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汉中市成考专升本2023年大学语文自考模拟考试(含答案)_第1页
陕西省汉中市成考专升本2023年大学语文自考模拟考试(含答案)_第2页
陕西省汉中市成考专升本2023年大学语文自考模拟考试(含答案)_第3页
陕西省汉中市成考专升本2023年大学语文自考模拟考试(含答案)_第4页
陕西省汉中市成考专升本2023年大学语文自考模拟考试(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陕西省汉中市成考专升本2023年大学语文自考模拟考试(含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15题)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所体现的诗人心态是()

A.在水一方,可望难即B.鄙弃功名,虚静忘世C.陶醉自然,物化忘我D.潜心感悟,得意忘言

2.曹禺的代表作是()

A.《雷雨》、《日出》、《北京人》

B.《茶馆》、《屈原》、《北京人》

C.《茶馆》、《雷雨》、《日出》

D.《屈原》、《茶馆》、《雷雨》

3.王维的《山居秋暝》是一首()

A.七古B.五律C.七律D.五古

4.“中原干戈古亦闻”一句采用的修辞手法是()

A.比喻B.借代C.夸张D.比拟

5.“快乐在人生里,好比引诱小孩子吃药的方糖,更像跑狗场里引诱狗赛跑的电兔子”所用的修辞手法是

A.拟人B.排比C.反复D.比喻

6.下列人物形象出自同一篇作品的是()

A.沙子龙、赵七爷B.王三胜、七斤C.姚纳、德拉D.黄省三、李石清

7.《寒夜》的作者是()

A.茅盾B.巴金C.老舍D.鲁迅

8.提出"惟陈言之务去"的写作主张的是()

A.韩愈B.柳宗元C.欧阳修D.梁启超

9.下列传记作品中,带有寓言色彩的是()A.A.《张中丞传后叙》B.《种树郭橐驼传》C.《马伶传》D.《李将军列传》(节选)

10.

6

《故都的秋》是一篇()。

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史界两司马”指《史记》的作者司马迁和《资治通鉴》的作者司马光,其中《史记》记载了传说中的黄帝至西汉末年的历史。

B.“南洪北孔”指清代著名戏剧作家洪升和孔尚任,他们分别是《长生殿》和《桃花扇》的作者。

C.“四大古典小说”是指《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其中《水浒传》与另外一部著名小说《金瓶梅》在题材方面有着密切的联系。

D.“小李杜”指的是晚唐著名诗人李商隐和杜牧,其中李商隐以创作《无题》诗著称。

12.下列加点字解释正确的是()A.A.以此诟远。诟:肮脏

B.初守睢阳时,士卒仅万人。仅:近

C.然尚恨有阙者。阙:宫殿

D.其讲之精矣。讲:讲话

13.在下列词作中,采用铺叙手法描写景物的是()

A.《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B.《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C.《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D.《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14.下列属于屠格涅夫作品的是

A.《苦恼》B.《门槛》C.《风波》D.《米龙老爹》

15.《背影》为刻画一个慈父的形象重点描写的是

A.人物的画貌B.人物的行动C.人物的背影D.人物的语言二、填空题(10题)16.苏轼的词开__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17.郭沫若诗集代表作是《__________》、历史剧代表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8.本词表达的词人情感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9.陶渊明,又名___________,字___________。别号___________,世称___________。

20.白居易与_________齐名,在诗坛上并称“元白”。

21.杂剧《西厢记。长亭送别》中的"末"指的是_________。

22.战国时期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是___________。

23.王昌龄《从军行》诗:"黄沙百战穿金甲,_____________。"

24.本文在整体构思上虚构了一个__________与__________对话的寓言故事。

25.李商隐诗歌的风格是__________。

三、判断题(5题)26.白居易是盛唐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和主要代表。()

27.作为论据的理论材料,可以是前贤今人的至理名言、精辟论断,也可以是科学公理、规律等。()

28.《风波》是以七斤与赵七爷的矛盾冲突为中心线索描述事件的。()

29.苏轼以豪放词著称,但《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一词堪称他婉约词中的代表作。()

30.在《李将军列传》中,司马迁通过“杀霸陵尉”等情节表现了李广的性格弱点。()

四、文言文阅读(3题)31.(一)阅读《谏逐客书》中的一段文字,回答文后问题。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江河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这段话可分为几部分?概括各部分的大意。32.哪几句用了比喻手法?

