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课程理念下新教材处理的策略
新课标下各种版本的高中化学教材在总体框架设计,教学内容的选择、组织、表达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改变。它构建了新的知识体系,大幅度更新了学科内容,强调与学生的学习经验与社会生活相联系,更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教材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材料,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基本素材,教师对教材的认识和处理策略直接影响教师的课堂教学方式和教学效果。因此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成为推进新课程改革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我以为科学合理地处理教材就要对照课程标准、会考标准及高考大纲,针对学生的实际,再联系教学的其他相关要素,多维度把握教学材料,从结构上做适当调整,从内容上做适量补充,应用一定的方法加工教学材料,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一、多维度把握教学材料——抓住教材的“神”有人说新教材形散而神不散。新教材的“神”就是提高全体高中学生的化学科学素养,它渗透到每一个专题、每一单元乃至整个课程。教材内容的选择是现代化学科学发展最迅速、成果应用最广泛、与社会和个人生活关系最密切的材料,因此在对教材进行处理时要抓住教材的“神”,对教材进行加工时,要做到“线索清晰、化难为易、化繁为简”,以帮助学生在容易理解和掌握的基础上,学得和习得教材中的相关知识内容,培养学生的能力,陶冶学生的科学情操,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根据这一要求,体现在教材处理中,就是将教材“神”与教学过程联系制成一个课堂的“流程图”,包括主题流、教学流、学习流和各相关的目标要求,横向沟通,纵向衔接,形成系统。[案例]盐类水解1.教材线索(如图1所示)2.教学流程图(如图2所示)二、结构的调整——对教材有所取舍无论是哪个版本的教材,由于受地域和学生实际的限制以及教材文本的局限(教材无非就是个例子),教师使用时根据需要作必要的调整。图1教材线索图2教学流程图1.联系学生实际进行取舍对于教材,结合学生实际进行分析和分类,是十分必要的。教材中的知识点,哪些是“不学也已经知道的”,哪些是“教师稍加点拨就能够知道的”,哪些是“需要教师做讲解的”,哪些是“感到很费解的”,根据知识点的定位再对教材做相应的选择和调整,对不同类型的知识点选择不同的教学策略。[案例]新教材苏教版《必修2》“化学反应速率”的教学片段:师:观察比较下列两个反应中放出的快慢。取两只试管,分别加入5mL0.1盐酸,再剪取相同大小的镁条和铁片,用砂纸打磨后分别放入两支试管中,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并回答下列问题。(1)两个反应有什么现象。(2)化学反应有快慢吗?(3)这两个反应,什么条件相同,什么条件不同,导致化学反应快慢的原因是什么?(4)这两个反应我们用什么现象来比较这两个反应的快慢。(学生观察后,一一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但兴趣平淡。整个过程持续约10min。)分析:为何提出这些细小的讨论题?课后问该教师,他说出了想法:我们所用教材的编写中就有这些观察与思考。让学生围绕这几个问题思考,了解化学反应有快慢,化学反应速率和物质性质有关等基础知识不是很好吗?其实,这位教师只是对教材的逻辑起点作了分析,而忽略了学生的现实起点。化学反应有快慢在生活中、在高一《必修1》中、在初中科学中学生已经比较熟悉,教师忽视了这点,仍按部就班地照着教材的编写意图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学生怎能有浓厚的兴趣?我的建议是:(1)了解学生,把握学习起点。学习起点主要有逻辑起点和现实起点。学习的逻辑起点是指学生按照教材的进度应该具有的逻辑知识基础。学习的现实起点是指学生在多种学习资源的共同作用下已有的知识基础。一般说来,学生的现实起点往往高于学生的逻辑起点,但由于学生所处的生活环境不同及个体差异,他们的学习起点也往往不同。因此,教师在上课前,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考虑:①学生是否具备了新知学习所必需的认知基础?②学生是否已掌握或部分掌握了新知?掌握的人数、内容、程度如何?③哪些内容自己能学会?哪些内容需要相互讨论?哪些内容需要教师点拨和引导?只有准确了解了学生的学习现状,才能找准学习起点。