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心理学整理_第1页
人格心理学整理_第2页
人格心理学整理_第3页
人格心理学整理_第4页
人格心理学整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基本概念一、人格定义(一)人格的词源从字源上看;:《论语·)中文中“人格”术语是现代从日文中引入,日文中“人格”来自对英文“的意译3personalitpersonmas需要所画的脸谱,它表现剧中人物的角色和身份4、人格源于面具蕴含的两层意思包括个人在生活舞台上表演出的各种行为,表现于外给人印象的特点或公开的自我包括个人蕴藏于内、外部未露的特点,即被遮蔽起来的真实的自我(二)人格的定义人格语义极富伸缩性,各种行业各种书籍都用,语义广泛,内涵不能明确其它学科领域关于人格含义神学:神的本质和表现;法学:人的尊严和人身自由;哲学:人的本质,人格是真实的有理性的个人的本性伦理学:道德评价;人格是指完美的理想、期望的目标,最高的价值社会学:文化层面的人,社会背景的印刻日常生活:迷人的内在特性,对别人的影响,人的习惯和动作心理学定义①定义:列举特征、倾向、属的属性与倾向的总和②层次性定义:层次和主体,通常以最内部的自我为中心并进行支配。麦独孤③整体性(整合式)定义:着重组织和结构,强调人的整体性科尔伯格L.Kohlber“个性是个人具有反复出现的行为模式”赫根汉B.R.Hergenhah“个性是个人的一贯行为模式,是一种贯常的行为⑤适应性定义:适应环境的产物,习惯性的系统⑥操作性定义:用于具体研究的综合的.⑦个体差异定义个别差异的:个人最独特的、与众不同的一个人和另一个人的那些有组织的反应的特殊模式或平衡Allport,1937:个体内在心理物理系统中的动力组织,它决定一个人对环境独特的适应方式Cattell,1950:对个人在特定情境中的行为的预测Mcleland,1951:某科学家一次能给出的关于个人行为细节的最适当的理论解释Bronfenbrenner,1951:对个体环境(包括其自身)的实际方面或感知方面的体验、分辨或操纵的相对持久的倾向系统一个人特质的独特模式Sanford,1963一个由各个部分或元素(子系统)组成的有机的整体(系统以某种方式进行而从环境中分离开来Eysenck,1970个人的性格、气质、智力和体格的相对稳定而持久的组织,它决定着个人适应环境的独特性Byrne,1974 能加以测量的个体差异的所有相对持久的维度的总和Pervin,1980 代表个人或人们的一般特征,说明对情境的反应何以是持久的模式Mischel,1986 个人心理特征的统一这些特征决定人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它们别人的行为有稳定的差异Phares,1991 黄希庭,2002人格(Personality)是个体在行为上的内部倾向,它表现为个体适应环境时在能力、情绪、连续性的自我,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给人以特色的心身组织5.人格定义:人格是个体基于遗传素质的基础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整合性的、独特的、适应性的心理行为的组织结构。(三)相关概念个性:个体差异性,与共性对应,人格是共性与个性的结合;气质:先天的禀赋,神经类型所决定,人格具有社会性;性格:稳定的行为方式;其它相关概念:特质.习惯.风度.人性.品性.品格.人品等(四)人格的基本特征⒈人格的独特性和共同性:①独特性指的是心理面貌的差别性②共同性指的是指受种族、民族、集团、地域共同性。⒉人格的稳定性和可变性:①稳定性指相对长时间无大的变化②可变性是指人格是逐渐形成;且不断发展。⒊人格的生物性和社会性①生物性是指人格遗传性及生理基础②社会性是指不同历史文化环境对人的影响4.人格的层次性和整体性(unityofpersonality)(价值观、行为习惯等),但在真实的人身上它们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密切联系,综合成一个有机组织(organic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是精神内部的分裂,统一性的丧失、人格的解体,精神的内部分裂是此病的本质二、人格心理学主要研究问题(一)人性观(吉尔和齐格娄九个人性基本问题)1VS2VS3整体说VS原素说、素质论VS环境论5、主观性VS客观性6、前动性VS反应性7、稳态VS异态8、可知性VS不可知性9、可改变VS不可改变(二)人格结构及动力人格结构/内驱力/成就动机/自我效能感/归因理论(三)人格发展影响因素用作用模式/变化规律(特征与阶段性)(四)人格评鉴测量与评价(五)人格适应/健康/教育方法/效果/价值三、人格研究范型1:精神分析:无意识心理影响行为方式的差异.2:特质论:每个人都处于各种人格特征连续体上的某个位置.3:行为主义和社会学习论:果4::.5:认知论:用信息加工的方式解释行为差异.6:生物学流派:用遗传素质和生理过程解释人格差异.临床研究取向:精神分析,人本主义,认知学派实验研究取向:行为主义,生物学流派,特质论(一)精神分析论范(psychoanalytic paradigm)弗洛伊德(SigmundFreud,1956-1939)创立该学派强调:潜意识、性本能等人格动力的重要性研究的主要问题包括焦虑、防卫机制、早期经验、人格发展、人格结构等研究以临床个案研究为主,主要方法为梦的分析、自由联想和投射测验等(二)特质论范型(traitparadigm)强调人的个别差异和个体的整体功能的持续性度人们之间的差异,就在于他们在这些特质维度上表现程度的不同所形成的不同特质构型(三)学习论范型(learningparadigm)强调个体的外部力量而忽视个体的内部动力长过程中所面临的学习经验的差异行为是如何习得的(四)现象学范型测包括人本主义的人格理论、存在主义的人格理论主张以正常人为研究对象,研究人的经验、自我、自我实现、生命的意义等重要问题(五)生物学流派板”说模式在实践中的局限性。模式;生物学流派对行为矫正几乎没有提出什么建议。(六)认知论范型认知论对人格探讨的长处之一是其强有力的实验背景。认知学派还显示出把对特质研究细化和扩展的倾向势。主要问题在于认知心理学家使用的很多概念都较模糊;另一个问题是,能否总是用认知去解释行为。认知学派苦于没有一个概括类型把所有的研究工作组织起来。方法。四、学习人格心理学的意义“人格是一个浩瀚而神秘的系人的内心世界就像宇宙一,人生最伟大的探险就是对内世界的探.” 卡尔.荣格1.