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高新区发展战略研究_第1页
承德高新区发展战略研究_第2页
承德高新区发展战略研究_第3页
承德高新区发展战略研究_第4页
承德高新区发展战略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承德高新区发展战略研究(征求意见稿)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2014年3月IPAGEV目录前言 1第一章绪论 2一、研究背景 2(一)承德市基本情况 2(二)承德高新区基本情况 3二、研究依据 3(一)国家战略层面 3(二)区域战略层面 4(三)城市战略层面 5三、研究范围和时限 6(一)研究范围 6(二)研究时限 7第二章发展基础与环境 8一、发展基础 8(一)发展优势 8(二)存在问题 10二、发展环境 14(一)发展机遇 14(二)面临挑战 16第三章总体战略与发展目标 18一、战略定位 18二、战略目标 20(一)第一阶段目标 20(二)第二阶段目标 21三、战略思路 22四、战略路径 22(一)开放带动,一体发展 22(二)创新驱动,持续发展 23(三)产城互动,融合发展 23(四)产业联动,转型发展 24(五)多园推动,梯度发展 24五、空间布局 26(一)功能区划 26(二)重点园区建设 27第四章产业发展 30一、发展思路和基本原则 30(一)发展思路 30(二)基本原则 30二、优势产业新型化 31(一)智能产业 31(二)健康产业 33(三)高端装备制造 34三、战略产业规模化 35(一)新材料 35(二)新能源 36(三)节能环保 37四、服务产业现代化 38(一)商贸物流 38(二)文化产业 39(三)服务外包 40(四)其他服务业 41五、强化重大产业项目建设 42(一)适应市场需求,主动“筑巢引凤” 42(二)深入挖掘自身条件,谋划特色项目 43(三)突破配套束缚,实现“无中生有” 43第五章统筹城乡建设 44一、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 44(一)完善基础设施规划体系 44(二)加强重点基础设施建设 44二、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45(一)扎实推进产城融合发展 45(二)健全社会公共服务体系 46三、优势特色农业都市化 46(一)优化农业产业布局 46(二)加快实施重点工程 47四、城乡生态环境宜居化 48(一)加快低碳发展 48(二)强化环境保护 48第六章体制机制创新 49一、探索政区合一管理模式 49(一)优化管理组织架构 49(二)建立“一站式”投资服务机制 49(三)推进企业化管理和公司化运营 50二、构建“一区多园”运营框架 50(一)实行“一区多园”运营模式 50(二)统筹整合“一区多园”土地资源 51三、创新考核机制和社会管理模式 52(一)建立企业化绩效考核机制 52(二)推动高新区社会管理模式创新 52第七章支撑平台建设 53一、融资平台建设 53(一)优化提升基础设施建设载体 53(二)探索基础设施项目融资建设模式 53(三)探索多元化土地融资模式 54(四)积极推行BT、BOT模式 54二、自主创新平台建设 55(一)建立开放式技术合作创新体系 55(二)对接京津地区共建自主创新平台 55(三)培育完善自主创新支撑体系 56三、招商引资平台建设 57(一)创新拓展招商模式和渠道 57(二)完善招商服务体系 57四、人才智力平台建设 58(一)建立人才综合培养体系 58(二)创新人才利用机制 58(三)完善区域人才激励机制 59PAGE1前言承德市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山水园林城市、国际旅游城市,是首都经济圈的重要节点城市之一。承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承德高新区)设立于1992年6月,经2009年、2010年、2013年三次扩区,目前辖区面积320平方公里,规划建设面积80平方公里,托管两镇,38个行政村,人口11万人。2012年8月,承德高新区经国务院批准升级为国家级高新区,成为河北省第5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抓住机遇,全面调整和完善高新区功能分区和产业布局,真正落实承德新城功能定位,推动承德高新区的转型跨越发展,打造承德市创新驱动的引擎、南部新城的核心区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支点,特进行本战略研究。

第一章绪论晋升为国家级高新区以来,承德高新区呈现出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良好势头,在促进城市功能布局优化、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引领城乡统筹发展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研究背景(一)承德市基本情况承德市位于河北省北部,是连接京津冀辽蒙的重要节点,也是首都经济圈的重要城市之一。2012年,承德市GDP为1180.9亿元,全市财政收入达到175.5亿元,综合实力稳步增强。承德市具有良好的自然环境和资源优势。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是“中国旅游优秀城市”,“首批24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旅游胜地四十佳”、“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十二五”以来,承德市确立了“历史文化名城、山水园林城市、国际旅游城市和连接京、津、冀、辽、蒙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发展定位,将努力打造中国最大的钒钛制品基地、冀东清洁能源基地、京津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京北皇家休闲度假区、草原生态度假带和“华北最优、全国知名”的生态文明示范区。承德市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二)承德高新区基本情况1992年6月,承德高新区经河北省政府批准建立。承德市委、市政府从全市发展战略需要出发,几次调整高新区的空间区划,区内企业多次搬迁,对高新区的发展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制约。2003年以后,在承德市委、市政府的指导下,高新区开始了创新机制、突破常规发展的探索。2008年,承德高新区投资两个多亿建设了高新区创业服务中心(2010年12月被科技部认定为国家科技企业孵化器)。2009年7月,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将原市级上板城工业聚集区列入高新区规划范围,扩大规划面积18.5平方公里。高新区由6.2平方公里扩大到24.7平方公里。2010年3月,市委、市政府将双桥区上板城镇及原大石庙镇4个村交由高新区行政托管,高新区管辖区面积不断扩大。2012年8月,承德高新区升级为国家级高新区。承德高新区现已形成智能化仪器仪表、新材料、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绿色食品五大主导产业,2012年,全区完成工业总产值76.02亿元,成为承德市最富发展实力、发展活力和发展潜力的高新技术产业高地。