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咏史怀古诗分析_第1页
2017咏史怀古诗分析_第2页
2017咏史怀古诗分析_第3页
2017咏史怀古诗分析_第4页
2017咏史怀古诗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7咏史(yǒnɡshǐ)怀古诗分析第一页,共35页。

蜀相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连接点讨论(tǎolùn)?第二页,共35页。挖掘(wājué)二者连接点

诸葛亮

杜甫时代才情理想付出结果不同人物(rénwù)角度(jiǎodù)战争频仍动乱不安战争不断安史之乱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民间疾苦,笔底波澜。匡扶汉室,一统天下许身稷契,志在匡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拼尽全力,不遗余力统一大业未成内心壮志未酬仕途坎坷终遭贬谪志向未就壮志未酬收二川,摆八阵,七擒六出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

。仕途屡遭贬谪,失意难耐。第三页,共35页。主旨:诗人以古人自比,以诸葛自况。通过比照既表现了对诸葛亮的钦佩与赞美之情,还包括因没有实现梦想的而表现出来的惋惜(wǎnxī)之情。在比照中流露出失落,在同病相怜中感受共鸣。第四页,共35页。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被贬)对比失落型:古人展抱负,建功业,得遂心愿,自己却因为某种原因被朝廷冷落或不能才尽其用,从而有了郁郁寡欢乃至消极遁世之心。同病相怜型:自己和古人的遭遇相同,追思古人更体现自己的不得意怀人伤己李商隐《贾生》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第五页,共35页。总结(zǒngjié)一:怀人伤己作者追念古人一般是由于古人的身世与际遇和作者有了某种相似性,触发(chùfā)点在古人,落脚点在自己。第六页,共35页。总结:表现手法——借景抒情,以景衬情问题:既然诗歌重在写人,那么,景物描写(miáoxiě)可以删掉吗?为什么?不可以。其一:“森森”,是祠堂所在的标志,也是历代人民爱戴诸葛亮的见证。营造了肃穆的氛围,奠定景仰的感情基调。其二:碧草映阶,自为春色——因游人行踪不至;黄鹂隔叶,空作好音——因诗人无心倾听。写出了祠堂的荒凉寂静,

渲染苍凉的气氛,奠定了伤感的感情基调。第七页,共35页。石头城刘禹锡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石头城唐朝(中唐)连接点讨论?第八页,共35页。石头城唐朝(中唐)昔

今总结对象(duìxiàng)角度(jiǎodù)金陵(jīnlínɡ),六朝均建都于此,彻夜笙歌、欢乐无时;繁华有加。经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繁盛兴旺。至唐初废弃,二百年来久已成为一座“空城〞;冷落荒凉。牛李党争、宦官专权、藩镇割据;衰微破败。依旧的山月,依旧的潮水,见证了六代富贵繁华已逝的历史沧桑,物事人非的感慨以及故国萧条之感,此外,更是在讽喻现实,警示当朝统治者。第九页,共35页。总结二:怀古伤今:古代以寒士为主流的诗人,心怀济天下拯黎民的念头,关注国家政治、社会生活,常借写古迹、古事来表达对现实的关切、热情(rèqíng)、不满或是警戒的一类诗歌。怀古尽管触点在古,但实际上表现了对现实的强烈关注。第十页,共35页。怀古(huáigǔ)伤今第一类是古盛今衰型:繁华远去,只留荒芜,物换星移,世事沧桑第二类是物是人非型。风景依旧,朱颜已改。物是人非,讽今伤今作者身置其外,站在历史的高度,表达独特观点,启迪世人。

