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33关于在无锡市新区建立无锡市新区国际医院可行性报研究告江苏金南集团
一、申请单位名称、基本情况及申请人姓名、年龄、专业履历、身份证号码申请单位名称:无锡金南医疗投资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注册地址:无锡市广石路88号。电话:0510-法人代表:XXX国籍:中国身份证号码:法人代表的基本情况:俞成良同志系江苏金南集团公司、无锡金南医疗投资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法人代表。江苏金南集团是以第三方物流服务和汽车制造为主体的综合型企业集团公司,围绕以车为中心,以物流与汽车为两大载体,在物流、汽车、贸易、客运、培训、教育、医疗七大行业中向纵深发展。物流版块的发展目标是早日整体上市。发挥集团资源优势、实现同步协调发展、全面提高集团经济发展的整体效益和品牌效应。为了体现集团公司的社会责任和公益理念,新成立的江苏金南医院投资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坚持“高起点、高投入、高科技、高效率”的发展思路,顺应国家实施医疗改革的方向和医疗集团化经营的思路,坚持以医疗市场为导向,以社会公益为前提,大力推行医疗机构的现代化管理,努力发展特色医学技术,不断加强与各大医院、医学院校、科研机构及国内外权威医疗机构的技术协作,努力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医疗需求。以中华的传统文化为主导,实施积极的知识与资本运作,积极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医院管理和经营模式,在新建、投资、咨询、托管各级各类医院、发展与引进专科专病技术、进行医院的资本运营和医疗市场策划以及国际化方面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医院将以良好的信誉与经营业绩赢得社会的广泛认可。投资医院所在地区人口、经济和社会发展概况无锡市是国家的历史文化名城。城市面积=====平方公里,人口====万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无锡市紧紧依靠全市人民,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努力保持经济社会平稳较好发展。预计,2009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000亿元,同比增长11.5%左右,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8.1万元;财政总收入1062亿元,增长16.8%,其中一般预算收入415.9亿元,增长13.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均增长10%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2.8%;居民消费价格指数99.5,各项工作迈上了新的台阶。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387.6亿元,增长27.2%。落实中央投资项目市级配套资金31亿元,安排市本级经济发展专项资金7亿元。投资结构持续优化,工业技改投入增长16.7%,服务业投入占比达到55.3%,预计,进出口总额完成439.5亿美元,其中出口260.1亿美元。利用外资结构改善,高新技术和现代服务业外资占比大幅提升,成为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力量。预计完成到位注册外资32亿美元,增长1.1%。服务保障力度加大。积极开展银企合作,组织金融机构向1976户企业提供授信支持1640.5亿元。全市金融机构各项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7405.7亿元和5474.9亿元,其中中长期贷款占比提高到43.1%。大力实施机械装备、纺织服装、现代商贸等十大产业调整提升计划,积极培育传感网、新能源、软件服务外包和文化创意等九大类重点新兴产业,预计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43.6%;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42.5%;现代高效农业面积累计超过7万公顷,占全市耕地面积的50.6%。“科技创新和服务外包促进年”活动成效明显。设立市级创业投资引导资金10亿元,安排政产学研和国际科技合作专项资金1亿元。与“7+1”政产学研联盟院校签订合作项目累计达2500多项,研发投入超过75亿元。全市累计建成创新创业创意载体750多万平方米,集聚科技型企业2900多家。新增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98家。预计全社会研发费用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2.3%。无锡被列为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产业竞争能力增强。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国家传感信息中心)获国务院批准,中国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正式成立。无锡市城市功能进一步提升。完善新城建设、老城改造和产业园区发展等重点规划,完成一批公共服务设施专项规划。太湖新城框架基本成型,锡东新城建设全面展开。惠山古街、清名桥等五大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建设进展顺利,运河公园建成开放。绿色无锡建设成效凸显。全年造林绿化4680公顷,市区新增城市公共绿地837万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达13平方米,无锡成为省内惟一的“国家森林城市”,无锡新区创建成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区,无锡市、江阴市被确定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城市。城乡养老保障覆盖总人数达341.9万人。41.9万名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增加养老金139.5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均筹资水平超过300元,市区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补助标准提高到98.5元。