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心理学知识点(精心整理)_第1页
小学教育心理学知识点(精心整理)_第2页
小学教育心理学知识点(精心整理)_第3页
小学教育心理学知识点(精心整理)_第4页
小学教育心理学知识点(精心整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绪论1:心理学的科学。2、心理对象.现象(一)1(知(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注意等2(情(喜、怒、哀、乐、爱、憎、惧等3(意(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决断和坚持等(二1(奇、疑惑、沉思等)2(淡泊、焦虑、渴求等)3(克制、犹豫、镇定等(三)1(需要、动机、兴趣、价值观等2(验、自我控制。3、心理学的研究任务:1描述和测量人的心理活动2解释和说明人的心理现象3预测和控制人的心理状态。4、心理学研究的原则:123455、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234567观察法种方法。种类(1)时间:(2)内容:(3)参与性观察、非参与性观(4)。优缺点:观察法是在日常生活条件下使用的,因而简便易行,所得的材料也比分析和判断,这也是观察法的局限性。科学儿童心理学奠基人普莱尔《儿童心理》是观察法的典型研究。实验法而进行研究的方法。种类(1)实验室实验法2)自然实验法实验室实验法条件,以研究心理的方法。优缺点:能主动地获取所需要的心理事实,并能探究其发生的原因,而且所获有很大局限性。控制实验的四方面?一是严格控制实验情境,尽可能排除无关变量。二是严导反应方向和范围。自然实验法或改变来研究心理的方法。优缺点:一方面仍对实验条件有所控制,使之能继续保持实验室实验法的某些优然室实验法具有主动性和严密性的特点,有利于得到所希望的和比较准确的材料。这是教育心理学研究最常用的和最实用的一种方法。心理测验法是指以一套预先经过标准化的问题(量表)的方法。种类(1)(2)形式:文字测验、非文字测验(3)3效度。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测验量表的可靠性,而各种测验量表尚在完善之中。调查法基本方式:问卷调查、访问调查。教育经验总结法:常常是由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工作者和教师合作进行的。个案法:是一种较古老的方法。它是由医疗实践中的问诊方法发展而来的。活动产品分析法成品等分析。了解其心理活动特点和规律的方法。小学教师学习心理学的意义?12318、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理论19、历史上第一部论述各种心理现象的著作是能分为认知功能和动求功能。201879冯特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专门的心理学实验室科学心理学的创始人心理学摆脱哲学的标志。212345构造主义心理学:1冯特铁钦纳。2研究对象是意识经验(2)用实验内省法研究(3)基本任务是理解正常成年人(4)不重视心理学的应用。机能主义心理学12(1)主张研究意识。(2)(3)的过程。行为主义心理学:美国华生;斯金纳。精神分析心理学:12人格论。人本主义心理学:1,20502327、心理学的发展趋势?123究领域,呈现蓬勃兴旺的发展趋势。第二章小学生心理发展28、心理发展1的发生与变化的过程。29狭义:狭义的心理发展,仅指个体的心理发展,是指一个人生命全过程中心理的发生与变化的过程(变化有顺序的、不可逆的。30234318个阶段10~1;婴儿期1~3;幼儿期3~6(67~11121112~1415(1415~25;成年期25~65;老年期(65~死亡。32、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1儿童心理年龄特征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和教育条件下,儿童在每个不同的年龄阶段中表现出来的一般的、本质的、典型的心理特征。2内容两方面:一是认知发展的年龄特征,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二是社会性发展的年龄特征,包括兴趣、动机、情感。33、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理解(1)儿在教育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儿童心理年龄特征的规律组织教学,安排教学活动。343(单2~3岁4~5:是开始学习书面语言的关键期。4~94~6: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关键期。36(1关键期是教育的最佳时(2)关键期是心理发展的敏感期(3)(4)关键期是心理发展最快时期,教育工作一定要跟上。37、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38,39,4038.123,39.12,40.12、论+41之间的关系)38、遗传因素:12展的个别差异提供了最初可能性。3124012需要是行为在内在推动力。41、它们之间的关系的关键。以上各因素相互交织、相互作用来影响个体的心理发展。42(一)身体外形的变化(二)体内机能的防御(三)(四保证和促进小学生身体的正常发育。43(一)小学生心理发展的快速性(二~~~协调性。(三)~~~~开放性。(四)~~~~可塑性。