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福建省厦门市高职单招2021-2022学年生态学基础模拟练习题三附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30题)1.光补偿点是指植物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与呼吸作用放出的二氧化碳相等时的()
A.光照时数B.光照强度C.光谱成分D.温度
2.引起物种数量减少的因素是()。
A.出生率B.死亡率C.迁入率D.总体数量变化
3.坡向会影响森林的生长,对于森林来说,坡向因素是一种()。
A.直接因素B.间接因素C.主导因素D.限制因素
4.下列哪项不是引起生态失调的原因?()A.A.生物群落的不断演替B.火山爆发、台风C.人的行为D.雨、雪
5.生态系统的消费者是()
A.植物B.动物C.微生物D.腐屑生物
6.下面属于非密度制约的因素是()
A.营养状况B.寄生C.食物D.竞争
7.次级生产力最高的系统是()。
A.森林B.草原C.农田D.海洋
8.生产力和生物量最大的生态系统类型是()
A.草原
B、森林
C、海洋
D、农田
9.在典型的旱生演替中,蕨类开始生长时处于()。A.地衣群落阶段B.苔藓群落阶段C.草本群落阶段D.木本群落阶段
10.在下列生态因子中,对生物生长起间接作用是()
A.光照B.水分C.地形D.温度
11.下列有关物质循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物质循环包括碳循环、磷循环、水循环、氮循环等
B.各物质循环是相互独立的
C.物质循环与能量循环无关
D.物质循环对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无任何影响
12.个体数量多、覆盖面积大、生物量高、体积较大、生活能力铰强的植物种是()。A.建群种B.优势种C.伴生种D.亚优势种
13.土壤中水、肥、气、热的协调,主要决定于()
A.土壤结构B.土壤PH值C.土壤有机质D.土壤无机养分
14.下列因素属于非周期因素的是()
A.光B.暴雨C.季节D.温度
15.《物种起源》的作者是()
A.达尔文B.马尔萨斯C.坦斯利D.洪堡德
16.下列关于阴性植物特点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在强光照条件下生长良好,光补偿点较高
B.在强光照条件下生长良好,光补偿点较低
C.在弱光照条件下生长良好,光补偿点较高
D.在弱光照条件下生长良好,光补偿点较低
17.生态系统的组成中,生物组分包括()
A.生产者B.大型消费者C.分解者(小型消费者)D.以上三大功能类群
18.一种物种在一个新地域的定居是指()
A.种籽能够萌发B.能够生长C.能够繁殖D.能够发育
19.分布在寒冷地区的内温动物比生活在温暖地区的同种个体大,这在生态学上称为()。A.阿伦规律B.贝格曼规律C.谢尔福德定律D.林德曼定律
20.按照丹麦植物学家瑙基耶尔(ChristenRaunkiaer)的生活型划分方法,北方针叶林的优势生活型为()
A.高位芽植物B.地上芽植物C.一年生植物D.地面芽植物
21.生态系统的发展趋势是()。A.K生物被r生物取代B.净生产量加大C.空白生态位增加D.营养物质循环变慢
22.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发生在()。
A.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B.不同生物群落之间C.生产者与分解者之间D.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
23.对植物开花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A.随季节变化的日照长度B.随季节变化的日照强度C.随季节变化的温度高低D.随季节变化的温度强度
24.腔肠动物附着在寄居蟹背上,当寄居蟹在海底爬行时,扩大了腔肠动物的觅食范围,同时,腔肠动物的刺细胞又对蟹起着伪装和保护作用。寄居蟹和腔肠动物的这种关系为()。
