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驿路梨花》精简版课件_第1页
《驿路梨花》精简版课件_第2页
《驿路梨花》精简版课件_第3页
《驿路梨花》精简版课件_第4页
《驿路梨花》精简版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驿路梨花彭荆风你能说说古代诗人吟咏梨花的诗句吗?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白居易)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刘方平)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晏殊)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秦观)悬知寒食朝陵使,驿路梨花处处开。(陆游)

1.体会文章立意、构思方面的特点。

2.了解本文记叙的顺序。

3.记叙中的抒情。教学重点:作者简介:

彭荆风,当代作家。他的小说、散文和电影剧本,多以边防军民的生活和斗争为题材。作品有《边塞烽火》《芦笙恋歌》《鹿衔草》等。

“驿路梨花”出自南宋诗人陆游诗《闻武均州报已复西京》。诗的最后两句是:“悬知寒食朝陵使,驿路梨花处处开。”驿路:过往行人所走的道路。字修葺(qì)露宿(lùsù)撵走(niǎn)

第一部分(开头至“什么人的房子呢”):主要写“我们”在梨树林中发现小屋。

第二部分(从“老余打着电筒走过去”到“可能是一位守山护林的老人”):主要写小屋帮助“我们”解除饥饿疲劳。

第三部分(从“正说着”到“哈尼小姑娘在梨花丛中歌唱”):主要写瑶族老人述说小屋主人名叫梨花。

第四部分(“第二天早上”到“常来照管这小茅屋”):主要写梨花妹讲出小屋的来历。第五部分(“我望着这群”到篇未):热情赞美,结束全篇。整体感知1、划分部分,概括大意:2、根据课文内容填写下面表格。出现顺序人物所做好事目的时间1“我”和老余修葺小茅屋给房顶加草挖排水沟向哈尼小姑娘学习,为群众着想十年后的某天早上2瑶族老人专门送粮食来方便过路人同上,及前一天晚上3哈尼小姑娘常来照管小茅屋向解放军和姐姐学习,接姐姐的班前几年,姐姐出嫁后4解放军建造小茅屋

向雷锋学习,方便过路人十多年前路过时5梨花姑娘照料小茅屋向解放军学习,方便过路人解放军盖小茅屋后至她出嫁前3、本文结构新颖,构思巧妙。从上表看全文的写作顺序是按时间顺序来写的,茅屋的建造和照料过程却不是按时间顺序来写的,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按事件发生顺序:十多年前解放军路过这里并建造了小茅屋,方便过路人——哈尼族姑娘梨花照料小茅屋——梨花出嫁后梨花妹妹继续照料小茅屋————“我们”路过这里住宿,修葺了小茅屋课文顺序:“我”和老余发现小茅屋——瑶族老人借住后送来大米——“我们”一起修葺小茅屋——梨花妹照看小茅屋——梨花妹妹说十多年前解放军路过这里并建造了小茅屋——姐姐梨花照料小茅屋十几年前解放军路过建小茅屋

梨花姑娘照料小茅屋梨花姑娘出嫁后妹妹接着照料小茅屋瑶族老人借住照看小茅屋“我们”路过住宿,修屋12345插叙插叙插叙返回插叙的作用:a补充交代了小茅屋的搭建者、照料者,以及这样做的原因,b歌颂了发扬雷锋精神的人,c使内容更加丰富,使行文有起伏。4、本文的记叙顺序是什么,找出两处插叙,谈谈作用。顺叙:课文以“我们”的见闻为线索,按照时间顺序叙述,围绕“小屋主人是谁、”展开叙述的,结构紧凑,事事关联,引人入胜。三、深度探究1.勾画出文中的四处景物描写语句。2.分别写出四处景物描写的作用:1)山,好大的山啊!起伏的青山一座挨一座,延伸到远方,消失在迷茫的暮色中。用三个动词“挨”“延伸”“消失”,由近及远,A生动地写(渲染)出了山的高、大、多的特点,B烘托“我们”焦急的心情,C为后面作铺垫。D交代背景2)第四段,文章中第一次出现梨花,实写。渲染了梨花林的优美、柔和、清幽的气氛,烘托出我和老余有了希望,得到安慰时的心情。为下文投宿小茅屋做铺垫。3)第27段,我梦在香气四溢的梨花林里漫步,第二次写梨花,虚写从嗅觉的角度渲染出了梨花林之美,以自然美衬托人物美,使自然界的梨花和小姑娘梨花相映生辉4)第37段,结尾处在写梨花,实写结构上:照应题目,首尾呼应;内容上:借花喻人,表达了对梨花姑娘美好品质的赞美之情,含蓄形象地写出雷锋精神不断传递、处处发扬这一深意,升华主题。