44、小学生心理发展的主要矛盾((一)低年级小学生心理发展的主要矛盾:从过去以游戏为主导性活动转变成为以学习为主导性活(二)中年级小学这个阶段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的加速过渡为突出标志的,这里说的“加速过渡”就是指“飞跃”和“质变(三)高年总的来说45、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理论(46~~59)46、精神分析学派的个性发展观(47~50)47125()口唇期(0~1(2)1~3(3)性器期3~6)以上三个阶段为前生殖阶段4)潜伏期6~11岁5)生殖期(也称青春期。48、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论:埃里克森认发展危机49、埃里克森心理发展8个阶段(1)信任对不信任0~1(2)自主行动对羞怯怀疑1~3自动自发对退缩内疚3~6(4)勤奋进取对自贬自卑6~12(5)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6)友爱亲密对孤独疏离(18~25(7)精力充沛对颓废迟滞25~60(8)完善无憾对悲观绝望(60~死亡。5012351、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观(52~55)52通过同化和顺应来达到与环境的平衡,认知逐渐成熟起来。53、影响儿童认知发展的因素:1成熟2练习与经验3社会性经验4平衡54、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理论1四个阶段(1)感知运动阶段0~2前运算阶段2~7(3)具体运算阶段(7~11(4)形式运算阶段(12~15岁,又称命题运算阶段2小学生正处于皮亚杰所说的具体运算阶段,其表现为(1)(2)(3)群体运算。55、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观对教育的意义:12456、维果茨基的心理发展理论:(57~59)57、心理发展本质:心理机能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标志:1心理活动的随意机能234性化。58(或称今天)平。另一种是潜在的(或称即将达到的)2维果茨基把这种儿童独立解决问题的真实水平与经他人帮助后所能达到的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称之为“最近发展区5923第三章小学生的认知发展60、注意概念: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61、注意基本特征1指向性2集中性。62、注意功能1选择功能2保持功能3调节和监督功能。63、注意品质:注意的发展水平1~2的稳定性~3464、注意种类:1无意注意:指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需要做意志努力的注意。有意注意:指有预定目的,在必要时还需做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65、小学生注意的发展?(66(1)(2)(3)671)~(4)68(1)~(3)69)6621234682有意注意3两种注意转化规律在小学教69变化需要迅速转移注意而减少惰性。70、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71基础上,对事物多种属性和各部分之间相互关系的综合反映。722运动知觉。73、感知觉作用:12觉是一切心理活动的基础,保证了个体与环境的信息平衡。74、小学生感觉的发展:三方面:视觉、听觉、运动觉。75、小学生知觉的发展(76~7)76ab23首先是利用言语刻画知觉对象。其次是根据顺序知觉对象。7712特点表现:ab478、小学生时间知觉的发展。79意在生活中进行运用,以促进小学生时间观念的早日形成。80、小学生观察力的发展阶段。四阶段1234总体,理解图画主题。81234方面。82、小学生观察力的培养。教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1帮助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和任务。2引导学生做好观察前的知识准备。3指导学生制定观察计划。4鼓励小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参与观察。5引导小学生在观察时要勤于思考。6指导小学生观察时要尽可能运用言语。83、记忆概念: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842内容:形象记忆、抽象记忆。4长时记忆。7+_285、记忆的基本过程及其规律:记忆三环节:识记—保持—再认和回忆。86:识记1:a33:123488和回忆。艾宾浩斯——遗忘曲线。89、小学生记忆发展的特点:?(一)有意识记稳步发展并逐步取代无意识记的(二)意义识记不断发展并逐步取代机械识记的主导地位(三)记忆不断发展并逐步取代形象记忆的主导地位。90一)13(二)培养小学生意义识记的能力。1帮助学生加深对记忆材料的理解。2323把握复习的形式(论9192、思维基本特征:1概括性2间接性93、思维的类型:1(1)动作思维(2)形象思维(3)2(1)集中思维()发散思维。3常规性思维(2)创造性思维。94、思维的过程:分析与综合,是思维的基本过程。95思维品质21)广阔性与深刻性(2)灵活性与独创性(3)批判性(4)敏捷性。96、思维的形式:12397生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是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98、小学生思维发展的具体表现23499、小学生思维过程的发展(100~102)100、小学生比较能力的发展同的特点。101、小学生分类能力的发展。?第一,大多数小学生是从事物的外部特征或功的分类水平,分类材料的难易程度对分类水平的影响明显。第四,一~三年级学生,对分类材料仅作一次分类。102?阶段1,直观形象概括水平(岁2,形象—抽象概括水平3,平(10~12。103、小学生思维形式的发展。?(104~106)104、小学生概念的发展。?