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考试重点知识_第1页
教育学考试重点知识_第2页
教育学考试重点知识_第3页
教育学考试重点知识_第4页
教育学考试重点知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化;化;化;化;教育学考试重点知识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第一节?教育的发展?1、教育的本质: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2、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P1?3、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二战以后世界各国教育制度呈现出的共同发展趋势)P4?????(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相衔接;.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并延长义务教育年限;.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日益淡(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4、不同国家古代学校教育的形态???(1)中国在夏代,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夏日校、殷曰序、周日庠,学则三代共之中”校、序、庠、学”都是学校的名称。????????中国古代社会的六艺教育P5?礼、乐、射、御、书、数。以礼、乐为中心???(2)?古代埃及教育的一大特征是:以增为师、以(书)吏为师?R???(3)?古代雅典教育的目的及特点:培养政治家、商人为目的,注重身心和谐发展,教育内容丰富,方法灵活.P7??(4)?古代斯巴达教育的目的及特点:培养军人,强调军事体育与道德灌输,内容单一,方法严厉.P75、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阶级性、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P8?6、近代教育的特点P9?.国家加强对教育的重视与干预,公立教育崛起;.初等义务教育普遍实施;.教育世俗化;.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7、二战以后世界教育的新特点:教育的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教育技术的现代化。P10第二节?教育学的发展??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P11??1、历史上的教育学思想??(1)中国古代的教育学思想?????孔子的教育教学思想P11???????孔子(公元前551 479)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和教育思想家。???????孔子的教育思想主要反映在《论语》一书中。???????孔子主张:有教无类、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学记》成书于战国后期,是中国乃至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教育专着,主张:???化民成俗,其必由学?揭示了教育的重要性;???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阐述了教育与政治的关系;???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阐释了启发式教学???学不躐等?要求教学要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循序渐进。??(2)西方古代的教育学思想P1314????苏格拉底是以其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法而着名的教育家。??苏格拉底问答法分三步:??第一步称苏格拉底讽刺;??第二步叫定义;??第三步叫助产术(产婆术)??该方法强调教师要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思索,自己得出结论。教师在引导学生探求知识过程中起助产作用。??柏拉图的教育思想体现在《理想国》中??亚里斯多德的教育思想体现在《政治学》中??2、教育学的建立与变革??(1)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1592--1670)的?《大教学论》的出版(1632年)??《大教学论》是近代第一本教育学着作??夸美纽斯主张把广泛的自然知识传授给普通?人?的泛智教育??????康德提出人是唯一需要教育的动物??????卢梭?代表作《爱弥尔》。 ??????洛克提出了白板说,提出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他主张绅士教育。??(2)规范教育学的建立P17??创始人:德国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赫尔巴?特被称为科学教育学奠基人??代表着作:《普通教育学》(1806年)第一本现代教育学着作。??贡献:他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他把教学理论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上,把道德教育理论建立在伦理学基础上。??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被看作是传统教育学的代表;传统教育学主张:教育的目的是传授知识;传统教育的特点是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及着作P18??代表人物:美国教育家杜威(1859年1952年)??代表作:《民本主义与教育》??杜威作的教育思想与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针锋相对。?主张: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发展;强调儿童在教育中的中心地位(杜威关于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的主张,称为儿童中心主义);认为教学是儿童通过亲身实践探索经验的过程。他强调的三中心是学生中心、生活中心、活动中心??3、当代教育学的发展???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编写《教育学》的?第一人是前苏联教育理论家凯洛夫,凯洛夫的《教育学》吸收了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20世纪60年代以后,我国开始尝试编写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学?.??20世纪60年代以后,美国布鲁纳的课程结构论和科尔伯格的道德发生论,以及前苏联赞可夫的教学发展思想对世界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第二章教育与社会的发展??社会(包括政治经济制度、社会生产力水平、科学技术、文化背景、传统)影响和制约着教育;??教育促进社会的发展(体现在教育的政治功能、经济功能、科学技术发展功能和文化功能)。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谁掌握了21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主动的地位。近年又提出科教兴国的战略.??第一节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1、政治经济制度如何制约教育的???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受教育的权利、教育目的??2、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P24(1)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人才;(2)教育是影响政治经济制度的舆论力量;(3)教育可以促进民主.第二节教育与生产力???1、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P2629??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制约教育结构的变化、制约教育内容和手段.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教育再生产劳动力、教育再生产科学技术.??2、人力资本理论??(1)提出者: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2)创建时间:1960年??(3)核心概念:人力资本??(4)教育水平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33%??第三节教育与科学技术??1、?教育与科学技术的关系P3133??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科学技术能改变受教育者观念、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的再生产、推进科学体制化、具有科学研究功能、具有科学技术研究功能.2、信息技术对教育有哪些影响?P3334??信息技术改变人们关于知识、学习和教育的观念,为实现教育的第三次飞跃提供平台?.?3、传统的学校教育与网络教育的不同?P35??(1)传统学校教育是金字塔形的登记制教育,网络教育是平等的开放式教育;(2)传统学校教育由他人掌握的筛选制度评定优劣,网络教育依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评定;(3)传统学校教育是年龄段教育,网络教育是跨年龄段教育或无年龄段教育”(4)传统学校教育存在时空限制,网络教育是跨时空的教育.