市区2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按规范化标准建设到位,严格执行社区药品统一配送、零差率销售和社区卫生优惠及免费服务制度,药品价格和大型设备检查收费降低30%。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启动。传染病、慢性病、职业病防治等公共卫生工作全面加强。市人民医院二期扩建正在实施,市妇幼保健院新门诊大楼、精神残疾康复中心等建成投用,市二院、市三院、市五院(市中医院)等病房、门诊大楼改扩建已经即将完成无锡已进入工业化后期,这是一个产业优化升级、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拐点,也是一个创新发展模式、实现现代化跃升的关键时期。近年来,无锡市积极加大投入、力促转型,为后续发展积蓄了潜力和后劲;消费市场热点增多、日趋活跃,为经济增长提供了内源动力;城市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为无锡拓展了新的发展空间。我们必须科学把握后危机时代的形势变化,应对各种困难挑战,抢抓世界范围新技术革命和新产业发展机遇,全力争取赢得新的发展优势。根据无锡所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与实际情况,温家宝总理对无锡提出了建设“生态城、高科技产业城、旅游和现代服务城、宜居城”的殷切希望。“四城”定位,高屋建瓴,言简意赅,是对无锡现代化建设目标的高度概括和内涵提升,是无锡城市转型、发展方式转变与现代化建设的大目标和总方向。建设生态城,就是要把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有机统一起来,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作为主要抓手,突出源头控制,强化综合治理,发展绿色经济,建设低碳城市,使无锡走上山川秀美、城市繁荣的和谐发展之路。建设高科技产业城,就是要集聚科教资源,吸引高端人才,全方位构筑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区域自主创新体系,全力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培育区域高科技产业体系、企业体系、产品体系和品牌体系,构筑创新型产业高地。建设旅游和现代服务城,就是要把旅游业发展作为优化服务经济结构、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牌的重要手段,使旅游业成为现代服务业的龙头、城市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同时,围绕旅游核心功能,发展大旅游,带动大服务,促进现代服务业壮大规模、提高水平,全面提升中心城市发展能级。建设宜居城,就是要把市民福祉提高、生活环境改善和经济增长、城市功能完善结合起来,充分整合无锡的自然优势、经济优势和人文优势,全面系统地提升城市宜居品质,把无锡打造成一个市民自豪、生活舒适的现代化城市。坚持区域城市化发展导向,以城乡一体化为目标,统筹城乡发展,增强中心城市集聚辐射功能,致力打造个性鲜明、特色彰显的现代化山水湖滨城市。优化城乡空间布局。努力提高太湖新城公共服务配套能力,加快建设市民中心、会展中心和大剧院等重点工程,营造新城风貌特色。围绕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不断深化改革创新,充分发挥对外开放的带动作用,进一步激发经济社会发展的动能与活力。优化所有制结构。完善市场竞争机制,放宽市场准入,激励民间投资,增强民营经济竞争力。鼓励企业改善经营机制,充分利用国内外资本市场,促进民营企业发展壮大。高度重视中小企业发展,推动中小企业技术进步和结构调整。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规范投资行为,完善监管制度,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提升开放型经济国际竞争力。开放型经济是无锡的优势和特色,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懈怠和放弃。要创新理念,突出重点,增创对外开放新优势。实施多元化利用外资战略,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促进引资与引智相结合,引智与培育新兴产业相结合,着力引进有利于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和区域协调发展的外资项目。强化开发区资源优化整合,提升开发区功能,加快各类创新要素向开发区集聚。坚持以人为本发展理念,继续加大民生领域和社会建设投入力度,全力办好市政府30项实事项目,稳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社会全面进步。探索建立城乡一体的居民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制度,完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与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的整合并轨。进一步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全市企业养老、基本医疗保险覆盖人数分别增加10万人和4万人。完善社会救助体系,提高社会救助覆盖面。提升公共服务能力。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全面推行基本药物制度,稳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努力提升医疗服务水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探索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完成市二院综合病房大楼建设,推进市中医院易地新建、三院改扩建、人民医院二期和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等工程建设。无锡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简称无锡新区)自1992年启动开发建设以来,已经走过18年不平凡的历程。无锡新区现辖无锡(太湖)国际科技园、无锡空港产业园、无锡高新区、无锡新加坡工业园、无锡出口加工区等若干园区和两个镇、四个街道,行政区域220平方公里,人口约90万人。