首先,概念内涵逐步深化。其次,概念外延逐步丰富。主要指标:一是字词概念的发展。二是数学概念的发展。再次,概念系统逐步形成。105、小学生判断能力的发展。106、小学生推理能力的发展(直接推理、间接推理)一、二年级为一个阶段;三、四年级为一个阶段;到五年级时为另一阶段;四到五年级之间有一个思维发展的加速期。正确的次序为换位—换质—换质位。107、小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及其培养。?(论108~112)108教师培养小学生思维深刻性的方法主要有?一是根据学生的思维水平组织适当的109、其次思维的灵活性与独创性的发展及其培养。?小学生运算中的思维灵活性表现在三方面教?一是注意学生新旧知识间的渗透与迁独创性教师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应注意110、再次思维批判性的发展及其培养。?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小学生,由于自教师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应注要注意培养小学生积极动脑、善于思考的好习惯。111、最后思维敏捷性的发展及其培养。?主要培养方法有习的要领和方法②对学生的学习提出一定的速度要求。112、总结:教师要把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作为突破口,作为教学目标的中心环节,从而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智力与能力。113、想象的含义:想象是人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1141(1)无意想象2)想象。幻想是创造想象的一种特殊形式。115、小学生想象发展的特点?1、想象的有意性迅速增长。2、想象的创造性成分逐步增多。3、想象逐渐符合客观现实。116?12性、肤浅性向分化性、深刻性发展。34社会性发展。117、言语含义:言语是指人们以语言作为工具进行交流的活动。包括:输入、输出两个过程。118、言语的分类:口头言语、书面言语、内部言语。119、小学生言语的发展表现发面?(120、123、126)120、小学生口头言语的发展?(121~122)121、小学生口头言语的发展特点:62500~3500表达能力初步完善,说话完整,合乎一定的语法规则。122124123、小学生书面言语的发展(124、125)124、小学生书面言语的发展特点:1并显示出充分的优越性。12512分析阶段综合阶段31)准备阶段(2)过渡阶段(3)独立写作阶段。126、小学生内部言语的发展:过渡阶段。第三阶段,无声思维阶段。第四章小学生人格与社会性的发展127、人格:又称个性,它是个体在行为上的内部倾向,它表现为个体适应环境时在能力、气质、性格、需要、动机、价值观和体质等方面的整合,是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1288怯喝疑虑角色混乱(12~20岁)6亲密对孤独(成年早期)7繁殖对停滞(成年中期)8自我整合对绝望(成年晚期。129、人格特质结构(维度、特质411个特质智能特征,包括:聪慧性、协调能力、自我表现、交际能力特质。维度三:情绪性,包括:开朗活泼、敏感焦虑特质。维度四:亲社会性,包括:同情利他、合作尽责特质。130三、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四、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五、创建健康的社会环境。131、自我意识(概念、包括:自我意识是人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客观世界关系的132、自我意识的表现:三方面: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心理自我。133、自我意识的形成?个体的自我意识形成于婴儿期,123134、小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135~137)135、自我评价能力的发展:表现特点:12的初步倾向。3136务了。137、自我体验的发展:韩进之等人研究指出,自我体验的发展与自我意识的发138、自我意识的发展趋势:韩进之等人研究表明,小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趋势又有平稳时期,表现为:?12139、小学生自我意识的培养?一、坚持正面教育,培养自我接受能力。所谓自自我认识能力。所谓自我认识能力,指的是既知道自己长处,也知道自己短处的能力。三、在学习中培养自我控制能力。123对工作难度的选择。140、同伴团体:是指一些在年龄、身体、社会地位等方面极为接近的儿童组成形成的基础6~10,同伴组内交往更加频繁。141他团体的归属感;3;4142、同伴团体的种类:12(1)亲社会团体非社会团体(3)反社会团体。143、同伴团体的功能?12345*144、同伴团体的发展过程:五阶段:1(一年级上半学期2(至二年级。处于该阶段的儿童,因空间的接近、如同桌、同路等因素而建立起一定的联系。3垂直分化期(二至三年级。处于该阶段的儿童,因学习水平和4(三至五年级。处于该阶段的儿童,开始分化并形成了若干个小集团,出现了5(五年级以后并出现了统帅全年级的领袖人物。145、友谊:当年幼的儿童变得好交际,而且有一个很广泛的同伴圈子时,他们与一个或更多个伙伴形成了一个特有的、紧密的联结称为友谊。146、朋友与友谊:3~7岁儿童,同伴相互作用的目标是为了促使游戏的成功——也就是说,儿童是为了游戏而互动。8~12岁儿童,这种目标从游戏性的相互13~17我的理解。*14723*148、4~18:1、4~62、7~11岁是儿童友谊认知发展的主要阶3、12~16岁是儿童友谊认知发展的前社会阶段,能明确意4、17~18岁是儿童友谊认知149、友谊的功能:12活动等方面的刺激信息。