理解自己与他人的心理23其它领域第二章人格结构人格结构理解原则结构:事物整体的各部分及其相互关系(一)人格结构的生物性与社会性,人不仅是生物实体,更是一个社会实体(二)人格结构的整体性(三)人格结构的动态与静态动态是指各成分之间存在着动力关系,相互联系,各成分之间是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四)人格结构的稳定性与可变性可变性是指结构以不断发展变化。因素论(特质论)阿尔伯特特质论特质构成一个人完整的人格结构也能主动引导行为。特质是一种神经心理结构,由于各人的特质不同,虽然情况相同而反应各异。特点。关于人格特质的特点,阿尔波特做了如下归纳:特质不是有名无实的。仅仅从理论上要人相信特质。特质比习惯更具有一般性。特质与习惯相似,但又不像习惯那么狭窄。例如,每天早上刷牙是一种习惯,但是刷牙、洗手、保持衣服整洁等则是一种更为广泛的习惯系统,是一种个体爱清洁的特质。特质具有动力性。动人去寻求刺激情境。从这一点看来,特质可以被看作是动机的衍生物。4.特质的存在可以从实际中得到印证。行动来证实特质的存在。一种特质对另一些特质仅是相对独立的。两种特质之间的区分没有严格的分界线,人格是一种网状的、相互牵连的、重叠的特质结构,这些特质彼此仅仅是相对的独立。特质与道德或社会判断不同义。性的统一。8.行动甚至习惯与特质不一致时,并不证明特质不存在。按照奥尔波特的理论框架可能有三种解释任何行为都要受某种环境因素的制约能的。阿尔波特坚信人格特质在神经系统中具有生理性的成份来检测我们神经系统的结构,以便识别每个人的人格特质包括首要特质、主要特质和次要特质。首要特质:主要动机、优势倾向渗透性占优势,影响一个人全部活动的所有方向;中心特质:具有相当概括性的重要特质,平均7.2个;次要特质:不甚明显的、一直性和国性都比较差,接近习惯或态度。卡特尔16因素论卡特尔把特质分为“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表面特质就是指由每个具体的行为所体现出来的人格特点。根源特质可以影响多种有形的表面特质。卡特尔在多年测查、筛选工作的基础上,找出了他的16种根源特质认为它们就是人格的真正构造物,根据这些特质,我们就可以预测一个人的行为反应.人格五因素说科斯塔(Costa)16PFNEOPI人格量表NEPIFive-FactorInventorbigfiv,强调该人格模型中每一维度的广泛性。(NE(AC。构成说弗洛伊德三成分论1、早期人格结构模型:无意识假说人的心理包括意识、前意识、无意识三个成分无意识:包括两层内容,一是天生就有的,没有分化的心理能量,即本能的原始冲动。二是被压抑的记忆、动机、态度。前意识:贮存着暂时被遗忘的意识内容,可以被意识召回的内容2、后期的人格三部分模型人格包括本我i、自我eg、超我supereg)三个成分本我:最原始的、与生俱来的非理性因素,以性本能为主,以快乐原则行事,要求获得即时的满足;事,是为了使个体在更合适的时间等到更大的满足;超我:是通过父母教养、道德规范、价值判断内化的结果,以理想原则行事。荣格的三成分理论荣格把整个人格叫做“心灵意识三个成分组成。知觉、记忆、思维和情感组成。重新塑造和完善新的自我,他把这一过程叫做个性化individuatio。荣格认为,个性化或人格的发展并不是以自我为主体的,人格的主体是潜意识的自性(Sel。个体潜意识是发生于个体身上的个体经验。它的内容是情结,即潜意识中的情感观念丛。个体人格大多是由其所具有的各种内容、强度、来源等不同的情结所决定的。只是消极的,实际上它常常是灵感和创造力的源泉。集体潜意识(它位于心灵深处,是荣格提出的一个引起最多争议的概念。种本能和原型组成。)位于心灵的最深层。荣格认为,集体潜意识的主要内容是本能和原型。本能是先天的行为倾向,原型是先天的思维倾向。原型不能在意识中直接表现,但会在梦、幻想、幻觉和神经症中以原始意象或象征的形式表现出来。但最重要的原型有:人格面具、阴影、阿尼玛、阿尼姆斯、和自性。不发达的部分。性心灵中的男性成分。它们产生于男女在世代交往中对异性的态度和体验。自性是整个意识和潜意识的人格的代表即产生一种使对立面趋于统一的力量,从而使人格的各个方面保持和谐平衡。PAC理论的心理状态成分构成,这就是“父母Parent(父母Adul(成人Chil(儿童格结构的PAC分析。“P-A-C”理论把个人的“自我”划分为“父母在每个人身上都交互存在,也就是说这三者是构成人类多重天性的三部份。权威,这种人讲起话来总是“你应该……为表现为:待人接物冷静,慎思明断,尊重别人。这种人讲起话来总是:“我个人的想法是加考虑。这种人讲起话来总是“我猜想……”儿童儿童。在这种情况下,对话会无限制地继续下去。如果遇到相互交叉作用,出现父母成人反应。凯利的个体建构论人的人格就是他的建构系统。建构包括:核心建构和外围建构\可渗透建构和非渗透性建构\紧缩性建构和松散性建构言语建构和非言语建构\管辖建构和从属建构科学人(man-as-scientist):人像科学家一样不断提出并检验自己对世界的假设(templete果不匹配,我们就会修改这些模版,让它们下次更匹配。乔治·凯利的基本假设和11项理论1、基本假设:每个人的加工过程通过他参与事件的方式受到心理的引导。2、建构推论:每个人都通过解释自己的反应来参与事件。3、个体推论:人与人的不同之处在于他们对事件的建构不同。4、组织推论: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建构系统,为了便于参与事件,各种建构之间存在着一种顺序关系。5、两极推论:每个人的建构系统都是由有限的几个双极建构组成的。6、选择推论:每个人都为自己在双极建构中选择一端,这样他为自己系统的扩大和确定提供更大的可能性。7、范围推论:每一种建构只适用于有限范围的事件。8、经验推论:一个人的建构系统在他成功地解释了自己对事件的反应后会有所变化。9\调解推论:一个人的建构系统的改变受到建构在变异存在的方便性范围之内的弥漫的限制。10、破裂推论:一个人可以成功地应用几个看起来彼此不相容的建构系统。与这个人的也相似。12会情境中扮演一定的角色层次说卢特卡尔的人格层理论生命层(机体最基本的生命力,包括感应性)植物层(对生活的自主性的调节,包括原始情绪和驱向力)情绪层(进行反应,大部分还是无意识的)4.人格层(通过社会和自我教育所形成的内心组织出现清醒的意识状态)5.自我层(经过社会改造的最高层,具有理性和性格的表现,是社会的、道德的、宗教的观念化体系,是人格各层的调节机制,是最高的命令者)霍夫曼三层次论欲求层人格结构的最深层次,指的是盲目的欲求和冲动心灵层具有明显的人格,能选择特定对象精神层是意识、自我控制的层次列尔希的二层次论内部情感基础表现为欲求、冲动、心境、情绪等心理活上部构造 表现为思维、意志等存在于意识之中勒温的心理场模型勒温把人的心理活动看作是在心理场或“生活空间”发生的。人的生活空间伴随着个体的年龄增加和经验积累而扩展分化。婴儿缺乏经验,他的生活空间几乎是一种没有分化了的机能,或者说只有很少的分化机能。成年人则经验丰富,生活经历复杂,他的生活空间分化成许多层次和区域。勒温认为,人格就是由许多交织起来的层次构成的:环境-边缘区域-内圈区域各区域间有疆界相隔。