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7篇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798277c4c2a03e88b062b7a0c258340/f798277c4c2a03e88b062b7a0c2583401.gif)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7篇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798277c4c2a03e88b062b7a0c258340/f798277c4c2a03e88b062b7a0c2583402.gif)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7篇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798277c4c2a03e88b062b7a0c258340/f798277c4c2a03e88b062b7a0c2583403.gif)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7篇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798277c4c2a03e88b062b7a0c258340/f798277c4c2a03e88b062b7a0c2583404.gif)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7篇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798277c4c2a03e88b062b7a0c258340/f798277c4c2a03e88b062b7a0c258340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7篇一、启发诱导,引出课题。
师:孩子们,我们一起生活学习了三年多了,你们知道老师的老家在哪儿吗?(生自由发言)。老师的老家呀,在中坪,上个星期天我就回了一趟老家。(点出课件主题图)这可是个山清水秀的好地方,老师还抽空钓了一会鱼呢。这种无忧无虑的田园生活是老师始终怀念和憧憬的,于是老师就把它画下来了,(点各种各样的线,)
点完后问:老师在画的时候,画了各种各样的线条,简洁的说,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师边说边做直直的手势)(生说直的线),一类是?(师做弯弯的手势)(生说弯弯的线),对呀,我们身边处处可见各种各样的线,那我们应当不应当去学习它,讨论它呢?(生:想),好,但饭要一口一口的吃,学问要一点一滴的积累,今日哪,我们就先来熟悉和讨论直直的线,等以后长大一点,再去讨论弯弯的线,好吗?(板书:线)
二、熟悉线段、射线和直线
(一)、熟悉线段
1、动手操作,查找学问生长点(点课件,出示电杆图。)
师:请同学们先观看一下,然后在作业纸上把两根电杆之间的线画下来。强调只画线,不画电杆。
(生画,师巡察,如有同学问,老师画几条,师就说任凭,1条2条都可以。师在巡察中找出弯的,直的,没端点的,有端点的,师可自行标上1、2、3号)
2、展现同学作品,初步感知特征
请孩子们认真观看老师手中的三幅作品,有什么想说的?
(生可能会说:第一幅是弯的,其次幅是直的,但没有点,第三幅是直的,又画有端点等等)
(又或者有同学直接说出第三幅图是最正确的,由于它是直的,还画有两个点等等,这时老师就可以打住了)
师:对这孩子真聪慧,真会观看,(点课件),这两个点,他的名字叫做端点,像这种直的,并且有两个端点的线我们把它叫做线段。(师板书并亲自示范一次画线段的过程)
师:为什么线段要画两个端点呢?(等待孩子回答,假如不行,师再作点拨:一个表示开头,另一个表示结束,这叫做有始有终)
3、查找生活中的线段
4、教学例1.
(师点课件,出示两个点,这时候问,)
师:知道老师要干什么吗?(生:画线段)好,老师开头画了,请睁大你的眼睛看哟。(师点课件,生可能会准时发表见解,师不管,直到画完)
师:孩子们有什么想说的?(引导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师确定,点拨,直到得出: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线段的长度就是两点之间的距离。)
5、准时巩固,画线段。师,现在我们会认线段了,你能在纸上画线段吗?(能)那请大家拿出桌上的纸,留意要求:自己在纸上确定两点,画一条线段,并测量出它的长度。(生画)画后抽不同的同学展现。相机总结画法:用直尺把两点连起来。(最终追问一句:你能得出一个什么样的结论)(生:线段的长度是可以测量的)
(二)、熟悉直线
1、出示一条线段使其无限延长,师提问:这条线段延长之后还能叫线段吗?(不能)为什么不能?(由于它没有端点)
师:对,像这种一条线段向两端无限延长后得到的就是一条直线。(板书直线,师在黑板上画一条直线)师边画并强调说:直线最好画了,由于它没有端点,一个都没有。(为后面的射线的熟悉作个铺垫)
2、引导同学想象无限延长。
师:既然没有端点,那直线有多长呢?(生:不知道有多长,无限长,无边无际的长等等)
师:那孩子们能回答这个问题吗?(点课件,出示问题:你能测量它的长度吗?抽生答。)
3、画直线。
请大家在纸上经过一点画直线。画后展现不同长度的直线,问:为什么都叫直线?由于直线可以无限延长。说明我们画的都只是直线的一部分而已。抽生展现不同方向的直线,得出:经过一点可以画很多条直线。同时相机PPT展现。那过两点能画几条直线呢?生试画。得出经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
(三)熟悉射线
1、初步感知,自主归纳
师:我们刚才把线段向两端无限延长后就得到了一条直线,现在陈老师又要变一个魔术了,大家请看。(师点出课件)
师:大家看到了什么?(生:有1个端点,另外一边找不到端点了,或者说一端被无限延长了等等)
师:那这样的线又叫什么线呢?大家可以给它取个名字吗?(射线)
师:(演示电筒等之后)谁能说说射线有什么特点呢?
