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低碳经济公需科目考试_第1页
广西低碳经济公需科目考试_第2页
广西低碳经济公需科目考试_第3页
广西低碳经济公需科目考试_第4页
广西低碳经济公需科目考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西低碳经济公需科目考试1.(2分)低碳经济首次出现的官方文件是A.2006年英国发表的《斯特恩报告》B.2007年英国出台的《气候变化框架战略》C.西班牙学者乌恩鲁2000年发表的《能源政策》D.2003年英国发表的《能源白皮书》你的答案:ABCD得分:2分2.(2分)专门为中国市场设立的第一个自愿减排标准,被称为A.熊猫标准B.北京标准C.绿色世博标准D.2000标准你的答案:ABCD得分:2分3.(2分)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表现为A.大范围海域海浪比常年低3-6米B.大范围海域海浪比常年高3-6米C.大范围海水温度比常年高3-6D.大范围海水温度比常年低3-6℃你的答案:ABCD得分:2分4.(2分)不属于低碳消费观念的是A.改变奢侈和炫耀型消费方式B.改变过分追求便利的消费方式C.减少碳排放的同时,通过碳补偿为减排出力D.适当增加产品的种类便于选择性消费你的答案:ABCD得分:2分5.(2分)气候变化问题从科学议程向国际政治议程的真正转变始于。A.1989年的联合国大会第49届会议B.1989年的海牙会议C.1979年的日内瓦气象会议D.1988年的多伦多会议你的答案:ABCD得分:2分6.(2分)各种运输方式中,完成等量的换算周转量所要消耗的能源最多的是A.公路B.铁路C.民航D.海运你的答案:ABCD得分:2分7.(2分)低碳发展的实现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能源体系低碳化,能源体系低碳化是指A.保持能源体系中碳的含量不变而开发利用产生的碳排放B.保持能源体系中碳的含量不变而降低碳的排放C.降低能源体系中碳的含量及开发利用产生的碳排放D.升高能源体系中碳的含量及降低开发利用产生的碳排放你的答案:ABCD得分:2分8.(2分)森林碳汇是指A.森林生态系统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的过程、活动或机制B.森林生态系统汇集大气中的氧气的过程、活动或机制C.森林神态系统增加大气中氧气浓度的过程、活动或机制D.森林生态系统汇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或机制你的答案:ABCD得分:2分9.(2分)2010年4月1日我国实施的关于低碳转型方面的法律是A.《清洁生产促进法》B.《循环经济促进法》C.《节约能源法》D.《可再生能源法》你的答案:ABCD得分:0分10.(2分)是应对气候变化和低碳转型的核心内容。A.技术进步B.消费模式C.产业结构D.发展模式你的答案:ABCD得分:2分11.(2分)采用可再生能源发电配额制的前提是要完全实现A.电力国有化改革B.可再生能源国家扶持政策C.电力市场化改革胶D.可再生能源市场化改革你的答案:ABCD得分:2分12.(2分)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碳库,世界上森林资源最丰富的国家是A.俄罗斯B.加拿大C.美国D.中国你的答案:ABCD得分:2分13.(2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最核心的原则是A.公平原则B.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C.无悔原则D.可持续发展原则你的答案:ABCD得分:2分14.(2分)“碳锁定”是指A.政治改革对化石能源高度依赖的状态B.科技发展对化石能源高度依赖的状态C.整个社会对化石能源高度依赖的状态D.经济发展对化石能源高度依赖的状态你的答案:ABCD得分:2分15.(2分)在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中,消费比例最大的能源是A.水电B.煤炭C.石油D.天然气你的答案:ABCD得分:2分16.(2分)在召开的第一次世界气象会议上,科学家们将全球变暖问题提上了科学研究的日程。A.哥本哈根B.巴厘岛C.日内瓦D.多伦多你的答案:ABCD得分:2分17.(2分)是人类历史上首次以法规的形式限制温室气体排放。A.《京都议定书》B.《蒙特利尔议定书》C.《马拉喀什协定》D.《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你的答案:ABCD得分:2分18.(2分)碳关税的征收对象是A.进口农产品B.进口食品C.进口的高能耗产品D.进口的低能耗产品你的答案:ABCD得分:2分19.(2分)产业结构升级的发展趋势是A.农业-基础产业-轻工业-高附加值加工业-重化工业-现代服务业和知识经济B.农业-轻工业-重化工业-基础产业-高附加值加工业-现代服务业和知识经济C.农业-轻工业-基础产业-重化工业-高附加值加工业-现代服务业和知识经济D.农业-基础产业-轻工业-重化工业-高附加值加工业-现代服务业和知识经济你的答案:ABCD得分:2分20.