二、研究依据(一)国家战略层面1、中华人民共和国“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2、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国发〔2010〕46号)3、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关于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实施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1]73号)4、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国家发改委2012年2月20号发布)5、国务院关于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国发[2010]28号)6、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中发[2003]11号)7、国务院《关于发挥科技支撑作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意见》(国发〔2009〕9号)8、科技部《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国科发高〔2013〕23号)9、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2012年09月)10、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国发[2005]第044号)(二)区域战略层面1、《首都经济圈发展规划》编制进入收尾阶段,目前已在征求各方意见,有望于2013年年底正式出台2、科技部批准《河北省环京津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带建设规划》(2010年6月)3、河北省“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4、河北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科技创新与改革的意见》(2012年12月)5、河北省政府办公厅《河北省服务外包发展“十二五”规划》(冀政办函[2012]34号)6、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冀政[2012]24号)7、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意见》(冀政[2010]136号)(三)城市战略层面1、承德市“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2、河北省政府批准承德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年)(冀政函[2008]101号)3、河北省政府批准《承德国际旅游城市发展规划(2012—2020年)》4、《承德市产业聚集区(园区)总体发展规划》三、研究范围和时限(一)研究范围本研究范围包括“1+3”新兴产业发展平台和曹妃甸承德临港工业园。其中,“1”即承德高新区辖区面积320多平方公里;“3”指的是:河北省政府于2012年批准的3个省级新兴产业示范(聚集)区,也就是承德六沟新兴产业聚集区,承德张百湾新兴产业示范区,承德凤山新兴产业示范区。图1-1承德高新区规划范围图1-2曹妃甸承德临港工业园示意图(二)研究时限本研究时限为2013-2020年,其中2013-2015年为第一阶段,2016-2020年为第二阶段。

第二章发展基础与环境经过20多年的发展,承德高新区已经具备了加快发展的基础条件,面临着晋升国家级高新区、首都经济圈战略推进等重大机遇,但也存在着资金、人才等要素短缺,项目落地平台欠缺等问题和挑战。一、发展基础(一)发展优势承德是首都的重要绿色屏障和水源地。生态、文化资源以及毗邻京津的区位条件等优势的复合,为高新区高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基础支撑。1、区位条件优越承德是首都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南邻京津、北倚辽蒙,具有一市连五省的独特区位(距离北京202公里、天津225公里、唐山曹妃甸240公里、秦皇岛200公里、辽宁朝阳200公里、内蒙古赤峰190公里),是天津、秦皇岛、唐山三大港口的重要腹地。承德高新区位于承德市南部新城的核心地带,距建设中的承德旅游直线机场25公里,距首都机场车程仅90分钟,距离承德市火车站5公里,京沈高铁(2014年将全面开工)高铁站,京承、承秦、承朝3个高速出口都在开发区,北京到沈阳的101国道经过高新区,承德高新区进入北京1小时、天津2小时交通圈,为承德高新区利用京津人才、科技等高端要素提供了便利条件。2、文化和生态有机融合历史文化悠久。6800多年的赵宝沟文化,5000年的红山文化,1000多年的契丹文化,300年的山庄文化在承德汇集。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是世界现存最大的皇家园林。生态环境优良。承德是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城市,素有“紫塞明珠”之美誉。境内有滦河、辽河、潮河、大凌河四大水系,年产水37.6亿立方米,是北京、天津和唐山地区的重要水源地和生态屏障,潘家口水库80%、密云水库58%的水来自于承德。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55.8%,全年空气二级以上质量天数347天,被誉为“华北之肺”、京津周边“天然氧吧”。承德高新区有滦河、武烈河两大河流和丰富的地热资源,区内中央湿地公园、鸡冠山风景区、尚亚葡萄酒文化产业园、多功能生态园林式温泉度假村等重大项目加快建设。京津冀地区大范围雾霾天气的频繁出现,使得承德市及高新区的生态优势更加凸显。生态、文化资源的有机融合,塑造了得天独厚的优势旅游资源,发展文化影视、休闲旅游、健康养生等产业的资源优势突出。3、产业发展特色明显承德高新区现已形成智能化仪器仪表、新材料、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绿色食品五大主导产业的发展格局,并形成了热河克罗尼公司、露露股份、富泉石油机械、颈复康药业等一批骨干企业。2012年,全区完成工业总产值76.02亿元,全区累计注册工商企业501家,其中工业企业204家,规模以上企业25家。4、战略地位更加突出晋升为国家级高新区以来,承德高新区在国家、河北省、承德市的战略地位显著提升。承德市委、市政府对高新区发展提出了两个率先的战略目标,即率先实现城乡统筹,率先实现全面小康。并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承德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发展的决定》等政策性文件,把承德高新区作为引领全市产业结构调整、新城建设、创新开放、先行先试的示范区、展示区和主阵地,举全市之力建设“1+3”新兴产业发展平台,深入实施主城区“大中疏”战略,给予高新区先行先试等政策支持。承德高新区在全市的战略地位和获得的政策扶持前所未有。(二)存在问题1、经济总量仍然偏小,总体发展相对滞后截至2012年,承德高新区完成工业总产值仅有76.02亿元,工业增加值为21亿元,实际上缴税额为4.5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6家。在河北省5家国家级高新区中,承德高新区排名最后,工业总产值不及石家庄高新区的10%,与差距最小的唐山高新区相比也相差近1倍(见表2-1)。