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云南省文山州五中生物高二下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3年云南省文山州五中生物高二下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3年云南省文山州五中生物高二下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3年云南省文山州五中生物高二下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3年云南省文山州五中生物高二下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高二下生物期末模拟试卷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科学家用含3H标记的亮氨酸培养豚鼠的胰腺腺泡细胞,下表为在腺泡细胞几种结构中最早检测到放射性的时间表。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细胞结构附有核糖体的内质网高尔基体靠近细胞膜的囊泡时间/min317117①形成分泌蛋白的多肽最早在内质网内合成②高尔基体膜向内与内质网膜相连,向外与细胞膜相连③高尔基体具有转运分泌蛋白的作用④靠近细胞膜的囊泡可由高尔基体形成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2.大多数生物群落在空间上有垂直分层现象,称为群落的垂直结构。引起森林群落中植物和动物垂直分层的主要因素分别是()A.温度、食物B.温度、光照C.湿度、温度D.光照、食物3.卷柏干枯后,如得到充足的水仍能成活,其原因是A.失去的水为自由水B.虽失去结合水,但有特殊酶C.此生物有特殊的结构D.以上都不正确4.如图是某种群增长的曲线,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曲线近似于“S”型增长曲线B.K值是环境条件所允许达到的种群最大数量C.种群数量达到K值后固定不变D.种群数量达到K值后,会随环境条件变化而上下波动5.科学家通过下列实验探究细胞核的功能:实验①用头发将蝾螈的受精卵横缢为有核和无核的两半,中间只是很少的细胞质相连,结果无核的一半(G停止分裂,有核的一半(b)能继续分裂。实验②b部分分裂到16〜32个细胞时,将一个细胞核挤入到不能分裂的a部分,结果a部分开始分裂、分化。最终,a、b部分均发育成胚胎。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实验①中,b部分细胞属于对照组,a部分属于实验组B.实验②中,a部分的操作与实验①中的a部分形成对照C.a、b部分发育而成的胚胎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不同D.实验结果说明,细胞核与细胞的分裂、分化有关6.下列对组成细胞分子的描述,正确的是A.各种有机分子都因物种不同而存在结构差异B.有的RNA分子能降低某些生化反应的活化能而加速反应进行C.水稻细胞中由C、G、T,U四种碱基参与合成的核苷酸有8种D.激素、抗体、酶、载体蛋白发挥作用后均将失去生物活性7.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叙述,错误的是()A.共同进化导致生物多样性的形成B.森林能调节气候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C.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明显大于直接价值D.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8.(10分)核糖、ATP、DNA共有的化学元素是()A.C、H、O B.C、H、O、N、PC.C、H、O、N、P、S D.C、H、O、N二、非选择题9.(10分)二甲双胍的抗肿瘤效应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它可通过抑制某细胞结构的功能而抑制细胞的生长,其作用机理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据图分析,二甲双胍直接抑制____(细胞结构),进而影响相关物质进出______,最终达到抑制细胞生长的效果。(2)据图分析.无活型RagC成为激活型RagC发生在_____,这一过程消耗ATP吗?______(是/否)。(3)图中物质mTORCl对物质SKN1的作用效果为_____,物质ACAD10对细胞生长的作用效果为________。(4)下列生理过程可能受二甲双胍影响的有______________。A.囊泡的运输B.DNA复制C.细胞分裂D.兴奋的传导10.(14分)(一)图甲~丙分别表示人体细胞中发生的3种生物大分子的合成过程。回答下列问题(1)甲过程发生的主要场所是___________,若图甲中的DNA片段含100个碱基对,其中腺嘌吟有40个,则连续复制3次需要游离的胞嘧啶__________个(2)乙过程需要_______酶催化,其产物除了丙中的①与②外,还有参与构成丙中③结构的___分子。(3)丙过程的④是经_______反应生成的。由丙推测控制合成亮氨酸的DNA模板链上的碱基为________。(4)效应B淋巴细胞能发生图中的__________过程。(二)下图是人体内部分生理调节示意图,其中A、B、C、E表示细胞、组织或器官,a、b、c、e表示物质。回答下列问题:(1)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是____________(填字母)。A中细胞的功能是___________。由图可见,人体内环境稳态的维持需要__________系统调节(2)由图可见,引起E分泌e的化学信号有_____,e的靶细胞主要是____________。(3)写出图中的一条反射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体温调节过程中,c物质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11.(14分)图甲某动物细胞的部分亚显微结构示意图,图中数字代表细胞结构,图乙表示该细胞内部分细胞器的物质组成。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中A有双层膜的细胞结构有________(填序号),能发生减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有________(填序号)。(2)图乙中的A和C分别对应图甲中的___、______(填序号),采用_____法可分离得到这些细胞器。(3)若图甲细胞为分泌细胞,在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中,所形成囊泡的膜来自图甲中_______(填序号),若细胞器④不断从③上脱落下来,____(填“会”或“不会”)影响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4)若图甲细胞为癌细胞,由于细胞膜上的___等物质减少,容易在体内分散和转移。12.下图甲、乙、丙是基因型为AaBb的雌性高等动物细胞分裂模式图,图丁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1)甲细胞内有_________个染色体组,乙细胞所处的特定时期叫____________,丙图所示细胞名称为______________。(2)正常情况下,甲、乙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可能的基因型种类分别是______、_______。(3)甲、丙细胞所处的时期对应丁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段。(4)请画出形成丙细胞过程中,等位基因分离时期的细胞分裂图像。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B【解析】

