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结合促进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初探_第1页
读写结合促进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初探_第2页
读写结合促进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初探_第3页
读写结合促进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初探_第4页
读写结合促进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初探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读写结合促进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初探摘要:课程思政是立德树人在课程教学中的具化。大学英语课程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深度阅读教学有利于挖掘课程资源的内在价值属性和人文性,在此基础上进行读写结合———阅读缩写、阅读改写、阅读续写以及阅读仿写,可以更好地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维度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读写结合;大学英语;课程思政

立德树人作为高校的根本使命和根本任务,课程设置应紧紧围绕立德树人,将课程思政理念和内容有机融入课程。强调课堂教学是课程思政的主渠道,各门课程都应发挥育人功能[1]。课程思政绝对不是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二者简单的叠加或者复合[2],而是深入挖掘各门课程的思想元素,从能力上进行培养和从价值观上进行引领。大学英语作为高校通识教育课程,受众广,跨度大。大学英语课程本身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其人文性特点融入了价值元素,积极使得语言知识目标服务于价值目标,积极发挥大学英语通识课程的育人功能。在大学英语课程中,作为重要输入和输出组成部分的读写教学,理应挖掘课程内涵,更好地服务于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帮助学生增强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家国情怀和融通中西的能力。

一、英语读写结合的理论依据

(一)建立在对话理论上的情境观

巴赫金的对话理论指出了对话是人类生存的本质,阅读与写作存在着多重对话的属性[3]。阅读教学,从对话理论的视角来看,是一种介于学习者、文本作者、编者和教学者之间的多重对话。语言学习不仅是掌握程序性结构知识,更重要的是话语的价值导向。教材中出现的不是语言,而是用来表达作者思想的话语,其中有着强烈的意识形态取向和价值导向。读写良性结合如同马太效应(MathewEffect),读者与文本互动越多,文本中的情境会愈加凸显,学习者的理解能力就会越强,更好地领悟作者的话语内涵,从而带动和提高表达写作能力,形成良性循环。

(二)建立在建构主义理论上的建构观

建构主义认为只有学习者积极地主动建构意义,学习才会发生。通过阅读,学习者沉浸在可理解性的意义输入过程;充分的语言输入为学习者建构知识、语言输出提供了条件保障。基于深入阅读的写作可以激发学习者的写作热情,帮助学习者更好地掌握语言知识结构,从情感和知识储备上做好充分的准备。

(三)建立在多元智能理论上的目标观

语言智能是多元智能的核心,阅读能力尤为关键。阅读能力的培养要注意把握程序性、系统性和科学性,提高语言智能的有效途径是加强写作教学。读写结合的目标观与传统的教学目标相比,更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领域的教学目标的实现,但不忽视其他教学目标的完成。读写结合以其理论基础为依托,在了解学生心理需求的基础上进行教学活动,使教学活动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根据二语习得的重要理论———Krashen的可理解性输入假说(1981),以及Swain的可理解性输出假说(1985),基于阅读和写作的读写整合教学具有了必要性和可行性的特点与属性。与传统教学相比,读写结合教学更加注重对学习者的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引领和塑造,这与外语课程思政教学目标同向同行,实现学生德行的养成。从当代中国对“读写结合”教学的研究看,课文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更加深度融合和“互利共赢”,读写结合已从单纯的教学法发展成为教学法体系甚至教学指导思想。基于巴赫金对话理论上的情境观、建构主义理论的建构观以及多元智能理论上的目标观为读写结合教学模式提供了理论支持,深入阐述了读写结合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二、中国的读写教学现状