表2-12012年河北省五大国家级高新区主要经济指标比较总收入(亿元)工业总产值(亿元)工业增加值(亿元)净利润(亿元)上缴税费(亿元)石家庄1653.141238.23323.45101.9289.36保定845.67913.08200.8726.8633.70唐山118.92125.3150.247.838.26燕郊377.49322.2572.638.5614.94承德126.4776.0221.006.804.50据科技部火炬心发布的《2011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综合发展与数据分析报告》,截至2011年底,原83家国家级高新区,平均实现营业总收入1577.37亿元、工业总产值1246.48亿元、工业增加值320.53亿元、净利润100.92亿元、上缴税额80.88亿元,远远高于承德高新区。与2010年以后新晋升国家级的高新区相比,承德高新区也处于中游偏下的水平(见表2-2)。表2-2承德高新区与2010年以后晋升国家级高新区的比较2010年以后新晋国家级高新区高新区主营业务收入(亿元)工业总产值(亿元)上缴税费(亿元)承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26.4776.024.5环渤海地区河北唐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18.92125.318.26长三角地区江苏昆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965.53982.6137.33西部地区甘肃白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98.96103.703.88新疆昌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12.44107.313.68珠三角地区广东东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349.58344.808.20注:表2-2中,承德高新区是2012年数据,其余高新区为2011年数据。2、经济结构待优化,龙头企业带动不足承德高新区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比重偏低,商贸、物流、科研等服务业发展滞后。2012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0亿元,占高新区技工贸总收入的比重仅为7.92%;第三产业增加值6.84亿元,占GDP的比重仅为19.08%。高新区产业龙头规模不大,数量不多。2012年规上工业企业26家,占全部工业企业数量的12.75%;排名前10的规上企业工业增加值平均仅为1.23亿,龙头企业辐射带动能力不足。企业之间关联度不高,上下游产品配套不足,没有形成产业集群效应,产业结构亟待优化调整。图2-12012承德高新区经济结构重要指标3、创新驱动能力不强,人力资源支撑不足2010年12月承德高新区创业服务中心被国家科技部批准为国家科技企业孵化器,2012年拥有孵化面积2.8万平方米,现有在孵企业98家,累计孵化毕业企业42家。与其他国家级高新区相比,孵化器的数量和创新扶持力量严重不足,科技企业数量偏少,国家级高新区的创新引领作用难以充分发挥。承德高新区拥有河北民族师范学院,承德旅游专科学院、石油学院,承德技工学院4所院校。但与高新区的发展需求相比,高精尖技术人才和科技研发人员还非常缺乏。2012年企业从业人员数15376,其中中级职称1118人,高级职称143人,中级职称以上人数占比8.20%;高级职称人数占比0.93%。4、基础设施不完善,城市功能有待提升承德高新区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东区RBD路网,101国道闫营子段拓宽改造工程等因为征地问题等尚未按计划完成,居住、医疗、教育等生活配套设施尚不完善,没有综合性商场,只有2个镇级卫生院、6个社区诊所,高新区核心区没有中小学,只在托管的两个镇辖区内有几个中小学。在这种条件下,承德市赋予高新区的城市新区建设和疏解老城区人口压力的功能实现难度较大。5、资金短缺形成制约,项目落地平台欠缺承德高新区正处在收储工业用地和配套基础设施、偿还债务的高峰期,资金短缺成为制约高新区发展的瓶颈。高新区地处两河交汇、群山环抱的狭长河谷地带,可供用地规模受限,2014年可供利用的成熟地块只有500亩左右。现有的招商引资模式在项目策划、过程控制管理、后期服务等方面还不健全,世界500强投资项目几乎没有,10亿元级以上的投资项目数量太少,项目签约落地率不高。对于创业的扶持体系和小微企业的扶持体系也未完全建立,社会资本发展不足。二、发展环境(一)发展机遇1、升级国家级高新区为加快发展创造了更好的平台升级国家级高新区,使得承德高新区高技术企业能够得到税收减免等政策支持和国家科技项目资金扶持等方面的扶持,更好实现承德高新区的跨越式发展。2、首都经济圈战略推进为京承合作搭建了更好的平台2013年3月和5月,京津冀相互签署了区域合作框架协议,着力打造首都经济圈。《首都经济圈规划》已启动编制,北京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和周边地区对北京的支撑作用将互相强化。加上河北省之前出台的《关于加快河北省环首都经济圈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的支持,承德高新区逐步成为首都经济圈的重要功能板块。图2-2河北省环首都绿色经济圈示意图3、新兴产业加快发展为发展培育新的主导产业带来可能世界主要国家和我国对新兴产业发展都高度重视,承德市被列入“十二五”全国钒钛资源综合利用和产业发展三大基地之一,发展新材料等新兴产业面临难得机遇。国家对文化事业和产业发展的重视,为承德高新区发挥生态、区位、文化等方面的组合优势,加快文化、科技产业融合发展带来机遇。4、国内外产业转移为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带来机遇当前,世界资本与产业格局的重组调整,国际服务业转移成为新一轮全球产业结构调整和布局的新趋势。大量的高端产业、高端资本、高端人才向中国等发展中国家转移,国内外服务业发展的良好态势给承德高新区发展旅游、会展、商贸物流、文化创意、医疗健康养生等现代服务业带来了机遇。5、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强化为建设城市新区带来机遇十八大以来,新型城镇化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战略。高新区作为承德市未来发展的城市新区,在新型城镇化建设方面也将面临着全新的发展机遇,从而更好的支撑市委市政府赋予的城市新区功能定位的实现。(二)面临挑战1、全球经济仍存不确定因素,国内经济增长放缓世界经济正在复苏之中,但复苏过程尚不稳定,国内经济增长趋缓。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为承德高新区跨越发展带来一定挑战。2、资源环境约束强化,加快发展面临更高要求在我国对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不断加大的背景下,承德市作为京津的重要水源地和生态屏障,节能减排与保护生态环境的约束日益强化,对承德高新区产业的选择和发展形成较大的制约。3、政策优势逐步弱化,实现跨越发展难度加大随着高新区政策优势的逐步弱化,迫切需要从依靠政策优势向依靠综合投资环境优势转变,为承德高新区实现跨越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4、与周边差异化优势不明显,资源雷同引发同质竞争在首都经济圈范围内,围绕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周边、在河北省内有5个国家级高新区,各高新区均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导向,产业结构存在一定的同质性,承德高新区发展面临较为激烈的竞争。