经过“一次创业”,无锡新区现已成为无锡市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对外开放窗口、科技创新基地,综合实力和创新能力跻身全国54个国家级高新区的先进行列。无锡新区以占全市6%的人口、土地,创造了占全市15%以上的地区生产总值和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5%的规模以上工业产值、40%的服务外包产值、45%的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50%的到位外资、60%的进出口总额、90%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对全市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发展起到了强劲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无锡新区坚持集约发展,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建成全国首批ISO14000环保示范区,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1.5%。全区每平方公里GDP产出超过1.7亿元,是全市平均水平的3倍,集约开发水平居全国开发区前列。2007年,无锡新区万元GDP综合能耗0.46吨标煤,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3;工业区亩均投资和产出分别超过250万元和320万元。积极建设以企业为主体的小循环体系,以生态园区为核心的中循环体系,以绿色新区为目标的大循环体系,力争早日建成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根据与无锡市城市总体规划全面对接的要求,无锡新区实施区域一体化开发,建成工业、研发创意、生活居住、商贸流通、历史文化、生态农业互相呼应、和谐发展的总体格局,着力形成由“四轴”、“六大功能板块”构成的220平方公里的全区域城市化科技新城发展框架。“四轴”,即以长江路为纽带的高新产业发展轴、以新华路为纽带的创新创业发展轴、以沪宁高速为纽带的现代服务业发展轴、以伯渎港河为纽带的人文生态发展轴。“六大功能板块”,其中包括,先进制造业功能板块着力提升高新区A区和B区,拓展高新区C区;商贸商务功能板块以建设中国工业博览园为目标定位,努力打造现代服务业旗舰区;空港物流园区功能板块以苏南(硕放)国际机场建设为契机,着力发展空港物流产业和临空型先进制造业两大重点产业,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空港新市镇;高科技创新研发功能板块着力打造太湖国际科技园以及创新孵化、创新产业化两个“金三角”;吴越文化功能板块以建设中国吴文化博览园为目标定位,着力提升“三泰一址”保护和开发水平,充分挖掘吴文化独特地域文化资源,彰显文化内涵;生活居住区功能板块重点拓展国际教育、国际金融、国际生活等三大国际化服务功能,积极营造高品质人居环境。到2010年,建成具有完整城市形态的创新型国际化科技新城,成为无锡市“一体两翼、七区一体”的重要城市副中心。在城市建设方面,无锡新区的十二五规划以高起点科学规划为指导,加快全区域城市化进程,建立布局合理、设施现代、功能完善的城市服务体系。新区处于无锡城市国际化的最前沿,在进一步加快推进经济国际化水平的同时,进一步推进城市服务功能的国际化,迅速改变城市国际化与经济国际化不相协调的局面,倾力打造国际化城市先导区核心区,使新区的国际化元素在现有基础上有新的重大集聚和跃升。大力实施新区推进城市国际化四项行动计划:一是实施国际金融行动计划,积极引进新的外资银行、保险、信托、担保、风险投资等公司,加快形成全市国际金融服务集聚区。二是加快实施国际物流行动计划,引进一批国际著名的先进物流公司,建设一批国际化大型专业市场,打造苏南国际物流集散区。三是加快实施国际社区行动计划,着力打造“一镇”(鸿山新市镇)、“一城”(太科园创意生活城)、“两街”(新天地东亚风情街、欧陆风情街)、“五区”(长江国际、第一国际、新洲花园等五个国际社区),集成配套国际酒店、国际医院、国际餐饮、国际休闲、国际教堂等高品位国际化生活服务设施,建立二甲以上标准的国际化综合性医院。四是加快实施国际教育行动计划,在新区商务商贸区核心地段,规划建设1000亩左右的国际教育社区,引进欧、美、日、韩等国际著名教育机构,以市场化方式运行管理韩国人学校、日本人学校、伊顿国际学校、无锡市国际学校,形成立足无锡、服务和辐射长三角经济圈的高品位国际教育社区,充分满足外籍人士对子女教育的需求。在社会事业方面,无锡新区坚持以人与自然和谐、人与人和谐、人的自身和谐为目标,以利益和谐为核心,以改革开放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为关键,以提高党的先进性和执政能力建设为保障,加快构建和谐社会。无锡新区已经在整体实现了全面小康,完成了“第一个率先”的历史任务,现已进入率先基本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巩固提升全面小康建设成果,让开发建设成果普惠于民,大力实施“富民三大计划”,即“创业行动计划”、“物业星火计划”和“股份合作计划”,促进就业,鼓励创业,兴办物业,发展产业,改变以工资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为主的收入结构,提升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的比重。大力实施改善民生十大工程,不断发展和优化民生工作,着力提升和解决一批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新的民生工作。进一步提升人民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建立了具有无锡新区特色的“家家有创业、人人有物业、家家有就业、人人有保障”的市民和谐生活新体系。紧紧围绕无锡市基本现代化五大类28项指标体系,同时结合新区区域经济发展实际情况,确定新区实现基本现代化五大类32项指标项目,努力实现经济发展、创新动力、城市功能、生活质量、资源环境率先达实现基本现代化。积极推进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全面推进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努力建设法制健全、政治稳定、百姓安宁、社会和谐、群众满意的法治新区。在经济发展方面,无锡新区自建区18年以来,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己任,聚焦电子信息、精密机械及机电一体化两大产业集群,加快促进高技术产业从加工装配为主向自主研发制造延伸,形成以国际先进制造业为主导、高新技术产业为支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自主品牌产品为根本的产业发展新格局,打造具有国际影响的先进制造和技术基地。