第四节教育与文化????1、学校文化是指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P38???????学校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念??2、学校文化的特性P38????????(1)是一种组织文化????????(2)是一种整合性较强的文化????????(3)以传递文化传统为己任????????(4)学校文化的缩影是校园文化。??3、校园文化是人们为保证学校中教育活动顺利进?行而创立和形成的一种特有的文化形态P39 校园文化的构成:??(1)学校物质文化??(2)学校组织和制度文化??(3)学校精神文化??(4)学校各种亚文化??校园文化的核心是学校精神或观念文化??学校精神文化的四种基本成分:认知成分、情感成分、价值成分、理想成分???校风是学校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统一体,是经过长期实践形成的。??4、影响学生文化形成的因素P4041(1)学生个人的身心特征??(2)同伴群体的影响??(3)师生的交互作用??(4)家庭社会经济地位??(5)社区的影响??5、学生文化的特征:??过渡性、非正式性、多样性、互补性。第三章教育与个人的发展??第一节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1、个体身心发展:指个体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的方面变化的过程。??2、人的身心发展的特殊性及它给我们的启示:P4344(1)人的身心发展是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实现的(认识人的身心发展的社会实践性,可以使我们重视学校教育中促进人的社会化这一重要任务,重视学校教育的社会意义,重视学校与社会实践的联系,重视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质量.)?(2)人的身心发展具有能动性(人的能动性能否较好发挥是决定人的发展能否达到较高水平的重要因素,对人的身心发展的能动性的清醒认识,是学校教育个体发展功能正常发挥的重要认识前提,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促进学生发展的基本要求.)3、关于身心发展动因的理论???(1)内发论代表人物?:中国的孟子;??奥地利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美国威尔逊把基因复制看作是决定人的一切行为的本质力量;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强调成熟机制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2)外铄论代表人物 ??中国的荀子;?美国的华生;英国哲学家洛克提出白板说????(3)多因素相互作用论??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与外部环境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 ??4、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及对教育的启示??(1)?顺序性?一?循序渐进??(2)阶段性?一?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选择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方法。??(3)不平衡性?一?个体身心发展的关键期??(4)互补性?一?注重培养学生自信和努力的品质??(5)个别差异性?一?因材施教??拔苗助长、凌节而施违背了人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在教育教学中采用一刀切、一锅煮的办法,违背了人身心发展的差异性。??第二节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1、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及作用??(1)遗传素质是人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个体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遗传素质的差异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但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是不能夸大的。??(2)成熟人的机体的成熟程度制约着人身心发展的程度和特点,它为一定年龄阶段身心特点的出现提供了可能和限制;??(3)环境 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人在接受环境的影响和作用时,也不是消极的、被动的。??(4)教育对人的身心发展起主导作用??(5)个体主观能动性 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2、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P5253??(1)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作出社会性规范;(2)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3)对个体的发展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4)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3、从活动水平的角度看,个体主观能动性由三种不同层次和内容的活动构成:??第一层次的活动是人的生理活动;??第二层次是个体的心理活动;??最高层次是社会实践活动。??第三节、第四节知识点??1、人的价值是指人在世界中的地位得到肯定,人的作用得到发挥,人的尊严得到保证。P54??2、教育怎样使人的价值得到发现?P55?教育提高人们对自身价值的认识,提高人们对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充分认识到人的生命价值、主体地位及尊严.教育教给人知识和技能,同时也教会人们驾驭知识技能、怀疑知识技能.使人们认识到,知识是为人所用的.?3、个性亦称人格,指个体稳定的心理特征,具有整体性与独特性。???发展个性是教育的理想,???进行个性教育是教育的本质和真谛。??4、心理学家把少年期称为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在这一时期,儿童将从心理上摆脱对成人的依赖,表现出追求独立的倾向。????????少年期总体性的阶段特征是:????????身体状态的剧变,内心世界的发现,????????自我意识的觉醒,独立精神的加强。??5、初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是什么?P57??总体上:给少年独立的要求以尊重、支持和引导,丰富少年的内心世界,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和理想自我。??具体讲:??(1)在身体发展方面,要进行保健和青春期教育,让少年懂得青春期生理变化的必然性和意义;??(2)在认知方面应重视抽象思维和概括能力的培养;??(3)在情意方面,应着重培养学生的道德理想和深刻的?情感体验;??(4)在自我教育能力方面,帮助学生形成较正确的自我认识,使学生掌握评价自我的多维标准。??6、青年期是个体身心两方面逐步走向成熟的时?期,是人生的定向时期,个性的定型时期。??高中阶段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特殊任务就是要解决认识问题和价值问题。第四章?教育目的??1、狭义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人才的总的要求。P59??2、教育目的的意义和作用P60??意义:教育目的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教育目的的实现则是教育活动的归宿。??教育目的是教育的根本性问题,或说核心问题,??教育目的对一切教育工作具有指导意义。??作用:??导向作用、激励作用、评价作用。??3、教育目的的层次包括:P61??(1)国家的教育目的??(2)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3)教师的教学目标??三者关系:??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教学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的关系是具体与抽象的关系。??4、制定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P6265??(一)、教育目的的制定受制于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二)、教育目的体现了人们的教育理想;(三)、我国的教育目的建立在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基础上。??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根本途径)。?5、现阶段我国的教育目的及基本精神是什么???我国现阶段教育目的: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该教育目的反映出的基本精神:P67?(1)、我们要求培养的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2)、我们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与体力两方面的和谐发展;(3)、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6、对素质教育的理解P6770??