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安徽省滁州市统招专升本教育理论自考预测试题(含答案)_第1页
2021-2022学年安徽省滁州市统招专升本教育理论自考预测试题(含答案)_第2页
2021-2022学年安徽省滁州市统招专升本教育理论自考预测试题(含答案)_第3页
2021-2022学年安徽省滁州市统招专升本教育理论自考预测试题(含答案)_第4页
2021-2022学年安徽省滁州市统招专升本教育理论自考预测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安徽省滁州市统招专升本教育理论自考预测试题(含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10题)1.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明确提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是()

A.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B.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C.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D.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2.鲁迅说:“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句话说明了人格的()

A.独特性B.稳定性C.复杂性D.功能性

3.教学的内容、方法、分量和进度要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是他们能够接受的,但又要有一定的难度,需要经过努力才能掌握,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这条原则是()

A.因材施教原则B.启发性原则C.巩固性原则D.量力性原则

4.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异量叫()

A.绝对感受性B.差别感受性C.绝对感觉阈限D.差别感觉阈限

5.有教无类是孔子有关()的论述

A.教育对象B.教育作用C.教育内容D.教学纲领

6.最早对无意识现象进行深入研究的是()

A.精神分析学派B.机能主义学派C.人本主义学派D.构造主义学派

7.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中心环节是()

A.备课B.上课C.课后指导D.教学反思

8.一般来说,思维的基本过程是()

A.比较与分类B.分析与综合C.抽象与概括D.系统化与具体化

9.在我国,最早把“教”和“育”连在一起使用的人是()

A.孔子B.孟子C.老子D.荀子

10.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体现了教师工作的()

A.创造性B.广延性C.长期性D.示范性

二、填空题(10题)11.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提出的班级管理理论是____

12.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是____的关系

13.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体现了教学中的____原则

14.凡能引起个体动机并能满足个体需求的外在刺激称为____

15.韦克斯勒革新了智商的计算方法,将比率智商改为____智商

16.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是社会的____教育特点

17.最早从理论上设计班级组织的教育家是____

18.情感分为道德感、____和美感。

19.有人在信息加工过程中,对内在参照有较大依赖倾向,有人对外在参照有较大倾向,这体现出认知因素的____和场依存型。

20.自上而下由中央政府负责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叫作____课程

三、名词解释(5题)21.元认知

22.教学内容设计

23.学生

24.非正规教育

25.教育事业费

四、论述题(5题)26.论述终身教育对于当代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现实意义。

27.试述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28.怎样理解学生既是教育过程的客体,又是认识的主体?

29.结合影响能力发展的因素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能力

30.注意有哪些外部表现?

五、案例分析(2题)31.请运用所学知识,从教育信息化的角度,谈谈你的认识

32.课堂实录: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张老师:你是如何验证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的?

学生1:我是这样比的(边说边演示,用三角板上的直角与正方形的四个角比较)。

张老师:都是这样比的吗?

学生们显然没有完全明白老师的意思,异口同声地回答:是的。

教师注意到只有两位学生(生2和生3)没有随声附和。就追问了一句:绝大部分同学认为要比四次,你们认为呢?

学生2:只要比两次就行了。

张老师:怎么比?

学生2:(边演示边讲解)先把正方形对折,然后再用三角板上的直角与正方形的两个角比较。

学生3:我只要比一次就行了。

教师让学生3操作给大家看。

学生3:把正方形先横着对折一次,再竖着对折一次。原来的四个角就全部重合在一起了,所以只要比一次就行了。

在随后动手验证正方形每条边都相等时,学生很自然地就想到分别沿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对折,把四条边折到一起去,看是不是完全重合。

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启发学生思考,采用多种方法提升学生思维能力

张老师在教学中使用了什么教学方法?

