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谈诗论道,莫让浮云遮望眼
摘要:近五年安徽省语文中考命题稳中有变,在古诗文考点部分有一些变化值得我们欣喜。本论文将根据新课标,围绕古诗文考点,谈一谈安徽省语文中考试卷中古诗文部分近五年的命题规律与复习建议。关键词:安徽中考,新课标,古诗文,命题规律,复习建议
引言:安徽省2022年中考刚拉开序幕,作为一名九年级语文老师,非常期待整张语文试卷的命题。本篇论文将结合安徽省最近五年的古诗文考点,整理出出题的内容与规律,为新一届的中考复习提供参考。论文中没有特殊说明的题目,都是安徽省中考试卷,此后不再赘述。一、近五年安徽古诗文考点的规律分析(一)《语文课程标准》第四学段对于古诗文学习的要求
1.学段要求
“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背诵优秀诗文80篇(段)。”2.课标评价建议之“学业水平考试”部分
“考试命题应以情境为载体,依据学生在真实情境下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评定其素养水平。命题情境可以从日程生活、文学体验、跨学科学习,也可以从个人、学校、社会等角度设置。”强调参与当代文化生活,关注学生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体认,增强文化自信。相较于2011版课标评价建议——“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考察学生的记诵积累,考察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词法和句法的概念不作为考试内容”,2022版课标更注重学生能否在真实的情境中正确合理地运用语文知识。2022年中考古诗文默写全部是理解性默写,体现了新课标的要求。(二)古诗文在中考试卷中的考查内容、形式及规律
1.考查内容:近五年古诗文在中考中考查的内容限定在《语文课程标准》附录部分推荐篇目7—9年级学段的60篇(新课标删除了《河中石兽》。12.考查形式:①古诗文的默写,分为上下句默写或理解性默写两种; ②文言文比较阅读,分为课内比较阅读和课外比较阅读两种。3.考察规律:
(1)最近5年,文言文一般出1到3篇,均分近3分。18年考3篇,占值4分:所以动心忍性,_____。(《孟子》)
至于夏水襄陵,____。(郦道元《三峡》)
《送东阳马生序》中,宋濂面对衣着华丽的“同舍生”的态度是“______”。19年考1篇,占值1分:_____,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20年考2篇,占值3分:谈笑有鸿儒,______。(刘禹锡《陋室铭》)
《岳阳楼记》中,“______,______。”表现了范仲淹以天下为己任、苦己为人的精神品格。21年考1篇,占值1分:黄发垂髯,_______。(陶渊明《桃花源记》)
22年考2篇,占值4分:写景要抓住景物特征。陶弘景《答谢中书书》中“_______,_______”两句用简洁的文字写出了山之高、水之清;柳宗元《小石潭记》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溪水的蜿蜒曲折,时隐时现。(2)最近五年,考察过的古诗。表1近五年考察过的古诗备注:古诗重复率不高,2023年中考复习对近五年没考察的古诗文要多加注意。 22年中考后整理出的未考篇目:《蒹葭》《十五从军征》《饮酒》《登2幽州台歌》《次北固山下》《使至塞上》《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卖炭翁》《雁门太守行》《赤壁》《泊秦淮》《相见欢》《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天净沙·秋思》《论语余11》
《曹刿论战》《庄子》《列子》《邹忌讽齐王纳谏》《出师表》《与谢中书书》《杂说》《小石潭记》《醉翁亭记》《湖心亭看雪》
22年出现一首小学阶段的古诗——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这再一次提醒师生,诗词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再诵读,唯有理解,才能记忆深刻。下一年中考备考不必要再下沉小学阶段复习所有古诗词,学生课下浏览即可。(3)在出题方式上由考察机械性记忆往考察理解性记忆转变。18年6句记忆性默写,6分;2题理解性默写,4分。19年—21年4句记忆性默写,4分;3题理解性默写,6分。18年开始变革题型,18—21年趋于稳定:记忆性4分,理解性6分。22年10句理解性默写,和江浙试题趋向一致,注重学生的理解与运用能力的考察。因此日常复习,要先梳理诗歌主要内容,再去默写或做题。(4)基于课标,观摩先发地区的古诗考点
22年新课标在“教学建议”里提到“创设真实而富有意义的学习情境,凸显语文学习的实践性”,要注意减轻学生负担,避免死记硬背、机械训练。要引导学生“关注家庭生活、校园生活、社会生活等相关经验……引导学生在多样的日常生活场景和社会实践活动中学习语言文字运用。”