素质教育的基本观点(或说素质教育的本质)??(?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2?)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4?)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7、为什么说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P70素质教育强调要把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结合起来,既充分重视学生共性的发展,对学生的基本方面的发展有统一的要求,又要重视学生个性的多样性,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发展要求、不同的教育模式、不同的评价方案,从而把学生的差异性显示出来并加以发展,使每一个学生成为具有高度自主性、独立性与创造性的人。?8、为什么说创新能力不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人格特征,是一种精神状态?P70创新能力离不开智力活动及大量具体知识,但决不仅仅是智力活动,它不仅表现为对知识的摄取、改组和运用及对新思想、新技术的发明,而且是一种追求创新的意识,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倾向,是一种善于把握机会的敏锐性,是一种积极改变自己并改变环境的应变能力。??9、能不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本质区别;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现代教育和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第五章?教师与学生??书育人。书育人。??书育人。书育人。??权益。权益。??第一节?学生???1、学生特有的本质属性表现在哪些方面?P73???学生是处于人生阶段身心发展最迅速时期的人。??(1)学生具有发展的可能性与可塑性??(2)学生发展的可能性与可塑性转变为现实性的条件是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具有能动性的教育对象。??2、学生的社会地位如何???传统认识:整个社会没有把青少年儿童看作是有个性的独立存在的人,儿童或学生在社会上处于从属和依附的地位,儿童对于双亲或学生对于教师要绝对服从,社会上存在鞭挞、体罚儿童或学生的习俗。??现代教育思想:由于中小学生属于接受教育的未成年公民,因此,中小学生在社会中具有主体地位,不仅享有公民的绝大多数权利,而且在某些权益方面受到特殊保护,如身心健康权、人格尊严权、隐私权、受教育权等?,以及在教育过程享有的受教育的平等权、公正评价权、物质帮助权等。??学校、教师以及学生家长要做到:??(1)承认和确立青少年、儿童在社会中的主体地位。??(2)切实保障青少年、儿童的合法2、学生享有的主要权利有哪些??P76??(1)人身权、身心健康权、人身自由权、人格尊严权、隐私权、明义权、荣誉权等。??(2)受教育权,包括受教育的平等权、公正评价权、物质帮助权等。??受教育权是学生最主要的权利。3、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具有能动性的教育对象的教育意义:学生具有依赖性和向师性,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具有权威性,这是教师进行教育工作的重要条件。但学生对教师的依赖并不是盲从,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具有主观能动性、不同的特殊素质及个人的独立意志。教师只有在尊重并调动学生主动性、积极性的基础上合理并巧妙运用自己的权威,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发展,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不珍惜甚至滥用权威,将阻碍学生的发展。第二节?教师??1、教师职业是一种什么性质的职业?P78??(1)是一种专门职业,教师是专业人员;??(2)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职业,教师是教育者。??2、教师职业的本质(或说教师的根本职责)是教3、教师职业的特点?是什么?P79??最大特点是职业角色的多样化??教师的职业角色主要有6种:?P7980传道者;授业、解惑者;示范者;管理者;朋友;研究者?。4、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条件(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素养)学科专业素养:(1)精通所教学科的技术性知识和技能;(2)了解该学科相关知识;(3)了解该学科发展脉络;(4)了解该学科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教育专业素养:(1)具有先进的管理理念;(2)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3)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5、教师应具有的教育能力中对教师语言表达能力的要求:语言准确、明了、有逻辑性;富有感情,有感染力;有个性。要掌握对话艺术,善于独白。在对话过程中,善于对学生的谈话作出迅速而有针对性的语言反应,鼓励学生发表意见,完整准确地表达思想,形成活泼开朗的性格。6、教师的人格特征是指教师的个性、情绪、健康以及处理人际关系的品质等。教师优良的个性品质包括:热情慷慨、善于交际、乐于助人、有责任心、仁慈友善、合群合作、公平客观、耐心周到、有幽默感。第三节学生和教师的关系1、师生关系是指学生和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中的最基本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取得成功的必要保证。?师生关系包括哪些方面:(1)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是授受关系;(2)师生在人格上是平等关系;(3)师生在社会道德上是相互促进的关系。2、对学生指导、引导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自主教师的责任是帮助学生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由不成熟到成熟,最终促成学生不再依赖教师,学会学习、判断、选择。社会在不断发展变化,世界发展的基本特点之一就是多元化。在学校学到的知识不可能终身不变,在学校就必须认可并鼓励学生善于根据变化的实际情况作出判断、选择、发挥。第六章?课?程??第一节?课程概述??1、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始于英国教育家斯宾塞。??2、课程的定义:课程,指课业及其进程;??广义的课程是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狭义的课程特指某一门学科。??课程论侧重研究教什么??教学论侧重研究如何教??课程是学校教育的基础??;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3、课程类型指课程的组织方式或设计课程的种类??课程类型是如何划分的??P88??(1)根据课程任务划分??基础型课程?注重学生基础学力的培养??拓展型课程?注重拓展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力??修课或特色课的形式出现)??P9192?1234??可接受性;P92??要求?)?研究型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态度与能(2)根据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层次划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通常以选4、制约课程的主要因素是什么?(1)社会发展的要求及提供的可能;(2)人类文化及科学技术发展水平;(3)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能力基础及其(4)课程理论。第二节?课程目标??第三节?课程设计??1、从概括性程度角度分,包括四种不同目标(1)教育目的(一定社会培养人的总要求)??(2)培养目标?(对各级各类学校的具体培养(3)课程目标(指导整个课程编制过程的最为关键的准则,是指特定阶段的学校课程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4)?教学目标(课程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是指导、实施和评价教学的基本依据。是师生在学科教学活动中预期达到的教学结果、标准。)??2、课程文件的三个层次(在我国,课程具体表现为)??(1)教学计划(也叫课程计划)??(2)教学大纲(又称学科课程标准)??(3)教科书??3、教学计划是指导和规定课程与教学活动的依据是制定分科标准、编写教科书和设计其它教材的依据。义务教育的教学计划的特征?P96??(1)强制性(2)普遍性(3)基础性??4、教学计划的中心问题是开设哪些科目,中小学的教学科目设置,基本以科学的分类为依据。5、教学大纲又称学科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它一般由说明和本文两部分组成。??学科课程标准是编写教科书和教师进行教学的直接依据,?也是衡量各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6、教科书又称课本,它是依据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编制的、系统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 教科书是教学大纲的具体化。??