(可同桌沟通一下,也可直接抽生说,能说出射线只有一个端点,另一端无限长,)
2、画射线。
师:我们再来看一遍射线的画法。(课件出示:把线段的一段无限延长的过程。)师:同学们再试着画一条射线。以一点为端点能画多少条射线呢?(让同学先猜一下)[经典995563.com]
生:很多条。
师:(课件演示)过一点有很多条射线。
三、巩固练习
猜一猜,连一连谜语:有始有终线段;有始无终射线;无始无终直线。
四、议一议
师:以上我们学习了线段、射线和直线它们有什么不同点和相同点?(小组内争论,小组长做好记录,并把表格填完整)
名称相同点不同点
端点个数能否测量长度能否延长
线段
直线
射线
全班汇报沟通
五、巩固练习
1、PPT出示练习十第一题,你还熟悉它们吗
2、推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1)一条线段长7厘米。()
(2)一条直线长12CM。()
(3)直线比射线长。()
(4)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
六、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七、拓展延长
师:关于线的神秘,还有许多,比如,请看大屏幕。(师点出课件拓展延长PPT),有什么想法,可以和同学们沟通。(师走下台去,参加孩子们的沟通,直到下课)
下课时,师可以说一句话:这节课,孩子们学得特别仔细,乐观开动脑筋,思维活跃,我看到了孩子们闪耀着才智的双眼,连续努力,将来肯定会学到更多的学问,取得更大的成就,感谢大家,下课!
板书设计:
线段、直线和射线
线段:直的有两个端点
直线:直的没有端点
射线:直的有一个端点
最新学校数学四班级上册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结合详细的测量活动,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2.熟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等面积单位。
教学重难点:
1.体会面积单位。
2.能选择正确合适的面积单位测量一些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的大小。
教学预备:每个同学预备一张格子纸。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初步感知物体的表面。
(1)师:同学们你们的脸面是指哪一部分?
同学摸脸,但也有同学比划出脸的一周
师强调:脸的一周的长度叫什么?(肯定要让同学明白周长与面积的区分)
(2)师:黑板的表面是指哪部分?
(3)师:你们还可以摸出哪些物体的表面?
2、感知封闭图形的大小。
老师出示以下几个封闭图形,比较它们的大小
师:为什么你们一看就知道谁大谁小?你们看的是哪一部分?
指名同学上讲台比划三个图形的大小是指哪部分。
3、提问:有谁知道什么叫做面积?(板书课题:熟悉面积)
不同同学说己不同的理解。
4、同桌合作查找教室里哪些物体有面积?
同学回答:书面、桌面、地板、瓷砖……
老师:同学们回答的特别好,知道物体的表面和封闭图形的大小叫做物体的面积。
3.引出面积单位。
二、探究新知
1、熟悉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老师提问教室及生活中一些常见物体的面积。
(1)提问:数学课本的封面大约有多大?
感知数学课本封面有多大。让同学动手摸一摸数学课本的封面,
感觉一下它有多大
同学1:大约三个手掌大小。
同学2:大约有我玩耍扑克6个那么大。
……
(2)我们的黑板有多大?
同学1:黑板的面积大约有两个教室门那么大。
同学2:黑板的面积大约有4平方米
同学3:黑板的面积大约有10个课桌那么大
……
师:同学们,你们的回答各种各样,知道用身边的物体大小来比较所要求的物体的面积,假如老师不了解你身边的物体,我就无法相象所要求的物体的面积大小?谁有好方法?
同学回答:统一面积单位。
2、熟悉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让同学拿出课前预备好的正方形纸片。
(1)量:让同学用刻度尺量一量它的边长。
老师指出: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1平方厘米,同时介绍1平方厘米的读法和写法。
(2)看:看一看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大小。
(3)摸;让同学摸一摸1平方厘米的面积有多大。
(4)想:要求同学把眼睛闭起来,在脑海里回想1平方厘米的外形,大小。
(5)应用: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物体表面面积接近1平方厘米。(拇指指甲盖,中方格)
(6)估:估一估数学课本封面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分米?