第三章总体战略与发展目标以实现“再造一个承德”、支撑全市创建国家级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试验区为目标,主打“首都牌”,按照开放带动、创新驱动、产城互动、产业联动、多园推动的“五动”战略路径,全力打造高新区“升级版”。一、战略定位结合《首都经济圈发展规划》、《河北省第十二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和《承德市城市总体规划》等上位规划的定位要求,围绕打造高新区“升级版”,实现六大定位:国家创新型特色园区。大力发展特色产业集群,引领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努力建设具有创新驱动能力、符合区域发展特点和特色优势突出的园区,建成首都经济圈重要的国家创新型特色园区。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整合承德市历史文化资源和高新区的科技优势,大力发展文化旅游、演艺娱乐、文化博览、文化休闲等综合性文化产业,打造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技术创新和品牌创造先导区、政策集成示范区,构建承德全市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隆起区。首都经济圈宜业宜居的现代生态新城。高新区作为承德市南部新城的核心区,要以支撑全市建设美丽幸福承德目标为导向,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体系完善,加快产城融合发展,积极推动以经济功能为主的高新区向综合性新城区转变,吸纳和承接老城区人口有序进入,建成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生活富裕、生态优美的宜居新城区,成为承德市创建国家级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试验区的先行区。河北省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聚集区。作为河北省五个国家级高新区之一,承德高新区要依托首都科技人才资源的辐射扩散,积极推进与中关村的合作对接,坚持产业高端化发展的战略取向,提升优势传统产业,着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从传统加工制造型经济向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经济互动发展转型,打造河北省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聚集区。河北省体制改革与机制创新的先行区。解放思想,先行先试,不断推进园区管理体制、运营机制、创新创业、公共服务等重点领域的改革和探索,激发各类创新主体和要素的活力,在体制机制方面构造新的竞争优势。承德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支点。承德高新区作为承德市“1+3”产业发展平台的龙头,要不断提升“1+3”平台的经济实力和作用,在全市经济社会转型发展、跨越发展中发挥战略支点的重要作用。二、战略目标(一)第一阶段目标到2015年,高新区高端装备制造、智能产业、健康产业等优势产业不断发展壮大,战略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园区内协会、联盟以及联合等组织得以建立并不断完善,初步建立起符合时代要求、结合区域实际并具有可持续性的载体和体制。综合实力显著提升。承德高新区加快进位赶超,技工贸总收入突破200亿,工业总产值达到120亿元以上,在全国105家国家级高新区的综合排名前进5位。创新能力不断增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年均增加21.6%,科研经费占GDP的比重达到4%,新建2-3个产业创新联盟,新增3-5个省级以上应用型科研机构、企业研发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博士后工作站等创新载体。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明显,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30%以上,教育、医疗等公用服务设施加快建设,产城融合不断深化,承德高新区作为承德市城市新区的功能定位逐步显现。产业结构渐趋优化。高端装备、智能、健康产业等优势产业不断发展壮大,战略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服务业比重达到30%,产品附加值明显提高。生态环境保护良好。大力推进绿色发展,能源、资源和土地的节约、集约和循环利用成效显著,整体绿化覆盖率稳步提升,全年空气二级以上质量天数保持在330天以上。(二)第二阶段目标到2020年,承德高新区技工贸总收入突破500亿元,成为首都经济圈一流的创新型特色园区,综合实力进入国家级高新区前90强;率先实现城乡统筹,率先实现全面小康,城乡居民收入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城市功能显著提升,成为承德市重要的城市新区;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成为新兴产业、新兴业态和高端要素的重要聚集区,培育出若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骨干企业;由带头发展转为带动发展,“1+3”产业平台互动融合的发展格局不断完善,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表3-1承德高新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序号指标名称单位2012年2015年2020年绝对额年均增速%绝对额年均增速%1技工贸总收入亿元126.1620016.650020.112工业总产值亿元76.02120.5116.630120.113高新技术产值亿元101821.65022.74地区生产总值亿元35.8656.8516.614220.115全部财政收入亿元8.3213.1916.63521.556工业增加值亿元2133.2916.68320.117固定资产投资亿元15.643530.815033.788服务业比重%19.0830.0[11个百分点]45.0[15个百分点]9科研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3.354.0[0.65个百分点]5.0[1个百分点]三、战略思路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承德建设国际旅游城市的大战略下,牢牢把握晋升国家级高新区的发展契机,高标准谋划、高起点建设,坚持创新主导、开放带动,主打“首都牌”,积极融入首都经济圈,深化京承一体化发展,全面优化发展环境,探索高新区市场化运营发展模式,破解承德高新区土地、资本、科技、人才等要素制约问题,壮大提升优势产业,培育发展战略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培育发展产业集群,延伸拓展产业链条,积极推动产城融合发展,优化提升城市功能,加快城乡统筹发展,努力实现经济、生态、社会的和谐发展,全力打造承德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城市新区。四、战略路径承德高新区的发展要从开放、创新、产城、结构、空间等方面统筹推进,全面提升城市功能,促进经济转型发展,打造持续竞争能力。