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音乐欣赏“动”起来 论文_第1页
让音乐欣赏“动”起来 论文_第2页
让音乐欣赏“动”起来 论文_第3页
让音乐欣赏“动”起来 论文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让音乐欣赏“动”起来摘要:音乐欣赏课是音乐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说,单纯地让学生聆听音乐,他们的兴趣不高,且注意力容易分散,教师尝试采取多样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点,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时刻吸引他们参与到音乐欣赏中,让音乐欣赏的课堂充分“动”起来,从而提高学生的体验感和音乐审美能力。关键词:音乐欣赏,低年级,欢动。一、音乐欣赏课中出现的普遍问题案例:在一次在课间活动时,有位低年级学生看到我很热情地大声喊:唱歌老师好。当时我礼貌地回应了这位同学。但是事后我再想,什么时候音乐老师变成了唱歌老师了?在孩子们看来,上音乐课就是只有唱歌这项活动,理所当然得认为音乐课就是唱歌课。这不禁让我陷入思考,是什么原因让孩子们误以为“音乐课”就是“唱歌课”?在课堂欣赏中,老师们总会要求学生安静地聆听、腰挺直、坐端正,这对于低年级孩子们来说非常难,他们好奇、爱动、活跃的心理特点,让他们保持整节课的安静聆听是完全不实际的。即使是安静的聆听,没有老师的引导,孩子们也是不知所云。我曾听一位刚入职的音乐老师说:“我在上音乐课的时候,只教唱歌的内容,音乐欣赏课从来没教过、也不会教。”在新版小学音乐人音版教材中,音乐课设置不仅有演唱,还有聆听、音乐知识等内容,演唱只是音乐课其中的一个部分。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我们的音乐教育,既不是培养作曲家,也不是为了培养演奏家,而主要是培养合格的音乐听众。”让这位新老师害怕的原因就是他会认为欣赏课非常难上,老师不敢教、学生不愿听,从而导致了音乐欣赏课在整个学期中的课时微乎其微。接下来,我将从如何让学生在音乐欣赏课当中“动”起来总结一些思考。二、欣赏过程中全程“动起来”低年级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通过对大量的音乐鉴赏感知形成的,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音乐的感受力。一方面含有先天成分,另一方面凝聚着后天培养的结果,这种能力在音乐实践中是可以塑造的。俄罗斯作曲家和教育家卡巴列夫斯基生前曾多次提醒教师:“只有当孩子们真正学会聆听和思考音乐之后,音乐才能实现提高儿童的审美能力,扩展他们的知识面和教育的功能。”在音乐欣赏过程中,教师可运用丰富的教学方式,将学生引入到聆听当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感,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循序渐进的培养学生们的音乐欣赏能力,营造出良好的音乐及教学氛围,让他们在聆听过程中有事“做”,能够跟着音乐发展“动”起来。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我认为主要是指让学生有目的的聆听,带着问题聆听。对他们提出聆听的要求。让学生在聆听中联动所有的感官、在共同的合作下参与到音乐欣赏中。1.音乐聆听感受中的“动”音乐课程标准解读中也提到:“音乐教学必须立足于听,把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培养其对音乐良好的感受能力,作为音乐教学的首要任务。音乐欣赏虽然是指以聆听为主,但也不是一直坐在那安静的聆听。教师可以从节奏训练、情境创设、组织律动三个方面让学生初步感受聆听音乐。例如聆听《快乐的小熊猫》这节课中,在小熊猫主题旋律的背景音乐下,我带领着学生们进行跑与走的身体律动,接着又用创设情境的方式问学生,看一看我们来到了什么地方。学生回答我们到了百货商店的门口,接着继续提问,百货商店是一位小动物开的,他是谁呢?请你猜一猜。谜语呈现,学生们很快地猜出是小熊猫。这在一连串的律动、情境中,学生一直在“动”,真正进入聆听感受音乐之前,他们进行了肢体动、思维动的方式,潜移默化地让学生在活动中“听过”这段旋律,为接下来的正式聆听打好基础。2.