课标在“学业水平考试”这一节里面提到命题规划和要求:重视命题规划,倡导设计基于情境的探究性、开放性、综合性试题。考试命题以情境为载体,依据学生在真实情境下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评定其素养水平。核心素养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建构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是文化自信和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的综合体现。因此,要关注学生在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例1.(2021年宁波)2.下面是爱国诗文朗诵会的开场白,请你补全。3爱国,是诗文常见的主题。诗人们歌咏祖国大好河山,表达对国家命运的牵挂,抒发个人报国之志。“造化钟神秀,____(1)”,杜甫描绘泰山雄姿赞美壮丽河山。“(2)____,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以落花自喻,表达心系国家的一腔深情。“报君黄金台上意,____(3)”,抒写戍边将士忘身报国之情。“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4)”,抒发辛弃疾力图收复失地的壮志。“(5)____,____。”范仲淹《岳阳楼记》中拓展古仁人的忧乐观表达自己的政治抱负。“(6)____,_____”,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中借写风雨梦境抒发报国之志。“(7)____,_____?”,文天祥《过零丁洋》中直抒胸臆表达视死如归的坚定信念。……爱国情怀成为这些诗文最感动人、最振奋人心的旋律。江浙一带的古诗文默写考点基本上是建立在情境中的,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此考点一出,就是告诉授课老师,日常教学既要“走入课本”,更要“走出课本”。安徽省最近几年的考点也在逐渐向江浙一带靠近,从教与考两方面来看,都值得我们借鉴。(5)关注传统文学文化常识
从19年—21年连续三年的安徽中考语文卷看,除了古诗文默写,文言文阅读,在综合实践活动等环节的考察中,都有涉及传统文化试题。19年考到古人常用交通工具、送别习俗、律诗对仗;20年考到文化名人字号、遗迹、戏曲常识;21年考到民族乐器。19年和20年分值是7—8分。22年虽未考该知识点,但也不能据此一点就忽视文学文化常识的复习。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倡文化自信,是党中央的战略,这已经被写入新的《课程标准》中。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作为检测学业水平和毕业升学合二为一的中考,语文试卷自然也要渗透更多的传统文化内容。 九年级的古诗文复习中,要依据课标,结合课本,把相关的传统文化梳理并带学生过一遍,做到“凡书中均有印象”。(6)文言文比较阅读部分规律初探
18年【乙】长勺之役,曹刿问所以战于庄公。公曰:“余听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断之。”对曰:“是则可矣。知夫苟中心图民①,智虽弗及,必将至焉。” (节选自《国语》)
19年【乙】立身成败,在于所染①。陛下贞观之初,砥砺名节,不私于物,4唯善是与②,亲爱君子,疏斥小人。今则不然,轻亵小人,礼重君子。重君子也,敬而远之;轻小人也,狎③而近之。近之则不见其非,远之则莫知其是。 (节选自魏征《十渐不克终疏》)
20年【乙】咏菊白居易
一夜新霜著①瓦轻,芭蕉新折败荷②倾。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③初开晓更清。 21年[乙]二十六日,发大溪口,入瞿塘峡。两壁对耸上入霄汉其平如削成。仰视天如匹练然。水巴落,峡中平如油盎①。过圣姥泉,盖石上一罅②。人大呼于旁则泉出,屡呼则屡出。晚至瞿塘关,唐故夔州,与白帝城相连。关西门正对滟滪堆③。堆,碑石积成,出水数十丈。土人云:“方夏秋水涨时,水又高于堆数十丈。”
(节选自陆游《入蜀记》)
22年【乙】陕西因洪水下大石塞山涧中,水遂横流为害。石之大有如屋者,人力不能去,州县患之。雷简夫为县令,乃使人各于石下穿一穴,度如石大,挽石入穴窖之,水患遂息也。(选自沈括《梦溪笔谈》
①18—22年,文言文阅读考查都是以比较阅读的形式出现的,在此之前以单篇考查为主。18、19、21、22年所加课外文言文篇幅或者难度逐渐增大,分别与《曹刿论战》、《出师表》、《三峡》和《河中石兽》对比阅读,涉及内容是君子治国之道、欣赏祖国大好河山、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问题。 20年,变课外文言文为浅显的课外古诗,与《爱莲说》对比阅读,涉及内容是对文本中莲与荷情感的理解。②看似篇幅增加,难度增大,细究题目,实际上还是围绕书本出题。●字词理解题,均出自课本。乙文涉及字词在书本可以溯源。●语句翻译题,以短句翻译为主,依托课本,借助提示,可以顺畅翻译出来。●填空题,4年考寻找原文词句。●主观理解题,以考察文章主旨为主。●20年出现一首课外古诗词,让人很惊喜,似有意与高考对接。但是考察的题5目还是上面四点范围,而且21年又再次恢复文言文考查。不过,对后面是否和高中对接,我们拭目以待,也很期待新题型的出现。 课标里提到“促进学段衔接”这一要求,其他省份的中考题已经逐渐向高考试题靠近,注意引导学生思维的整体性与延续性。下面请看两地区的中考题。例题:2020北京中考题(二)阅读《己亥杂诗(其五)》,完成9-10题。(共5分) 己亥杂诗(其五)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兼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9.近代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告情语”。这首诗的前两句,诗人写到了①的自然之景,抒发了②之情。(2分)