(一)开放带动,一体发展利用承德高新区地处京津腹地的地域优势和未来高铁时代的交通优势,深入对接京津,积极融入首都经济圈,推动京承一体发展,建立与北京中关村、天津滨海新区等国内一流开发区以及中科院、清华大学等科研院所的全面战略合作关系,利用其科技、人才、项目、市场等各方面的综合优势,在承德高新区谋划建设中关村承德科技园、中科院云计算基地、清华大学承德科技创业园等,加强产业转移对接和项目合作,探索建立人才交流合作机制,完善政策体系和利益共享机制。同时还要注重以京津为桥梁,实现对国际优质资源的整合,为高新区发展构筑更大更开阔的平台。(二)创新驱动,持续发展大力实施标准、专利、品牌战略,营造创新创业环境、聚集科技创新要素、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积极探索“民营资本+高校资源+政府引导”的孵化器运营新模式,推进孵化器网络化、信息化发展,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体系,完善金融投资、中介服务等配套环境和服务平台建设,强化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构筑区域性人才高地,为形成持续竞争能力奠定基础。敢于打破常规发展,积极争取国家和省里的支持。(三)产城互动,融合发展立足产城互动、融合发展,全面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服务配套,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实现高新区和谐发展,形成“以产兴城、以城促产、产城一体”的发展格局,使高新区成为承德市跨越发展的增长极和宜业、宜游、宜居的城市新区。(四)产业联动,转型发展壮大提升高端装备制造、智能仪表、健康产业等优势产业,培育发展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文化创意、旅游休闲、商贸会展、金融等现代服务业,以产业链建设为抓手,推动产业联动发展,突出承德高新区作为承德市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区、创新引领区的地位和作用。(五)多园推动,梯度发展按“一区多园”的运营模式推进高新区建设。“一区”即承德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也是承德高新区发展的核心区域。“多园”指根据产业规划布局的智能产业园、高端装备产业园和健康产业园等核心产业园,曹妃甸承德临港工业园以及第二圈层的3个省级新兴产业示范(聚集)区(承德六沟新兴产业聚集区、承德张百湾新兴产业示范区、承德凤山新兴产业示范区等产业园区)和经济功能区。实施梯度发展战略。第一阶段:以核心区的发展为重点,着力推进科技新城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初步实现重点园区的构建。第二阶段:加快发展核心区的基础上,逐步提升核心区对曹妃甸临港园区以及三个省级新兴产业示范(聚集)区的辐射带动作用,高新区“1+3”战略发展格局进一步优化。第三阶段:高新区作为承德城市新区的地位确立,基本建成融研发、服务、生产为一体的承德市多元复合城市副中心。

五、空间布局(一)功能区划按主体功能区划,承德高新区空间可按照“生产、生活、生态”的功能定位划分为城市功能区、工业生产区和生态发展区三大区域。图3-1承德高新区功能分区布局城市功能区:即承德市南部新城区,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总部经济,商业和商住,以及适当的健康产业等。其中,在闫营子地区重点发展以山水休闲为主题的会议会展、大型专业商业,打造功能城市滨水综合区。在冯营子地区围绕未来的高铁站,建立高铁商圈,重点发展旅游服务业、商业休闲、商务办公、服务外包等等现代服务业。在鹙窝至砖瓦窑地段、上下栅子地段结合目前区域内医院、中小学等配套设施的建设,重点打造成为集国际健康、医疗养生、文化休闲为一体的旅游综合体,成为承德市承接京津高端人才的“金领”居住区。工业生产区:即上板城工业区,重点打造优质的第二产业,以主导制造产业为主,重点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和智能产业。同时在该区域重点培育三大战略产业,即新材料、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再配套发展居住、商业、现代物流业、研发基地等产业。将整个工业生产区打造为最具活力的产业发展区域。其中,在整个园区的西部地段重点发展装备制造业、智能产业和现代物流园;在东部地段重点发展科技研发、食品加工、商业办公、居住等;在中间地段重点发展新材料、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让整个园区各地段在产业发展上有所分工和侧重。合力推动整个工业生产区的快速发展。生态发展区:即城市功能区和工业生产区之外的区域,使协调工业、城市发展的区域,在该区域重点发展现代农业、生态休闲观光农业、特色优势生态产业等。成为城乡统筹发展的典型区域,为高新区的快速发展提供必要的生态支撑。(二)重点园区建设按照“产业集聚、企业入园”的原则,加快智能产业园、石油装备产业园、健康产业园等核心区重点产业园区和曹妃甸承德临港工业园建设,辐射引领三个省级新兴产业示范区的建设,形成功能定位明晰、集聚效应明显的特色专业园区组团发展格局。1、核心区重点产业园区智能产业园。以智能化仪器仪表产业发展为基础和先导,以市场需求为牵引、以产品创新为主线、以共性技术研发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为支撑,积极向传感器、物联网及设备、智慧城市管理等领域延伸拓展,实现智能产品生产的微小型化、数字智能化、模块化和网络化,提升产品价值链;注重与国家、省级科技重大专项和重大工程的衔接,推动产学研用的协同创新,推动产业形态从“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的转变。高端装备产业园。着力引进国内外重大装备制造项目、装备企业研发总部及研发机构落户,促进高端装备集群发展。积极发展支撑装备制造业升级且与产业链紧密关联的生产性服务业,鼓励装备制造企业向价值链两端延伸,促进由生产型企业向生产+服务型企业转变,鼓励发展总集成总承包服务,支持企业从提供产品设备向技术研发、工程服务、总体设计、解决方案等全产业链服务延伸。健康产业园。贯穿国际、生态和健康三大核心理念,按照“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设施一流、环境优美”的原则,建设涵盖预防、诊断、治疗和康复的完整产业链,打造专业化、国际化、多元化的医疗康复及健康产业的服务平台,形成集健康产品生产、医疗服务、康复养生、医疗旅游、教育研发和商务配套为一体的现代健康产业集群。2、曹妃甸承德临港工业园抓住省政府实施沿海经济隆起带的重大发展机遇,制定和完善“飞地”优惠政策,依托近邻港口的区位优势,以先进装备制造和物流业为重点,着力引进一批重大产业项目,打造临港产业基地和外向型经济发展平台。3、省级新兴产业示范园区六沟新兴产业聚集区。优化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产业两大优势产业,构建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发展节能环保、绿色食品加工、商贸物流、休闲旅游等四大潜力产业,构建高新技术与服务业集群。张百湾新兴产业示范区。重点建设电子信息、钒钛制品、高端装备制造、食品医药四大产业,积极培育新能源、节能环保两个产业,配套发展现代物流和服务业,形成新兴产业集群。凤山新兴产业示范区。以古镇文化为脉络,以生态环境为基础,以新兴产业为先导,以创意研发为引擎,重点发展文化创意、生物和现代农业、新材料三大主导产业;培育发展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两大潜力产业,构建先进产业集群;大力扶持生产性服务业,构建现代服务业科技支撑体系,将示范区打造承德重要的循环产业示范区和文化创意基地。

