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期末考试试题_第1页
生理学期末考试试题_第2页
生理学期末考试试题_第3页
生理学期末考试试题_第4页
生理学期末考试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生理学模拟考试试题(一)

一、A型题(选1个最佳答案,每题1分,共40分)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a

A.反射B.反应C.适应

D.正反馈E.负反馈

2.维持机体稳态的重要途径是b

A.神经调节B.体液调节C.自身调节

D.正反馈E.负反馈

3.一般情况下,Na+泵每分解一分子ATP可a

A.泵出3个Na+,泵入2个K+B.泵出3个Ca2+,泵入2个K+

C.泵出2个Na+,泵入3个K+D.泵出3个K+,泵入2个Na+

E.泵出3个K+,泵入3个Na+

4.神经纤维中相邻两个锋电位的时间间隔至少应大于其b

A.相对不应期B.绝对不应期C.超常期

D.低常期E.绝对不应期和相对不应期之和

5.Na+平衡电位值约等于a

A.静息电位值B.超射值C.动作电位上升支幅值

D.动作电位下降支幅值E.C+D

6.神经-肌接头的终板膜上有e

A.N1受体B.N2受体C.M受体

D.B受体E.a受体

7.血浆胶体渗透压主要来自c

A.Na+B.K+C.白蛋白

D.球蛋白E.葡萄糖

8.肝硬化病人容易发生凝血障碍,主要是由于e

A.血小板减少B.血中抗凝物质增加C.凝血因子HI不足

D.VilK缺乏E.凝血因子I、II、卯、IX、X不足

9.关于心室肌细胞快钠通道的描述,错误的是c

A.激活快,失活快B.只有Na+可以通过C.激活时通透性很高

D.被河豚毒阻断E.去极化到-40mV时被激活

10•期前收缩的出现是由于刺激落在兴奋性变化的d

A.绝对不应期B.有效不应期C.局部反应期

D.相对不应期E.以上都不是

11.我国健康青年人安静时的舒张压(mmHg)为b

A.30-40B.40-60C.60-80

D.100E.100-120

12.下列物质升压作用最强的是d

A.肾上腺素B.肾素C.血管紧张素I

D.血管紧张素HE.缓激肽

13.维持胸内负压的必要条件是a

A.胸廓扩张B.呼气肌收缩C.呼吸道存在一定阻力

D.胸膜腔密闭E.肺弹性阻力

14.•定范围内动脉血PCO2t可使呼吸a

A.变深变慢B.变浅变慢C.变深变快

D.变浅变快E.不变

15.当通气/血流比值增大时提示

A.解剖无效腔增大B.肺泡无效腔增大C.功能性A-V短路

D.肺通气量减小E.肺血流量增多

16.肠期胃液分泌的机制主要是一调节c

A.神经B.体液C.神经-体液

D.自身E.负反馈

17.胰液的消化酶不包括d

A.胰淀粉酶,胰脂肪酸B.胰蛋白酶,糜蛋白酶C段基肽酶

D.(脱氧)核糖核酸酶E.二肽酶

18.人在安静状态下,气温达左右时便开始发汗c

A.20℃B.23℃C.26℃

D.30℃E.33℃

19.引起蛋白尿的原因是d

A.滤过面积增加B.滤过面积减少C.滤过膜上的正电荷增加

D.滤过膜通透性增大E.滤过膜通透性减小

20.NH3分泌的意义在于a

A.排毒B.促进排酸C.促进保碱

D.B+CE.A+B+C

21.引起抗利尿激素分泌最敏感的因素是a

A.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B.血浆胶体渗透压增高

C.肾小管内容质浓度增加D.动脉血压降低E.疼痛刺激

22.当光照增强时,瞳孔缩小,此反射属于a

A.瞳孔近反射B.虹膜反射C.瞳孔对光反射

D.角膜反射E.辐辕反射

23.耳蜗微音器电位的特点不包括e

A.潜伏期极短B.没有不应期C.对缺氧敏感

D.对深麻醉相对地不敏感E.听神经变性时仍可出现

24.可与去甲肾上腺素结合的受体是e

A.a受体B.B受体C.M受体

D.A+CE.A+B

25.下列关于中枢神经系统内兴奋的传布特点,错误的是a

A.单向传布B.中枢延搁C.总和

D.兴奋节律不变E.易受内环境条件改变的影响

26.关于特异投射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点对点投射至皮层特定感觉区

B.主要终止于皮层第四层,再转而与大锥体细胞的胞体形成突触联系

C.易受药物影响

D.引起特定感觉

E.切断特异传导通路动物将出现昏睡

27.峨反射的内容不涉及e

A.单突触反射B.同步性收缩C.快肌纤维

D.维持躯体姿势E.效应器与感受器在同一肌肉

28.副交感神经兴奋引起的活动不包括e

A.排尿B.排便C.发汗

D.缩瞳E.胃蠕动增强

29.第二信使学说的内容不包括c

A.激素与膜受体结合B.激活腺甘酸环化酶C.激活蛋白激酶

D.激活磷酸化酶E.激素与核内受体结合

30.肾上腺皮质球状带主要分泌d

A.皮质醇B.雄激素C.雌激素

D.醛固酮E.肾上腺素

31.治疗呆小症最能奏效的时间是在出生后a

A.3个月前B.6个月左右C.10个月左右

D.12个月左右E.1-3岁时

32.维持躯体姿态最基本的反射是b

A.屈肌反射B.对侧伸肌反射C.腱反射.