(7)猜:黑板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米?
3.比较面积单位的大小:把三个大小不同的面积单位重叠在一起进行比较。生活中哪里会用到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三、巩固练习
指导同学完成课本第44页中的第1、2、3题
四、课时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什么叫面积?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最新学校数学四班级上册教案(篇3)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西师版)四班级上册第125~126页例1、例2,第127页课堂活动第1.、2、3题。
教学目标:
1.能在活动中初步体验有些大事的发生是可能的,有些则是不行能的。
2.在详细的情景中能用肯定、可能、不行能等术语来推断生活中的确定现象和不确定现象。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育同学猜想、分析、推断、推理以及语言表达力量。
教学重点:
在详细的活动情景中体验生活中的确定现象和不确定现象。
教学难点:
能用比较规范的数学语言对确定现象和不确定现象进行分析描述。
教具学具预备:
硬币、装乒乓球的盒子等。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激趣引入
谈话:同学们,今日这节课老师和大家一起来做嬉戏,好吗?先来玩个猜球嬉戏,猜一猜球藏在老师的哪只手里。(同学有的猜左手,有的猜右手)提问:肯定在右手吗?(不肯定)小结:从嬉戏中,你们能不能确定球在老师的哪只手里?(不能)也就是说,在老师摊开手之前,你们只能是猜想,球可能会在右手,也可能会在左手。这就是我们生活中时常会遇到的可能性问题。
二、自主探究,猎取新知
师:今日老师想在我们的数学课上进行一次摸球竞赛,你们有爱好参与吗?师:老师选两名同学上台来参与摸球竞赛,(一男一女,站在讲台的两边)你们认为今日谁会获胜?师:(确定拉拉队员)看来啊,同学的看法并不统一。这样吧,我们请在座的男生为某某(男选手)加油,成为他的拉拉队员;请在座的女生为某某(女选手)加油,你们便是她的拉拉队员。大家都同意吗?师:下面就请两位参赛选手和在座的拉拉队员仔细听好了,老师要介绍摸球竞赛的规章了:两位选手在各自的口袋中摸球,谁摸出来的黄球多,谁就是胜者。要求在座的拉拉队员为各自的支持者数好摸到的黄球的次数。你们都听明白了吗?(生:听明白了)竞赛开头:两位选手各摸四次。(结果:男选手四次都是摸到黄球,女选手四次都没摸到黄球。)
1、肯定是黄球。
师:老师宣布男生以4:0战胜女生队,咦,女生你们好象不是很快乐,你们有什么想法吗?(指名女生回答:我想他的口袋中全是黄球。)师:你又没观察,你怎么知道的?(生:我猜的。)那么你为什么这样猜呢?(生:由于他连续四次都摸到黄球,有点可疑。)师:老师啊,也觉得有点可疑,究竟是不是这样呢?你们想看看吗?(生:想)老师抽出里袋,里面装的全是黄球。
师追问:全是黄球,那男选手再去任意摸一个,结果会是?(生:黄球)肯定吗?(生:肯定)(板书:肯定)
2、不行能是黄球。
师:(又怀疑地)那女选手怎么一次黄球也没摸到呢?你们又有什么想法?(生:我猜里面一个黄球都没有)师:想看看吗?(生:想)老师从另一个袋子中抽出里袋,里面是3个白球。师追问:没有黄球,那女选手假如再去任意摸一个,结果会是什么呢?可能是黄球吗?(生:不行能是黄球,由于里面没有黄球)(板书:不行能)
3、可能是黄球。
师:竞赛结束了,男生队赢得了最终的成功,女生队你们服气吗?(女生:不服气,由于两个袋中的球不一样,这样竞赛不公正。)师:那下面我们就来一次公正的竞赛。请各小组听好竞赛规章:全班选男女生各5名,摸桌子上的袋子,袋子里装有相同个数和颜色的球。每位同学摸前手必需在口袋里搅几下,然后任意摸出一个,并告知你们小组的同学摸到的是什么颜色的球,再把球放入袋中,依次传给下一个同学摸。最终我们会统计究竟女生摸到的黄球多,还是男生摸到的黄球多,看看这次公正的竞赛是谁赢了,明白了吗?(生:明白了)好,就让我们比哪组合作得最好?开头吧!(同学活动)组织汇报。师:都摸好了吗?请女生中摸到黄球的人举手,(老师统计)请男生中摸到黄球的人举手,(老师统计)宣布获胜方!师:(做出摸球的动作)老师心里也痒痒的,也想参与你们的摸球竞赛,现在我预备从这个口袋中任意摸一个,猜一猜老师会从袋子里拿出什么颜色的球呢?(师追问)我肯定能摸到黄球吗?(生:不肯定)那肯定能摸到白球球吗?(生:也不肯定)师:那要怎么说?(生:可能是黄球,也可能是白球)(师板书:可能。)