教科书编写应遵循的原则?5点(1)按照学科特点,体现科学性与思想性;(2)强调内容的基础性;(3)注重适用性;(4)符合学科知识的逻辑顺序和受教育者学习的心理顺序;(5)兼顾同年级个学科内容之间的关系与同学科各年纪教材间的衔接。第四节?课程实施??第五节?课程评价????1、课程实施是指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课程实施的过程结构:(1)安排课程表(应遵循整体性原则、迁移性原则、生理适宜性原则);(2)分析教学任务;(3)研究学生的学习特点;(4)选择并确定教学模式;(5)规划教学单元和课;(6)组织教学活动;(是课程实施计划的展开过程)(7)评价教学活动的过程与结果。2、课程评价既是课程设计与实施的终点,又是课程设计与实施继续向前发展的起点。??3、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有哪些???(1)目标评价模式(在泰勒的评价原理和课程原理基础上形成的,以课程目标为中心展开);(2)目的游离评价模式?(美国学者斯克里文提出)(3)CIPP评价模式??(包括四个步骤: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成果评价)??4、课程评价过程中要经历那些步骤(课程评价的基本阶段)P107第一步,将焦点集中在所要研究的课程现象上;第二步,搜集信息;第三步,组织材料;第四步,分析资料;第五步,报告结果。?第七章?教?学(上)??第一节?教学工作的意义和任务????1、教学,是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教学包含哪些方面?P108109?3点??(1)教学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目的??(2)教学由教与学两方面活动组成??(3)教学具有多种形态,是共性与多样性的统一??2、?教学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或说学校进行素质教育的,或说学校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3、教学的意义(教学的作用)是什么???(1)教学是社会经验得以再生产的主要手段;(2)教学为个人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的基础和实践;(3)教学是教育工作构成的主要部分,又是教育的基本途径。教学是学校教育中最基本的活动,在学校整个教育系统中居于中心地位。??为什么说教学为个人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的基础和实践P109?(二)2?(1)(2)(1)使个体的认识突破时空及个体直接经验的局限,扩大了个体的认识范围,加快了认识的速度;(2)使个体的身心发展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结合科学知识的传授和学习,在统一的过程中实现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和谐发展。??4、教学任务受人们追求的教学价值取向决定的,?它指明各教育阶段、各科教学应实现的目标要求。教学以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教学的一般任务(或说普通学校教学任务有哪些?)?110112?4点??(1)传授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2)发展学生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3)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4)关注学生个性发展??5、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所传授的基础知识,是指形成各门科学的基本事实、相应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公式及其系统。??6、智力的核心是思维力??创造才能是指能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智能去探索、发现和掌握未知晓的知识的能力。??怎样理解发展学生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的教学任务??111??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掌握知识,而且要发展以思维力为核心的认识能力;不仅要发展学生智力,而且要发展学生体力,注意教学卫生,保护学生视力,增强学生体质,培养自觉锻炼的习惯,有规律、有节律地学习与生活。要通过发展性教学,启发诱导学生进行推理、证明、探索、发现,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适应科学技术发展的时代要求。7、现代教学是如何关注学生个性发展的??112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指导,协调学生知识、智力、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因素,追求教学与教育的统一,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通过教学激励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动性。使他们不仅有现代科技文化知识,而且有自觉能动性、独立性和开拓创新性,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平等观念和合作精神。??第二节?教学过程??1、历史上对教学过程的各种理解P113??孔子:把学习过程概括为学思行的统一过程??夸美纽斯:主张把教学建立在感觉活动的基础上??赫尔巴特:认为教学过程是新旧观念的联系和系统化的过程??杜威:认为教学过程是学生直接经验的不断改造和增大意义的过程,是从做中学的过程。凯洛夫:认为教学过程是一种认识过程。??2、为什么说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表现如何??114?教学过程是由教师引导未成熟的主体通过学习知识去间接认识世界。?学生认识的特殊性表现在:??认识的间接性、认识的交往性、认识的教育性、有领导的认识。??3、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或说基本规律)????(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3)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的统一??(4)教师主导作用于学生能动性结合??4、教学中学生学习的主要是间接经验,??学生学习间接经验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教学中学生直接经验的获得,与人类实践活动中直接经验的获得有什么不同??115??教学中往往将直接经验典型化、简约化,主要方式是实验、演示、教学录象,参与一定的生产劳动、社会调查,设置模拟的生活情境让学生体验等。选择的经验材料是经过改造的、少量且能反映事物本质特征的。5、怎样理解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规律??P116(1)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2)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3)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互转化的内在机制;??6、赫尔巴特率先提出教学具有教育性观点,主张把知识涵养与人格成长统一于教学过程之中。7、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相结合规律的基本观点是什么?P118(1)(2)(3)(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组织者的地位,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2)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应充分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主体能动性;(3)建立合作、友爱、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8、教学过程的结构指教学进程的基本阶段??教学过程有哪几个基本阶段?P119120??(1)引起学习动机(2)领会知识?(3)巩固知识(4)运用知识(5)检查知识??在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中,居于中心环节的是领会知识,它包括使学生感知和理解教材??第三节?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1、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2、我国中学常用的教学原则有哪些?????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巩固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因材施教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3、怎样理解直观性原则??P121122??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要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知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么?么??P123124么?