D.肌紧张E.翻正反射

33.男43岁,胃大部切除术中输液时发现其中心静脉压为2.1kPa(16cmH2O),应采取下列咖

一措施?d

A.属于正常,不需采取任何措施B.将输液速度加快C.将输液速度减慢

D.给予强心剂,同时加快输液速度E.给予降压药

34.某患者空腹血糖浓度为200mg/dl,尿糖阳性,患者自诉有多食、多饮、多尿症状。其尿

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A.肾小球滤过率增加B.肾小管中葡萄糖浓度增加使水重吸收减少

C.肾小管分泌增加D.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E.醛固酮分泌增加

35.对长期大量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疾病的患者,医师所作的下列分析中哪一项是不正确的d

A.患者可表现出向心性肥胖B.患者血液皮质激素水平较高

C.患者血液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水平较高D.患者肾上腺皮质束状带萎缩

E.所治的疾病瘁愈后不应突然停药

36.细胞膜脂质双分子层中,脂质分子的亲水端b

A.均朝向细胞膜的内表面B.均朝向细胞膜的外表面

C.均在细胞膜的内、外表面D.面对面地朝向双分子层中央

E.排列杂乱无章

37.一般情况下舒张压的高低主要反映d

A.每搏输出量的多少B.外周阻力的大小

C.大动脉弹性贮器作用减弱D.循环血量减少E.脉压减小

38.抑制胃液分泌的因素是b

A.盐酸B.组胺C.胃泌素D.乙酰胆碱E.糖

39.基本生命中枢位于b

A.脊髓B.延髓C.脑桥D.中脑E.下丘脑

40.成人甲状腺功能低下,导致d

A.呆小症B.巨人症C.侏儒症D.粘液性水肿E.肢端肥大症

二、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

41.thresholdpotential

42.cardiaccycle

43.darkadaptation

44.specificprojectionsystem

45.hormone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46.简述牵张反射的概念、类型及其意义。

47.简述生长素的主要作用。

48.细胞膜的离子通道通常有哪些功能状态?它们与膜的通透性有什么关系?

49.简述胸内负压的形成及意义。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50.试述心脏窦房结自律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形成机制。

51.试述抗利尿素的作用及其释放的有效刺激。参考答案

一、A型题:

1.A2,E3.A4.B5.B6.B7.C8.E9.EI0.D

ll.C12.D13.D14.C15.B16.B17.E18.D19.D20.E

2l.A22.C23.C24.E25.D26.E27.D28.C29.E30.D

3l.A32.D33.C34.B35.C36.C37.B38.A39.B40.D

二、名词解释:

41.阈电位:能进一步诱发动作电位的去极化临界值。

42.心动周期:心脏从•次收缩的开始到下一次收缩开始前,称为心动周期。

43.暗适应:人从亮光处进入暗室时,最初看不清任何东西,经过一定时间,视觉敏感度才

逐渐增高,恢复了在暗处的视力,这种现象称为暗适应。

44.特异投射系统:指丘脑的第一类细胞群,它们投向大脑的特定区域,具有点对点的投射

关系。

45.激素:由内分泌腺或散在的内分泌细胞所分泌的高效能的生物活性物质,经组织液或血

液传递而发挥其调节作用,此种化学物质称为激素。

三、简答题:

46.简述牵张反射的概念、类型及其意义。

答:有神经支配的骨骼肌受牵拉时产生的反射性收缩,称为牵张反射。分两型:①腱反射快

速牵拉肌腱引起的牵张反射,如膝反射,临床上常用测定腱反射来了解NS的功能状态。②

肌紧张缓慢持续牵拉肌腱引起的牵张反射,是姿势反射的基础。

47.简述生长素的主要作用.

答:1.促进生长生长素促使肝脏等产生GH介质,进而促进蛋白质合成和软骨生长。人幼

年时缺乏GH,患侏儒症;GH过多则导致“巨人症”;成年后GH过多,患肢端肥大症。2.

影响代射①促进蛋白质合成;②加速脂肪分解;③促进糖利用(正常量),抑制糖利用(过量);

④促进无机盐代谢(钠、钾、钙、磷、硫等的摄取及利用t)。

48.简述静息电位的产生机制。

答:由于细胞内高K+浓度和静息时细胞膜主要对K+有通透性,K+顺浓度差外流,但蛋白质

负离子因膜对其不通透而留在膜内,使膜两侧产生内负外正的电位差并形成阻止K+外流的

电势能差。当促使K+外流的浓度差与电势能差达到平衡时,K+的净移动为零,膜电位稳

定于一定水平,即K+平衡电位(RP)。RP小于平衡电位是因为膜允许Na+少量内流所致。

49.简述胸内负压的形成及意义。

答:形成:①胸膜腔密闭,内含浆液;②胸廓生长〉肺生长一胸廓容积〉肺容积一胸廓将肺

拉大f肺回缩一胸内负压,胸内压=-肺回缩力。作用:①实现肺通气;②利于肺换气;③利

于V血、组织液回流。

四、论述题:

50.试述心脏窦房结自律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形成机制。

答:窦房结跨膜电位分0、3、4等3期,最大特点是4期自动除极。除极过程即0期:4期

自动除极达阈电位(-40mVLCa2+通道开fCa2+内流-OmV。复极过程为3期:0mV-Ca2+

通道关/K+通道开一K+外流--70mVo4期相当于工作细胞的静息期:-70mVf自动除极一

-40mV;自动除极机制包括:①递减性K+外流;②递增性If;③生电性Na+-Ca2+交换。

51.试述抗利尿素的作用及其释放的有效刺激。

答:ADH的作用①提高远曲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水重吸收t,尿量I;②增强内

髓集合管对尿素的通透性;③减少肾髓质的血流量。ADH山视上核、室旁核合成并贮于神

经垂体。血浆晶体渗透压t可刺激下丘脑的渗透压R引起ADH释放t;循环血量I则对左

心房容量R的刺激减弱,经迷走N传入中枢的冲动I,对下丘脑-垂体后叶系统的抑制I,

ADH释放to

生理学模拟考试试题(二)

-、A型题(选1个最佳答案,每题1分,共40分)

1.下列哪种凝血因子不属于蛋白质?d

A.因子IB.因子IIC.因子in

D.因子IVE.因子X

2.促进小汗腺分泌的交感节后神经递质是c

A.乙酰胆碱B.肾上腺素C.去甲肾上腺素

D.5-羟色胺E.肠舒血管肽(VIP)

3.散光眼产生的原因多为e

A.眼球前后径过长B.眼球前后径过短

C.晶状体曲率半径过小D.睫状体疲劳或萎缩E.角膜表面不呈正球面

4.传导慢痛和内脏痛的主要纤维是e

A.B类B.AB纤维C.AYD.A8E.C类

5.神经纤维中相邻两个锋电位的时间间隔至少应大于其c

A.低常期B.超常期C.绝对不应期

D.相对不应期E.绝对不应期加相对不应期

6.正常人血浆胶体渗透压主要来自a

A.白蛋白B.a-球蛋白C.B-球蛋白

D.Y-球蛋白E.纤维蛋白原

7.患者的动脉血压降低,中心静脉压增高表示b

A.重度静脉回流障碍B.左心功能不全C.全心功能不全

D.有效循环血量减少E.轻度静脉回流障碍

8.心室功能曲线反映下述哪两者的关系?a

A.搏出量和心输出量B.搏功和心率C.搏功和心室舒张末期压

D.心输出量和搏功E.搏出量和心率

9.人过度通气后可发生呼吸暂停,其主要原因是b

A.呼吸肌过度疲劳B.血中02分压升高

C.血中C02分压降低D.血液pH过低

E.脑血流量减少

10.氧离曲线是表示a

A.血红蛋白氧饱和度与氧含量关系的曲线

B.血红蛋白氧饱和度与氧分压关系的曲线

C.血氧含量与血氧容量关系的曲线D.血氧容量与氧分压关系的曲线

E.血氧含量与氧分压关系的曲线

11.下列哪项不属于胃液的作用

A.杀菌B.激活胃蛋白酶原C.水解蛋白质

D.对淀粉进行初步消化E.促进维生素B12吸收

12.有关消化道平滑肌电生理特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A.动作电位的形成与Na+内流有关B.静息电位的形成与Na+及Ca2+有关

C.基本电节律的发生属于肌源性的D.静息电位幅度较骨骼肌的低

E.静息电位值决定于K+外流

13.终尿中的K+主要是由

A.肾小球滤过B.近曲小管分泌C.髓神升支分泌

D.髓辞降支分泌E.远曲小管与集合管分泌

14.损毁视上核,尿量和尿浓缩将出现哪种变化?

A.尿量增加,尿高度稀释B.尿量增加,尿浓缩C.尿量减少,尿高度稀释

D.尿量减少,尿浓缩E.尿量不变,尿浓缩

15.有休克的主要表现为横断面以下

A.运动性反射消失,植物性反射增强B.运动性反射增强,植物性反射消失

C.所有的反射不受影响D.躯体与内脏反射活动均减退或消失

E.植物性反射增强

16.血中甲状腺激素浓度升高,对垂体促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负反馈作用要几个小时后才能

出现,这是因为

A.甲状腺激素进入垂体细胞十分缓慢B.甲状腺激素须从结合型转变为游离型

C.T4必须先转变为T3D.需要通过合成抑制性蛋白的阶段

E.TSH在肾脏破坏需要一定的时间

17.Renshaw细胞轴突末梢与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形成的突触所释放的递质是

A.Y氨基丁酸B.甘氨酸C.AchD.NEE.多巴胺

18.夜盲症发生的原因是

A.视紫红质过多B.视紫红质缺乏C.顺视黄醛过多

D.视蛋白合成障碍E.视紫蓝质合成过多

19.妊娠三个月后,诊断死胎的化验指标是孕妇尿中的

A.雌酮突然减少B.孕酮突然减少C.6-雌二醇突然减少

D.雌三醇突然减少E.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突然减少

20.在下列哪个平面横断脑干后仍能保持正常呼吸节律

A.脊髓与延髓之间B.延髓与脑桥之间C.脑桥中、下部之间

D.脑桥中、上部之间E.脑桥与中脑之间

21.在心动周期中,左冠脉血流量达最高峰是在

A.等容收缩期B.射血期C.等容舒张期

D.舒张期的早期E.舒张期的晚期

22.心室肌的后负荷是指

A.心室舒张末期的容积或压力B.心室收缩末期的容积或压力

C.心室等容收缩期的容积或压力D.心室等容舒张期的容积或压力

E.大动脉血压

23.切断兔颈部的双侧迷走神经后,呼吸常出现

A.变快变深B.变慢变深C.变快变浅

D.变慢变浅E.呼气时相缩短

24.雄激素结合蛋白的生成部位是

A.生精细胞B.支持细胞C.间质细胞

D.基底细胞E.睾丸毛细血管内皮细胞

25.浦肯野细胞和心室肌细胞的动作电位的区别是

A.4期自动除极化B.3期复极速度不同

C.平台期持续时间相差特别悬殊D.1期形成的机制不同

E.0期除极速度不同

26.患下列哪种疾病时,对基础代谢率影响最明显?