33.这首元曲是如何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的?(4分)

五、现代文阅读(3题)34.(三)阅读下列文字,回答36~38题。桥是固定建筑物,所谓固定就是不在空间有走动,不像车船能行走。但是,天地间没有固定的东西。至多只能说,桥总是在动的平衡状态中的,就是桥的一切负担都是为桥下的土地所平衡的。这是总平衡。拆开来看,桥身是处于桥上车重和两头桥墩之间的平衡状态的,桥墩是处于桥身和基础之间的平衡状态的,基础是处于桥墩和土地之间的平衡状态的。再进一步来分析,桥身、桥墩和基础的内部的任何一点,也无不在它四周的作用和反作用的影响下而处于平衡状态的。平衡就是矛盾的统一。矛盾是时刻变化的,因而平衡也不可能是稳定的,更不可能是静止的。就是在桥上的一切动的作用都停止的时候,在桥上只有本身重量起作用的时候,桥的平衡也不是稳定的,因为桥和土地的变形,由于气候及其他关系,总是在不断的变化中的。桥的平衡只能是瞬息现象,它仍然是桥的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恩格斯说:“运动是物质的存在形式。”可见,桥的运动是桥的存在形式。一切桥梁作用都是物质的运动作用。这部分文字用了几种说明方式?

35.宝钗的话里包含哪两方面的意思?(4分)

36.

如何理解“没有废墟,就无法印证文明的轨迹,残损和破败正体现了文明的韧性”一句话的含义。

六、作文(1题)37.写作题目:人人争做环保使者要求:A.必须写成议论文。B.不少于800字。C.字迹工整,卷面整洁。

参考答案

1.C

2.A曹禺,中国20世纪最优秀的剧作家之一,原名万家宝。他对中国戏剧的最大贡献是他的剧本创作。主要剧作有创作于20世纪30年代的《雷雨》、《日出》、《原野》,完成于抗日战争时期的《蜕变》、《北京人》、《家》,以及创作于20世纪50年代的《明朗的天》、《胆剑篇》(与梅阡、于是之合作)、《王昭君》。《茶馆》为老舍作品,《屈原》为郭沫若作品。

3.B《山居秋暝》共8句,每句5个字,是首五言律诗。它格律规范、对仗工稳,如三四句“明月”对“清泉”,“松间”对“石上”,“照”对“流”。

4.B

5.D

6.D

7.B

8.A

9.B

10.A

11.A

12.B

13.B

14.B

15.C

16.豪放豪放

17.《女神》;《屈原》、《虎符》

18.故国之思,亡国之痛

19.陶潜;元亮;五柳先生;靖节先生

20.元稹

21.张生(或张珙、张君端)

22.韩非子韩非子

23.不破楼兰终不还

24.河伯、北海若

25.深情绵邈,绮丽精工

26.N

27.Y

28.N

29.Y

30.Y31.分两部分。第一部分论证不却众庶、广罗人才方能取得事业成功的道理;第二部分论证驱逐客卿就是损害自己帮助敌国的道理。32.这八句中,前六句都是比喻,前四句以乌鹊择枝比喻贤才寻找明主,后两句是以山不厌其高,海不厌其深比喻明主不厌贤才之多。

33.在以农业经济为主的中国古代,很多时令、景物已附有相对稳定的喻意,秋及秋景多含萧瑟凄凉、孤寂落寞之意,看藤枯老树,想人生短暂,岁月蹉跎,青春不驻;看日落,知黄昏本为与家人共享天伦之乐之良辰,而此时自己却孤独漂泊在异土他乡;看“小桥流水人家”的温馨,鲜明对比,愈发感到自己的孤寂落寞,这一切触发了游子的思乡之情。“断肠人在天涯”,点明主题,正因人在天涯,日夜恋土思乡,以至“断肠”。34.定义说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