么??P123124贯彻直观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1)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2)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3)重视运用语言直观。4、在教学中如何贯彻启发性原则??启发性原则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的学习,自觉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贯彻启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1)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2)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3)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4)发扬教学民主。??孔子提出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记》中提出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苏格拉底的产婆术均体现了教学的启发性原则??5、巩固性原则的含义及要求是什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能根据需要迅速再现出来,以利知识技能的运用。贯彻巩固性原则的基本要求:(1)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2)重视组织各种复习;(3)在扩充改组和运用知识中积极巩固。??如何组织学生复习?P124??要向学生提出复习与记忆的任务,安排好复习的时间,注意复习方法的多样化。指导学生掌握记忆方法,学会通过整理编排知识、写成提纲、口诀帮助记忆。6、什么是循序渐进原则?贯彻要求有哪些???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贯彻循序渐进原则的基本要求:(1)按教材的系统性进行教学;(2)注意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与难点的教学;(3)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学记》提出的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均体现了教学的?循序渐进原则??7、试述因材施教原则P125??因材施教原则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差别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最佳的发展。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基本要求:(1)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有区别的教学;(2)采取有效措施,使有才能的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8、说明理论联系实际原则P125126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基本要求:(1)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2)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3)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4)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9、教学方法是师生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方法,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中学常用的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演示法、练习法、实验法。第八章?教学(下)??第一节?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1、教师进行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是:??备课、上课、作业的检查与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2、备课是教师教学工作的起始环节,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教师应如何备课??130131??(1)钻研教材(钻研教学大纲、教科书并阅读有关参考书)(2)了解学生(了解学生原由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与思想状况、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等,结合平时对学生发展情况的了解,研究当前所讲知识内容在学生学习时,可能产生的消极或积极态度、可能遇到的问题,确定如何针对学生和教学特点,启发学生,在教学哪一阶段,由哪些学生进行问答活动等。将这些研究、分析结果,纳入课时计划。)(3)制定教学进度计划(包括学期教学进度计划、课题计划、课时计划)教师怎样写好课时计划U(教案)??131132进一步研究教材,确定教学重点和要注意解决的难点;确定本课时教学目的;考虑进行的步骤,确定课的结构,分配教学进程中各个步骤的时间;考虑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具的准备和使用方法及板书设计;最后写出课时计划。完整的课时计划,包括以下项目:班级、学科名称、授课时间、题目、教学目的、课的类型、教学方法、教具、教学进程、备注。??3、上课是教学工作诸环节中的中心环节,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上好课。??课的类型划分依据是教学任务。根据一节课所完成任务的类型数,课的类型可划分为单一课和综合课;根据使用的主要教学手段可分为:讲授课、演示课、练习课、实验课、复习课。??课的一般结构(主要指综合课的主要环节)包括: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等。??如何上好一堂课(一堂好课的标准):目标明确、内容正确、方法得当、表达清晰、组织严密、气氛热烈。??4、学业成绩的考查与评定,俗称测验或考试。??测验的效度:指一个测验能测出所要测量的属性或特点的程度。测验的信度:又称测验的可靠度,指一个测验经过多次测量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以及一次测量所得结果的准确性程度。测验的难度:指测验包含的试题难易程度。22、德育的意义P147?3点??测验的区分度:指测验对考生的不同水平能够区分的程度,即具有区分不同水平考生的能力。??第二节?教学组织形式????1、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2、在教学史上,先后出现的影响比较大的教学组织形式有:??个别教学、班级授课制?、分组教学、道尔顿制??3、班级授课制?(也叫集体教学或课堂教学)???最早从理论上对班级授课制作阐述的是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1632年)???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的是1862年清政府在北京设立的京师同文馆???1902?年,清政府颁布《钦定学堂章程》后,班级授课制在全国广泛推行,直至现在,它仍是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的主要优缺点P139140??优点: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地培养人才;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有利于发挥班集体的教学作用。缺点:强调系统的书本知识的学习,容易产生理论与实际脱节;强调教学过程的标准、同步、统一,难以适应学生个别差异,不利于因材施教。第三节?教学策略??1、教学策略专以表示为达到某种预测效果所采取?的多种教学行动的综合方案。??2、教学策略的基本特征:综合性、可操作性、灵活性??3、教学策略的主要类型??(1)内容型策略?(2)形式型策略?(3)方法型策略(4)综合型策略??4、教学过程中如何有效提供学习内容是教学策略的核心内容。具体讲,有两条途径:(1)结构化策略(2)问题化策略第九章?德?育??第一节?德育的意义、目标和内容????1、德育的实质是将一定社会的思想道德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思想品德。??德育是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的总称??德育包括家庭德育、学校德育、社会德育等形式????(1)德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和保证;(2)德育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和保证;(3)德育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条件和保证。3、德育目标是通过德育活动在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上所要达到的总体规格要求。德育目标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4、我国学校的德育内容P150151?4点??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包括:??学习辅导、生活辅导、择业指导??第二节?德育过程???1、德育过程从本质上讲是个体的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的统一过程。??2、德育过程的结构是指德育过程中不同质的各种?