A.红细胞增多症B.甲状腺功能亢进C.阿狄森病

D.白血病E.糖尿病

27.对外周神经递质分布的叙述,错误的是

A.植物性神经节前纤维的递质为乙酰胆碱

B.交感神经节后纤维的递质均为去甲肾上腺素

C.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的递质为乙酰胆碱

D.躯体运动神经末梢的递质为乙酰胆碱

E.肠壁内神经丛细胞的递质为噤吟和肽能递质

28.肾上腺皮质球状带主要分泌

A.皮质醇B.雄激素C.雌激素D.醛固酮E.肾上腺素

29.在常温下,皮肤的物理散热速度主要决定于

A.皮肤温度B.环境温度C.环境湿度D.皮肤和环境温度差E.风速

30.小肠对糖的选择性吸收表现在对各种单糖吸收速度不同,吸收最快的是

A.果糖B.甘露糖C.半乳糖D.木糖E.核糖

31.月经的发生是由于

A.雌激素急剧减少B.孕激素急剧减少C.雌激素和孕激素急剧减少

D.前列腺素PGE2a减少E.催产素急剧减少

32.内耳血管纹在下列哪些方面起重要作用?

A.基底膜的营养B.缓冲蜗管内压力变化C.蜗管内正电位的产生和维持

D.产生外淋巴E.吸收内淋巴

33.输血时下列哪一种血型的人最不易找到合适的供血者

A.O型,Rh阳性B.A型,Rh阴性C.B型,Rh阳性

D.AB型,Rh阴性E.AB型,Rh阳性

34.生长介素的作用是

A.抑制生长素分泌B.刺激生长素分泌C.促进脑的发育

D.促进软骨生长E.促进肝细胞分化

35.引起毛细血管交替开放的物质是

A.肾上腺素B.乙酰胆碱C.组织胺

D.缓激肽E.局部代谢产物

36.新生儿溶血性贫血可能发生在

A.Rh阳性母亲所生Rh阳性婴儿B.Rh阳性母亲所生Rh阴性婴儿

C.Rh阴性母亲所生Rh阳性婴儿D.Rh阴性母亲所生Rh阴性婴儿

E.A型血母亲所生B型血婴儿

37.按照滑行学说,安静时阻碍肌纤蛋白与横桥相结合的物质是

A.肌钙蛋白CB.肌钙蛋白IC.肌钙蛋白T

D.肌凝蛋白E.原肌凝蛋白

38.血小板聚集的第一时相山下列哪一因素引起?

A.血小板释放内源性ADPB.血小板释放内源性ATP

C.血小板释放5-羟色胺D.受损伤组织释放ADP

E.受损伤组织释放ATP

39.女子的基础体温随月经周期而变动,这可能主要与哪一种激素有关?

A.雌激素B.孕激素C.甲状腺激素

D.肾上腺素E.胰岛素

40.关于去大脑僵直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上、下丘之间的脑干横断性损伤所致B.主要属于a僵直

C.主要表现为屈肌紧张性增强D.切除相应的脊髓脊根,僵直加强

E.脑干抑制区活动占明显优势

二、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

41.血沉

42.凝集原

43.滤过分数

44.食物的热价

45.基础代谢率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46.简述胰液分泌的神经和体液调节。

47.简述抗利尿激素对尿生成过程的调节作用及其机制。

48.正常眼看近物时,发生哪些调节活动?简述其机制。

49.简述输血的原则。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50.试述动脉血中二氧化碳分压升高对呼吸有何作用?其机制如何?

51.长期食物缺碘,甲状腺会肿大,为什么?

答案

一、选择题:

1.D2,A3.E4.E5.C6.A7.C8.C9.C10.B

ll.D12.A13.E14.A15.D16.D17.B18.B19.D20.E

21.D22.E23.B24.B25.A26.B27.B28.D29.D30.C

31.C32.C33.D34.D35.E36.C37.E38.D39.B40.A

二、名词解释:

41.血沉:通常以红细胞在第一小时末下沉的距离表示红细胞沉降的速度。红细胞沉降率愈

大,表示红细胞的悬浮稳定性愈小。

42.凝集原:在凝集反应中,起抗原作用的红细胞膜上的特异性抗原,称为凝集原。

43.滤过分数:肾小球滤过率与肾血浆流量的比值,称为滤过分数。

44.食物的热价:1g某种食物在体内氧化(或在体外燃烧)时所释放的能量,称为食物的

热价

45.基础代谢率:单位时间内每平方米体表面积的基础代谢称为基础代谢率,通常以kJ/(m2七)

表示。

三、简答题:

46.简述胰液分泌的神经和体液调节。

答:神经调节:其反射的传出神经主要是迷走神经,主要作用于胰腺的腺泡细胞。其分泌的

特点是水分和碳酸氢盐的含量少,酶量却很丰富。

体液调节:主要包括促胰液素和胆囊收缩素。促胰液素:主要由S细胞产生,盐酸是最强

的刺激因素。主要作用胰腺小管的上皮细胞,分泌大量的水分和碳酸氢盐。胆囊收缩素由I

细胞产生。

47.简述抗利尿激素对尿生成过程的调节作用及其机制。

答:主要作用于远曲小管和集合管,提高对水的通透性,从而增加水的重吸收,使尿液浓缩,

尿量减少。此外ADH还能增加髓祥升支粗段对NaCl的主动重吸收和内髓部集合管对尿素

的通透性,从而增加髓质组织间液的溶质浓度,提高渗透浓度,有利于尿液的浓缩。

48.正常眼看近物时,发生哪些调节活动?简述其机制。

答:看近物体时,睫状肌环行肌收缩,悬韧带放松,使晶状体变凸,同时伴有瞳孔缩小,双

眼球会聚。

49.简述输血的原则。

答:交叉配血试验,即把供血者的幻:细胞与受血者的血清进行配合试验,称为主侧试验;把

受血者的红细胞与供血者的血清作配合试验,称为次侧试验。如果交叉配血试验的两侧都没

有凝集反应,即为配血相合,可以进行输血;如果主侧有凝集反应,则为配血不合,不能输

血。

四、论述题

50.试述动脉血中二氧化碳分压升高对呼吸有何作用?其机制如何?

答:动脉血中二氧化碳分压升高,使呼吸频率加快,呼吸幅度加大。其机制是动脉血中二氧

化碳分压升高,刺激了颈A体和主A体,通过窦神经和主A神经,传至呼吸中枢,使呼吸

频率加快,呼吸幅度加大。同时二氧化碳还可透过血脑屏障,使脑脊液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

在碳酸酊酶的作用下,脑脊液中氢离子浓度升高,作用于中枢化学感受器,刺激呼吸中枢。

51.长期食物缺碘,甲状腺会肿大,为什么?

答:长期食物缺碘,会导致甲状腺激素T3、T4的合成减少,血中T3、T4浓度下降,会反

馈刺激腺垂体分泌TSH增加,长期TSH浓度过高会过度刺激甲状腺腺细胞增生,致使甲状

腺腺体肿大。

生理学模拟考试试题3

一、A1型题(从五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个最佳答案)(1分X15)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A.反应