着力提升发展国际先进制造业,形成了国内具有重要影响的日资高地、韩资板块和欧美组团。集成电路、精密机械、太阳能光伏产业等制造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截至2007年底,累计批准注册外资130亿美元,实际到位外资100亿美元,引进外资项目1500多个,世界500强跨国公司已有60多家投资了80多个项目。明确了以海力士、尚德为代表的硅科技产业作为提升发展国际先进制造业的主抓手和突破口,努力打造“中国第一硅科技产业城”。加快发展现代高端服务业。以NEC、清华紫光、希际、好莱坞数码影视等为代表的软件、文化创意及服务外包产业,标志着无锡新区国际化高端服务业集群正在迅速形成,2010年,软件产业产值突破1000亿元。在人才科技方面,无锡新区坚持走经济国际化与科技创新双轮驱动之路,坚持走以应用研发为主导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之路,坚持走以科技创新为主线的内涵式集约型发展之路,加快建立以政府为引导、以企业为主体、以项目为中心的自主创新体系。无锡新区以创新型国际化科技新城建设为总定位,以区域特色自主创新体系建设为主抓手,强力推进创新体系和创新能力建设,强力推进自主创新、科技创业、品牌创优,在实施自主创新国家战略中提升定位、奋发有为,争创国家科技创新先导区,为无锡建设创新型城市当先锋打头阵。已经建成IC设计、软件、液晶、动画、高新技术创业服务等五大国家级科技创新及产业化基地,成功创建了国家火炬计划无锡新区汽车电子及部件产业基地、国家级留学生创业园、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国家级动漫基地、国家高新技术产业标准化示范区等国家级品牌,以及省级软件外包园、省级离岸服务外包基地等省级品牌。培育了尚德太阳能、美新半导体、永中科技等一批具有较大成长潜力的民营高科技企业。“十一五”期间是无锡新区建设创新型、国际化科技新城,实现“二次创业”,成为全市“两个率先”先导区、示范区的重要时期,今年已经建立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全面保障居民健康水平。全区以镇、街道为单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覆盖率达100%,以社居委(村)委单位合理设置社区卫生服务站,服务人口在2000—4000人,确保95%以上社区居民从住所步行10—15分钟可到达。健全和完善“七位一体”(集医疗、健康促进、预防、保健、康复、计划生育、红十字于一体)的功能,形成“小病到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新型医疗卫生服务模式。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规范化管理,居民自觉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门诊就诊比例达到70%以上。2010年底建成全国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建立便捷高效、富有竞争力的医疗救治体系,全面提高卫生服务能力。无锡市新区医院按二级甲等医院的标准建设。各镇(街道)均要建立并完善一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鼓励社会力量投资民营医疗机构,适当控制个体诊所设置。合理调整医疗机构床位配置,全区床位总量保持在2.5张/千人口的现有水平,预计缺口在1500张病床左右。提高卫生技术队伍水平,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中,卫生技术人员的比例要达到5.0人/千人口,其中执业(助理)医师2.2/千人口。加强在职乡村医生的学历继续教育,所有乡村医生必须全部具备执业助理医师以上资格。建立城乡接轨、措施有力的医疗保障体系,全面提高医疗保障水平。建立全区统一的失地农民医疗保障体系。以区统筹为主建立新区农民医疗保险制度,解决人民群众最低医疗需求。强化“政府投入、集体扶持、个人参与”原则。进一步加大筹资力度,政府投入每年增长比例与区可用财力增幅持平,个人出资要达到居民年均收入的3%。到2010年,居民医疗保险基本与城镇医疗保险接轨。要探索与商业医疗保险的合作机制。建立和完善以便民利民为宗旨,以市场为导向,以实现产业化为目标的城乡一体的社区服务体系。已经全面完成各镇、街道社区服务中心的建设,完成各社区服务站、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所有社区至少设置“四室三站一场所”(即办公室、综合活动室、党建活动室或市民学校、图书阅览室;社区服务站、社区警务站、社区卫生服务站;室内社区健身活动场所或室外娱乐健身场所)。完善社区组织架构、管理制度、设施建设、服务功能和活动制度,着力打造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区。建立和完善以老年人为主体的社会福利服务体系。要切实落实“五保”供养政策,解决好“五保”对象供养标准偏低及应保未保的问题,确保全区五保老人供养率保持100%,供养标准不低于当地人均生活水平,集中供养率达到97%以上。积极探索建立政府调控、公有民办、民办公助、法人治理等新的社会福利体制,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发展多种经济成份的社会养老事业。各镇(街道)敬老院(社会福利中心)要不断改善服务设施,逐年扩大床位数量,提高服务质量。以合作医疗为抓手进一步发展卫生事业。新区正在建立防治有效、反应快速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全面提高卫生防病能力。要全面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按标准健全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机构建设,可以考虑与新区医院合并建设,进一步加强疾病的应急、快速反应和处理等综合能力。法定传染病总发病率控制在250/10万以下;做好重大传染病、爱滋病、结核病、血吸虫病等疾病的预防工作,现代结核病控制以乡镇、街道为单位,覆盖率达100%,慢性病患率得到有效控制。全面加强卫生监督执法工作。全面加强卫生监督员队伍和地方性卫生法规建设,建立一支高效、廉洁、公正的卫生监督执法队伍和完善的卫生法制体系,负责对全区的医疗机构、公共卫生、食品卫生、职业卫生、饮用水卫生、母婴保健、传染病防治、采供血等综合监督执法工作。卫生监督覆盖率达100%,卫生监测合格率达85%以上,集体性食物中毒得到有效控制。进一步发展妇幼保健事业,所有镇(街道)要至少确保2名专业人员从事妇幼保健工作。