4、小结
师:请小伴侣们在头脑中回忆一下,通过摸球竞赛,我们发觉假如袋子里都是黄球,任意摸一个,肯定是黄球;假如袋子里只有有白球和绿球,任意摸一个,不行能是黄球;假如袋子里有白球和黄球,任意摸一个,可能是白球,也可能是黄球。同学用肯定、不行能来描述摸球结果。老师小结:像这样结果只有一种,我们就用肯定、不行能来描述确定现象。老师引导同学用规范语言描述:同学们的这些意思,在数学上我们一般用可能也可能这个词语来描述这种不确定现象。
三、实践体验。
1、转盘嬉戏:师:你们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转盘)我们把转盘平均分成了三份,分别图上了红色、黄色和蓝色,老师想转一转,你们猜结果会是什么颜色?(老师转)师:你们想转一转吗?(同学活动)
2、抛硬币老师小结:抛一枚硬币,落地后可能是正面对上,也可能是反面对上,在数学上,我们把像这样的,可能消失的结果不止一种,而使人们事先不能确定的现象叫做不确定现象
3.争论生活中的不确定现象。老师:生活中,哪些是可能发生的事情?哪些是肯定要发生的事情?
(1)、今日是4月1日,明天是4月3日。
(2)、星期4会下雨吗?。
(3)、由于破坏了环境,地球上的人都消逝了。
(4)、从小不好好学习,长大了成为科学家。
(5)、太阳从西边升起。
老师举例,引导思索,如:猜中指、石头、剪子、布等嬉戏。老师:谁来介绍一下这些嬉戏?你能猜测一下结果吗?老师小结:可能消失的结果不止一种,是事先不能确定的。
同学举例,分析嬉戏结果。
老师:想一想,平常你还玩过哪些嬉戏,或者你能不能自己来设计这样一个嬉戏,使它可能消失的结果不止一种,是事先不能确定的。
要求:独立思索,同桌互玩,边玩边想:这个嬉戏的结果是确定的吗?为什么?同学汇报沟通。
老师小结:刚才大家说的这些好玩的嬉戏,它可能消失的结果不止一种,在玩之前是不能确定的,属于数学上的不确定现象。也正是由于结果的不确定,人们才可以反复玩,在可能消失的结果中去感受无穷的乐趣。
四、全课总结
师:今日,我们一起讨论了可能性的问题,你学得快乐吗?你知道了些什么?师:回家后把学到的新学问讲给爸爸妈妈听,再调查一下,看看生活中还有哪些事情可能发生,哪些事情不行能发生或肯定会发生的,好吗?
最新学校数学四班级上册教案(篇4)
教学目标
(一)使同学进一步把握亿以内数的数位挨次,能正确地写出整万的数和含有万级、个级的数。
(二)引导同学总结出含有两级的数的写法。
(三)培育同学分析推理力量和养成用读数来检查写数是否正确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按数级写数。
难点:中间或末尾带0的数的写法。
教具和学具
教具:数位挨次表。
学具:算盘、数位挨次表。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预备
1.指定一名同学说出亿以内数的数位挨次,并说一说是怎样分级的。依据同学的回答,老师整理成下表(在黑板的一侧):
2.读出下面各数,并说一说怎样读亿以内的数。
30000430210040010520
3.写出下面各数,并说一说怎样写万以内的数。
七七十七百零八
依据同学回答,老师明确万以内数的写法是:
(1)从高位起,根据数位挨次写;
(2)几千就在千位上写几,几百就在百位上写几,;
(3)中间或末尾哪一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
(二)学习新课
老师谈话:我们已经学过万以内数的写法,今日我们要学习亿以内数的写法。
1.教学例3:整万数的写法。
同学们会写七,七十,七百零八,怎样写七万、七十万、七百零八万呢?这些都是整万的数,请同学们在课本后面的数位表上试一试,写一写。
订正时,让同学说一说是怎样写的。(这些数都是整万的数,要写在万级上,只要在万级上写7,70,708燃后在个级上写四个0就可以了。)
让同学读一读这三个数,检查一下写得是否正确。
引导同学小结。提问:整万的数怎样写?(根据万以内数的写法来写,只要在后面添写四个0。)
2.教学例4:含有万级和个级两级的数的写法。
(1)教学写十万二千三百四十五。
先让同学在数位表上写出十万,并问:在什么级上写,怎样写?然后再写二千三百四十五。
老师说明:写数的挨次和读数的挨次是一样的,先写万级,再写个级,个级上的数和以前学过的万以内数的写法一样。老师在数位表上写出这个数,再让同学读一遍进行检查。
(2)教学写三十二万零六百。
提问:三十二万零六百这个数有几级?万级上怎样写?个级上怎样写?千位上为什么要写一个0?