中国的语文教育一直强调读写结合,认为学习者的写作能力是在阅读中习得的,大量的阅读必然导致写作能力的提高。国内及国外的教育学者一致认为,阅读是培养语言能力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大量主题式阅读(Theme-relatedread-ing)不仅有利于阅读能力的提高,而且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写作能力,从而全面提高学习者的英语学习能力及素养。传统的英语教学将读写分开进行教学,分别给予一定的教学时间。英语四、六级考试中阅读和写作是独立的两部分,对英语教学存在一定的反拨作用。随着各学科的发展及相互渗透,人们逐渐认识到阅读是一种意义建构行为,阅读过程即意义建构过程。研究者和一线教育工作者逐渐发现阅读与写作两个过程非常相似,两者存在共同的认知基础。读与写之间的关系是相似的、相关的和相互的。阅读与写作互促共进,始终相伴同行。在“互联网+”碎片化阅读时代,英语学习者的读写危机(readingandwritingcrisis)[4]日益突出。碎片化阅读不同于深入阅读,最大的特点是信息分散。当今大学生群体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普遍下降。中国的“一带一路”国家发展战略需要语言铺路,对能够精通听说读写方面的人才需求量巨大。大学英语课程作为高校通识类课程,受众广、跨度大,理应承担培养英语精英人才的重任。在大学英语有限的课时中,基于每单元精读课文TextA的写作不仅能够强化学习者的阅读理解能力,还能激发学习者激活已学知识并积极运用在指导性的写作中。高校英语课程建设应强调学生读写能力的培养,以读促写[5]。阅读是可理解语言输入(comprehensibleinput)的核心方面,写作是可理解语言输出(comprehensibleoutput)的重要环节[6]。通过阅读,学习者可以扩大知识面和词汇量,掌握写作技巧、提升写作能力,储备大量的语言信息,为写作输出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日常的大学英语教学中,精读课文是课堂教学的重点内容,因此应把每单元的精读课文作为练习写作的参照,鼓励学生依托阅读文本,模仿文本中的词汇和句型,可以减少学生的为难情绪和写作焦虑。阅读与写作,从其本身的发展过程来看,既丰富个人的价值,又体现个人的价值,兼具工具性和价值性。这与大学英语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特点不谋而合,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7]。因此,读写结合既有理论指导,又有实践的需要。

三、融思政元素于英语读写教学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目标是在语言目标和技能目标的基础上融入价值目标,教师作为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者和组织者,应仔细研究教材,设立课程目标,并在课程目标的基础上提炼、整合及加工思政元素,融入价值目标。大学英语读写课程作为大学英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输入与输出的有机结合,充分挖掘课程知识内隐的文化属性和价值属性,把价值元素融入写作教学内容,实现学生德行的养成。首先,课程目标分为语言目标和技能目标,然后,对课程内涵的思政元素进行整合和加工,设定价值目标。价值目标体现了课程内涵的思政元素,课程资源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其中蕴含的思政元素非常丰富。笔者以《全新版大学英语综合教程》第二册(第2版)为例[8]介绍四种读写结合的方式,即阅读缩写法、阅读改写法、阅读续写法以及阅读仿写法。

(一)阅读缩写法

阅读缩写法类似于摘要写作法,要求学生在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和篇章结构的基础上,结合课文重点及作者表达意图,紧扣阅读文本中的六大要素(时间、地点、人物、方式、事件和缘由)再现故事情节,以简明扼要的语言或课文中的中心词句对原文进行概括和整理。通过阅读缩写法,来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检测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情况。除了紧扣文本中的六大要素之外,还要求学生就课堂上讲的思政元素进行融入,深刻明白学习文本的目的和价值。通过这个阅读缩写练习,帮助学生深刻领会这一单元渗透的思政元素即坚毅和独立,引导和培养学生克服困难、勇挑重担的意识。奥运会是全人类的比赛盛会,并无国别之分,作者大卫•纳史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阐释了奥林匹克精神。