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控制在12‰以下,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15/10万以下,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孕产妇、儿童保健覆盖率达98%以上,切实保障流动人口在卫生事业上享受法定的同等权益。建立建管并重、宣教结合的爱国卫生体系,提高居民生活质量。要完善市政、环卫、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到2010年,全区自来水普及率、卫生户厕普及率达100%。要进一步加强卫生镇、村创建力度,探索长效管理机制。到2010年,100%的镇建成省级卫生镇,85%以上的村建成省级卫生村。全面推进健康城市建设,积极实施“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达85%以上,健康行为形成率达75%以上。建立城乡接轨、措施有力的医疗保障体系,全面提高医疗保障水平。建立全区统一的失地农民医疗保障体系。以区统筹为主建立新区农民医疗保险制度,解决人民群众最低医疗需求。强化“政府投入、集体扶持、个人参与”原则。进一步加大筹资力度,政府投入每年增长比例与区可用财力增幅持平,个人出资要达到居民年均收入的3%。到2010年,居民医疗保险基本与城镇医疗保险接轨。要探索与商业医疗保险的合作机制。逐步构建老年社会照料服务网络。根据“就近就地,方便老人”的原则,“十一五”末,建成6所集寄养、五保、活动中心、社区服务站为一体的镇(街道)级为老服务中心,达到功能齐全、设施良好、环境舒适、管理服务一流。完成坊前镇敬老院的改建。争取办成一所社会兴办的老年福利机构,创出一条老年事业市场化、产业化的路子。街道社区居委会要围绕“四个一”(即一个社区服务站(包括医疗服务)、一支为老服务志愿者队伍、每月一个固定的志愿者活动日、一个帮扶困难老人小组),加强社区为老服务建设,广泛动员和鼓励社区各单位积极参与社区为老服务,实现资源共享。继续加强社会事业的改革力度。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共无锡市委无锡市人民政府关于全力实施改革攻坚七项重点工作的决定》的精神,按照分类定位、分开管理、分别改革的要求,稳步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特别是要全面推进社会公益类事业单位改革。无偿性公益类事业单位的改革参照承担经济社会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改革的实施意见进行。有偿性公益类事业单位改革,将管理职能和经营、作业职能分离,有管理职能的上交政府或政府授权的行政管理类事业单位。同时,内部实施企业化管理,加大用人和分配制度改革,按照“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原则,老人保留事业身份,工资进入档案,实行聘用合同制;新补充人员(除政策性安置外)一律实行公开招录,不再进入事业编制,实行合同制和代理制。继续加大公共卫生、基础教育和群众性文化体育事业等领域政府资金的投入。允许承担非基本医疗的部分医院和非基础教育阶段的部分学校按民办医院、民办学校机制运作,或整体转制,或股份制改造。加快推进医疗和教育服务市场开放,新设医疗机构和新建非基础教育和涉外教育等机构通过吸引社会资本、境外资本投资建设和经营。对各类医疗机构承担的公共卫生职能,政府主要按照项目购买公共服务。努力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机制。社会事业关乎千家万户的根本利益,必须得到政府和全社会的共同参与。新区社会事业局发挥业务主管部门的优势,科学制定全区社会事业的发展规划、行业规范与管理制度,并切实加强对基础工作的指导与监督。各级政府相关部门要据各自的工作职责,切实加强对发展社会事业的工作指导。要根据新区“小政府、大社会,小机构,大服务”的特点,建立健全各类领导小组、社会团体与行业协会,明确工作职能,加强工作上的沟通与交流,发挥合力作用。要充分调动非政府组织的积极性,发挥它们在发展社会事业工作中的作用。要加强社会宣传,调动企事业单位、个人参与并支持社会事业的积极性,扩大各级慈善协会的资金总量,建立各类中高级人才库,壮大各类志愿者队伍,广泛开展结队帮扶活动和挂钩联系活动,为提高社会事业的发展水平提供精神动力、物质支持与智力保障。大力培植社会事业的工作亮点。榜样引路是搞好社会事业的重要工作策略。为此,“十一五”期间,广泛开展各类文明单位、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评比活动,以便及时总结经验,树立典型。要分年度列出省市级文明(示范)学校、医院、敬老院、社区、单位等创建计划,不断提升创建工作的整体水平。要将形成更高水平的办学机构、社会保障、医疗服务、老龄工作、残疾人工作等作为工作重点,让人民群众更好地分享改革开放的成果,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要创造性地开展教育教学改革、新型社区建设、新型合作医疗、文化资源综合开发、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等工作,努力形成具有无锡新区特色的、具有推广价值的工作经验与做法。要加强社会调查,开展课题研究,扩大对外宣传,增强社会事业工作的知名度与美誉度。大力发展为居民生活配套的社区服务业。随着新区开发建设的不断推进,新区的从业人员和居住人员不断增多,引导消费理念,满足消费需求,提高消费水平是服务业发展的本质要求。要结合小区的开发建设,加强邻里中心建设,完善各类社会服务功能。推行新型社区管理模式。要加强各类商业服务网点的规划和建设,通过政府资源与社会力量的结合,引导群众参与服务业领域的创业与就业,推进社区服务社会化、市场化、专业化发展。要针对新区外籍人员增多趋势,积极规划和建设涉外居住小区,完善各类生活配套,营建一批适应外籍人员需要,具有日韩风格和欧陆特色的休闲、运动、娱乐等消费场所。至2010年,各镇(街道)都要形成邻里中心2—3个,各类商业特色街2—3条。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积极构建新型卫生服务体系和社会医疗保障体系,完善社区卫生服务站(所)建设,推进医疗机构市场化运作机制。加快发展卫生事业,按照“社区卫生服务全覆盖,国际医疗服务创品牌”的思路,一方面,合理整合卫生资源配置,全面建立设施先进、功能完善的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一方面,大力引进国际著名医疗机构创办高水平的国际医院,以满足园区外籍人士对高层次医疗服务的需求。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广泛吸引外资、民资和社会资本参与园区基本建设。到2012年,民资和社会资本占全区资本总额的比重超过40%。创新包括“三创”载体在内的各类专业园区运作模式,原则上一律实行公司化运作。