老师在数位表上写出这个数,再让同学读一遍进行检查。
(3)教学写二千零五十万七千。
由同学在数位挨次表上试着填写,再说一说是怎样写的?有几级?万级上写什么?个级上写什么?再让同学读一遍,检查一下是否写对。
例4的三个数在数位挨次表上这样写:
引导同学小结。
提问:
(1)含有两级的数怎样写?先写什么?再写什么?
(2)写数时遇到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怎么办?
(3)写数与读数有什么不同?
在同学小结的基础上,指导同学阅读课本上关于含有两级的数的写法。
引导同学比较。提问:
读数和写数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读数和写数都是先读(写)万级,再读(写)个级。
不同点:有关零的问题,读数和写数是不一样的。写数时,哪一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读数时,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其他数位上有一个0或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三)巩固反馈
1.基本练习。
(1)先在算盘上拨出下面各数,然后在课本后面的数位表上写出下面各数。
六万三千二百五十七十三万八千四十二万零三百
二百五十万四千十万零七三千零八十万零四千
(2)口答:
①一个数的最高位是万位,它是几位数?
②一个数的最高位是十万位,它是几位数?
③一个数的最高位是百万位,它是几位数?最高位是千万位呢?
2.进展性练习。
(1)脱离数位挨次表,写出下面各数。
先说一说最高位是什么位,是个几位数,再写出来。(可以写在课本上。)
五百零六写作:________。
五万零三百写作:_________。
八千零六十万零二十写作:________。
(2)听老师念数,看谁写得对。
三十万四千六十七万零三百二十
一千零四万三千五百万零三百七十
五千三百四十万七千二千零七十二零三十
以上几项练习,均指名两位同学在投影片上做,以便订正。订正时,都让同学把写出的数再读一遍进行检验。老师巡察时,着重检查同学写的数中,该写0的地方是否都写对了。
4.课后练习:
练习二第2,3,4题。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是在同学初步把握亿以内数的数位挨次,能正确地按级读出亿以内的数,并能正确地写出万以内数的基础上,学习按级来写亿以内的数。因此,复习预备阶段紧紧围绕以上三方面的内容。
新课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学习整万数的写法,使同学体会到,只要根据万以内数的写法来写,再在后面添写四个0就可以了,引导同学把旧学问迁移到新内容。其次层次学习含有两级数的写法,先写万级,再写个级,放手先让同学试写,订正时,强调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引导同学总结出写法规章,并通过对比,同学体会到读法和写法的不同。
在巩固练习的设计上,留意由易到难,有肯定的梯度,先对比数位挨次表写,再脱离数位挨次表写,最终进行听写。要求同学依据要写的数最高位是什么位来确定是个几位数,并把写出来的数读一遍来进行检验,确保写数的正确性。这样支配,有利于培育同学仔细负责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最新学校数学四班级上册教案(篇5)
一、教学目的:
1、把握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2、会运用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测量实际生活中的物体
二、教学重难点:把握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具:自制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若干个一个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电子课件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面积的学问,现在老师想考考大家
1、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2、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多少?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的面积呢?面积是1平方米的正方形,边长是多少?
3、出示课件,师读题:每个小方格表示1平方厘米,说出阴影部分两个图形面积各是多少平方厘米?(同学说出是怎么知道的)
师:小的物体或图形我们可以用数的方法知道它的面积,假如是大的长方形,比如黑板、教室地面、学校操场的面积,也用这种方法就会很麻烦,有什么好方法吗?
今日我们就一起讨论《长方形面积的计算》
(二)、新授
1、请同学们拿出预备好的长方形,小组同学合作测量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想怎么测量就怎么测量
2、测量的面积是多少呢?你是怎么测量的?
3、同学们的测量方法不相同,可是测量的结果却是一样的,这是这么回事呢?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吗?
