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4T 500-2008采石场生态恢复工程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_第1页
DB44T 500-2008采石场生态恢复工程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_第2页
DB44T 500-2008采石场生态恢复工程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_第3页
DB44T 500-2008采石场生态恢复工程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_第4页
DB44T 500-2008采石场生态恢复工程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备案号:23187-2008采石场生态恢复工程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2008-05-26发布I Ⅱ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14采石场立面的分类、勘查与稳定性评价 34.1采石场立面的分类 4.2采石场立面的勘察与稳定性评价 35采石场生态恢复设计 45.1基本规定 45.2台阶法的设计要求 45.3植生岛法的设计要求 55.4客土喷播的设计要求 55.5景观再造法的设计要求 55.6人工种植的设计要求 56采石场生态恢复工程施工 66.1施工前期准备 66.2基础工程施工 66.3采石立面植被工程施工要求 66.4采石平面迹地绿化施工 6 7 7 77养护 77.1养护时间 77.2缺陷维护 7 7 77.5病虫害防治 7 78验收 7 7 8 9附录A(资料性附录)采石场开采面绿化主要技术的一般工序 ⅡDB44/T500—2008本标准规定了采石场生态恢复工程的设计、施工、养护和验收标准等。共有8章及1个附录,内容包括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采石场边坡勘查和稳定性评价、采石场生态恢复的设计、施工,养护、验收标准和附录等9个部分。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是广东省首次编制的采石场生态恢复工程技术规范和验收标准。本标准由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为了提高标准质量,请各单位在执行本标准的过程中,注意积累资料、总结经验,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有关资料寄交中山大学草业与绿地技术研究中心(邮编:510275),以供今后修订。主要起草单位:中山大学深圳市万信达环境绿化建设有限公司参与起草单位:广东省草业协会主要起草人:袁剑刚杨中艺徐国钢陆剑吴国顺范强1采石场生态恢复工程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1.1本标准规定了采石场生态恢复工程的设计、施工、养护和验收标准等技术内容。1.2本标准适用于广东地区采石场生态恢复工程。1.3采石场生态恢复工程的设计、施工和验收除遵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现行有关国家标准的规定。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6722—2003爆破安全规程GB50203—2002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30-2002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T15776—2006造林技术规程CJ/T24—1999城市绿化和园林绿地用植物材料-木本苗CJJ/T82-99城市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DZ/T0219—2006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JGJ46—2005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59-99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森林土壤全氮的测定森林土壤全磷的测定森林土壤全钾的测定森林土壤有机质的测定及碳氮比的计算森林土壤pH值的测定SL207-98节水灌溉技术规范3术语和定义2DB44/F500—2008利用特定机械将植物种子、基质和水的混合物喷布于基床表面的工程方法。