室各种经供应室调换的物品,认真检查用品的数量有无损坏及包布的清洁程度。2、将不同回收物品,分别浸泡消毒液中,作初步处理及送交清洗室。3、负责清点回收临床科室的一次性注射器和输液器,按规定登记和集中处理。4、每日擦洗台面、水池和地面,保持室内整洁。二十九、物品洗涤制度1.凡是曾接触过病原微生物的物品,应先以化学消毒剂处理(浸泡30分钟),然后进行常规清洗。2.常规清洗时,先用洗洁精浸泡、擦洗,以去除物品上的油污、血垢,然后用流水冲净,具有关节、齿槽和缝隙等的器械和器械皿,以及注射器的外管和内芯,都应尽可能张开或拆卸洗刷干净。3.用流水冲净的物品,需用蒸馏水冲洗一次,测PH值中性后,方可包装、消毒、灭菌、供应临床使用。4.各种穿刺针头清洗时,注意针套与针芯配套、斜面一致。5.敷料、布类、纤维类织物,应在洗涤后予以晾干。三十、包装制度1.物品应分类包装,同一品种或类别的物品应按顺序摆放整齐,以便于使用。2.对要保管的金属器械上油,尤其是器械的关节处,以防生锈,检查刀、剪是否锐利,其他器械功能是否良好,按各包装所需配齐器械,经第二人核对后进行包装,注上名称、有效期。3.器械包装重量不超过7Kg,纤维类织物应按使用的顺序折叠排放,其外形尺寸不大于30×30×25cm,重量不超过5Kg。4.盘、盒、器、皿类物品应单件包装,若按需要将不同类型的盘、盒、器、皿包装在一起时,则有盖的应打开,所有器皿口子应朝一个方向,器皿之间用吸湿毛巾隔开,以便蒸汽流通。5.包布应一用一清洁一消毒,大小合适,禁用破损包布和无孔铝饭盒。6.打包可捆扎,需松紧合适;包内放132℃压力蒸汽灭菌标记,包布补贴3M三十一、供应室敷料制作工作制度1、负责全院科室所需的敷料制作,保证供应。2、每日按科室需用纱布,棉球分装入贮槽,送消毒室高压消毒。3、负责作好科室所需的特殊敷料供应工作。4、每周检查敷料成品备用数和非成品数,作好交接班,每日擦洗水池和地面,保持敷料制作室清洁。三十二、物品管理制度1.供应室工作人员应熟练掌握各种器械、物品的性能及清洁、消毒、灭菌、保养的方法,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各种操作常规。2.污染、清洁、灭菌的物品要严格分开,各种器械包和治疗包应有操作常规及物品卡,装备完毕的各种器械包、治疗包应有专人核对,防止差错。3.各种灭菌治疗包应注明名称、灭菌日期或有效日期和灭菌标记。4.无菌物品应专室存放,保持清洁、干燥,定期打扫、消毒,并每月进行空气采样培养,过期或有污染可疑时应重新消毒灭菌。5.对灭菌物品每月抽样作细菌培养检查,输液器具每日作致热源测定,每种灭菌包(盒)均应放苯甲酸等指示剂测定灭菌效果,未达到灭菌要求者应重新灭菌。6.岗位明确,相互检查督促。7.每日工作完毕,做好清洁整理工作,每周大扫除,每月对室内空气进行一次细菌培养,各种搪瓷器皿应每月擦洗一次。各种布类用品每次用后应换洗。8.每月下科室征求意见。9.供应室、洗涤室严禁洗涤非供应范围的一切物品,并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10.无菌物品贮藏室不得存放任何杂物,非本室人员不得擅自入内,取放无菌物品时要洗手,戴口罩,更衣换鞋。11.收发各种供应器材时,必须填写清单,双方认真查对,签名。三十三、供应室药品物品器材管理制度1、护士长全面负责药品、物品、器材的领取、保管、报损工作。2、各类物品指定专人分工负责保管,定位放置。3、供应室根据各科室需要,发给一定基数消毒物品,每日定时送各科室,采取收旧补新的方法,主动供应。4、必须建立物品帐目和请领、分发、报销等制度,并做到定时清点帐物相符。5、对所有物品器材定期检查保养,防止霉烂生锈损坏丢失,并坚持修旧利废和再生使用。6、凡不在供应器材范围内,需临时或急诊之用物,则由科室自借和归还。7、各科室如需特殊器材,应预先通知,以便及时了解纠正和补换。8、供应物品如有错误和损坏,应立即通知供应室,以便及时了解纠正和补换。