据表格分析,含3H标记的亮氨酸出现先后顺序:核糖体、高尔基体、内质网、细胞膜,则蛋白质在核糖体合成,①错误;内质网膜内向与核膜膜相连,向外与细胞膜相连,高尔基体膜要通过出芽内才能与内质网膜发生转化,②错误;蛋白质在内质网加工后通过出芽发生到达高尔基体进一步加工,再以同样方式到达细胞膜,③正确;高尔基体边缘突起形成小泡,把蛋白质包裹在小泡里,运输到细胞膜,则靠近细胞膜的囊泡可由高尔基体形成,④正确。综上所述,正确的有③④,故选B。2、D【解析】试题分析:生物群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这在森林生态系统中更加明显。对于植物来讲,阳光对植物生理和分布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所以决定植物分层的主要生态因素是阳光;在森林生态系统中,动物也有垂直分层现象,这与动物的食物有关。故D正确。考点:本题考查群落的垂直结构,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群落的垂直结构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3、A【解析】试题分析:得到水仍能成活说明干枯时失去的只是自由水,故A正确,D错误。失去结合水后会死亡,故B错误。不是因为有特殊的结构,故C错误。考点:本题考查水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4、C【解析】据图分析,该种群数量先增加,后保持相对稳定,种群数量呈现S型增长,A项正确;K值是环境条件所允许达到的种群最大数量,又称环境容纳量,B项正确;种群的K值不是固定不变的,种群数量达到K值后,会随环境条件变化而在K值附近波动,C项错误,D项正确。5、C【解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①用头发将蝾螈的受精卵横缢为有核和无核的两半,中间只是很少的细胞质相连,结果无核的一半(a)停止分裂,有核的一半(b)能继续分裂,这说明细胞核对于细胞分裂具有重要作用;b部分分裂到16~32个细胞时,将一个细胞核挤入到不能分裂的a部分,结果a部分开始分裂、分化,进而发育成胚胎,这说明细胞核对于细胞的分裂、分化和生物体的发育具有重要功能。【详解】A、有分析可知,实验①中,a部分相当于去核和重新植入核,是实验组,b部分细胞属于对照组,A正确;

B、实验②中,a部分植入核,与实验①中的无核形a部分形成对照,B正确;

C、a、b部分发育而成的胚胎细胞都来源于原始的受精卵,故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相同,C错误;