环境描写的作用1、交代事件发生的背景2、渲染气氛;3、烘托人物;4、推动情节发展5、突出中心1、请你谈谈“驿路梨花”标题的含义和作用思考题:5、作者是如何在叙事的过程中体现“处处”的?3、《驿路梨花》一文有三个悬念和两次误会,其内容是什么?请你谈谈“驿路梨花”标题的含义和作用。

含义:语意双关,既指自然界中盛开的梨花,又指哈尼小姑娘梨花,还象征了助人为乐的雷锋精神作用:是全文的线索,运用比喻,用洁白美丽的梨花比喻梨花姑娘美好的形象、纯洁的心灵,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引起读者阅读兴趣文中的悬念:悬念一:第4段,下文老余的话,情绪发生了变化,也产生了疑问:有了梨花就会有地方住宿,可是屋里漆黑,没灯也没人,这是什么人的屋子呢?悬念二:第三部分瑶族老人讲述自己的经历,悬念产生:不是老人,谁是小屋的主人呢?悬念三;29、30段,当我们争着感谢小姑娘时,遭到拒绝,产生疑问,解放军为什么要盖这个小茅屋呢?进而点明文章主旨:为了方便过路人,是雷锋叔叔教我们这样做的。悬念,俗称“扣子”或“关子”,一般用在文章的开头或中间,就文章的内容或人物的反常情况设置疑团,在行文中设置悬念,可以增加故事的曲折感,使情节跌宕起伏,造成文章的层次美,发人深思引人入胜,更能吸引读者。初误会再误会解误会是他(瑶族老人)?是她(哈尼小姑娘)?是他们(小屋的建造和照料者)?处处时间:十多年间—解放军空间:每个地方—路过、嫁到性别:男男女女年龄:老老少少民族:各族群众解放军、哈尼小姑娘、瑶族老人、“我”、老余小说标题的含义和作用:2、表现人物性格、品质、精神、;表达情感(深意)

2、贯穿全文的线索。含义:作用:3揭示中心或主题。1、结合文章找原意。(本意)3、交代主要内容。1、吸引读者。4、揭示中心或主题。(1)本文的中心思想

本文通过云南边疆哀牢山中路边一间小茅屋的故事,生动地表现了雷锋精神在少数民族地区生根开花不断传递的动人情景,热情地歌颂了人民群众助人为乐的高尚品德。归纳小结(2)本文主要的写作特点A、处处设疑,悬念层叠第一次误会第二次误会B、人花相映,诗情画意第一次描写梨花,实写第二次描写梨花,虚写第三次描写梨花,实写归纳小结1、我们正在劳动,突然梨树丛中闪出了一群哈尼小姑娘。走在前边的约莫十四五岁,红润的脸上有两道弯弯的修长的眉毛和一对晶莹的大眼睛。我想:“她一定是梨花。”

2、瑶族老人立即走到她们面前,深深弯下腰去,行了个大礼,吓得小姑娘们像小雀似的蹦开了,接着就哈哈大笑起来:“老爷爷,你给我们行这样大的礼,不怕折损我们吗?”老人严肃地说:“我感谢你们盖了这间小草房。”

3、为头的那个小姑娘赶紧插手:“不要谢我们!不要谢我们!房子是解放军叔叔盖的。”

4、接着,小姑娘向我们讲述了房子的来历。十多年前,有一队解放军路过这里,在树林里过夜,半夜淋了大雨。他们想,这里要有一间给过路人避风雨的小屋就好了,第二天早上就砍树割草盖起了房子。她姐姐恰好过这边山上来抬菌子,好奇地问解放军叔叔:“你们要在这里长住?”解放军说:“不,我们是为了方便过路人。是雷锋同志教我们这样做的。”她姐姐很受感动。从那以后,常常趁砍柴、拾苗子、找草药的机会来照料这小茅屋。

5、原来她还不是梨花。我问:“梨花呢?”

6、“前几年出嫁到山那边了。”

7、不用说,姐姐出嫁后,是小姑娘接过任务,常来照管这小茅屋。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

1.那群哈尼小姑娘中为首的一个有什么特点?

1.她美丽、活泼、纯洁、热情,有助人为乐的精神。

2.选段插叙了一件什么事?(从原因、经过、结果三个方面简要概括)插叙的作用是什么?