李白的?越中揽古?越王勾践灭吴归,战士(zhànshì)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至今只有鹧鸪飞。杜牧(dùmù)的?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刘禹锡的?石头城?理性反思作者身置其中,发一己感慨;第十一页,共35页。问题:运用(yùnyòng)了什么表现手法?情景交融拟人虚实相生潮水月寂寞过情景拟人(nǐrén)第十二页,共35页。怀古诗(gǔshī)小结内容分类怀人伤己怀古伤今理性反思思想感情感慨壮志难酬,怀才不遇;昔盛今衰的伤感,物事人非的沧桑;借古讽今的感伤;理性反思,启迪后人。表现手法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拟人;借古讽今;虚实相生;对比;直抒胸臆;用典答题方法找准连接点(主旨)第十三页,共35页。咏怀(yǒnghuái)古迹·其三杜甫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千载琵琶作胡语,清楚怨恨曲中论。有人说,?咏怀古迹〔其三〕?题为咏怀,可里面似乎只写了王昭君的怨恨,并无作者个人的咏怀。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试作简要(jiǎnyào)分析。迁移(qiānyí)练习:1第十四页,共35页。分析:第一步:寻找连接点:诗人(shīrén)的遭遇与昭君相似点:第二步:归类,探求主旨:1、昭君入宫被妒,他入朝被妒;2、昭君“一去紫台连朔漠〞,他“漂泊西南天间〞;3、昭君思念故土,魂魄月夜归来(ɡuīlái),他思念长安,“每依北斗望京华〔都城〕〞4、昭君敢于“怨恨〞,他不敢怨君.5、所以借王昭君之事来写自己的怨恨和悲愤。怀人伤己〔同病相怜(tóngbìngxiānglián)〕第十五页,共35页。答案:1、不同意2、从诗的外表来看,是咏昭君,实际上是借昭君来感怀(gǎnhuái),来寄托了自己的身世之感。3、寄托自己不被重用的忧思和怀才不遇的感伤。第十六页,共35页。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①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yíngdé)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迁移(qiānyí)练习:2第十七页,共35页。分析:上阕:孙仲谋、寄奴这些京口历史人物建立丰功伟绩——比照自己,隐约地表达自己的抗敌救国的心情。〔怀人伤己〕下阕:佛狸祠——今昔对照,不堪回首。昔盛今衰的伤感〔怀古伤今〕元嘉草草,封狼居胥——借古讽今,〔怀古伤今〕廉颇——同病相怜(tóngbìngxiānglián),不忘为国效力〔怀人伤己〕

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作用是什么?表达(biǎodá)了作者的什么情感?第十八页,共35页。答案:1、本词运用了五个典故。

2、作用及思想:引用孙仲谋、寄奴廉颇,为了怀人伤己/抒发作者收复失地、为国效力的决心与抱负以及壮志依然难酬的感伤。引用佛狸祠,元嘉草草,封狼居胥为了怀古伤今,昔盛今衰的伤感,不堪回首,借古讽今。/对当朝统治者的挖苦,和希望他们引以为戒(yǐnyǐwéijiè)的理想。

第十九页,共35页。测试反响1:乌衣巷〔唐〕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jiùshí)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人月圆(金)吴激①南朝千古伤心事,犹唱后庭花。旧时(jiùshí)王谢,堂前燕子,飞向谁家?恍然一梦,仙肌胜雪,宫髻堆鸦。江州司马,青衫泪湿,同是天涯。[中吕]山坡羊·燕子(元)赵善庆来时春社,去时秋社②,年年来去搬寒热。语喃喃,忙劫劫③,春风堂上寻王谢,巷陌乌衣夕照斜。兴,多见些;亡,都尽说。[注]①北宋亡后,吴激被迫仕金。在一农宴上,偶遇流落为歌姬的宋朝宗室女子,遂有此作。⑦春社、秋社:古时祭祀土神一般在立春和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分别称春社和秋社。③劫劫:匆忙急迫的样子。第二十页,共35页。(1)这三篇作品(zuòpǐn)均通过的意象,表达了深沉的之感。(2分)(2)请简要赏析(shǎnɡxī)这三篇作品的表现手法及语言特色。①刘诗今昔对照,寓情于景,含蓄深沉,体现了咏史诗的特色。②吴词善于化用唐人诗句抒亡国隐痛,温婉悲凉,凸显婉约词的正宗风韵(fēngyùn).③赵移情于燕子,将燕子的本能活动赋予人的主观意识。移情手法的运用,使此曲更具婉转、曲折之妙。以议论作结,点破兴亡,明快直露,有浓郁的散曲风味。第二十一页,共35页。登金陵凤凰台李

白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fúyún)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注】①一水:亦作“二水〞。

(1)分别(fēnbié)概括这首诗颔联和颈联的内容,并说说其中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4分)

