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领巾和激励理论_第1页
绿领巾和激励理论_第2页
绿领巾和激励理论_第3页
绿领巾和激励理论_第4页
绿领巾和激励理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绿领巾和激励理论第1页,共13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

2011年10月,西安市未央区第一实验小学的老师称学习、思想品德表现稍差的学生没有红领巾,为教育其上进,该校便为这部分学生发放了绿领巾。这引起了家长和部分孩子的不满,认为这是一种歧视。但学校进一步解释这一做法是为了“激励上进,并非歧视”。佩戴红领巾是一项严肃神圣的行为,尽管佩戴绿领巾的出发点是激励孩子成长,但红领巾、绿领巾都在校园内出现,不利于孩子对红领巾的认知与尊重。绿领巾虽不是差生的标识,客观上已变相给孩子划分了等次,这容易让孩子幼小的心灵产生自卑感,不利于心理健康。因此如何让选择有效的激励措施对于教育来讲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开题原因第2页,共13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一.激励的相关概念激励一词,作为心理学的术语,指的是持续激发人的动机的心理过程。激励在组织行为学中,主要是激发人的动机,使人有一股内在的动力,朝着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心理活动的过程。在组织中对人的行为管理的目标,就是要弄清在怎样的条件下人会更愿意按时来工作,会更愿意留在所分配的岗位上,会工作的更有效率。激励的含义可以简单的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1.激励有一定的被激励的对象2.激励是研究人的行为是由什么激发并赋予活力的3.是什么因素把人们已被激活的行为引导到一定方向上去的4.这些行为如何能保持与延续第3页,共13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二.激励理论浅析1.内容型激励理论需要和动机是推动人们行为的原因。也是激励的起点和基础。内容型激励理论则是着重研究需要的内容和结构及其如何推动人们的行为的理论。其代表性的理论有:a.需要层次理论,是行为科学家试图揭示需要规律的主要理论;b.双因素理论,认为影响人的积极性的因素可按其激励功能不同分为激励因素和保健因素;c.ERG理论不仅提出了需要层次的满足—上升趋势,而且也指出了挫折—倒退的趋势;d.成就需要激励理论,主要研究在人的生理需要基本得到满足的条件下人还有哪些需要。第4页,共13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2.过程型激励理论过程型激励理论着重研究人们选择其所要进行的行为的过程:即行为是怎样产生的,是怎样向一定方向发展的,如何能使这个行为保持下去,以及怎样结束行为的发展过程。其主要代表理论有:a.弗罗姆的期望理论,是期望理论主要理论之一;b.波特和劳勒的期望理论,是一种本质上更完备的激励模式;c.公平理论,着重研究奖酬分配的公平性、合理性所产生的积极影响。3.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行为改造理论是研究如何改造和转化人的行为变消极为积极的一种理论,大体可归纳为:a.强化理论,这个理论特别重视环境对行为的影响作用;第5页,共13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b.归因理论,该理论认为人们对过去的成功或失败主要归结于四方面的因素:努力、能力、任务难度和机遇;c.挫折理论,研究人们遇到挫折后的行为反应,应如何针对遇到的挫折采取相应措施,引导正确行为走出挫折阴影。三.激励理论在教育中的应用教育激励,就是激发学生的动机,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其朝着所期望的目标努力前进的过程。将激励理论运用到教育中时,教育激励的主体是教育工作者,教育激励的客体是受教育者即学生。将激励用于教育的目的是激发学生主动努力地学习,积极地进步或者矫正其不良行为习惯,使他们按激励的主体所期望的目标、轨道和方向前进。第6页,共13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一)、重视学生的心理需要,从尊重入手,进行思想教育