要素的组合方式。通常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德育方法四个相互制约的要素构成。??3、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的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4、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P154156?4点??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规律。??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5、试述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或者说: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四句话符合哪条德育规律,为什么?)??知即道德认识,是人们确定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态度和行为准则的内在依据;情即道德情感,它伴随品德认识产生发展并对品德认识和品德行为起着激励和调节作用;意即道德意志,是解决思想道德生活中的内心矛盾与支配行为的力量;行即道德行为,它受道德认识、情感和意志的支配、调节,同时又影响道德认识、情感和意志。四个基本要素是相互作用的,知是基础,行是关键,德育最后就是要达到使学生品德在知、情、意、行等方面的和谐发展。6、知、情、意、行是构成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因素。知是基础,行是关键。??7、活动和交往是学生品德形成的基础。??第三节?德育的原则、途径和方法??1、德育原则是根据教育目的、德育目标和德育过程规律提出的指导德育工作的基本要求。??2、我国中学德育的基本原则(或说德育工作的基本要求)P157158?5点??(1)?导向性原则??(2)?疏导原则??(3)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写和原则??(4)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5)因材施教原则??3、举例说明导向性原则导向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有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贯彻导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1)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2)德育目标必须符合新时期的方针政策和总任务的要求;(3)要把德育的理想性与现实性结合起来。4、举例说明疏导原则?157??疏导原则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贯彻疏导原则的基本要求:(1)讲明道理,疏导思想;(2)因势利导,循循善诱;(3)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5、试述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把对学生个人的尊重和信赖与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贯彻原则的基本要求:(1)爱护、尊重和信赖学生;(2)要求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作到合理正确,明确具体和严宽适度;(3)要求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认真执行。?6、因材施教原则在思想品德教育中如何贯彻之????因材施教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贯彻该原则的基本要求:(1)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内心世界;(2)根据学生个人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3)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有计划地进行教育。??6、德育的途径是指德育的实施渠道或形式。??(1)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德育的基本途径)?(2)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3)劳动(4)共青团活(4)班主任工作??7、德育方法包括教育者的施教传道方式和受教育者的受教修养方式。??我国德育的基本方法:说服法、榜样法、锻炼法、陶冶法、表扬奖励与批评法。??委托任务和组织活动属于锻炼法??陶冶法是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陶冶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和艺术陶冶。??第四节?德育模式????1、认知模式,当代最具影响的德育模式,由瑞士学者皮亚杰提出,美国学者科尔伯格进一步发展。?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实施德育的方法和策略:(1)了解学生当前道德判断发展水平;(2)运用道德难题引起学生的意见分歧和认知失衡;(3)向学生揭示比他们高一阶段的道德推理方式;(4)引导学生在比较中自动接受比自己原有的道德推理方式更合理的推理方式;(5)鼓励学生把自己的道德判断付诸实施。?2、德育认知模式中道德两难问题的教育意义P164首先,道德两难问题可用于促进儿童的道德判断力的发展;其次,道德两难问题可用于提高学生的道德敏感性,使他们自觉意识到自己的道德规范在现实生活中可能存在的矛盾和冲突;第三,道德两难问题可用于提高学生在道德问题上的行动选择能力;第四,道德两难问题可用于深化学生对各种道德规范的理解,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第十章?班级管理??第一节??班级管理的意义.班级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率先正式使用班级一词的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教育家埃拉斯莫斯。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对班级组织进行了论证,奠定了班级组织的理论基础。??19世纪初英国学校出现了导生制这种管理模式。对班级组织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中国最早采用班级组织形式始于1862年清政府开办的京师同文馆。??.班级具有满足学生的需求、促进学生的发展、矫正学生的行为等功能.??.班级管理的根本目的是实现教育目标,使学生得到充分、全面的发展;班级管理的对象是班级中的各种资源,主要对象是人,即学生;班级管理主要手段有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班级管理是一种组织活动过程,体现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向活动,是一种互动的关系。????班级管理的功能:P174(1)有助于实现教育目标,提高教学效率;(2)有助于维持班级秩序,形成良好班风;(3)有助于锻炼学生能力,学会自治自理。??第二节??班级管理的几种模式1、班级管理的几种模式P174176。常规管理、平行管理、民主管理、目标管理??2、班级平行管理是指班主任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班级平行管理理论源于马卡连柯的平行影响教育思想。??3、目标管理是由美国管理学家德鲁克提出的。??班级目标管理是一种以自我管理为中心的管理。??第三节当前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1、当前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问题:(1)由于受分数压力和教师权威的制约,班主任对班级实施管理的方式偏重于专断型;??????(2)班级管理制度缺乏活力,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程度较低。为解决当前问题,应建立以学生为本的班级管理机制:(1)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为目的(2)确立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体地位(3)训练学生自我管理班级的能力第四节班集体的形成1、班级是学校最基本的基础组织,是按一定的教育目的、教学计划和教育要求组织起来的学生群体。而班集体还要有以下四个基本特征:(1)明确的共同目标;(2)一定的组织结构;(3)一定的共同生活的准则;(4)集体成员之间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围。2、班集体的教育作用:(1)有利于形成学生的群体意识;(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与适应能力;(3)有利于训练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3、班集体的形成与培养:(1)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2)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3)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4)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5)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第五节班主任与班级管理1、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班主任是班级建设的设计者,是班级组织的领导者、班级人际关系的艺术家。