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课件(共18张PPT)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0f609ac8cccabc86d27cbe107aa5fde/d0f609ac8cccabc86d27cbe107aa5fde1.gif)
![4.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课件(共18张PPT)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0f609ac8cccabc86d27cbe107aa5fde/d0f609ac8cccabc86d27cbe107aa5fde2.gif)
![4.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课件(共18张PPT)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0f609ac8cccabc86d27cbe107aa5fde/d0f609ac8cccabc86d27cbe107aa5fde3.gif)
![4.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课件(共18张PPT)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0f609ac8cccabc86d27cbe107aa5fde/d0f609ac8cccabc86d27cbe107aa5fde4.gif)
![4.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课件(共18张PPT)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0f609ac8cccabc86d27cbe107aa5fde/d0f609ac8cccabc86d27cbe107aa5fde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课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第一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学习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1.背景3.如何应对2.变与不变2.意义如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内涵1.一以贯之2.中国共产党3.人民探究与分享结合视频内容,与同学交流对新时代的感受(一)新时代的科学内涵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1、是什么(1)伟大事业:这个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2)奋斗目标: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3)人民期待: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4)历史使命: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5)世界意义: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历史方位探究与分享结合视频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什么?(一)新时代的科学内涵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2、进入新时代的意义(为什么?)(1)历史意义: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2)政治意义: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3)世界意义: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历史方位(二)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1、为什么:背景(1)人民需求角度: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历史方位(二)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1、为什么:背景(1)人民需求角度: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历史方位(2)社会生产角度:社会生产力水平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二)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1、为什么:背景(1)人民需求角度: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历史方位(2)社会生产角度:社会生产力水平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3)制约因素角度: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二)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2、是什么:(1)主要矛盾(变)历史方位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二)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3、是什么:(2)两个不变历史方位①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②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国际地位)社会性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程度:低、不发达(二)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3、怎么做:如何应对“变”与“不变”历史方位(1)新要求(从“变”的角度看):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我们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二)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3、怎么做:如何应对“变”与“不变”历史方位(2)三个牢牢(从“不变”的角度看):①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②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③牢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这个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论断,更加符合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更加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和实际需要,更加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更加有利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改革开放几十年以来,我国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大幅提升,国内生产总值稳居世界第二,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人民群众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人们的美好生活需要没有得到充分满足,脱贫攻坚任务艰巨,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群众在就业、教育、医疗、居住、养老等方面面临不少难题。
结合材料,分析新时代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论断的科学性。练一练提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有了明显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也更加强烈;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成为制约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关键因素。练一练(三)如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2、中国共产党人:
把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场伟大社会革命进行好,在实践中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1、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一以贯之(三)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一以贯之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3、中国人民:
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一以贯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一以贯之推进党的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大学生创业都有哪些项目
- 多媒体视域下小学美术高效课堂构建的作用和策略
- 团队建设小活动方案
- 小学四年级数学三位数乘两位数单元测验题带答案
- 小学二年级数学三位数加减三位数计算竞赛自测试题
- 人员现场安全施工方案
- 哲学历程及新领域
- 艺术作品的解读
- 幼儿园变更法人申请书
- 低温巴氏乳项目绩效评估报告
- 2024年河南省水务规划设计研究有限公司人才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北师大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三册Unit 7 Careers Topic Talk 导学案
- 春节复工复产安全教育培训
- 2024年广西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解析
- 护理质量改进项目
- 养殖骆驼的可行性方案
-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新能源方向)调研报告
- 输卵管积水疾病演示课件
- 2024全国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体系数据交换要求
- 劳动教育-专题一崇尚劳动(劳动的意义)
- 自然辩证法概论-第4章(2018新大纲)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