十多年前,解放军行军在树林里淋了雨,为方便过路人盖了一座小茅屋。解放军走了,梨花姑娘常常照料这小茅屋。

插叙的作用是,补充交代了小茅屋的搭建者、照料者,以及这样做的原因,歌颂了发扬雷锋精神的人,使内容更加丰富,使行文有起伏。3.揣摩下下列语句,分析加点词语表情达意的作用。(1)“瑶族老人立即走到她们面前,深深弯下腰去,行了个大礼……”(2)“不,我们是为了方便过路人。是雷锋同志教我们这样做的。”她姐姐很受感动。从那以后,常常趁砍柴、拾菌子、找草药的机会来照料这小茅屋。

3.(1)描写了老人行礼的动作,表现出老人对小姑娘们诚挚的感谢之情。(2)“很受感动”表明了她对发扬雷锋精神的解放军同志的敬仰,也点出了日后照管小茅屋的感情因素。“常常”,说明她发扬雷锋精神助人为乐成为自觉行动。4、本篇中的解放军和梨花姑娘并未直接出场,而是通过其他人物的语言写出他们的行动。这是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明确:本文对解放军和梨花姑娘,运用了侧面描写的方法。运用这种写人方法,把文章中的时间集中在一个夜晚和早晨,插叙过去的事件,大大节省了篇幅,构成了曲折生动、波澜起伏的故事情节,有利于表达作品的主题。5、文中引用的一句诗作者是

,是

(指朝代)人。本文作者是

。5、陆游,南宋,彭荆风

6、选文描写的人物中,直接描写的有

,间接描写的是

。6、我们、瑶族老人、哈尼小姑娘;梨花、解放军

7、选文第4段在全文属于

的顺序,结合课文内容,指明深山中小茅屋的主人

。7、插叙,小茅屋的建设者和照料者

8、文章结尾引用“驿路梨花处处开”的诗句,其作用是:结构上,

;内容上

8、照应题目,首尾呼应;借花喻人,表达了对梨花姑娘美好品质的赞美之情,含蓄形象地写出雷锋精神不断传递、处处发扬这一深意,升华主题。

9、作者说:我“是怀着抒发自己对一代新人的崇敬心情来写作的”。看下列句子中,倾注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①这天夜里,我睡得十分香甜,梦中恍惚在那香气四溢的梨花林里漫步,还看见一个身穿着花衫的哈尼小姑娘在梨花丛中歌唱……

②一弯新月升起来了,我们借助淡淡的月光,在忽明忽暗的梨树林里走着。山间的夜风吹得人脸上凉凉的,梨花的白色花瓣轻轻飘落在我们身上。

③白色梨花开满枝头,多么美丽的一片梨树林啊!

④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本文是以梨花来象征梨花姑娘等人的雷锋精神的,所以文中对自然界中梨花、梨树林的赞美,都倾注着作者对一代新人的赞美、热爱、崇敬之情。10、无私奉献受到人们的称赞,市场意识也正在增强。假如哈尼小姑娘在这里开起了旅店,勤劳致富,你怎么看?11、根据文章的中心思想,请你试着给“驿路梨花处处开”对个下联?上联:驿路梨花处处开下联:8、略点拨:设题意图,语文与社会生活相联系,提高学生思维和表达能力。不求统一看法,但求写出自己的独到见解。9、示例:雷锋精神代代传一座草顶、竹篾泥墙的小屋出现在梨树林边。屋里漆黑,没有灯也没有人声。这是什么人的房子呢?

老余打着电筒走过去,发现门是从外扣着的。白木门板上用黑炭写着两个字:“请进!”我们推开门进去。火塘里的灰是冷的,显然,好多天没人住过了。一张简陋的大竹床铺着厚厚的稻草。倚在墙边的大竹筒里装满了水,我尝了一口水清凉可口。我们走累了。决定在这里过夜。

老余用电筒在屋里上上下下扫射了一圈,又发现墙上写着几行粗大的字:“屋后边有干柴,梁上竹筒里有米,有盐巴,有辣子。”

1、作者是按照由

的顺序介绍小茅屋的环境的,小茅屋的特点是

,由外到内,简陋,屋主考虑周到

2、作者特别点明水的“清凉可口”是为了一方面写出

,另一方面写出

。2、“我”口渴,突出主人放水的作用;水的新鲜,说明主人随时在迎候过路人。

3、在文中找出,一处与“老余用手电筒在屋里上上下下扫射了一圈”相照应的环境描写

3、屋里漆黑没有灯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