个体要达到目标必须跨越疆界,由一个区域进入另一个区域,最后实现目的。内圈的区域称为人格的内部区,诸如个人的风格特征、需要、意图、要求等心理现象。情较难吐露出去。因此,有些区域比较平稳、孤立;另一些区域则比较容易沟通。边缘区域(个性结构内部领域和环境间的疆界地带)包括:认识环境变化的具有情报机能的知觉系统,如视、听等;通过体态或动作,把人的内部领域状态传出到外部,借以影响环境的运动系统,如语言、微笑、姿态和观看等艾森克人格结构层次假说艾森克对大量的人的特质资料采用因素分析方法,提出了独特的人格结构层次理论。艾森克把人格结构分为类型、特质、习惯反应和特殊反应四个水平。(如最简单的一举一动,属误差因素属特殊因素。特质水平,是由一个人的习惯反应所构成的个人的人格特质,属群因素。最上层的类型水平,是基于人格特质的相互关系而显示的类型(易感性等人格特质构成的内倾类型,属一般因素。包若维奇的动机圈理论人格是以需要——动机为核心,周围排列多种人格特征,等级化的的完整结构。优势的动机决定一个人的个人倾向性和道德面貌。系统论波果斯洛夫斯基的人格系统观波果斯洛夫斯基等人认为人格是一个复杂的结构系统,它包括人格倾向性、能力系统、性格系统及自我调节系统。希尔巴科夫的人格系统观希尔巴科夫提出人格的四个系统观点第二个系统包括知识、技能、智力、气质和态度等比较稳定的心理构成物第三个系统是包括能力、性格、独立性和倾向性等第四个系统位于人格结构的最高层,包括集体主义、乐观主义、人道主义和爱劳动等。高玉祥等的广义人格结构观,情征系统和自我调控系统五种人格系统成分。这五种人格系统成分的独特结合,构成了每个人,,这种重合性使各成分之也使人格构成一个整体。(一)知-情-意系统,,这种个体差异现象是人格的成分。如在感知觉中,表现出分析型与综合型的差异;在记忆过程中,有人识记速度快但保持性差,有人记忆的提取功能强,有人的遗忘率低;在思维过程中,有人表现出优秀的直观形象思维能力,,,人们在道德感、美感上也存在着高尚与低劣之分。在意志过程中,差异主要体现在意志品质方面都属人格结构里的成分。(二)心理状态系统心理状态是指某一时刻或某段时间内相对稳定的心理活动背景。包括意识状态、注意、,有的表现出焦虑不安,不知所措;有的表现出泰然自若,灵活多变。在动机冲突状态中,有的优柔寡断,,心理活动的差异性。人格动力系统是决定并制约人的心理活动的进行、方向、强度和稳定水平的结构。包括,并对人格起控制作用。(四)心理特征系统这一系统包括能力、气质、性格三种成分。在能力方面,自然科学家表现出认知能力强,,直,有人阴险。(五)自我调控系统,自我调控系统的主要作用是对人格的各个成分进行调控,保证人格的完整统一和谐。它属于,其中自我评价是自我调节的重要条件。自我体验是自我意识在情感上的表现,是伴随自我认识而产生的内心体验。如当一个人对自己作正向的评价时,就会产生自尊感;作负向评价时,就会产生自卑感。自我控制是自我意识在行为上的表现,是实现自我意识调节的最终环节。,,动机并付诸行动。三维度三系统人格结构人格结构三维度无意识—意识动态---静态生理—社会人格结构三系统动力性人格(人格动力系统)整合性人格(人格机能系统)特征性人格(人格特征系统)生理—社会动态—静态无意识—无意识人格动力系统存在性需要生理动态无意识成长性需要生理 社会动态无意识 意识理想性需要社会理想性需要社会动态意识人格机能系统本我生理动态静态无意识自我 生理 社会 动态 静态 意识超我社会动态静态无意识 意识人格特征系统气质生理静态无意识能力 生理 社会 静态 无意识 意识性格社会静态意识一、需要1、定义生物和社会的客观要求在人脑中的反映内涵理解生理、心理上的不平衡状态(匮乏或过多)或对理想状态趋向产生了对某些客观事物的要求。不平衡的原因可来自机体内部,也可来自环境,但最终转化为机体的内在要求2、需要的分类从起源分类:生理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生理性需要:遗传和成熟形成的个体生存和种族延续所要求的事物反映在人脑中物质需要:指向物质产品,对事物的客观属性的需求精神需要:指向精神产品,对事物的主观属性的需求小结生理性需要(存在性需要:个体生物生存的客观要求在人脑中反映社会性需要(成长性需要理想性需要(完善性需要:个体完善、趋近理想目标的要求3、需要的特征1)对象性(2)发展性(3)共同性与个别性(4)生物性与社会性4、莫瑞需要理论需要作为力,能够影响并组织个人的知觉(perception、统觉(apperception、思维(intellectio、意向(conatio需要不管是否得到满足,永远作为力推动活动。动作结合成固定的联系。人类二十种基本需要谦逊、成就、交往、攻击、自主、对抗、防御、服从、支配、表现、避免伤害、避免失尊严、养育、秩序、游戏、抵制、感觉、性、救援、了解5、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生理需要是个体最基本、最原始的需要,包括摄食、饮水、睡眠、性,它是维系个体生存必不可少的客观要求。安全需要指个体的安全感、力量感、支配欲和自由感等。归属与爱的需要,指个人希望得到家庭、朋友、同事、团体的关怀爱护、理解信任、交流合作、支持温暖,是对亲情、爱情、友情的需求。尊重的需要是指对自我价值认可的要求,可分为自我尊重、他人尊重和团体尊重三方面。马斯洛认为,高层次需要出现之前,低层次的需要必须得到适当的满足。个体自我实现的创造性过程中,会产生“高峰体验”,是个体最完美、最和谐的情绪情感状态。有个小伙子在参加社交集会时他想她也不会拒绝,结果她甩开他,去和另一位高大英俊的男子跳舞。几个小时后(数月后商场的玻璃窗门?他的行为动机是什么?他为什么投石头?二、动机1定义:在内部需要和环境诱因相互作用下直接推动人进行活动以达到一定目标的内部动力2、动作与行为①某种行为会明显受一种动机支配②某种行为可同时受多种动机支配③某一种动机可以影响多种行为④动机方向与行为后果不一定一致3、动机与目的目的/目标:行为争取达到的结果(预期结果)①许多场合动机与目的一致②同一动机可引发不同目的;同一目的可以是不同动机③行为都有动机,但不一定有目的④ 有意识的动机:愿望、理想、信念无意识的动机:欲望、定势、习惯等4、动机分类(1)外加动机和内在动机外加动机:行为动力是外力诱发的,目标存在于外部事物内在动机:行为动力源于本身的自我剌激,活动本身即是目的。(2)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生理性动机:饥饿、渴、性、睡眠、安全社会性动机:交往、成就、劳动、认知、审美5、挫折和冲突挫折:在活动中不能实现某种目的时产生的情绪状态。冲突:个体必须选择而产生的心理矛盾状态①原则性冲突与非原则性冲突②内在动机冲突、外加动机冲突、内在与外加冲突③双趋冲突、双避冲突、趋避冲突、多重趋避冲三、 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是需要和动机的衍生物,需要是推动力,则兴趣、理想是是行为的牵引力,某种意义讲,前一种动力原因在于过去,后一种动力原因在于未来。