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比较_第1页
二、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比较_第2页
二、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比较_第3页
二、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比较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二、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比较(一)教学大纲的弊端新的课程标准之所以取代过去的教学大纲,并不只是名称上的变换,更重要的是其所包含的意义更加深广,而教学大纲则不能涵盖。教学大纲本身具有极大的局限性,存在弊端,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知识教学成为重要目标,忽视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作为素质教育的“学校知识”大体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作为认识事物与现象之结果的“实质性知识”,一般称为知识技能;二是掌握信息与知识的“方法论知识”,即学习方法;三是为什么而学习的“价值性知识”,是同克服知识的非人性化,同知识的活用相关的。教学大纲所重视的知识只是学校知识的一个方面,即知识技能的传授。这明显带有应试教育的痕迹,是应试教育的必然产物,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倡导素质教育必须抛弃这种过时的观念。2.教师的教学受到严重束缚,忽视课程的其它环节以往的教学大纲对教师的教学工作有着详细的规定,教学的中心工作在于教师如何传授知识,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必须严格地按照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教学,这极大地束缚了教师的创造性。由于教师对教学的高度重视,相应地对课程的其他方面要求有所忽视,如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对评价的指导,等等。3.不利于教材的特色化和个性化以往的教学大纲没有为教材的个性化和特色化留有空间,这是由于教学大纲对教学内容具有详细的规定而且内容繁、难、偏、旧造成的。在我国由于地域广阔,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这种情况迫切需要多样化的教材适应不同地区的不同发展水平学校的具体需要。但是由于教学大纲规定了教材的最高要求,教材编写不能突破这一限制,否则被视为超纲或者未达到大纲要求而不能审查通过,这严重影响了教材的“一纲多本”趋势的发展。4.课程管理上的“刚性”太强,弹性不足教学大纲对教学工作作出了详细的规定,指导和管理教师的教学,但这种硬性的管理缺乏一定的弹性,忽视了多样性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校特色化发展,形成了全国教学千篇一律的现象。以上种种弊端显示了教学大纲的局限性,它必将被课程标准所代替。(二)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对比①1、课程标准着眼于未来国民素质,教学大纲着眼于内容规定课程标准是国家对学生接受一定教育阶段之后的结果所做的具体描述,是国家教育质量在特定教育阶段应达到的具体指标,它具有法定的性质。教学大纲则关注教学重点、难点、时间分配等具体内容。新的课程改革,众多专家、学者、一线教师一致认为,面对21世纪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经济的全球化,为培养在新时期具有良好素质和竞争力的新一代,在国家的课程标准中应当首先规定国家对未来国民各方面素质的基本要求,而不是过多地规定通过怎样的教学过程达到这一要求。为此,对未来国民素质的目标要求和各学科应达到的标准,应当成为各学科课程标准的核心内容。基于上述考虑,课程标准规定了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了各门课程的性质、各学科应达到的标准以及内容框架。学科的性质与地位、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及各学段安排构成课程标准的核心内容。另外,对教材编写、教学要求、教学建议、教学评价等也都做出相应的规定和要求。不再包括教学重点、难点、时间分配等具体内容。这是课程标准与直接指导教学工作的教学大纲的本质区别。2、课程标准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大纲只强调知识和技能目标以往的教学大纲重点是对教学工作做出规定,主要表现的是针对基本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及若干教学建议,使教师更加关注知识点,关注学习的效果,忽视学习过程与方法,忽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与教学大纲相比,课程标准最显著的变化是课程目标发生了根本改变。过去,课程目标侧重于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如今,课程的功能由过去单纯强调知识和技能转向同时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因此,新课程标准不仅对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提出要求,同时,对学生学习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发展也提出目标要求,这是一个根本性的变化,对培养新时期具有良好素质和竞争力的新一代具有重要意义。3、课程标准突破学科中心,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夯实基础4.课程标准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方法,教学大纲则强调教师的教以往教学大纲更多地强调教师的教,如今课程标准着眼于学生的学,对每一个阶段学生发展应达到的目标都提出具体的要求,做出详尽的规定,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有着本质上的差别。正因为如此,许多人评价新课程标准对改变课程功能,将素质教育落实到课堂教学中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课程标准强调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以往更多关注的是学习的结果,而忽略了学生是通过什么样的学习方式和策略来学习的。死记硬背、题海训练得到的高分,掩盖了学生在学习方式上存在的问题,所以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式是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的关键。各学科课程标准力求通过加强过程性、体验性目标以及对教材、教学、评价等方面的指导,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发展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5、课程标准提出了多元评价建议以往的教学大纲十分重视考试的评价方式,新的课程改革要求课程评价更加关注人的发展过程,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课程标准将学生的发展、教师的发展与课程的发展融为一体。各学科课程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