A.互利共生B.偏利共生C.原始协作D.负相互作用
25.判断下列属于人工群落的是()
A.热带雨林B.草原C.红树林D.农田
26.若缺少一方,另一方不能生存,这样的两个种群间的关系是()。A.原始合作B.互利共生C.偏利共生D.偏害
27.难降解的有毒物质沿食物链传递,其浓度将()。A.维持恒定B.产生波动C.逐级降低D.逐级升高
28.种群生态学的核心内容是()。A.种群动态研究B.种群数量C.种内、种间关系D.种群调节
29.以下区域中,初级生产力最高的区域是()
A.海洋B.草原C.海陆交接地带D.农田
30.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物质是()A.二氧化碳B.氧化亚氮C.二氧化硫D.一氧化硫
二、填空题(20题)31.生物群落的发生一般要经历入侵、______、竞争和反应等过程。
32.种群的数量随时问的变化而上下摆动的情况称为______。
33.大气中CO2的浓度上升的直接后果是全球变暖即______。
34.反馈控制是生态系统的稳态机制之一,但只有______反馈才能控制种群密度过度增长。
35.植物需要在一定的温度以上,才开始生长发育,这是_______法则决定的。
36.营养物质循环的后期与前期相比,封闭性增强,循环速度______。
37.g·m-2·a-1是______单位。
38.存在于各个生物种群内部个体与个体的关系,称为______关系。
39.土壤中的微生物量一般是春季较少并逐渐增长,夏秋季多并达最高值,进入冬季后逐渐减少到最低值,这就是种群的______消长。
40.种群的年龄结构可以分为增长型种群、__________和衰退型种群三种类型。
41.地球环境是指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______。
42.生物种群数量调节机制包括正反馈和负反馈,但只有______才能控制种群密度过度增长。
43.在山区,由于热力的原因而产生风向的变化。夜间风从山上向山下吹,叫做______。
44.在同一气候区,群落演替到最后阶段只会形成一个气候顶极。这是______顶极学说的观点。
45.共生中仅对一方有利的称为______共生。
46.低温促进植物开花的作用,称为______。
47.种群密度的变化影响种内竞争,使出生率、死亡率等种群参数变化,这样的种群调节方式为______。
48.地球上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占地球总水量的比例为______。
49.体内有发达的贮水组织,叶片退化而由绿色茎代行光合作用,是______的重要特点。
50.南方的喜温作物可以移到北方的______上生长。
三、判断题(10题)51.r对策生物种群容易发生种群爆发。()
A.正确B.错误
52.酸雨主要是由化石燃料废气中的硫氧化合物引起的。()
53.各类原生生物群落遭到破坏后都会引起次生演替。()
A.正确B.错误
54.世界植被的水平分布的经度地带性规律,与海陆分布、大气环流和大地形的影响无关。()
55.生物个体、种群和群落都是经典生态学的研究对象。()
A.正确B.错误
56.pH<3时会引起蛋白质的变性,大多数生物将不能存活。()
A.正确B.错误
57.不管外来干扰有多大,一个稳定的生态系统总能通过自我调控机制来维持其稳定。()
A.正确B.错误
58.热带雨林中分布着大量的有花附生植物。()
A.正确B.错误
59.生物对生态因子的耐受性范围是可变的。()
A.正确B.错误
60.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进入一个生态系统的全部能量,最终要从生态系统中释放出去。()
A.正确B.错误
四、简答题(10题)61.植物对水分的适应类型有哪些?
62.简述固氮的途径。
63.简述生态系统能流的途径。
64.从湖泊裸底到森林的水生演替系列大体要经历哪些阶段?
65.根据开花对日照长度的反应可将植物分为哪些类型?请各举一例。
66.简述土壤的生态学意义。
67.简述物质循环的调节。
68.什么是碳循环?
69.简述生物群落发生的进程。
70.什么是可持续发展?