需要层次理论是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内容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我认为,这些需要中的后三种需要是我们在思想教育过程中值得重视的。这些需要有时藏在学生们的内心深处,随时等待我们去发现。我们应做细心人,善于发现学生各种心理需要,从尊重入手,采取相应的教育方法,们满足他们的某种需要,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的道德情感,引导他们改正缺点,弥补不足。(1)尊重学生社交需要,用集体影响学生。社交需要也叫归属与友爱的需要。当生理和安全需要得到保障之后,人们便产生更高一层的需要,希望依附一定的社会群体,被群体接纳,成为群体的一员,有归属感;希望与他人交往,保持与他人的融洽关系,得到他人的关注、信任和友情。第7页,共13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每一个学生都有这种需要,实际上思想道德品质较差的学生的这种需要更为强烈。他们内心喜欢与同学们一起玩、一起学习,希望在集体中得到快乐。但他们一般都有不良的行为习惯,且学习成绩较差,在同学们眼中成为“笨孩子、坏孩子”。他们“游离”于集体之中,社交需要表现为有的默默在一旁观望,有的则作恶作剧、捣乱。这些行为实际上是在向我们表明,他想引起大家的注意,也想参加大家的活动。班集体作为孩子的一个社会群体,对学生的影响不容忽视。我们应尽量增强集体对学生的接纳程度,不使一个学生感到被冷落、被抛弃,努力通过改善学生在集体中的地位和关系来改变学生的思想行为。第8页,共13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2)保护学生的自尊心,用真情感染学生。每个学生都有自尊的需要。教师在任何时候都不要损伤学生的自尊心。在工作中,我努力做到以下几点:1.信任学生。“在品格及整个人的教育领域内只有一条途径接近学生,这就是对他们的信任”。对学生应充满希望,相信他们无论身上有多大的缺点都会改掉。我确信只要我们坚定信心,采用科学的教育方法,他们就会成为好学生。2.全面理解学生。我们要理解学生,尊重学生的意见,不要认为小学生年龄小、思想简单,从而十分武断。平时,我注意常听听他们的心声,因为有时他们的话会给我们以很大启发。3.批评犯错误的学生要讲艺术。面对犯错误的学生,应首先想到的是要冷静,尽量不在公开场合点名批评。因为每个孩子都愿意听到表扬,而批评则会引起其情绪的不快,公开场合点名批评后果更会严惩,尤其对自尊心很强的孩子,这是一种严重的心灵伤害。第9页,共13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3)满足学生自我实现的需要,用成功激励学生需要层次理论中的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指人们希望完成与自己能力相称的工作,使自己的潜在能力能够充分发挥出来,成为自己所希望的人物。获取成功是每一个人的共同愿望。如果学生在学校经常体验失败,就会变得心灰意冷。因此,我们要给每个学生获得成功的机会,改变评价成功的标准。我们要结合学生的特长和爱好,使他们在某一方面取得进步或成绩,最大可能地满足学生的自我表现欲,并享受到由此带来的乐趣。与此同时,他的另一方面不足也可相应得到弥补,不良行为得到纠正。第10页,共13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二)、运用强化理论,加强养成教育强化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等人提出的。他们发现,在操作性行为中,如果行为结果使其需要得到满足,这种行为便会重复出现,并得到增强。为此,在平时的工作中,我经常给学生以鼓励和赞扬,同时还十分重视“因材施赞”。我不仅表扬优等生、有突出特长及进步的学生,而且注意捕捉“差生”身上的“闪光点”,使“光点”进而扩展成“光环”。表扬方式除了当众口头表扬外,还采用授予小称号、给与物质奖励、写在光荣榜上、给家长“报喜”、给予班内一定职务工作等形式。这些积极的、肯定的评价,能够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有利于良好班风的形成,为小学生的健康、全面的发展奠定一定的基础。第11页,共13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三)结合目标设置,进行不良习惯的矫正

目标设置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洛克等人提出的。他认为目标设置是一种强有力的刺激。所谓目标,就是指人的行为的目的,它是满足一定的需要相联系的客观对象在主观上的超前反映。目标是引起行为的直接动机。设置合适的目标会使人产生想达到目标的成就需要,因而对人具有强烈的激励作用。第12页,共13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小结美国心理学家威谱·詹姆斯认为:一个没有受过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当他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