356150、亲社会行为的含义与类型、类别:亲社会行为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对他人有益或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的行为,包括谦让、帮助、合作、分享、安慰和捐赠等。类型包括:助人、同情、救援、分享、鼓励、保护、捐赠、牺牲、合作、安慰。类别:合作与助人。151、亲社会行为的案例:如五年级的同学一起工作,共同努力为班级的运动会的三明治分一半给另一个没有食物的人等。152、亲社会行为的年龄特点增长会逐渐变得慷慨。153、社会技能:个体经过学习获得的,在特定社会情境中有效而适当地与他人进行相互交往的活动方式。154、社会技能训练策略(干预:一是着眼于目标行为的塑造。二是训练策略着眼于社会技能的概化和迁移。155、儿童社会技能缺陷类型:1社会性退缩。特征:孤立、害羞、被动、冷淡。2社会性攻击型。特征:攻击性、不合作、好动。*15624157、性别角色概念:儿童对性别恒常性的认识:三方面:1性别认同(2~3岁)2(4~5)3(6~7。158、性别角色知识的发展:儿童的性别角色知识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159、性别差异的发展:1生理差异2认知差异3个性社会性差异。160、性别发展的影响因素:123467第五章小学生品德发展与教育161、道德概念与特性:是指一定社会为了维持其稳定、保护共同利益、协调人性。162、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社会的道德要求在个体身上的体现,是个人稳定的心理特征或倾向。163、品德基本特征:一是品德必须以某种社会道德意识或道德观念为基础,并它不是表现在一时一事上,而是体现于一贯行为,甚至一生中。164、品德与道德的关系?相同点、区别:12165、品德的心理结构:品德组成四要素:四元说: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166、道德认识:也称道德观念。167、道德情感:是伴着道德认识而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三种形式德感、想象性的道德感、伦理性的道德感。168、道德意志:三阶段:下决心、树信心、立恒心。169170、儿童道德发展理论(171~180)171(172~17)创立的,1932172、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三个阶段:1、前道德阶段:252、道德实在论或他律道德阶段:51011173、皮亚杰儿童道德发展理论简评:1245174、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175~176)175、三水平六阶段学说:1(0~9。阶段一:惩罚与服从定向阶段。阶段二:相对功利取向阶段。2(9~15。阶3段。176、科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理论简评:1234(1)使用的研究方法影响客观性原则(2)不适于跨文化研究有一定的性别偏见。177、道德判断的社会直觉论(178~180)178德概念通过无意识的方式进行的自动输出。179、直觉模式的认知六过程23456180、对社会直觉论的简要评价:1塑造的有效途径。2181、小学生品德心理发展的特点(182~185)182、道德认识的发展特点:主要表现:123183、小学23、84、579184、道德意志的发展特点自制力有了显著发展。185、道德行为的发展特点:认识与行为、言与行基本上是协调的。186、影响小学生品德心理发展的因素1(1)的亲密关系2同伴交往(1)同伴交往是帮助小学生克服自我中心的一个有效途径,有助于道德准则的理解和道德情感的体验(2)同伴交往是小学生道德认识践行的土壤(3)345、网络。二、自我因素:12187、道德认识的培养:一、以对话沟通的语言为媒介,提高道德认识。实施对12自我开放注意(2)时间(3)协调性。3尊重。二、采用道德叙事法,提高道德道德叙事,是指教育者通过口头或书面的话语,借助对道德故事(包括寓言、神话、童话、歌谣、英雄人物、典故等)的叙述,促进受教育者思想品德成如何正确运用道德叙事?道德叙188、道德情感的培养:一、进行移情训练,强化道德情感。移情:是人际交往移情训练作用23189、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的培养:一、加强实践锻炼,进行抗诱惑训练。二、发挥学生自我教育的功能。190、教师为儿童选择榜样时要注意?:1榜样的优点既胜过学生的优点,但有是可以学到的。2榜样应该是公认的,具有权威性。3榜样要有针对性。19112345响,巩固和提高儿童模仿先进榜样的积极性。第六章小学生学习心理192、学习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学习是指因经验而导致的个体行为或行为潜能发生相对一致变化的过程。193、学习的分类内容2加涅结果(1)言语信息2)智慧技能(3)认知策略(4)动作技能属于认知领域动作技能领域3布鲁姆按目标4奥苏伯尔方式(1)学习进行分:接受学习、发现学习(2)学习内容与学习者原有知识分:意义学习、机械学习。194、狭义学习:指学生的学习。指学生在学校里进行的学习,是学习的一种特殊形式。19523进人格的健全发展。1962的一种社会义务,具有一定的强制性。3234性。198、学习理论(199~212)199、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200~205)200的试误说。桑代克被称为“现代教育心理学之父论是教育心理学史上第一个较为完整的学习理论。201(1)效果律2)练习律:应用律和失用律(3)准备律。202、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说。(203~205)2032本规律——强化。