按照“市场运作,合作共赢”的原则,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推进与国内外其他地区的战略合作,进一步增强高新区的辐射带动能力。所在地区人群健康状况和疾病流行以及有关疾病患病率;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常州市的人均期望寿命从65.5岁增加到77.60岁,人口日益趋向老龄化。出生婴儿男女性别比为106.5:100,自然增长率为0.96‰。年末户籍人口357.4万人,比上年末增长0.8%;暂住人口149.3万人,比上年末增长4.6%,其中暂住一年以上人口51.9万人,增长19.3%。截止2007年末,我市60岁以上户籍人口首次突破60万人,达61.5万人,占总人口的17.2%,比上年上升0.7个百分点,比老龄化社会标准高出7.2个百分点。分地区看,戚墅堰区老龄化程度最高,60岁以上老年人口比例达19.3%;其次为金坛市和武进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比例分别为18.4%和17.5%。与此同时,少儿人口比重逐年下降,全市18岁以下未成年人为54.5万人,占总人口的15.2%,比上年下降1个百分点;老少比则由2006年的101.9∶100提高到2007年的112.8∶100。民营经济快速发展,整体实力稳步增强。民营创业发展步伐明显加快,民营经济日益成为常州的主体经济。截止2007年末,全市拥有私营企业(含分支机构)5.4万户,个体经营户12.4万户,分别比上年增长7.1%、2.9%。全市私营企业注册资本853亿元,户均注册资本157.3万元,分别增长22.6%和14.5%;民营企业的经营规模逐渐壮大,年末全市共有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3794家,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79.6%;户均产值达6519万元,户均资产达4148万元,户均从业人员达119人。全市民营经济总量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达1100亿元,比上年增长17.6%,在全市经济总量中所占比重达58.5%。民营经济对地方财政的贡献作用日益提升,全年民营经济上缴税收180.2亿元,比上年增长35.7%,占全市税收总收入的比重达63.1%,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因此,民营资本进入常州各行各业的渠道通畅。常州市2007年末常住人口增长了3.1%;医院数增加了6.3%,医院床位数(张)增加了9.5%;卫技人员增加了31.%;医生数增加了2.6%。2007年末,全市共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180个,其中医院116所,门诊部(所)433个;卫生技术人员1.85万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8570人,护师、护士6150人。全市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5.18人、医生2.40人、床位3.92张。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不断推进,全市建成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75个,其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3个、服务站5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街道为单位覆盖率达100%,城市居民人口覆盖率达88%以上,覆盖面居全省第二。年末拥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587个、省级卫生镇42个、省级卫生村200个。全市无偿献血率达100%,成份输血率连续五年保持全省第一,获全省无偿献血先进城市称号。建成了全省先进的“120急救指挥卫星定位系统”、“120急救病人预先告知系统”,实现全市120急救网络院前院内无缝连接。农村卫生服务条件进一步改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人数达202.25万,参保率为99.3%,人均筹资标准达105元。全市建成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74个,社区卫生服务站493个,其中市级农村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4个。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社会卫生服务能力的增强,曾经严重危害常州人民健康的传染性疾病已经大幅度下降,但人们饮食生活行为方式的改变,环境污染的加重,使得各种慢性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心脑血管系统疾病及糖尿病等患病率已远远高于传染病,其死亡率成为我市居民死因首位,慢性病的预防工作十分紧迫。为了全面了解常州市慢性病的发病情况及与之相关的日常生活习惯,以进行有效健康干预,从去年始,常州市在武进部分乡镇等地进行大型慢性病调查,初步计划完成2万人的普查任务,去年已完成8929例。经对去年收集的数据分析发现,10.9%的人血糖异常,22.87%的人血脂异常,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确诊高血压2380例,总患病率为26.65%,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男性患病率28.36%,女性25.32%,肥胖者高血压比正常体重者高1.3倍,饮酒者比不饮酒者发病危险增加40%,随年龄增长高血压患病率升高,不同文化程度人群高血压患病有明显差异,低文化水平人群患病率明显偏高,这可能与他们对健康知识的认识与了解程度有关。从遗传因素来看,有高血压、脑卒家族史的人及个体的冠心病、脑卒史、糖尿病史的人更易患高血压。目前,常州市危害居民尤其是女性健康的主要是妇科疾病、肿瘤和更年期综合症、不孕不育症、感染性性疾病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等,此外,随着常州市“十一五规划”期间人口的增长和经济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对医疗和健康的需求也相应提高。女性――在这个社会中承担了更多的社会责任和家庭责任,身心疲惫,再加上社会应酬,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和不良的饮食习惯所导致肥胖症、脂肪肝、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人数逐渐增高,还有女性的生殖系统炎症,肿瘤、不孕不育、性功能障碍、等疾病,直接影响着女性的工作和生活质量。