4、同学回答,课件演示
看到这里你们觉得长方形面积与边长有关系吗?有什么关系?
5、师小结:这个长方形所含的厘米数正好等于长和宽所含厘米数的乘积
那么你们可以总结出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吗?
6、同学说,师板书: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三)、巩固练习
P98做一做同桌同学合作完成
P99第一题
(四)、拓展
1、你们真能干,知道了怎么计算长方形的面积,在你们身边有长方形的物体吗?想知道它们的面积吗?(同学分小组合作)
2、同学汇报测量结果
3、最近有人请王老师卖装修材料,她告知我她的房间地面长12米,宽4米,你知道王老师需要买多少木地板吗?
4、还有一张床面积是300平方分米,我只知道宽是15分米,你们知道它的长是多少吗?
5、小结:今日这堂课你有什么收获吗?
(六)、课堂作业
最新学校数学四班级上册教案(篇6)
学校四班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单元教学方案
第一单元大数的熟悉
教材简析: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大数的熟悉”,是在同学熟悉和把握万以内数的基础上学习的。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极为丰富,它的编排转变了九年义务教育原材料把“大数的熟悉”分成“亿以内的数”和“亿以上的数”两个单元,在四班级上下两册分散编排的做法,而是在四班级上册整合成一个单元进行教学。这样编排的意图,一方面是考虑到同学的基础和抽象思维力量比三班级有了较大的提高,能够接受丰富而系统、规律较为严密的数的概念内容;另一方面考虑到只是相对集中,便于同学在已有学问和阅历的基础上通过迁移类推获得新学问,形成较完整的认知结构。本单元的编排还突出了教学的文化特色,渗透了教学的进展与人类社会的进展紧密联系并相互促进的思想。
教学目标:
1、使同学在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熟悉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知道亿以内及以上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2、把握数为挨次表能依据数级正确地读写大数、会比较大数的大小,会将整万、整亿的数分别改写成用“万”和“亿”作单位的数,会用“四舍五入”法把一个大数省略万位或亿位后面的尾数,求出它的近似数。
3、在认数过程中,使同学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育数感。
4、通过介绍人口普查状况、算盘的创造等使同学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
“亿以内数的熟悉”和“亿以上数的熟悉”两小节的内容。
教学难点:
正确的读写含两级、三级的数。
课时划分:13课时
其次单元角的度量
教材简析:
本单元是在学上已有学问和阅历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教材活动,使同学进一步熟悉直线、线段、射线和角,并行成画角和量角的技能,初步培育同学的作图力量,同时让同学经受和体验学问的形成过程。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加深对角的熟悉,形成画角和量角的技能,初步培育同学的作图力量。
教学难点:
直线的熟悉,周角的含义。
课时划分:5课时
第三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
教材简析:
本单元内容是其次学段同学要学习的整数乘法的最终一个学问块,也是最为简单的整数计算学问。它是在同学把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第一,注意学习情境的创设,体现学习情境与教学内容相融,让同学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计算。其次。注意培育同学自主探究的精神和迁移类推力量。第三,注意培育同学估算力量和应用数学的意识。第四,注意学问的巩固,适当加大练习量。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以及乘法的估算。
教学难点:
估算时,正确处理因数估大、估小的问题。
课时划分:8课时
第四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教材简析:
本单元是在同学学习了角的度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内容包括: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特别位置关系,即垂直于平行;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熟悉。同学在前面已学习了有关几何图形的基础学问,在头脑中已积累了很多表象,对四边形和平行四边形也有了初步熟悉这些都是影响同学学习新学问的重要因素。本单元教材着重编排出的是平行四边形的特征以及它与正方形、长方形的关系。梯形在这里是第一次正式消失,教材中除了教学梯形的特征外,还留意说明它与平行四边形的联系和区分。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垂直与平行的概念;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
画垂线、画平行线、画长方形和正方形、画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高。
课时划分:4课时
第五单元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教材简析: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是学校生学习整数除法的最终阶段。它是在同学学习了多位数乘一位数、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单元主要内容有:口算除法、笔算除法。本单元教材内容编排的特点是加大教学步伐,例题从现行九班级义务教育教材的16个削减为6个,留给同学更大探究和思索的空间。
教学目标:
的作用。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把握“四舍五入”的试商的方法。
课时划分:14课时
第六单元统计
教材简析:
同学在第一学段已经初步体验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能用简洁的统计图表表示统计的结果,能够依据统计表提出一些简洁问题,初步经受了用统计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了解了统计的现实过程中的作用和意义,并初步建立了统计观念。本单元的编排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让同学在已有学问和阅历的基础上自主探究复式条形统计表的绘制方法。2.供应丰富的联系实际的素材,让同学进一步体会统计的功能。3.加强例题和习题的开放性,培育同学发觉信息、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力量。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熟悉两种复式条形统计图,能依据统计图提出并回答简洁问题。