变形的社会化的需要与动机兴趣兴趣:对某种事物的趋向,偏重认知.爱好:偏重活动.偏好:侧重对象.嗜好:说明程度兴趣特征12理想对奋斗目标和行为方向的向往和追求,是个体想成为什么、应该做什么的观念。按内容划分为生活理想、职业理想、政治理想和道德理想按目标的清晰程度划分为具体形象理想和抽象概括理想信念、世界观信念是个体深信的并具有动力作用的观念。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元素。世界观是完整系统的信念体系,包括自然观、社会观和人生观。第四章人格机能系统一.自我、本我和超我机能性人格包括本我i、自我eg、超我supereg)本我:以快乐原则行事,处理本能冲动;神经质焦虑自我:以现实原则行事,处理现实问题,现实焦虑超我:以理想原则行事,处理伦理道德冲突,道德焦虑。二、自我的内涵(一)定义起来的,主体对自身存在的一个反映,是人格结构中的核心成分。(二)自我的双重性詹姆斯(客体我(me):作为客体被认识的自我,是一个框架,是一个结构,主体我在其中活动。米德是“个人经验中对社会情境进行反应的东西自我;客体我:是作为认识对象的自我,是自我意识的本体,是个体在与他人、环境互动中产生和形成的,是通过别人对自己评价形成的,是社会的,是静态的。迪克斯特因(Dickstein) 1977能动自我:个体拥有的能动感、控制感和动力感,客体我:是作为个体认识和评价对象的自我刘易斯和布鲁克斯—冈恩(Lewins和Brooks-Gunn)“存在自我”个体作为一个独立体存在,与他人有区别“类属自我”婴儿通过类属概念来确定自己,如性别、年龄就是两个类属范畴。怀莱(Wylie)1974\1979主体我:作为活动过程或主体而存在的自我,是积极的观察者;到自我身上时所观察到的结果三)自我的成分1、主体自我(作为认识者和调节者的自我)自我认知:自我体验:主要表现形式是自尊 自我监控:自我监督、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2、客体自我(自我概念)生理我、社会我、心理我四)自我概念1、定义:指个人对自己的知觉、判断理解和分析,是关于自己的所有观念的动态心理结构。2、影响自我概念发展的因素J·W·麦克戴维促进自我概念发展的诸多因素中,有四个因素特别重要语言、个人的成功或失败、社会反馈、认同。语言语言能使儿童自由表达各种体验和行动,并把体验组织成综合的概念类别。儿童的早期词汇与个人的身体有关,词汇有利于儿童把自我经验组织起来。成功或失败恶等内在评价标准的确认。社会反馈社会反馈能使儿童把别人的东西变成自己印象的一部分。取决于角色扮演的能力,与觉察和掌握社会技能有关认同过程。自我概念的形成是通过认同过程实现的(将别人人价值观吸收为自己的和模仿(仿效别人的行动、信念和判断。(爱和感情(避免伤害)都非常重要。3、自我图式Markus(1977)导个体社会经验中与自我有关的信息加工。自我图式可以作为选择机制。4、自尊观体验和感受。(指与个人总体自我评价有关的情感反应(力和成败有关的情感反应)((个体某一时刻的自我情感,具很大的波动性)三、精神分析自我理论1、弗洛伊德1920年,弗洛伊德在《超越快乐原则》一书中提出“自我功能”的概念1923年,在《自我与本我》中分析了自我与本我、超我以及现实环境的关系。自我是人格的执行者,自我的主要任务是自我控制,但从属于个体本我需要的地位虑,自我就会以非理性的方式来消除这种焦虑,这就是自我防御机制。自我防御机制具有两个特点:一是自我防御机制在无意识水平进行,是自欺欺人的,但个体并不知道自己是在自卫。应用自我防御机制,只是神经症者应用它过度到病态的程度。2、安娜.弗洛伊德更注重自我的作强调自我约束本我 自我防御机(归纳其父10种,又总结5种六条自我发展路:自我防御机制1、压抑 Repression、否定Denial、禁欲Asceticism、投射Projection5、利他主义Altruism、移置Displacement、自我约束 8、反向 Reaction-formation 9、反转Reversal、升华Sublimation、心力内投 Introjection、对攻击者的认同Identification-with-theaggressor13、隔离 Isolation、抵消 Undoing 15、退行Regression3、哈特曼H·哈特曼分析了自我的综合功能自我心理过程以及自我防御机制最为重要的是哈特曼提出了自性自我的概念(theconceptof the autonomy of the ego).哈特曼认为自我防御机制不一定都是病态的或消极的在个体的发展过程中,它也可以是健康的正常的,有助于个体对环境的适应和自我整合地支配自己,主要是以非防御性的方式来适应环境。四、人本主义人本理论罗杰斯它们,并对客观事件赋予一定的意义。那些知觉和意义的总体构成了上面所说的个体的现象场field),在现场中有些内容是与个体自身明显有关,有些内容与个体无直接关系。前者就是一个人的自我部分,自我在知觉模式中是组织化了的。个体常说的“我就是表示这样的一个意识部分。相对于自我概念,罗杰斯又提出“理想自我(idealself)够作为一个人的心理是否健康的指标。表述渐渐地改变了他原有的看法。者想恢复自己的本来面目。自我是怎么产生的呢?这标志着自我部分在他的现象场中开始形成。自我中的知觉模式具有组织性、整体性和一致性。于自己的经验,它们是能为个体所知晓的、所意识的。因此有人称罗杰斯的自我概念为“对象自我(self-object),即关于自己的态度和感情,(self-as-process自我包含有意识的内容,因而它是可操作的。罗杰斯为研究个体的自我结构创造了一种Q技术或称Q分类法Q-sor。这种技术包括许多写着许多形容词的或句子的卡片,如“深思适合的特质到最适合的特质分为九组(或其它组数亦可。两端的卡片数目最少,而中间的卡片数目最多。Q技术可以将他人对被试者的评定和被试者的自我评定进行比较自我进行比较五、自我发展理论1、卢文格的自我发展阶段论1前社会阶段:区别自己与周围环境.2共生阶段:3冲动阶段:4自我保护阶段5遵奉阶段 6公正阶段:产生良心 7自主阶段:承认和处理内部冲突8整合阶段:建立自我统一性2、沙利文的自我整合发展理论层次1:分离的整合,区分自我与非我层次2:非我区别的整合,区分人和物层次3:规律的整合:发现规则(欺诈和遵奉)层次4:反应的个体化(冲突)层次5:持续性整合(分化角色观念)层次6:自我一致的整合(将自我与角色区分)层次7:相对性、运动和变化的整合(看到的整合过程)3、R.