D、有核或植入核的部分能分裂、分化,无核的部分则停止分裂,说明细胞核与细胞的分裂、分化有关,D正确。

故选C。

6、B【解析】

生物体化合物包括水、无机盐、糖类、脂质、蛋白质和核酸,其中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脂肪属于主要的存储物质,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承担者,核酸属于遗传信息的携带者。【详解】A、组成细胞的有机分子可能因物种不同而存在差异主要指蛋白质,并不是各种有机分子都因物种不同而存在差异,如:葡萄糖、氨基酸、核苷酸等不同物种中结构相同,动物细胞中的糖原、脂肪等的结构也相同,植物细胞的淀粉、纤维素等的结构也相同,A错误;B、有的RNA分子具有催化作用,能降低某些生化反应的活化能而加速反应进行,B正确;C、水稻细胞中同时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G、C是组成DNA和RNA共有的碱基,T和U分别是DNA和RNA特有的碱基,因此能形成6种核苷酸,C错误;D、激素和抗体发挥作用后均将失去生物活性,但酶、载体蛋白发挥作用后仍具有生物活性,可以继续使用,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是对组成细胞的化合物的综合性考查,可梳理组成细胞的化合物的结构与功能,然后根据选项内容分析综合进行判断。对于相关知识的正确理解和综合应用是解题的关键。7、B【解析】试题分析:共同进化导致生物多样性的形成,A正确;森林能调节气候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即生态功能,B错误;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明显大于直接价值,C正确;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D正确。考点:本题考查生物多样性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8、A【解析】

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主要分为单糖(如葡萄糖、果糖等)、二糖(如蔗糖、麦芽糖、乳糖等)和多糖(糖原、纤维素、淀粉)。核酸包括DNA和RNA两大类。ATP含有一分子腺嘌呤、核糖和三分子磷酸。【详解】核糖属于糖类中的单糖,其元素组成为C、H、O,而ATP、DNA是由C、H、O、N、P元素组成的,因此它们共有的化学元素为C、H、O。综上所述,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糖类和脂肪的组成元素是C、H、O,蛋白质的组成元素是C、H、O、N等,核酸的组成元素是C、H、O、N、P。二、非选择题9、线粒体核孔细胞核否抑制抑制ABCD【解析】

分析题图:二甲双胍直接抑制线粒体的功能,进而直接影响无活型RagC与激活型RagC跨核孔运输。激活型RagC激活mTORCl后转为无活型RagC。mTORCl被激活后抑制SKN1的功能,进而激活ACAD10,激活的ACAD10抑制细胞生长。【详解】(1)分析图示可知:二甲双胍直接抑制线粒体的功能,进而影响相关物质进出核孔,最终达到抑制细胞生长的效果。(2)在ATP直接功能的条件下,无活型RagC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无活型RagC在细胞核内成为激活型RagC,这一过程不消耗ATP。(3)由题意和图示信息可知:物质mTORCl对物质SKN1的作用效果为抑制,物质ACAD10对细胞生长的作用效果也为抑制。(4)二甲双胍通过直接抑制线粒体的功能而影响线粒体中ATP的生成,而囊泡的运输、DNA复制、细胞分裂和兴奋的传导都需要ATP直接供能,因此都可能受二甲双胍的影响,即ABCD均正确。10、细胞核420RNA聚合酶rRNA(核糖体RNA)脱水缩合AAT乙、丙B能产生兴奋并传导兴奋以及分泌激素(或兼有内分泌功能)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神经递质、血糖浓度肝细胞感受器→①→A→⑤→E或感受器→①→A→②→血管或感受器→①→A→②→肌肉促进细胞物质的氧化分解,增加代谢产热量【解析】