2、班主任的领导影响力:(1)班主任的职权影响力,包括班主任的权威、地位、职权;(2)班主任的个性影响力,取决于班主任自身对教育工作的情感体验、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的能力、高度发展的控制自己的能力。3、班主任的领导方式:权威型、民主型、放任型。当前班级管理中,有两种领导方式运用教多:“教学中心”的领导方式和“集体中心”的领导方式。4、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内容:(1)了解学生,研究学生(2)组织和培养班集体(3)协调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5、班主任了解学生的内容与方法:?内容:(1)了解学生个人;(2)了解学生的群体关系;(3)了解和研究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方法:(1)通过阅读学生的有关材料来了解学生;(2)通过对学生本人或知情者的调查访问从各个侧面间接了解学生;(3)在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的行为表现进行观察。1.?在教育过程中,怎样看待独生子女?如何针对其特点进行教育?独生子女的特殊性在于,他是家庭中新一代的唯一成员,因而处于优越地位。在其成长过程中有明显的特点:第一,身体发育普遍较好。从小得到家庭的精心照顾,营养条件较好,因而普遍身体发育好、成长快。第二,智力发展较早。现代优生学证明,头胎儿的遗传素质有一定优势。同时,家庭为其提供了较好的智力发展条件。第三,品德行为习惯上的缺欠较为突出,主要原因在于家庭教育不够科学。1.第多斯惠曾说,教师本人是学校最重要的师表,是最直观的最有教益的模范,是学生最活生生的榜样。这说明教师劳动具有()。A.创造性?B.示范性?C.广延性?D.连续性.教育有法可依,但无定法可抄,这说明教师劳动具有(?)。A.情境性?B.创造性?C.示范性?D.个别性.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A.教师对教育事业的忠诚?B.热爱学生?C.教师自身的道德修养?D.教师的责任心.教师劳动手段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劳动具有(?)的特点。A.创造性?B.长期性?C.复杂性?D.示范性.教师的根本任务是(?),全面实现教育目的。A.关心学生的学习?B.教书育人?C.班主任工作?D.教学.教师最基本的权利是(?)。A.管理学生权?B.科研学术权?C.民主管理权?D.教育教学权.现在体育界在国际比赛中得了金牌,奖励一直追溯到运动员的启蒙教练,这说明教师的劳动具有()。A.未来性?B.滞后性?C.连续性?D.广延性.一位教育工作者的真正威信在于他的(?)。A.权利?B.威严?C.权威?D.人格力量?答案与解析1.B[解析]为人师表的意思就是做出示范。.B[解析]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和教育情景的复杂性决定了教师劳动具有创造性。3.B[解析]教师的道德是社会对教师提出的一种特殊的道德要求,核心是热爱学生。4.D[解析]教师劳动手段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劳动具有示范性特点。5.B[解析]教师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6.D[解析]教师的工作是开展教学,所以教育教学权是教师的最基本权利。7.B[解析]运动员得到金牌,要奖励启蒙教练,这说明运动员的成绩和启蒙教练的辛苦劳动是密切相关的。说明教师的劳动具有滞后性。8.D[解析]精神需要精神的感染,道德需要道德的濡化,教育工作者的人格力量会对学生产生终身影响。中学教师资格考试心理学模拟题(附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A.华生?B.马斯洛?C.霍尔?D?.杜威.心理学属于()A.自然科学?B.社会科学?C.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双重性质的科学?D.哲学.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是()A.随意注意?B.不随意注意?C.随意后注意?D.无意注意.觉察刺激之间微弱差别的能力称为()A.绝对感觉阈限?B.绝对感受性?C.差别感觉阈限?D.差别感受性.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描述的是()A.适应现象?B.听觉适应?C.嗅觉刺激?D.味觉刺激.信息在短时记忆中一般只保持()秒钟。A.?1~2?B.?20~40?C.?60~70?D.?70~80.学习新信息对已有旧信息回忆的抑制作用叫()A.前摄干扰?B.倒摄干扰?C.消退抑制?D.超限抑制.短时记忆容量有限,为了使其包含更多的信息,可采用的方式是()A.感觉登记?B.注意?C.组块?D.复述.概念的内涵指的是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外延指的是概念的范围。概念的内涵增加的同时,也就是使本质的条款更多,它的外延就()了。A.大?B.多?C.小?D.增加.先有一个目标(目的),它与当前的状态之间存在着差异,人们认识到这个差异,就要想出某种办法采取活动(手段)来减小这个差异。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或策略是()A.爬山法?B.逆向工作法?C.手段目的分析法?D.尝试错误法.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说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提出来的。A.斯皮尔曼?B.卡特尔?C.瑟斯顿?D.吉尔福特.我国古代思想家王充所说的施用累能是指()A.学校教育对智力的影响?B.社会实践对智力的影响?C.遗传对智力的影响?D.家庭环境对智力的影响.个体的成就动机中含有两种成分:追求成功的倾向和(?)A.追求利益的倾向?B.回避失败的倾向?C.回避困难的倾向?D.追求刺激的倾向.具有感染性的,比较平稳而相对持久的情绪状态是(?)A.热情?8.心境?C.激情?D.应激.某学生活泼、好动、乐观、灵活,喜欢交朋友,爱好广泛,稳定性差,缺少毅力,见异思迁。他的气质类型属于(?)A.多血质?B.胆汁质?C.粘液质?D.抑郁制.信息的发送者与信息的接受者之间的信息相互作用过程是(?)A.信息传播?B.人际沟通?C.人际吸引?D.人际关系.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得不到的东西是不好的,这种心理防御方式称为(?)A.否认?B.文饰?C.投射?D.幻想.某生学习成绩较差,却经常在同学面前炫耀自己的父亲是xx级干部,以求得心理满足。这是采用了()这种心理防御方式的表现。A.升华?B.补偿?C.退行?D.转移.人的发展是指人类身心的生长和(?)A.增强?B.变化?C.成熟?D.死亡.去过几次小朋友的家,就能画出具体的路线图来。认知发展到哪一阶段的儿童能做到这种程度(?)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10分).注意的功能有?()A.调节功能?B.维持功能?C.抑制功能?D.选择功能?E.启动功能.知觉的特性包括()A.整体性?B.选择性?C.恒常性?D.间接性?E.理解性.陈述性记忆处理陈述性知识,如()A.字词?B.人名?C.时间?D.观念?E.怎样骑车.心理测验的技术指标包括量表的()A.难度?B.效度?C.信度?D.标准化?E.知名度.性向测验用以测量()A.潜在才能?B.能力倾向?C.性别倾向?D.性别态度?E.成就.一般认为,动机具有以下几种功能()A.选择功能?B.激活功能?C.指向功能?D.调节与维持功能?E.集中功能.情绪与情感的反映特点不同,情绪具有()A.情境性?B.激动性?C.暂时性?D.表浅性?E.外显性.人格的本质特征有()A.独特性?B.稳定性?C.综合性?D.复杂性?E..根据国内外的研究与实践,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大致可划分为三个等级()A.一般常态心理?B.人格障碍心理?C.轻度失调心理?D.严重病态心理?E.精神病.发展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有()A.横断研究法?B.封闭式研究法?C.纵向研究法?D.开放式研究法?E.群体序列研究法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1.心理学2.意识3.社会知觉4.思维5.流体智力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24分)1.简述观察法的主要优点和不足。2.简述智力的个体差异。3.人格结构包含哪些成分?各个成分之间具有什么样的关系?4.简述心理健康的基本标准。五、论述题(每小题13分,共26分).试述马斯洛的动机理论。2.试述遗忘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中学教师?资格?考试心理学仿真试题之二参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B?2.C?3.A?4.D?5.A?6.B?7.B?8.C?9.C?10.C11.B?12.B?13.B?14.B?15.A16.B?17.B?18.B?19.B?20.C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的规律的科学。.意识是指个人运用感觉、知觉、思维、记忆等心理活动,对自己内在的身心状态和环境中外在的人、事、物变化的觉知.社会知觉就是指个人在社会环境中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做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思维是以人已有的知识为中介,对客观事物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流体智力指一般的学习和行为能力。