六、简答题(1题)33.简述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观点

参考答案

1.BB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也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根本途径、唯一途径

2.C“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句话说明了人的复杂,人的行为表现出多元化、多层面的特征。人格表现绝非静水一潭,各种人格结构的组合千变万化,而使人格的表现千姿百态。每个人的人格世界,并非是由各种特征简单堆积起来的,而是如同宇宙世界一样,依照一定的内容、秩序、规则有机结合起来的一个运动系统。

3.D【知识点】教学原则【答案】D。【解析】量力性原则,又称可接受性原则,是指教学的内容、方法、分量和进度要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是他们能够接受的,但又要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他们经过努力才能掌握,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4.D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异量,叫差别阈限或最小可觉差。

5.AA孔子主张教育对象有教无类,即不分贵族与平民,都可以接受教育,成为教育的对象

6.A

7.BB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上好课,上课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

8.BB分析与综合是思维的基本过程,其他过程都是由此派生出来的

9.B“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中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孟子是最早把“教”和“育”连在一起使用的人。

10.C

11.平行管理理论

12.普遍与特殊

13.循序渐进

14.诱因

15.离差

16.古代

17.夸美纽斯

18.理智感

19.场独立型

20.国家

21.又称对认知的认知,即个体对自己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和自我体验。

22.教学内容设计指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身心特征,对教学内容的选择、加工和组织等

23.学生具有人的本质属性,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具有特定的社会属性的人,又有自身的本质属性,即是具有发展潜能的人,是有发展需要的人,是教育的对象。

24.非正规教育是指在正规教育体制以外所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和培训活动。非正规教育以受教育者的实际需求为导向,注重具体体验,强调职业和技术。

25.教育事业费是教育投资中分配用于教育事业的经常性经费,主要由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两部分组成。

26.(1)它形成对教育的全新认识,全新理解。全面的终身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新型的和完善的人。“终身教育并不是一个教育体系,而是建立一个体系的全面组织所根据的原则,而这个原则又是贯穿在这个体系的每个部分的发展过程之中的。到现在,终身教育这个概念,从个人和社会的观点来看,已经包括整个教育过程了。它首先关心儿童教育,帮助儿童过着他应有的生活。同时它的主要使命是培养未来的成人,使他准备去从事各种形式的自治和自学。”从终身教育的观点来看,教育绝不仅仅包括学校教育,学校教育也不是教育的全部,每个人必须终身继续不断地学习。终身教育既不是传统的学校教育的简单延伸、迭加、重复,也不排斥学校的存在与价值,而必须内在地包含并以青少年必须接受的学校教育为基础。终身教育是内容更加丰富、对象更加广泛、施教范围更具社会性、价值判断标准多元取向、学习形式个别化与多样化为特征的教育。(2)终身教育的过程实际上是促进教育社会化和学习社会化的过程。教育化社会即正规的学校教育成为主导的教育形式的社会。学习化社会即形成一个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组织(包括家庭、单位与公民生活)密切交织的社会,在此社会中每一个公民享有在任何情况之下都可以自由取得学习、训练和培养自己的手段,社会作为一个整体具有更重要的教育作用,它把“学习实现自我”即人的教育,放在最优先的地位。学习不仅包括人的整个一生,而且也包括整个社会,教育将是普遍的和继续的,是完整的和富于创造的。因而,终身教育也就是终身学习。甚至可以说,终身学习比终身教育更贴切地显示未来学习化社会的特征。(3)终身教育的价值判断标准的多元化,为人们指出了一条发展完善自身的崭新之路。教师作为教育的专业人员,无疑应该成为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实践者和先行者。