塞尔门的自我发展阶段理论水平0:产生自我中心观点的水平(学龄前)知道别人也具有思想情感,但不能区分自然的自己和主观的自己水平1:产生主观观点的水平(小学低年级)能区分自己和别人观点,但不能理解混合的感情水平2:产生反省观点的水平(小学高年级)可以接受一人的主观观点,可以理解相互关系水平3:产生第三者观点的水平(中学生)理解不感兴趣的人观点,反省自己的社会活动水平4:产生定性观点的水平(青年期)可以认识人的复杂性和深度,可以理解不同层次的关系六、帕克的超我发展理论1、非道德类型(生命第一年冲动、别人是满足需要的工具2、权宜类型(年幼儿童)自我中心,无道德和良心3、遵奉类型遵奉具体的行为准则4、非理性——良心具有内化的和抽象的道德准则5、理性——利他主义类型整合的人,具有稳定道德原则,良心和超我是坚定的第五章人格特征系统一、气质1.定义:气质指心理活动典型的稳定的动力特征(度、稳定性、灵活性、指向性等方面的特征)2、特点:天赋性:先天影响,遗传素质;稳定性:江ft易改,秉性难易。3、气质学说1)体液说(四种类型)体型说(三种类型)3)血型说(日本古川竹二()激素说(柏曼)中国古代阴阳五行说(/太阳、太阴、阴阳平衡、少阴、少阳)狂狷说(/狂、狷、中行)4、气质类型多血质(活泼型)粘液质(安静型)胆汁质(不可遏止型)抑郁质(弱型)高级神经活动类型气质类型强高级神经活动类型气质类型强型不平衡(兴奋型或不可遏制型)胆汁质平衡灵活性高(活泼型或灵活型)多血质灵活性低(安静型或稳定型) 粘液质弱型抑制型6、气质的测量1、行为观察法2、条件反射法3、心理测验法4、问卷调查二、智力(一)智力与能力1、智力:影响个体认知效能的心理特征2、能力:个体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心理特征。3、能力内涵:A能力是人顺利地成功地完成任何一种活动所必备的心理特征。B能力有两层意思:可能水平capacity(潜能;现实水平ability4、相近概念:知识、技能、才能、智能、智力、智商、才智、智慧。5、智力与能力关系两者关系三层水平23二)智力因素理论关注个别差异;探讨智力构成成分;注重编制与使用智力测验,英国体系:①斯皮尔曼②伯特③弗农④艾森克美国体系:①瑟斯顿②卡特尔③吉尔福特1.斯皮尔曼二因素论G因素(一般:全部认识机能所共有的能力S因素(特殊:特殊机能的能力任何一种活动都由G和S共同决定,智力测验以G因素为中心,各种活动中共同起作用的因素,对个体而言,很大程度上来自遗传。艾森克智力三层结构模型三个维度:(推理、记忆、知觉.材料:(语词、计数、空间.(被试在心理测验中的反应速度(改正错误的多少和解决问题的坚持性)3、瑟斯顿群因素论:借用因素分析,避开一般因素概念,将智力分为七个原始群,七种主要基本心理能力言语能力:理解并有效地利用言语观. 数学能力:进行基本算术运算的能力空间能力:同空间特征与空间关系打交. 知觉能力:迅速准确识别对象的智力记忆能力:学习并保持住处的能力 推理能力:识别并利用抽象关系的能力,概括和纳过去经验以解决问题的能. 词汇流畅能力:迅速想起词汇的能力4、卡特尔结合瑟斯顿和斯皮尔曼的理论提出两类一般因素晶体智力:通过教育培养而获得的能力应性的能力(不依赖于教育)还有三类较小的一般因素:视觉能力、记忆检索、作业速度5、吉尔福特一步修改发展了他的理论,1988年吉尔福特更进一步提出,智力由180种独立因素存在内容:图形(1971改为视觉、听觉、符号、语义、行为操作:认知、记忆改为长时记忆、短时记忆、发散思维、集中思维、评价产物:单元(单一的产物,一个词或一个数字;类别(一类单元,如名词物种关系(单元与单元之间的关系)系统(行动的计划)转化(涉及某种改变)蕴含(进行预测)(三)智力认知理论注重它在处理现实生活中的功能不计较其组成成分1.卡罗尔智力由10种认知成分构成1)监控:任务执行阶段驱动对其它加工操作2)注意:激活个体期望的剌激3)理解:登记剌激4)知觉综合:剌激知觉,并且将其同先前的记忆表征进行匹配5)编码:形成剌激心理表征,进行解释6)比较:决定两个剌激是否相同7)共同表征形式:在记忆中建立新表征,并与已有表征相联系8)共同表征检索:发现记忆中特定的表征9)转化:转化或改变某一种心理表征10)反应执行:操作心理表征产生明显或内隐反应加登纳 多重智力理论1983年1) 语言智力音乐智力逻辑数学智力空间智力5) 身体—动觉智6) 人格智力与对象有关:空间智力、逻辑-数学智力、身体-动觉智力与对象不相联系的智力:语言智力、人格智力所有的个体都具备这些智力斯腾伯格智力三元理论智力情境理论、智力经验理论、智力成分理论智力情境理论:1)现实世界:现实世界环境中的行为2)相对性:指一个人生活在相对环境和可能相对环境中的行为3)有目的性:智力是有目的的直接或间接的目的4)适应性:对环境的适应5)选择性:选择环境并适应环境6) 塑造:对环境的塑智力经验理论:1)满足处理各种新颖的任务和情境的需要①新颖的任务②新的情境③任务、情境和个人之间的相互作用2)自动对信息进行加工的能力智力成分理论:1)元成分:监控成分2)执行成分:编码、比较、反应3)知识获得成分:学习新的信息加工戴斯PASS模型计划-注意-同时-继时加工模型智力有三个认知功能系统1)注意-唤醒功能2)同时-继时编码加工系统3)最高层次的计划系统(四)智力测量1.智商测量个体智力发展水平的一种量化指标比率智商:离差智商:IQ=100+15Z2、智力落后发育期就表现出来的智力水平和适应性行为水平的低常,也称为智力迟滞。A诊断标准:1)IQ低于70 2)适应功能低下3)发生在发育期,即18岁前发病B 诊断方法:1)病史收集2)医学检查3)心理测验①分类测验②画人测验③图片词汇测验④丹佛发育筛选检查C智力落后原因分析:1)外伤或损伤2)感染和中毒3)大脑疾病(脑炎)4)营养不良5)代谢障碍(酮尿症)6)未成熟儿7)染色体异常(先天愚型)8)重性脑部障碍9)10)其它非特异性的原因三、性格1、定义:表现于人对现实态度和行为方式之中的稳定的心理特征。2、特点(1)社会性:反映现实社会关系(2)可塑性:可以培养(3)统一性:内在联系性;不同场合不同结合四、特质论和类型论1、卡特尔五层特质理论2、艾森克四层理论3、向性类型说4、价值观类型说5、认知类型说类类型水平内倾类型水平外倾特激动性质水平HHHRRR11111234SSSSSSSS质水平HHHHHRRRRR5555123411HH HRR R11 123 4HHHRRR5555123411111111特殊SSSSSSSS反应RRRRRRRR1122334412121212水平1111111111223344121212123、向性类型说外向思维型:尊重客观和法则 外向感情型:评价事物感情用事外向感觉型:以具体事物为出发点外向直觉型:以主观探求现象,憧憬未来内向思维型:主观观念决定思想 内向感情型:情感沉着、稳定、看似冷酷内向感觉型:在自己和事物间插入自己知觉 内向直觉型:脱离实际,多幻4、价值类型说底尔太三类型说:斯普兰格六类型说:莫里斯十三类型说:中庸型、豁达型、慈爱型、享乐型、协同型、努力型、多彩型、安乐型、接纳型、克己型、冥想型、行动型、服务型5、认知类型说彦休融合类型说遗觉像、融合作用;融合型和非融合型威特金场依存理论身体顺应试验、棒框实验、镶嵌图形实验场依存型和场独立型第六章 能力一.能力基本涵义1.