B.反射

C.负反馈调节

D.正反馈调节

E.适应

2.细胞在安静时,K+山膜内移向膜外,是通过

A.单纯扩散

B.易化扩散

C.主动转运

D.继发性主动转运

E.出胞作用

3.神经纤维上相邻两个锋电位的时间间隔至少应该大于其

A.相对不应期

B.绝对不应期

C.超常期

D.低常期

E.绝对不应期加相对不应期

4.凝血的最终阶段是

A.凝血酶原复合物形成

B.凝血酶的形成

C.纤维蛋白原形成纤维蛋白

D.表面激活过程

E.组织因子的参与

5.房室瓣开放见于

A.等容收缩期初

B.等容收缩期末

C.等容舒张期初

D.等容舒张期末

E.心房收缩期末

6.下列能使心输出量减少的因素是

A.心交感中枢紧张性增高

B.心迷走中枢紧张性降低

C.静脉回心血量增加

D.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增大

E.颈动脉窦内压力增高

7.急性失血时最先出现的代偿反应是

A.血管的自身调节

B.交感神经兴奋

C.迷走神经兴奋

D.血管升压素增多

E.血管紧张素增多

8.维持胸内负压的必要条件是

A.吸气肌收缩

B.呼气肌收缩

C.呼气肌舒张

D,胸膜腔密闭

E.呼吸道存在•定的阻力

9.缺氧引起呼吸兴奋,是通过

A.直接刺激呼吸中枢

B.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转而兴奋呼吸中枢

C.刺激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

D.刺激颈动脉窦和主动脉窦压力感受器

E.呼吸肌本体感受性反射活动

10.对脂肪和蛋白质的消化,作用最强的消化液是

A.胃液

B.胆汁

C.胰液

D.小肠液

E.大肠液

11.影响能量代谢最显著的因素是

A.肌肉运动

B.寒冷

C.高温

D.进食

E.精神因素

12.肾小球滤过率是指

A.每分钟一侧肾脏生成的滤过液量

B.每昼夜两侧肾脏生成的滤过液量

C.每昼夜一侧肾脏生成的滤过液量

D.每分钟每个肾单位生成的滤过液量

E.每分钟两侧肾脏生成的滤过液量

13.关于肾脏对葡萄糖重吸收的描述,错误的是

A.通过易化扩散的方式进行

B.重吸收的部位仅限于近端小管

C.葡萄糖的重吸收与Na+的转运密切相关

D.肾糖阈的正常值为180mg/100ml

E.重吸收有一定的限度

14.神经元兴奋时首先爆发动作电位的部位是

A.树突

B.胞体

C.轴突末梢

D.轴突始段

E.树突棘

6血液中激素浓度虽然很低,但其作用很明显,这是因为

A.激素随血液可分布全身

B.激素特异性较高

C.激素的半衰期较长

D.激素与受体结合的时间很长

E.靶细胞内存在高效能的生物放大系统

16.人工地增加细胞浸浴液中K+的浓度时,神经细胞的

A.静息电位的绝对值减小,动作电位的幅度减小

B.静息电位的绝对值减小,动作电位的幅度增大

C.静息电位的绝对值增大,动作电位的幅度减小

D.静息电位的绝对值增大,动作电位的幅度增大

E.静息电位的绝对值不变,动作电位的幅度减小

17.输血时一般不需要考虑的因素是

A.血型

B.交叉配血是否相合

C.供血者有无通过血液传播的疾病

D.血浆蛋白比例

E.输血的成分

18.在动物实验中,用动脉夹夹闭家兔两侧颈总动脉可引起

A.动脉血压升高

B.动脉血压降低

C.心交感紧张降低

D.心迷走紧张增强

E.家兔耳部血管扩张

19.呼吸频率从12次/min增至24次/min,潮气量从500ml减少至250ml,则

A.每分通气量减少

B.每分通气量增加

C.肺泡通气量不变

D.肺泡通气量减少

E.无效腔减小

20.将蛋白质类食物通过胃瘦直接放入胃内,引起的胃液分泌特点是

A.量大,酸度低,消化力强

B.量大,酸度高,消化力强

C.量大,酸度高,消化力弱

D.量少,酸度高,消化力强

E.量少,酸度低,消化力弱

21.测得某受试者的呼吸商为0.82,说明其体内的供能物质是

A.糖

B.脂肪

C.蛋白质

D.混合食物

E.维生素

22.静脉快速注射生理盐水200ml,引起尿量增多的主要原因是

A.抗利尿激素释放降低

B.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C.醛固酮分泌减少

D.肾小球毛细管血压升高

E.肾小管液中溶质浓度增加,妨碍水的重吸收

23.关于醛固酮的描述,错误的是

A.由肾上腺合成和分泌

B.其受体位于靶细胞的细胞浆内

C.当血Na+浓度升高和血K+浓度降低时分泌增加

D.主要作用于远曲小管和集合管

E.能增强血管平滑肌对儿茶酚胺的敏感性

24.幼儿时生长素分泌不足可导致

A.侏儒症

B.肢端肥大症

C.向心性肥胖

D.粘液性水肿

E.呆小症

25.脊髓灰质炎患者出现肢体肌肉萎缩的主要原因是

A.失去了神经冲动的影响

B.瘫痪肌肉血供减少

C.肌肉受到病毒的侵害

D.失去了运动神经的营养作用

E.肌肉失去了运动功能所致

二、B1型题(如果某题只与答案A有关,则选A;如果某题只与答案B有关,则选B;余

类推,每个答案可选一次或一次以上,也可以一次也不选用)(1分X5)

A.镁离子

B.钾离子

C.钙离子

D.氯离子

E.乙酰胆碱

26.兴奋-收缩耦联的关键物质是

27.神经-肌接头处的化学递质是

A.肺活量

B.时间肺活量

C.每分通气量

D.肺总量

E.肺泡通气量

28.评价肺通气功能较好的指标是

29.真正有效的肺通气量是

A.肾小体

B.近曲小管

C.髓神升支粗段

D.远曲小管

E.集合管

30.能感受肾小管液中NaCl的含量变化的感受器位于

三、X型题(下列A、B、C、D、E五个选项中,有2到5个答案是正确的,应将所有正确

的答案选出,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1分X5)

31.关于窦房结细胞动作电位形成的离子机制及特点,正确的是

A.0期除极的内向电流是由钠离子负载的

B.0期除极的内向电流是由钙离子负载的

C.进行性增强的内向离子流(If)参与了4期自动除极

D.进行性衰减的钾离子外流参与了4期自动除极

E.没有明显的复极1期和平台期

32.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作用有

A.降低肺泡表面张力

B.稳定大小肺泡的体积

C.增加肺顺应性

D.防止液体渗入肺泡

E.增加肺弹性阻力

33.影响能量代谢的主要因素是

A.肌肉运动

B.环境温度

C.精神话动

D.消化液分泌的多少

E.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

34.当下丘脑温度低于37℃时

A.热敏神经元放电增多

B.冷敏神经元放电增多

C.肌紧张增强,出现寒战

D,汗腺停止分泌

E.某些内分泌腺分泌增强

35.下列哪些情况下肌梭传入冲动增加

A.骨骼肌作等张收缩

B.外力牵拉肌肉

C.a神经元传出冲动增加

D.Y神经元传出冲动增加

E.骨骼肌舒张

四、简答题(5分X4)

36.简述跨膜信号转导的主要方式

37.简述动作电位的产生机制

38.糖尿病患者为什么会出现尿糖和多尿?

39.简述胃排空及其机制

五、论述题(15分X3)

40.试述胸膜腔负压的形成及其生理意义。

41.试述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

42.试述中枢抑制的产生机理及生理意义

选择题答案:

A型题:

1.(2.(3.(4.(C)5.(D)

6.(E)7.(8.(D)9.(C)1O.(C)

11.(A)12.(E)13.(A)14.(D)15.(E)

16.(A)17.(D)18.(A)19.(D)20.(

2l.(D)22.(23.(C)24.(A)25.(D)

Bl型题:

l.(C)2.(E)3.(4.(E)5.(

X型题:

l.(BCDE)2,(ABCD)

3.(ABCE)4.(BCDE)5.(BDE)