9、凡沾有脓血的器械,须由科室立即洗涤清洁,以免凝固损坏器械。传染病人用过之物品,由科室先行消毒后方可退还。10、凡灭菌日期超过7天或封口已被拆开者,一律不得再用,操作中要轻拿轻放,避免损坏减少浪费厉行节约,修旧利废。人员岗位职责篇一、消毒供应中心(室)护士长职责1.在护理部主任(总护士长)领导下,负责本科业务技术、教学、科研和行政管理工作。2.负责制定科室年度工作计划和质量监测控制方案,并组织实施、检查、总结、记录。制定并完善停电、停水、停汽及灭菌器出现质量问题时紧急风险预案和突发事件处理流程,并确保措施有效落实。3.督促科室人员贯彻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技术规程。4.与临床沟通,征求意见,协调、改进工作。5.指导科室人员工作,并检查其完成情况;参与解决各种设备运转过程中的故障处理和技术疑难问题,并及时向有关部门汇报。6.负责所管物品、器械的请领和报损,确保供应物品的质量。7.组织开展业务学习、技术革新和科研工作,不断学习新理论,引进新技术,掌握新技能。二、供应室护士职责1、在护士长领导下进行工作,负责医疗器械、敷料的清洗制作、包装、保管、消毒、登记和分发回收工作,实行下收下送。2、经常检查医疗器械的质量,如有破损及时修补登记,并向护士长报告,进行处理。3、协助护士长请领各种备品,经常了解临床科室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工作。4、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积极开展技术革新,不断提高供应室工作质量。5、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和消毒隔离制度,增强无菌观念,做好供应室院感监控工作并记录,严防差错事故发生。6、指导护理员(消毒员)、卫生员进行医疗器材、敷料的制备及消毒工作。7、参加供应室值班,并做好科室内清洁卫生工作。三、回收、初洗室工作人员职责1、负责回收物品的分类处理。2、保持室内清洁,定时通风、换气,每日工作前后用消毒液擦拭桌面、地面,每日紫外线消毒一次。3、工作人员回收、清洗物品时,必须戴手套,不能穿拖鞋。4、对回收的各类物品分类浸泡消毒,按初洗工作流程(洗涤、去热源)。每次使用消毒液前,测试含氯消毒液浓度,并记录。5、各类包布及治疗巾有专用洗衣机清洗,包布一用一洗,特殊包布要消毒。6、室内物品摆放有序,定位管理,加强自我保护意识。7、对特殊感染及传染病使用过的器械,必须严格按特殊感染消毒处理。四、精洗、包装间工作人员职责1、负责初洗后物品的精洗共组程序及器械保养打包。2、室内物品放置有序,工作前后洗手,用消毒液檫拭桌面、地面。每日紫外线消毒,有记录。3、打包前按卡片认真核对,检查各类器械性能完好,包布洁净、无破损;十字包扎或胶带封口不少3—5cm,并注明责任代码及灭菌日期和失效期。4、统计每日工作量,并记录。五、消毒供应中心(室)消毒员职责1.在护士长领导、护士指导下完成消毒灭菌工作。2.消毒灭菌时不得擅自离开工作岗位,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和消毒工作制度,并持证上岗。3.熟练掌握各类消毒灭菌设备的使用原理及操作程序,定期维护保养。4.熟练掌握各类物品消毒灭菌方法,严格按消毒规范操作。5.熟练掌握停电、停水、停汽及灭菌器出现质量问题时的紧急应对措施。6.参加各项业务学习和岗位培训。六、消毒供应中心(室)卫生员职责1.在护士长领导、护士指导下完成科室清洁卫生工作。2.保持所管区域的清洁卫生符合要求。3.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参加有关岗位培训学习。4.服从科室安排,及时完成所分配的各项工作。5.爱护科内各种物品,严禁违规使用和损坏物品。消毒供应中心(室)岗位操作规程消毒供应中心(室)标准工作流程篇(七个环节)