将植物栽植地点外部适合于植物种植的土壤,用特定的方法移入植物栽植地点,用以创造更有利于植物生长的立地条件。运用喷播机械将植物种子和客土与土壤改良剂、粘结剂等按一定比例配制的混合物依特定工序加水后喷射到坡面上,形成具有一定厚度的、连续的、能够保障植物生长的基质层的工程方法。通过工程方法或利用微地形,在坡体局部创造能够固定厚层基质的植物种植和生长空间。将拉力传至稳定岩土层的构件。基质culturemedium能够保障植物正常生长的材料的混合物。植物活体在坡面上的垂直投影面积占需要绿化的坡面总面积的百分比。根据设定的目标,在采石场生态恢复过程的不同阶段建成的植物群落。以乔木为主体的、郁闭度达到0.7以上的植被类型。灌草型植物群落shrub-herbcommunity灌木植物种的盖度大于50%,以灌木植物和草本植物为主体的植被类型。草灌型植物群落herb-shrubcommunity草本植物种的盖度大于50%,灌木植物种的盖度小于50%,以草本植物和灌木植物为主体的植被类型。通过有意或无意的人类活动被引入到自然分布区外,在自然分布区外的自然、半自然生态系统或生境中建立种群并对引人地的生物多样性造成威胁、影响或破坏的物种。原产于本地区的植物,或通过长期引种、栽培和繁殖,被证明已经完全适应本地区的气候和环境,生长良好且能与本地植物形成共生稳定群落的一类植物。3DB44/T500—2008通过调整、控制边坡坡率和采取构造措施保证边坡稳定的边坡治理方法。又称为阶梯法。该技术方法将开采面设计成阶梯形,在每一阶梯平台上覆土并栽植乔灌木或上攀下垂植物,植物长大后,整个开采面将全部被遮盖,从而达到采石立面复绿的效果。该技术方法通过工程方法(如燕巢法、种植槽法、挂笼砖技术等)或利用原有微地形,在坡体局部创造能够固定厚层基质的植物种植和生长空间,栽植各种植物,从而达到采石场复绿的目的。landscaperegeneratio该技术方法在用各种方法对采石场复绿的基础上,结合城市规划、旅游或生态教育等的需要,利用采石场特有的环境条件,根据一定的主题进行景观设计和改造,从而达到采石场生态恢复的目的。采石场区域内除开采面以外,由于采石活动产生的坡度小于15°的废弃地。包括排土场、运输石材用的道路和碎石贮运平台等。在采石场生态恢复工程完工后,由于植物或客土基质的覆盖而无法看到的工程项目。用较尖的物体插入客土基质,通过测量插人的深度得出基质厚度的方法。由于降水的冲蚀在坡面造成水土流失所留下的肉眼可识别的沟状的痕迹。4采石场立面的分类、勘查与稳定性评价4.1采石场立面的分类4.1.1根据坡高和坡度可将采石场立面分为以下9类,如表1所示;表1采石场立面的分类小于或等于1:1大于或等于1:0.5小于15m(低坡)15~30m(中坡)大于30m(高坡)4.1.2采石场立面的岩体破坏形式、岩体类型的确定及其自稳能力的确定参照GB50330—2002。4.2采石场立面的勘察与稳定性评价4.2.1调查范围应包括采石场区内的立面和排土场地段。4——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条件:地下水类型、分布、补径排条件,岩土体主要物理力学指标,采石场周4.2.3对于存在地质灾害隐患的采石场,应依据GB50330—2002做出更为详细的勘查与稳定性评价报告,条件允许时,应优先考虑采用坡率法。当条件不允许或仅采用坡率法等措施不能达到稳定立面的锚杆(索)、锚杆(索)挡墙支护等常用边坡加固型式的设计计算、构造设计、施工等相关技术要求参见GB50330—2002和DZ/T0219—2006。必须依据采石场所在地的气候带类型、原生植被、立面类型、土壤质地、施工季节等综合因素选应选用抗逆性强、根系发达、绿期长、景观效果好、前期生长速度较快的植物种类,以多年生植物为主,优先选用乡土(化)植物。必须采用多种植物的组合,所采用的植物种类不少于5种,其中草本植物不少于2种,木本植物不少于2种;宜采用层间植物;宜采用豆科植物和其他植物的混植方法。