五、论述题(5题)71.论述人工选择在种群进化与适应中的作用。
72.论述群落演替的动因及其类型。
73.论述湿地的生态功能。
74.论述我国生态农业的主要特点及类型。
75.论述生态系统稳定性及保证生态系统稳定需要的条件。
六、单选题(0题)76.在()土壤中,P的有效性最高。
A.酸性B.中性C.碱性D.以上三种土壤差不多
参考答案
1.B
2.B
3.B解析:对于森林来说,光、水、温度都是直接生态因子,而坡向的不同影响了光、水、温度的变化,从而影响森林,故坡向是一种间接因子,故选B。
4.D
5.B
6.A
7.D解析:次级生产力是指消费者层次上的能量贮存速率,通常指净生产量,海洋中能量流动与贮存多维持在消费者层次中,故其次级生产力最高,选D。
8.B
9.C
10.C
11.A
12.B
13.A
14.C
15.A
16.D
17.D
18.C
19.B
20.D
21.D
22.D
23.A
24.C
25.D
26.B
27.D难降解的有毒物质沿食物链传递,其浓度将逐及升高,属于有毒物质的富集。
28.A
29.C
30.C
31.定居
32.种群波动
33.温室效应温室效应
34.负
35.有效积温有效积温
36.变慢变慢
37.生产力
38.种内
39.季节性季节性
40.稳定型种群
41.生物圈生物圈
42.负反馈负反馈
43.山风山风
44.单元单元
45.偏利偏利
46.春化作用
47.自动调节
48.0.5%
49.旱生植物旱生植物
50.南坡南坡
51.A
52.Y
53.A
54.N
55.A
56.A
57.B
58.A
59.A
60.B
61.答案见解析(1)水生植物有三类:①沉水植物;②浮水植物;③挺水植物。
(2)陆生植物有三类:①湿生植物;②中生植物;③旱生植物。
62.大气中的氮被固定的途径有三种:
一是通过闪电、宇宙射线、陨石、火山爆发活动的高能固氮,其结果形成氨或硝酸盐,随着降雨到达地球表面。据估计,通过高能固定的氮大约为8.9kg/(hm2·a)。
二是工业固氮,这种固氮形式的能力已越来越大。20世纪80年代初全世界工业固氮能力已为3×107t,到20世纪末,可达l×108t。
第三条途径,也是最重要的途径是生物固氮,大约为100—200kg/(hm2·a),大约占地球固氮的90%。能够进行固氮的生物主要是固氮菌,与豆科植物共生的根瘤菌和蓝藻等自养和异养微生物。
在潮湿的热带雨林中生长在树叶和附着在植物体上的藻类和细菌也能固定相当数量的氮,其中一部分固定的氮为植物本身所利用。
63.(1)能量以日光能形式进入生态系统;(2)以绿色植物为主体的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所制造的生物化学潜能,沿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进入生态系统;(3)以生物化学潜能存在于系统中,或作为产品的形式输出系统之外;(4)消费者和分解者通过呼吸释放的热能从系统消失;(5)作为开放系统,某些有机物会通过动物迁移、水和风携带、人为作用等输入或输出系统。
64.(1)沉水植物阶段;(2)浮叶根生植物阶段;(3)挺水植物阶段;(4)湿生草本阶段。(1)沉水植物阶段;(2)浮叶根生植物阶段;(3)挺水植物阶段;(4)湿生草本阶段。
65.(1)长日照植物例如菠菜;(2)短日照植物例如菊花;(3)中日照植物.例如甘蔗;(4)日中性植物例如黄瓜。(1)长日照植物,例如菠菜;(2)短日照植物,例如菊花;(3)中日照植物.例如甘蔗;(4)日中性植物,例如黄瓜。
66.土壤是所有陆地生态系统的基础,具有重要的生态学意义:(1)土壤是许多生物栖居的场所;(2)土壤是生物进化的过渡环境;(3)土壤是植物生长的基质和营养库;(4)土壤是污染物转化的重要场地。
67.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在自然条件下,处于稳定的平衡状态。就是说对某一种物质在各主要库中的输入和输出量基本相等。大多数气体型循环物质如碳、氧和氮的循环,由于有很大的大气蓄库,它们对于短暂的变化能够进行迅速的自我调节。
68.C循环主要是在空气、水和生物体之间进行的。绿色植物借助光能吸收CO2和水进行光合作用C被绿色植物固定成含C有机物。含C有机物又被动物、细菌和其他异养生物所消耗。这些生物又将呼吸作用产生的代谢产物CO2和水排出体外。生物体通过呼吸作用释放的CO2被绿色植物再利用这样C在自然界中被循环利用。C循环主要是在空气、水和生物体之间进行的。绿色植物借助光能,吸收CO2和水,进行光合作用,C被绿色植物固定成含C有机物。含C有机物又被动物、细菌和其他异养生物所消耗。这些生物又将呼吸作用产生的代谢产物CO2和水排出体外。生物体通过呼吸作用释放的CO2被绿色植物再利用,这样C在自然界中被循环利用。