定义:个体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心理特征(表现于认知活动中的心理特征2.内涵:所必备的心理特征。2) 能力的涵义笼统,很容易与其它概念相混淆,如技能、才能、智能、智力等3) 有两层意思:可能水平(潜能)capacity ;现实水平 ability3.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知识:人类社会长历史经验的总结和科学概括技能:长期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的基本动作方式。能力是掌握知识、技能的前提能力高低影响知识、技能掌握运用的难易、速度和程度。知识、技能掌握有助能力提高某种水平的能力所的可能性的实现,为更高水平的能力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性。4、能力的分类依据能力在活动中的意义分为一般能力:各种活动中都需要具备和表现出来的能力特殊能力:某种专业活动中所必需具备的能力。按照活动类别将能力分为操作能力:心身并用去完成某种活动的能力。认知能力:完成活动所必备的基本的心理条件,个体认知活动的特征。社会能力:人际关系方面的能力。5、能力与智力两者关系三层水平23二、智力因素理论(因素分析方法)关注个别差异,探讨智力构成成分;注重编制与使用智力测验,英国体系:①斯皮尔曼②伯特③弗农④艾森克美国体系:①瑟斯顿②卡特尔③吉尔福特1.斯皮尔曼二因素论G因素(一般:全部认识机能所共有的能力 S因素(特殊:特殊机能的能力任何一种活动都由G和S共同决定,智力测验以G因素为中心,各种活动中共同起作用的因素,对个体而言,很大程度上来自遗传。艾森克智力三层结构模型三个维度:(推理、记忆、知觉.材料:(语词、计数、空间(被试在心理测验中的反应速度(改正错误的多少和解决问题的坚持性)3、瑟斯顿群因素论:借用因素分析,避开一般因素概念,将智力分为七个原始群,七种主要基本心理能力言语能力:理解并有效地利用言语观念数学能力:进行基本算术运算的能力空间能力:同空间特征与空间关系打交道 知觉能力:迅速准确识别对象的智力记忆能力:学习并保持住处的能力 推理能力:识别并利用抽象关系的能力,概括和纳过去经验以解决问题的能力词汇流畅能力:迅速想起词汇的能力4、卡特尔结合瑟斯顿和斯皮尔曼的理论提出两类一般因素晶体智力:通过教育培养而获得的能力流体智力:指生物学上的潜能,洞察复杂关系的能力,获得新概念和新环境中显示聪明和适应性的能力(不依赖于教育)还有三类较小的一般因素:视觉能力、记忆检索、作业速度5、吉尔福特一步修改发展了他的理论,1988年吉尔福特更进一步提出,智力由180种独立因素存在(1971改为视觉、听觉、符号、语义、行为操作:认知、记忆(1988改为长时记忆、短时记忆产物:单元(单一的产物,一个词或一个数字;类别(一类单元,如名词物种)关系(单元与单元之间的关系)系统(行动的计划)转化(涉及某种改变)蕴含(进行预测)三、智力认知理论注重它在处理现实生活中的功能不计较其组成成分1.卡罗尔智力由10种认知成分构成1)监控:任务执行阶段驱动对其它加工操作2)注意:激活个体期望的剌激3)理解:登记剌激4)知觉综合:剌激知觉,并且将其同先前的记忆表征进行匹配5)编码:形成剌激心理表征,进行解释6)比较:决定两个剌激是否相同7)共同表征形式:在记忆中建立新表征,并与已有表征相联系8)共同表征检索:发现记忆中特定的表征9)转化:转化或改变某一种心理表征10)反应执行:操作心理表征产生明显或内隐反应加登纳 多重智力理论1983年1) 语言智力音乐智力逻辑数学智力空间智力5) 身体—动觉智6) 人格智力与对象有关:空间智力、逻辑-数学智力、身体-动觉智力与对象不相联系的智力:语言智力、人格智力所有的个体都具备这些智力斯腾伯格智力三元理论智力情境理论、智力经验理论、智力成分理论智力情境理论:1)2)环境中的行为3)有目的性:智力是有目的的直接或间接的目的4)适应性:对环境的适应5)选择性:选择环境并适应环境6) 塑造:对环境的塑智力经验理论:1)满足处理各种新颖的任务和情境的需要①新颖的任务②新的情境③任务、情境和个人之间的相互作用2)自动对信息进行加工的能力智力成分理论:1)2)3)息加工戴斯PASS模型计划-注意-同时-继时加工模型智力有三个认知功能系统1)注意-唤醒功能2)同时-继时编码加工系统3)最高层次的计划系统四、能力测量1.智商测量个体智力发展水平的一种指标比率智商:IQ=MA/CA*100 离差智商:IQ=100+15Z2诊断标准:1)IQ702)适应功能低下3)18诊断方法:1)病史收集2)医学检查3)心理测验①分类测验②画人测验③图片词汇测验④丹佛发育筛选检查智力落后原因分析:1)外伤或损伤2)感染和中毒3)大脑疾病(脑炎)4)营养不良5)代谢障碍(苯丙酮尿症)6)未成熟儿7)染色体异常(先天愚型)8)重性脑部障碍9)不明产前因素10)心理社会剥夺11)其它非特异性的原因第七章人格发展经典遗传决定论家谱法和相关法研究17世纪-19世纪977名著名历史人物。9种天才类型:法官、政治家、将军、文学家、科学家、诗人、音乐家、画家、神学家;亲经典环境决定论现代遗传决定论行为遗传学多基因系统理论“polygenicsystem”心理特质并非决定于单一的显性-隐性基因,由许多基因联合决定“反应范围”“reactionrange”遗传固定出许多可能的行为结果,而环境决定每种结果的表现程度。现代环境决定论俄国列昂节夫1975《活动、意识、个性》产生的”遗传与环境作用两因素论马斯洛“似本能”instinctoid二、人格发展的影响因素1351.生理遗传双生子研究洛庭(lottig)1931 13-39岁同卵双生和异卵双生纽曼(Newmann)1937 19对同卵双生生活环境不同;气质、心理测验反应、生活表戈特沙尔德(Gottschaldt)193790对双生子观察2个月,15年后又对其中70对进行复查。(脑干支配特征(近似于思维和知觉功能)主要受生活历史的教育和教养以及周围环境条件的影响。岗田1947双生子近似度统计处理美国明尼苏达大学1979孪生姐妹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但在某些方面非常相似。“寻求剌激”sensationseeking身体生理神经系统结构和机能苏联布列奥布拉仁斯卡娅和沙尔索科夫人格差异与人的大脑皮层细胞群配置特点和细胞层结构个体特点相关板,对社会不关心。自主神经系统情绪反应和体内平衡,如果系统失调,加强心气症倾向和神经质倾向4)身体外表2、自然环境A:天候状况:不同的生活方式与行为表现。例如: 以渔猎为生---坚定,独,冒,教养子女鼓励个人化。而以耕作维生---老实,服从,保守。另外,天气也会影响犯罪和攻击行为的发生。B:居住地区:机构官能症:人格的耗蚀,过度的依赖,对外界失去兴趣(,,:医院3、家庭环境亲子关系:帕克1979年编制了亲子关系量表“关心”和“约束”两个维度四个象限关心多-管束多;关心多-管束少;关心少-管束多;关心少-管束少。