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加强民族音乐教育传承与建设 论文_第1页
谈加强民族音乐教育传承与建设 论文_第2页
谈加强民族音乐教育传承与建设 论文_第3页
谈加强民族音乐教育传承与建设 论文_第4页
谈加强民族音乐教育传承与建设 论文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谈加强民族音乐教育传承与建设摘要:当代的中国音乐教育受欧美音乐文化的影响,具有很强的外来音乐元素,而对于民族音乐的教育则相对欠缺,伴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改革发展,国家对民族音乐教育的问题逐渐重视起来;如何让民族音乐重新回归中国音乐教育领域,如何加强国民对民族音乐的接受度和认可度,如何让民族音乐重新散发魅力的光辉,是当下音乐教育领域工作者要着重考虑到问题。关键词:民族音乐教育,传承与创新,音乐文化我国有着悠悠五千年文明,对于音乐的理解可谓博大进深,早在新石器时代,人们就已经开始研究音乐,2001年出土的七孔鹤骨骨笛距今有约八千年的历史,还有陶勋、骨哨等乐器,都是我们的先民对音乐探索历程的见证。中华文化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和多元化,因此我国的民族音乐不仅具有统一的民族特色,也具有多样化的民族特点,值得当代年轻人重视其根本,加以学习和发扬[1]。一、民族音乐教育传承面临的现状中国近代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外来文化疯狂涌入中国,这其中就包括欧美、日韩的文化影响,包括摇滚、乡村音乐等形式在内的外来文化风格对近代中国年轻人产生了深厚的影响,这些新奇、独特的音乐风格不仅将“热爱自由”的音乐风格引入中国,也带动了国内一股崇洋媚外的风潮;进入近现代,中国音乐的发展逐渐走向正轨,很多音乐人也在尝试融合中西方音乐的创作,但都缺乏一定意义上的深入研究和创新,民族音乐教育迫在眉睫。民族音乐教育不是要让中国音乐教育回归传统,而是要让当代音乐教育有更加深入、全面的发展,在全民教育中树立起一个正确的民族音乐教育理念,从观念和意识上让大众重新认识民族音乐、树立民族自信、正视民族文化,并且积极研究民族音乐的融合与创新,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有容乃大的文化内涵发扬光大,将民族音乐赋予新的时代契机,带领民族音乐重新回归、成长甚至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让音乐成为一道中国与世界交流的桥梁,将中国大美以娓娓道来的音乐形式展现在世界眼前[2]。二、加强民族音乐教育的传承和建设 1.加强师范类院校的民族音乐教学力度

师范类院校的音乐教育对于中国未来音乐教育的发展有着基础性和决定性的作用,因此高师音乐类院校的民族音乐教学内容必须有所加强,就目前来看,高师音乐类院校的教学内容还是以钢琴、小提琴为主,民族音乐为辅,民族音乐素材也不占很多篇幅,音乐专业的教师对民族音乐的了解和认知也存在不到位的情况,这就直接影响到中国今后的民族音乐发展。因此,高师音乐类教育不仅要回归到民族音乐教育领域,更要加强相关领域理论、实践研究的课题设置,加强民族音乐教育研究的经费投入和宣传力度,集中力量组织专业化队伍,尽快促成民族音乐教学改革的理论向实践化转变的过程,进而促进教师行业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视程度和素质培养。具体来说,师范类音乐专业的民族音乐改革,首先要从课程入手,开设具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音乐文化课程,突出民族文化的趣味性、经典性挖掘,并结合多种多样的民族音乐乐器进行演奏教学,让教师能够在赏析、演唱和演奏的过程中逐渐认识、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提高对民族文化的深度认识和感悟[3]。 2.以文化促音乐,以德育促发展

对民族音乐的热爱要从对民族文化的热爱谈起,只有深深扎根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之中,才能深刻体会到民族音乐的魅力所在。青少年学生在进行民族文化的学习的过程,也是加强其对民族文化的认可度和接受度的过程,培养当代青少年对民族音乐的热爱,能够帮助学生们建立起牢固的民族自信心、责任感和国家认同感,这也是当代德育教育给音乐学科教学提出的基本要求。以“实力出圈”的河南主题晚会来说,之所以河南编排的几次晚会都能够被大众所喜爱和传播,就是因为其不落俗套、专心精品,致力于传承中华民族几千年悠久的历史文化,将其与音乐、舞蹈等艺术充分地结合起来,并以匠心精神精细打磨,呈现在观众眼前,给观众以“诚意满满”、“震撼心灵”的艺术感受。其中以《水下飞天》和《唐宫夜宴》最为大众所赞许,《水下飞天》是在水下4.5米的深度进行拍摄的,表演者是一名花样游泳冠军,拍摄期间演员一天里要反复下水两百多次,每50秒就要换一次气,连续拍摄了好几天才完成。在这个过程中,演员不仅要伴随舞蹈有节奏、标准地完成舞蹈动作,还要搭配机位、灯光随时调整角度,才能演绎出最终的“翩若惊鸿,宛若游龙”、“仙袂飘飘,跃然纸上”的完美景象。由此可以看出,大众不是不喜欢民族传统音乐和艺术,只是不喜欢千篇一律、缺乏诚意和新意的艺术,音乐教育亦如是,要让青少年重拾对民族音乐的热情,就要充分弘扬河南卫视创新传统文化的匠心精神,不断挖掘中华民族音乐的华美和新意,加以继承和发扬。 3.以情境带动音乐兴趣