(2)“总为浮云能蔽日〞一句用了何种修辞手法?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测试(cèshì)反响2:第二十二页,共35页。三四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历史人物的凭吊。含蕴着李白独特的历史感喟。“生子当如孙仲谋〞的吴大帝,风流倜傥的六朝人物,以及众多的统治者,他们都已经被埋入坟墓,成为历史的陈迹;就连那巍峨的宫殿也已经荒芜破败,一片断壁残垣。花草蓬勃,天地依旧,一切都按照规律变化开展着。这就是(jiùshì)历史,这就是(jiùshì)千古的兴亡。第二十三页,共35页。“三山(sānshān)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描写凤凰台周围的自然景观。表现了自然力的巨大、恢阔,以及大自然的永恒无限。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永恒历史变迁的感喟。第二十四页,共35页。再见!第二十五页,共35页。第二十六页,共35页。第二十七页,共35页。第二十八页,共35页。第二十九页,共35页。?登金陵凤凰台?是唐代的律诗中脍炙人口的杰作。开头两句李白以凤凰台的传说起笔落墨,用以表达对时空变幻的感慨。“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自然而然,明快畅顺;虽然十四个字中连用了三个“凤〞字,但丝毫不使人嫌其重复,更没有常见咏史诗的那种刻板、生硬的毛病。凤凰台为地点,在旧金陵城之西南。据?江南通志?载:“凤凰台在江宁府城内之西南隅,犹有陂陀,尚可登览。宋元嘉十六年,有三鸟翔集山间,文彩五色,状如孔雀,音声谐和,众鸟群附,时人谓之凤凰。起台于山,谓之凤凰山,里曰凤凰里。〞李白用“凤凰台〞不是(bùshi)一般意义上的登临抒怀,而是别有机杼。从远古时代开始,凤凰便一直被认为有祥瑞的意义,并且与社会的开展有关:美好的时代,凤凰鸟那么从天而降,一片天籁之声。因此,凤凰鸟的出现,多半显示着称颂的意义。然而李白在这里首先点出凤凰,却恰恰相反:他所抒发那么是由繁华易逝,盛时难在,惟有山水长存所生发出的无限感慨。引来凤凰的元嘉时代已经永远的过去了,繁华的六朝也已经永远的过去了,只剩下浩瀚的长江之水与巍峨的凤凰之山依旧生生不息。第三十页,共35页。李白虽然具有超脱尘俗的理想愿望,但他的心却始终关切着现实政治与社会生活,于是当他对历史与自然进行亲切的光临之后,又把自己的眼睛转向现实政治。他极目远眺,试图从六朝的帝都放眼到当时的权力中心,亦即自己的心之所向的首都长安。然而他的努力失败了,原因是“总为浮云能蔽日〞,只好“长安不见使人愁〞。于是,浮云悠悠,愁思无限,壮志难酬,哀怨如缕。在这里李白化用了陆贾?新语?中的“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障日月也〞的说法,用来寄予自己的内心怀抱。他的痛苦,他的疾恶如仇,他的“与尔同消万古愁〞的情结,仿佛也就容易理解。特别是其中的“长安不见〞又内含远望之“登〞字义,既与题目遥相照应,更把无限的情思涂抹到水天一色的大江、巍峨峥嵘的青山与澄澈无际的天空当中。这样心中情与眼中景也就茫茫然交织在一起,于是山光水色,发思古之幽情,思接千载;江水滔滔,吟伤今之离恨(líhèn),流韵无穷。李白是天才诗人,并且是属于那种充满创造天才的大诗人。然而,惟独李白临黄鹤楼时,没能尽情尽意,“驰志〞千里。原因也很简单,所谓“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因而,“谪仙诗人〞难受、不甘心,要与崔颢一比上下;于是他“至金陵,乃作凤凰台诗以拟之〞,直到写出可与崔颢的?黄鹤楼?等量齐观的?登金陵凤凰台?时,才肯罢休。这虽然是传言,但也挺恰切李白性格。?登金陵凤凰台?博得了“与崔颢黄鹤楼相似,格律气势未易甲乙〞的赞扬。其实,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崔颢的?黄鹤楼?,它们同为登临怀古的双璧。第三十一页,共35页。李白?登金陵凤凰台?的艺术特点,首先在于(zàiyú)其中所回荡着的那种充分、浑厚之气。气原本是一个哲学上的概念,从先秦时代起就被广泛运用。随着魏晋时期的曹丕以气论文,气也就被当做一个重要的内容而在许多的艺术门类里加以运用。虽然,论者对气的理解、认识不完全相同,但对所含蕴的思想性情、人格精神与艺术情调,又都一致认同。李白?登金陵凤凰台?中明显地充溢着一股浑厚博大之气,它使李白观古阅今,统揽四海于一瞬之间,且超然物外,挥洒自如。浑厚博大之气使李白渊深的思想,高妙的见解,阔大的心胸,成为编织巨大艺术境界的核心与精神内含。就像透过“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的巨大立体时空,可以感受到历史的脉搏跳动与诗人的呼吸一样,通过李白的举重假设轻,沉着自在,以浩然雄大之气充塞整个诗歌境界的努力,也能更进一步感受到他整个诗歌以气夺人的艺术特点。李白?登金陵凤凰台?的艺术特点,又在于(zàiyú)对时空观念的完美表达。这既表达在对历史与自然的认识上,也表达在他构造时空艺术境界的表达方法上。李白强调的自然永恒不朽,一方面是宣传他的以自然为中心的“物我为一〞的世界观,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揭露历史上的统治神话。因为从古而来,几乎所有的统治者他们都宣扬自己的世代永存与精神不灭,并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