(2)理解教材,把握学习目标。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具有导向、调控、激励等功能,因此教学目标应具有全面性、科学性、适切性。如何进行目标的定位呢?首先,目标的定位要准,要建立在教师对教材的深入钻研以及准确把握学生认知基础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第二,目标定位要全,既要有知识技能的目标,又应有过程与方法的目标,同时还须注重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对于这些目标教师还要整体把握,哪些是教学的重、难点,需浓墨重彩;哪些可作淡化处理,只需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稍作点拨即可。只有这样,才能对教学过程进行有效的引导、调控和激励。根据以上的讨论,上例中,教师可以将“观察与思考Fe、Mg和盐酸反应”的教学目标改为“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再现生活中及已学过的化学知识中证明化学反应速率有快慢,且表现出一定现象的实例”,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结合已学知识设计一组或几组其他化学反应快慢实验,说明化学反应速率与物质的性质有关(如K、Na和水反应),与温度有关,与浓度有关等,随后提出实际问题让小组同学解决(如燃烧含硫矿石制为何需粉末或颗粒,夏天吃剩的菜要放冰箱等)。此时的学生肯定跃跃欲试,教师则可以借此了解学生的认知基础,进而找准教学的起点。2.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调整一般教材中知识点的编排序列是依循学科本身的规律的,但学生是生活在现今社会中的,对学生来说,感受最深切的是其生活中经历过的或经验中的知识。化学知识本身就充满着生活,如热点新闻、医疗健康、个人生活、当地资源、环境保护等,都含有与学生切身相关的化学问题。所以在教学时要注意挖掘课内外和学生自身的教学资源,调整教学内容,使其生活化,富于趣味性,让学生感到有亲和力。(1)创设实验情境。化学教学离不开实验,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中设置情境的有利因素。课堂教学中通过补充和改进化学实验,可以创设许多生动、有趣的情境,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同时也有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和求实的探索精神。(2)创设生活情境。通过联系生产、生活创设教学情境。如,在学习铁及其化合物时,可以取生活中用于食品防腐的“脱氧剂”,引导猜想棕黑色“脱氧剂”可能是碳、氧化铁、还原铁粉等物质而不是碳、铜、氧化铜等,然后由学生设计方案检验这些成分,师生共同讨论。教师追问:实验方案中隐含的化学原理是什么?写出方程式,由此开始谈论与探究铁及其化合物性质。(3)创设史料情境。结合教材内容,通过增加化学史实创设教学情境。比如,在学习原电池时,引入伏打发明原电池的一段化学史。在1800年前后,意大利著名生理学家伽伐尼在一次用手术刀剥去青蛙腿外皮时,刀尖触到了蛙腿,发现蛙腿抽动了一下。他对自己的偶然发现,开始继续探究,由此产生了伽伐尼和伏打的争论,即“生物电和化学电之争”。伽伐尼认为电流起源于动物神经,伏打认为一系列双金属在液体中的接触是产生电流的原因。学生提出问题,产生猜想,动手实验。①用Cu和Cu连接蛙腿,动手实验;②用Zn和Cu,不用蛙腿,用酸性湿纸、湿布、湿海绵等做实验;③一大堆Cu片和锌片交错垒得很高,在每一对Cu片和Zn片之间,都加入用盐水浸湿的硬纸,用导线若即若离地靠近或接触时,产生出强大电流放射出的明亮电火花(伏打电池的雏形)。三、“支架式”处理教学材料——提升课堂教学的思维品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可概括为: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根据上述理念,目前已开发出的、比较成熟的教学方法主要有:支架式教学、抛锚式教学、随机进入式教学。我对应用“支架式”处理教材感悟最深。支架式教学可以理解为:教师要为学习者进一步理解和探究提供一种概念框架,学习者在教师的概念框架中逐步走向深入,建构知识意义。当前普遍认为支架式教学的一般程序是:进入情境→搭建支架→自主探索→协作学习→教学评价。具体的教材处理过程中,我认为要注意以下几点:1.进入情境,提出问题目的是引导学习者进入一定的问题情景,并提供必要的解决问题的工具。问题的设计应具备以下三个特征:一是要落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以激发学生的欲望;二是要有启发性;三是有助于实现各项具体的学习目标。