204、强化程序是强化物给予的频数、强化物之间的时间间隔以及强化的预期性等。2051)连续强化2)程序③固定时距程序④可变时距程序。206、认知学习理论207~301)207、代表人物:早期代表—苛勒的顿悟说,现代代表—布鲁纳、奥苏伯尔。208、苛勒的顿悟说。两个系列:叠箱问题和接竿问题。苛勒认为:12过程来实现的,而非试误过程。209、布鲁纳认知结构说观点:134发现学习之一。21023456结论,使问题得以解决。211、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说。有意学习分类题学习。21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主要观点:1知识观2学习观3学生观。213、动机:是指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指向某一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214、动机构成因素:内驱力、诱因。215、动机的功能:1激活功能2指向功能3强化功能。216、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一种内在的心理因素或内在动力。217、奥苏伯尔—成就动机分类: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附属内驱力。218、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1机强度。23处于最佳水平时,学习活动才会有最理想的效果。219、学习动机的分类:13动机、具体动机。22、学习动机的理论(221~227)221、强化理论:强化理论是行为主义学派的观点。222、需要层次论: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在动机领域的体现。马斯洛认为人的人的基本需要有七种234567223、成就动机论:不同倾向:追求成功的动机倾向、避免失败的动机倾向。224、成败归因理论:维纳提出:三维度:内外源、稳定性、可控性。六原因能力强弱、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好坏、身心状况、外界环境。225、自我效能论:班杜拉提出(226~227)226234情绪唤醒。2271的选择及对活动的坚持性。23228一、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四、适当地开展竞赛活动,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五、利用原有兴趣和动机的迁移。229234要富有启发性。230、反馈的形式:1社会性反馈2象征性反馈3客观性反馈4标准性反馈。23123考虑学生受表扬与批评的历史状况。23224233、如何有效促进学习动机的迁移?1分析现有动机2找出共同之处3强化共同之处4导向新的学习。234、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方案。235、学习策略特征:134学习者制定的学习计划,由规则和技能构成。236、学习策略的分类:一、认知策略:13元认知策略:123资源管理策略34237、学习策略的训练(238~24)238、学习策略的教学原则?12345239?123240、小学儿童学习策略的课堂教学:注意:123体验。241、学习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2422迁移。34243、学习迁移的基本理论(244~248)244:1优缺点的。245、共同要素说:代表人物桑代克。246、经验类化说:贾德。247、关系转换说:格式塔。248、迁移研究的新发展:一切有意义学习必然包括迁移。249、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123势对迁移的影响:促进、阻碍。250?12345规律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251、创造力的思维活动,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具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能力。252、创造力的特征:流畅性、独特性、变通性。253、创造活动的心理过程:四阶段:准备期、酝酿期、豁朗期、验证期。254、创造力与智力的关系:创造力和智力的关系是一种非线性的关系,他们既1100~130234255、创造力与学业成绩的关系:创造力与学习成绩无多大关系。256、小学生创造力的培养(257~259)257?12有充分选择的余地。3258?12鼓励独立性和创新精神。4259?12与假设训练。34第七章教学心理260、教学设计:是指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运用系统方法,对课程资源进行有机组合,对教学过程进行系统规划、选择、安排、确定的构想过程。261、教学设计的分类:12促学。262、教学设计的依据:1(1)(2)学理论和学习理论。2(1)(2)学生的特点(教师的教学经验。26323设计教学评价。264、教学设计的一般模式:三环节:12学策略和媒体。3265、教学目标设计(266~269)266、设计教学目标的意义: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依据,也是教学活22672有的学习状态。345的行为目标。268、教学目标分类的理论:1: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2布鲁姆34程度:接受、反应、评价、组织(价值概念化、组成价值系统、个性化。5动作技能目标分类:知觉、模仿、操作、准确、连贯、习惯化。269、教学目标表述的理论:123艾斯纳提出。270、选择、组织教学内容的根本依据是什么?