随着对生活高质量的追求,女性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和与女性密切相关的宫颈疾病、尿路感染、生殖健康与不孕及女性健康卫生与医学美容等问题越来越关注,需求的群体也越来越多,而常州市妇幼保健院的年门诊近40万人次,病床负荷已经达到119.7%,已确实不堪重负,女性的就医难度与住院难度可想而知。我们拟设立的“常州玛丽亚妇科医院”是专业面向女性群体,以专科特色和中医、中西医结合手段为主的现代化专科医疗服务机构。以“创新医疗”“上工不治已病治未病”的调理、保健为向导,立足前沿医学,凸显中医特色和治疗与预防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特点。区域卫生规划是以城市规划为基础,以城区内居民实际医疗服务要求为依据,以合理配置利用医疗资源及发展地域医疗需求者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为目的,鼓励和发展非营利性质的专科医院,以满足居民不同层次的医疗需求。据我公司调查,目前,在常州市及周边地区,尚无一所类似的专科医院。2007年常州市常驻人口已有357.4万人,加上外来流动人口149.3万人,总人口已达到506.7万人,在无锡天一医院就经常有常州地区过来就医的人员,以女性患者为主。在这样一个人口密集,并且还将呈现快速增长势头的地区,引进民营资本,成立一所完善的、功能设备配套、面向女性群体的专科医院,符合区域卫生整体规划要求,对提高该地区的医疗预防保健服务功能也有整体补益,更是该地区居民在日常生活中迫切需求解决的一些健康问题和政府为民办实事的体现。根据常州市整体卫生资源情况及区域卫生详细规划,以优化并调整存量、科学设置各类医疗机构为原则,我们认为:在常州市新建一所非营利性的妇科医院是必要与可行的。它的建立不仅与常州市的公立医院以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形成医疗保健优势的互补,更重要的是可以满足常州地区及周边县市广大女性及相关人群多层次的医疗保健及系统健康管理的需要,尤其是吸引和引进上海、南京、无锡的各级各类名老中、西医后,可以极大地促进本地区人群系统健康管理理念、医疗质量、服务水平、教学能力的提升,更好的满足当地居民日益增长的医疗保健和健康需求,使常州市广大居民和常州地区及周边县市广大女性及相关人群受益。拟设立医疗机构的名称、选址、功能、任务、服务半径名称:常州玛丽亚妇科医院选址:常州市区武青北路17号房产(九层、3078平米)功能与任务⑴体现中医、西医和中西医结合以及中医治未病为特色的中医药文化和国医国粹;⑵医院提供具有国家、省、地市级妇科专业水平的特色专科、为常州市广大居民和常州地区及周边县市广大女性及相关人群高质量、高水平的医疗服务和系统健康管理;⑶引进国内先进水平的医疗设备仪器;⑷培养和选拔具有医德高尚、技术精湛的医务人员,培育特有的专科医院文化和医院品牌,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⑸配合医学院校实习和地方常见病、流行病的预防、科研工作,开展健康教育和系统的重点人群健康管理;⑹医院不以营利为目的,所获收益主要用于医院的扩大再生产与二期工程建设,拟核定为非营利性女性专科医院。4、服务半径:主要为常州市范围内人群服务,同时建立有自己特色的专科、专病诊疗手段、为居民健康服务。四、拟设医疗机构的服务方式、时间、诊疗科目和床位编制1、服务方式:门急诊和预防保健、病房住院以及重点专科人群的健康教育和系统的健康管理。2、时间:全天24小时开放、无假日医院。3、临床科室设置(1)03.内科;04外科;04.04泌尿外科;04.08整形外科;05.01妇科;05.03.计划生育专业;0505生殖健康与不孕症专业;06.妇女保健科;11.耳鼻咽喉科;13.皮肤科,13.02性传播疾病专业;26.麻醉科;30.医学检验科;32.医学影像科,32.05超声诊断专业;32.06心电专业;50.中医科;52.中西医结合科等。(2)医技科室:药剂科、检验科、超声室、心电图室、放射科、碎石室、手术室、消毒供应室等。4、床位编制:68张其中:外科5张,泌尿外科5张,整形外科5张,妇科30张,内科10张,中医科5张,皮肤科5张,耳鼻咽喉科3张。五、拟设医疗机构的组织机构、人员配备1、组织机构:玛丽亚妇科医院实行公司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院长由公司董事会任命,建立健全非公有制医院党组织机构。医院下设院办公室(党支部)、医务科、护理部、总务科、财务科等职能科室、各临床科室和医技科室。2、人员配备:合计聘用员工110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为90名;行政管理与后勤人员为20人,各专业科室的主任或学科带头人具备副主任医师以上的职称。八、拟设置配备的医疗仪器、设备1、接诊室:阴道镜、检查床、红外线乳腺检查仪、心电图监护仪、呼吸机、氧气筒、抢救车等。2、检验科: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血液凝固测定仪、离心机、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高倍显微镜、精子质量分析仪、电泳烘箱、自动尿液检测仪、酶免疫分析仪、无菌操作台、二氧化碳培养仪、35度摄氏度培养箱、自动血液培养仪、加热箱、冰箱、高压灭菌锅、纯水制造仪、酸碱测定仪等。3、超声波室:黑白及彩色超声诊断仪、体外超声治疗系统等。4、治疗室:双击透融超导治疗系统、性功能康复仪、微波治疗、康复、热疗机、腔内场效应治疗系统等5、心电室:心电图(E.K.G)及向量心电、QT间期、频谱等检查。6、医学影像科:500毫安双床双管X光机、彩色B超和阴超、自动洗片机,乳腺钼靶机、X线B超双定位体外震波碎石机等。7、麻醉科、手术室:设置层流智能化手术室,配备2~3个手术间,建立麻醉科,配备多功能手术床、无影灯、全自动血压计、麻醉机、呼吸机、心电图监护仪、心脏电击除颤器和等各科手术器械等。8、复苏室:心电图监护器、自动呼吸机、心脏起搏除颤器等。9、供应室:蒸气消毒锅、电消毒锅、无菌柜等。10、各科室固定与移动紫外线灯。11、病房配备有吸引、供氧、呼叫对讲系统、监控系统、心电血压监护等。12、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尤其涉及医疗、护理、输血、抢救等医疗核心制度。六、拟设医疗机构与服务半径区域内其他医疗机构的关系和影响中国加入WTO后,全面的参与世界经济的发展,因此,我们医院也要从现有单纯吸引项目向引进国内外先进的服务、管理、技术转移,这其中也包括引进先进的医疗服务体制与服务理念,拓展利用外资和尤其是吸引民营资本进入医疗产业的领域、水平和质量。设立常州玛丽亚妇科医院主要目的是引进民营资本进行非营利性医院的联锁经营,吸纳、引进国内外先进的医疗服务理念、技术与管理人才、管理经验和医疗设施,为常州市的女性及相关群体提供一整套的医疗、预防、保健、计划生育、健康管理与体检于一体的新型的专科医疗与健康保健服务。