比如在学习有弱酸性,强氧化性(有漂白的能力),不稳定性时,教师演示实验,将滴入滴有酚酞试剂的NaOH溶液后褪色,要求学生设计实验说明褪色的原因是的强氧化性,还是的弱酸性。2.搭脚手架目的是围绕当前学习主题,为帮助学生逐步深入探究学习主题,建立概念框架。笔者以苏教版《实验化学》专题6中“水果中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为例谈支架式策略处理教材的具体做法。(1)进入情境,提出问题。投影:维生素C片剂长期暴露于空气中,会被空气氧化,药片变黄,影响药效,甚至分解成有害物质,因此,家中不宜久存维生素C片,片剂色泽变黄后不宜服用。密闭干燥处保存,每次取出片剂后将其瓶盖拧紧。教师动手实验:“将5片100mg维生素C药片投入到盛有50mL蒸馏水中,边搅拌边碾压维生素C”。学生观察。教师问维生素C是什么物质呢?它有什么性质?今天我们用学过的化学实验方法去认识。(2)搭脚手架。问题A:性质实验设计一般步骤?(分析以前学过的两个实验“亚硝酸钠和食盐的鉴别”和“苯酚性质的探究”两个实验方案,说明性质实验的思路和一般方法。)问题B:根据维生素C含有的官能团(如图3),预测维生素C可能具有哪些性质,设计化学实验方案加以验证:图3维生素C中的官能团问题C:相连两个官能团之间会相互影响,思考维生素C中哪些官能团会有影响,(搭脚手架)联想羟基接苯环(可以看作羟基接不饱和碳),苯酚易被氧化且有弱酸性,猜想维生素C可能会有什么性质,并用化学实验方案加以验证。(3)自主探究。问题A回答:学生总结“亚硝酸钠和食盐的鉴别”和“苯酚性质的探究”,总结性质实验的一般步骤:①明确实验的目的要验证哪种物质的性质。②列出验证的物质的主要性质有哪些。③根据所具有的性质,进行实验设计。确定实验所需仪器、药品、装置和实验步骤。问题B回答:根据结构决定性质进行提示。提示1:含有多羟基可能的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多羟基易溶于水)。提示2:含有碳碳双键可能有的化学性质。提示3:含有酯键可能有的化学性质。问题C回答:猜想2:结构相互影响,性质突变。实验1:(酸性)用玻璃棒蘸取维生素C的溶液滴在pH试纸上,观察PH试纸的颜色变化(取1mL维生素C溶液入到试管中,加入石蕊试液,观察颜色。)实验2:(还原性)取维生素C的溶液加入到2mL0.1的溶液中观察现象。(4)协作学习解决实践问题。问题1:在苹果汁中铁元素以2价离子的状态存在,加入1%的Vc为什么可以防止褐变。问题2:维生素C能使的淀粉溶液褪色是发生了加成反应呢还是维生素C被还原呢?请你设计实验验证你的猜想。问题3:请结合维生素C的性质解释下列现象。①现购现吃:蔬菜越新鲜含维生素C超高,储存过久,蔬菜中的氧化酶能使维生素C氧化而破坏。②先洗后切:如果先切后洗,蔬菜切断面溢出的维生素C会溶于水而流失。切好的菜还要迅速烹调,放置稍久也易导致维生素C的氧化。③急火快炒:维生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广东理工学院《虚拟商业创新创业实训》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广东江门中医药职业学院《地理空间分析与建模》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雕塑语言实践》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运筹学A》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导论》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兼并与收购》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火灾安全课件
- 《计算机通信与实验》课件
- 安全月学生培训课件
- 赣南科技学院《材料加工工艺和设备》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4年新高考Ⅰ卷作文审题立意及写作指导+课件
- 2024年山东临沂市恒源热力集团限公司高校毕业生招聘9人重点基础提升难、易点模拟试题(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4年房屋顶账协议模板(二篇)
- 美国史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东北师范大学
- 售后服务方案及运维方案
- 机加工工作计划安排
- 2024年巴西手游市场市场前景及投资研究报告
- 习惯性违章培训
- 2024年云南昆明市公安局直属部门缺勤务辅警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码头建设报批程序
- 商务数据分析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