1、对(一)题的图分析可知,甲表示DNA分子的复制过程,乙表示转录过程,丙表示翻译过程。其中,丙中的①是tRNA,②是mRNA,③是核糖体。2、对(二)题的图分析可知,a、b、c、e分别表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胰高血糖素;A、B、E分别表示下丘脑、垂体、胰岛α细胞。【详解】(一)(1)甲过程表示DNA分子的复制过程,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图甲中的DNA片段中,A=T=40个,G=C=(100×2-40×2)/2=60个,则连续复制3次需要游离的胞嘧啶60×(23-1)=420个。(2)乙过程表示转录过程,需要四种游离的核糖核苷酸、DNA分子的其中一条链为模板,RNA聚合酶催化,产物是RNA。RNA包括tRNA、mRNA、Rrna三种。因此,转录的产物除了丙中的①(tRNA)和②(mRNA)外,还有参与构成丙中③(核糖体)的rRNA分子。(3)丙过程的④是连接两个氨基酸的肽键,经脱水缩合反应生成的。由丙图可知,亮氨酸的密码子为UUA,故控制合成亮氨酸的DNA模板链上的碱基为AAT。(4)效应B淋巴细胞属于高度分化的细胞,不具备分裂能力,但其能够合成抗体等蛋白质,因此效应B淋巴细胞能发生转录、翻译过程,即图中的乙、丙过程。(二)(1)题图中,垂体是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即B。A是下丘脑,下丘脑的神经细胞兼有内分泌的作用,即能产生兴奋并传导兴奋以及分泌激素。由图可见,人体内环境稳态需要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共同维持。(2)由图可见,E(胰岛α细胞)分泌e(胰高血糖素),除了直接受血糖浓度的变化影响外,还可受下丘脑的控制,引起E分泌e的化学信号有神经递质、血糖浓度。胰高血糖素可促进肝糖原的分解,使血糖升高,因此,e(胰高血糖素)的靶细胞主要是肝细胞。(3)图中的反射弧有:感受器→①→A→⑤→E、感受器→①→A→②→血管、感受器→①→A→②→肌肉。(4)体温调节过程中,甲状腺激素可促进细胞物质的氧化分解,增加代谢产热量。【点睛】准确判断图中①、②、a、b、c、e表示的物质名称和A、B、E、③表示的结构名称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1、①②①④①④差速离心③⑦会糖蛋白【解析】

图甲中,①是线粒体、②是核膜、③是内质网、④是核糖体、⑤是细胞膜、⑥是中心体、⑦是高尔基体。图乙表示几种细胞器的蛋白质、脂质、核酸的组成和比例。【详解】(1)有双层细胞膜结构的是线粒体和细胞核的核膜,即①和②;碱基互补配对可发生在DNA复制、转录和翻译等过程,①线粒体内含有少量DNA,具半自主性,可自主进行DNA复制,④核糖体上可发生翻译过程。(2)图乙中,A细胞器含有脂质、蛋白质和核酸,说明该细胞器含有生物膜和核酸,由于该细胞为动物细胞,因此A应为线粒体,对应图1中的①;C细胞器只含蛋白质和核酸,不含磷脂,说明不含生物膜,因此C应为核糖体,对应图1中的④;差速离心主要是采取逐渐提高离心速度的方法分离不同大小的细胞器。(3)细胞膜、细胞器膜和核膜等结构构成生物膜系统,因此图甲中构成细胞生物膜系统的结构有①线粒体、②核膜、③内质网、⑤细胞膜、⑦高尔基体,中心体和核糖体无膜结构;核糖体上分泌出的蛋白质,进入内质网腔后,还要经过一些加工,如折叠、组装、加上一些糖基团等,才能成为比较成熟的蛋白质。然后,由内质网腔膨大、出芽形成具膜的小泡,包裹着蛋白质转移到高尔基体,把蛋白质输送到高尔基体腔内,做进一步的加工。接着,高尔基体边缘突起形成小泡,把蛋白质包裹在小泡里,运输到细胞膜,小泡与细胞膜融合,把蛋白质释放到细胞外,此为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因此在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中,所形成囊泡的膜来自图1中③内质网和⑦高尔基体;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主要用于分泌蛋白的合成,因此若细胞器④核糖体不断从③内质网上脱落下来,会影响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4)当癌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时,会促进癌细胞在体内的分散和转移。【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细胞的结构及功能的相关知识,需要考生掌握这种细胞器的亚显微结构、形态、功能;掌握分泌蛋白的合成分泌途径,以及与该过程对应的细胞器膜面积的变化规律。12、4四分体极体1种2种a—bd—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