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24分).优点:能收集到被观察者客观、真实的第一手资料。?不足:(1)观察者处于被动地位。?(2)观察结果难于重复。?(3)观察结果的记录与分析容易受到观察者的预期和偏见的影响。.智力的个体差异表现在两个方面:?(1)发展水平上的差异。不同的人所达到的最高水平极其不同。(2)智力的结构差异,即组成方式上有所不同。另外,人的智力发展有早晚差异。有人少年早慧,有人大器晚成。.人格结构包括:?(1)知情意系统。(2)心理状态系统。?(3)人格动力系统。?(4)心理特征系统。?(5)自我调控系统。关系:以上五种人格系统之间并非完全独立,相互之间会有重合,这种重合使各成分之间具有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1)有正常的智力水平。(2)能够了解并接受自己。?(3)能与他人建立和谐的关系。?(4)善于调节与控制情绪。?(5)有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五、论述题(每小题13分,共26分).答案要点:?(1)马斯洛将人的动机分为匮乏动机和成长动机。匮乏动机是 ;成长动机是。在成长动机的驱使下,人们愿意承受不确定性、紧张乃至痛苦,以使自身的潜能得以实现。(2)马斯洛的动机理论基础是需要层次理论。?①需要的五种层次:从低级到高级依次是: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②各层次的关系及作用:?a.需要层次越低,力量越强大。?b.当低级需要未得到满足时,这些需要便成为支配个体的主导动机。一旦较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较高一层的需要便会占主导地位,支配个体的行为。.答案要点:?一、遗忘的原因的两种解释:?(1)消退说: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逐渐减弱以至最后消退的结果。?(2)干扰说:遗忘是由于学习和回忆时受到了其它刺激的干扰。二、影响因素:不能回忆主要是缺少提取信息的线索。一个线索对提取的有效性主要依赖于以下因素(条件):(1)与编码信息联系的紧密程度。?(2)情境和状态的依存性。?(3)情绪的作用。教师招聘: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教育法考试试题一、填空题1、节假日补课是国家教育部明令禁止的,是一种非法行为。2、社会主义主义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主要内容包括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心理素质。3、申请认定教师资格者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要在二级乙等以上标准。4、参加继续教育是中小学教师的权利和义务。5、教师的考核应当坚持全面考核,以工作成绩为主,做到客观、公正、准确。6、所谓教师德性,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修养而形成的一种获得性的内在精神品质。7、施行义务教育的学校在教育教学和其它活动中,应当推广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8、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教育目的是增强未成年人法制观念。9、《教育法》规定,国家建立以财政拨款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为辅的体制。10、《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11、实施教育行政处罚的机关,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外,必须是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教育行政部门。12、学校对校舍、体育设施、消防设施、各种仪器设备安全状况,应当每月检查一次。13、参加教师资格考试有作弊行为的,其考试成绩作废,?3?年内不得再次参加教师资格考试。14、中学、小学校园周围200米范围内不得设立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15、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学生的受教育权,不得随意开除学生。二、单选题1、学校下学年生源锐减,教师严重超编,不愿意上早晚自修和补课的同志可以去其他学校另谋高就!这种说法违反了A、《学校管理条例》?B、《教师法》?2、教师之间要谦虚谨慎,尊重同志,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维护其他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关心集体,维护学校荣誉,共创文明校风。这是师德教育的 。(A)A、双赢协作原则?B、和平共处原则3、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在教师对待教育事业的较高道德目标是。(A)A、献身于人民的教育事业?B、忠于职守,为人师表,积极进取。4、聘任或任命教师担任职务应当有一定的任期,每一任期一般为。(B)A、三年?B、三至五年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于 起开始施行.(B)A、1995年9月10日?B、1994年1月1日二、单选(5分)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自(?B?)之日起开始实施。A、1990年9月1日?B、1995年9月1日2、《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是1986年4月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B?)第三十八号令公布的。A、国务院令?B、主席令3、国家实行(?A?)制度:中国公民凡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具备本法规定的学历或者经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有教育教学能力,经认定合格的,可以取得教师资格。A、教师资格?B、教师竞聘上岗(?A?)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根本保证,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迫切要求。A、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B、加强和改进法制建设(?A?)凡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具备《教师法》规定的学历或者经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有教育教学能力,经认定合格的,可以取得教师资格。A、中国公民?B、世界公民三、双选题?(5分)1、义务教育法总则第一条规定,为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提高全民族素质,根据制定本法,(?AB?)A.宪法?B.教育法?C.未成年人保护法?D.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2、新义务教育法规定,实施义务教育,不收?(?AB?)。A.学费?B.杂费?C.?书费?D.住宿费3、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当 ?__对待学生,关注学生的__? ,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实际发展。?(?CD?)A、耐心?B、个性?C、平等?D、个体差异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进一步强调指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根本上要 来保障。(?CD?)A、?靠教师?B、靠社会?C、靠法制?D、?靠制度5、在实施中小学继续教育工程中,要把放在突出地位。(?BC?)A、?学历教育?B、思想政治教育?C、职业道德教育?D、?信息技术教育三、多选题?(5分)1、中小学教师职业教育道德内容主要包括:政治理论、 、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等。(?ABCD?)A、教育方针?B、政策?C、法律法规?D、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总体要求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 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BCD?)

A、八荣八耻?B毛泽东思想?C、邓小平理论?D、三个代表3、国家在受教育者中,进行的教育,进行理想、道德、纪律、法制、国防和民族团结的教育(?BCD?)A、共产主义?B、爱国主义?C、集体主义?D、社会主义4、申请认定教师资格,应当提交教师资格认定申请表和下列证明和材料:和户籍所在地的街道办事处、乡人民政府定申请表和下列证明和材料:和户籍所在地的街道办事处、乡人民政府或者工作单位、所毕业学校,对其思想品德、有无犯罪记录等方面情况的鉴定及材料证明。(?ABC?)A、身份证?B、学历证书或者教师资格考试合格证明?C、教育行政部门或者受委托的高等学校指定的医院出具的体格检查证明?D、教材教法合格证5、为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促进义务教育的实施,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根据 制定了《禁止使用童工规定》。(ACD)A、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