(二)阅读改写法

在完成阅读教学、学生掌握阅读内容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对阅读内容进行改写。改写内容主要涉及语言表达(人称、时态、语句衔接等)以及内容的准确性等方面。第一单元比较和对比了中国式与美国式的学习风格,以课文Learning,Chinese-Style为例,要求学生改写第一部分的作者经历,假设作者携妻儿住在美国的一家酒店,酒店鼓励客人外出时留下钥匙,把钥匙交给服务员,也可以把钥匙塞入钥匙箱。作者的儿子本杰明很享受自己往钥匙箱里放入钥匙的过程,但是很少能成功放入钥匙箱。请根据这一情况进行改写,描写酒店工作人员的态度和行为。通过阅读改写,学生大胆地有根据地想象美国人对待孩子不断尝试且经常失败的态度。身份的转移是一种跨文化交流意识,积极对比美国人和中国人对待孩子失败的方式。通过文章的阐述,我们可以得出客观的结论:两种教育方式都有其可取之处,因材施教,因地制宜,追求两种教学方式的融合。这就充分体现了这一单元渗透的思政元素:多元文化与包容。

(三)阅读续写法

续论为外语教学提供了新的视点和路径,有益于语言再创作和深入学习,能够激活促学要素[9]。续写教学既有助于深化课堂教学,又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同时有益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发散思维。浙江省英语新高考自2016年以来采用了读后续写题型以考察学习者的写作能力,读后续写的写作练习方式受到了学界的广泛关注。兼顾形式和意义的读后续写任务强调读者与文本的互动,仿照阅读文本中的语言形式。而学习者注意到阅读文本中的语言形式是仿照协同的前提[10],因此,能够引起学习者高度注意的语言形式和语言任务需要教学者的不断探索和研究。鉴于此,以第四单元虚拟世界TheVirtualWorld为例,作者在文本中讲述了其在数字化世界的真实生活与感受,逼迫自己周末回到面对面的真实生活中来。在文章的第11段和第12段简单讲述了自己的感受,要求学生在此基础上进行续写,记录作者的周末生活,重点描写发生的凸显事情以及作者的感受。通过读后续写,我们可以从作者的视角感受虚拟世界与真实世界的异同,这两种世界在实际生活中同时存在,但重要的是人需要在交流中寻找生命的存在意义和价值。这就充分体现了这一单元的思政元素:独立思考与交流。

(四)阅读仿写法

以第二单元价值观Values为例,卡尔•格林反思了自己富足的一生,这个富足并不是指金钱上的富足,而是精神上的富足。请学生在文章开头模仿作者的经历,想象自己如何回答这个问题“Areyoupoor?”并由这个问题展开,讨论物质与精神的富足,树立正确的金钱观与幸福观。在精读的基础上进行缩写、改写、续写和仿写,不仅可以减轻学生的写作为难情绪和写作焦虑,还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动力和写作热情,同时又能促进英语阅读能力的提高。读写相互促进,形成互通互融的读写知识体系。读写结合教学更加注重对学习者的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引领和塑造,这与外语课程思政教学目标同向同行,实现学生德行的养成。基于课程的思政教学绝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基于课程核心知识及理念上的价值引领,为基于深入阅读的读写教学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教学实践机会。

四、结束语

大学英语教学资源丰富立体,有层次,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语言目标和能力目标的实现体现其工具性特点,价值目标的深度挖掘体现其人文性特点。鲁子问教授提出:“在核心素养时代,阅读教学应该发展为阅读教育。”[11]在阅读教学的基础上,多维度挖掘阅读文本中的思想政治元素,激发学生的深层阅读动机。通过给学生提供脚手架支撑,引导学生读写结合,以输出写作实现学习者的情感、态度及价值需求,与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同向同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家国情怀,更好地引导学生在国际舞台展现和传承中华优秀文化。

参考文献:

[1]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01).

[2]陆道坤.课程思政推行中若干核心问题及解决思路———基于专业课程思政的探讨[J].思想理论教育,2018(3):64—69.

[3]巴赫金.对话理论及其他[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15—16.

[4]张绍杰.读写危机:当今英语专业面临的最大挑战[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2(2).

[5]王初明.读后续写何以有效促学[J].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文双月刊),2015(5).

[6]徐浩,高彩凤.英语专业低年级读写结合混合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J].现代外语,2007(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