教学难点:
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制作。
课时划分:3课时
第七单元数学广角
教材简析:
本单元主要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洁事例,让同学尝试从优化的角度在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查找最优的方案,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以及对策论方法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标准》中指出:当同学“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应用所学学问和方法查找解决问题的策略。”在日常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同学很简单找到,而且能找到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这里的关键是让同学理解优化的思想,形成从多种方案中查找最优方案的意识,提高同学解决问题的力量。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能从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找出最优的方案。
教学难点:
从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找出最优的方案。
课时划分:4课时
课时方案
第一单元
第一课时亿以内数的读法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5页的例1,例2,相应的“做一做”和练习一中的习题p1-5。
教学目标:
1.使同学熟悉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知道亿以内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把握亿以内的数位挨次。
2.理解多位数的读法,在详细情境中,能够依据数级正确地读出多位数,体会并能阐述多位数读数的规律。
3.结合现实素材,使同学感受亿以内数的意义,培育同学的数感。
4.让同学在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育同学用数学的眼光观看生活和应用数学的意识,培育同学自主探究,自我评价和擅长合作的力量。
教学重点、难点、关键:
1.重点:教学读万级的数。
2.难点:亿以内中间和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
3.关键:让同学娴熟把握数位挨次表。把握数位的名称、挨次,进率关系。四位分级法以及数的组成等学问。并以万以内数的读法为基础,把个级的数的读法推广到万级。能正确地读出亿以内的数。
教学预备:
计数器。
同学每人收集现实生活中有关万以内的数及比万大的数的信息各两条。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请同学说说自己所收集到的信息,老师将其中的数据进行记录。
2.考考你:这些数你会读吗?(在万以内数据中选择4条:一般数、中间有0的数,末尾有0的数、中间、末尾都有0的数,让同学尝试读数)
3.说说你是怎么读的?小结万以内的数的读法。
4.关于万以内的数,你还知道什么学问?
(1)计数单位:一(个)、十、百、千。
(2)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如: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10个一百一千,10个一千是一万。
(3)数位:个位、十位、百位、千位。
(4)组成:例8030是由8个千和3个十组成的数。
二、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万以内的数。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我们还常常用到比万大的数。(屏幕上随即展现我国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及北京人口等有关数据。)
同学们这些数据你会读吗?今日我们一起来学习亿以内数的读法,同学们有信念学好吗?
板书课题:亿以内数的读法
三、教学亿以内数的熟悉
通过预习课文,你了解了亿以内数的哪些新学问?
小组争论,在汇报,师在黑板上作简要记录。
1.数位名称: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亿位。
2.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亿。
边汇报边整理成数位挨次表:
……
亿
千
百
十
万
千
百
十
个
万
万
万
位
位
位
位
位
位
位
位
位
3.计数方法:
用万作单位,一万一万地数,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由此得出: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
要求同学在小组里拨珠数一数,然后请同学代表在全班进行示范。
4.分级方法:从个位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
(1)个位、十位、百位、千位是个级,表示的是多少个一。
(2)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是万级,表示的是多少个万。
(3)亿位和亿位以上的数位是亿级,表示的是多少个亿。
在数位挨次表上补充数位。
亿级
万级
个级
……
亿
千
百
十
万
千
百
十
个
万
万
万
位
位
位
位
位
位
位
位
位
5.数的组成:在13819000中8在十万位,表示8个万,说说其他数位上的数各表示多少?
6.总结:把计数单位根据肯定的挨次排列起来,他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一个数字所占的数位不同,它所表示的数的大小也不同。
7.练一练:
(1)一万一万地数,从九十六万数到一百零三万。
(2)十万十万地数,从七十万数到一百万。
(3)一千万一千万地数,从八千万数到一亿。(指名读,全班读。)
(4)说一说生活中有哪些地方用到万以上的数。(分小组读一读本小组成员收集的信息数据。)
四、数学亿以内数的读法。
看来大家对亿以内数的学问了解得真不少,那么这些亿以内的数你们会不会读呢?