69.生物群落发生的过程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扩散(入侵):主动扩散(如动物)和被动扩散(如植物);(2)定居:包括发芽、生长和繁殖;(3)竞争:其结果是“适者生存、逆者淘汰”;(4)反应:定居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反过来对环境起着改造作用。
70.1980年发表的《自然资源保护大纲》中首次系统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中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在满足当代人需要的同时不损害人类后代满足其自身需要和发展的能力”。1980年发表的《自然资源保护大纲》中,首次系统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中,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在满足当代人需要的同时,不损害人类后代满足其自身需要和发展的能力”。
71.人工选择是人为定向地使生物发生遗传变异,即人类根据自身的需要,通过人为手段(定向培育、杂交选育、基因嫁接、克隆技术等)来改变生物的遗传性,或者通过改变和影响环境等环境胁迫的作用来影响生物生长和繁殖等。人工选择已经成为种群进化适应的强大动力之一,因此,从现在的观点来看,种群的进化与适应是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遗传变异的结果。人工选择不可避免地会有有害类型的产生,如害虫对农药产生抗药性,导致农药越用越多,而害虫种群越来越大。
72.根据群落演替的动因可把群落演替分为两种类型:一是内因引起的演替叫内因性演替。演替系列中从先锋群落开始生物的生长发育即生命活动的结果首先使它们的生境得到改善然后被改造后的生境反过来作用于群落本身如此相互促进使演替序列不断向前发展。二是外因引起的演替叫外因性演替。演替是由于外界环境因素所引起的群落变化其中包括由气候变动所导致的气候发生演替地貌变化所引起的地貌发生演替由土壤变化所引起的土壤发生演替以及火(雷电、山火)等发生的演替人为演替等。由于一切源于外因的演替最终都根据群落演替的动因,可把群落演替分为两种类型:一是内因引起的演替叫内因性演替。演替系列中从先锋群落开始,生物的生长发育即生命活动的结果首先使它们的生境得到改善,然后被改造后的生境反过来作用于群落本身,如此相互促进,使演替序列不断向前发展。二是外因引起的演替叫外因性演替。演替是由于外界环境因素所引起的群落变化,其中包括由气候变动所导致的气候发生演替,地貌变化所引起的地貌发生演替,由土壤变化所引起的土壤发生演替,以及火(雷电、山火)等发生的演替,人为演替等。由于一切源于外因的演替最终都
73.(1)湿地具有较高的生产力;(2)湿地是生物多样性的储存库;(3)湿地具有调节气候的作用;(4)湿地具有蓄洪的作用;(5)湿地具有净化环境的功能。
74.(1)强调以提高第一性生产力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时尚服装设计合同补充协议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农家乐民宿运营管理承包协议3篇
- 2025年度船舶租赁合同(含船舶操作培训与认证服务)2篇
- 二零二五年度车辆贷款居间服务合同A新能源补贴版4篇
- 二零二四年度小企业员工工作时间与休假安排合同范本3篇
- 二零二五年度车场租赁与停车场车位预订系统合同4篇
- 二零二四年特种树苗引进及种植合作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宠物寄养与宠物营养配餐服务协议3篇
- 2025年度违法建筑拆除与周边环境整治合同4篇
- 二零二四年度预制混凝土构件研发与生产合同样本3篇
- 第1课 隋朝统一与灭亡 课件(26张)2024-2025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 2025-2030年中国糖醇市场运行状况及投资前景趋势分析报告
- 冬日暖阳健康守护
- 水处理药剂采购项目技术方案(技术方案)
- 2024级高一上期期中测试数学试题含答案
- 盾构标准化施工手册
- 天然气脱硫完整版本
- 山东省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新高考联合质量测评10月联考英语试题
- 不间断电源UPS知识培训
- 三年级除法竖式300道题及答案
- 人教版八级物理下册知识点结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