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与法治 参赛心得《我追寻着你-课堂大赛》_第1页
小学道德与法治 参赛心得《我追寻着你-课堂大赛》_第2页
小学道德与法治 参赛心得《我追寻着你-课堂大赛》_第3页
小学道德与法治 参赛心得《我追寻着你-课堂大赛》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追寻你—课堂赛“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仿佛一夜之间,区课堂大赛宛如朵朵花儿,绽放在我区教育这片沃土上。我虽年近岁,却仍是爱花之人。我便倾慕着她,追寻着她。一、充实自我,走近课堂大赛接到赛课通知本以为是参语文赛课结果是参加我从没教过《道德与法治课。我惶恐了片刻便静心了解这门学科每天除了工作息最亲近的莫过道德与法治我读了关于《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论100多页,教材、教参及《课标》13本书。认真研读《课标明白了《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是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的课程,课程的教育意义在于对儿童生活的引导,用经过生活锤炼的有意义的教育内容教育儿童。教材的内容和结构,是同心圆扩大式的,每一学年均以个人为起点,再扩展到家庭、学校和学生身边的社会生活进而从社区家乡最后再到国家和世界我懂得了一些教学方法如情境教学、对话教学、体验活动、重组教材等。二、剖析自我,接近课堂大赛研读教材花了不少时间。看着学校的几位老教师都在积极模拟赛课,我也积极参与。记得第一次模拟赛课是二年级的《我是爷爷的小拐杖得很糟糕,学生完全不听我的,把我搞得特别狼狈。实践告诉我与法治》课是一门综合课程,一不留神就容易将《道德与法治》课上成说教课或玩游戏的课。一旦《道德与法治》课变为一种说教与法治》课堂将失去活力,变得死气沉沉与法治》这门学科的育人功能将大大削弱。我应该如何把握这门学科的特点,有效链接生活,让《道德与法治》课堂涌动活力呢?接下来,我又上了两节模拟赛课,效果还不错,心里渐渐踏实下来。我认真反思:造成道法课充满说教气息的主要原因在于,道法教学的课堂教学内容与学生是“两张皮内容没有真正地触发学生的生活体验。对于学生而言,教学内容始终外在于学生生活,老师的教学内容与学生之间彼此不融合,形成隔阂,而没有触动学生的情感体验,更没有触动学生的心灵,当然不会有好的教学效果。我认为,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办法是运用体验的方式,让学生真正走进课堂教学内容,让课堂教学内容真正触动学生。三、挑战自我,参加课堂大赛下面我将结合自己参加区第十三届区课堂大赛执教《多一点清新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多一点健康》一课来(一)创设情境,触发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学生的生活经验,是学生亲身体验的结果。在道法课中运用“体验”这种教学方式的第1

一步是唤醒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指出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识,因此,良好品德的形成必须在儿童的生活过程之中而非在生活之外进行道法课中的教学活动,应该是儿童所熟悉的、所喜欢的活动,是他们生活中找得到的场景或事件。教材中设置了大量的插图,展现一个个生活场景社会场景让学生有似曾相识的感觉但是些内容还是与学生之间有着不小的距离。为了拉近学生与教学内容的距离,我采用了创设情境,触发学生生活经验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教学伊始,我利用多媒体创设了学校发生的真实情景:欢乐大课间到来之时(播放运动员进行曲听到校园广播因雾霾原因而取消室外大课间活动的通知着我采访学生:听到这样的通知,心情如何?学生说出自己此时的真实感受,我趁机引入今天的学习主题。我创设的情境学生既新鲜又熟悉天的成都常常遭遇雾霾天气的活动受到很大影响。我创设的这一情境,触发了学生的生活经验,把学生置于真实的问题情境之中。这种贴近生活的引入方法,显得自然而有趣,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再引导学生观察教材中的插图,提问:你从中了解到那些信息?你在生活中感受到了空气污染?空气污染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危害?空气污染的原因?如何让我们生活的家乡空气清新?在情境的触发下,学生对这些问题产生兴趣,并尝试利用各种渠道去探究问题。(二)自主合作,让学生经历探究生活问题的过程体验是一种过程与法治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让学生经历探究生活问题的过程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经历探究生活问题的过程,就是对生活积极体验的过程。为此,我安排了以下探究活动:第一,自主学43页教材内容,思考:空气是怎么被污染的?空气污染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影响?第二,同桌交流。第三,全班交流,老师相机引导补充。通过组织以上自主学习、同桌交流、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等体验活动,学生都积极地投入到对空气污染问题的探究之中,并在探究中主动思考。通过探究活动,学生知道了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包括工的废气排放汽车尾气排放筑工地扬起的粉尘焚烧秸秆、燃放烟花爆竹等,老师和孩子们一起揪出污染空气的“黑手生经历这样的探究过程就2