第四章产业发展以提升产业价值链地位、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为导向,以重大项目建设为抓手,按照优势产业新型化、战略产业规模化、服务产业现代化“三化协同”的总体思路,壮大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发展战略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构建新的竞争优势。一、发展思路和基本原则(一)发展思路以提升产业价值链地位、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为导向,坚持集聚发展、高端发展、绿色发展,按照优势产业新型化、战略产业规模化、服务产业现代化“三化协同”的总体思路,以大项目建设为牵引,引进整合京津高端要素,完善产业发展体系,努力营造产业发展环境,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产业高端高质高效发展,形成多层次、高关联的产业发展格局,推动承德高新区经济发展总量更大、质量更优、效益更佳。(二)基本原则创新驱动,高端发展。充分利用京津科技资源密集的优势,围绕优势产业、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需要,建设高水平研发平台,打造高层次科技人才队伍,形成多主体、多层次、开放互动的创新机制和环境,增强经济发展的创新驱动力。重点突破,协调发展。进一步强化高端装备制造、智能产业、健康产业等重点领域的发展优势,培育一批高端产品;积极推进新兴产业的培育发展,注重产业协作、配套能力建设,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实现服务业与制造业的相互促进和协调发展。链群延伸,跨越发展。加快专业园区的建设和产业集群的发展,引进发展龙头企业,发挥其对产业链、价值链延伸提升和对中小企业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大力培育“专、精、特、新”科技型中小企业,增强区域产业发展活力,构建特色突出、链条衔接、分工合理、布局优化的现代产业集群。节能环保,绿色发展。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推动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坚决摒弃可能对园区造成严重环境污染的项目,优先考虑节能减排、低碳环保的高科技项目,打造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高新区。二、优势产业新型化(一)智能产业以智能装备制造业为先导,以细分市场形成的专业化优势为切入点,加快建设大平台大项目,突出培育行业龙头骨干企业和发展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实施重大技术智能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标准化与质量控制提升和信息化整体提升三大工程,完善技术创新、产业配套、品牌服务和要素保障等支撑体系,打造首都经济圈一流的智能产业基地。1、智能化仪器仪表发展壮大流量测量仪表及系统、称重仪表及系统、实验分析仪器等重点领域,引进培育石化专用仪器仪表、环境和安全监测仪器、智能测控装置、现代控制系统等,推动物联网技术在仪器仪表产业的应用。2、物联网产品及设备引进和鼓励发展传感器、无线网和云计算等专业企业,重点发展RFID芯片和读写设备、智能卡及POS终端设备、传感器、条形码、二维码标签和识读器、生物识别等关键智能基础零部件,延伸发展重大智能制造成套装备。3、智慧健康依托承德市良好的自然生态条件、旅游休闲品牌,配合健康产业发展的需要,积极发展智慧健康产业,一是发展医院信息管理系统、远程医疗诊断系统、远程预约挂号系统、患者身份识别定位系统、查询及病房管理系统、药品识别及追溯系统、医疗废物管理系统等信息化管理系统(HIS),二是发展体征监测设备、血压血糖计等居家远程医疗设备、微型监测机器人、手术辅助机器人等等智能医疗设备。4、智慧城市和智能家居重点发展楼宇可视对讲系统、门禁及考勤系统、智能会议系统、智能停车系统等楼宇自动化系统;智能网关、可视对讲主机、手持及嵌入式触摸屏、多功能遥控器等智能家居终端;可视对讲(门铃)系统、家用防盗报警器、门窗感应器、火灾和煤气泄漏报警等家庭安防报警。5、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新一代信息终端设备、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器件、新型元器件、软件及应用系统、信息技术服务、公共事业信息服务、数字内容服务及网络与信息安全服务等。(二)健康产业立足于高新区健康产业的发展基础和条件,聚焦中医药、健康食品、医疗旅游等健康产品和健康服务领域。以制度创新和政策环境优化为保障,以培育企业主体和实施专项工程为抓手,加强健康产业项目引进和建设,培育特色产业链和产业集群,打造优势产业基地,按照世界眼光、国际标准,强化政府引导,优化发展环境,打造以中医药为特色,集健康服务和健康生产为一体的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健康产业体系。1、医药依托现有的制药产业基础,围绕化学新药、天然药、现代中药与民族药、新型中药饮片、基因工程药物、新型疫苗、生物技术药物、抗体药物等,加快引进和培育一批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重点企业,配套建设完善生物医药研发中心和技术服务平台,力争建设成为区域性的生物科技成果转化和生物医药产业基地。2、绿色食品依托承德市土地肥沃、气候温和、农产品资源丰富等优势,加快引进绿色食品龙头企业,发展粮油、肉制品、乳制品、饮料、果蔬、水产品等绿色食品加工产业,同时配套建设食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物流配送体系,积极推进绿色食品认证,打造高新区绿色食品知名品牌。3、高端保健产品在绿色食品与药品产业基础上,通过引进先进生物提取技术,重点发展以纯天然生物提取不饱和酸、酯类、生物碱类、蛋白质和糖类为主要成分的功能型保健食品,并进一步延伸拓展保健药膳、药妆、功能型护肤品、中医药美容美体等产业。4、医疗养生依托承德市优质的生态资源条件和医疗服务、休闲旅游、历史文化等产业基础,引进和建设集生态康体、养老养生、禅宗清修、田园农趣、山水健身竞技项目等于一体的康体养生中心,对接首都,引进和培育高端医疗服务机构和医疗人才,围绕医疗知识普及教育、健康水平诊断、康复和保健方案咨询等提供专业化咨询和个性化服务,打造知名的区域性大型综合健康圈。(三)高端装备制造积极承接国内外装备制造业产业转移,加大自主创新,积极发展石油装备、高端医疗装备、轨道交通装备等高端装备制造,加快传统优势产业的改造与扩能,打造布局集中、产业链合理、研发能力强的高端装备制造业集群,推进装备制造业向国际化、集群化、创新化方向发展,打造区域先进装备制造业研发、制造及科技服务基地。1、石油装备以当前承德市现有油气开采装备企业为基础,加快发展以井控设备、抽油机、抽油机专用拖动装备等为主的高端油气开采装备;抓住当前页岩气等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开采规模扩大的机遇,积极开展大马力压裂泵车等高端压裂装备的研发与生产。2、高端医疗装备积极吸引相关医疗器械高科技企业,重点发展医学影像设备、免疫分析系统等医用检查检验仪器和血管支架、人工关节等植介入生物医用器材;引进发展无/微创动态生理参数检测与监护、现场快速检测仪器(POCT)、新型微创治疗、术中监测/定位/导航、药械结合产品、新型中医诊疗等先进治疗设备。3、其他高端装备积极发展轨道交通装备、具有先进技术水平的通用设备、专用设备、电气设备以及电子设备等。