(271~272)271、教材组织呈现维度的理论分析:代表:布鲁纳“螺旋式”组织、加涅的“层级先行组织者272、教学内容组织1(1)钻研课程标准2)了解教材的组织方式(3)紧扣学科核心概念,确定教学中的重难点。2教材内容的微观1)方法的掌握。依据加涅关于学习结果分类体系论述,分为归类分析、图解分析、层级分析、信息加工分析(2)教师在重组又要与学生的“现有水平”相衔接。第二,增强教学内容的新颖性和多样性。第三,突出重点,化解难点。第四,教学内容的组织、排列、呈现方式要恰当,练273、教学途径的实施(274~277)274、教学形式:12345的形式。275、教学方法:归纳、演绎。276、教学传媒的选择与运用:12语言形态、非语言形态。277、传媒的冗余度:就是利用传播媒介传输信息时,为使信息能够为学习者很好接受,留有一定空隙和空间。278、教学环境:就是学校教学活动必需的诸多客观条件和力量的综合,教学环教学设施、校风班风和师生人际关系等。本书学的是狭义教学环境。279、教学环境的作用:1导向功能2凝聚功能3陶冶功能。280、教学环境的创设(281~28)281、教学的物理环境:12(1)班级规模的影响(2)教室座位编排的影响。①座位排列:编排方式:横排型(秧田型活跃区:教室前面和中间。②课桌椅(3)自然条件的影响。①照明②颜色③声音④通风、温度和湿度2822度和情绪波动、课堂秩序等。3283、心理控制含义:就是控制者作用于被控制者,使其改变或保持某种运动,把它引向期望的心理状态,以达到控制者的目标的运动过程。284、课堂情境的心理控制:124285、课堂问题行为的控制策略:1课堂行为三要素:行为的主题(即涉及的学生2策略(1)消退策略2)暗示策略直接纠正策略(4)惩罚。286、教学交往含义:是一种特殊的人际交流与沟通过程,它是指在教学情境中师生相互交流信息、思想、感情和共享信息的人际沟通活动。287、教学交往的作用、意义:12实现经验共享。34念。288、课堂教学互动教学交往是通过课堂互动实现的,能否充分发挥课堂互动课堂互动信息沟通而产生的相互作用的方式和过程。28923性互动。290、教学中服从包含:1对集体规范的服从2对教师权威的服从。291、合作性互动策略:1双向设计策略2互位教学策略3小组活动策略。292、教学评价:是指依据教学目标和一定的价值标准,在收集教学系统各方面信息的基础上,对教学活动及其效果进行价值判断的活动。293、教学评价的目的:是对课程、教学方法以及学生培养方案做出决策。294、教学评价步骤:确定评估目标、收集有关的资料、描述并分析资料、形成价值判断、做出决定等。2952~、应用~、想象~、批判~、解决问题~等)3(~~等(包括兴趣、态度、动机、习惯和价值认识等。296、教学评价与测量及测验的关系:1量的本质是对教育现象获得数量化的认识。本质=事实判断。23值判断。297234准备性评价,在教学开始前进行。298、教学评价的作用和功能?:1234断功能。299、教学测量与评价的方法和技术:一、标准化成就测验。二、教师自编测验。教师自编测验含义:是由教师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教材内容和测验目的,自2教师自编测验原则(1试题要符合测验的目的(题目格式应多种多样(4)文句要简明扼要(5)测题应彼此独立。3教师自编测验的题目类型4有效自编测验的特征区分度。三、非测验的评价技术。123300、个别差异:也指个体差异,是一个人在先天素质的基础上通过后天实践活动所形成的一贯的、持续的、有别于他人的个体心理特点。301、个别差异的表现:1(1)结构(2)水平(3)发展速度非智力的个别差异:气质、性格。302、个别差异形成的原因:12庭、学校。303、个别差异研究的作用?因材施教的依据:一、个别差异的研究有利于揭示304、小学生智力的差异(305~315)305、小学生智力的结构差异:是指智力构成成分的差异。(7~9)306123(~、运动~、社会知觉型(包括对他人的知觉、人际的~、自我的~。307、记忆方面的差异。1按感觉器官的主导作用:视觉型、听觉型、运动型、混合型。2内容:形象记忆、情景记忆、语义记忆、情绪记忆、运动记忆。308、思维和言语方面的差异。按高级神经活动信号系统:艺术型、思维型、中间型。309、小学生智力发展水平的差异:智力发展水平大体上呈常态分布。(11~14)310、智力超常小学生的特点130130察细致,记忆力强、抽象思维发展得早而快、求知欲旺盛、意志坚强。311、智力超常因素:一是较好的遗传基础或先天素质;二是早期教育、优越的环境和主观努力。31270心与年龄和社会期望不符合。31355~70可训练的智力落后,22~55。3,25314、小学生智力发展速度和表现早晚的差异(人才早熟、晚成(晚成。315、男女小学生在智力水平和类型上的差异。1所不同。23显的影响。45316、小学生认知方式的差异:认知方式=认知风格(317~319)317、场独立与场依存。威特金:场独立型认知方式的人常常利用自己内部的参场依存型认知方式318、沉思型与冲动型。卡根:冲动与沉思的标准是反应时间与精确性。319、辐合型与发散型。吉尔福特:发散型认知方式特性创性。320、气质:是指一个人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气质的动力特征:是指表映一个人的行为方式。321、气质类型型、安静型、抑制型。322、小学生气质差异与因材施教?:1培养学生气质的积极方面,克服其消极方面,促进小学生气质的健康发展。2按照小学生的气质特征进行个性教育。3按照小学生气质特征进行知识技能教育。323、性格:指个体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324、性格的个别差异表现:性格特征差异、性格类型差异。325、小学生性格的特征差异:12432612感情型⑦内向感觉型⑧内向直觉型。37(328~329)328、正确鉴定小学生的性格特征。教师应注意?1质,因而有好坏之分。234大的。329、掌握小学生的性格特征进行因材施教?:1性教育23个别教育。330、小学生课堂行为差异:影响因素:课程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育或男女分校教育,教学方式,学生的认识、期望和兴趣,学生的年龄,家庭的社会阶层,人种和种族等。