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遗失的优秀传统文化_第1页
家风:遗失的优秀传统文化_第2页
家风:遗失的优秀传统文化_第3页
家风:遗失的优秀传统文化_第4页
家风:遗失的优秀传统文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家风:遗失的优秀传统文化读书笔记模板01思维导图读书笔记目录分析内容摘要精彩摘录作者介绍目录0305020406思维导图文化传统家风家庭家风传统教授家庭教育家风第章中华文化祖先同源培养中国传承态度国生活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家风是最基本、最靠谱的家庭教育。重视小家建设,宣扬良好家风,引领孩子成长,是每对父母都应放在首位的课题。家庭的风气很不容易形成,所以一旦形成,我们就要让它长长久久。曾仕强教授学贯中西,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深入而精确的理解。本书中,曾教授依托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将家庭教育中的诸如孝道、婚恋、金钱、祖先,甚至生死等问题从多角度进行了深入浅出的阐释,说理通透,直达人心。曾教授认为,家庭是社会的细胞,若每个人都能维护好、传承好自己的家风,则世界无为而治,人间万象泰和。无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无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让被忽视,甚至被遗忘的传统家风重新复兴,让每个孩子的童年都充满中国味道。读书笔记读书笔记人生而为了求得好死。华夏文明五千年,源远流长甚为深;上有皇帝尧舜禹,下有百家共争鸣。我们认为是愧对祖先的,不说对不起自己,这才是一个中国人应有的原始的基本心态。任何一个人,只要凭良心,那个道就出现了。曾老讲的通俗易懂,一点也没难为读者,书里很多观点在他的其他书里都讲过,只是没事把家风的教育明确提出来。五伦以夫妇伦为首。恋爱同理。但是对于现在和未来,不能放任,要适当掌控。几点感受:1、这本书可能是曾师的录音稿,所以读起来感觉口水话,不过和曾师的演讲视频尤其是精心剪辑过的视频结合起来阅读,反复阅读,大有裨益。一本好书,一本正经。作者谈到的许多观点其实并不适应当今时代的发展,比如婚姻观里认为女孩子适婚年龄短,学历越高越难嫁,最好要在读博前先结婚。家风,一个家的风气和信念。精彩摘录精彩摘录中国人只争大是非,不争小是非,所以大事要很清楚,小事要含糊一点,装糊涂一点,不是很愉快吗?马马虎虎,不马虎;随随便便,不随便;糊里糊涂,不糊涂。第三,不要管别人,只管自己。我们不要管别人如何,只问自己要不要。生活方式可以改变,生活法则绝对不能有丝毫的改变。生活法则是经,经是不能改的,叫经常。要告诉自己的孩子不要事事只想着争第一,要懂得保留自己的实力,不要被人家一眼就看穿,这才是标准的中国人。第一,勤劳;第二,节俭;第三,认真;第四,负责。道政合一,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凭良心为人民服务第一,人生在世,不是为了争权夺利,不是为了权利义务,我们要善尽自己的责任。古人以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为“五伦”。伦,人伦,就是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关系。孟子认为:父子之间有骨肉之亲,君臣之间有礼义之道,夫妻之间挚爱而又内外有别,老少之间有尊卑之序,朋友之间有诚信之德,这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道理和行为准则。目录分析第1章导言家国同源第2章家风是对中华文化的传承第3章中国家风的特色第4章如何重建中国家风第5章家风里的孝道传承12345目录分析第6章家风里的婚恋观第7章家风里的金钱观第8章家风里习惯和生活技能的培养第9章家风中对祖先的态度第10章终极问题:人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