回收分类清洗检查与包装灭菌储存发放

一、回收:

1、器械、物品使用后,科室及时清除明显的污物(常水冲洗),避免干燥,封闭暂存。

2、供应中心(室)工作人员定时、按照规定的路线、使用专用封闭式回收车(或箱)回收至科内。

3、回科后,与清洗人员交接物品数量,避免在科室清点、核对污染器械、物品,减少交叉感染。

4、每次回收后,清洁消毒回收车(或箱),干燥存放。

5、使用后的一次性物品和医疗废物不得回收到消毒供应中心(室)再转运处理。

二、分类:

1、按个人防护要求着装,与下收人员交接回收的物品数量。

2、根据器械的不同材质、性状、精密程度、污染状况进行分类。

2、损伤性废物投入到锐器合内,感染性废物投入黄色污物袋内。

三、清洗:

1、不同类型的器械、物品,采用不同的清洗方法(包括手工清洗和机械清洗)。

2、耐热、耐湿的器械、物品宜采用机械清洗方法。

3、精密、复杂的器械应先手工清洗、超声加酶洗,再用机械清洗方法或手工精洗。

4、清洗基本流程:预洗(自来水)—→清洗(手工或机械+酶)—→漂洗1(自来水)—→漂洗2(去离子水或蒸馏水)—→消毒(湿热方法)—→润滑(水溶性油)—→干燥(烘干或擦干)

(1)预洗(3~5min):用流水去除明显的污物(若污物变干,可多浸泡几分钟)

(2)酶洗(2~5min):酶可快速分解有机物,抑菌防锈,自然降解,无残留,水温20~40℃,带关节的器械尽量打开。已凝固或污染严重处水面下刷洗。

(3)漂洗:先用自来水,再用去离子水或蒸馏水。

(4)消毒:宜选用湿热方法(90℃5min)。

(5)润滑(30~60s):使用水溶性润滑油,不能使用石蜡油等非水溶性油。

(6)干燥:烘干(四、检查与包装:

1、清洗质量的检查:目测或放大镜检查,有无残留物质、血渍、水垢、锈斑,不合格应重洗。

2、器械功能的检查:检查器械的完好性、灵活性、咬合性等,刀刃器械、穿刺针的锋利度等。

3、包装要求:(1)重量:器械包<7kg、敷料包重量<5kg;(2)体积:<30cm*30cm*50cm(3)松紧适宜(4)金属器械、盆、碗间用吸水布(纸)相隔五、灭菌:

1、压力蒸汽灭菌:首选(耐高温、耐高湿的器械和物品)

(1)液体、油脂、粉剂、膏剂忌用压力蒸汽灭菌。

(2)所有拟灭菌物品需进行彻底的清洗,以免影响灭菌效果。

(3)按要求进行灭菌器效能检测,包括:工艺、化学和生物监测、B-D试验

2、干热灭菌:耐高温、不耐高湿的器械和物品选用。

(1)油剂、粉剂的厚度<0.635cm凡士林纱布的厚度<1.3cm

(2)物品的体积<10cm*10cm*20cm

3、低温灭菌:不耐高温、不耐高湿的器械和物品选用

(1)环氧乙烷灭菌

(2)过氧化氢等离子体灭菌

(3)低温甲醛争气灭菌

(4)过氧乙酸低温灭菌

4、装载要求:

(1)装载量:下排气、预真空、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的最大装载量—分别不得超过柜室容积的80%、90%和95%;预真空和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的最小装载量—分别不得小于柜室容积的10%和5%,以防止“小装量效应”。

(2)同类物品同锅灭菌,不同类物品同锅灭菌时敷料包放上层、金属包放下层。易产生水滴物品尽量放下层。

(3)装载时使用专用灭菌篮筐,不能堆放,包与包间隔至少2cm。

(4)手术器械盘应平放,织物包应竖放,手术盆应斜放。

(5)纸塑包装材料的物品应竖放在篮筐内或架子上。

5、卸载要求:

(1)压力蒸汽灭菌物品取出后放置于原离空调或空气入口的地方冷却。

(2)检查灭菌物品包装的完整性、干燥情况;及时关闭启闭式容器筛孔。

(3)检查化学指示胶带的色泽,未达到要求或可疑时应重新灭菌。

(4)灭菌包掉地或误放不洁处应视为污染。六、储存:

1、无菌物品的储存条件:

(1)清洁、干燥、温度在20~25℃、相对湿度<60%。

(2)物品必须存放在洁净的柜内或架上,离地面20~25cm、离墙面5~10cm、距天花板50cm七、发放:

1、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

2、发出的、过期的无菌物品必须重新进行清洗包装和灭菌。

3、发送至临床时,必须使用专用的车或容器,采取密闭运送。运送工具保持清洁,洁污分开。一、下收下送岗位操作规程1.按照科室所需各种物品用量,有计划装车。2.下收下送过程中严禁无菌、污染物品混拿混放。3.与病房护士共同清点回收物品,填写物品交换清单。4.根据临床需求及时将物品送至科室。5.与清洗间工作人员清点交接各种回收器械。6.下收下送的各类物品必须全部密闭存放。7.下送车每次使用后,及时清洁消毒。二、物品清洗岗位操作规程1.与下收人员交接回收物品数量,填写物品交换清单。2.根据器械类别、性能进行分类,选择相适应的清洗方法。保证清洗质量。3.检查各种清洗设备,保证性能完好,所用消毒液及酶浓度合格。4.按照岗位要求做好自身防护,清洗人员相对固定。5.清洗机工作完毕及时关闭电源,每日做好清洗机保养工作。6.做好室内卫生保洁工作,每日空气消毒。三、物品包装岗位操作规程1.各类器械须经过清洗后方能进入包装区。2.及时烘干清洗消毒后的各类器械并分类放置。3.检查各器械的性能,刀刃、关节处均应去锈上油,包装时各关节必须充分撑开。4.物品包装后应及时灭菌,不得长时间放置,以防止再污染和热源产生。5.检查各种包装材料,完整无损方可使用。6.各包大小应符合灭菌设备要求。7.各种物品应严格执行一用一包装原则,做到分类包装。8.按照各种治疗包的基数配制,实行一人配制,一人核对的制度,核查无误方可包装并签名。9.按照规范放置包内指示卡,包外贴化学指示胶带;治疗包、标记清楚,注明品名、灭菌及失效日期。四、物品灭菌岗位操作规程1.使用前检查灭菌器的性能是否完好,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每日第一锅做B—D试验。2.将待灭菌物品按消毒规范要求摆放在灭菌器内。3.尽量将同类物品同锅次灭菌。4.根据灭菌物品的类别选择不同的灭菌程序。5.灭菌过程中随时观察各项参数(时间、温度、压力、浓度),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记录每个灭菌周期的关键数据。6.检查指示胶带的变色情况,遇有不合格者必须查找原因后重新灭菌。7.出锅时应先关闭容器筛孔,再分类放人无菌物品储存柜内。8.每日清洁灭菌器,每月维护、保养一次。五、物品发放岗位操作规程1.上班时间坚守岗位。严格按照无菌区规定着装和行走。2.每日检查灭菌物品的数量、有效期及容器筛孔关闭情况.根据供需情况.及时调整物品种类和基数3.无菌物品分类放置,按有效期先后顺序整齐摆放于储物架上;超过有效期的物品严禁发放,需重新包装灭菌4.发放无菌物品时,应核对品名、数量、失效日期,并检查外包装有无破损。5.严格执行借物制度,填写借物清单并督促按时归还。6.每天对发放物品申请单进行核算、登记。六、输液、输血器、注射器洗涤操作规程

输液、输血器(以下简称输液器)用后,立即用清水冲洗。头皮针和用于穿刺的注射器及针头立即用可杀灭乙肝病毒的消毒液分别浸泡(针筒、针头孔和头皮针管内不应有气体),然后送供应室洗涤。供应室回收后应全部拆开,根据不同部分的特点,分别处理。整个洗涤过程应包括去污、去热原、去洗涤剂、精洗四个环节。

1.玻璃部分洗涤方法:(1)用常水清洗,将残留物洗掉,用适当洗涤剂洗刷至光亮再将洗涤剂冲净。(2)将重铬酸钾硫酸洗液挂满吊桶内壁,注射器放在洗液中浸过,莫斐氏滴管、针头接管泡入洗液中,均放置4小时以上,或采用干热法去热原。(3)用常水冲净洗液。(4)用蒸馏水冲洗两次,再用新鲜(无热原)经过滤的蒸馏水冲洗两次。

2.胶管及胶塞的清洁方法:(1)及时用常水冲洗残留的血块及药液,然后用少量碱水揉搓,再用常水冲掉碱液和脱落物。(2)浸入4%(g/ml)HCl溶液中放置12小时,注意胶管中间不要有气体。(3)取出后用常水冲洗到中性。(4)用蒸馏水冲洗2-4次,再用新鲜过滤蒸馏水冲洗两次。

3.针头的清洁方法:(1)拆下的针头用常水浸洗。(2)可放入超声机内,加清洗消毒剂,超声30分钟,或浸入2-3%碳酸钠或碳酸氢钠溶液中煮沸15分钟。然后用针头机冲洗或用铜丝贯擦针孔,用棉签卷擦针栓,将残留血块及药液除去。(3)用常水洗净。(4)用蒸馏水冲洗,再用新鲜过滤蒸馏水冲洗。

4.头皮针管的清洁方法:(1)用常水冲洗将残留物洗净。(2)注入可杀灭乙肝病毒的消毒液浸泡。(3)取出后注入3-5%过氧化氢溶液放置12小时。(4)用常水洗净。(5)用新鲜过滤蒸馏水冲洗2-4次。