(2分)实现低碳经济的物质基础是A.人均收入B.价格波动水平C.消费水平D.资源禀赋你的答案:ABCD得分:2分21.(2分)2008年欧洲能源研究联盟联合欧洲能源研究院启动的推进战略能源技术计划的具体行动计划有A.欧洲生物质能源计划B.欧洲风力计划C.可持续核裂变计划D.欧洲电网计划你的答案:ABCD得分:1分22.(2分)新能源又称非常规能源,主要包括A.太阳能B.地热能C.生物质能D.核能你的答案:ABCD得分:2分23.(2分)低碳转型的推力,包括A.保障能源安全B.提升国际竞争力C.避免碳锁定效应D.实现可持续发展你的答案:ABCD得分:2分24.(2分)我国为争取2015年建立比较完善的节能服务体系,实施的主要政策有A.进一步改善金融服务B.加大资金支持力度C.实施税收扶持政策D.完善相关会计制度你的答案:ABCD得分:1分25.(2分)低碳经济应包括的核心要素有A.资源禀赋B.消费模式C.经济发展阶段D.技术进步因素你的答案:ABCD得分:2分26.(2分)目前我国非化石能源的开发种类包括A.核电、水电、风电B.光伏发电C.太阳能利用D.生物质能源你的答案:ABCD得分:2分27.(2分)本课程提出的加快低碳城市建设的建议是A.建立低碳城市综合评价指标体系B.建设低碳城市,需要凝聚政府、企业和市民的力量C.尽快制定国家发展低碳经济的战略规划,出台建设低碳城市的指导意见D.提高认识,避免低碳城市建设的盲目性你的答案:ABCD得分:2分28.(2分)中国低碳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有A.低碳城市发展框架尚未形成B.尚不健全的低碳城市建设评价机制C.对低碳城市发展途径存在误区D.没有认识到低碳城市建设的艰巨性你的答案:ABCD得分:2分29.(2分)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社会财富的累积效应能够促进低碳经济发展,这是因为A.消费水平的提高大大降低能源消耗B.社会财富的积累使工业投入增加C.知识和技术的积累引发低碳技术进步D.对经济资本存量的需求大大减小,可以将更多的能源消费用于服务业你的答案:ABCD得分:2分30.(2分)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有多个小组组成,他们的职责有A.评估气候变化对社会经济以及天然生态的损害程度B.总结对气候变化的现有知识C.评估限制温室气体排放和缓和气候变化的可能性D.评估气候变化的负面及正面影响以及如何应对这些影响你的答案:ABCD得分:1分31.(2分)根据罗斯托对社会发展阶段的划分,下列阶段中完成工业化必须经历的过程有A.起飞进入自我持续增长阶段B.高额群众消费阶段C.成熟阶段D.起飞准备阶段你的答案:ABCD得分:2分32.(2分)目前,已经开始征收碳关税的国家有A.丹麦B.荷兰C.意大利D.芬兰你的答案:ABCD得分:2分33.(2分)气候博弈的本质,包括A.技术开发与转让可推动国家的发展B.减排措施的成效决定着可持续发展C.碳排放权直接影响国家的发展空间D.资金供给与获取影响国家投资情况你的答案:ABCD得分:2分34.(2分)CCS技术的核心是A.碳生产技术B.碳存储技术C.碳捕捉技术D.碳排放技术你的答案:ABCD得分:2分35.(2分)在世界范围来看,优化能源结构的主要途径有A.发展核电B.发展水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C.天然气替代煤炭D.煤炭替代石油你的答案:ABCD得分:2分36.(2分)每年6月全国节能宣传周的第三天是“全国低碳日”。你的答案:正确错误得分:2分37.(2分)为对付气候变化而采取的措施,包括单方面措施,不应当成为国际贸易上的任意或无理的歧视手段或者隐蔽的限制。你的答案:正确错误得分:2分38.(2分)科学技术水平可以决定能源的使用效率。你的答案:正确错误得分:2分39.(2分)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也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重大机遇。你的答案:正确错误得分:2分40.(2分)《广西壮族自治区应对气候变化方案》已颁布出台实施。你的答案:正确错误得分:2分41.(2分)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唯一方向。你的答案:正确错误得分:2分42.(2分)1979年,MWO第一届世界气象会议提出全球变暖问题。你的答案:正确错误得分:2分43.(2分)在我国节能和提高能效已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十二五”规划,并制定国内统计、监测、考核办法。你的答案:正确错误得分:2分44.(2分)德国长期以来一直是在风能利用上的领导国家。你的答案:正确错误得分:2分45.(2分)气候变化问题是科学事实,没有不确定性。你的答案:正确错误得分:0分46.(2分)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相对紧缺,所以政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