关心不够和管束过严亲子关系影响人格健康发展父母对子女的养育态度:包德温(A.L.Baldwin)诧摩武俊 皮(R.F.Peck)谈话法、测验良好的性格特征和信任、民主、容忍的相关系数高;意志坚强与家长信任相关最高,与家长的严厉态度呈负相关;敌对行为与严厉相关较高。家庭结构:大家庭、核心家庭、破裂家庭波尔贝(J.V.Bowlby)研究,少年犯罪率最高的是出生到4岁间丧父或丧母的人融洽、对抗)6)出生次序:贝尔蒙特(L.Belmont)长子在瑞文智力测验上所取得的成绩比其它孩子要高.独生子女影响4、学校教育(1)课堂教学:(2)班级集体:集体角色(3)教师管教方式(4)师生关系(R.Rosenthal)(L.F.Jacobson)影响“皮格马利翁效应”怀特(R.K.WHITE)和里皮特(R.Lippitt)研究教师领导方式对学生人格形成影响的研究黑林(L.M.Heil)研究教师人格、态度的不同类型与儿童人格形成的关系。教师:自由型、规律型、关心型 儿童:努力型、顺应型、抗争努力型的儿童,在任何一位教师面前其行动都是同样的;顺应型的儿童,在带鼓舞型的自由型教师面前成绩显著上升;前,则不太好。5、社会文化阶层性民族性:民族性格或国民性“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李德伟研究1100中国学生谦让、克己忍耐、谨慎、聪慧、机智、敏锐、稳健职业性三、人格发展理论(一)弗洛伊德心理性欲发展理论1.发展动力力比多:寻求快感的潜力,泛指心理能量生本能和死本能动欲区:性敏感区,快感来源区域,对于儿童性的敏感区域不必是性器官,其它区域口、肛也可以是获得性快感的区域;婴儿性欲不是性交,而是性快感的活动;婴儿倾向于自恋,主要是剌激自己身体上的各种动欲区获得满足。发展就是动欲区的正常转换,是预成的停滞(fixation)倒退(regression)交替;过分满足转变为过分挫折2发展阶段(oralstage)(0-1)0-8个月,吸吮和吞咽8-12个月(咀嚼)(analstage)(1-3)前:排便后:控制排便(phallicstage)(3-6)俄底浦斯情绪(oedipus complex)(latencystage)(6-12)(5)(genitalstage)(12-)(二)荣格分析心理学发展观1、发展动力心理能量(psychicenergy)P117-p1202、发展阶段)阿德勒个体心理学发展观1、发展动力自卑感—补偿(侵犯驱力-男性反抗)优越努力:超越自卑自卑情结;自尊情绪生活风格:三种途径:出生顺序、早期记忆、梦境四种类型:统治支配型、索取依赖型、回避型、社会利益型三种原因:器官缺陷、溺爱或娇纵、忽视或遗弃(四)埃里克森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发展动力决的可能性。利度过是由社会环境决定的,在不同的文化中,各个阶段出现的时间不尽一致。1)基本信任对基本不信任希望自主对羞怯自主性(3)主动对内疚(4-6)主动性(4)勤奋对自卑(6-11)产生勤奋感(5)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20)忠诚品质(6)亲密对孤独(20-24)爱的品质(7)繁殖对停滞(25-65)关心品质(8)自我整合对绝望(65-)明智品(五)阿尔伯特的统我发展统我就是自我统一体八个阶段P171 自我统一体:机能自主对躯体我的意识:通过体验到的许多感知而知道自己的存在对自我同一性的意识2:虽然环境变化了,但是知道同一性没有变对自我尊重的意识3:对个人的成就产生自豪对自我扩展的意识4:通过认识到某些物体属于他而扩展了自我意象自我意象的形成4-:形成良知或超我,能运用正确和错误这类概念理性运用者的自我形成6-1:运用推理和逻辑思维不解决复杂问题统我追求的形成(12青春期活()作为理解者的自我形成(成年:综合的自我形成了(六)斯金纳操作反射发展观1、强化强化类型正和负(呈现增加;撤去增加)惩罚不是负强化强化程式消退自然恢复类化分化(七)多拉德和米勒发展观1、学习四要素内驱力、线索、反应、强化246焦虑冲突(八)罗特控制点理论内外控P245(九)班都拉社会学习论P260(十)米歇尔社会认知学习理论P335(十一)马斯洛和罗杰斯的发展观第八章人格测验人格测量技术主要包括:135一.自陈测验1.卡特尔16PF2.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验(MMPI)3.艾森克人格问卷4.中国人个性问卷(CPI)一.自陈测验1.卡特尔16PF乐群性A.聪慧性B.稳定性C恃强性E.兴奋性有恒性G 敢为性H.敏感性怀疑性L 幻想性世故性N.忧虑性O实验性Q1.独立性Q2.自律性Q3紧张性2.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验HS疑病量表D:抑郁Hy:癔病Pd:精神病态 Mf:男子气-女子Pa:妄想狂Pt:精神衰弱 Sc:精神分裂Ma:轻躁狂Si:社会内向 Q不能回答L说谎F诈病K校正艾森克人格问卷E:内外向N:神经质 P:精神质掩饰性(测谎中国人个性测量表个性量表临床量表效度量表个性量表1.自我-社会取向2.宽容-刻薄3.内向-外向4.和谐性5.领导性6.面子7.人情8.亲情9.乐观-悲观10.灵活性11.理智-情感12.现代化13.情绪性病4.节俭-奢侈15.责任感16.冒险性17.严谨性18.阿Q精神19.老实-圆滑20务实性21 外-内控制点22 自卑-自二.投射测验“投射测验为被试者提供模糊刺激,例如墨迹、图片等,要求他们描述看见的东西或根据图片讲故事。通过间接的方法挖掘被试者无意识中的心理冲突二.投射测验1(RIT)2.主体统觉测验投射法的分类G.林达塞联想法构造法完成法选择或排列法表露法1:罗夏(HermannRorschach)墨迹测验10张墨迹图。被试者异常的反应和重复的解释特别重要。基本假设:在知觉和人格之间存在某种关系,即从个人知觉中应该能够反应人的人格实施过程分为四个阶段:自由反应,提问,类比,极限测验。编码和分类按照反应领域、决定因素和反应内容进行记分项目1.反应时间2.反应部位(W、D、d、Dd、S)3.反应决定因素(F.M.C.K)4.反应的内容(A、H、S、O)5.反应的普遍性(P、O)2:主体统觉测验(TAT)设计者是亨利.莫雷(HenryMurray)TAT由一系列模糊图片构成,要求被试者根据情境讲故事。3:画人测验儿童绘画是他们内在想法和情感的窗口。注意不画笑脸,鬼怪等图的孩子。对投射测验的评价批评:信度、效度低反驳:不适用其他测验标准,因为每个测验项目唤起不同的无意识冲突,难以稳定。没有好的效标检验投射测验的结论第九章人格障碍一、人格障碍的概念人格障碍,也称变态人格。本人带来痛苦。最早的人格障碍是由大约200年前一个法国人所描述的这个人格障碍者是一个性情极为暴躁的男性。就被他活活踢死。