27.(1)问题的特征。个体解决有关问题时,常常受到问题的类型、呈现的方式等因素的影响。教师课堂中的各种形式的提问、各种类型的课堂和课后练习、习题或作业等,都是学校情境中常见的问题形式。不同的呈现问题的方式将影响个体对问题的理解。(2)已有的知识经验。已有经验的质与量都影响着问题解决。与问题解决有关的经验越多,解决该问题的可能性也就越大。更重要的是,知识经验在头脑中的储存方式决定了问题能否有效地被解决。(3)定势与功能固着。定势(心向)是指重复先前的操作所引起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它影响解决问题时的倾向性。功能固着是指个体在解决问题时只看到某物体的通常功能,而看不到它的其他方面的功能。(4)原型启发。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原型启发是指从其他事物上发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对解决问题起了启发作用的事物叫原型。(5)个体的情绪与动机。一般来说,肯定的、积极的情绪有利于问题解决,反之则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动机强度会影响问题解决,动机过高过低都会阻碍问题解决,中等强度的动机最有利于问题的解决。(6)个性因素(能力、气质、性格等)差异。一般能力强者,即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强的人,一般来说,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会表现出优势。具有某种特殊能力或专业能力的人,仅对特定领域的问题解决会表现出优势。性格特征方面,如勤奋、乐观、有毅力、有信心、有合作精神等性格特征有利于问题解决;独立性、灵活性、首创性有利于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相反地,懒惰、盲从、自卑等性格特征不利于问题解决。

28.(1)教师教育的对象是学生,教师通过有计划、有目的、有系统的教育对学生施加影响,学生是教育过程的客体。学生通过掌握教师传授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培养社会生活的基本能力,在教师的影响下全面发展。因此,承认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客体性和客体地位,就是强调教育和教师的主导作用。(2)学生是发展中的人,也是认识的主体。在教育过程中外界的一切影响并不是简单地输送或移植给学生,必须经过学生主体的主动吸收、转化。教师要把人类的认识成果转化为学生的知识、智力,内化为学生的思想和实践活动,学生的积极参与、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则是关键。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规律性,而任何有效地教学必须以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特别是学习规律为前提。因此,学生始终是教育过程中教育活动的积极参与者,是认识的主体。学生在教育活动过程中具有主体地位,发挥主体作用。(3)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是相互影响、辩证统一的。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很大程度上离不开教师的主导作用,而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也必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只有在学生自身的主动参与下才能实现自我的全面发展

29.(1)影响能力发展的因素有:①遗传与营养。遗传素质是智力发展的生物前提,遗传素质是智力发展的物质基础和自然条件。②产前环境和早期经验。胎儿在出生之前生活在母体的环境中,这种环境对胎儿的生长发育以及出生后智力的发展都有重要影响。③教育与教学。学校教育对年轻一代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教育和教学对智力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④社会实践。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造自然界而发展起来的。社会实践不仅是学习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是智力发展的重要基础。⑤主观能动性。能力的提高离不开人的主观努力,即人的自觉能动性。(2)学生能力的培养:①注重对学生早期能力的培养。研究证明,儿童从出生到五六岁是大脑发育的最迅速时期,因此,要培养能力就要抓紧早期教育。②教学中要加强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与训练。能力是在掌握和运用知识、技能的过程中得到发展的。因此,要做到:在教学中教师必须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要注意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宽知识面;在教学中重视学生智力技能的训练。③教学中要针对学生的能力差异因材施教。在能力发展上每个学生是不可能齐头并进的,每个儿童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因此,教师可以通过观察、测验等方法了解并掌握学生能力的差异,从而对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教学措施、方法,进行个别指导。④在教学中要积极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和创造能力。元认知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元认知学习意识的提高、元认知知识体验的丰富、元认知知识操作的指导等途径实现。学校的教育教学应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创造性学习的环境,使其创造性潜能得以发挥。⑤社会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基本途径。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参与各种活动,如文艺、体育、社团、科学考察等,都能使学生在读书、听讲之余实际运用书本知识,亲身体验有关理论,并在成功和失败中积累经验,从而发展成为知而多能的人。⑥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其目的就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具体来讲,就是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需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培养他们坚强的学习意志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良好的性格特征

30.(1)适应性活动。(2)无关动作减少甚至停止。(3)呼吸运动的变化

31.(1)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推动人类社会进入了信息化时代。信息社会正在从根本上改变人类的生存方式,毫无疑问,也将从根本上改变人类的教育方式和学习方式。

(2)教育信息化是基于电脑和互联网的教育内容更新和教育形式变革的过程。促进教育向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学习任何内容的彻底转变。

(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