音乐参与展示中的“动”音乐参与展示中的“动”是指在音乐课堂中的充分鼓励学生参与音乐,注重学生的音乐体验,强调身体的参与性,重视情感经验的积累,让学生在音乐参与中运用多种感官积极主动地展示音乐、理解音乐,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音乐参与展示中的“动”也是整节欣赏课中的重点设计与安排,整节课当中的重点与难点也将会在这个部分当中所展示。在这个环节教师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动觉、触觉等联觉,让学生充分地参与到音乐欣赏中。例如在欣赏《快乐的小熊猫》这首作品中,整首音乐旋律时间很长,让低年级学生完整聆听不切实际,我选择了第一主旋律的部分进行反复聆听。三个形象生动的和尚出场的时候分别运用了这一段旋律,引导学生对比聆听三段旋律所表现的人物,让学生展开想象,说出原因。接着再观看三个和尚出场片段,以视觉的形式让学生眼睛“动”起来,让学生们形象的去理解音乐所表现的人物。除此之外。图形谱和课堂乐器的使用在音乐欣赏当中也是极为广泛。图谱音乐涵盖了音乐作品的相关音乐要素,包括旋律、节奏、音高等,而且不是具体表现某一个具体的音,是从整体上出发,构成音乐动机或旋律。在音乐教学中,通过音乐图谱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理解音乐要素特点,包括节奏、用形象的图形谱可以用来展示音符旋律的相对音高,旋律走向、乐句划分等。例如在《野蜂飞舞》这首音乐作品中,我运用线条画出环绕回旋的图形谱,让学生直观感受野蜂飞舞的路程以及繁忙景象。在《快乐的小熊猫》当中,用起伏的山坡图来表现小熊猫采购百货物品时候翻山越岭辛苦的样子,学生们跟着老师画一画图形谱,自己试着画一画,更能感受音乐的旋律以及乐曲结构。课堂小乐器能够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参与的动起来。我会用弹舌表现木鱼发出咚咚的音、用食指点击表现碰铃发出长音叮叮的声音、用手臂晃动表现沙锤沙沙的声音、用手指张合表现响板嗒嗒的声音等,这些课堂乐器的利用让学生们积极参与到音乐活动当中,探索乐器让整个课堂“动起来”。3.音乐创造拓展中的“动”低年级的创编活动要尽量简单、可以即兴发挥,要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结合他们活泼好动的特点激发学习兴趣。低年级的音乐创造与拓展,主要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入手,可以是创编节奏、编排舞蹈动作、创作歌词、独白等,还可以让学生进行小型音乐会,分组表演、汇报展示、小组评论等。音乐创造拓展环节是一个由浅入深的教学过程,节奏在整个音乐中占着重要的地位,教师可以循序渐进的培养学生的律动节奏感,加强学生对节奏创编的引导,所以在培养学生节奏创编的时候,应引导他们在生活中寻找熟悉的节奏。充分发挥学生的合作能力,合作探讨的展示,调动学生创造拓展环节当中的积极性。在《快乐的小熊猫》一课中,尾声部分小熊猫急急忙忙把物品送给顾客后,继续开店营业下一波顾客,我引导学生设计一句迎接新顾客的欢迎词,学生想到了“欢迎光临”这个词,在旋律的结尾加上了这句独白,让学生也扮演一回小小售货员,增加了聆听音乐的趣味性。三、结语欣赏音乐是一种享受,是一种快乐。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在欣赏音乐当中充分的动是为了他们能更好的静。有目的的聆听、有参与的聆听,让欣赏的课堂不再那么单调。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是教师始终贯穿教学中的首要目标,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深入研究、系统把握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在低同年级段的目标设定,结合学生的学情以及教学实际情况,灵活、适时地设计欣赏课中的教学知识点,并有效进行整合,让教师们会教、学生们愿学,也希望更多的孩子通过音乐欣赏中的“动”能正真地参与音乐、理解音乐,快乐学习。参考文献: [1]陶逢亮。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音乐欣赏能力的尝试[J]。新闻天地(下半月),2010(03):46-47。 [2]邹芝涵。“手舞足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