10.孟浩然《春晓》中“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与本诗“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都写到了落花。请简要说明两位诗人分别借“落花”表达了怎样的情感。(3分)
例题:2021年浙江温州中考试题 图1
这两个中考先发地区都关注了古诗的鉴赏考察,结合安徽省最近五年的高考题,都有对古诗词的鉴赏,这种题型绝不是到高中才学习的,而是在初中的诗词教学中就应该渗透的。日常初中老师在授课时要教给学生赏析诗句的方法,不能止步于朗读诗词。③要关注新课标中,文言文部分的变化:
《孟子》三则中增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删除“富贵不能淫”。更改6后为(鱼我所欲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天降大任于是人也。)
《礼记》一则(虽有佳肴)改为《礼记》一则(虽有嘉肴);
《列子》一则(伯牙善鼓琴……吾于何逃声哉?)替换为《吕氏春秋》一则(伯牙鼓琴……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22年中考古诗文部分考了刚被删除的《河中石兽》一课,教师与考生初看这道题,一定大为震惊,嚷嚷不按套路出牌。细细看题,做好日常的复习工作后,其实题型是正常的,下文将细细分析。二、安徽古诗文考点复习建议(一)古诗词的复习建议
1.教学阶段还是要把古诗词讲透,让学生明其意后再背诵。切忌不上古诗词,只让学生囫囵吞枣,势必在复习阶段会给学生造成很大的时间浪费与背诵负担。2.一模二模复习的时候,要先带学生花一两分钟的时间过一下诗词的重点内容赏析,然后指出个别易错字词,最后默写或做题。并且要按照“艾宾浩斯”记忆曲线来重复复习,加深学生印象。这一点针对的是理解性默写部分,功夫在日常,不可掉以轻心。3.三模复习到中考前,建议课前留三到五分钟时间给学生复习5首诗,然后把事先搜集好的对应这几首诗的历年全国中考真题拿出来,让学生当场做当场订正。这项工作看起来很费时间,但是可以确保大部分学生古诗词部分不会失分。比纯粹的日复一日单纯的默写要更有效率。4.教材中古诗词里面一般会有文学文化常识,建议教师在复习的过程中,不要遗漏这些知识点,让学生能有点印象是最好的。(二)文言文比较阅读的复习建议
1.一轮复习(一模和二模复习):以书为本,化繁为简,打基础,背主旨,明手法。历时两个多月的一轮复习,文言文花费的时间最多。这个阶段工作要做细,凡是要求背诵的文言文,从文章到注释与翻译,都要认真过一遍。涉及主旨、手法等重要内容,日常教学中要明确好,形成规范化语言,让学生记忆下来。所以新授课要扎实,复习课才能事半功倍。72.二轮复习(三模复习至中考前):
(1)以主题为纲,同类型串联,“瞻前顾后”,加深记忆,形成专题复习。 比如说,“成才”类文言文《送东阳马生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离婚后房屋赠与协议书范文
- 检测框架合作协议书范本
- 赠与阅览室图书合同
- 二手电动车购买协议书范本
- 2025年标准合同终止协议电子范本
- 2025家居装修维修合同样本
- 法院调解私下协议书
- 财产和解协议书范本
- 2025年03月江苏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科研助理公开招聘1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03月四川成都农业科技中心公开招聘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
-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办法
- 消防更换设备方案范本
- 2024年环境影响评估试题及答案
- 【初中历史】2024-2025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下学期历史中考复习提纲
- 《电力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导则》(nbt10096-2018)
- 全过程工程咨询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湖南省2025届高三九校联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卷(含答案解析)
- 家具全屋定制的成本核算示例-成本实操
- 在线预订平台在旅行社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研究-深度研究
- 晕针晕血的处理及预防
- 《实验室仪器管理》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