简答题答案要点

1.简述跨膜信号转导的主要方式

(一)通过具有特殊感受结构的通道蛋白质完成的跨膜信号转导

1.化学(配体)门控通道2.电压门控通道3.机械门控通道

(-)由膜的受体-G蛋白-效应器酶共同完成的跨膜信号转导

1.如肾上腺素一相应膜受体一Gs蛋白一腺甘酸环化酶一CAMP-生物学效应

2.受体一G蛋白一磷脂酶Cf二酰甘油(DG)>f生物学效应

三磷酸肌醇(IP3)

(三)由酪氨酸激酶受体完成的跨膜信号转导

2.简述动作电位的产生机制

静息状态下细胞膜内外的离子分布不均衡以及静息电位的产生

钠通道开放,钠离子内流,细胞膜去极化,形成动作电位的上升支

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增加,钾离子外流,形成动作电位的下降支或复极相

钠泵的运转,使K+移入膜内、Na+移出膜外,恢复极化状态

3.为什么会出现尿糖和多尿?

糖尿病患者血糖浓度升高,超过肾糖阈(G的阈值),肾小球滤过的将不能全部被近球小管

重吸收,加之其他部位不能重吸收,故尿中出现。由于小管液中葡萄糖的存在,小管液浓度

升高,渗透压升高,从而妨碍了水的重吸收,出现了渗透性利尿的现象

4.简述胃排空及其机制

食物由胃排入十二指肠的过程称胃排空

动力:近端胃紧张性收缩及远端胃收缩阻力:幽门及十二指肠收缩

排空特点:间断性

胃内促进排空的因素

胃内容物一扩张一胃运动t一排空t

胃内容物f胃泌素释放f胃运动tf胃排空t

十二指肠内抑制排空的因素

(1)肠-胃反射

食糜f十二指肠壁上的感受器胃运动3-胃排空减慢

(2)肠抑胃素

食糜f小肠粘膜f胰泌素、抑胃肽f胃运动(一胃排空I

胰泌素、抑胃肽等统称为肠抑胃素

胃内因素一胃运动t-排空f十二指肠因素f胃运动I一排空停止一小肠内盐酸被中

合、消化产物被小肠吸收f抑制因素解除f胃运动t

五、论述题(15分X3)

1.试述胸膜腔负压的形成及其生理意义。

2.试述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

3.试述中枢抑制的产生机理及生理意义

答案要点:

1.(1)胸膜腔内压的定义、特点;通过胸膜脏层作用于胸膜腔的两个力:肺内压与肺的弹

性回缩力;胸膜腔内压=肺内压-肺的弹性回缩力;大气压为0(吸气末与呼气末时),胸膜

腔内压=-肺的弹性回缩力;所以吸气时胸膜腔内压小于大气压为负值;呼气末肺仍有弹性

回缩力,是因为胎儿出生后,胸廓的生长速度比肺快。所以在正常情况下,肺总是有回缩的

倾向,因而正常胸膜腔内是负压。(2)保证肺泡呈扩张状态,以利于进行肺的通气与换气;

负压使胸腔内的大血管,尤其是壁较薄的静脉和淋巴管,处于扩张状态,利于血液与淋巴液

的回流。

2.(1)大动脉管壁的弹性;(2)外周阻力;(3)循环血量与血管床容积的比;(4)每搏输

出量;(5)心率。

3(1)中枢抑制分为突触后抑制与突触前抑制;(2)突触后抑制的形成机制的概念;(3)突

触后抑制的形成机制:抑制性中间神经元的活动,释放抑制性递质,作用于后膜的受体,引

起突触后膜的超极化,后膜的兴奋性降低-IPSP;(4)突触后抑制的分类及其生理意义:回

返性抑制与传入侧支性抑制;它们各自的生理意义:交互抑制、运动协调等;(5)突触前抑

制的概念;(6)突触前抑制的形成机制:轴-轴突触位于突触前膜,突触前膜的预先去极化,

后继动作电位的幅度降低,兴奋性递质释放减少,EPSP减小。(7)突触前抑制的生理意义:

主要是各级感觉传入的调控。

[A1型题]