该医院将在管理上引进先进的女性终生保健的服务理念,在医疗仪器和设备上也将引进国内外先进的仪器、设备,对常州市现有医疗机构是一项有益补充和相互促进的公益性的社会福利事业。引进民营资本,通过医院之间的有序、错位和良性竞争,促进医疗机构间不断地提高医疗技术水平,改进服务流程、医疗环境、改善医患关系,更好地为常州市广大居民的健康服务。七、拟设医疗机构的污水、污物、粪便处理和绿化、供电、消防设施方案医疗的环境和绿化是病人和工作人员赖以生活和工作的空间,优美的环境和绿化绿饰可促进病人的身心康复,防止交叉感染,保障医疗安全,同时防止公害事件和突发事件的发生。医院的污水主要为医疗污水和生活污水,无特殊废水(不含有毒物质),故根据排水分流的原则拟设两路排水。医疗污水经净化处理集中消毒(氯化消毒法),然后再进入市政污水排水系统,同时强化污水处理设施的管理,专人负责,严格污水排放检测制度,通过环保部门的环评和验收,保证污水处理的无公害化排放。医院的污物主要为粪便、医疗垃圾、医疗废弃物。(敷料、一次性注射用品)等,均含有致病微生物、病毒等,故采用分类收集分别处理的方法:(1)设置合理的收集容器,容器做到加盖、密封、容易清洗、消毒和搬运;(2)医院的生活垃圾消毒后运到环卫处统一指定的地方;(3)一次性注射用品采取消毒、毁型的方法,按市卫生局的规定集中处理(粪便已作医用污水消毒净化处理)。八、拟设定医疗机构的通讯、供电、消防设施情况1、通讯:每位医师都将配备专用手机,所有医护人员都可以及时取得联系,每个床位都设有呼叫设置,医院内有通讯系统,统一建立数字化医院。2、供电:医院用电要满足手术和抢救用电、医疗设备用电、照明用电、生活保障用电。根据医院用电可靠性及安全性的原则,拟设两条线路供电,并建立专门的配电房,变电器的容量、电压与医院规模、设备相适应,并留有发展的余地。建立健全配电及用电管理制度。3、消防:建筑物内重点部位严格按照消防部门的规定要求设置安全通道、消防器材,通过消防部门的验收,确保消防的安全。九、资金来源、投资方式、投资总额、注册资金(资本)资金来源:浙江惠民医院管理有限公司资金与设备投资方式:流动资金和固定资产的投入注册资金:500万元投资总额:3800万元十、拟设医疗机构的投资预算序号项目说明费用(万元)1.2.建筑装潢房产租金装修、水电、空调、消防设施、污水处理设备等一期房屋租金6008003.非医疗器械人才招聘、交通、通讯、家具、办公用品设备3004.医疗器械设备含医疗器械安装16005.周转金流动资金与药品采购500合计3800十一、医院经营效益预测医院将以质量求生存,以效益求发展,优质服务、诚信对待患者是我们的信誉,执行江苏省统一的医疗收费定价。我们预测,第一年平均日门诊量200人次,日业务收入5万元左右,年业务收入1500~1800万元。按平均收益率15~20%计,年医疗收益可达270~300万元。预计第二年起,年业务收入以10%递增,第二年为2000万元,第三年为2200万元,依此类推。按预测误差±5%计,有望在10~12年收回医院投资并可用于医院的二期以后的再发展。上述预测除了盈利资金再投入的因素,实际上医疗收益的绝大部分将用于购置医疗设备和改善医院的各种设施和社区建设以及用于各种社会慈善救助事业。浙江惠民医院管理有限公司再投资新的联锁医院建设,主要是由于医院的非营利性质所决定的,不是单纯的依靠投资取得市场的回报,更重要的是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加快医疗事业的改革,关注非营利性医院的集团化发展,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民营非营利性医院联锁经营的成功之路,为广大人民群众健康谋福祉。特此报告。目录TOC\o"1-2"\h\z\u第一章总论 1一、项目概况 1二、可研报告的编制依据 2三、可行性研究的主要方面 3四、项目提出背景及建设必要性 3五、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7第二章新民市拆迁安置项目分析 9一、十一五期间拆迁安置项目建设成果 9二、建设项目市场分析 10三、拆迁补偿政策 11第三章工程选址 16一、地理位置 16二、新民市概况 16三、地理特征 18四、交通状况 20五、气候条件 21六、经济发展 21七、人口条件 22八、场地建设条件 22九、建筑材料来源及运输条件 23十、相关规划及产业政策 23十一、新建项目用途 25第四章工程建设的总体规划 26一、规划指导思想 26二、规划原则 27三、总体规划布局 28第五章项目主要建设内容 30一、编制依据 30二、安置面积情况 32三、工程建设内容 32第六章配套工程 47一、给水工程 47二、排水工程 49三、照明工程 53四、供暖工程 55五、电力工程 57六、电讯工程 59七、安全防范 61第七章环境保护 62一、编制依据 62二、主要污染物及治理措施 62第八章消防 64一、编制依据 64二、建筑防火 64三、消防给水系统的设计 65四、住宅用电设计 66五、防排烟系统 66第九章节能 68一、编制依据 68二、节电、节水 68三、建筑节能 69HYPERLINK"fil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工业用地租赁合同详细协议
- 《铁路轨道》课件
- 2024中国电信天津公司招聘20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4中国南方航空股份限公司海南分公司地服招实习生(70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4中国人寿保险股份限公司铜仁分公司招聘79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4中交二航局校园招聘(昆明岗)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4年度文化传媒内容创作与发布合同
- 2024年度保温工程验收与评估合同
- 传染病的实验室检查课件
- 2024年度承包合同的承包标的与承包范围
-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新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
-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教学查房
- 高三定语从句复习公开课 全国一等奖
- 机械制图(第3版)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免费下载装修合同范本
- 特许经营商标许可使用协议书范文(2篇)
- 药理学学习指导及练习题
- 昆明理工大学2022年冶金物理化学考研真题
- 双重预防机制运行情况评估报告
- 大π键的认识和书写
- 高中心理健康《拒绝精神内耗》主题班会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