5.包布应放在专用洗衣机中(或送洗衣房专锅)洗净、干燥。其它包装用容器也应洗净。

6.组装灭菌:(1)装配室应与其它操作间隔开,在做好清洁卫生后用紫外线消毒。(2)将上述清洗干净的输液器组装后,再用新鲜过滤蒸馏水冲洗内外一次。(3)将输液器、注射器包裹或装盒,并放上记有洗涤者、质量负责人、灭菌日期的卡片。(4)高压蒸汽灭菌。(5)注意:从最后一次用新鲜过滤蒸馏水冲洗至灭菌开始,不应超过1-2小时。

7.灭菌后的输液器、注射器应放在专用柜中保存,在干燥条件下储存日期以1周为宜。消毒供应中心(室)质量标准篇一、物品清洗质量标准1. 每日确保使用中的消毒液及酶浓度在有效范围内。2.清洗物品分类放置,清洗设备维修保养及时。3.针头锐利无钩;针梗通畅无弯曲、无污垢、无锈迹,穿刺针配套准确。4.金属器械清洁、无锈、无污垢、无血迹,.7-J、剪刃面锋利,各器械关节灵活,卡口紧密。5.玻璃类物品光亮、透明、无污垢、无裂痕及破损。6.橡胶类物品无污迹、无裂痕、无破裂及粘连,保证管腔通畅。二、包装材料质量标准1.一次性无纺布、一次性复合材料必须经国家卫生行政部门批准后方可使用。2.新包装材料应先用生物指示剂验证灭菌效果后方可使用。3.包装材料应允许物品内部空气的排出和蒸汽的透人。4.新棉布应洗涤去浆后再使用,重复使用的包装材料和容器,应做到一用一洗。5.包布清洁无破损,包装层数不少于两层。6.自动启闭式或带筛孔的容器(储槽等),必须完好无损,筛孔开启灵活。三、物品包装质量标准1.盘、盆、碗等器皿类物品尽量单个包装,若需多个包装则器皿间应有吸湿毛巾或纱布隔开。2.待灭菌物品如能拆卸,则拆卸包装。有筛孔的容器应将筛孔打开,容器内存装物品不宜过多、过紧。3.各种包内物品齐全、性能好,包名与包内容物相符。4.打包程序规范化,标签清楚,包内有指示卡,包外有指示胶带。5.物品捆扎不宜过紧。采用下排气式压力蒸汽灭菌的物品包,体积不得超过30cm×30cmx25cm;采用预真空和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的物品包,体积不得超过30cm×30cmx50cm。金属包的重量不超过7kg,敷料包重量不超过5kg。6.采用环氧乙烷灭菌时,灭菌包体积不得超过25cm×25cm×30cm。7.采用干热灭菌时,灭菌包体积不得超过10cmX10cm×20cm;油剂、粉剂的厚度不超过0.635cm;凡士林纱布条厚度不超过1.3cm。四、灭菌物品装载质量标准1.下排气灭菌器的装载量不得超过柜室容量的80%;预真空灭菌器的装载量不得超过柜室容积的90%,同时预真空和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的装载量又分别不得小于柜室容积的10%和5%。2.不同性能物品同时灭菌,则以最难达到灭菌要求的物品所需温度和时间为标准。3.物品装放时上下左右需有一定空间,以利于蒸汽流通。4.混合装载时,难于灭菌的大包放在上层,较易灭菌的小包放在下层;敷料包放在上层,金属物品放在下层。5.金属包应平放,布包类物品应垂直放置,玻璃瓶应使开口向下或侧放以利蒸汽进入和空气排出。6.小包应采用标准篮筐装载存放。7.纸塑包装物品灭菌时应将纸塑相间交错并垂直放置。8.有筛孔的容器,应将筛孔打开。五、无菌物品储存质量标准1.物品摆放有序,分类放置。2.无菌物品应放在洁净的储物架上;储物架应不易吸潮、表面光洁。一次性无菌物品须去外包装后进人无菌间保存。3.无菌物品应放于离地高20-25cm,离天花板50cm,离墙远于5cm处的储物架上。4.下送的无菌物品应封闭存放或加防尘罩。5.储存有效期为:在温度25℃下,棉布类包装7—六、输液、输血器、注射器洗涤质量检验标准

本标准的输液、输血器(以下简称输液器)是指经医疗单位供应室洗涤灭菌后,供临床用于输液、输血的开放式或密闭式输液器。注射器是指经医疗单位供应室洗涤灭菌后,供临床用于注射或加药的各种不同规格的玻璃注射器。为确保患者临床输液用药安全,洗涤灭菌后的输液器、注射器经检查应符合本标准之规定。

开放式输液器包括吊桶及与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