经过土壤改良施工后植物生长基质必须具有良好的土壤理化性质,各项指标必须设计在表3的范酸碱度(pH)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0.1~0.35DB44/T500—2008之间。5.2.5沿开采范围线外侧布设截流沟,沿阶梯平台内侧布设排水沟。排水沟、截流沟与采石场总排水沟相连。截流沟和排水沟的断面尺寸、比降按DZ/T0219—2006的规定执行。5.2.6宜选用适应性强、根系发达、生长迅速、成熟高度在4~8m的木本植物,以及蔓生植物或攀援植物。5.2.7台阶法适用于表1中高度大于30m的Ⅱ3、Ⅲ3类立面,山体大小适合于修筑台阶,能够确保爆破施5.2.8目标植物群落应为森林型。5.3植生岛法的设计要求5.3.1植生岛的形式和大小应根据开采面的地形和所选用植物生长的需求来确定。5.3.2植生岛的分布密度应根据所选植物的单株覆盖面积和生长速度及复绿工程的时间要求来确定。5.3.3植生岛的固定必须要考虑到其长久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必须利用锚杆或者开采面原有的稳定的微地形进行固定。需要锚固或悬挂的构件的设计和固定应符合GB50204—2002的规定。5.3.4使用的基质层厚度必须大于25cm。5.3.5植生岛法适用于表1中较为陡峭的Ⅲ类采石场立面,亦可结合其它方法用于Ⅱ类立面。5.3.6目标植物群落应为灌草型或草灌型。5.4客土喷播的设计要求5.4.1挂网喷播如使用三维土工网,其质量应达到以下要求:单位重量≥260g/m²,抗拉强度≥1.4kN/m;如使用镀锌铁丝网的铁线规格应不小于14#(φ2.2),具有抗氧化能力。铁丝网与坡面间距在5cm~7cm之5.4.2用于喷播的基质组份必须包括肥料、粘合剂和保水剂。也可以适当加人成孔剂、pH值调节剂、菌剂等成分。保水剂用量应根据各地气候条件及立面特点的不同而做相应的调整,粘合剂用量应根据立面的坡度和质地而定。基质的各项理化性质指标应在表3规定的范围之内。5.4.3必须采用理化性质优良的土壤进行客土基质的配制。禁止客土中混有粒径大于1cm的砂石或建筑垃5.4.4喷播基质设计厚度必须大于8cm。5.4.5客土喷播适用于表1中的I类和Ⅱ类采石场立面。5.4.6目标植物群落应为灌草型或草灌型。5.5景观再造法的设计要求5.5.1应须有明确的景观再造的主题。5.5.2坡壁的绿化和美化应根据不同开发月的做整体的和长远的规划。5.5.3坡壁应进行必要的加固处理,杜绝地质灾害隐患,确保安全。5.5.4宜根据景观主题的要求选择植物组合。5.5.5景观再造法适用于具有较大景观价值的采石场,也可用于植物种植难度大的采石场。5.6人工种植的设计要求5.6.1根据所选择的目标群落和所栽植植物的特性确定苗木的栽植密度和株行距。5.6.2土壤不适合植物生长的,均应采用客土或采取改良土壤的技术措施。5.6.3种植穴、槽的大小,应根据苗木根系、土球直径和土壤情况而定。其大小和深度应略大于苗木根系5.6.4根据苗木特点和土壤墒情,对苗木进行修根、修枝、剪叶、摘芽、苗根浸水、蘸泥浆等处理;也可采用促根剂、蒸腾抑制剂和菌根制剂等新技术处理苗木。5.6.5人工种植法适用于采石平面迹地或台阶的生态恢复。5.6.6目标植物群落应根据设计的景观来确定。66采石场生态恢复工程施工掌握工程的有关资料,应熟悉设计的指导思想、设计意图、图纸和质量要求。按设计图进行现场核对,有不符之处时,应提交设计单位作变更设计。必须完全按照批准的工程设计及有关文件进行施工。对现场周围环境、施工条件进行勘察,确定电源、水源、土源、道路交通、生活设施等的位置。包括施工程序、进度、组织的计划,确定现场平面布置图及施工预算。按设计的要求准备所需施工材料和机械,在现场妥当堆放和保管。6.2基础工程施工6.2.1截、排水系统必须按设计要求进行构建,施工应符合GB50203—2002的规定。6.2.2加固结构必须按设计要求进行构建,施工应符合GB50203—2002和DZ/T0219—2006的规定。通过修整性开挖爆破,自上而下形成台阶。控制台阶平面与等高面平行。用于固定植生岛的注浆锚钉注浆后必须间隔24小时以上,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现浇筑的混凝土或砌体植生岛必须达到充分的强度后方可覆土进行植被工程施工。混凝土工程施工应符合GB50204—2002的规定。砌体工程施工应符合GB50203—2002的规定。