以下每一考题下面有A、B、C、D、E5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一个最佳答案,并

在答题卡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方框涂黑。

1.正常细胞膜外Na+浓度约为Na+浓度的

A.1倍

B.5倍

C.12倍

D.18倍

E.21倍

2.关于刺激强度与刺激时间的关系是

A.刺激强度小于基强度时,延长刺激时间即可引起组织兴奋

B.刺激强度等于基强度时,缩短刺激时间即可引起组织兴奋

C.刺激时间等于时值时,刺激强度为基础度即可引起组织兴奋

D.刺激时间小于时值时,无论刺激强度有多么的大,均不能引起组织兴奋

E.以上说法都不是

3.组织兴奋后处于绝对不应期时,其兴奋性为

A.零

B.无限大

C.大于正常

D.小于正常

E.等于正常

4.静息电位的大小接近于

A.钠平衡电位

B.钾平衡电位

C.钠平衡电位与钾平衡电位之和

D.钠平衡电位与钾平衡电位之差

E.锋电位与超射之差

5.用细胞内电极以阈强度刺激单根神经纤维使之兴奋,其电流方向应是

A.内向

B.外向

C.内、外向迅速交变

D.内、外向电流均可

E.内、外电流相等

6.运动神经兴奋时,何种离子进人轴突末梢的量与囊泡释放量呈正交关系

A.Ca2+

B.Mg2+

C.Na+

D.K+

E.Cl-

7.骨骼肌收缩和舒张的基本功能单位是

A.肌原纤维

B.肌小节

C.肌纤维

D.粗肌丝

E.细肌丝

8.骨骼肌收缩时释放到肌浆中的Ca2+被何处的钙泵转运

A.横管

B.肌膜

C.线粒体膜

D.肌浆网膜

E.粗面内质网

9.下述哪项不属于平滑肌的生理特性

A.易受各种体液因素的影响

B.不呈现骨骼肌和心肌那样的横纹

C.细肌丝结构中含有肌钙蛋白

D.肌浆网不如骨骼肌中的发达

E.细胞内未发现类似骨骼肌那样的乙线

10.50kg体重的正常人的体液量与血液量分别为

A.40L与4L

B.30L与4与

C.20L与4L

D.30L与2.5L

E.20L与2.5L

11.大细胞贫血是由于

A.缺少铁

B.缺少铁和蛋白质

C.缺少维生素Bn和叶酸

D.缺少促红细胞生成素

E.缺少雄激素

12.启动外源性凝血途径的物质是

A.因子因

B.因子VH

C.PF3

D.Ca2+

E.凝血酶原

13.血凝块回缩是由于

A.血凝块中纤维蛋白收缩

B.红细胞发生叠连而压缩

C.白细胞发生变形运动

D.血小板的收缩蛋白发生收缩

E.纤维蛋白降解

14.通常所说的血型是指

A.红细胞上受体的类型

B.红细胞表面特异凝集素的类型

C.红细胞表面特异凝集原的类型

D.血浆中特异凝集素的类型

E.血浆中特异凝集层的类型

15.血型抗体主要是

A.IgG与IgA

B.IgA与IgM

C.IgG与IgM

D.IgG与IgD

E.IgG与IgE

16.输血时下列哪一种血型的人不易找到合适的给血者

A.O型,Rh阳性

B.A型,Rh阴性

C.B型,Rh阳性

D.AB型,Rh阴性

E.AB型,Rh阳性

17.某人的血细胞与B型血的血清凝集,而其血清与B型血的血细胞不凝集,此

血型为

A.A型

B.B型

C.0型

D.AB型

E.B亚型

18.房室瓣开放见于

A.等容收缩期末

B.心室收缩期初

C.等容舒张期初

D.等容收缩期初

E.等容舒张期末

19.每搏输出量占下列哪个容积的百分数称为射血分数

A.回心血量

B.每分输出量

C.等容积舒张期容积

D.心室收缩末期容积

E.心室舒张末期容积

20.正常心室功能曲线不出现降支的原因是

A.心肌的静息张力较小

B.心肌的伸展性较大

C.心肌的伸展性较小

D.心肌的贮备能量较好

E.心肌收缩为潜在能力较大

21.卜面关于心室肌细胞快钠通道的描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激活和失活的速度都很快

B.选择性较强,只有Na+可以通过

C.通透性很高

D.在去极化到—OmV时被激活,

E.被河脉毒(TTX)阻断

22.心室肌的有效不应期较长,一直延续到

A.收缩期开始

B.收缩期中间

C.舒张期开始

D.舒张期结束

E.舒张期结束以后

23.下列造成心室肌传导阻滞的因素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A.心肌细胞0期去极速度明显减慢

B.心肌不应期延长

C.快钠通道失活

D.静息电位的绝对值指增大

E.动作电位幅度减小

24.乙酰胆碱通过增加心肌K+通道的通透性,影响心肌细胞电活动,以下哪一种

效应是不存在的

A.静息电位绝对值增大

B.阂电位绝对值增大

C.窦房结最大复极电位也增大

D.窦房结4期自动除极速度减慢

E.动作电位时程缩短

25.外围血管阻力升高可由于

A.交感胆碱能纤维兴奋

B.组胺释放

C.C02和乳酸增多

D.升压素分泌减少

E.血管紧张素n增多

26.在人体处于安静状态时,下列哪个器官的动脉血和静脉血含氧量差值最大

A.脑

Bc.肾

a皮

E.骨骼肌

27.在下列哪种情况下,可使心输出量增加

A.心迷走神经兴奋时

B.动脉血压升高时。

C.由直立转为平卧时

D.颈动脉窦区血压升高时

E.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减少时

28.产生肾素的细胞是肾脏的

A.近曲小管上皮细胞

B.远曲小管上皮细胞

C.人球小动脉肌上皮样细胞

D.近球小体间质细胞

E.远曲小管上皮细胞

29.胸膜腔内的压力,是由下列哪个因素形成的

A.大气压-非弹性阻力

B.大气压+跨肺压

C.肺内压+跨胸壁压

D.大气压-肺回缩力

E.大气压+肺回缩力

30.正常人平静呼吸时

A.呼出气二氧化碳分压>肺泡气二氧化碳的分压

B.肺泡气二氧化碳分压约两倍于大气二氧化碳分压

C.肺泡水汽压约为肺泡二氧化碳分压的1/2

D.肺动脉血氧分压约等于肺静脉血二氧化碳分压

E.肺泡气二氧化碳分压高于静脉血二氧化碳分压

31.正常人进行深呼吸而使每分钟通气量增加2倍时

A.肺泡气氧分压将增加2倍

B.动脉血氧饱和度将增加2倍

C.动脉血氧饱和度将增加10%

D.肺泡通气也必定增加2倍

E.以上都不对

32.消化腺细胞分泌酶原颗粒的形式是

A.单纯扩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