三、战略产业规模化(一)新材料承德是“十二五”期间我国重点建设的3个“钒钛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基地”之一,承德高新区要在发展壮大氧化钒、钒铁、钒铝合金等主导产品的基础上,积极推进产业链向下游延伸,重点发展新型金属材料、生物医学材料等新型功能材料、先进结构材料、高性能复合材料领域,打造特色鲜明的新材料产业集群。1、新型金属材料在发展壮大氧化钒、50钒铁、80钒铁、钒铝合金、氮化钒铁、钒电池电解液等系列制品的基础上,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延伸产业链条,发展耐热和变形镁合金、低成本高性能钛合等高性能合金特种材料,发展钛及钛合金板、管、棒、丝及锻件等钛深加工产品,形成高性能合金材料产业链。2、生物医学材料重点发展组织工程材料、仿生材料、生物活性材料、可降解和可吸收生物材料、组织和器官修复与替代材料、高档医疗器械材料等生物医学材料,掌握一批高端材料制备关键技术。(二)新能源紧紧抓住国家加快新能源产业发展的重大机遇,围绕太阳能、生物质能和能源存储等重点产业,以特色化、规模化、国际化为方向,以开放集聚资源要素为途径,壮大产业规模,构建集研发、试验、信息、制造、销售等功能于一体的高附加值新能源产业链,完善促进产业发展的保障体系,推动新能源产业成为新一轮经济发展的动力源和未来经济发展的优势产业。1、能源储存积极发展混合动力车用动力电池材料。重点支持推进镍氢动力电池、锂离子电池相应的储能电池及其材料的产业化发展。在锂离子电池材料的发展上,鼓励企业进行锂离子电池隔膜、三元材料前驱体、磷酸铁锂、锰酸锂、电解液等锂离子电池材料的产业化和规模化生产,鼓励企业开展大容量、高温动力锂离子电池材料的研发和产业化。2、太阳能发电系统积极发展太阳能光伏发电并网逆变器、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太阳能热发电系统及配套关键产品。3、其他能源装备积极发展生物质直燃锅炉、秸秆收集与固化成型装备、秸秆直燃发电装备、沼气发生器、垃圾热电联产设备等生物质能源装备;发展地热利用技术开发与设备制造。(三)节能环保充分发挥承德高新区毗邻京津的区位优势,积极发展节能环保产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等产业,加快产业的集聚和升级发展,在此基础上,积极开展节能环保服务产业发展,为相关产业发展提供节能与环保方面的咨询及服务,努力建设成为环渤海地区重要的环保技术研发和装备制造基地。1、节能环保装备及产品发展高效节能技术及相关产品、以中水处理及回收利用成套处理设备等为主的新型水处理技术装备,以资源化脱硫技术装备、工业有机气体净化设备、高效洁净燃烧和高效高温低阻袋式除尘器、汽车尾气净化技术装备为主大气治理技术装备。2、节能环保服务节能服务重点发展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技术、资源高效开发与综合利用技术、新能源与高效节能技术、节能项目设计、节能量监测、信息咨询等服务,在工业建筑、交通运输等领域积极推进合同能源管理服务。环保服务业以环境咨询、解决方案和信息服务为重点,加快在环境污染控制保障技术、再生资源生产工艺设计和咨询、应急和预警技术等领域的发展。四、服务产业现代化(一)商贸物流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统筹物流设施布局,建设专业化现代物流园区和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优化公路、铁路等各种交通方式的衔接配套,支持商贸服务业与物流业对接,推动物联网技术在商贸物流中的推广应用,提高物流整体运作的效率和服务能力。1、现代物流完善仓储、分拣、流通加工、配送、信息服务等物流网络建设,围绕装备、新材料、节能环保等产业发展专业化物流。2、电子商贸交易加快建设B2B、B2C,第三方综合性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和大宗商品交易平台,建面向首都经济圈和国内外市场的,集信息发布、交易结算、跟踪、信用评价等功能于一体的商贸交易平台。3、农业商贸物流积极发展特色农产品等大宗商品贸易,大力培育综合性、专业性等各类农产品批发市场。提高加工保鲜技术、冷冻贮藏与深加工能力和绿色产品质量,完善农产品物流配送运营机制,努力扩大批发市场销售规模。(二)文化产业依托毗邻京津的区位优势,发挥“避暑山庄•和合承德”城市品牌效应,以建设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为导向,着力聚集和培育文化创意企业,发展壮大创意设计、文化休闲娱乐、数字动漫等文化产业,促进文化创意产业与科技、旅游等产业的融合发展,将高新区建设成为承德市文化产业发展核心隆起区。1、文化创意引进国内龙头企业,发展文化创意设计服务,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动漫创作、制作、传播、出版、衍生产品开发,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广播影视数字化、数字电影服务监管技术及应用等产业,深入挖掘满清皇家文化,打造集文博会展、演艺娱乐和文化休闲为一体的文化产业集群,打造区域性特色文化产品研发、展示基地。2、设计产业积极发展工艺品设计、文化艺术品设计等创意服务;重点围绕智能产业、装备制造、新材料等产业,发展相应配套的工业设计,引进国内外一流的设计企业和机构,促进创意设计产业集聚发展。3、特色旅游发展工业旅游、生态旅游、乡村旅游及其他旅游资源综合开发服务、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及旅游信息服务,旅游商品、纪念品开发机营销等。(三)服务外包紧紧抓住国际服务外包转移机遇,依托毗邻京津人才高地的区位优势,引进培育一批创新型的服务外包重点企业,以先进的服务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1、生物医药研发外包依托颈复康药业等龙头企业,重点发展药物非临床研究和评价、重大新药创制以及临床前研究、药物基因组学、药物非临床安全性评价、抗体和蛋白相关业务、靶点确认、高通量筛选、医疗器械设计研发外包等生物技术服务。2、金融服务外包(BPO)把握我国承接金融服务外包的区域布局从北京、上海和大连等一线城市向其他城市进行梯次转移的契机,争取一家国内领先的金融机构设立行业数据外包中心,重点发展金融行业基础数据处理业务和客户关系管理业务,提供客户数据挖掘及客户价值管理等增值服务。3、物联网数据服务包括海量信息的采集、传输、储存、分析与处理服务,网络数据处理与内容服务,数据挖掘、数据分析、智能信息筛选等服务。支持开发大容量数据交换中心,提升信息采集前端处理、信息挖掘和信息分析的能力。(四)其他服务业顺应金融产业、总部经济、商务服务业共生融合发展的规律,积极发展大型品牌商业,大力发展财务类、法律类、资讯类、市场交易类中介服务业,努力营造便捷、人性化、国际化的商务办公环境,打造现代商务服务集聚区。1、科技研发服务加快推动钒钛、遥感技术等工程技术研究院建设,发展研发设计、研发服务管理、知识产权服务、信息技术外包等技术先进型服务等,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生产。2、会展业结合承德国际旅游城市建设,重点打造高端旅游论坛、健康产业峰会等会展品牌,加快会展中心、五星级酒店等设施建设,培育和吸引会展专业公司,加强与国内外著名展览公司的合作,积极培育国际会展企业,争取获得更多的国际展览联盟的资质认可,通过“展、会、节”联动,建立起较为健全的会展产业体系。3、金融业引导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证券公司、基金公司地区性总部或分支机构等各金融机构进驻高新区,加快设立产业引导基金、创业风险投资基金,稳步推进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投资开发公司等融资平台建设,为支持企业做大做强、实现新的跨越发展打造良好的金融服务支撑体系。