良好的教学情境可以让学生们从视觉和听觉出发,更加立体地感受音乐的魅力,民族音乐具有较强的地域性和民族特色,如广义的民族音乐《春江花月夜》、《十面埋伏》、《二泉映月》等,运用中国传统特色乐器演奏,音乐一起就让人身临其境、意境辽远;又比如狭义的民族音乐,比如具有浓厚西北地域特色的《信天游》、广东的《彩云追月》、广西民歌《刘三姐》、京剧、越剧、粤剧、评剧等等。广义的民族音乐具有宏大的场景音效,搭配多媒体影音效果,教师可以让学生真情实景地感受音乐的律动,以《十面埋伏》为例,搭配《十面埋伏》电影中的竹林场景,音乐伴随着刀具在竹林中穿梭的场景,可以让学生真切地感受这首曲子所表达的危机四伏、一触即发的紧张气息;而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民族音乐,则具有更加真实的生活场景元素,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现民族音乐的发源地面貌,从民风民俗中去理解当地民族音乐形式的魅力,例如在研究西藏民族音乐时,面对皑皑雪山、清澈的河流湖泊和一望无际的高原荒滩,人们的心境自然是辽远的,唱出来的歌声也是高亢嘹亮的,纯洁辽远的歌声能够穿越广阔的高原,直达雪山深处,也直达人们的心灵。同时,音乐情境也可以由自己手中的乐器营造出来,比如《金蛇狂舞》、《梁祝》等这些传统民族音乐,可以由多人重奏来完成,并且较为简单的民族乐器,如笛子、萧等也可以演奏,教师带领学生进行练习和分声部演奏,可以通过自己的双手营造出独特的优美情境,这种教学形式比单纯的赏析更具有教学效率,也更能让学生切身体会到民族音乐的精妙所在。 4.合理看待中西方音乐的教育

中华文化从古至今一直具有博大的包容情怀,任何一种文化在来到中国这片古老而包容的土地之后,都能够找到容身之地,并绵延生息。因此中国对外来音乐文化同样是秉持着包容和共通的态度,特别是进入近代以来,日韩、欧美地区的音乐不断涌入中国,深受中国人的喜爱,近代中国音乐也受外来音乐文化的影响较大。但从教育的角度来看,社会意识形态是需要引导的,对于本民族音乐的继承和发展需要当代教育加强重视,对于外来音乐形式,我们要抱着学习的态度来看待,而不是全盘接受,要化而用之、取其精华,与民族音乐进行有机地结合和发展,才能促进中国民族音乐教育的可持续性发展。当代中国的民族音乐教育之所以有所欠缺,就是因为大众对民族音乐缺乏深入地了解,只追求较为符合当下大众审美的外来文化,将音乐欣赏品味不断与外国人看齐,忘记了本民族的音乐文化,这种现象亟须加以改正。因而,当代中国音乐的发展要摆正中西方文化的位置,“师夷长技以制夷”,这种说法虽然是在特定历史背景下提出的,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但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也正是当下中国音乐发展所需要学习的手段和方式,民族文化的创新和发展是要在不断地学习和反思中加以改进和创新,任何一种音乐或是文化,如果缺乏创新和与时俱进的精神,都将最终被不断发展的历史车轮无情地碾压,中国音乐教育也必须努力发展自己的特色音乐文化,才能始终保持发展的活力。就以《刘三姐》为例,将传统民族音乐改编为民族歌剧的形式,让民族音乐登上中国歌舞剧院的舞台,甚至走向全世界,让世界的人们通过音乐认识了敢爱敢恨、性格鲜活的刘三姐,这不仅仅是音乐的创新和传播,同样是民族文化的创新和传播。结束语

音乐是上天赐予人类心灵慰藉的礼物,音律给予一个地域独特的文化内涵,在我国音乐甚至逐渐衍生出更多的含义,中国汉代之后,“乐”更是作为一种阶级地位的划分形式,成为中国儒家思想中“礼乐制度”的主要依据来源,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可以说,民族音乐存活在中华民族的血脉中,与中华民族的精神一脉相承、绵延不息,当代民族音乐教育任重道远,肩负着将中国民族音乐不断传承和发扬的使命,也肩负着中国未来民族音乐的希望。参考文献

[1]张潇潇.民族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