331、小学生社会行为差异:两性交往是性别角色社会化的基本活动之一。332、小学生行为差异与因材施教:1234333、教学理念概念:就是人们对教学和学习活动内在规律认识的集中体现,同信念。334、面向智力差异的教学理念:1234335、教学策略: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依据教学的主客和教学媒体等的总体考虑。336、面向智力差异的教学策略(337~348)337、同质分组。是指按照学生不同智力水平、智力优势和特点或已掌握知识的程度进行分校、分班或分组。338、分层教学。是指学校在一个年级内的某些学科上开设不同层次的课程,供学生选修。339、跳级。是指让智商高、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提前进入高年级学习。340、留级。是指让学业成绩没有达到规定标准的学生继续留在原来年级学习。341、班级内部分层次教学采取的分层次教学。3422内涵四层面:①以小组为基3原则:①54优点:充分挖掘每个5不足3432345344、自学辅导教学策略2080课本、练习本、测验本。345、个别指示教学。346、掌握学习。布卢姆。是指向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提供最佳的教学和给予足(的教学评价项目。1(1)准备阶段(2)实施阶段。2改变原有的学校和班级组织②教学评价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③教师对学生都能学习动机。347、计算机辅助教学。操作程序:1234348、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第九章小学生心理与行为的辅导349、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健全的个性品质及其他稳态,促使个体心境达到最佳发展水平。350234351、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123456应适度。352、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一、生物因素:1231(1父母期望家庭教养方式:类型:①专断型②放任型③权威型④民主型2(1)学校教育指导思想2)教师素质3(1)文化背景(2)社会风气3)学习生活环境。三、个体内部心理因素。353、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123(1)(2)及时发现,有效调节。354、小学生学习问题及矫正对策(355~376)355、学习障碍概念:是指个体在听、说、读、写、推理或数学等方面的知识的生的一种学习机能发展障碍。356、学习障碍分类发展性学习障碍:包括:注意力缺陷、记学业性学习障碍:包括:阅读障碍、书写障碍、算术障碍。阅读障碍最为常见的2④外语学习障碍。357、学习障碍原因1)内在的中枢神经系统的缺陷。中枢神经包括大脑和脊(2)式的影响。其次,学校教育的误区。3581)尽量使教学环境单纯化。教室布置简单,教室穿着朴素,以免分散学生注意力。(2)(3)针对不同类型的学习障碍学生,提供健全的补救教学。359、学习疲劳概念:是指长时间连续紧张学习后由于身心过度疲劳所导致的学习效率逐渐下降,并伴有渴望停止学习活动的生理和心理现象。360、学习疲劳分类及表现(1)心理疲劳——为主。表现:厌恶、倦怠、情绪紧张不安、烦闷、易怒、注意力不集中、学习积极性下降、学习兴趣减退、学习感到困难反应时间加长。361、学习疲劳原因1)个体原因:长期使用不良的学习习惯与用脑习惯,片(2)价标准。362(1)教育环境,力争多元化教育评价手段的运用(2)改变教学观念,确保课堂质量(3)改善课堂教学环节、教学手段,丰富教学的呈现方式,增加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和审美性(4)改善室内卫生环境,促进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的提高(5)合理安排学习课程,调整自己的生物种保证充足的睡眠。363、学校适应不良表现分易怒、激动、焦虑、烦躁,出现旷课逃学、破坏学校纪律等行为。364、学校适应不良原因(1)家庭原因:①不良家庭教育方式②父母包办代替式教育③不注重孩子生存能力的培养④缺乏自主能力⑤对父母强烈的依恋⑥不(2)①心理承受力较低②自卑心理过重③对自己缺乏自信心④遇事缺乏自主性和独立性⑤对自己的能力往往表示怀疑⑥应变能力差负担②学校缺乏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和环境适应训练③学生的生活只局限于狭窄、半封闭的氛围之中(4)子的适应性提出挑战。365、学校适应不良矫正(1)①心理辅导方法,②客观认识自己,正确分析问①学会主动与同学交往,改善师生、同学关系。②解除焦虑、紧张及其与同龄伙366:注意的稳定性较差。表现特点(1)活动过度。(2)注意力不集中(3)任性冲动(4)学习与生活管理能力较差。367、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原因:1注意障碍形成的原因:第一,生理方面,与脑生理功能障碍有关。第二,社会心理方面,对学习目的、作用认识不足,情绪不稳定,自制力差,家庭关系矛盾。2多动障碍形成的原因:80%基因遗传性,并有神经生物学表现。再者,孕期和围产期因素。第三,生化因素。第四,家庭和社会因素。368、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治疗:12合。369、考试焦虑类型(1)考试来临的一段时间内持续存在的焦虑2)中产生的焦虑,如“怯场、晕场“等。370、考试焦虑表现:1生理:肌肉紧张、心跳加快、血压升高、皮肤出汗、面红耳赤。2心理:忧虑、紧张、恐惧、坐立不安、慌乱等情绪体验。