明白了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和污染带给人们生活的影响。这些知识是从儿童生活经验中生发出来的,对儿童而言,是有意义的教育内容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强调程的教育意义在于对儿童生活的引导,用经过生活锤炼的有意义的教育内容教育儿童义的教育内容”对学生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而言,就具有了特殊的教育价值。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不再是两张皮,而水乳交融一般融合在一起,师生沉浸在对真实问题的探究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三)互动交流,丰富学生的体验体验必须亲身经历一定的过程,学生不可能事事躬行,有些体验既无可能也不必要,比如关于死亡的体验。又比如,学生不可能回到过去的生活去体验。因此,体验也有一定的时空局限性。但是,通过互动交流,可以分享体验,从而丰富学生的体验。为此,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环节:现在的空气污染这么严重,孩子们,你们想了解我们家乡以前的空气是啥样的吗?学生以小记者的身份现场采访听课的老师。采访结束后,学生又把自己获得的体验在全班分享。通过与大人的互动交流,学生知道了以前的家乡的环境质量明显好于现在,今昔对比,激发了学生对改变家乡污染现状的愿望。那古代的家乡环境又是怎样的呢?学生根本不可能回到古代体验。于是,在学生采访交流过去的龙泉环境后,我又相机引出伟大诗人杜甫的《绝句》体验家乡的美丽。学生情不自禁地吟诵起来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在诵读古人的诗句中,学生分享了古人的体验,拓展了生活的经验,知道古代家乡的空气是多么清新,环境是多么美好。通过古今对比,让学生认识到家乡空气污染的严重性,改变家乡环境的愿望就变得更加强烈。为下一步的引导环保行动,奠定了良好的情感基础。(四)知行统一,让学生经历解决生活问题的过程品社课不是清谈课品社课的学习能够促使学生思想意识的提升和行为的改变德与法治课程标准》对道法的课程性质定为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它明确要求注重联系学生生活实践,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发现和提出问题道与法治课程标准》强调学习不同的角度观察社会事物和现象,对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尝试合理地有创意地探究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力所能及地参与社会公益活动这节课上,我设计了两个决真实生活问题的教学环节:第一个教学环节是:怎样让我们的教室空气变得更清新?第二个教学环节是:怎样让我们的家的空气变得更清新?3

学生围绕以上两个问题进行探讨,老师相机贴出学生的金点子。这两个问题都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每个学生都可以想办法,好的办法都可以做到。学生的学习热情被点燃了,他们感受到品社课学习也是有用的,道法课的学习能够带给他们的力量。在说教式的品社课上,学生很难产生这样愉悦的学习体验。值得一提的是,我们班的两个特殊娃娃,他们也提出了自己的办法,并且得到同学的一致好评。两个孩子的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五)教师总结,升华学生的情感体验在课的结束部分可以通过老师的总结升华学生的情感体验在这节课的结束部分,我设计了这样的结束语:孩子们,新鲜的空气使人心情愉悦,有益于身体健康。所以,我们都有责任和义务搞好绿化;爱护环境卫生;建议家长少开车,多步行或骑自行车,少放或不放鞭炮;更要呼吁工厂科学处理废气的排放,那我们就会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播放视频《青山绿水看,青青的山、绿绿的水;听,鸟儿在歌唱,孩子在欢笑。蓝蓝的天空、白白的云朵、绿绿的草地、清新的空气,多么开心!多么舒服!孩子们,别忘了,我们时刻在呼吸!行动起来吧!让我们的环境多一点清新大家的身体多一点健康生置身于这样情景交融的总结语中,关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