现在看他很可能是“反社会型人格障碍人格障碍的基本特点1、一般在早年有不同于大多数儿童的迹象,到青春期前后,畸形开始明显。2、其人格明显偏离正常限度,各种人格特征互不协调。3、社会适应不良和内心痛苦。4、矫正比较困难。三个诊断标准ICD-10(国际标准)国际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ICD-10临床描述与诊断要点》及《ICD-10研究用标准》The10threvisionoftheInternationalClassificationofDiseaseandRelatedHealthProblemsDSM–IV(美国标准)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4)ThefourtheditionoftheDiagnosticandStatisticalManualofMentalDisordersbytheAmericanPsychiatricAssociationCCMD-3(中国标准)3版二、人格障碍的类型(一)强迫型人格障碍Obsessive-compulsive(二)偏执型人格障碍Paranoid(三)分裂型人格障碍Schizoid(四)反社会人格障碍Antisocial(五)冲动型人格障碍Borderline(六)表演型人格障碍Histrionic(七)逃避型人格障碍Avoidant(八)依赖型人格障碍Dependent(九)自恋型人格障碍Narcissistic(十)分离型人格障碍Schizotypal一)强迫型人格障碍1、做任何事情都要求完美无缺、按部就班,有条不紊,因而有时会影响工作效率;2、不合理的坚持别人也要严格地按照他的方式做事,否则心里很不痛快,对别人做事很不放心;3、犹豫不决,常推迟或避免作出决定;4、常有不安全感,反复考虑计划是否得当,反复核对检查,唯恐差错。5、拘泥细节,甚至生活小节也要程序化,不遵照一定的规矩就感到不安或要重做。6、完成一件工作之后缺乏与快乐和满足的体验,相反容易悔恨和内疚。7、对自己要求严格,过分强调自己的职责义务和道德规范,无业余爱好,拘谨吝啬,缺少与人往来。至少三项符合方可诊断为强迫型人格障碍(二)偏执型人格障碍1、广泛猜疑,经常将他人无意的,没有敌意的甚至友好的行为误解为敌意和歧视,没有足够根据,怀疑会被人利用和伤害,因此过分警惕自卫。2、将周围事物皆视为不符合实际情况的阴谋。3、容易产生病态妒嫉。4、自负,若有挫折和失败则归咎别人,总认为自己正确。5、脱离实际的好争辩,固执地追求个人不够合理的权益。6、不相信与患者不相符合的客观证据,因而很难以说理或用事实来改变患者的想法至少符合三项方可诊断为此型人格障碍(三)分裂型人格障碍1、有离奇的信念,和以文化背景不相称的信念,如相信心灵感应、特异功能和第六感官等。2、奇怪的反常的和特殊的行为和外貌,如服饰奇特、不修边幅、行为不合时宜、习惯和目的不明确3、言语怪异,如用词不当、繁简落失当、表达意见不清、并非文化程度和智能障碍等因素所引起。4、不寻常的直接体验,如有过性的错觉,幻觉,看见不存在的人。5、对人冷淡,对亲属也不例外,缺少温暖体贴。6、表情淡漠,缺乏深刻和生动的情感体验。7、若单独活动,主动与人交往仅限于生活和工作中必须的接触,除一级亲属外草无亲密友人。至少符合三项方可诊断为此型人格障碍(四)反社会型人格障碍1、外表迷人,具有中等和中等以上智力。2、没有通常被认为是精神症状的非理性和其他表现:没有幻觉妄想和其他思维障碍。3、没有神经症性焦虑。4、他们是不可靠的人,对朋友无信义,5、对事情无论大小,都无责任感7、无后悔之心,也无羞耻之感。8、有反社会行为但缺乏契合的动机。9、判别能力差。10、病态的自我中心,自私,心理发育不成熟,没有爱和依恋的能力。缺乏真正的洞察力,不能自知问题的性质。12、对于一般的人际关系没有反应。、幻想性的或是让人讨厌的行为。14、没有真正企图自杀的历史。15、性生活轻浮随便。16、生活无计划,没有生活规律,没有稳定的生活目的。2530-40%症状有所改善。(五)冲动型人格障碍1、情绪急躁容易发怒,存在没有办法自控的冲动。2、性格上常表现出攻击、鲁莽和冲动性。3、冲动的动机可以是有意识的,也可以是无意识地。4、行动反复无常,可以是有计划地,也可以是无计划的,没有真正的悔恨、自责和罪恶感。5、心理发育不健全不成熟,经常导致心理不平衡。6、容易产生不良行为和犯罪倾向。区别于反社会型人格障碍自控能力低。(六)表演型人格障碍1、,强求别人符合他的需要和意志,不如意就给别人难堪和强烈不满。2、经常渴望表扬和同情,感情容易波动。3、寻求刺激,过多地参加各种社交活动。4、需要别人经常注意,为了引起注意,不惜哗众取宠,危言耸听,或在外貌和行为方面表现得过分吸引他人。5、情感反应强烈,完全按个人的情感判断好坏。6、说话夸大其辞,掺杂幻想情节,缺乏具体的真实细节,难以核对。至少符合三项方可诊断为此型人格障碍七)回避型人格障碍1、很容易因他人的批评和不赞同而受到伤害2、除了至亲之外,没有好朋友或知心人。3、除非确系受欢迎,一般总是不愿卷入他人事务之中。4、行为退缩,对需要人际交往的社会活动和工作总是尽量逃避。5、自卑,在社交场合总是缄默不语,怕别人笑话,怕回答不出问题。6、敏感羞涩,害怕在别人面前露出窘态。7只要符合四项即可诊断为此型人格障碍(八)依赖型人格障碍1、在没有从他人处得到大量的建议或保证之前,对日常事务不能作出决策。2、无助感。让别人为自己做大多数的重要决定。3、被遗弃感。明知他人错了,也随声附和,因为害怕被别人抛弃。4、无论独立性,很难单独开展计划和做事。5、过度容忍,为了讨好他人甘愿做低下的和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6、独处时有不适和无助感,竭尽全力来逃避孤独。7、当亲密的关系终止时感到无助或崩溃。8、经常被遭人遗弃的念头折磨。9、很容易因为没有得到赞许和遭到批评而受到伤害。只要符合五项即可诊断为此型人格障碍(九)自恋型人格障碍1、对批评的反应是感到愤怒、羞愧和耻辱。2、喜欢指使他人,要别人为自己服务。3、对自己才能夸大其辞,希望受人特别关注。4、坚信他所关注的问题是世界是独有的。5、对无限成功权利荣誉和理想有非分的幻想。6、认为自己应享有他人没有的特权。7、缺乏同情心。8、可望持久的关注与赞美。9、有很强的妒嫉心。只要符合五项即可诊断为此型人格障碍十)分离型人格1、即不希望也不乐意有密切的关系,包括家庭成员在内;2、几乎总是选择独自活动3、与另外一个人即使有性体验,话也很少。4、很少对活动感到愉快。5、缺乏亲密朋友和知心人,而不是缺少第一级亲属6三、人格障碍的治疗(一)精神分析疗法1、2、精神分析疗法技术自由联想方法;梦境分析方法;直接分析疗法(二)行为主义疗法1、行为主义疗法的理论基础有机体的行为(而不是心理现象)决定了个人发展中的学习、态度、习惯,以及生活的其他方面。人类行为的发展预测和控制中没有任何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