挂网时网面须向坡顶延伸50~100cm,开沟并用桩钉固定后回填土或埋入截水沟中。自上而下铺设,网与网之间搭接不小于5cm。喷播时喷枪口距坡面1m左右,喷枪与坡面的夹角应尽量垂直,严禁仰喷。喷播应从上到下,喷播过程中应注意找平。应符合设计的要求,所采用的各种工程方法应符合相关技术规范的规定。6.4.1采石平面迹地绿化一般采用人工种植法(覆土法或穴植法)。——穴、槽必须垂直下挖,上口下底相等。 裸根苗木种植时,应将根部舒展、铺平,不得窝根。种植带土球苗木、树木入穴后,应拆除并取 填土应踏实,略超过苗木根颈,并保持苗木直立。7——新植苗木栽后应适当浇水。 机械离场后,施工场地应及时清理,确保环境整洁。应符合JGJ46—2005和JGJ59-99的规定。严禁使用国家禁止使用的农药。自植被主体工程完工后1~2年。植被主体工程完工后,应对坡面植物生长基质坍塌的部分或者未达到设计要求的部分进行修补。发现植物生长势差或覆盖度未达到要求的坡面区域也应及时进行补播或补种。7.3.1在植被工程完工后至植物密度达到竣工验收标准的时期内必须保持植物生长基质湿润。灌溉量和次数视天气、植物种类及基质湿润程度而定。7.3.3采用喷灌、微灌和水车浇灌等技术时应符合SL207-98的有关规定。养护期内必须根据植物生长情况进行追肥。养护期内必须根据季节和病虫害发生规律采取预防措施,一旦发生病虫害,必须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治,尽量采用生态防治或生物防治方法。在草本植物生长过盛妨碍其它木本植物生长时,应对其进行修剪,确保木本植物的正常生长。木本植物生长高度过高时应进行去顶处理。8.1.1监理部门负责对施工全过程进行监理。工程中间验收应由监理部门和施工单位分别填写验收记录并8.1.2隐蔽工程或工序的验收应在隐蔽工程、工序进行过程中及结束后马上进行分项验收。8.1.3所有施工材料均应在使用前由监理单位按其质量、规格要求分批进行验收。—苗木的选择应符合CJ/T24—1999的规定。 选用品质优良的植物种子,种子应注明品种、品系、产地、生产单位、生产年份,发芽率应在85%以上,纯度应在90%以上。——进口植物种子应有国家法定种子检疫机构出具的检疫合格报告。——自行采集的乡土植物种子,在使用前必须进行发芽试验,以确定合适的播种量。 所使用的肥料和土壤必须符合设计和本标准的要求。8DB44/T500—2008——锚杆、铁丝网、三维网符合设计要求。8.1.4绿化前立面的加固和支挡工程(包括挡土墙、防滑杆和砌体等)验收按GB50203—2002和DZ/T0219—2006执行。8.1.5锚杆工程的验收按GB50330—2002执行,同时应符合设计要求。8.1.6植生岛的验收应在填入种植土之前进行,其形式、尺寸、分布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其构建材料、施工工序、质量的验收按GB50203—2002和GB50204—2002执行。8.1.7排水工程应符合设计的要求,质量验收按GB50203—2002执行。8.1.8建筑施工安全的验收按JGJ59-99执行。8.2竣工验收在植被主体工程完工后20~30天进行。施工单位向监理单位提出验收申请,并提供下列文件:——基质质量检测报告;——工程中间验收记录;——设计变更文件;——竣工图和工程计量单;——进口种子的检疫报告;——建筑设施用材合格证或检验报告; 施工日志和总结报告; 基础加固工程施工原始记录;——施工检测报告;——工程结算书。竣工验收后,应签署竣工验收单。8.2.2基质理化性质验收基质理化性质的测定应由通过计量认证的单位进行。基质理化性质应符合表3的要求。应采用“S”形方法采集基质层样本。将所采土样进行多点混合,然后用四分法,对角线分取,每个混合样宜为1kg。每个采石场立面按上、中、下三个坡位各取1个混合样进行测定。基质理化性质的测定参照LY/T1228—1999、LYIT1232—1999、LY/T1234—1999、LY/T1237—所得3个样本各理化性质指标均在表3的范围内为合格,否则为不合格。8.2.3基质层的厚度和抗侵蚀性能验收所使用的基质层厚度应达到设计要求。基质层厚度的测定方法如下:每个采石场立面随机设定5个1m×1m的样方,在每个样方中用针剌法测量5个点的基质层的厚度,得出25个样点基质层厚度的样本值和平均值。测定结果的评定标准如下:基质层厚度的平均值符合设计的规定为合格,否则定为不合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