4、其他发展咨询、会计、税务、审计、经纪、法律、租赁、科技研发、专业设计、知识产权代理、产权交易、资产评估、创业就业指导等服务业;发展高端教育以及符合建设国际旅游城市和生态产业园区要求的其他新兴业态。五、强化重大产业项目建设以实施重大产业项目建设为主导,注重短线项目运作和长线项目跟踪的有机结合,把重大项目建设作为载体和抓手,支撑承德高新区转型跨越发展。(一)适应市场需求,主动“筑巢引凤”必须化被动为主动,坚持先谋划再招商,强化产业聚集区建设,完善承德籍在外人员档案薄,甄选重大项目人脉资源,特别是注重与省上、国家层面的对接,提高重大项目引进和建设的成功率。(二)深入挖掘自身条件,谋划特色项目对接首都北京总部经济密集度高的优势,结合自身常年平均气温低的特点,积极谋划云计算、金融数据中心等项目;谋划建设数字避暑山庄体验乐园、承德影视旅游基地等项目,实现与传统文化旅游资源的虚实互补,为打破承德旅游产业发展的季节性瓶颈提供支撑。(三)突破配套束缚,实现“无中生有”在要素资源全球性配置的形势下,重庆市打破常规引进发展笔记本电脑产业,淮南市引进中移动数据中心项目,都是通过逆向运作,引进产业龙头,带来大批配套企业,最后形成产业环境。承德高新区要积极跟踪、对接大企业区域布局,引导和承接相关企业的重大项目落户。

第五章统筹城乡建设按照“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优势特色农业现代化、城乡生态环境宜居化”的总体战略,加快城乡优势资源互补与对接,构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城乡关系。一、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一)完善基础设施规划体系进一步完善和细化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相关规划体系,统筹安排城乡用地、交通、水利、供水、供电、垃圾处理和供暖供气等基础设施和市政设施等空间布局。(二)加强重点基础设施建设充分抓住高铁建设,积极融入环北京一小时圈。以乡镇给排水、供电、供暖、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提升高新区整体基础配套能力。交通基础设施一体化。加快全区城乡大通道建设,确保“四区”之间无缝隙连接,推动城乡公交一体化,实现主城区、托管镇公交全覆盖。城乡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配套完善城区和农村供水管网和设施,完善城乡污水集中处理系统。统筹城乡燃气供应和管理。实施“智慧高新区”战略,全面提升高新区信息化水平。二、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一)扎实推进产城融合发展坚持以产兴城、以城促产、产城融合、互动发展,重点做好产业功能调整、空间布局优化等工作,统筹布局城乡产业资源,进一步集聚高端要素,做大做强高新区支柱产业;在此基础上逐步完善商务区、生活区等城市功能区的建设,逐步推动承德高新区由产业区向城市新区转型;随着商务、教育、医疗、消费等功能的健全完善,老城区的人口和功能向高新区转移和扩散,承德高新区逐步发展成为产业聚集、功能配套、生活便利、宜业宜居的城市新区。图5-1承德高新区产城融合路径图(二)健全社会公共服务体系以教育、医疗等民生工程为抓手,探索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公共服务体系。集聚高端优质教育资源,重点加强新城片区北师大承德附校、承德幼儿园、阳光四季城小学等重点项目建设;抓好附属医院建设,积极开展与北京地区高端医疗机构的合作,着力打造高端医疗服务基地。三、优势特色农业都市化结合承德市国际旅游城市建设,加快实施重点工程,打造以都市休闲农业产业为主线的特色农业发展新格局。(一)优化农业产业布局结合高新区东、西、南部地区的特点,打造西部科技农业生产与观光区、南部有机农业生产与休闲区、东部休闲农业观光旅游区。西部科技农业生产与观光区。以石门子、上栅子等南部等生态自然景观良好的地区为重点,利用现代科技,积极发展科技林果业,提高设施利用率,实现山地林果规模化、生态化和绿色化。南部有机农业生产与休闲区。以南双庙、黄旗湾等区域为主,大力发展有机蔬菜、林下中草药种植、生态观光和休闲旅游和生态涵养产业,重点推进有机农业园区的建设,构建以有机农业为核心的健康养生、旅游探险等为特色的的产业发展体系。东部休闲农业观光旅游区。以天外村、南北营、狮子沟等地区为主,大力发展休闲度假、生态观光旅游、特色林果等产业为主,加强森林旅游度假基地和农家乐型乡村旅游基地等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基地建设,打造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为核心、运动休闲为特色的现代旅游区。(二)加快实施重点工程着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科技示范等重点工程建设,保障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升。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加快农业观光区和旅游区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休闲农业园区、农家乐水、电、路等基本生活设施,最大限度的满足游客吃、住、游、娱等基本需求。加快农业水利设施建设,积极推进中小河流治理,全面促进设施农业梳理灌溉系统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工程。设立高新区农业科技服务中心,重点围绕梨、大枣、苹果等特色优势农产品,吸引京津冀涉农学科及相关科研院所入驻,搭建现代农业科技研发及推广平台。农业合作社建设工程。积极发展专业合作组织,为农民提供全方位的生产、加工、销售和人才培训服务。四、城乡生态环境宜居化(一)加快低碳发展高新区重点围绕公共交通、低碳产业发展、能源资源利用等方面,实施低碳化改造,保障高新区可持续发展。大力发展公用交通。加大公共交通系统的建设,合理规划交通路线,将承德市中心城区与高新区有效串接起来。扩大低碳产业规模。优先发展智能装备、新能源产业、旅游业等等高新技术产业、自主创新产业以及现代服务业,从源头保障新区低碳发展。提升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加强新能源利用,对现有设备进行改造,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降低耗能和污染。积极发展节能建筑。实施土地资源高效集约利用工程。(二)强化环境保护坚持“防”、“治”双管齐下,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打造生态网络格局,保持高新区的生态优势地位。加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污水、固体废弃物收集和无害化处理等设施建设,重点加强上板城工业集中区污水管网建设。污染“防”“治”双管齐下。逐步淘汰高污染、高耗能技术、设备和工艺,发展节能环保型产业。严格把控环保审批,坚决拒绝高污染企业进入高新区。

第六章体制机制创新承德高新区要积极推进先行先试,加快探索政区合一管理模式,构建“一区多园”运营框架,创新考核机制和社会管理模式,为实现发展定位提供保障。一、探索政区合一管理模式以经济发展为先导,积极推进先行先试,加快探索政区合一的管理模式,确立完全行政主体资格,加快推进集成式管理、效率型运作。(一)优化管理组织架构完善“小政府、大社会”运营模式,进一步简政放权,努力做到应放尽放、能放快放,建立授权服务职能型的组织架构,最大限度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