371、考试焦虑原因:123内在原因:学习基础薄弱、知识准备不足、缺乏应试技能.4无法达到家长的期望值。3722正考试动机。34373情感上消极对待学习,行动上主动远离学习。374、厌学症特点:134375、厌学症原因:12气影响,学习积极性容易受到影响;学生自制力和自控力比较差。3762多样的课堂教学活动。3377、小学生情绪问题及矫正对策(378~386)378、过度焦虑的表现:1生理上:出现睡眠障碍、食欲不振、心跳加快、汗多2惶恐的情绪;对一些小事也很敏感和紧张;不受同伴的欢迎。379、过度焦虑的成因:先天的遗传素质、后天的环境因素有关。380、过度焦虑的辅导与矫治:以心理支持问基础,多关心、爱护,多安慰、多鼓励,增强自信心,提高自我评价水平;进行认知调整,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焦虑源;辅之以放松训练,教会学生放松技巧。381、强迫症的表现:强迫性思维或观念及强迫性动作。3~7岁出现类似强迫动作的高峰期。382、强迫症的成因:儿童先天素质不良,性格谨慎、内向寡言以及父母的不良到突然的精神创伤、重大生活变故也是强迫症的主要诱发因素。383、强迫症的辅导和矫治:辅导方法:系统脱敏法、暴露疗法、行为中止法、情。384、恐怖的类型:社交恐怖症、处境恐怖症、单纯恐怖症。385、恐怖成因:儿童早期不良刺激和创伤体验造成儿童对某种环境或特定刺激386:心理辅导中的系统脱敏法(395。同时创设一个自由、宽松、愉悦、和谐、充满爱的心理氛围。387、品行问题:只要是指不符合道德要求的过错行为,也称品行不良,诸如说谎、偷窃、攻击行为、打人骂人等。严重的品行问题称做品行障碍。38812(1)经常挑起或参加斗殴(2)经常故意伤害他人或虐待动物经常故意破坏家里的东西或公共财物(4)故意纵火经常偷窃(6)3(7)无明显原因离家出走,彻夜3389、品行问题的主要表现、成因及矫正对策(390~391)390、说谎。儿童说谎行为是模仿家长或周围人的结构。逃避责任也是小学生说谎的原因之一。压力过大也会导致儿童撒谎行为。391(1)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而窃取别人的东西改善人际关系报复心理。以上三种类型儿童,应该与家长配合,引导学生正确地使用零用钱,(4)社会学的结果(5)偷窃癖。392、攻击行为。类型:第一,团伙型攻击行为;第二,单个型的攻击行为。成因(1)外因:第一,成人的榜样作用。第二,家庭教养方式不当。第三,学校(2)适宜的环境。另一方面,对儿童加强心理教育。393、小学生心理辅导的原则:1234394(395~397)395、行为矫正法:1(1)行为塑造法(2)代币管制法3)21)电击厌恶疗法2)橡皮圈疗法3:旨在使学生对本来可引起敏感反应的人或事物不再产生敏感反应。第一步,放松训练;第二步,建立焦虑等级;第三步,进行脱敏治疗。396、角色扮演法:是一种通过行为模仿或行为替代来影响个体心理的方法。形式:123456397、理性情绪法:步骤:1234398、小学生心理辅导的途径:1246~12399、个别辅导:1:其一,它以主动的方式来为学生提供服务。其二,个般性的学习、交往、行为等问题。2阶段(1)收集信息阶段(2)判定问题阶段(3)辅导阶段(4)反馈跟踪阶段。第十章小学教师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4002开放型角色。3401、角色扮演:1234(1)角色的期望、对角色的领悟、对角色的实践。402、角色失调:1角色冲突2角色不清3角色中断4角色失败。4032456404、教师角色冲突的表现:12不同理解引起的角色冲突3454052色转换的能力。34406、教师人格:是指教师应具备的优良的情感及意志结构、合理的心理结构、稳定的道德意识和个体内在的行为倾向性。4072345408、小学教师的人格影响作用?:12340923丰厚教师文化底蕴,强化教师人格根基。45(1)淡泊名利,积善成德,有颗敬业心(2)关爱学生,幼人(3)(4)(5)精益求精,勇于创新,有颗进取心。410、人际关系:是指人们在社会活动中通过多种信息传递方式而发生、发展和建立起来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也叫人群关系。411、人际关系的类型:1按组成纽带分:血缘关系、地缘关系、业缘关系。23系。412、教师与学生的关系:1师生在教学上结成的授受关系(1)教师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和引导者师生在人格上的平等关系师生在社会道德上的互2(1)(2)(3)互相学习、共同发展的关系。413:新的教育观认为,学生是师生关系中具有不同思想4141(1)对学生来说是老师2)对教育集体来说,是一种特殊的同事关系(3)2(1)教师要尊重、服从领导,积极配合领导工作(2)领导要尊重、爱护教师和信任教师。415、教师与同事的关系及处理1()共处于一个职业群体2)有着共2(1)工作上要团结合作,相互学习(2)诚恳相助。416:第13417、教师人际关系的原则?:1234容原则。418、教师人际交往的技巧?:1(1)幽默(2)委婉(3)含蓄42(1赞美学生时,不能随便把学生相互比较(3)对低年级学生适合公开表扬,对一典型性的学生行为,教师应有意识地公开加以表扬、赞美(4)赞美的语言要随机应变(5)赞美与奖励要结合。34419、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状态。420234率的生活。421、心理健康划分标准:1234567422、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标准的职业特征?:124567423、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1遗传因素2身体的健康状态3心理因素(1)期望过高(2)不良的情绪反应(3)不良的个性特征。4物质环境的因素(2)社会的生活环境(3)社区环境和学校环境。424、教师的消极行为: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