249624960000640700085000300
1.同学试读。
2.全班沟通。
(1)在消失不同答案时,鼓舞同学各抒己见,阐明理由。老师适当点拨,指正。
(2)把每个数的读法用汉字记录下来,开展小组争论:读数时有哪些规章?
(3)小组推举代表发言,其他同学补充,修正,最终进行归纳:
先读万级,再读个级。
读万级时,根据个级的读法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4)试一试:读出下面各数。
56900024600708000
(5)向读得又对又快的同学取经,看怎样读起来更便利?同学可能提出以下几种方法:
数出最高位后,根据数位挨次往下读;
先分级,用虚线把万级和个级隔开,先读万级,再读个级;(可以进一步询问:为什么用虚线隔开呢?)
标上数位再读。
确定同学的方法,然后征求看法:你们会选用哪种方法呢?
五、巩固联系
1.课本第9页的第5题:你能正确地读出第2页上的数吗?(先个别读,再同桌互读。)
2.课本第8页的第2题:读出下面每组数。(重点是精确 读出每一级中间,末尾有0的数。)
六、课堂小结
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或者有怀疑的地方?提问质疑。
其次课时亿以内数的写法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7页例3、例4,相应的“做一做”和练习一的第6、9、11、12题。
教学目的:
1.使同学在己有学问基础上,把握亿以内数的写法,能依据数级正确地写出亿以内的数。
2.培育同学主动迁移学问的思维习惯。
3.结合显示素材感受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激发民族骄傲感。
教学重点、难点、关键:
1.重点:教学写万级的数。
2.难点:亿以内中间和末尾有0的数的写法。
3.关键:让同学娴熟把握数位挨次表。把握数位的名称、挨次,进率关系。四位分级法以及数的组成等学问。并以万以内数的写法为基础,把个级写的方法推广到万级。能正确地写亿以内的数。
教具、学具预备:收集现实生活中亿以内数的信息数条、数位挨次表、计数器。
最新学校数学四班级上册教案(篇7)
[教学目标]
1.使同学把握亿以内数的写法法则,会依据数级正确地写出亿以内的数。
2.使同学把握分级的方法,并能正确地辨别出哪一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在哪一位写0。
3.通过本节课教学,培育同学仔细读题、分析、推断及迁移类推的力量。
[教学过程]
1.复习
(1)读出下面各数,并指出每个数含有几级,最高位是什么位?
5906780000962320860700030063890
(2)写出亿以内的数位挨次。(全体同学写在练习本上,找1名同学板书在黑板上)
(3)写出下面各数,并说出怎样写万以内的数。
二千五百六十八三千零二十五千零六八千
通过写万以内的数,使同学回忆起万以内数的写法法则:写万以内的数,从高位写起,几千就在千位上写几,几百就在百位上写几,几十就在十位上写几,几个就在个位上写几;哪一位上一个数字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板书:哪一位上一个数字也没有,就在哪一位上写0。)
教学意图:回忆万以内数的写法,是为下面学习亿以内数的写法作铺垫;全体同学在练习本写数位挨次,一是巩固复习这部分学问,同时为下面写亿以内数作预备。
2.进行新课。
(1)学习整万数的写法。
教学谈话引出新课:同学们写万以内的数学得很好,在此基础上这节课我们学习写亿以内的数。(板书课题:亿以内数的写法)
出示例题:写出下面各数。(老师按挨次把题抄在数位挨次表左边)
七万
七十万
七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现代企业员工队伍建设的创新方法探讨
- 保山2025年云南保山市隆阳区瓦马彝族白族乡汶上卫生院乡村医生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电商平台的绿色包装解决方案研究
- 住宅建筑与社区居民社区生活考核试卷
- 电商新规则下如何布局未来新零售格局
- 家电产品技术创新与专利申请考核试卷
- 现代办公环境中大数据技术的未来趋势
- 拖拉机维修技术培训与认证考核试卷
- 交通管制设备人体工程学设计考核试卷
- 托儿所服务的个别化发展与差异教育考核试卷
- 2023年高考语文全国乙卷作文范文及导写(解读+素材+范文)课件版
- 模块建房施工方案
- 多域联合作战
- 生理产科学-正常分娩期的护理(助产学课件)
- 煤场用车辆倒运煤的方案
- PPK计算模板完整版
- 居民自建房经营业态不超过三种承诺书
- 河南省陕州区王家后乡滹沱铝土矿矿产资源开采与生态修复方案
- 中国高血压临床实践指南(2022版)解读
- 最常用汉字5000个
- 《了凡四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